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虚幻境-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安静地看着这一切,感到莫名其妙的疲倦,复国复国,这样复了国,真的会痛快开怀吗?然而,他什么也不说。那么多人,舍弃一切,以生命为注,为他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还能说什么?只是,每次议事,他总是懒洋洋说,你们决定吧,总是漫不经心地答,些许小事,你们自己拿主意便是。

从来王者的路,只能由鲜血和荆棘所布,登上最高的位置时,双手不可能再保持洁白干净,他不是不知道,只是无法坐在那里,听大家商讨,无法若无其事地,亲自做下决定。

无数回暗夜中,望着自己掌中的寒锋,恍惚间,会错疑,自己必然要用一生去追寻的一切,是一场荒谬的梦。

他的生活,渐渐和所有人尽量减少了联系,他总是独登高山,孤泛长河,自舞剑,自练功,只有到那个孩子回家时,他才会准时地出现在纳兰府。

有那样清澈得不染尘埃的眼看他,有那样明净得不容一丝邪恶的声音叫他一次又一次。哥哥,哥哥,哥哥……

就此,流年如逝水。

【宁昭】

逝水流年中,宁昭在一点点长大,漫漫秦宫中,总有一个小小的孩子,吵着叫着闹着,蹦蹦跳跳,胡作非为,给那阴郁的深宫,增添一点亮色。

然而,那个孩子不会知道,面对他,笑得最欢乐的皇帝哥哥,也许会在他转身的那一刻,露出忧伤的神情。

那小小孩童,或许是年少的皇帝在那深深宫禁里,唯一的快乐与惊喜,但是,再多的快乐与惊喜,都不是完全的。

每回宫中家宴,看那孩子在祖母膝前撒娇胡闹,看祖母笑意慈祥,却会忽然想到,如果纳兰明出卖他们,那祖母会对纳兰玉……然后,不自觉地微微颤抖,再也不肯去深想。

被禁闭在宫院的最深处,他总是向往着外面的世界,他的国家,他的子民,是怎么样的。只是随着他年纪渐长,祖母和权臣都同样不允许他想出宫就出宫了。

那个胆大包天的臭小孩,竟敢带着堂堂皇帝钻狗洞,硬是仗着身子小,挤出洞去。小小纳兰玉,得意洋洋,兴高采烈,一心只要玩,他却看到这堂堂大秦都城的残破、狼籍与悲凉,然后,做为君王,感到深深的屈辱。

回宫之后,纳兰玉年纪小,皇祖母又疼他,点着额头骂两声也罢了,可怜他被罚端端正正,坐着背了三个晚上的书。小小的纳兰玉,夜晚冷得哆嗦,却怎么也不肯睡觉,在他身边乱窜,啊啊啊,我们有难同当。害他头疼欲裂,原本能背的书,也忘得差不多了。

挨罚完毕,小小狗洞被堵死是理所当然的事了,只是,所有顽皮的孩子,都有发现秘密通道的神奇本领,纳兰玉硬是在皇宫最冷清的角落找到一处极矮的废墙,一个少年加上一个小孩,站石头,爬大树,居然也能翻出皇宫去,有了上次的教训,倒也不敢在外头多留,转了一圈就回来,宫里的太监、侍卫,还以为皇上又被坏小孩勾引得不知藏在哪里,和他们继续玩捉迷藏呢!

一大一小两个坏心肠的家伙,假装被发现,灰溜溜地出来,满足一下太监、侍卫们的成就感,然后,相视大笑,彼此都有一种干完坏事之后的得意。

然而,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那一堵连小孩都可以翻过去,却不为人注意的宫墙时,宁昭遍体生寒,再不能入睡。他从床上坐起,几乎就要立刻下旨去铸高墙,然而,心念一转之后,就把到了嘴边的话吞回去。

