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飞云诀-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不是云霄及时发觉进行补救,之前的努力就前功尽弃。朱元璋本人也意识到自己打仗行、玩权术也行,耍无赖也算高手,唯独玩阴谋比起云霄这些念书念得多的人来说还是差一些。这一次,朱元璋再也不敢自己拿主意乱砍一气,打算先问问众人的意见。
第二百一十八章水涨船高
2011…9…2818:30:54:3262
朱元璋自己没主意,别人又都以为朱元璋自己已经有了主意。一个怕自己做错事,一个怕自己说错话,一下子场面冷清了下来。
朱元璋扫视了一眼又重新归于平静的人群,心中升起一股无力感。
身边的马秀英突然低声笑了一下,朱元璋回过头,顺着马秀英的目光看了过去。原来云霄到底抵不住困意,背靠着柱子打起了瞌睡,而刘基则靠在云霄的肩膀上睡着了。
“老五、老六,你们怎么看?”朱元璋原本就指望这两个人能出点主意,一看两个人居然就这么坦然地睡着了,忍不住问了起来。
两个人同时一阵激灵醒了过来,各自喊了出来。
“都答应!”
“都不答应!”
得!等于没问!不少人都这么想着。而朱元璋和马秀英眼睛一亮,陷入了沉思。云霄和刘基两人对视一眼,笑了出来。
汤和忍不住问道:“老五、老六,你们”
刘基耸耸肩膀道:“我和五哥说得都没错啊!”
这下所有人都面面相觑,等待两人给出答案。马秀英这才惊讶道:“老五,飞儿不是和你一起来的么?人哪儿去了?”
云霄笑笑道:“回去帮我取东西了,等会她来了我再说。”也就这会儿功夫,柳飞儿就带着人过来了,几个卫士抬着两口箱子放在堂口,柳飞儿身后则跟着紫园的丫头,水柔。
云霄一下子来了精神,出列打开箱子,从一叠锦缎中挑出一幅,朝卫士道:“两位辛苦!”
两个卫士接过锦缎,展开来,众人面前立时出现了一幅地图。
云霄又从另一口箱子中寻了一本类似帐册的册子,翻了几页,叫过水柔:“从这儿开始,你行?”
水柔莞尔,露出一个动人心魄的笑容道:“将军教了那么久,若还是不会,哪有脸见人了?”
云霄给了一个鼓励的眼神,目送水柔走到众人面前。
水柔看了看册子,指着地图徐徐说道:“截至腊月二十,北方态势在均衡之下出现了变局。论地盘,刘福通实际控制的范围比鞑子略大一些;鞑子皇帝一直把草原视作自己的根基,因此鞑子的主力大军一直在草原和漠北平叛,刘福通在过去的几年里,趁机北上,其军力已经发展到辽阳,与高丽在鸭绿江沿岸对峙。双方僵持了几年之后,都已经精疲力竭。”
朱元璋抚了抚下巴:“说详细点。”
水柔指着地图道:“中原、河北、山东、山西都是战乱,且不说那里的百姓无法果腹,就连太平年月的大户人家都有寅吃卯粮的时候,所以,交战双方从这些地方征粮是不可能的。鞑子的主要粮草从草原来,可草原叛乱尚未彻底平定,既耗费了一大半钱粮,又让鞑子能征收的粮草少之又少;而龙凤朝大权几乎全部由刘福通一人把持,此人行伍出身,不善内政,加之黄、淮水患不断,粮草也非常吃紧。双方的粮草基地都距离战场千里,刘将军算过,从草原征收一只羊到大都,中途需要消耗四只羊,从汴梁、凤、濠二洲送一斤粮到战场,就算走水路都要消耗六斤粮。一句话,双方都没粮食,短期内也凑不到粮食。这还只是一个方面。”
水柔弯腰又翻出一本册子,翻开几页,继续道:“这上面还记载着飞记商队走商路的时候得到的一些细节情报。上面说,扩阔自从郎山、易水河两次败在刘将军手上之后,又从草原上征召新兵,可草原叛乱已经让各部落的壮丁抽调干净,故而扩阔只征调了一些三十五岁以上的男丁,而现在草原部落里面已经很少看到高过车轮的青年男子了。而刘福通那边,从去年开始,就已经放弃了募兵的成例,改为征兵,年限也放宽到了十二岁到四十五岁。”
“嘶——”在场所有文武都觉得有些牙疼,傻子都知道出现了这种情况意味着什么。十五年!至少十五年这两大势力无法恢复元气!
