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界旅行手册-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只是傻傻地问了一句:“你说啥?”(未完待续。。)。。
 ;。。。 ; ;
第一百二十八章 开始和结束的地方(十三)
第一百二十八章 ;开始和结束的地方(十三)
严格地说,陆昊并没有“听到”任何的东西——事实的真相是,一只小虫子从那个新生命那里收到了一条异常简短的讯息。○
这条讯息不仅简短,而且没有一点儿实质性的内容——在陆昊看来,新生命所发出的这条讯息就相当于喊了一声“呀”!
“呀”这个叹词只有在不同的语境中才可以代表不同的含义——新生命所发出的这声“呀”并不存在“语境”这一说,所以,它只能算是一个单纯的“音节”。
不过,这并不重要。
陆昊才不管这个词代表了什么含义呢!他只要知道,这是新生命发出的第一声就够了!
在这之前,特别是在很长时间的努力却没有得到任何新的收获之后,陆昊都要怀疑“新生命”是不是只是他自己的臆想了。
他不止一次这样怀疑:那个时候是不是自己看走眼了,事实上并没有那一道闪光?是不是因为自己太寂寞了,想要一个可以说话的同伴想得出现幻觉了?我现在是不是只是在做无用功?
在这些纷乱的想法的打击下,他差一点就要放弃了——幸好,他坚持了下来!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声“呀”!
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呀”就像是穿透了乌云的一缕阳光一样,将陆昊心中的疑虑一扫而光——他现在可以万分肯定地说,眼前的这个新生命真的是一个生命!
它不仅“活着”,而且还能和他交流!
虽然它目前只能发出最简单的讯息。
在单方面努力了这么久之后。陆昊终于受到了回馈——尽管这个回馈与他的付出相比显得极其微不足道,他还是觉得很满意。他也不能再满意了。因为他知道,他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他所作的事也不是没有意义的!
对他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小虫子们在他的指挥下将那个新生命层层地包围了起来——陆昊也不管这样做会不会吓到这个最小的“弟弟”,他只是不想错过新生命发出的任何的声音。
他如愿以偿地“听到”了更多的声音——尽管那些声音全是一些类似于“呀”、“啊”、“喂”这样的没有实际意义的音节,陆昊还是兴奋得难以自持。
这些声音对陆昊来说简直就是“天籁之音”——他敢说,就算要他听一整天这样的简单的音节,他也不会感到厌烦!
所以,现在,他的心里就只有一个疑问了。
“为什么只有你能‘苏醒’过来呢?”
他再一次问出了这个问题:“你能告诉我,我该怎么做吗?”
新生命当然无法回答他的这个问题——先不说它到底知道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算它知道陆昊应该怎么做。它也无法用简单的音节告诉陆昊;因为就算它将那些简单的音节组合成了句子,陆昊也不一定就能听明白。
所以,陆昊也只是问问而已。
这样问的时候,他的视线自然地落在了簇拥着新生命的小家伙们身上;他盯着眼前的一幕看了很久,越看越觉得这一幕异常熟悉:“好眼熟啊……”
他喃喃自语:“我是在哪儿看到过这一幕呢?”
很快地,他就从自己的记忆中找到了准确的答案:“是的!我确实看到过……”
“在这个新生命苏醒之前!”
他想起了越来越多的细节:“那个时候,我正在等着快递员安装心脏……我约束着小家伙们,让它们不要乱跑,于是它们就将这个标记当成了游乐园。”
“那个时候。它们也像是现在一样将它层层包裹起来……再然后,它就苏醒了……”
陆昊觉得自己可能找到了一团乱麻中的线头:“是因为这些小家伙吗?”
他越想越觉得事情的真相就应该是这样:“就连这一次,也是它们‘听到’它的声音的……”
“我根本就不信,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陆昊没有一丝迟疑就开始了新的尝试——他将小东西们分成了两拨:一拨的工作依然是包围新生命、捕捉那些简短的讯息;而另一拨的工作则是将旁边的另一个标记包围起来。
他试图用这样的方式去复制奇迹!
