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村妇清贫乐-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霜晨
【由文,】
第一章 两个姚姑娘
“谁爱去谁去,反正我不去,!”姚舜英气呼呼地嚷着。
汪氏脸色瞬间转黑:“小妹,你大哥都答应了人家孙家,你不去怎么行呢!”
“孙家家大业大,是城里数得着的大户人家。又不是叫你去孙家做丫头,只是给她家的三姑娘做个陪读罢了。你为什么就这么犟着不愿去呢。”姚子都强忍怒火,耐着性子劝解着。
姚舜英冷笑道:“什么陪读,都这时候了你们还想瞒着我。打量着你们那些腌臜心思没人知道呢。那孙家的大爷是个什么货色你们比谁都清楚。怎么,为了城里那家铺子你们就想将我卖给那恶人。大哥,我可是你亲妹子!”
“什么卖了,什么恶人,大郎你给我说清楚。”一旁的秦氏听得一头雾水,赶紧要儿子解释。
“娘,你别听小妹胡说。上个月儿子去城里参加一个诗会,认识了孙府的大爷,人家看儿子衣着寒酸,主动资助。言语中得知咱家小妹识字断文,正巧他家的三姑娘一人念书颇觉孤单,就提出让小妹去孙府陪同孙小姐念书,除了衣衫开销之外还每月给小妹二两银子。咱家自从爹过世之后就全靠二弟寄钱回家维持生活,可是二弟已经整整一年没有音信了,咱们不能坐吃山空。儿子想到二两银子够咱家两个月的花销,就答应了人家。”
秦氏听完没觉得有何不妥,转身准备劝解女儿。
姚舜英急了,拉住秦氏的衣袖道:“娘你别信他,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人家告诉我那孙家的大爷不是个东西,最喜欢,喜欢狎玩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听说死在他手上的小姑娘已经有三个了。”
汪氏怒道:“是谁在小妹耳朵边胡吣的,看我不撕了她的嘴!小妹你去孙家那是天大的好事,你看你转眼便十二岁了,在城里跟着孙小姐有机会认识些城里的贵人。凭着妹妹的品貌,指不定被哪家的夫人瞧上了眼,往后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就是,人家一定是嫉妒咱家遇上这样天大的好事,故意来使坏的,小妹怎么那么糊涂。”姚子都在一旁帮腔。
告诉姚舜英事情真相的是已经出嫁了的大姐姚舜华,可姚舜英不能说出来。大姐还需要娘家撑腰兄嫂是千万不敢得罪的,偏偏自家大哥是个趴耳朵,被汪氏捏得死死的。
因为她始终说不出是谁说的,连秦氏都站在大哥大嫂那一边,不停地在姚舜英耳朵边叨咕着“家里生计艰难,身为家中的女儿既然有机会为兄嫂分忧,为什么要拒绝”之类的话。
姚舜英孤军奋战忧心忡忡,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就是睡不着,无奈之下干脆爬起来去窗口透气。
“小妹就是不愿意你说怎么办。”是大哥的声音。没想到大哥两口子还没睡,正在院子里说着悄悄话。
“哼,城里那铺子的房契咱们都收下了,她不去也得去!”汪氏语气凶狠。
大哥语气怯怯地道:“要不就算了,咱把那房契退给孙公子,一想到孙公子那见不得人的癖好,再想想二妹往后那可怜的模样,我就心里难受。”
汪氏怒道:“你说得倒轻巧,二弟没音信,你又是个不中用的,再不想辙开个铺子赚钱养家,难不成让咱儿子活活饿死?”
姚子都半天不出声,汪氏接着又软声道:“小妹模样出挑聪明伶俐,指不定那孙公子对她动了真情呢?”
“哪有那么容易,小妹年纪还那么小。”大哥小声嘀咕。
“你个猪脑子知道什么!这男人要真看上一个女人,哪管她年纪大小。你看孙公子不过上个月远远瞅见了小妹一回,就动起了心思,一开口就给咱一间铺子。这事要真成了,往后的好处多着呢,你说是不是?”汪氏越说越兴奋。
“轻点轻点,仔细让娘和小妹听到。”大哥小声哀求。“怕什么,她们听到又如何。反正这事不成也得成,那铺子老娘是要定了!”
