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赝品帝国-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那什么强行突围,无论是久经沙场的裴元寿,还是正在竭力保持镇定以稳军心的庆王都不敢有这种想法。以一敌百,那是千古名将们才擅长干的事,就眼下这群人里面还真没谁具备那种能耐。

    逃不掉,打不过,又不能把对方给惹得狗急跳墙。即便真如庆王所言,只需等待短短的三个时辰,想要熬过去怕也没那么容易。

    “贤弟,要不你就再受点累,弄几个震天雷出来也好让大伙有防身的东西?”只因为表示出了点不切时宜的爱慕之情,就连续几日被人给忽视的凌文佑终于找到了证明自己存在的机会,小心翼翼地凑到鱼寒身边提醒着。

    要说这主意还真不错,火药在大宋算不上什么稀罕物,而裴元寿所率领的又是禁军精锐,随身怎么着也会多少带上一点。若真是能细心找一找凑上个千儿八百斤的,再加上鱼寒那手艺,说不定还真能赶在敌人大举进攻前给捣鼓出足够数量的假冒伪劣产品。

    “俺说你这个酸秀才,就不能闭上乌鸦嘴少给出点馊主意?”或许是因为习惯使然,这次率先跳出来反对的依然是翟崇俭。理由很简单,昨夜所发生的一切都足以证明敌军统帅深谙军略,如今人家既然只需要将他们一行人堵在这里就可以通过更简单的法子解决问题,干嘛还要傻不拉唧地强行攻击展开近距离格斗?而只要敌人不上岸,谁又能将那些个宝贝疙瘩扔出去十多丈的距离?

    “哦?鱼爱卿还会制作此等利器?”震天雷的制作并不复杂,庆王虽然没有亲手尝试过却也知道其中的原理,让他感到好奇的是鱼寒作为一个逃亡近十年的北地流民居然也能掌握了这种技巧。而且听旁边那两人话里的意思,他还曾经将此物用于实战并取得过不错的战绩。

    “不敢有瞒殿下,臣昔日逃亡至开封附近曾偶遇军器监匠人,故而习得此法。”这个时候继续否认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但若是解释为什么家传绝学肯定没人会相信。而靖康之变完颜宗翰破城后忙着烧杀掳掠,虽说最终绑走了不少值钱的大宋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却也免不了让大量手艺高超的皇家工匠得以侥幸逃脱流落至民间。

    “即是鱼爱卿有此技艺,又何妨一试?”对鱼寒的解释半信半疑,庆王却似乎也对凌文佑的那个提议比较认可,毕竟火器这玩意在现阶段来说还是挺好用的。

    “殿下容禀,非臣刻意藏拙,实乃……”在原材料充足的情况下鱼寒到不介意再次施展手艺,但和翟崇俭所担忧的一样,若没人具有那样强悍的臂力把这东西给扔到敌人阵前,造出来又有什么用?

    “臣亦请殿下三思而定。此时天干物燥我等虽身处江边,然若是将此物扔得太近怕也难免反受其害。”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对鱼寒的支持,裴元寿却兀自长叹道:“只可惜太祖开宝二年冯令史所创之法今已无人知晓,否则积百年之成吾等何至于……”

    “冯令史?大人所言可是兵部令史冯继升?”正在考虑是不是应该把震天雷给绑在弓箭上,却又因负重不足而被迫放弃的鱼寒突然眼前一亮,他不知道太祖在开宝二年干了什么,却清楚记得那位传说中的冯大人有什么创举。

    把一个粗制滥造的烟花给绑在箭杆前端,利用火药燃烧向后喷出的气体的反作用力将箭簇射出且大大增加了射程,那位冯大人的发明原本足以改变整个世界的格局。却不知道什么原因在随后的数百年间,居然没有获得过任何重视与改进。

    “哦?鱼爱卿也知道冯令史?”一个连当朝最跋扈的荣国夫人都不认识的家伙,却能随口道出数百年的朝廷官员姓名,这让庆王的心中开始产生了疑惑。

    “这……”只怪自己一时嘴快,不小心露出马脚的鱼寒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做出解释,只能迅速转移话题道:“臣先前曾听闻家父谈及冯令史之创举,故而今才受其启迪想出一应对之策或可解当下危机,还望殿下能准臣冒险一试。”

