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她来自碧波深处-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隔了片刻,那身影“哧啦”一声,分水而出,划动手臂,游回岸边,在沙滩上笑着朝岩石上的小伙伴们摇手,“我跳得远不远?”
  小伙伴们嘻嘻哈哈地应她:“远……”
  声音传出老远去。
  明月返回岩石上,再一次站在岩石边缘,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回放曾经在电视里看过的跳水比赛画面,踮脚,蓄势,起跳,抱腿,入水。
  海水从四面八方环绕在她的周身,明月喜欢这种身体被冰凉的海水接纳包容的感觉。
  睁开眼睛,湛蓝的海水中游鱼四散,海草在铺满细腻洁白海沙的海床上,随着水流方向来回摇曳摆动,一切如同梦幻。
  明月在海水里返身,双腿用力一蹬,向上浮出水面,仰躺在水里,闭上眼睛,静静享受阳光照在身上,海水四下荡…漾的悠闲于自在,好一会儿才游回岸上。
  明月前脚踏上海滩,后脚就有一张大浴巾罩在她头顶上。
  明月小动物般甩着头将浴巾从头上扯下来,只看见姐姐孟英一张笑靥如花的脸。
  “姐姐!”明月尖叫着扑上去。
  孟英展开双手,架住妹妹,“先把头发和身上擦干,免得感冒。”
  明月嘻嘻笑,拿大浴巾在头上草草擦两下,又拿浴巾裹住身体,“姐姐你等等我,我把衣服拿上,我们一起回家去。”
  “你别着急,我等你。”孟英笑着道。
  “嗯!”嘴上答应着,明月还是裹着浴巾像阿拉伯人似的,一路小跑到岩石下头,冲还在上面的小伙伴喊:“阿泽,麻烦你把我的罩袍扔下来!”
  “好叻,接着!”少年把明月的土布罩袍卷一卷扔给明月,“明天再来玩啊!”
  “看情况喽。”明月向小伙伴们挥手道别,跑到姐姐跟前,挽住孟英手臂,“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没叫阿爸去镇上接你?”
  “教练说开始集训前,先放我们几天假,允许我们回家探亲,正好周教练要到村里来,我就跟周教练的车回来了。”孟英伸手抹去明月额头没有擦干净的水,“也想给你们个惊喜。”
  明月把头靠在姐姐肩膀上蹭了蹭,“我想你,阿英。”
  “我也想你。”孟英宠溺地摸摸妹妹头顶,“我一下车就往海滩来了,知道这个时候你多半都会在海滩这边。”
  十五岁的孟英高挑修长健美,许是长久浸泡在水中的缘故,发色微微有些淡,阳光透过来,显出浅浅的褐色来,这么多年过去,她始终留着齐耳短发,眉目温朗,散发着一种健康平和的美丽。
  这时两姐妹依偎在一处,容颜相似,周身干净,温馨美丽得使人嫉妒。
  