“丫头!”一个文官上前一步,突然觉得这么一个侃侃而谈颇有风度的女子似乎不应该如此称呼,连忙改口道,“姑娘,照这么说,咱们是不是应该趁机举兵,一举平定北方?”
水柔一躬身,行了一个礼道:“这位大人见识非凡,奴家佩服之致!刘将军看到这些情报时也曾犹豫过,但反复推算之下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那文官被水柔一番话说得全身舒泰,喜孜孜地问道:“不知道刘将军又作何想?”
水柔淡然一笑道:“刘将军说,既然他们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没有了十几年功夫恢复不了元气,那咱们何必急在一时?毕竟对方手里现在的部队还算精锐,何苦冒着巨大伤亡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儿?不妨让他们再打上几场,把手上精锐消耗地差不多了再说!”
众人立刻表示认同,与其现在动手,不如等到两大势力血拼到只剩下老弱妇孺的时候来得方便。
水柔看着众人赞赏的表情,朝云霄投去敬佩的眼神,旋即又回过神来继续说道:“奴家在刘将军说过这些话之后,也说了一些自己的意思,刘将军也没说奴家的意思有什么不好,奴家在这儿就大胆说了。”
说着,手往地图上一指,落在地图上荆楚之地:“奴家觉得,应天最大的敌人应该还是陈友谅。就算现在鞑子能一口气吃掉刘福通,也需要个七八年功夫才能恢复过来,可陈友谅刚刚打过应天,又吃了那么大亏,但实力还在,肯定会看准机会再打咱们。咱们一旦北伐,那陈友谅不就又有机会了?”
所有人齐齐点头,水柔看到众人的表情,脸上立刻笑成一朵花,抢着继续说道:“刘将军说过,应天大胜最大的好处不在于围歼了多少部队,而是在于把陈友谅十几年来培养出来的嫡系大将一网打尽,中小将领也是无一漏网,从表面上看,陈友谅只要一年时间就可以招募相同数量的部队,可实际上,将领的损失绝不是一年两年就能补回来的。加上陈友谅地盘上多数优秀的将领因为不是陈友谅的嫡系,故而都受排挤,至于那些不是嫡系的士卒就更凄惨,军饷已经不谈了,就连吃饭都成问题,年前咱们招募流民的时候,就有不少陈友谅的手下直接来投。所以,奴家以为,完全可以利用北方的相持的这段时间,咱们等待时机兴兵灭汉。一旦陈友谅的地盘到了咱们手上,要不了几年,鞑子就完全不是咱们的对手了!”
朱元璋沉吟一番道:“也就是说,鞑子和小明王两边都不必理会?”
云霄笼着手笑呵呵地走上前道:“非也,非但不是不理会,反而是都应承!”
朱元璋问道:“都应承?可将来”
云霄解释道:“所以,咱们是都应承下来,也都拒绝他们。”
徐达受不了了,直接问道:“老五别打哑谜了,直接说出来不是更好?”