    “去吧!”远方的天色已渐渐露出了鱼肚白,敌人随时都可能展开最后的进攻,这个时候确实不太适合去解开鱼寒身上的谜团。虽说那边已经有人在裴元寿的指令下构筑起了简单的防御工事,但如果能多增加点拖延时间的筹码,庆王当然更乐见其成。

    “如此便请裴大人将军中多余火药取来……”扭过头,却发现琴心此时正在用一种极其怪异的目光打量着自己,鱼寒这才有点懊悔地想起来身边还有这么个危险人物,赶紧朝着庆王道:“殿下若是有暇,不妨与琴心姑娘谈谈南北轶事,以解心中烦闷!”

    “贤弟,你此举是否……”再次被抓了壮丁的凌文佑眼看着庆王拖住了自己的心上人,说话时也难免露出些许怨气。

    “闭嘴!”若是能寻得半分空暇,异口同声的鱼寒和翟崇俭二人决不会介意以将此时还色心未泯的凌文佑给剁成八块扔湖里喂鱼。

    “就这么点?”彻底排除了干扰,看着匆匆赶回的裴元寿扔在地上的那几个小布袋,鱼寒还真有些傻眼。禁军精锐出京办差,就带了这么点火药?而且瞧那成色,怕是里面参杂了不少稀奇古怪的东西吧?

    “鱼贤侄,你要作甚就赶紧!”催促着,裴元寿可没那么好的耐心去跟人解释什么。他命人取来船上为那十来只突火枪所配发的弹药,也只不过是想废物利用碰碰运气而已,实在没抱太大希望。

    “裴大人,还得烦劳您请兄弟们去收集些芦苇杆。”有总比没有好,眼下可不是表达不满的时候,鱼寒也只能充分利用好身边的人手就地取材,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制作出能让敌人感到恐惧的东西。“翟大哥,你去找些粗壮点的竹竿,顺便给劈点小木片来!”

    “贤弟,你这不像是要做震天雷啊!”凌文佑上次可是亲眼看到过鱼寒如何制作震天雷仿品的,还记得当时应该没这么复杂的流程。

    “凌兄你也别闲着,赶紧去把这个给俺拧细了,记得里面一定要裹进火药!”随手塞给凌文佑几张尚好的宣纸,鱼寒也懒得去解释什么却没忘记交代道:“待会能不能唬住对手,可就看你这活做得是否仔细了。”

    凭借人力很难将震天雷扔到敌人面前,但受到冯继升所创火箭的启发,鱼寒突然想到了另外一种民用转军用的划时代玩具。而这东西是否具备自己所想象的威力,还真就取决凌文佑裹出来的引线。

    “汝这孽障放心,有朱某在此定然出不了任何差错!”朱熹不擅长和人耍刀子,那边布防的事他完全帮不上什么忙。虽说还明白鱼寒到底要做什么,但他知道眼前这混蛋有一双神奇的手能够捣鼓出足以以假乱真的传国玉玺说不定还真能再次创造奇迹,而监督自家弟子干活恰恰又是他最拿手的。

 ;。。。 ; ;
第五十四章 燕赵奇侠
    “咚……咚……”

    鱼寒还在忙着指挥众人捣鼓他那让人看不明白的破烂,远处的江面之上却突然传来了阵阵战鼓之声。

    “敌……敌人!”慌乱间,凌文佑手一抖将快要制作好的引线给扯成了两截。“这……这些个祸害,也太不讲道理了吧?天都还没亮,咱都还没准备好,就忙着进攻干啥?”

    “孽徒!”抄起地上一截废弃的竹篾狠狠抽在凌文佑身上,负责监工的朱熹觉得自己这弟子肯定脑子有问题,居然在这个时候还不忘埋怨一番来势汹汹的敌人。讲道理?人家可没派人前来约定决战的时间,而且真要讲道理的话,他们干嘛要大半夜的发起偷袭?兵者诡道也,这混蛋在北方的时候该不会连这都没读过吧?

