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她来自碧波深处-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月点头,奶声奶气地叫,“孟校长好!”
  孟校长笑着俯身,伸手摩挲明月头顶,“明月真懂礼貌。”
  随即直起身子,向阿嬷说,“阿海晚上回来,阿妈让他别走开,我有事和他说。”
  阿嬷看了看牵着妹妹站在她身旁的阿英,不由得心中一紧,“可是阿英做了什么错事?”
  “没有没有!”孟校长连连摆手,“是好事!您别瞎猜。”
  “那就好,那就好。”阿嬷这才放心,领着孟英和明月往家去。
  明月玩心重,扯住阿嬷的手要往海边去,孟英笑着对阿嬷说,“您和妹妹去海边罢,我自己回家做作业。”
  “回去路上小心,阿嬷在家里给你留了龙眼,你吃了再做作业。”阿嬷叮嘱孟英。
  “恩,我知道了。”孟英朝着阿嬷妹妹挥挥手,回家去了。
  明月则扯住阿嬷的手,一路小跑冲向海滩。
  小村的海滩,平日白天人迹寥寥,只有几个家里大人出海,未够年纪读书或者辍学在家的孩子,嘻嘻哈哈凑在一起,追螃蟹拣贝壳,恣意玩耍。
  然而今天海边多了几个十二、三岁年纪,理着干净发型的男孩子,同渔村里赤膊在海边野惯了,晒得皮肤黝黑的孩童们相比,他们皮肤洁白,即使年纪不大,已经能看出将来长大以后必将是一副高大挺拔的倒三角身材。
  与渔村孩子穿着家里阿妈给他们做的四角短裤下海不同,这几个男孩子统统穿着黑色紧身游泳短裤,勾勒出紧窄而完美的臀型,引得为数不多的三两个女孩子在一旁窃窃私语,过不一会儿就嘻嘻哈哈笑起来。
  小小年纪如明月,还不懂得什么叫美男子,然则这并不影响她辨别美好事物的本能。当其中一个男孩子站在海滩边的岩石上,伸展手臂,然后深吸一口气,踮脚,跳入海中时,明月只觉得如同有一道流光,在视野中划过,落在碧蓝大海中,只溅起些微浪花。
  明月屏住呼吸,生怕一霎眼工夫,就失去那少年的身影。
  未几,海面上微澜起伏,少年游鱼般回到岸边,自水中慢慢走上岸来,伸手抹去脸上的水珠,甩甩头发,四下滴落的水珠在阳光下幻化成一片彩虹。
  这一幕,成为明月生命中最初的、不可磨灭的记忆。
  即使很多年后,明月耄耋,仍记得那少年黑色的头发,精瘦的身材,阳光下彩虹色的水珠,犹如缓缓从海底走来的希腊神祗。
  此时少年上岸来,朝同伴招手,“跳下来试试看,和游泳池感觉大不相同!”
  其他男孩子便纷纷伸展身体,鱼跃入水,人人姿势优美,教人目不转睛。
  渔村的野孩子们见了,多少生出些自卑来。
  同这些少年相比,他们平时穿着肥大短裤扎手扎脚跳进水里的样子,简直笨拙无比。
  明月却并无太多顾忌;轻轻脱开阿嬷的手;迈着两条小胖腿;向着少年们的方向跑过去,任阿嬷在后头叫她,也不理睬。
  等跑到大岩石边上,明月才意识到,于她而言,岩石太高太大,叫她望之莫及。
  已经走上岸来的少年见了,笑问:“小妹妹,你想爬上去?”
  明月不怕生,点头,指一指岩石,“唔!爬上去!”
  少年看一眼不远处观望的明月阿嬷,见老人并无上前阻止之意,便弯腰一手抱起明月,另一只手攀住岩石,三两下带着明月来到岩石上。
  明月在少年怀里,蹬一蹬脚,扭动身体,示意要他放她下来。
  少年想一想,叮嘱明月,“放你下来,你要拉住哥哥的手,不可以放开,知道么?”