“是是是,我都听娘子的,明天就送小妹进城。”汪氏骂骂咧咧地被大哥推进了屋。
姚舜英听得心灰意冷,突然觉得前途黯淡活着没盼头,回到房中沉默了半宿,天将亮时终于下定了决心。取出一块布,奋力甩上房梁打了个结,然后伸脖子套了进去。
姚顺英骑着电动车在人流中缓慢穿梭,车上驮着一大箱海带。姚妈妈在菜市场有个铺面,卖些辣椒皮蛋海带佐料之类的东西。铺子里的海带卖断了货,妈妈赶紧叫她从朋友的店铺里面匀一箱送过来。
“孙爷爷,您出院了啊。”姚顺英路经孙家粮油铺前,看到孙大爷在门口坐着,赶紧停车打招呼。
“啊,英子你可来了。快,去帮帮你妈,你奶奶又来闹了,还有那个姓赵的女人!”孙爷爷看到姚顺英眼睛一亮,大声提醒她。
“真的,来了多久!”姚顺英一听就急了。
“刚来不久,你孙叔和婶子都过去了。”
反正有孙爷爷看着不用担心,姚顺英车子也不骑了,疾步跑向自家铺子。
姚顺英的父母出自乡下,从初中到高中都是同班同学。因为两个人都没考上大学,高中毕业没两年就结婚生子了。姚妈妈一连生了两个女儿,姚奶奶很不高兴,经常斥骂儿媳孙女。
没办法,一家人只好搬到城里讨生活。姚爸爸头脑灵光,包起了小工程,慢慢地名气大了,包的工程也越来越大,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可是钱多不是好事,姚爸爸以无后为借口,开始招惹些年轻女人。
这些女人当中就数赵氏最有手腕,她生下儿子之后就逼着姚爸爸离婚。姚爸爸和姚妈妈闹得最凶的时候,姚顺英六岁的妹妹突发急病死了,姚妈妈心灰意冷答应离婚。
赵氏和姚爸爸结婚后又生了个儿子,奶奶只差没把她捧到天上去。不知道是不是遭了报应,姚爸爸包的工程出了问题,家产赔个精光。
赵氏享受惯了,哪能过清贫的日子。想着当初姚爸和前妻离婚的时候,分了前妻一间铺子一套房子,就撺掇着奶奶要回房子,姚妈妈当然不会答应,于是婆媳两个时不时地来闹。
姚顺英老远就看到自家铺前围了一圈子人。“你这个不要脸的女人,生不出儿子还霸着房子。呸,我打死你这个狠心的婆娘!”姚顺英刚一挤进去,就看到自家奶奶恶狠狠地朝妈妈扑了过去。孙家婶婶作势欲拦,却被赵氏拉住衣袖。
“住手!谁给你权利打我妈妈!”姚顺英一把拉住奶奶的胳膊。
姚奶奶挣扎了几下,却怎么也挣扎不开。自己的手却被姚顺英捏得生痛。老太婆气得脸色铁青,咬牙骂道:“英子你这个臭丫头,亏得你还是教书的先生,竟然当众打你奶奶。”
姚顺英冷笑着松开手:“奶奶你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大伙儿可是都看着,我这叫打你吗?”
“你这还不叫打人,你看你奶奶的手都叫你捏红了。”赵氏揭开姚奶奶的手,指点着给人看。
姚顺英瞪了赵氏一眼,撇嘴道:“你算什么东西,我和我奶奶说话轮得上你插嘴吗?”
“我是你爸的老婆,你亲弟弟的妈妈,我怎么就插不上嘴了。”赵氏倒是理直气壮。
姚顺英冷笑道:“什么亲弟弟,我姚顺英这辈子除了死去的妹妹,再没有什么旁的兄弟姊妹。我爸的老婆,好大的口气,赵小三儿,你就是扶正了也洗脱不掉小三儿的臭名。”
赵氏得意一笑:“什么小三儿,谁让你妈那个老女人生不出儿子,活该被甩!”