  两姐妹一路说说笑笑回到家里,明月开了锁,两人进了院子,孟英自去换上家里的衣服,明月也洗干净手,把通身上下细细擦拭干净,套上罩袍。才打算和姐姐一起出门去老年活动室接阿嬷,就听见院门口有道温雅的男声问:“孟英家是这里么?”
  明月看姐姐一眼,孟英双眼明亮,唇边有一朵小小的微笑,倏忽压低了嗓音,“你找谁?找错人家了!”
  明月目瞪口呆。
  姐姐在她心目中一向稳重老成,她几乎没有看到过姐姐有顽皮的时候。这时忽然见姐姐露出调皮颜色,叫她觉得又新鲜,又陌生。
  院子外的男生好脾气地笑起来,“这样啊?那请问你孟英家怎么走?”
  “从这里右转右转,再右转右转。”孟英一边说,一边蹑足接进院门,蓦然拉开两扇木门。
  门外站着一个颀长英俊的男孩子,理着短短的寸头也丝毫不掩他五官的精致俊美,宽厚的肩膀在运动衣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有力。
  看见门蓦地向里拉开,他并不惊讶,只朝孟英微笑,“嗨,孟英。”
  明月一日中第二次目瞪口呆,手指颤巍巍提起来,“我……认识你!你是林渊!!”
  林渊是清江乃至整个闽州的传奇,十二岁获得全国青少年运动会跳水双料冠军,十四岁入选国家队,十七岁获得他的第一枚世界锦标赛跳板跳水金牌,十八岁获得第一枚奥运会跳水金牌。
  报纸上说,林渊简直就是为跳水而生的,他的人生充满了鲜花掌声与荣耀,而他却从不骄傲自矜,始终是一个温和待人的男孩子。
  在明月的认知里,姐姐孟英是她学习和追赶的目标,而林渊——却是每一个热爱水上运动的孩子不敢企及的巅峰——近乎神一般的存在呵!
  时年二十岁的林渊,向时年十岁的孟明月微笑,如同对待同龄人般伸出手来,自我介绍:“你好,我是林渊,孟英的队友。”
  孟英脑海中有流光闪过,多年前那个海边少年如同黑发的希腊神祗,缓缓从海底走来的景象,浮现。
  明月郑重地伸出手,轻轻与林渊的手握在一起。
  十岁的小小少女声音清脆,“你好,我是孟英的妹妹,孟明月。”
  这一刻,命运强大而不可捉摸的齿轮,不为人知地转动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一周过到一半啦~




14

14、第13章 犹豫 。。。 
 
 
  晚上孟海家的饭桌边,多了三位客人:孟校长、孙教练、林渊。
  孟校长和孙教练是同阿嬷一道回来的,三人一路有说有笑,竟然还约了时间一起推牌九。
  孟海对孙教练一直心存感激,如果不是孙教练慧眼识人,把阿英选进少体校,就不会有阿英今时今日的成就。
  “一直没有机会好好感谢孙教练。”孟海在席间端起一杯老酒,“您是我们家阿英的伯乐,给了阿英机会……谢谢您!”
  孟海一仰头将酒喝个底朝天,“我先干为敬!”
  孙教练轻轻伸手掩住酒杯杯口,“我这次是出来公干,不方便喝酒。下次罢!等到阿英奥运会归来,我一定来找阿海你讨杯庆功酒喝。”