  明月笑嘻嘻,少年将她放到岩石上较平坦的地方,忍不住捏一捏她胖冬冬的小脸。
  明月的脚踩到实处,就探身向岩石下面望去。
  海水碧蓝一片,清澈见底,能看见下头柔软的细沙,随波荡漾的海草,灵活游弋的小鱼……
  有生以来头一次,自这个角度俯瞰大海,小小明月心中并无害怕感觉,只是忽然生起一股想要同大哥哥一样,投奔大海怀抱的冲动。
  明月没有太多顾虑思量,小腿一迈,就打算学少年的样子,从岩石上跳下去。少年眼疾手快,一把拦腰抱住她,弹她额角,“调皮鬼,不是说了不可以放开哥哥的手么?从这里摔下去可不得了,很危险哦!”
  明月噘嘴,“要跳!”
  少年为难,“小孩子不能跳。”
  这时候早前跳入海中的其他少年先后游回来,走上岸,看见他同明月在岩石上头,纷纷笑起来,“林渊总是最得女孩子喜欢!这么一歇歇工夫已经有小妹妹缠着你。”
  少年薄嗔,“你们别瞎说!她想跳水,我正拦着而已。”
  “她想跳就让她跳嘛,我们这么多人,还怕不能顾她一个周全?”其他少年不以为然。
  “少年仔,让她跳!”一直站在海滩上观望的阿嬷倏忽扬声道。
  “是啊,林渊,你就让她跳嘛。”少年们起哄。
  这时候一管醇厚男声,在阿嬷身边响起,“林渊,让小朋友跳,你晚一秒跳下去把她带上来。”
  阿嬷回首,只见一个高瘦清癯的中年男子,向她温雅微笑,“阿妈,那是你家的孩子?”
  阿嬷点头,神情里有骄傲颜色。
  “颇有胆色。”中年男子浅笑。
  少年林渊见状,终是放开明月,摸一摸她头顶,“想跳就跳罢。”
  九月的海风吹在身上,热意蒸腾,明月站在岩石边缘,深吸一口气,学林渊的样子,踮起脚,伸展手臂,并无胆怯犹豫,一个纵身,跃向大海。身姿舒展,竟已有四、五分模样。
  林渊不及多想,在明月跳下去的刹那,也随之一跃而下。
  两人一前一后落入海中,林渊在清浅的水里,一眼看见穿碎花细布小褂,土蓝布肥腿裤的明月,如同一条灵动的小鱼,蹬着两条肥腿,一收一展,向着海边游去。
  林渊恍然失笑,靠海吃海人家的孩子,哪有不会水的?到是他多此一举了。
  随在明月身后上了岸,阿嬷已经在海滩上侯着,一双手抱起她,也不管她身上湿淋淋的。
  那高瘦清癯的中年人踱到阿嬷和明月边上,“不晓得阿妈是村里哪一家的?”
  “是村东孟海家的。”阿嬷一边拿手给明月抹去脸上的水珠,一边对中年人说。
  “孟英莫不也是您家的孙女?”中年人眼睛一亮。
  阿嬷点头,明月听见姐姐的名字,笑呵呵地举手,“姐姐!”
  中年人微笑着摸一摸明月湿漉漉的头顶,对阿嬷道:“您家有两个好孩子。”
  说完,向那一群在海滩上嘻哈玩闹的少年门招一招手,“玩也玩过了,时间也差不多了,该回去了。”
  少年们不情不愿地哀叫,“教练,再给多点时间!”
  可到底还是不敢多耽搁,最后往彼此身上撩了一下水,便大步跑向中年人,口里七嘴八舌:
  “教练,海边和泳池的感觉完全不同!”
  “以后每年都来好不好?”
  “教练别这么小气嘛……”
  与阿嬷和明月背道而驰,渐渐去得远了。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长假过得怎么样?有没有出去玩?我的长假忙得团团转~不过总算有收获,去吃了农家蟹宴,真的好粗犷哦,吃蟹吃到饱,也算是人生独有的体验:)
也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快乐的长假。
不啰嗦了,更新,赶稿!




4

4、第3章 成长的分离 。。。 
 
 
  阿嬷抱着明月往家去;笑着问明月,“刚才跳下去的时候怕不怕?”
  明月在阿嬷怀里一挺小身板,“不怕!好玩!”