    “诸位毋惊,来的正是援军!”起身眺望半晌,也不知道庆王哪来这么好的视力,居然在浓雾中看到最少也还隔着数里外的那面旗帜上写着的字号,却是兴奋得浑然不顾形象地嚷道:“不愧是昔日于百万军中取敌将首级的辛幼安,竟而比本王预计的时间还早上了一个多时辰!”

    辛幼安?这支援军的主帅居然是文武兼备的辛弃疾?记得当日与凌文佑闲谈的时候还曾以他为反面教材,说到过他同为北方回来的归正人,虽立有大功却并不为朝廷所重用甚至还处处受人排挤,咋现在就独自领军前来了?而且瞧这架势,庆王与他似乎还很熟悉并且极为欣赏。

    “快!快!将这东西给扛出去!放平了,找几个人在后面给顶着!”眼下可不是解除心中疑惑的时候,敌人此番行动的主要目标被围困在此的自己这一群人,援军的到来很可能逼得他们提前采取最后手段。而想要那种最危险局面的出现,就必须尽快打乱对方的部署才行。

    “嗖——”

    忙是忙了点,好在鱼寒的手艺还不错,众人诧异的目光注视下,被塞入大量火药后置于竹筒之内的芦苇杆在空中划出一道绚烂的直线,奔向十余丈开外。

    “成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鱼寒也顾不上许多,居然高兴得跳起来狠狠一巴掌拍在了朱熹肩头。

    “贤……贤弟,这……这又……又是何物?”见证过鱼寒的神奇,但凌文佑怎么也没想到这混蛋能神奇到如此地步。不需要借助弓弩发射,这胡乱捣鼓出来的东西居然飞出如此之远,更恐怖的是最后关头那东西还发出了不亚于震天雷的爆炸声。

    “二踢脚!”眼看着远处的敌人似乎因为这破烂的出现而乱了阵势,事先并没想到会取得如此好效果的鱼寒还真没瞎说。他这次捣鼓出来的可不就是后人常用来烘托节日气氛的二踢脚么。虽说个头大了点,又还加装了竹制尾翼,但这种临时赶制出来的东西除了能听个响以外也确实不具备什么杀伤力,要怪也只能怪宋代有鞭炮有烟花,可就没人想过要这样玩而已。

    “快!快!赶紧都照着做,先把这宝贝给放平了再点燃,也让那些个东西见识见识咱大宋的利器!”裴元寿不愧是见多识广的军中大将,很快就从最初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并及时下达了最正确的指令。被人在自家地盘上给暗算,一整夜都在憋屈地逃亡与忧虑之中度过,如今终于有了机会出上一口恶气的机会,他还能不扯着嗓门大声吆喝?

    “来了,来了!还真是打的辛字大旗!”原本还打算去亲手点燃个二踢脚乐呵乐呵,却遭到了军纪严明的精锐们拒绝,被推来攘去的差点就成了面团。凌文佑只能选择了放弃,刚直起身又了新的发现。

    “似乎有所不妥!”与身边兴奋的众人不同,看着远方那依稀可辨的旗帜,裴元寿却露出了担忧的神色。

    临时捣鼓出来的假冒伪劣产品不但安全性极差而且也缺乏准头,十来个二踢脚真正飞临地方阵营上空的也才不过半数。这才多大点功夫啊,就已经有俩刚飞出去没多远就一头栽倒在地,若不是负责发射的精锐们跑得快,怕是又得添上好几个伤员。最关键的是这玩意数量还严重不足,以至于裴元寿现在不得不警告手下人等,没有接到命令严禁擅自点火发射。

    想要真正摆脱困境还得指望赶来的援军才行,可根据多年从军的经验,裴元寿一下就看出了蹊跷之处。援军的动静是不小,但真正随着帅旗移动的身影也就只有那么几个,难不成这来的只是先头部队在虚张声势?思忖半晌,裴元寿也只能有这种借口安慰自己。