为此。他还给自己的员工放了一个假:“玩吧!”
他对那些小家伙说:“就像之前一样,随意地玩吧!”
小东西们各有各的工作,陆昊也被它们拖在了这里——他只要一走。这些小东西也会跟着离开,所以。他也只能在这里一动不动地等待。
他是这样打趣自己的目前的“工作”的:“我现在是不是正在孵蛋?”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样将“孵蛋”和自己正在做的事联系起来的:“嗯,小东西们将泥土、岩石退堆积在一起。形成了旧标记……这些旧标记就相当于是一些未发育完全的卵细胞。”
他的思想在这一刻不受约束地腾飞了:“然后,当这些旧标记被雕琢出透露、躯干、四肢之后,标记就变成了发育完好的卵细胞。”
他越想越离谱:“安装眼睛和心脏就像是给这些卵细胞受精——它们从卵细胞变成了受精卵。”
“嘿嘿,这样说来,我现在还真是在孵蛋!”
他再次看了看那些簇拥着标记的小家伙:“孵蛋的第一要诀:保持蛋的受热均匀……”
他连忙检查了一下,确定小家伙们的包围圈是均与的之后,连声夸奖自己:“嗯,在这一点上,我做得很好。”
他为此而洋洋得意:“第一点做的得完美……那么,孵蛋的第二要诀:坚持、忍耐……”
在这一点上,他非常自信:“恐怕再也找不到比我更能坚持、更有忍耐力的家伙了……”
他相信自己的天赋,相信自己在整个孵蛋行业中也会是一个佼佼者:“孵蛋的第三要诀:等待……”
关于这一点,他没有任何的办法——他只能像他的其他同行一样,在享受孤独的同时,等待。
他是如此的努力,所以并没有被辜负——在漫长地等待之后,奇迹再一次降临在他的眼前。
这一次,是一双海蓝色的眼睛在发出闪光!
奇迹地再次降临让他大受鼓舞——他终于找对了正确的方向!
现在,他所要做的就是沿着这个正确的方向永不停歇地走下去!
就连孵蛋时的孤寂也变得美味起来,甘之若饴的陆昊根本就不想休息——他只是留下了一些小家伙,让它们去和这个刚诞生的新生命交流,然后就去孵下一个蛋去了。
奇迹一个接一个的出现,新生命一个接一个的诞生,陆昊在欣喜的同时又感到了一些焦虑——他觉得自己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因为每诞生一个新生命,他就要分出去一些小东西——他认为他必须要这样做,因为他知道,在婴幼儿时期,交流和互动是最重要的——这导致了他身边的小东西越来越少,他担心它们的数量不足以孵化出新的生命了。
活动范围也是一个大问题——小东西们不肯离他太远,所以他的活动范围也被局限在了一个不大的范围内。
当这个范围内的标记全部觉醒了之后,他该怎么办?
是带着那些小家伙离开这里,去新的工地继续孵蛋吗?难道就这样放着这些刚诞生的新生命不管吗?
这些问题深深地困扰着他——在深思熟虑之后,他得到了一个结论:他还不够强大!
如果他足够强大,强大到能覆盖整个领地的话,很多问题就不会成为问题了;如果他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同时孵很多的蛋的话,效率也就不会这么低了;如果他足够强大的,强大到能随意分出大量的小东西的话,他就不会这么难以选择了。
他认为自己的行动还是草率了一些——如果他早就知道会面对这些问题的话,他绝对会选择在成长到足够强大的时候才开始做这些事情!