“不要脸的烂货,老娘叫你嚣张!”姚妈妈气得发抖,顺手举起手中的茶杯泼了过去,兜头浇了赵氏一脸茶水。
赵氏形容狼狈,旁观的人嗡嗡嗡地冲赵氏指指点点,姚奶奶见状,又冲姚妈妈扑了过来:“我打死你个恶毒的婆娘!”姚顺英飞快挡在妈妈前面,姚奶奶大怒,一巴掌甩向姚顺英,姚顺英抬手抓住姚奶奶的手。老太婆打不着人,气得要命,拼命用头撞着姚顺英,一副寻死觅活的架势。
姚顺英不能拿这个可恶的老太太怎么样,只能朝后退。背后有根柱子,偏巧姚奶奶又一头撞了过来,咚地一声,姚顺英的后脑勺狠狠磕在了柱子上。整个人只觉得天旋地转,紧跟着身子一软缓缓坐到了地上。
第二章 悲催的古代小萝莉
“英儿快醒醒,,起来喝口粥吧。”
姚顺英努力睁开沉重的眼皮,首先面对的还是秦氏那双红肿的双眼。再看看身周,还是架子床,月白色的细麻布帐子。
秦氏身上的松花绿右衽小袄,发髻上隐隐泛着光的纯银簪子,自己的细胳臂细腿,这些东西无一不在告诉姚顺英,她还是置身于该死的古代,她不禁浑身冰凉一片。
原来还指望着睡一觉能穿回现代,事实证明那只是她的痴心妄想罢了。真是太叫人失望了,姚顺英无奈地再次闭上眼睛,咬牙暗骂贼老天害人不浅。
秦氏哪里知道她这一瞬间的复杂心思,只当女儿还在为昨日的事伤神,爱怜地抚摩着姚顺英的额头,喃喃道:“英儿,娘知道你委屈,可娘也没法子。你爹不在了,二郎又久无音讯,你不去孙家,咱家再过三个月就揭不开锅了。”
姚顺英气得咬牙,自己怎么就这么倒霉,不就碰了下后脑勺而已,怎么就穿到这不知名的古代了。穿谁身上不好,偏穿到这么个倒霉的家伙身上。怪就怪这该死的名字,姚顺英姚舜英,一字之差。
再次打量四周的摆设,呼呼灌风进来窗纸脱落的窗户,油漆脱落还缺了一角的矮几,贴着几块明显补丁陈旧不堪帐子,还有边上磨损得几乎要破了的秦氏的衣袖……这一切都在向姚顺英昭示着这个家的穷酸。
也难怪,这个家原本就是靠秀才爹姚明烈设帐教书糊口,秀才爹六年前死了之后,就靠二儿子姚子充在外跟人跑生意寄钱回来过活。可是这一年姚子充既没钱也没信,大儿子姚子都平庸无能又惧内,哪能挑起养家糊口的担子。
眼看着一家人坐吃山空就要挨饿了,大嫂汪氏便撺掇着丈夫,打算将十二岁未满的妹妹姚舜英送给城里大户孙家的公子。姚舜英得知孙公子是个狎玩幼女的变态狂,一时想不开就上了吊。然后她姚顺英好死不死地穿了过来,成了这个悲催的小萝莉。
“英儿,吃一口吧,难不成你真想饿死自个儿。”秦氏边小声劝解边舀了一调羹粥喂过来。姚顺英厌恶地扭头避开秦氏递过来的调羹。
汪氏抖着满脸横肉,气呼呼地一把抢过秦氏手中的粥碗往床边矮几上狠狠一放,高声骂道:“不吃是吗,那就让她饿着,饿她几天看看!依我看这死丫头就是欠整治!”
因为全盘接收了姚舜英的记忆,姚顺英知道眼前这个肥胖的女人向来好吃懒做跋扈尖刻,将原主这个小萝莉卖给姓孙的变态男就是她在一边不遗余力地怂恿撺掇的结果。
姚顺英恨极了这恶妇,一等她靠近,就抓起床上的枕头狠狠砸过去,暴怒道:“滚出去,那孙家那么好,为什么不让你汪家的女儿去!你不是还有两个妹妹吗?让她们去伺候那姓孙的,那样你汪家人都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了!”