第二天,他以好玩为名义,叫一班乐人,天天在畅月楼奏乐,满宫皆闻。为此,畅月楼顶,多加了一班侍卫,没有人知道,他派去的,是宫中少数忠于他的侍卫,这些侍卫们真正的工作,只是监督一堵墙,从那以后,无论白天黑夜,若有人借用宫禁中的这个破绽,往外私通来往,必会被他发现。

发完命令后,纳兰玉又蹦蹦跳跳地跑来缠着他玩,他微笑着牵起那孩子的手,却感觉到自己掌心的冰凉,他不愿承认,却也不得不面对,做为君王,他甚至无法全心相信,身边一个令他如此喜爱的孩子。

时光如逝水,身边的孩子一点点长大,再天真的眼眸,也会看出他的忧伤。

每每他对权臣强颜欢笑时,那孩子静静跟在身旁,也不出言劝解,只是小心地、轻轻地,去拉他的手。

每每他面对朝臣,无力作为时,那孩子安静地守在他身边,也不出语激励,只是轻轻地喊:「皇帝哥哥。」

那么多孤独的日日夜夜,看长空丽日,望万里云天,眺苍穹孤月,那孩子,总是相伴在旁边。

每一年李太傅的祭日,他不摆香花供果,只是一个人整夜地睡不着觉,在宫殿小小一角窗前,远望万里云天,对着流放地的方向,久久不动。那小小的孩子,总是默默无声,静静守在他的身后。

直到那一年、那一日,他收到纳兰明传来的秘密消息,知道秦何伤有意入宫要求把年纪还小的安乐嫁给自己的独子。他知道,只要秦何伤开了口,他将无任何拒绝的权力,只能任由他至亲的妹妹,那还没长大的手足,就此陷入虎狼之手。

于是,他用摧残自己身体的方法,让自己病重昏迷,根本无力接见秦何伤,而皇祖母也总是守在他的床前哭泣,秦何伤不管说什么,也只装没心思听。

他一病许多天,皇祖母年迈,精神不济,不能一直守着他,身边很多太监、侍卫,对于照顾一个没实权的皇帝也并不是很尽力,反而只有年纪幼小的纳兰玉和安乐,没日没夜,守在他的身边,觉也不睡,一心盼他醒来。

【卫孤辰】

那一日,明明是纳兰玉回家的日子,可是,左等右等,等了两天,终不见他归来,卫孤辰有些不耐烦了,悄悄地潜进了皇宫。

这个时候,皇宫里,只住着无足轻重的小皇帝,皇宫的防卫工作,非常地松散,而那又是卫孤辰自小就熟悉的宫廷,平日又总是细心记下纳兰玉常说的话,知道皇帝起居饮食大致常在什么地方,清楚宫中的侍卫守护的位置路线和换班时间,所以他轻车熟路,找到人最多,灯最密的地方,夜深人静之时,悄无声息潜入殿中,指风弹起,房中仅有几个还保持清醒的人,一一昏睡,然后轻轻一拍那守在御榻前的大孩子。

纳兰玉愕然抬头,因为好久没睡而通红的双眼中闪过惊喜:「大哥,你怎么来了?」

「这时候你不回家,我来看看你。」卫孤辰淡淡说一声,目光一扫御榻上昏睡的少年:「就是为了他,耽误了你回家?」

纳兰玉脸露愤怒之色:「都是因为秦何伤,把皇上害得不能不弄病自己。」

卫孤辰眼中剑气一现即隐,语气依旧淡得听不出起伏:「怎么回事?」

纳兰玉便是一五一十,将秦何伤为子逼婚,宁昭无力拒绝,只得借病拖延之事讲来。

卫孤辰静静地听,目光平静地望向宁昭,纵然明知他是敌人,此时此刻,也不由对他浮起一丝同情。这个帝王,也不过是个孩子,一个连唯一的妹妹都无法保护的孩子。身份尊贵如帝王,身边却竟没有一个像样的人守护保卫,就连病到这个地步,身边的太监们,也大多是应付了事,刚刚进来时,满殿的下人,多已昏昏欲睡,料来那小小帝王的生死,根本不放在众人心间。