  孟海这些年跑海鲜生意,接触得人多了,也并不觉得孙教练不给他面子,只爽快笑起来,“借孙教练吉言!”
  阿妈阿嬷当晚一起下厨,做了青蛤白菜豆腐汤,卤水拼盘,又切了六只自家腌制的红膏腌蟹,连同去村长家沙地菜圃新鲜买的蒌蒿、苦菜炒了两盘清热去火的时蔬,招待孟校长、孙教练和林渊。
  青蛤白菜豆腐汤清甜可口,青蛤只只干净肥嫩,汤喝在嘴里鲜甜无比。腌蟹咸香入味,膏腴肉肥,教日吮指不放,半只腌蟹就能送下一碗饭去。蒌蒿与苦菜则清香青脆,极之爽口。
  孙教练荤菜吃得不多,只吃了半只腌蟹,炒时蔬却大半进了他的肚皮。
  “阿妈这清炒蒌蒿做的真好吃。”孙教练笑着对阿嬷说。
  阿嬷摆摆手,“炒都是一样炒,是这菜特别新鲜,没用过一点农药化肥。”
  他们家闲置在村后头的沙地卖给村长家,村长家另辟蹊径,将沙地整理出来,种上时令蔬菜,一小部分自用,大多数都卖给村民,每逢赶集还拉到镇上去,销路出奇的好。
  孙教练点点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孟家村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啊。”
  吃过晚饭,孟英明月带着林渊回到两姐妹的房间,林渊看见屋里的木质双层床,不由得笑起来,“孟英在家里也像在宿舍一样睡上铺么?”
  孟英侧头微笑,“以前我都是和明月挤一张床的,这已经比从前大有改善了呢。”
  林渊转眸看见书桌上一个五寸大小的相框里,嵌着一张照片,瞧仔细了,是一张剪报,上头是自己十二岁那年获得青少年运动会跳水冠军归来,受到热烈欢迎时的新闻照。
  林渊扬睫望向孟英。
  孟英脸颊微红,嗔怪明月,“是明月和阿爸一定要把照片放在镜框里。”
  明月笑嘻嘻,“这是姐姐第一次上报纸,当然要放在镜框里,有纪念意义呀。”
  林渊忍住笑,免得孟英尴尬,“明月上几年级了?”
  明月伸出一只手,“五年级。”
  “平时喜欢看什么书?”林渊极有耐心同小小少女攀谈。
  “什么书都喜欢看!”谈及自己喜欢的话题,明月大眼明亮,“阿爸每次去赶集的时候会带我去镇上的图书馆,一次可以借三本书回来看。最近迷上卫先生写的科幻小说。”
  孟英含笑望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觉得再幸福没有,真希望时光就此停留。
  林渊却看了看腕上的防水运动手表,起身告辞,“时间不早了,我该回招待所了。”
  “我送你过去罢。”孟英站起来,在林渊出声拒绝前阻止他,“村里有的地方没有装路灯,我得保证你平安回到招待所。”
  林渊便不再推托,朝明月摆手,“明月再见。”
  “再见!”
  孟英同林渊走出房间,在院子里向着堂屋扬声道:“阿嬷,阿爸阿妈,我送林渊回招待所。”
  阿妈闻声从客堂间里出来,将一个牛皮纸包塞给林渊。“自己家做的麻薯,带回去当点心吃。”
  林渊点点头,“谢谢阿姨。”
  随后同孟英一道走出院子,两人的背影渐渐融进夜色里去。
  