云霄笑笑道:“先去鞑子使节那儿,告诉他咱们应了鞑子皇帝的封爵,拒绝了小明王,然后告诉他,为了不引起小明王警觉,咱们诈称小明王使者半路遇上流寇,所以先不公开应天接受鞑子爵赐的事儿,大哥自封吴国公,大哥的加封大典也只能让他们秘密观礼;再去刘福通使节那儿,告诉他们咱们应了小明王的封爵,拒绝了鞑子,然后告诉他,为了不让鞑子立即报复,咱们诈称鞑子的使节半路遇上流寇,所以先不公开应天接受小明王赐爵的事儿,大哥自封吴国公,大哥加封大典只能让他们秘密观礼。这样,咱们应天只要日后多找藉口敷衍一下,自然可以争取几年太平光阴积蓄实力。”
两面三刀!所有人立刻明白了云霄的打算。
朱元璋犹豫道:“可是纸保不住火啊”
云霄淡然道:“若是鞑子和刘福通正大光明派遣使者过来,倒也罢了。这偷偷摸摸派下使者说明什么?他们都拉不下脸拉求咱们!既然如此,那咱们还担心他们会找咱们对质么?何况,飞字营的商号遍布神州,这些使者回去之后过不了几个月就到时候连人证都没有,谁还敢说事儿?再者说,若不是有这两份诏书在面前,在场各位会相信有这事儿么?就算鞑子和和刘福通把这两件事都捅出去,大家想,天下人是笑话咱们还是笑话他们?”
朱元璋这才下定决心道:“好!就按老五说的办!”在场所有的文官虽然在道义方面对云霄的提议有些看不顺眼,可愿意在应天最弱小的时候投靠朱元璋且不离不弃的人在见识上到底不是泛泛之辈,很快就明白了云霄这么做给应天带来的巨大利益,自然对云霄的话也表示赞同。
朱元璋一阵兴奋,刚想再说些什么,余光却看到云霄和刘基正在朝他挤眉弄眼;马秀英也看到云霄的眼色,自己也就道了一声乏,叫上柳飞儿和水柔往后堂去了。朱元璋会意,立即嘱咐下人将准备好的年例和酒菜端了上来,新春赐宴算是正式开始。
原本新春就讲究个吉利,大年初一又碰上了两大势力眼巴巴地凑过来册封,应天文武包括朱元璋在内都觉得脸上光彩异常。虽然应天对这样的封爵没什么兴趣,可毕竟一下子从“军阀”身份步入“列强”等级,并且得到了老牌“列强”的承认和拉拢,这对应天诸人而言,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一时间,场面热闹异常。
(求支持啊~~泪奔ING,推荐怎么就场面那个凄惨啊~)
第二百一十九章瞒天过海
2011…9…2919:25:38:3132
宴会一散,在朱元璋的示意下,兄弟几个,也就是朱元璋的嫡系,都各自找藉口留了下来,随着朱元璋进了内堂“聊天”。
一进内堂,马秀英、柳飞儿和水柔已经在里面等着了。
朱元璋走到主位上坐下,又招呼兄弟几个坐下,直接问道:“老五,你还有什么要交待的?”
云霄肃容道:“这也是小弟刚想跟大哥说的。那就是这次机会不可放过,咱们正可以用两者的册封完成一次布局。”
“布局?”所有人都感到惊奇,应天刚刚取得胜利,现在布局又是为了什么?
“没错,布局。”云霄笑眯眯地说道,“利用这次册封好好布下一个大局。本来我也只是考虑如何布局,为这事儿还伤了不少脑筋。可刚刚飞儿回大厅的时候悄悄告诉我,半路上水柔已想出了办法利用这次册封做做文章。”
云霄话一落,兄弟几个就齐刷刷朝水柔看了过去。水柔的脸微微红了一下,低声道:“其实不是我一个人的主意,其实昨儿夜里我们姐妹几个守岁的时候就接到这个册封的消息。只不过不是紧急公文,所以就没报送两位将军。不过姐妹们闲聊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个。咱们整日里看着刘将军算来算去,大冷天地一脸的汗,所以就一起想了这个法子替刘将军解忧。”
这一下,所有人都颇具意味地看着云霄,云霄微微有些尴尬,朝水柔道:“先不说这些,把你们商量的结果说说看。”
水柔这才回过神来,恢复了先前自信满满地模样,挺了挺身躯道:“刘将军说过,陈友谅必然会找应天报复,所以这些日子来,刘将军一直在寻找一个法子,既不惊动陈友谅,又能让应天做好相应的准备,可是实在难以找到什么瞒天过海的法子,刘将军为这个愁了好些日子;昨儿夜里咱们姐妹们说起册封的时候,都说,鞑子和小明王都想让咱们应天出兵、出钱帮忙,不论咱们答应哪一边的要求,都不划算,所以只能尽力敷衍他们。想来想去,姐妹们就把两件事合到一块儿来做了。”