他轻轻问纳兰玉:「这件事不解决,是不是你就不回家了?」

纳兰玉愕然睁大眼:「皇帝哥哥出了这么大的事,我怎么能回家?」

卫孤辰不说话,只淡淡看看伏在床前昏睡不醒的女孩一眼。这样玉雪可爱的孩子,与那口口声声叫他哥哥的纳兰玉,同样的年纪,同样的秀美,也许很快就得嫁给一个三十余岁,性好暴虐,常以杀人为戏,曾凌虐死无数幼婢佳僮的男人。

如此玉雪儿,岂堪虎狼摧。

那一天,已经很久没有回到寺院的卫孤辰再次来到了他的下属们中间。

面对众人有些意外,有些惊喜,有些热切的声音,他淡淡地问:「我们在宁州是不是正在筹划一场起义?」

众皆愕然:「是,不过,还没有完全准备好。」

卫孤辰点点头:「不用再准备了,通知他们立刻发动。」

众人更加惊异:「主上,依秦何伤好战的性格,凡有战事,必定亲征,所过之处,皆作血海,我们还没有准备好,如果发动,也不过白白给秦军杀戮。」

「以前发动的起义还少吗?准备得再充足也没有用,在战场上,义军还从来没有赢过秦军一次。这一次先发动起事,攻占府衙,但不要煽动百姓和我们一起动手,只要制造出假的情势,在飞报的紧急公文中做假,让京中误以为宁州有大起义,引秦何伤离京,然后再迅速化整为零,四下分散,潜隐匿迹,让秦军无可寻觅,可宁州百姓因为不曾参与其中,想必也可以避过秦军的疯狂杀戮了。」

「为什么?这样做,并不能打击秦军。」众皆愕然。

「秦王与秦何伤之间暗有心结,退早要爆发,这一次,秦何伤能离京,将会给秦王机会,从容布置对付他的方式。」卫孤辰淡淡将宫中一行之事说出。

众人神色凝重,低声私议了良久,方先后表示同意。

「不错,秦何伤虽骄横无道,却也是战场上的不世天才,有他在一日,我们不管组织多少次起义,都只有失败。在他的血腥手段下,有志之士,惨被杀戮,民间百姓,也被吓得再不敢有反抗之心。偏偏他又对自身安全防范极严,府外有大军驻守,平日行踪也从来不定,就是想刺杀他,也无从下手,若能借小皇帝之手除掉他,将给我们喘息的机会。」

「那个小皇帝怕也不是简单人物吧,只怕我们前门驱狼,后门进虎?」只有余伯平略有忧思。

洪云涛不以为然:「怕他什么,一个没长大的孩子,武功也不高,又没威信,又没军功,由他主控大局,对我们来说,怎么也比秦何伤好吧!」

纷纷议论声中,决议已然定下。

众人都欣慰地微笑着望向他:「主上此计确实大妙,于我方大计必有助益。」

卫孤辰只淡淡地听,心绪却已经飞得很远很远,那遥遥宫禁中,有一个软弱得只能用伤害自己来保全妹妹的少年,有一个因为关心他所亲近的人,而愁眉不展的孩子,有一个冰雪般可爱,浑然不知面对着何等灾难的女孩儿。

第十章 功成心离

【宁昭】

那一日,宁昭为了让权臣没有机会提起他那不堪的儿子与安乐的婚事,把自己弄病,昏昏沉沉,缠绵病榻,权臣徘徊再三,总是等不到生病的皇帝醒过来,又传来了外地发生叛乱的消息,不得不急忙前去平叛。

至此,他才敢睁开眼睛,至此,他才敢让世人知道,他恢复清醒。睁眼的那一刻,看到的是安乐的眼泪,与纳兰玉的眼眸。

那小小的孩子,通红的眼睛,在他的床边,满脸的困倦,那样那样那样地焦虑,一声声喊:「皇帝哥哥。」

他有一瞬间的恍惚,这个孩子,这样稚嫩的身与心,在他的榻边,到底,守候了,多久,多久?