  “怎么好玩,说给阿嬷听听。”阿嬷伸手将明月额前被风微微吹干的刘海梳到头顶去,露出她光洁饱满的额头来。
  明月顺势在阿嬷的手上蹭一蹭脑袋,“有鱼!游来游去!”
  她年纪尚小,说不太分明,可是从岩石上一跃而下,耳边有风声掠过,她还来不及细细听那风声,人已经落入水中。海水带来有别于空气中潮湿燠热的清凉感受,有小鱼受了惊吓,四散逃逸,海草在海床上随波摇曳……一切与以前在海边戏水时的感觉,有天壤之别。
  阿嬷笑起来,香一香明月的面孔,“我们明月真厉害。”
  一老一少慢吞吞回到家里,孟英已经将作业完成,正在厨房里淘米,准备晚饭。
  阿嬷放明月下地玩,自己则转进厨房,洗干净海带,切成细丝,又自架子上取下一个罐子来,从里头捏出一小把干贝,放到一只细腻的象牙白色德化瓷碗里浸起来。返身看见孟英正烧旺了灶膛,往煮饭的大锅里添水,便伸手摸一摸她头顶,“去和妹妹玩罢,这里交给阿嬷好了。”
  “嗯!”孟英应一声,盖上锅盖,跑到院子里陪明月玩去了。
  
  晚上孟海难得回来得早,一家人围着八仙桌一起吃晚饭。
  孟海看着满桌菜色,笑着将明月抱在膝头,问阿嬷:“今天是什么好日子,阿妈?烧这样一大桌好菜。”
  “孟校长对我说,让你晚上回家不要出去,他有事寻你。”阿嬷用调羹舀了一勺软糯鲜甜的干贝冬瓜,喂到明月嘴里,又舀了一勺给孟英,“说是有好事对你讲。”
  孟海两夫妻齐齐望向长女,孟英只腼腆地笑一笑,并不多言。
  “有好事,好好好!”孟海摸一摸女儿头顶,“这是要好好庆祝一下。阿霞,去把那壶酒拿来……”
  阿妈白了他一眼,“等一下孟校长要来,你喝得满嘴酒气,多不好?”
  “哦,也是!”阿爸便撸撸又粗又硬的头发,嘿嘿笑着,并不恼。
  阿妈先盛一碗海带鱼丸汤端到阿嬷跟前,又盛了汤依次端给丈夫女儿,最后才给自己盛一小碗汤,待阿嬷喝了一口汤,全家老小才开始动筷,一家人其乐融融。
  吃过晚饭不多久,一家人正在院子里吃阿妈从城里带回来的蜜柚,孟校长如约而至,与他同来的,还有稍早时候阿嬷和明月在海边遇到过的清癯中年男子。
  孟校长居中介绍,“阿妈、阿海、红霞,这是市体育学校游泳队的教练孙漭孙教练。孙教练,这是孟英阿嬷,爸爸孟海,妈妈孟红霞。”
  孙教练同孟家人一一打招呼,又送上一只印有体校标记的帆布包,“冒昧前来,这是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孟海连连摆手,“怎么好收您的礼物?”
  孙教练笑着将帆布包放在院子里的小圆桌上,“我这次冒昧登门,是想同你们商量,能不能让孟英到我们市体校,进我们游泳队?”
  孟海阖家闻言,俱是一愣。
  “孟英阿爸,我们体校有很好的文化课老师,在体育训练以外会保证孟英接受正规的文化教育,如果孟英专业训练出色,可以一直由小学中学直升大学,全程由国家提供奖学金和生活补贴,比赛成绩出色还会颁发奖金。”孙教练抛出诱人条件,“还可以将孟英的非城镇户口专为城镇户口,享受国家给予的福利待遇。”
  明月听不懂什么叫奖学金,什么叫城镇户口,只是直觉地伸手抱住姐姐要身,紧紧不肯松手。
  孟海诧异非常。天上哪里会得掉馅饼?孙教练说的条件,无疑优厚得让人心动不已,可是……“阿英,能行么?”