    “速速点火!”不管怎么说援军还是赶到了,而且时间上比当初预计的还有所提前,就算是人手少了些也能对己方士气祈祷极大的鼓舞。

    眼看着那艘挂着帅旗的小舟冲进了敌军阵营,裴元寿并不指望此举能能对整个战局产生多大的影响,但能多给敌人制造出一些混乱,他们这些人就会多出一分固守待援的机会。只要能够保住庆王,只要能够顺利完成官家所交代下来的任务,他不介意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同样不在乎援军的伤亡。

    “乱了!乱了!敌军彻底乱了!”随着凌文佑的再次惊呼,裴元寿这才发现自己错了,而且还错得比较离谱。

    把什么都算了进去,却偏偏忘记了庆王适才说过此次率军前来的是归正人辛弃疾。那个带着五十勇士就敢直闯数万人把守的叛军大营,不但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叛将张安国给捆成了粽子扔在马上,还顺便拐跑人家大批手下一同归宋的辛弃疾。如今他既然逮到机会冲进了敌营,还能不闹出点大动静来?

    同样是在偷袭,胆识过人又精通兵略的辛弃疾所发动的攻击本就比昨夜之敌更具有突然性,再加上自己这边有个极其混蛋的妖孽临时捣鼓出了那种怪异的破烂助阵,敌军的混乱似乎还真就没什么值得特别惊讶的。

    “臣江阴签判辛弃疾,率军来迟险些酿成大祸,还望殿下责罚!”短短不足半个时辰,胆大心细善于把握战机的辛弃疾就趁着混乱突破敌军包围出现在了众人面前,浑身浴血的他没顾得上寒暄径直单膝跪地向庆王承认着错误。

    “爱卿快快请起,汝能及时领兵起来本王欣喜不已,又岂能怪罪?”赶紧上前两步亲手将辛弃疾扶起,庆王同样没能寻找到朝廷大军的身影,却似乎已经认定危机彻底解除。

    眼前这个就是大名鼎鼎的辛弃疾?文采足以与苏轼、李清照齐名,创作出数百首脍炙人口的诗词,在书法上有着极高造诣,其大作多为后世名人所珍藏,却常常被世人忽略军事才华的辛弃疾?

    话说这大宋名人都有必要长得这么帅吗?身边本就有个身份高贵的庆王,满腹经纶的朱熹,如今再来这么个同样帅得一塌糊涂的燕赵奇侠。辛亏鱼寒当初没想着要靠脸吃饭,又还阴差阳错地把上官倩妤给拐到了身边藏着,否则怕还真要羞愧得跑步回到侏罗纪去混日子。

    “幼安仅带数人前来救援,此举固然勇气可嘉,却也显得太过莽撞。”鱼寒这边才刚想到了朱熹,那个榆木脑袋就已经主动跳了出来对人家的救援行为横加指责。

    “适才未曾留意元晦兄在此,失礼之处还望见谅。”或许是与朱熹的私人关系不错,也或许是早就习惯了被人在鸡蛋里挑骨头,辛弃疾闻言也没有流露出任何不快的神色。“愚弟今奉旨领军五百,坠于诸位身后三十余里处以为策应……”

    “大军何在?”自认眼神还不算太差,却怎么都找不出如今依旧在与敌人展开混战的大宋精锐,朱熹实在忍不住替庆王等人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全军今正在距此十里处安营,”见朱熹似乎又有骂人的迹象,辛弃疾赶紧继续解释道:“昨夜江面火起喊杀之声响彻夜空,愚弟便知殿下有难,本欲即刻率军前来增援。怎料行至江边却无船可用,无奈之下也只能命大军休整,而弟则领侍卫数人先行与朝廷水师回合……”

    “糊涂,迂腐!”朱熹骂别人迂腐,这话听起来还真有那么点怪异,但这一次包括庆王在内的所有人都没觉得他是在无礼取闹。

    太宗当年循唐时官制设立的签书判官厅公事权利很大,不仅可以过问地方和各地驻军的大小事务,还被赋予了监督官员直接奏报与皇帝的职责。但这个职务的品阶却很低,说穿了也就跟个秘书差不多,辛弃疾那个江阴签判的名头算起来也不过是区区从八品而已。