因为脖子被套了一阵,姚顺英喉咙嘶哑声音不大,但气势却很足。汪氏在这个家横行惯了,姚舜英向来性格温和,一下变得这么厉害让她始料未及。她起初愣住了,稍后反应过来,立刻嗷嗷着扑过去想抓打姚顺英。
姚顺英摆好姿势,打算汪氏一过来就挠花她那张肥脸。姚子都被自家妹妹脸上空前的戾气吓住了,赶紧抱住汪氏死命往外拖。
汪氏嘴里大嚷着:“姓姚的,你,……放开老娘。”“好啊,平日看起来什么……都听老娘的,关键时刻就护着自家,自家妹子。”“天底下有这样的妹子吗,……竟然连大嫂都打,咱们出去请街坊邻居评……评理,我不……”
男人毕竟力气大,任凭汪氏百般挣扎,还是被姚子都拖到了院子里。汪氏怒气难消,嗷嗷着又想往姚顺英的房里扑。
姚子都恨声道:“别闹了,那丫头是死过一次的人,这会儿恨得你要死。我方才看她那架势,分明是想跟你拼命。”
汪氏呸了一口:“老娘还怕她个十二岁的小丫头片子,几巴掌就搧死她!”
姚子都低声咬牙:“你搧死她,孙公子那里怎么办!”
这话仿佛一根细针,瞬间戳破了汪氏这个充满怒气的气球,她涨红着脸说不出话来,转而扑向姚子都狠命揉搓:“老娘怎么这么命苦,嫁了你个窝囊废。没本事养家不算,还让老娘怄你妹子的气!”
屋内秦氏捡起地上的枕头,含泪对女儿说道:“英儿你真是疯了,你说你何苦去招惹她。幸好大郎拉住了她,不然有你受的。”
姚顺英看了看秦氏,暗自咬牙。这女人好歹也是做婆婆的人,儿媳妇在自己眼前这么嚣张,她竟然屁都不放一个!
眉眼倒是秀丽,可是长了一副好模样有什么用,和自己前世独立自强的妈妈比起来真是差太远了。这女人丈夫活着的时候一味依从丈夫,丈夫死了之后一味听信儿子儿媳。
自己穿过来,那在二十一世纪就算是死了的吧,妈妈该有多伤心,不知道她能不能挺过去。虽然自己只参加工作一年,但对教书育人充满了热爱。同事们同学们对自己的突然死亡,不知道会怎么想。
秦氏见女儿木呆呆地,试探着舀了一调羹粥喂了过去。姚顺英下意识地张嘴咽了下去,心里却在想:怎么办,得赶紧想法子解决这眼前的危机,不然真的被送到孙家落到那变态手中,那可就惨了。
秦氏见女儿不再抗拒,而是乖乖地吞了下去,心头大喜。当下再不敢多话,只管一下一下地喂着粥。一会儿工夫一碗稀粥就见了底,可姚顺英还没想出解决危机的法子。
“英儿,还要不要再吃点。”秦氏拿帕子擦了擦女儿的嘴角,小声问道,姚顺英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已经干掉了一碗粥。
既然回不去那就在这个不知名的古代好好生活下去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不能饿坏了自己。姚顺英于是冲秦氏笑了笑,哑声道:“娘再盛一小碗来吧。”
“怎么样,小妹吃东西了吧。”房门外姚子都见秦氏出来,立刻凑了过来。
“吃了,一碗粥都吃完了。”
“那就好,那就好。”姚子都想起来就后怕,幸好老娘放心不下小妹,一大早地去看及时发现,小妹才救了过来。
汪氏哼了一声:“那死妮子不过是装装样子罢了,我就不信她真不怕死!”见秦氏脸色不悦,姚子都赶紧将汪氏拉走。
回到两口子自己的房里,姚子都对汪氏道:“小妹寻短见娘心疼得紧,你还说那样的话。咱们在这当口可不能惹得娘不高兴,要想小妹答应,还得靠娘哄着才行。”
汪氏怒道:“本来答应了人家孙公子今日便送人过去的,现在弄成这样你说怎么办!明日咱们还要回我娘家喝喜酒,不把这事办好咱们怎能安心地去。”
姚子都道:“我看孙公子是真的很中意小妹,拖两天应该不打紧。不如等咱们喝完喜酒回来再送人,正好让小妹养好身子。”汪氏没好气地哼了一声,悻悻然转身走开了。
第三章 远方来客
姚大郎夫妇去汪家喝喜酒去了,说是三天后才回来,家中就剩下秦氏和姚顺英不现在应该是姚舜英了。姚舜英知道自己必须在这三天想出法子来解除困境,可是她冥思苦想了一晚上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