  望着孟海疑虑困惑的眼神,孙教练微笑,“孟英是一颗游泳的好苗子。”
  见孟家诸人不解,又耐心细细解释:“孟英个子比同龄女生要高,身材修长匀称,肩膀宽,髋骨窄,四肢修长,体重却轻,柔韧性和爆发力都非常好,实在是难得一见的游泳苗子。而且她正处于启蒙训练的最佳年龄,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我有信心能将她培养成优秀的运动员,甚至有希望入选国家队,参加奥运会。”
  孟海听得呆楞楞的。他不过是偏远渔村里的渔夫,去到最繁华的地方,也不过是城里的渔市和渔市外头的商店街。现下忽然听说女儿孟英不但能去城里读书,享受奖学金生活补贴,还可以上城镇户口,甚至还有希望入选国家队,这教一辈子都在海边捕鱼为生的孟海一时难以相信。
  “孟英阿爸,我希望你们考虑考虑,这样的机会不多,错过了,未必还有下次。”孙教练起身,“我不打扰了,您和家人商量看看,如果愿意,明天我们启程回市里的时候,就带着孟英一起走。”
  孟校长连连向孟海使眼色,这样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不愿意孟英错过,将来后悔莫及。
  孟海却没有留意孟校长的眼色,他全身心沉浸到自己的世界中去了。
  阿嬷出声打圆场:“阿海太激动了,孙教练孟校长不要介意,容我们一家商量商量,明天一定给教练答复。”
  孙教练向阿嬷颌首致意,又对孟英微笑,“再见,孟英。”
  随后与孟校长一道离去。
  
  孟校长一走,强打精神的明月便再撑不住,上下眼皮搭在一起,小脑袋点头如捣蒜。
  “阿英,先带妹妹去睡罢。”阿妈轻轻将箍着孟英腰身不放的明月抱起来,送回房间里。
  孟英跟在阿妈身后,欲言又止。
  阿妈将明月放在小床上,转身看见大女儿略略忐忑的神情,不由得伸手摸一摸她面孔,“阿英想不想进城去读书?”
  孟英抿一抿嘴唇,不吱声。她现在虽然上学读书,可是放学回到家里,总还能替阿妈阿嬷分担一点家务,然而一旦到城里去,就一点忙都帮不上了。阿爸要出海,阿妈每天要去渔市,留阿嬷独自在家照顾明月……
  “傻女,你不用想其他的,只告诉阿妈,你想进城读书吗?想的话,我去和你阿爸说。”望着面容沉静,小小年纪已经会生火烧饭做家务带妹妹的大女儿,阿妈心中油然生出一种自豪来。
  他们家阿英是颗游泳的好苗子呢,以后有希望进国家队,为国争光呢。
  她不想耽误女儿的前途。
  孟英想了想,重重点头。
  “好,阿妈知道了,你也早点睡罢,明天还要上学。”说完,她退出两个女儿的房间,回到客堂。
  客堂里,阿嬷和孟海相对而坐,见她进屋,阿嬷拍拍身边的椅子,示意她过去坐。
  “这件事……你们两夫妻怎么想?”阿嬷问。
  阿妈看一眼婆婆,又望一眼丈夫,“我还没问过阿海。”
  “阿海,你怎么说?”阿嬷便问儿子孟海。
  孟海这时才多少有了些真实感,“我……我想让阿英去城里读书!”
  阿嬷闻言,微笑起来,轻轻拍了一把八仙桌的桌面,“这才对!”
  阿妈惊喜地来回望着婆婆同丈夫,没有想到她甚至不必费一番唇舌,婆婆与丈夫就和她想到一起去了。
  阿嬷见媳妇一脸喜出望外,请拍她的手背,“阿海,阿霞,还记得不记得你们阿公阿嬷?”
  孟海夫妻齐齐摇头,“不太记得了。”
  孟海只记得他的阿公早早去世,留下阿嬷一个人,带大阿爸大伯两兄弟,阿嬷的身体一直不好,天气暖和还略好些,天一冷就喘得厉害,咳嗽得像是要把肺都咳出来。还没等他成年,阿嬷就在一个冬天的夜晚溘然长逝,没有享过一天福。
  “你们阿公阿嬷都是我们孟家村游泳潜水的好手,方圆十里地,没人能比得上。”阿嬷想起以往的岁月,满是皱纹的脸上,流露出似悲似喜的颜色,“那时候,还是女王当…政,每年我们渔家都得采海珠交上去。交不出来,全村人都得给下来收珠的官老爷送钱帛,不然接下来的一年,谁家也别想有好日子过。”
  那简直是最最黑暗的时代,女王只顾自己享乐,将朝政都交到一干佞臣手里。佞臣当朝,老百姓还能有什么活路?