    从八品的地方官秘书,头上还顶着个归正人的帽子,想要对一群临时划归麾下的禁军如臂使指,就算是辛弃疾使出浑身本领身先士卒战必争先所能起到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远不如他坐镇中军所能产生的震慑力。

    更加让朱熹感到恼怒的是,汇合朝廷水师大军之后这家伙居然因忧心庆王一行人的安危,就心急火燎地独自率领几个心腹前来增援。这下没了一个放心的人在旁边监督着,就连庆王都不知道援军主力会在什么时候才能抵达。

    “元晦兄毋须担忧,弟敢保证大军要不了半个时辰就能赶到。”极其豪爽地一笑,辛弃疾并没有将朱熹的顾虑放在心头,却指着前方正在竭力稳住阵脚的敌军道:“此等贼子乍看训练有素实乃乌合之众,昨夜只不过是仗着些鬼蜮伎俩才侥幸胜得一场。适才经辛某一阵冲击已然乱了方寸,料来在短时间内也不敢轻举妄动。”

 ;。。。 ; ;
第五十五章 真人之功
    信誓旦旦地做出了承诺,但以辛弃疾此时的身份地位而言也确实很难让人彻底放心。毕竟此次打着剿匪旗号进湖的官军中品阶比他高的大有人在,且大都还是根红苗正属于太上皇嫡系的那一类,人家凭什么就得听他指挥?

    随便找些借口,拖延些出兵的时辰。只需要控制好最终抵达战场的时间,等庆王身边的精锐跟敌军拼得个两败俱伤,才赶在最后那一刻跳出来,既能减小参战后所产生的伤亡凸显自己的本领,又能让刀斧即将加身的庆王感激涕零念叨上一辈子的救命之恩,这岂不是更符合那些大员们的切身利益?

    鱼寒的这种观点并没有立即遭到驳斥,无论是正人君子朱熹还是忠厚老实的庆王,都觉得这混蛋的心理虽显得极其阴暗却也并非是在杞人忧天。现如今的大宋,还真能有不少朝廷重臣能干出这种事来。

    辛弃疾也很想对鱼寒的分析表示赞同,因为只有他自己清楚那绝不是什么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混蛋行为,而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一切。若非官军统帅试图拖延救援时间,他又怎会出此下策独自领亲兵前来?可有的话以他归正人的身份却不能说,否则落在了有人之人的耳朵里,难免会被扣上一顶意图离间大宋君臣关系的帽子。

    “微臣来时曾偶获一物件,若蒙殿下不弃还望笑纳!”明显地感受到了众人心中的担忧,辛弃疾也知道若是不拿点真凭实据出来,怕是无论自己这个时候再说什么也没用。转身朝不远处正在下船的侍卫吩咐道:“尔等还不快快将那东西给呈上来?”

    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或许是辛弃疾目前唯一能够有效调动的昔日同袍奉命而至。十来个精壮的汉子神色虽显坚毅却浑身浴血大都带着伤势,足见得刚才那一次短暂的交锋有多么凶险,而最后那个肩上还插着利箭壮汉所扛着的大麻袋更是牢牢吸引住了庆王等人的目光。

    没有一点破损的痕迹,却能清楚地看见里面有什么东西在蠕动。鱼寒甚至不无恶趣地猜测,辛弃疾该不会是明知此行凶多吉少,所以才临时在水师主力那里偷了头大肥猪出来,准备让大家伙饱餐一顿后再共赴黄泉?

    也就在庆王都开始怀疑辛弃疾是不是被气晕了头准备改行做绑匪时,却听得他径直对那壮汉吩咐道:“还不打开让殿下看看是否合意?”