这个朝代叫大锦,前世的历史教科书上可没见过这名字。不光朝代不对,连整个大陆的版图地名都不同,不过气候南方湿暖北方干冷这一点是一样的。
春秋战国一直到唐这段历史包括朝代名称历史人物却和前世差不多,大的历史事件无非换个地名发生罢了。唐以后就对不上了,然后好多农产品生活器具也和前世古代有好大的出入。比如辣椒土豆红薯玉米西红柿这些东西在大锦那是普遍种植的。
虽然大锦和前世的古代有那么多的不同,但人们的思想和社会习俗却差别不大。这具身体不是前世的二十二岁而是十二岁都还未满,又是个女孩儿,在这个时代离家出走不是饿死就是被人拐卖,所以,首先什么远走高飞寻找幸福之类的想都不要想。
其次就算她将真相告诉秦氏这个当娘的也没什么用处,她不是自己前世的妈妈。前世的妈妈勇敢独立有能力维护孩子的利益,而秦氏是个菟丝花似的女人,毫无主见护不了自己这个女儿。而且恐怕在她心目中,牺牲女儿保证儿孙衣食无忧也未尝不可。
秦氏靠不住,姚舜华那个大姐也不能依靠,二哥久无音讯。姚舜英在脑子里面将家中所有亲戚过滤了一遍,貌似都不能帮助自己。想不出还有什么人可以依靠,姚舜英叹了口气,不甘心地睡了过去。
第二天姚舜英又想了大半日,忽然想到前世网络舆论的重大力量,这时代虽没有网络,可口水还是能淹死人的。无论在哪个时代人都不能不顾名声,自己干脆绕世界地嚷嚷,将姚大郎和汪氏出卖亲妹谋取富贵的丑事全抖搂出来,那时候应该有人来说公道话了吧。
可她还没顾得上高兴,就否定了这个法子。因为那样一来,就算是和兄嫂彻底撕破脸皮了,往后自己在这个家里还能呆得下去吗?古代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儿没有家庭护佑,等待着她的将是什么呢?
横竖都是死局,姚舜英仰望长空,内心一片茫然。蓝天白云悠悠来去,院内花香袭人鸟鸣啁啾,十二岁的小姑娘却心情沉重无心观赏。
姚舜英继承了本尊的记忆,自然也继承了技能,本尊似乎刺绣的本事还不赖。因为家境艰难,秦氏就在本镇接了些刺绣的伙计贴补家用,往日这时分都是母女两个一起刺绣。不过姚舜英眼下心思纷乱,哪里愿意陪着秦氏一起做活,只顾坐在院中发呆。
女儿才刚从鬼门关上捡回了一条小命,秦氏满心怜惜,见她不来帮自己也不喊她。过了一阵秦氏听到门口响动,可正忙着刺绣,便大声喊着姚舜英:“英娘,好似有人在敲咱家的门,你去前头看看去。”因为只有母女两个在家,秦氏干脆将大门紧闭,有人来必须敲门才行。
这时节不知道谁会上门,不管是谁反正不能救她于水火之中,姚舜英不情愿地起身慢慢吞吞去开门。
门口站着一对老年男女,约摸六十来岁的样子。老婆子穿着石青色小袄灰色裙子,个头不高肤色微黑,脸上微微笑着。老头个头较高,身着褐色短褂青色裤子,脸上肤色是典型的古铜色,目光炯炯盯着姚舜英。
姚舜英茫然地打量着对方,那老者笑着说道:“这是二丫头吧,六年不见,没想到英娘都长这么大了。”
“你们是……”姚舜英脑子里模模糊糊有点印象,可就是叫不出来。
“英娘,我是你启汶县李家庄的叔祖父,上次咱们来你家时还是你爹过世,你那时候还只有六岁,难怪记不得了。”老头乐呵呵地说道。
这样一说姚舜英终于记起了,曾祖父当年欠了启汶县李家的救命之恩,李家无子,曾祖父就让自己的小儿子姚承恩做了李家的上门女婿。眼前之人就是姚承恩和李氏。
姚舜英立马弯腰行礼:“见过叔祖叔祖母。舜英有眼无珠,竟然认不出叔祖叔祖母,还请二老莫怪。”
李氏一把扶住她,满不在乎地挥了挥手:“六七年不见了,认不出来很正常。要不是知道这是你家,大街上碰见,叔祖母也认不出你来。”说完仔细打量了一下姚舜英,满脸爱怜地道:“哎呀,咱们英娘是越长越俊,你看这小模样,怪招人疼的。”
姚舜英不好意思地抿嘴一笑:“叔祖父叔祖母快进来!长途跋涉地一定累了饿了,你们先歇息一会儿,我和娘马上给你们做饭。”她一边拉着两位老人进屋一边大声喊着秦氏:“娘赶紧出来,我叔祖和叔祖母来了!”