  女王骄奢淫逸,上行下效,地方上更是以女王的喜好为风向标。
  女王喜欢海珠,他们沿海一带的渔民就必须下海采珠。
  也不知道是哪个小人,进了谗言,女王竟信以为真,颁布命令,要年轻女子潜下海去,徒手采珠,说这样才不会伤到珍珠的天然华光,研磨成细细粉末,无论是抹在脸上,还是和了燕窝鱼翅服用,都可以美容延年。
  海边长大的女子,潜水的本事还是有的,可是要潜到深处的海床去采珍珠贝,还不许使用工具,无疑是极其危险的事。这还罢了,最最教人忍无可忍的是,收珠官竟然还派差官守在采珠船上,不许采珠女浮上来,如此在海里长久无法呼吸溺死或者冷得失去知觉而失去性命的采珠女不计其数。即使侥幸活下来,也终不免落得满身伤病,天不假年。
  各地类似的事屡见不鲜,真真已经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已经有活不下去的老百姓揭竿而起,愤而反抗。推翻女王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等这声音传到渔村来,外头的世界已经改天换地。女王和她的佞臣被赶下台去,沿袭十世的沈氏王朝就此终结,这个波折磨难重重的国家,迎来了君主立宪制元年。议会推选当年不受女王喜爱而远送英国读书的锦王殿下成为新的君主。自此结束了女王四十年的统治。
  新君即位,第一件事就是减免赋税,以及取消女王在位时立下的许多不合理法规,其中包括渔家女徒手采珠进贡一项。
  孟海阿公阿嬷从此不用继续跟采珠船一起出海采珠,可是孟海阿嬷的身体到底已经坏了,以前潜海的经历虽然没有当即夺去她的生命,却伤害她的肺部,留下终生无法治愈的疾病。辞世时不过才四十二岁。
  “你阿公阿嬷空有一身好本事,可惜,没有读过书,不懂什么大道理,只能上船下海采珠。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让阿英进城去读书,不用再看海吃饭,我们怎样都应该让她去。你们也不必担心我照顾不了明月,这孩子精乖着呢。”
  阿嬷想起明月纵身跃入大海的画面,微笑,到底是他们孟家的孩子,即使只得两岁多点,骨血里对海的亲近,却已经流露出来。
  “你们早点睡,明天安心让阿英去城里读书。”阿嬷摆摆手,既然阿英也有孟家人善水的天资,她不希望被埋没在这小小渔村里。
  
  次日早晨,孟海一家将孟英送到学校。孟海郑重对在门口迎接学生的孟校长道:“孟校长,我把阿英交给孙教练。”
  孟校长拍拍他结实的肩膀,“阿海你放心,我保证阿英去城里读书训练,你不会后悔。他们中午吃过饭出发,你和阿霞回去给阿英准备些替换衣服,其他的文具书包,体校都会给阿英添置的。”
  “谢谢孟校长!谢谢孟校长!”孟海连连道谢。
  孟英站在孟校长身边,眼里渐渐有泪。
  中午,阿妈拎着大大两个帆布包来到学校门口,身后是抱着明月的阿嬷。
  “……这是你喜欢吃的咸鱼干,还有芝麻海苔鱼松……这是你过生日时阿爸给你买的凉鞋,头绳……”阿妈仿佛想将家里所有孟英喜欢的东西都给她带上似的,“……好好吃饭,好好休息……别担心家里……”
  少年老成的孟英终于泪流满面,扑到阿妈怀里,“阿妈……我不去城里读书了!”