看到众人认真听取的表情,水柔仿佛受到了莫大的鼓励,继续说道:“说起来也简单。陈友谅要报复咱们,必然还是要先打下洪都、太平、采石作为中转站,也就是说,以后咱们和陈友谅交手的地方不再是应天而是洪都、太平、采石,刘将军本身的计划就是以洪都、太平、采石为依托,坚守一段时间,拖到陈友谅吃不消了,然后咱们调集兵马围歼。刘将军愁的就是如何在众目睽睽之下加强这两处的防御力量。如今有了册封就好办了,小明王要咱们出兵,咱们就说要人没有,不过兵甲粮食可以提供一些,以太平、采石为中转站,运送给小明王,每次从应天运过去十船粮食里面只有四船送到小明王那边便是;鞑子要咱们帮忙,咱们也可以诈称从太平、采石出兵,从背后攻打小明王的凤、濠二府。无论怎么说,咱们在太平、采石一带都有了名正言顺的屯兵理由。”
朱元璋一下子陷入了沉思。刘基微微颔首道:“这个思路不错,只是笼统了些,细节方面再商量商量。”
云霄笑着对水柔道:“你们也就是商量到这儿吧?往下的细节我没怎么教过你们。”
水柔行礼道:“将军明鉴!”
云霄站起身,来回踱了几步,缓缓道:“鞑子多半不要咱们出兵帮忙。目前的情况我大概推测出一些,多半是刘福通撑不下去了,所以才给小明王出了这么个主意。而扩廓帖木儿通过细作知道了这个消息,为了不让刘福通有机会翻盘,才出了这么个这么个补救办法。只要咱们接受了他们的册封,他们不但不用担心刘福通翻盘,而且完全可以把放在江北和咱们对峙的十几万人抽调一部分去对付刘福通,让刘福通死得更快!咱们能出兵,当然更是好事,资助或者卖给他们些粮草兵甲,他们也乐意。所以,鞑子那边好敷衍。”
众人都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云霄又道:“刘福通那边,肯定是逼着咱们出手。应对的策略也只有一个,连拖带赚!先是借口应天大战之后尚需休整,不出兵,然后借口新兵入伍训练不足再拖一阵子,反正就是不出人!粮草兵甲倒是可以半卖半送。”
朱元璋眉头一皱:让他破财他可舍不得。
云霄明白朱元璋的想法,笑道:“当然不是白给!前番大战,咱们斩获的兵器甲仗堆积如山,飞字营已经细细分类存放完毕,实在烂得没发用的,已经着令工匠们重新回炉,普通生铁打制来年屯垦需要的农具,开过春就发放,余下的打制大铁钉,留着水军造船用;旧兵器和一些次等的兵器铠甲可以着令匠师们翻新一下;上等兵器铠甲留着咱们扩军之后自己装备。咱们拿着翻新的兵器铠甲,卖给刘福通,半卖半送也行,反正已经赚饱了!至于粮食么,应天这么多年的屯粮,也难免有大量陈粮,借这个机会正好把陈粮都卖给鞑子和刘福通,也好腾出应天府库准备再囤新粮。眼下各地除了应天,粮价都是飞涨,咱们就算卖个七成价都比应天新粮的价要高许多。”
“那,总要有个限度”朱元璋微微叹息道。
“不难!保证双方吃不饱又饿不死便是!”云霄不假思索道:“可以卖便宜些,没有现钱,可以用瓷器、玉器、布匹、绸缎折价换。这些东西运到应天,既可以卖出不错的价钱,也可以让海商运到海外,换成金银、铜锭、粮食都行,如果想操练水军,也可以让咱们的大船随着商船一块儿出海,船上带点货物也能赚上一笔,水军的军费银子也能省下不少了。这种活儿老沈可比我精明多了。一来一去,咱们非但没有损失一丝半毫,反而用旧兵甲、陈粮赚上个几百万两”
云霄这么一解释之后,所有人的眼睛都眯成了一道缝,反正眼下又没大仗可打,大家除了练兵又没别的什么活儿,于是摇身一变,个个儿都成了奸商,看待周围的势力也从原先视之如宿敌变成待之如肥羊。
于是议论纷纷,思路打开之后,人人都在想着新法子,恨不得把应天不需要的破烂货一下子全部卖出去,换成实实在在的金银。于是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各营仓库里面的陈芝麻烂谷子都统统翻了出来,大家的想法也都实在,趁着这个机会把积攒的一些家底以旧换新,还能顺手捞上一笔。
只不过这样一来,应天的人笑了,可其他地方的人都要哭了。就连柳飞儿都有些心动,口里不住地问着云霄:“府里库房那些陈年旧货也拿出来算了!”