  另一边,吃过饭,孟海和孟校长、孙教练在客堂间里闲坐聊天。孙教练提起自己这次来的主要目的。
  “把孟英她们这批孩子培养出来了,可是也不能就此放松,还要继续培养后备力量。孟家村出来的两个孩子都很优秀,成绩相当亮眼,所以市里想还是来孟家村考察一下,看看能不能选拔出几棵优秀的苗子。”
  孟校长接口道:“我们孟家村出了孟雄孟英两个奥运集训选手,邻村看到了,不晓得多羡慕。我们靠海吃海的人家,哪个孩子不会水的?大家都希望自己村里也能出个冠军。前头卓家村已经自己组建了游泳队,选拔有天分的孩子参加。”
  孙教练微微摇头,“主要是在孩子没有养成错误的习惯前,能接受系统科学的训练,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孙教练郑重地对孟海说,“今天我在海边,看到你家小女儿跳水,虽然她没有接受过正统的跳水训练,但是这孩子有着惊人的天赋,姿势几乎完全正确,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都非常好,我想破格录取她进少体校。
  “当然,以她的年龄,现在才开始学跳水,的确晚了点,优势没有那些从小就被选拔进少体校的选手大,需要更刻苦的训练,才能纠正一些坏毛病,但是我相信自己的眼光,假以时日,她会成为非常出色的运动员。”
  孟海闻言,浓眉为之一扬。
  家里出孟英一个运动员,已经出乎他们两夫妻意料,想不到明月竟然也被孙教练挑中。
  孟英进少体校读书,转为城镇户口,每月都生活补贴,无疑减轻了家里的经济压力,随之而来的还有眼界的拓宽。
  明月小时候不懂事,对于和阿英分离有种本能的抗拒,每次阿英要离家去城里,总是难分难舍,大人只好哄她:好好吃饭,好好读书,快点长大,以后和阿英一起进城去读书。但这话戏言成分居多。
  待明月日渐长大以后,分离仍然令她难过,但是却慢慢不再提起一起进城读书的话题。每每两姐妹在村口道别,明月都会笑着对阿英说:姐姐加油!
  而大女儿孟英,七岁时就离开家,独立生活,久久才回家一次,作为父母,没能陪伴女儿成长,他觉得亏欠了女儿。这令得他和阿霞还有阿妈,将所有的爱,都投注在小女儿身上。
  这时孙教练提出想将明月也选进少体校,孟海不是不犹豫的。
  孟校长看出孟海的犹豫,伸手拍拍他肩膀,“阿海,阿英他们有十天假期,孙教练在这期间还会到附近的几个村镇去看一看,走访几个有潜力的孩子。你不妨趁机好好和阿霞商量一下。”
  孟校长也知道一时间让孟海两夫妻下决心做决定很不容易。
  家里一共才两个孩子,一个已经常年不在身边,再把另一个也送到体校去,换做他恐怕也不舍得。
  但他几乎看着明月长大,深知明月是个读书用功又有运动天分的孩子,把她拘束在孟家村里,最大的成就也只不过是考上大学,往后打一份朝九晚五的工,这无疑埋没了明月的天分。
  他希望明月能像下午纵身跃向大海时一样,展开她的人生画卷,恣意在上头描绘浓墨重彩。
  阿妈坐在一旁沉默不语。
  把明月也送到城里读书?
  虽然她这话她嘴上说过,然而内心深处,她真的没有想过,有朝一日,小女儿也会离开她的身边,去遥远的地方。
  这时候院子里传来阿英的声音:“阿嬷,阿爸阿妈,我送林渊回招待所。”
  阿妈连忙起身,从桌上取过稍早包好的牛皮纸包,对孟海和客人点点头,“你们慢慢聊,我去看看。”然后走出堂屋,来到院子里。
  院子里,少女和青年并肩而立,堂屋里透出来的灯光暖暖拢在两人身上,阿妈倏忽有种他们将乘风而去的错觉,暗暗摇头,笑自己瞎想,上前将牛皮纸包塞给年轻男孩,“自己家做的麻薯,带回去当点心吃。”
  男孩子道了谢,同孟英相偕走出院子。
  阿妈站在原地,目送两人的背影消失在夜色里,过了片刻,才踅身往女儿房间走去。
  走到门边,阿妈伸手敲敲敞着的房门,然后进屋。
  明月看见阿妈,放下手边正在看的书,“阿妈。”
  阿妈走过去,和明月一起挤坐在椅子里,抚摸女儿头顶,“这次借的书说什么,给阿妈讲讲。”
  明月依偎在阿妈肩膀上,眉飞色舞,“这次借的书,主人公还是上次那个,讲到在一个煤矿里发生了离奇的矿工屠杀,他受命去调查这件事。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发现所有的疑问都指向煤矿里挖掘出来的如同眼睛一样的煤精……”
  阿妈摸一摸手臂,“真吓人,明月看了不害怕么”
  明月便收了声,搂住阿妈手臂,“我不害怕,这只是小说呀,阿妈。”
  旋即又一拍手心,“阿妈不喜欢听这个,那我讲格林童话给阿妈听罢。”
  阿妈听着女儿清脆的声音在耳边绘声绘色地讲着童话故事,微笑。
  倘使明月也去城里读书,这个家里,会寂寞冷清很多罢?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每天给我留言的朋友~