  “傻女……”阿妈也忍不住落下泪来,“进城读书是好事,阿爸阿妈有时间会到城里去看你……”
  阿妈抚摸孟英头顶,这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女儿,如今一去百十里,久久才能见上一次,心疼不假,然而同女儿的前途比起来,这分离她咬着牙也要熬过去。
  “上车去罢,别让那么多人等你一个。”阿妈轻轻推开点孟英,伸手抹去她脸上的泪水,“你在家里把妹妹照顾得那么好,出门在外,也要把自己照顾好。去罢。”
  “嗯!”孟英点点头,退开一步,超着阿嬷阿妈深深鞠躬,然后拎着阿妈给她收拾的两个帆布包上车去了。
  与孟英一车去城里的,还有同村一个皮肤黝黑高大的男孩子,在孟英上车时,伸手拉了她一把,还替她将帆布包举高塞进行李架上。
  阿妈阿嬷在车下见了,一颗心略略放松,有同村去的孩子照应,想必他们家阿英能更快适应城里罢?
  明月初时还只是懵懂地看着母姐抱在一处,可是渐渐便辨出不对来。
  当大客车发出声响,载着一车人朝村外驶去,姐姐孟英却没有从车上下来的时候,明月忽然意识到,这不是她每天早晨和阿嬷送姐姐到学校后的短暂别离,一种姐姐将一去不回的恐惧攫住小小明月,她蓦地大哭起来,向着大客车驶远的方向使劲伸手。
  阿嬷忙一边轻轻颠动明月,一边拍抚她的后背,“明月乖,不哭不哭,姐姐过几天就回来看明月。”
  明月哭到抽噎,才慢慢安静下来,她期待着过几天,姐姐回来看她。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表霸王我啊~




5

5、第4章 新年的团聚 。。。 
 
 
  然而明月再次见到姐姐,已经是三个月以后,春节前夕。
  渔村生活乏善可陈,姐姐孟英的离开于明月,影响殊远。早上没有姐姐起床行走的窸窣声,没有姐姐为她将头发扎成两把小辫子,再没有午睡醒来和阿嬷一起去学校门口接姐姐放学的时光,没有晚上睡前和姐姐一起挤在一张床上的故事时间……
  可是当春节前一天,阿爸从镇上汽车站将孟英接回家来,明月却固执地抱着阿嬷的大腿,紧紧抿着嘴唇,怎样也不肯开口叫一声“姐姐”。
  从城里回来的孟英剪短了头发,发丝齐齐掖在耳后,露出饱满额头,一双眼睛明亮有神,一扫从前的腼腆内向。见明月依在阿嬷身旁,她从随身背着的书包里取出一个装在透明塑料盒子里的金发洋娃娃来,蹲下。身来,将比巴掌大一些的洋娃娃轻轻递到她跟前,“明月你看,我给你带了礼物回来。”
  明月望一望那洋娃娃,松开阿嬷的大腿,并不接礼物,只一头扑到孟英怀里,“姐姐坏!姐姐骗人!说了过几天就回来看我的!”
  “是姐姐不好,对不起,明月。”孟英搂住妹妹,眼眶微湿。
  “姐姐坏!”明月嘴里反复说。
  “好了,明月,姐姐坐了一天车,累了,先让姐姐起来。”阿妈伸手想将明月从大女儿怀里抱走。
  明月却一把搂紧孟英的脖子,小兽般摇头,“要姐姐抱!”
  阿妈阿嬷相视而笑,这孩子,最后只好一左一右将孟英带回来的大包小包取过,随她们姐妹俩抱在一处,喁喁细语。
  两姐妹说了好一会儿话,明月才肯放开姐姐。孟英回屋去换□校的运动服,换回家里穿惯了的土布衣服,阿嬷看了,忍不住笑起来,“我们家阿英长大了。”
  衣服穿在孟英身上,袖口裤管足足短了一寸。
  阿妈拉住孟英的手,细细询问,“在学校里吃得可好?睡的可香?训练辛苦不辛苦?”
  仿佛要将这三个月积攒的担忧一气都问清楚似的。
  孟海将从镇上买回来的年货和烟花分门别类放好了,返回客堂,看见妻母女儿聚在一处,心下踏实,“阿妈,阿霞,不忙问阿英,大家先坐下来,边吃边聊。”
  席间阿妈对阿爸说,“阿海,你看阿英,是不是高了?”