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局面已经摆在他的面前了。他必须要回到巢穴去,因为只有在那里,他才能通过不断地吐出小虫子来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作出这个决定并不算很困难——陆昊知道他必须要这样做,所以他并没有犹豫多久。
他的行动也很干脆——在做出决定之后不久,他已经做好了返回巢穴的准备:他已经和那些新诞生的生命告别过了。
这一次,他准备再次尝试一下“番强”——番强失败会导致他被强制遣送回巢穴,这比他自己走回去要节省时间多了;番强失败还会让构成他现在的身体的小虫子从此失去控制——他就是希望这样,因为他觉得失去控制的小虫子也可以作为那些新生命的启蒙老师。
所以,在准备工作结束之后,他就毅然地朝着墙撞了过去。然后,让他意外的事发生了——他发现,墙居然离开了原来的位置!
在漫长的时间里,从未发生过变化的墙居然动了——它居然向后退了一段距离!(未完待续。。)。。
 ;。。。 ;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开始和结束的地方(十四)
陆昊原本的计划是这样的:在回到巢穴后,立即批量制造小东西,让自己的身体变得足够强壮,最好达到能覆盖整个领地的程度,然后用最高的效率孵蛋,加速新生命的诞生。》,
只不过,计划始终没有变化快——在发现墙居然后退了一段距离之后,陆昊就决定暂时推迟这个计划。
他觉得他应该先想清楚“为什么墙会后退”这个问题,然后根据答案来调整自己的计划。
在他的印象中,这堵墙是“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地存在着,将陆昊死死地捆在这一方小天地中。在无数次的尝试之后,陆昊觉得自己都要绝望了——尽管他直到现在也还没有完全绝望,但是,他知道,其实他已经徘徊在绝望的边缘了。
他总是沿着墙的边缘,一面巡视自己的领地,一面看墙外面的风景——每当他觉得自己再也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就会看着墙外面的世界对自己说:“看吧,那里就是墙外的世界……”
“它真实地存在着……安静、美丽……它就在那里等着我……”
“我的自由也在那里……难道我真的就这么放弃了吗?”
就是这些话让他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放弃——他坚持下来了,而且,他看到了新的希望。
墙后退了——这是不是说明它并不是牢不可破的?
这就是陆昊的想法。
他的逻辑很简单,也很直接——墙会后退,说明了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某些条件达成的时候,它也会发生变化。那么。这是不是就代表陆昊在满足了条件之后就能打破、推翻这堵墙呢?
退一步说,就算他不能打破或者推翻这堵墙。他至少可以让这堵墙不断后退——当这堵墙后退到无路可退的时候,是不是就相当于它将整个世界让出来了呢?那个时候,陆昊是不是就相当于从“墙里”来到了“墙外”呢?
所以,想明白“为什么墙会后退”就显得异常重要了——只要他能想明白这一点,他就至少可以让墙不断地后退!
只要他能想明白这一点,“从墙里逃出去”就不只是一个渺茫的希望了——它会变成一个必然!
这就是陆昊为什么会将自己原来的计划推迟的原因。
当然,他不推迟计划也不行——他的心神已经全部投入到对这个问题的分析上去了,根本没有办法去执行原来的计划!