    随着令下,麻袋被壮汉猛地撕开,众人却一时有点晕头转向。要说这里面装着的是件东西可真不地道,但绝对没人好意思说那不是个东西。因为那是一个人,一个大活人,更准确的说那是一个宿醉未醒却还在嚷嚷着“再来一杯”的道士。

    道士?在这种危机的情况下整个道士来有啥用?难不成这东西跳大神的本领特别高,真能一纸灵符召来天兵天将?可就瞧他现在那一摊烂泥的样子,怕是连墙都扶不上去吧。

    “爱卿,此乃何人?”掩着鼻子小心后退半步,庆王甚至都开始怀疑刚才敌人没拼了老命拦截辛弃疾一行人,怕还真是闻到了地上那家伙浑身所散发出来的酒气,担心真要是把人给逼急了,辛大侠会率先在中心地带开火攻啥的。

    “此乃清虚庵主、康寿殿陪侍,皇甫坦是也!”很是淡定地介绍着对方的身份,辛弃疾却莫名其妙地朝着众人眨了眨眼。

    “皇甫坦?爱卿,你说眼前这就是父皇颇为倚重的皇甫真人?”辛弃疾的脸上倒是波澜不惊,适才还只是觉得地上之人有点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的庆王却被吓了一大跳,赶紧凑上前去仔细辨认。

    “元晦先生,这家伙是谁啊?”什么真人不真人的,对于鱼寒来说都不重要。毕竟这世上之人谁也不是纸糊草扎的,在宋代想要找出那么几个能够喘气喝酒的假人还真没太大的可能。庆王等人现在那副惊讶的表情令这个略显没心没肺的混蛋感到了好奇,以至于都忘了去问问辛大侠,他所乘的那艘小船早已被敌人的箭矢给扎成了刺猬,当初是把人给藏在哪里才最终确保了安全的。

    “有此人在,无忧矣!”如释重负地发表了句感慨,暗地里朝着辛大侠竖了竖大拇指表示认同。朱熹这才收起嘴边的那一丝笑意,一本正经地为鱼寒做起了介绍。

    要说地上这位,那可绝对能称得上是大宋朝传说般的人物。医术高超,早在绍兴年间便妙手回春医好了显仁皇太后眼疾,治愈了仙韶甄娘的瘸腿,不但蒙两宫赐赍甚厚,更令得当时的高宗皇帝欣喜之下遣使入青城山拜谒安抚并为其建观。

    而更为神奇的是,若论装神弄鬼蒙骗天下人的本事,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捣鼓出个破烂,杜撰出个无比离奇的故事又在众人帮助下才勉强让孝宗皇帝将信将疑的鱼寒,在皇甫坦面前完全就不值一哂。真要比的话,也就只有曾经捧红一代女皇武则天的袁天罡才有实力与他一较高下!

    要知道,皇甫坦仅凭一张利嘴就能将高宗孝宗两位皇帝给糊弄得团团转,把德寿宫当自家后院皇宫大内当菜市场随意进出。随口而出的一句话,就能让出身极其卑微的华夏史上第一泼妇李凤娘得以与皇室结缘,顺利成为了当今三皇子身边的荣国夫人。

    当然了,朱熹现在还不知道那泼妇将来还会顺利成为光宗皇帝身前的皇后娘娘,更能得百尺竿头再进一步成为宁宗头顶的慈懿皇太后!否则这榆木脑袋怕是得真被吓出点毛病,然后开始琢磨着替天行道才行。

    已经创造出了无数的辉煌事迹,此次大老远从临安跑到洞庭湖上来的皇甫坦还肩负着无人可以替代的重任。都说玉乃蕴积天地灵气所成,而秦始皇当年制作传国玉玺所用更是玉中精品和氏璧,时隔千年有余谁能保证这宝贝就不会已经修炼成了精?若是真到了最后关头,这宝贝长腿跑了长翅膀飞了,那不比让金人夺了去更有损大宋朝廷威严?