15

15、第14章 选择 。。。 
 
 
  那晚孟英送林渊回村里的招待所,回来的时候,给明月带了一本九成新的科幻小说,作者正是明月最近推崇的卫先生。
  “林渊说初次见面,他也没有什么准备,见你喜欢卫先生的小说,他正好随身带着一本解闷,就权当见面礼了,希望你不要嫌弃。”孟英将书交给明月,“好好保存,这可是林渊送出的礼物。”
  明月双手接过书来,是卫先生最新出版的科幻小说,翻开封面,意外地在扉页上看到一排龙飞凤舞的字:送给小友林渊,祝奥运夺冠!卫。
  明月轻轻合上书,小心翼翼放在书桌上,这才一下子扑到姐姐身边,靠在姐姐肩膀上,“阿英,进了国家队集训大名单,是什么感觉?”
  孟英偏头想一想,“很兴奋很激动,也很紧张很害怕。”
  明月微微抬头看着姐姐轮廓优美的侧面,不解,“兴奋激动紧张我都能理会得,可是为什么害怕?”
  孟英起手拽一拽明月的辫梢,“你不懂,是因为你还太小。”
  孟英不想告诉妹妹,运动员是淘汰率很高的职业,竞争非常残酷,比赛名次是检验成绩的唯一标准,如果不能出成绩,就会被无情的淘汰掉。
  与她同期进少体校的那批小运动员里,真正坚持到最后,并取得成绩的,寥寥可数,九成以上的人都在八年间被陆续淘汰。
  想留在竞争残酷激烈的运动员行列里,就必须不断地逼迫自己,真真印证了那句奥运会“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
  那些被淘汰的运动员,多数都是城里孩子,他们不担心被刷下去以后,要回到又苦又穷的乡村,过面朝黄土背朝天,靠海看天吃饭的日子,所以他们即使能吃苦,也有限度。
  而像她,像同村的阿雄,却没有任何退路。
  家庭和村人对他们寄予希望,觉得他们为全村人争了光,假如他们被淘汰下来,他们将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
  他们只能逼迫自己,突破自己的极限。
  可是这些辛苦,和着眼泪浑身酸疼地入睡,想念阿嬷阿爸阿妈妹妹的心情,她自己知道就好,没必要讲给妹妹听,让她和家人担心。
  明月噘嘴,“我已经十岁了,姐姐!”
  “是是是,十岁了,是小大人了。”孟英从善如流,“小大人要好好听阿爸阿妈的话,孝顺阿嬷,好好读书,知道么?”
  “姐姐你口气活像老阿嬷。”明月听得皱鼻子。
  “你说我像老阿嬷?!”孟英伸手到明月腋下呵痒,“不想活了是罢?”
  “哈哈哈……”明月最怕痒,立刻耸肩缩颈讨饶,“我错了……救命!”
  
  两姐妹在房间里的笑闹声传到阿爸阿妈房间里,阿妈轻轻翻了个身。
  “……还没睡?”孟海低低问。
  “……”隔了良久,阿妈才低声回答,“我舍不得明月。”
  从怀胎十月,到呱呱落地,再到如今活泼可爱,知冷知暖的,明月从来没离开过他们。
  当年听孙教练说能把阿英转成城镇户口,又能享受国家给的福利待遇,他们觉得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几乎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下来,把阿英送到少体校去了。
  可是这些年过来,每到节下,家人围坐在八仙桌旁,总有个位子是空着的,身为母亲,个中滋味,无处言说。
  一年中难得回家一两次,问阿英训练苦不苦,她也总是报喜不报忧,说“不辛苦”、“难不倒我”。
  阿嬷年纪大了,眼神不好,阿海是男人,心比较粗,所以都没有注意,然而她这个做阿妈的,却很难不注意到女儿藏在衣袖下头的绷带和淤青。
  孟英却从来未曾说过只言半语,惟独在十四岁初…潮时候,回家来露出过一次软弱的表情,躺在床上说:“阿妈,我肚子疼得厉害。”
  她记得她当时坐在女儿床边,拿冬天用的铜汤婆子筹了热水,裹在毛巾里给阿英焐肚子,一边扭过头去,偷偷把眼泪擦干。
  她是靠海人家的女儿,又嫁给靠海吃海的人家,怎么会不晓得这中间的痛苦折磨?她自己做姑娘的时候,在家里汲水做饭洗衣,大冬天也不例外,等到来潮,从经期前就开始下…腹隐隐作痛,期中更是经常痛得直冒冷汗,面如金纸,嘴唇发青。
  请村里的老阿嬷看了,只说是着了凉,身体虚寒,少碰凉水就好。
  而阿英,是要整个身体都在浸在冰凉的水里的,怎么可能不受寒凉?
  也不过就那一次,往后再问她,她都说没事了,少体校的校医给了她药吃,已经不要紧了。
  阿妈闭上眼睛,她不知道女儿吃的是什么药,但总是不放心的。
  如今,要让明月也经历这样的艰苦么?
  阿妈辗转反侧,无法成眠。
  孟海搂过阿妈来,把她的脑袋轻轻按在自己的肩窝,“你要是舍不得,那就不让明月去,我们家出一个奥运选手,已经很不得了了。要是再出一个,阿雄阿妈回去要扎草人了。”
  阿妈笑不出来,“我怕明月以后知道我们的决定,会怨我们。”
  孟海沉默。
  是啊,明月会不会怨他们,自作主张,剥夺了她像阿英一样的机会呢?
  “不是还有好几天时间么?我们再好好考虑考虑,先不忙做决定。”他紧一紧手,“明月精乖得很,你明早要是顶着一副没睡好的面孔出门,她会担心的。”
  阿妈这才在阿爸胸前慢慢睡去。
  