这段时间以来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被他从自己的记忆中翻出来、细细地分辨。然后。在花了无数的时间之后,他将目光锁定在了“改造标记”以及“新生命诞生”这两件事上。
这一次“出门”,他就做了这两件与之前的日常所不同的事——这让他很难不将这两件事和“墙后退”联系在一起。
他再也坐不住了——他想要立即出去,回到墙面去,去改造那些标记,让新生命的诞生来验证他的推测。
轻车熟路地制造了一批小虫子,他迫不及待地就离开了巢穴。只不过,这一次他选择了和上一次不同的方向——他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他想要排除一切干扰。而且。在他看来,如果他能在另一方向上成功的话,就更能证明他的猜测是正确的。
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工作内容和程序手段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陆昊的心情却完全不同了——最开始的时候,这份工作更像是一个打发时间的“游戏”;在新生命诞生之后,这份工作变成了一种兴趣与责任;而现在。这份工作变成了压在他心上的巨石,变成了指点他前进的明灯。
因为代表的意义有所不同。所以,陆昊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也发生了改变——他变得更慎重、要求也更严格。
他并没有像上次一样将小虫子们分成若干小组。让它们同时雕琢很多的标记;他的选择是将它们聚在一起,让他们在自己的指挥下同时雕琢一个标记;他要求它们严格执行他的每一个命令,力求做到每一个细节都尽善尽美。
“安装心脏”这件事同样交给了那个快递员——陆昊倒是想亲自动手,可惜的是他无法将心脏抬起来,也不能指挥那些心脏的行动。他所能做到的只是在一边监督快递员的工作,好让他完美地执行这个任务。
终于,第一个标记改造完成了。
与它的前辈相比,它拥有更为明显和细致的五官,眼睛看起来更加明亮,四肢比例也更协调——它就像是从陆昊脑海中的那副图像上走下来的一样。
陆昊看着自己的工作成果,感觉还算满意——他也想做得更好一些,但是,他已经等不及了。
现在,还剩下最后一步——让那些小东西将这个标记当成是游乐园。
他一边指挥着小东西将标记包围起来,一边叮嘱它们:“小心些,你们这些小混蛋!”
这个标记肩负着他的希望,所以,他的态度也不像之前那么随便了:“这个弟弟可是很重要的!你们可别将他玩儿坏了!”
完成这一切后,陆昊陷入了矛盾:他既想去改造下一个标记,又想呆在这里观察标记的发展变化;他不想错过这个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的标记的变化,又害怕只有一个新生命不足以让墙后退。
在踌躇了很久之后,他还是决心去改造下一个标记——还是为了保险起见,他决定还是多改造几个标记为好。
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后,他的心情也稍微平稳了一些——如果说,在这之前,他的心就像是高崖上摇摇欲坠的巨石的话,现在,这颗巨石已经落地了。
心情变得平稳了之后,他突然就觉得自己有些可笑:“就算这一次失败了又能代表什么呢?”
他问自己:“大不了就是一切照旧——难道还能比现在更糟吗?”
想了半天,他觉得应该是他被绝望折磨得太久了,以至于在看到了一点点希望之后就失去了平常心——在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他的心情变得更加平稳了。
他的工作方式完全是跟着他的心情在变化——他又将小虫子们分成了很多组,开始了批量改造标记的过程——这代表着他完全放弃了“亲自动手、精雕细琢”的工作指导方针,要走上“大干快干、保质保量”的道路了。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可以分神去关注那个已经完全改造完成的标记的变化,所以,这一次他同样没有错过新生命诞生的那一刻。
在看到了那道微弱的闪光之后,陆昊的心终于彻底安稳了——他知道这个新生命的诞生,代表着他的他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因为他已经无法做得更多了。
结果很可能在这一刻就被注定了,他现在除了等待似乎什么都做不到,所以,他的心彻底地安稳了下来——到了这个时候,他的担忧、他的害怕难道就能改变结局吗?
于是,他的心彻底地安稳了下来——他决定以这样的精神状态去迎接最后的结果,不管它是好还是坏。
在心情平稳下来之后,陆昊觉得自己应该对这个新生命说些什么:“从前有一个人,在地上画了一个圈,然后问另一个人:‘你看到了什么?’”