安乐在他身边大声地哭:「皇兄,皇兄……」

他病体支离,却又心痛难当,忙堆起笑容,柔和地安慰:「安乐,别怕,皇兄在,皇兄不会让任何人欺负你。」

当年的誓言,当年一瞬的恍惚和动容,很多年以后,他依然记忆如旧,然而,心境却再也不复当年了。

他知道,这种生病的方法拖不了太久,他知道,等得权臣得胜回京,就是再议婚事之时,他不得不提前发动完全没有把握的夺权行动,他不得不孤注一掷。他是兄长,他不能让他柔弱的妹妹,就此被送进虎口中。

在秦何伤回京的前一天,他让纳兰玉回家,还笑着说,若有空就出京玩玩,把外头的好东西带些进宫,给他瞧瞧。那个已然长成个大孩子,却依然有一双明净眼眸的小小人儿,笑着应是。

他微笑着送纳兰玉远去,然后牵起安乐小小的手。他要把他的小妹妹送到祖母膝下去,他要在最后的一晚,跪在这天地间,他唯一全心信任的人面前,轻轻叮咛,明日若事败,请祖母把一切都推到孙儿身上,以太皇太后的身份顺从权臣,下旨废了他,再立一个年纪幼小的皇家子弟,这样的话,祖母和安乐,或能多保几年安逸生活。

【卫孤辰】

纳兰玉回家之后,纳兰明也张罗着要送纳兰玉离京,到外地去玩,纳兰玉拖了卫孤辰要一起去。

卫孤辰这些日子发动全部人手,密切注意小皇帝以及纳兰明等人的一举一动,心知大变将临,哪里会陪纳兰玉出门,只淡淡拒绝。

纳兰玉极为郁闷不快活:「你要我出门玩,皇帝哥哥也要我出门玩,爹也要我出门玩,可是一个都不肯陪我。」

卫孤辰没有心情再多陪他闲扯,漫不经心地答:「他们要拚命,防着事败,都想把你保护在风波之外,就算出事,至少你能及时逃出生天。」

纳兰玉一愣,立刻跳起来,扯住他大叫:「怎么回事,什么要拚命?」

卫孤辰这才意识到失言,有心不理,这个小猴子,爬到身上,大吵大叫,搞得他耳朵和脑袋一起痛起来,不得不说:「你忘了,秦何伤一直在逼皇帝把小公主嫁给他儿子吗?秦何伤马上就要回京,小皇帝要不动手拚命,就只能把妹妹推到狼窝里去了,你爹最近也一直在帮着小皇帝暗中奔走,总之这些事,你别担心,乖乖离开京城,成功了,他们会接你回来,失败了,就算他们安排的人保护不了你,我也不会让你受伤害的。」

卫孤辰事后不得不承认,他太小看小孩子了,所以,以为一两句话就可以把最懂调皮捣蛋的家伙安抚,所以,真的相信那只野猴儿乖乖点头,就真的会乖乖做到,所以,当秦何伤回京,入宫受贺的那一天,他听说某个应该已经离京的小孩子,居然可以半路在一堆大人的保护下逃得无影无踪时,便一语不发,起身直奔皇城,一边飞奔疾掠,一边暗自咬牙切齿,痛恨咒骂。

哪里会有这么不听话的小孩,以前真不该给他讲那些侠义传说,生死朋友的故事,混蛋,这小孩子不会真以为故事是真的,真以为好人永远不会死,真以为站在正义那一面,不管经历了什么艰难痛苦,都一定会有好结局吧!那个混帐东西……

【宁昭】

那一天,整座大殿被鲜血盈满,那一天,无数尸体堆积在面前,那一天,那无尽的杀戮和无数的血腥,那一天,那绝世虎将,面目狰狞,猛扑过来的可怖样子,都是永远挥不去的噩梦,然而,永远不能忘记的,只能是那一天,那一个小小的孩儿,从斜刺里冲出,张开手臂,拦在他面前的身影。