  明月并不晓得阿爸阿妈心里的犹豫纠结,她觉得这几天真是再快活没有。
  姐姐孟英难得有个十天长的假期,两姐妹可以凑在一起不停讲悄悄话。
  放了学明月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到村中心的老年活动室去找姐姐孟英,离得老远就看见在那棵古老的沉水樟树下头,围着一群人。
  明月跑过去一看,正是村里的老阿伯和休渔中的阿叔阿伯们在观棋,棋手是村长和——林渊?
  坐在一边青石花坛上的孟英朝明月招手,“明月,这里!”
  明月轻轻一跃,跳坐在花坛上。
  孟英递过一包炒得香喷喷的葵花子来,“喏,阿钟婶给我的。”
  明月笑嘻嘻抓过一把来,朝着花坛下头围成一圈观棋的人群努嘴,“村长怎么和林渊下起棋的?”
  村长下得一手臭棋,村里人都知道的。
  孟英同妹妹咬耳朵,“和奥运冠军下棋,不是天天都能遇到的事。”
  明月笑起来。她简直可以想像村长正在和人对弈,看见林渊从招待所里出来,小眼睛光芒大炽,厚手掌一招:“小伙子,来下盘棋!”的情形。
  “林渊不会输吧?”明月问,如果让村长赢了棋,那还了得?以后逢年过节都要听他吹嘘他曾经赢过奥运冠军的事迹了。
  孟英向明月眨眼睛,“少体校几乎没有娱乐活动,他们男生在宿舍里,没事就是下下棋看看书。”
  明月听了嘿嘿直笑:那村长岂不是输定了?
  孟英也微笑:你看着罢。
  果然没一会儿,围观的人群发出“轰”的一声,然后只见村长大力拍了拍林渊肩膀:“小伙子,年轻有为啊!”
  林渊好脾气地笑一笑,站起来向村长道别,从人群里脱身,走到花坛前头,看见孟家两姐妹坐在花坛上,状极悠闲,笑起来,“小地主,有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介绍给我啊?”
  “带你去看我家的青蛤养殖场,好不好啊?”明月跳下花坛,留意到自己只有林渊齐胸高,姐姐孟英却有他肩膀那么高。
  林渊自然而然地摸一摸明月头顶,“好呀,麻烦你们做向导了。”
  孟英也从花坛上跳下来,抿嘴微笑。
  三个人慢悠悠从村里往滩涂而去。
  沉水樟树后头,转出个少年来,凝望着他们的背影。
  忽而一只手揪住少年的耳朵,用力往反方向拉他。
  “阿雄,我要告诉阿妈,你喜欢孟英!”年纪小一点的少年挤眉弄眼。
  孟雄一把拍开弟弟的手,“当心我揍你,阿伟。”
  孟伟有恃无恐地吐舌头,“阿妈不喜欢孟英,你别想了!”
  孟雄有些黯然。
  “而且我看孟英喜欢的是那个城里来的。”孟伟雪上加霜地说。
  孟雄垂睫,是啊,人家是城里来的,是奥运冠军……
  倏忽又扬睫,回首望着孟英远去的背影,也许有一天,当他也成为奥运冠军的时候,孟英的视线,会在他身上,多停留片刻罢?
  