    庆王或许能够有效权制住朝廷官军,但那些个光怪陆离的事怕还是得找世外高人才能解决。秉着有备无患的精神,孝宗皇帝可是没少在他那便宜老爹面前摆事实讲道理,最终才求得太上皇忍痛割爱派出了能掐会算的皇甫坦前来相助。

    为了能在关键时刻凭借无上道法布下传说中的九天玄雷大阵压制住成了精的传国玉玺,皇甫坦奉皇命前来洞庭湖参与夺宝的理由听上去颇具玄幻色彩,但就这个时代而言也并非显得太过突兀。

    皇甫坦的意外出现,让庆王等人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因为他们心里都很清楚这是一个太上皇和官家身边的红人,荣国夫人命中的贵人,不管官军统帅如今有怎样的想法,都绝没胆子将他置于险地。救援是必须的,而且还得抓紧时间。

    “爱卿随手就能捡到一代高人,这运气可不是一般的好!”前方敌人的混乱尚未结束,已经确信援军主力会在短时间内赶到,不用再担忧会出现什么意外情况的庆王此时也兴起了点玩闹之心。

    “殿下这是高看微臣了!”故作惶恐之态,辛弃疾无比委屈地解释道:“此次臣奉旨出京,官家在临别之时也曾言若遇皇甫真人务必遵令而行,昨夜臣赴中军求援却蒙真人相邀,自是不敢有丝毫懈怠,岂料……”

    皇甫坦会烂醉如泥出现在这里,其中的原因在辛弃疾的嘴里说出来还真就显得有那么说倒霉。道家不戒荤腥不忌女色,一代真人喜欢在没事的时候喝上两杯,这原本没什么大不了的。可谁让他突然间心血来潮,非得要闹着和辛弃疾比拼酒力呢?

    辛弃疾曾经统领数万北方豪杰义士转战千里,这要是说他不会喝酒,谁信啊?而作为一个千古文豪,就算是文采上略逊斗酒诗百篇的谪仙人李白一筹,那酒量也绝不能差得太远,否则脸面岂不是丢大了?所以,皇甫坦找辛大侠拼酒,这完全就是在自行找虐。

    当然了,酒足饭饱之后忧心庆王安危的辛弃疾按耐不住冲动的性子冒然出击,却浑然忘了自己身边还有这么个至关重要的神奇道士存在,那根本就是个意外事件。别人信不信都不重要,反正辛大侠自己认为这个理由非常合理。

    “哦?如此说来到是本王无知了!”庆王虽然也觉得辛弃疾的这个借口不错,却也并不足以洗脱他挟持朝廷重臣以调动官军的嫌疑,只能强忍着笑意自行补充道:“难得真人不惜损耗自身功力为本王掐指算出有此一劫,此等大恩大德本王定然终生难忘。倒是爱卿你,虽有协助之功却也不能……”

    “臣惶恐,岂敢贪墨真人之功?”辛弃疾又不傻,一下就听出了庆王那句话里的含义。要知道在军中不管出于怎样的原因采取了擅自行动,都能被算上个不大不小的罪名。这对于别人来说或许没什么,但放在辛弃疾身上就很有可能惹出大麻烦来。

    现在把这盆脏水泼到皇甫坦身上,谁还会那么没眼力劲地去挑毛病?反正调兵救援的目的已经达到,庆王也对这其中的真正缘由心知肚明,干嘛还要傻不拉唧地为了个不可能到手的功劳而给人留下把柄?

    “只是如此一来,还得烦劳元晦兄替小弟亲书战报一则!”论文采,辛弃疾不在朱熹之下,但刚从北方回来没多久的他对于大宋官场规则并不熟悉,也就只能求助好歹做了几年地方主簿的老友。

    “既得贤弟之托,某定尽力而为。”欺君罔上的事已经不是第一次做,而且这次还有庆王的默许,朱熹倒也没显出什么排斥情绪颇为豪爽地应下了差使。

 ;。。。 ; ;
第五十六章 终得脱困
    不到两盏茶的功夫,远处江面之上就出现了朝廷水师战舰的巨大身影,如此迅捷的救援,足以证明胆大心细的辛弃疾行事确实高人一筹。只是耍了这么个小小的手段,就轻易调动了那些骄兵悍将。

    “鱼贤弟,要说这位辛幼安做事可真够损的!”动刀子玩命的事自有前方声势浩大的朝廷官军去执行,凌文佑在说这话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