那么那么小的身体,如何拦得住猛虎,那么那么小的人儿,到底明不明白,什么是死亡。

怎么冲出去的,不记得了,怎么乘秦何伤失足之际,一刀刺进他胸膛的,不记得了,怎么在那场纷争后,收拾善后,不记得了。

记得的是,曾抱着那孩子唤个不停,记得的是,手忙脚乱,心慌意乱,亲自为他包裹的伤口,而那个小小孩儿从床上醒来,看看包裹好的伤处,看着他欢喜的眼,听着他不绝的话语,很郁闷地说:「皇帝哥哥,你包扎得好难看啊!」

记得的是,他大笑着说:「你这个小坏蛋,以后好好读书吧,皇帝哥哥赏你大大的官做,从此之后,我做一百年皇帝,你做一百年大臣,你我君臣,永不相负。」

只是,这世间,有很多事,并不是心中记得,就一定可以做到的。世事无常,纵是皇帝,不如意事,亦有十之八九。有太多太多的往事,他宁可自己从来不记得,却原来,无论如何,都不能忘怀。

忘不了,那改变他生命的一天,自那以后,他才真正从一个孩子,成长为一个帝王,秦国的称霸之路,才刚刚开始,而有的道路,一旦走出第一步,就再没有回头的余地。

【卫孤辰】

那一天,卫孤辰同样忘不了。

那一天,他潜入皇宫,皇宫的防卫,不过是个摆设,侍从们无心为小小的皇帝的安全而费心。小皇帝仅有的心腹,全部集中在那紧闭大门的殿阁中,要在一场庆功的喜宴上,展开一场杀戮。没有人发现那一缕轻烟般的身影,就如没有人会去阻挡那个永远可以不用通报,就自由出入皇宫各处的小小孩童一样。

密封的大门对于可以纵跃如飞的他,与那个深知皇宫里每一条不为人所知的道路,每一处旁人不能发觉的小洞的孩子同样无效。

他悄悄藏身在暗影里,冷眼看那一场可怕的厮杀。那个狰狞如修罗的人,就是秦何伤,就是手染无数大雁子民鲜血的刽子手,就是无数场屠杀背后的恶魔。那样大开大合的招式,那样纵横决荡的冲杀,固然算不得上乘武功,但在两军阵中、万马之上,倒真是别有一番威势。

他冷冷地望着,悄悄握住剑柄,那状若疯虎的魔王,与那面色煞白,却不退半步的少年,理所当然,他需要诛杀的、毁灭的,只应该是欠下无数血债的秦何伤,此人府中有重兵保护,出入时间从来不定,他虽武功日进千里,也没有机会刺杀此人,今日既然撞上来了,为何不……

然而,不知为什么,他的剑始终无法出鞘,仿佛冥冥中,有什么力量在警告他,这决定有多么不妥,他只是冷下眼,静静看着秦人的自相残杀。即使那疯魔夺了匕首,直冲向那少年帝王,他也没有动弹,直到那小小的身影,从斜刺里直冲了上前。

卫孤辰微微皱眉,几乎大脑还没有时间去思考,指尖已是微弹。没有任何人发现一小块树皮,打在那握紧匕首的手背上,那眼看要将不知死活的小孩脑袋捅穿的一记狠刺,只是在小小孩儿肩膀上留下一条长长的伤痕。

当那面色惨白的少年帝王大叫着孤注一掷地扑上去时,他再次弹指。秦何伤莫名其妙地失足,纵横战阵的英雄人物,就此毁灭于,一个少年的短剑之下。

卫孤辰冷了眉眼,却热了心肠。他的手在微微颤动,原来,他的力量已经强大到如此地步,原来,就算那无数大雁义士闻之色变的恶魔,有时,也只需弹指之间,就能毁灭。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不干脆把大秦国的皇帝也给……