  明月和孟英带着林渊到自家滩涂上,去看青蛤养殖场。
  从竖在滩涂周围的防盗防逃网的网眼里望进去,退潮后的滩面上有一个个椭圆形小孔,明月指着那些孔洞对林渊说:“喏,那些就是青蛤的洞…穴。现在是夏天,它们钻…洞钻得比较浅,到了冬天会钻得更深些。”
  林渊认真听明月讲解,不时提问。
  多久才会成熟?喂它们吃什么?销路好不好?
  明月一一回答。
  林渊不敢小觑明月,对孟英说,“你妹妹真厉害,什么都懂。”
  孟英与有荣焉,“我家明月三岁开始认字,四岁就进了小学,读书读得非常好,年年得第一呢。”
  林渊“哗”一声,“天才少女!”
  明月摆手,“没有没有,你问的我正好查过资料,所以知道。”
  “她从小喜欢什么,就会很认真地潜心去学。”孟英替妹妹觉得骄傲。
  “那——你喜欢游泳和跳水吗?”林渊想一想,徐徐问。
  明月露出阳光般灿烂的笑容,毫不犹豫地回答他:“喜欢!”
  午后的阳光照在三人身上,在滩涂上留下短短的影子,命运从上面静静碾过……
   

作者有话要说:看到每天大家给我的留言,是我写文最幸福的时刻,谢谢大家~
我会努力更新的!




16

16、第15章 新的旅程 。。。 
 
 
  隔了两天,吃过晚饭,阿妈和阿嬷合力将饭桌收拾干净,阿爸清了清喉咙,“阿英,明月,今天我们家里开个小会。”
  孟英明月正头挨着头,商量明天乘阿爸的小货车去镇上赶集,闻言齐齐抬起头来。
  被两个女儿四道清澈如水般的眸光一望,孟海不由得感慨万千。
  一转眼阿英都十五岁,是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明月也已经脱去一身婴儿肥,一点点显出日后清丽的雏形。
  孟海望了一眼阿妈,阿妈轻轻颌首,他向两个女儿招手,“来,到阿爸阿妈跟前来。”
  孟英明月对视一眼,携手走到阿爸面前。
  孟海斟酌片刻,说:“明月,孙教练前几天来吃饭的时候,说起来,觉得你是棵好苗子,想选你进少体校读书。”
  明月诧异地张大了嘴,半晌不能言语,好一会才问:“真的吗?”
  家里已经有姐姐入选奥运会国家对集训大名单,这在村里已经是了不得的成就了,她以姐姐为荣,自己努力读书,想做一个不逊色于姐姐的人。
  但是,幼时哭着拽住姐姐不肯放手,吵着要和姐姐一起进城去的小女孩,终归渐渐长大,知道有时候并不是每个愿望都能实现,她也许永远没办法像姐姐一样,到城里读书训练比赛。
  然而此时此刻,阿爸忽然对她说孙教练想选她去少体校读书,明月不是不意外的。
  “你想去吗,明月?”孟海问眼里闪过诧异,终是慢慢化为惊喜颜色的小女儿。
  明月环视堂屋里假装自己很忙,不停东抹一把,西擦一下的阿妈,还有静静坐在上首,微笑注视她的阿嬷,以及轻而坚定地握住她的手的姐姐,最终将视线落在阿爸身上。
  “我……”明月的脑海里,孟家村午后海边的闲逸时光,以及林渊舒展如同流光跃入大海的身影交替浮现,“我……想去!”
  堂屋里有片刻静寂,随后孟海点点头,“孙教练说了,你现在才开始专业训练,年纪有些大了,可能要比其他五六岁就开始训练的选手吃更多的苦。你既然想去,阿爸阿妈也不拦着你,只是只有一条:再苦再累,不能退缩!”
  明月点点头,“我知道了,阿爸。”
  “好了,你们两姐妹早点去休息,明天不是还要乘阿爸的车去镇上么?”阿妈出声,赶两个女儿会房去。
  待孟英明月离开堂屋,阿妈才坐进椅子里,怔忡出神。
  “你要是不舍得明月,何苦给她自己选呢?”阿嬷从八仙桌上的德化瓷壶里倒了一杯闽州产的贡眉茶递给媳妇,“小孩子哪个不向往外头的世界?你让她自己选,她当然想去见识、见识外头的世界了。”
  外头的世界诚然丰富多彩,可是也一样充满荆棘坎坷。
  而人活一世,哪有不经历一点波折的?
  在阿爸阿妈身边,受了委屈吃了苦头,还有个倾诉的人,外头谁会理睬你的委屈你的死活?
  但是这话说给孩子听,他们恐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