云霄诡异一笑道:“这事儿做的时候咱们还可以更隐秘一些。那些翻新的兵器铠甲先装备咱们的部队,然后让咱们的将军们私下出售,军粮也是如此;兵器间也可以私底下贩卖翻新兵甲。这样一来,不管是哪个势力和咱们交手,都会造成一种错觉:咱们的将领贪钱,吃空额,卖兵器,那还不把他们开心死?然后咱们再利用洪都这个中转站,运粮进去的民夫换成咱们的精兵,回程的民夫换成洪都的百姓,这样一来,表面上洪都的总人口没有变多,却人人都是精兵!”
朱元璋几乎都要喝彩了,连忙认可了云霄的建议。众人接着就开始商议各种细节。云霄和柳飞儿带着水柔从朱元璋府里出来的时候,日头渐渐有些西沉。马车不大,云霄让柳飞儿和水柔上车,自己和车夫坐在两侧辕架上,赶着马车回府。
一到府上,就看到蓝翎脸上透着一丝喜气,细问之下才知道,白天蓝翎闲着没事儿做,吃过午饭便自己摸到了蓝玉的住处,看到昔日那位受毒妇蛊惑的兄长如今能有了些作为,心里也好受了许多。
蓝玉也坦诚,当初自己的目光实在太短浅了,如今走进中原大地,才知道,这世上有太多东西远远比在苗疆当个土王来得实惠。蓝翎说起本来打算让蓝玉化名去两广一带发展自己的势力,蓝玉一下子摇头不已:两广那边虽然有几处地方不错,可到底比不上中原。如今他又从自己的便宜妹夫云霄那里学了不少东西,日后自然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这远远比顶着贱籍一辈子呆在南疆要好得多。
听了蓝翎的话,云霄也替这个丫头高兴。这几年下来,这个丫头也终于抛开了自己全部的枷锁,开始过自己的生活了。除了某些事情不能尽善尽美之外,其他的,已经比一个普通女孩儿幸福太多了。
接着的功夫,就是一家子坐在一起一边喝茶,一边商议这新一年各自的打算。落在云霄头上的,第一件大事儿自然是二月二这一天把康玉若接进门。当然,除了康玉若,自然不能忘记在外面的金屋里藏着的那个娇。不过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正月里云霄年满二十的弱冠之礼。这对一个男子来说,是不下于金榜题名的大事。
(今天迟到了,抱歉抱歉!)