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开口说这个:“被问的那个人说:‘我看到了一个圈……嗯,这个圈好小……’”
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继续说下去:“问问题的那个人在听到这句话之后笑了,他说:‘我看到的也是一个圈,我觉得圈很大……’”
他说着说着突然笑了起来:“小家伙,我们其实就在一个圈里……我们的这个圈也很小……”
他也不管那个新生命能不能听懂:“可是,这个圈也很大……我们要做的,只是迈出一步而已。”
“从圈里到圈外,就是两个世界……”
在说了这些自己也不大明白的话之后,陆昊就彻底地安静了下来——也许,他要等到得到最后的结果才会开口了。
整个世界似乎都安静了下来,就好像整个世界是一幅巨大的油画一样;陆昊就好像是画中人一样,静静地在时间的流逝中一动也不动;整个世界就好像在这一刻静止了下来,似乎连星球都停止了转动一样。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少时间,陆昊与这个世界共同构成的这幅画突然“活了”——陆昊突然从那种绝对安静的状态“清醒”了过来,然后,整个世界又开始转动了。
将陆昊“叫醒”的不是小东西,也不是那个新生的生命——那只是一种冥冥中的感觉,是陆昊听到的一个不真切的声音;他想,那一定是墙在移动的声音!
于是,陆昊清醒了过来,将自己的视线投向了那堵墙。
他迈开了步子,毫不犹豫地朝着墙走去。
他就这样义无反顾地朝着记忆中的那堵墙撞了过去!(未完待续。。)
 ;。。。 ; ;
第一百三十章 墙与墙外的世界(一)
墙始终是坚不可摧的——陆昊用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来确定这一点——等到他终于承认这个事实的时候,他的活动范围已经基本覆盖了整个星球了。
这一切似乎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注定了——在他用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猜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那些标记被雕琢、被安装上眼睛和心脏,然后在小东西的帮助下“苏醒”,成为这个星球上的新生的生命;再然后,它们就会成为某个“节点”——它们的作用类似于“讯息中继站”,也就是当陆昊以小东西的集合体出现的时候,成为承载陆昊身体的“中继站”,从而让陆昊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活动。
当然,一开始的时候,陆昊并不知道这一点——他只是怀着彻底打破那堵墙的美好愿望而努力着。
为了能提高工作效率,他制定了周密的行动计划——他会先在巢穴中不断地制造小虫子,等到小虫子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某个临界点的时候,才从巢穴中出去,到墙的边缘去工作。
这样一来,当他出门的时候,他的身体就足够强大了——几乎每一次,他的身体都能覆盖他的所有领地!
强大的身体大大地提高了他的工作效率,于是,越来越多的新生命出现在了这个星球上;也因为陆昊的身体能够覆盖整个领地,所以他和那些新生命的交流也变得频繁起来。
频繁的交流让这些新生命发展出了基本智能——它们第一次认识到了“自我”的概念,并且学会了**思考;而且,因为它们是用思维交流的物种,它们能够速度极快又十分有效地将自己的思想同步到整个族群,所以,它们的整体智能发展得异常迅速。
这个时候的陆昊正在严格地执行自己的行动计划——这些新生命的智能飞速进化的时候。他正在超雪莉制造新的身体;等到他再次出现在地表,注意到它们的变化的时候,它们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社会性了。
那个被陆昊精雕细琢过的新生命成为了它们这一族群的领袖。几个最初苏醒的新生命也成为“领导集团”的成员。它们共同负责整个族群的思考方向,并且在陆昊出现在地表的时候。协助陆昊的工作。
因为它们是这个星球的第一代生命体,陆昊就给了它们一个最合适它们这个族群的名字——“先民”,其意义为世界最初之民。
先民们的所有知识全部得自于陆昊,思考方式也和陆昊的如出一辙,这让它们背负了和陆昊一样的“志向”——它们也想从墙里走出去,走到墙外的世界去!
而它们想要走出去,首先要学会的就是“走起来”!
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陆昊在创造它们的时候就没有考虑过让它们动起来;而在漫长的时间里,它们也一直没有朝着那个方向进化。所以。它们想要动起来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而当它们真正开始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时候,它们才知道,“很不容易”到底有多不容易。
首先,作为唯一的能量源泉,它们的心脏所提供的能量极其有限——它无法提供足够让它们庞大的身躯动起来的爆发式的能量!
这个问题在陆昊将工作打包给了快递员之后得到了解决——在度过漫长的修整期与及适应期之后,先民们终于拥有了能提供足够能量的“大心脏”!