秦氏听到,火速放下手中的伙计,小跑着出来。一见两位老人,立刻弯腰行礼:“侄儿媳妇见过叔父婶婶,长途路远的,二老辛苦了,快进堂屋歇着去。”
给两位老人上好茶,秦氏陪着说话,姚舜英去厨房做饭。不管前世还是今生,姚舜英做事都很麻利,小半个时辰饭菜就端上来了。吃罢饭又说了一通话,两位老人说有点累了想躺下歇息一会儿,秦氏就让姚舜英去客房铺床。
床铺好之后李氏让姚承恩一个人睡客房,说自己想去姚舜英的房间去看一看。姚舜英依言领着李氏来到自己房间,抖开被子摆好枕头之后正要出房门,李氏却一把拉住她,温声道:“好孩子,难为你累了半日,坐下陪祖母说说话吧。”
李氏慈眉善目,看着就叫人觉得温暖,与自己前世刻薄刁钻的奶奶给人的印象截然相反。姚舜英反握住老人干燥温暖的手,笑道:“好,舜英听祖母的,祖母想说什么呢?”
李氏神秘一笑:“咱祖孙说悄悄话,不能叫旁人听见,你去把房门关上。”
姚舜英不解道:“家里就我和娘,没旁的人呀。”李氏嗔道:“这孩子,叫你关上就关上。”姚舜英只好起身将房门关上并上了闩。
李氏自己脱去外衣,然后拍了拍被子:“好孩子,到床上来。”早春时节,天微微有点冷,老人家盖着被子的确更舒服。姚舜英自己也脱了外衣爬上床。
李氏拍了拍姚舜英的手道:“知道叔祖叔祖母这回为何来你家吗?元哥儿要成亲了,日子定在今年的九月初六,我们是来送喜帖的。”
姚舜英努力在脑海中搜索元哥儿的信息,想了半天终于记起了,元哥儿是姚承恩大儿子李大柱家的老大李兴元,比自己二哥姚子充小两岁,今年刚好二十岁,六年前曾经跟随大人来过自己家的,当时看着是个眉眼疏朗的少年。
姚舜英于是笑着恭贺:“原来我兴元哥要娶嫂子了啊,真是大喜事。不知道未过门的嫂子是哪家的姐姐,模样如何,配不配得上我兴元哥。”
李氏道:“就是咱们邻村蓝家塘的闺女,咱们乡下人不讲究样貌,性子好手脚麻利就成。”
姚舜英点头道:“倒也是,乡下人一年忙到头,可不就要手脚麻利。”
李氏见她小小年纪却说话沉稳,内心大为赞赏,当下不再犹豫,直接说出自己的打算。“英娘,我和你叔祖在来你家之前碰到了华娘,她将你们家中的事情都跟我们说了,拜托我们帮一帮你。”
第四章 解决
姚舜英一听愣住了,然后心里一暖,姚舜华这个姐姐虽然懦弱了一点,但对自己这个妹妹却是真心疼爱,还有一年没有音讯的二哥姚子充对自己也很好,唯独大哥一门心思听汪氏摆布,毫无骨肉亲情。
姚舜英眼眶含泪道:“舜英命苦,竟遇上这样狠心的兄嫂。只是叔祖叔祖母虽然是长辈,毕竟咱们不是一家人了,恐怕不好插手这事。”因为激动加之喉咙肿痛,姚舜英说了两句便干咳起来,憋得眼泪直流。
李氏轻轻拍着她的背,不留神瞅见了她脖子上的勒痕,不禁脸色一变,沉声道:“你脖颈上这印子是怎么回事,还有你这嗓子也不大对劲,是不是大郎两口子打你了!”