第二百二十章弱冠之礼
2011…9…3018:05:24:3026
古代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十四岁娶妻(娶妻之前纳的侧室一概不算,以往女子为十二三岁,男子十四,为结婚年龄,后来逐渐推迟。男子在结婚前,可以跟自家丫头圈圈叉叉,也可以出去风流或者下流,就算买个丫头为媵、妾,也不算结婚,一切以娶正妻为准。所以,古代男子说“未婚”实际上很复杂。)是“成人”的形式之一。少数七八岁或者更小就成亲冲喜的,虽然是名义上的夫妻,但在圆房之前,依然不算“成人”。
除了少数地方的地区习俗之外,大多数地区都以二十行弱冠之礼。弱冠,也就是从此要梳士人发髻,戴冠冕,成了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可以“立业”了。
云霄的弱冠礼还算热闹,观礼的除了兄弟们之外,应天文武也到了不少。云霄父母已经过世,师傅又远在山西,何况本身云霄的名字里面就有一个字是师傅赐的,大家也没计较。弱冠之礼只能由朱元璋这个兄长主持了。
一大早云霄和柳飞儿就起床在家庙准备,柳飞儿在家庙的墙下摆好木几,上面放着衣冠。云霄则和李管事一起安排摆放祭礼,叶影站在廊下细细嘱咐等会儿客人到了之后各自应该做些什么事儿。
寅时末,宾客们纷纷到了门口。云霄站在门口迎客,府上人丁单薄一些,盛装的柳飞便在院子里与客人见礼,好在柳飞儿本身也是应天府的将军之一,倒也不必避嫌,叶影坐在偏厅里不断听取各处司职管事报进的消息,签押对牌支应一切物资、人手。燕萍和蓝翎两个人的身份比较尴尬一些,则在后院陪着随宾客而来的女眷们喝茶聊天。一时间,整个府邸里倒是井井有条。
吉时到,朱元璋和马秀英的车架也到了大门口,众人齐齐到门口迎接。穿过第一进的正院,众人便来到家庙,加冠礼正式开始。刘基临时当起司仪,先让云霄在祖宗排位前焚香跪拜,之后朱元璋便从怀里掏出一张大红帖子,开始念颂李善长代笔的祝词。大体意思就是老天爷赐予了刘云霄的生命,父母养育了他,如今他有了家室,总算没有辜负恩情,如今到了弱冠之龄,应当要担当起一个男子的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云云。
念诵完毕之后,云霄转身东向朝朱元璋行跪拜礼,站在东面的朱元璋受礼之后亦是转身从身后的木几上取下一套锦袍,捧给云霄,云霄双手接过,底下李管事就带着两个小厮走上前替云霄脱下旧袍子换上锦袍。云霄这才又跪下,开始加冠。
云霄的头发是散开的,需要先束发成髻,朱元璋显然对这种活儿已经生疏得紧,象征性地拢了拢云霄的散发,就侧过身让旁边的马秀英代劳。马秀英走上前,伸手抚了抚云霄的头顶,感慨道:“老五长大了”
云霄心里也是一阵感动,彼此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是温柔慈祥但又不失刚毅果决的马秀英在他心里亦嫂亦姐亦母,口中连忙道:“谢过大嫂!”
马秀英接过丫头递过来的梳子,细细地替云霄梳好发髻,别上一根白玉簪子,随后退到旁边。此时胡大海、汤和、徐达则各自捧着一个漆盘来到朱元璋身边,朱元璋先从胡大海的漆盘里拿起缁冠一边念诵祝词,一边替云霄加冠,一加毕;再从汤和的漆盘里拿起皮弁,念诵祝词替云霄加冠,二加毕;最后从徐达的漆盘里拿起爵弁,念诵祝词替云霄加冠,三加毕。
三加之礼后便是赐字,朱元璋沉吟一番道:“于外,老五有百战之功,于内,老五有财货之功。老五和弟妹虽起于江湖,可应天能有今日,老五功不可没。武,可执天子之剑,文,必是安邦之臣。赐你表字‘剑臣’。”
云霄躬身拜谢,到此加冠礼算是圆满。云霄站起身,含笑接受观礼宾客的道贺。接着的事儿自然是免不了的酒宴。不过朱元璋部下**不少,诸将也不方便放开胃口喝酒,只是礼节性地浅尝几口用过午饭后便各自告辞。