  “高了,也结实了。”孟海斟一杯老酒,轻啜一口。“看着比以前精神,气色很好。”
  孟英知道父母最担心她饮食起居,顺势讲起体校的伙食来。
  “……每天早晨有一个鸡蛋,一杯牛奶,花卷馒头随便吃。中午晚上两荤两素一汤,每天都要吃二两牛肉,到晚上八点半,还会供应红枣、核桃。教练和生活老师会监督我们吃完……”孟英伸手比量,“阿雄过年前体检,足足比刚去时长高一寸。”
  阿雄是同村那个与孟英一起被挑选进体校游泳队的男孩子。
  孟英又讲起训练:“文化课多数放在上午,吃过午饭,午休以后,直到晚饭前都要进行训练。一开始是进行陆地专项训练,跳绳举重冲刺跑,手腕系上橡皮筋模仿两手划水动作。”
  孟英从炒虾面里挑出一只大虾,夹到明月碗里,“还有扶板打腿,强化基础训练……每天的时间都排得满满的。”
  小小明月听的津津有味。
  随着姐姐的讲述,她的眼前似乎又浮现出那个男孩子自岩石上纵身跃向大海,在海浪间展臂向前的画面来。
  “我以后也要和姐姐一样!”明月已可以讲流利句子,这时振臂,发出宏愿。
  “好好好,我们明月以后也像姐姐一样,进城读书!”阿嬷笑眯眯摸一摸孙女头顶。
  “那你要好好吃饭,快高长大。”孟海拿筷子尖蘸一点老酒,逗女儿舔一口。见女儿不疑有他,舔了一口,然后皱眉耸肩吐舌头的样子,哈哈大笑。
  阿妈捶他一把,忙将明月抱过来,喂她喝一口蛤蜊猪肚排骨汤,将嘴巴里的怪味冲掉。
  “阿海!”阿嬷乜儿子一眼,见明月喝了两口汤,眉眼舒展开来,并没有不适的样子,才嗔怪道:“胡闹!”
  孟海向大女儿小女儿霎眼睛,“阿爸吃批评了。”
  
  吃过饭,孟海打开无线电,收听每年从小年夜开始都会播放的梨园戏。这一晚放的是下南腔折子戏李亚仙,孟海一边轻轻合着节奏拍打南官帽椅的扶手,一边摇头晃脑低声哼上两句,非常快活。
  阿嬷则和阿妈陪孟英明月两姐妹玩抓沙包的游戏。
  沙包用做衣服剩下的边角料缝成麻将牌大小的口袋,里头装上海沙,拿线细密地封了口,外头再套一层布口袋制成。
  拢共六只沙包,祖孙婆媳四人以手心手背分成两组,再猜拳分出先后。第一组先抛出六只沙包,取其中一只,抛向空中,抓取余下五只沙包中的一只在手心里,接住落下来的那只沙包,便算过关。接下来依次抓取两只三只,直的最后能一把将六只沙包都攥在手心里,算是赢了一局。
  如果中间沙包掉落,或者没有抓到应该抓取的数目,就要将机会让给另一组。
  游戏说难不难,但对明月来说,亦不简单。她到底还小,反应不如大人快,时常沙包抛到空中,低头拿手去抓桌上其他沙包的时候,空中的那只沙包已经落下来,不是砸到头上,就是掉在桌上,很是手忙脚乱。
  反观阿嬷和孟英一组,面前小碟子里已经堆了好些糖果做彩头了。
  孟海听了一会儿戏,偏过头来看一眼母亲妻女之间的战况,见小女儿一方很有些惨不忍睹,便片腿坐过来,将明月抱到膝上,“来,阿爸帮你翻盘!”
  阿嬷朝阿妈笑,“看看,看看,她阿爸舍不得,要替明月翻盘。”
  明月却噘嘴,“不要阿爸帮!我自己来!”
  孟海看一眼小女儿认真的表情,倏忽一笑,“我们家明月有志气!好,阿爸不帮,你自己来!”
  等到电台里李亚仙两折戏唱完的时候,明月已经可以十次里有七、八次抓住一只沙包,然后接住落下来的那只。虽然还没能抓取更多数目,可是已经令她十分开心。
  阿嬷看看时间不早,明天是除夕夜,按习俗要守岁到初一,便叮嘱大家都早点洗漱休息。
  阿妈看着孟英牵着妹妹的手,将她领到浴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