姚舜英摇了摇头,苦笑着说了自己上吊一事。李氏听得直拍胸口,责怪道:“你这丫头,小小年纪怎么就动了那样的念头,往后可不能这样了。你这一生且长着呢,相信叔祖母,好日子在后头!”
姚舜英叹了口气:“生在这样的家里,有这么一对狠心冷酷的兄嫂,舜英这一生还谈什么好日子。”
李氏正色道:“英娘,要是让你去乡下过日子,做庄户人的活计,你怕不怕。”
姚舜英道:“只要能自食其力自由自在,农村生活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李氏叹了口气,拍着姚舜英的手道:“实话告诉你吧,其实你叔祖父和我想让你跟我们去咱李家庄,远远地离开这个地方,这样你才能平安无事。可瞧你这细皮嫩肉细胳臂细腿儿的,又怕你吃不消乡下人的苦头。”
姚舜英眼睛一亮,兴奋地嚷道:“真的,我真可以跟叔祖叔祖母离开这个家去李家庄!”
李氏笑着点了点头:“华娘告诉了我们大郎夫妇想将你送给那姓孙的杀才之后,你叔祖父就和我商量了一路,最后我们决定带你去李家庄。咱们庄户人家虽然累些苦些,但好歹饿不死人,养活你还是可以的。我们就是担心你过不惯庄户人的日子。”
“过得惯,我过得惯,我很能吃苦的!”姚舜英忙不迭地说着。太好了,想不到真来了救星,危机竟然这样轻松就解决了,姚舜英喜形于色,恨不能跳起来欢呼。
可是转而想到什么,脸色一下垮了下来,闷声道:“叔祖母,我大哥大嫂可是拿了姓孙的房契,他们又怎能同意我离开。还有我娘,可能也舍不得我走。”
李氏道:“这个不用你操心,怎么说服大郎两口子你叔祖父心里有数。你娘就更好办,明日一早你叔祖父便骂醒她。你只管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准备跟咱们动身便是。”
压在心中的大石头终于搬走了,姚舜英一夜好眠。次日吃罢早饭,姚舜英被赶回自己的房间,也不知道堂屋里三个人是怎么说的,反正过后秦氏红肿着双眼,主动来帮姚舜英收拾衣物。
姚舜英悄悄跑去问两位老人是怎么说服秦氏的,才知道秦氏虽然做事没主见,但极敬重已经去世的丈夫。两位老人先是非常肯定地告诉秦氏自己已经打听清楚了姚子都和汪氏的真正盘算和那位孙公子的真面目,接着搬出姚家祖训,也就是家中女儿不得与人为妾。
最后又扯到姚明烈(姚舜英去世的父亲)一生为人清贫自守极有风骨,设馆多年镇上好些人都是他的弟子。但凡说起姚秀才姚先生,没有人不竖大拇指的。要是姚大郎卖妹谋财的事传了出去,那姚明烈原先的名声可就全毁了。
滔滔不绝一通话下来,直说得秦氏一头冷汗。最后再提出将姚舜英接到李家庄由自己负责给她找户好人家将她嫁出去,省得姚大郎夫妇再动歪念头,秦氏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东西收拾得差不多的时候,姚大郎夫妇回到了家中。姚舜英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因为接下来这场硬仗太难打了。汪氏不像秦氏,到口的肥肉想让她吐出来可不容易。虽然照旧被赶走,但姚舜英还是偷偷藏在窗下偷听。
果然汪氏一听说两位老人要带姚舜英走,便按捺不住冷笑道:“叔祖父已经入赘了李家,早就不是姚家人了,姚家的事情您老恐怕说不上话了吧。”
当初姚子都成亲,李家来吃酒的是李家老大李大柱夫妇,姚承恩和李氏没来,加之这几年两家没怎么通消息,故而关于汪氏的做派姚承恩夫妇并不清楚。李氏自己治家很严,三个媳妇在她这个婆婆面前向来是规规矩矩大气不敢出的,猛然间碰上汪氏这样当着长辈竟敢如此放肆无礼的奇葩,不禁气得直发抖。
还是姚承恩沉得住气,淡然道:“老头子虽然入赘李家,但我可没改姓李。当初祖父和爹可是明明白白地将我的名字写进了族谱的。何况爹他老人家当初就和李家人说好了,我姚承恩的曾孙可以改回来姓姚的。侄孙媳妇要是不相信,那咱们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