一家人收拾完毕,柳飞儿就把云霄按坐在正厅的主位上,自己则带着一干女子向云霄行礼,接着就是李管事带着家里的下人分次行礼。以往,云霄未满二十,还不能算是开门立户,按习俗,只能称为“少爷”,可云霄双亲早已过世,府中就没了“老爷”,府中诸人只能以“将军”称之。如今,云霄行了冠礼,在世俗上已经可以独门独户,虽然年纪不大,但李管事依然认真地带着府中一干人等恭称云霄一声“老爷”,称柳飞儿一声“夫人”,然后又依次向叶影,蓝翎和燕萍行过主仆之礼。刘府的名份算是正式确立下来。
日子一天一天照样过,除了十五这一天云霄和家中女子们热闹了一番之外,其他功夫都是和飞字营的帐房一起,紧张地进行着各营兵力的配属安排,又要调拨粮草给各地屯垦的部队,安置前来投靠的百姓,建造房屋,分发农具和种子,为春耕做准备——整天整天地看不到人影。
好不容易到了十八这一天,什么事儿都办成了,云霄反而更闲不下来了:既然云字营已经全部到位,接着要开展的便是各种训练。
当初募兵的时候,云霄就承诺过,以百人为一队让各营将领自己挑,这样一来,云字营在兵丁的素质方面也没沾什么光;不过得到朱元璋首肯的云霄,还是把前来谋个前途的江湖人单独留了下来,这些江湖人做其他任何事情几乎都可以用上,唯独上战场不行,一方面各自的兵器太驳杂,另外一方面,江湖人的江湖脾气绝对不适合军旅,编入部队反而将来要坏事。
这次扩编下来,朱元璋的本部兵马扩张到六万余,其余部将的兵马也是水涨船高。飞字营关系重大,虽然总人手已经膨胀到十余万,可战斗部队不过万余,而且分散在各条商路,算是个例外。而云霄的云字营确是所有部将中最奇特的,奇特之处就在于臃肿。
云字营的战斗部队比起徐达这些兄弟们来说要少一些,骑兵八千,步卒两万。整个朱元璋的势力在扩军前,战斗部队不过三十万左右,当然这里面包含了各地的守城兵丁。而扩军后,朱元璋手里的野战部队已经达到四十万。看上去这个数字比较吓人,实际上和陈友谅动、龙凤朝、元廷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兵力相比,应天这么多野战部队还只是毛毛雨。至少不知道内情的人都这么想。
可熟悉军旅的应天战将都明白,他们这四十万,相比其他势力的百万大军,绝对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应天大军的后勤相对独立,全都是由飞字营一手包办,这四十万野战部队,是纯战斗部,几乎找不到任何辅兵。少了辅兵累赘的野战部队无论是战斗力还是机动力都不容小觑。
云霄的打算就是战斗部少点没事,省下的兵额留给那些前来谋求出身的江湖人。将他们分别训练,或是斥候,或是刺客,也有阵战兵力,不过这些都是云霄的私人秘密。
应天所有将领都在发了狠地训练军队,在云霄的弱冠礼上,朱元璋的那句“执天子剑”已经很明确地表明了朱元璋的态度,所有人都心领神会地为即将而来的十年做准备,希望有这么一天,他们手上的军队真的会称为“天子剑”。
随着云霄在自家演武场里静坐冥思的时间越来越长,云霄的内力底子也逐渐厚实起来,产后恢复良好的柳飞儿又恢复了与云霄同时在气场内练功的习惯,两个人俱是精进了不少。蓝翎对武学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淡了下去,随着身体和思想的日渐成熟,蓝翎的女侠梦也渐渐远去,整日里练过不到两个时辰的功就很淡然地到处闲转,或是陪着叶影逗弄着王敏儿。
柳飞儿虽然替蓝翎着急,可云霄却告诉柳飞儿,蓝翎的《扶摇神功》是道家的无上宝典,讲究的本来就是心境,越是淡然,反而成就越高,蓝翎这般模样正是她长期恶补道家典籍的结果。倒是他们两个正主儿,这武功才是越来越怪,越来越不敢练。怪在云霄身上,这《大周天录》上的心法纯熟之后,云霄明显发生了变化,晚上“锻炼身体”的时候,若是不动真气就罢了,一旦动起真气,除了柳飞儿还能顶一阵子之外,其他几个根本就不是一合之将。蓝翎还能苦撑一会儿,叶影则是半刻的功夫就要投降,昏厥的可能都有。可不动用真气几个女孩儿又不依,原因只有她们自己知道。在自己家里也就罢了,可到了燕萍那儿,云霄总觉得对不住第二天两个丫头黑黑的眼圈和燕萍沙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