在心脏提供的能量能够驱动庞大而沉重的身躯之后,先民们遇到了新的难题——它们的身体太脆弱了!
当它们静止不动的时候,它们表现得异常强壮,似乎无可抵挡的样子;但是,当它们动起来的时候。全部由硅基物质所组成身体就显得太脆弱了。
当它们的心脏在接到意识的命令,将澎湃的能量传递到它们的四肢,想要驱动四肢动起来的时候。它们的硅基身体就开始“断裂”了。
这其实是一个设计上的错误——陆昊不应该将它们设计成它脑海中的那副模样!事实证明,“四肢”这样的“运动装置”并不适合硅基生命!
先民们还用事实证明了另外的一点——生命不应该“被设计”或者“被修改”!
她自己会找到出路——在四肢断裂了之后,先民们的身体只剩下了光秃秃的身躯;然而,这样的身躯居然让它们学会了“走路”!
虽然它们“走路”的方式更像是在“滚”,但是,这样的身体确实才是最适合它们这样的生命的——尽管它们“滚”的速度实在是令人捉急。
陆昊敏锐地看出了它们的身体缺陷,于是他提出了改进的方案——当然,这也是因为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的缘故。
他对快递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要求他提供足够的硅化物和金属。其中,金属将成为先民们的新身体的骨架。用来支撑先民们庞大而沉重的身躯;硅化物将用来构造它们的神经系统——这也是它们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的自然选择。
出乎了陆昊的意料,并不是所有的先民都愿意接受改造——它们似乎在他不知道的时候进行了精确的社会分工:原来的领导阶层分裂成两个团队。其中一个负责领导一部分族人专注于思考和整理知识,引领整个族群的智能进化;另一个团队则负责领导剩下的族人。它们的任务则是“向墙外的世界进发”。
这些负责“探索”的先民就是陆昊的改造对象。
持续了很长很长时间的手术改造可以说很成功,也可以说很失败。
成功的地方在于,新的身体的性能完全超越了陆昊的想象——它们强大、灵活,能在心脏供给的能源的支持下做出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动作;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身体居然能在某些条件下自主进化!
而失败的地方就在于,并不是所有接受改造的先民都能在手术后“恢复”过来——事实上,只有极少数的个体才能在手术后立即“恢复”,而大多数个体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排斥反应”!
它们的心脏会在移植到新的身体里之后,和构成新身体的金属发生特殊的反应,生成一种既不是金属又不是岩石、矿物质的特殊物质。而生成的这种物质会抑制它们的心脏的活性——这样的结果相当于这些先民的意识被“冻结”了。
尽管它们依然能够接受到外界的讯息,但是它们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它们表现得更像是一个“傀儡”,而不是一个能**思考的“自然人”。
即使用手术去除掉那些物质也没有用——心脏还是会和构成身体的金属反应,继续生成那种物质;将心脏移植回原来的身体也没有用——尽管不会继续生成那种物质了,但是,“抑制”的作用还会存在。
如果最终结果就是这样,恐怕还要好一些——可是,在手术结束后很久,陆昊才发现,当那种物质生成之后,一种几乎不可逆的变化就开始了——那种物质在生成了之后,就会变成某种“催化剂”,在它的影响下,心脏将会变成另外一种不能承载意识的物质!
如果心脏彻底变成那种物质的话,先民的意识将失去最后的承载体;失去了承载体的意识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彻底消亡。
先民们坦然地接受了这个结果——它们按照原来分好的队伍开始自己的工作。
负责“探索”的先民在适应了新的身体之后就开始朝着墙外的世界进发;负责“留守”的先民在思考和整理知识的同时,还肩负起了照顾那些手术失败了的同胞的责任。
先民们对手术的失败没有怨言,但是陆昊却不能接受,他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错误!
最开始的设计就是一个错误;在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