那个少年得手后,不及多看死去的秦何伤一眼,就扑向那小小的孩子,抱着他,一声声唤,手忙脚乱地掩着他的伤口,却又为那挡不住的鲜血而颤抖。

卫孤辰慢慢松开手指,悄悄地从暗影中消失。

纵然杀了他又如何呢?皇族还会选另一个人成为皇帝,一个小小的,不掌实权的皇帝的生死,根本不能动摇一个国家的根基。

他默无声息地退去,并不知道,在以后,当他真正想杀死那个曾经面白若死,虚弱无助的少年帝王时,却已再没有机会了。

正如他不可能知道,那个柔弱得只能用伤害自己的身体来救护亲人的孩子,将来,可以有多么强大、多么可怕。

那一天,秦何伤死去,那一天,秦国有了天崩地裂的变化,那一天,心念旧雁的志士们欢天喜地,大肆庆祝,那一天,很多忠心跟随的旧人,在卫孤辰身边,一直感叹他们的少主,终于为天下义士报尽血仇,真切地相信,他们复国的希望已在眼前。

没有人知道,当时卫孤辰的出手,不是因为慎重的筹谋,而只是一时的冲动,不是因为远大的抱负和希望,而只是身体不受控制的反应。

多年之后,当纳兰玉知道当年旧事时,也以为,他的大哥出手,不过是因为,他们认为秦何伤的死亡对他们好处更大。

多年后,当那无比深沉的大秦帝王通过内线知道当年密事时,也只是于夜深人静时,冷然一笑,嘲弄那所谓的绝世高手,机关算尽太聪明,想必如今已悔不当初。

正如没有人真能明白,在很多很多年之后,很多很多变化之后,卫孤辰回想当日那两记弹指,纵然有憾,却依旧无悔。

在那以后,秦国就开始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纳兰明联络的低层精锐官员们,充分发挥了他们办实务的力量,在他们的影响下,秦何伤的心腹们,不是在皇帝的招纳示好中宣誓效忠,就是在发现命令无法通畅实施后,不得不献上忠诚。

宁昭的改革在全国推行,国势日上,宁昭威望渐重之后,才开始大封亲信,三朝老臣王宁、皇族重臣宁靖,以及新锐才俊纳兰明分居相位,共佐国事。

同样,心念旧雁之士,在苛政尽消,国家管制放松时,开始疯狂发展势力,并为他们得到的自由而喜不自胜,等他们自以为得计若干年后,再回头看时,才会恍然发现,眼前这强盛富有的国家,比之旧日的铁马金戈,更加牢不可破,他们所有的权力财富,都依托于秦国的强大,一旦试图打破这种强大,他们自己的一切,也将失去。

而这一切,纳兰玉都不知道,也不明白,他只知道,自己是最快活的人,大家都不再愁眉苦脸,所有人看到他都笑咪咪,当他心肝一般地疼爱。回到家里,爹爹抱着他转了无数圈,笑着说他是福星。拉着他那神仙般的大哥哥,他得意洋洋,把自己所有的功劳,吹得比天还大。

卫孤辰只是静静地听,最后才淡淡说一句:「以后别再叫他皇帝哥哥了,他是皇帝,不是你哥哥。」

他愣愣地问:「爹以前也常这么说,皇帝哥哥答应我,在人前要叫皇上,人后可以叫哥哥的。」

卫孤辰摇摇头,却不再多说什么。

然而,纳兰玉终究还是渐渐不再把秦国的君王,称做哥哥了,从什么时候改口的,他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皇上不再一次次纠正自己的称呼,不再责备他不把自己当哥哥,他不记得。

但他记得,他曾经最快乐的岁月。他的皇帝意气风发,一片雄心,要为国家做一番事业。他总是笑着跟在他身后,也不夸奖称赞,只是飞扬起眉眼,闪亮起眸子,仿佛想告诉所有人,看,这是我的君王。

他的哥哥,闲时带他过长河,登险峰,携了他与烈日并驰,与明月共舞。他总想,必是前世福荫多,才有今生遇上这等神奇人物,待他这般如珠如宝如美玉。

记得那时,他的皇帝还会真心诚意劝他多读书,一门心思烦恼等他长大了要还这么喜欢胡闹闯祸,可怎么给他封大官啊?

记得那时,他好玩一般硬要跑到外头,做一方父母官,他那当皇帝的好朋友,当宰相的爹爹,又气又恨,却也由着他改名换姓,捏造身份,无法无天,胡闹胡为。或者,都是一片苦心想要磨练他吧!却不知道,当时,他纯粹只是因为好玩,只是因为,不想关于他这个贴身近臣过于俊美的流言,损及了皇上的名声,所以只得跑远一些。

记得那时,他那天下无双的哥哥,冒充做他的师爷,忽然来到衙门口,喜得年纪极小的县太爷,蹦蹦跳跳扑出去,跌破一县人的眼珠。

记得,他们曾在一起,做过无数可以被称做传奇的事,记得,他们曾有过的无数欢笑和纵意。

记得那个行事诡异,作风奇特,却似乎隐隐有宰相当靠山的小大人,曾惹来无数弹勃,却全部失败。记得他没头没脑,不合常理的为官之术,竟也结下江湖上不少仇家,却全都被他那天下第一的哥哥,整得惨不堪言。

依然没有外人知道,他的身份来历。日渐专横的宁靖,一心以他为突破来打倒纳兰明,以便专权擅政。没有人知道,那个年方十五岁,行事最不合常规的知县大人真正的靠山是皇帝老子,没有人能料到,一个胡作非为,却总能歪打正着的少年县太爷会引发双相斗法,直接导致宁靖不得不含恨隐退。而历事三朝,年已老迈的王宁,完全形同摆设,根本不会对纳兰明的政务处理,多出任何意见。

从什么时候,纳兰明开始权倾朝野,他不记得了,从什么时候,发现他最最在意的兄长,身后原来有最可怕的隐情,这么多年的兄弟情谊,原来不过是一场戏、一场梦、一番利用,他不记得了,从什么时候,精明的纳兰相爷,开始注意那个与他有父子名分,总是出现在儿子身旁,却不知为什么,一直让他没机会打照面的所谓高手,他不记得了。

纳兰玉水远记得的是,爹爹的那一场寿宴,满朝官员皆来贺。那时,他的君王,应该只是心血来潮,应该只是感念君臣之情,想给爹爹一个脸面,应该只是想来给他一个惊喜吧!

大秦国的君王,就那样一身布衣,倏然而至,满座贺客皆拜倒。少年君王扫视四周,这满堂佳客啊,分明就是整整一个朝廷,便是皇帝生辰、太后寿宴,来的人,也不会比眼前更齐全了吧!

他微笑,微笑着扶起纳兰明,微笑着侧头同纳兰玉说笑,那样完美的微笑啊,却让纳兰玉渐渐黯淡了眼神。

仿佛是多年前,仿佛是昨天,有一个他叫了很多年哥哥的人说:「以后别再叫他皇帝哥哥了,他是皇帝,不是你哥哥。」

仿佛是前生,仿佛就是上一刻,有一个曾与他一同长大的少年,大笑着说:「你我君臣,永不相负。」

纳兰玉黯淡了眉和眼,皇上、大哥,你们可知道,我已不是当年不懂事的孩子了。

在那一刻,他已然知道,生命里最珍贵的一切,已如流水般逝去。

纵然无望,在以后的许多岁月中,他依然极尽他每一分力量,想要挽回,如此卑微,如此无助,如此凄凉,却只得眼睁睁看着,所有的美好,就那样一点一滴消逝殆尽。

直到最后,那场剧变的到来,直到那曾微笑着抱他在膝上,骂他小猴儿的大秦国第一贵妇人的逝去,直到那一场前所未有的杀戮,无比惨烈地展现在眼前,直到所有的决绝和伤害,就此逼得他躲无可躲,退无可退,直到他的双手,就此染上那最在意之人的鲜血,直到一切的迫害,将他逼入疯狂。

【由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