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玄真剑侠录-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见这蓝袍修士周身劲气环绕,丝丝雨点落入他身边十丈,全都化作细细长长的剑形,在空中疾旋。那四位青城弟子手里的灵剑颤鸣不休,如果不使力握牢剑柄,这灵剑就会自行飞去那蓝袍修士的身边。
“不好,这头千年老尸方才言语亵渎了青凌师姐,惹得玄真师兄动了真怒!”四个青城真传弟子脸色大变,忙不迭退开了数丈,又喜又惧的探头朝这边张望。
只有小宁师妹笑吟吟的临空而坐,她换上一具生铁瑶琴,十指勾勾扫扫,奏出一阕充满铁血肃杀意味的《侠客行》。
第三百零七章镇老妖,何需剑
蓝袍修士肉掌上的力道,委实大得不可思议。他这一记耳光抡实了,竟把阴尸老妖那千锤百炼的颈骨给硬生生扇得错开了骨节,一张青皮脸孔几乎拧到肩膀后面去了,看起来说不出的诡异。
但成就了碧落金身的千年老尸,倒不在乎这点皮肉伤创。它在泥水中挣扎了半晌,好不狼狈的扳正了脑袋,这才颤巍巍的爬了起来。再看它的左半边脸孔,浑似个被五指铁扒犁挠过的烂桃儿,皮肉绽开、筋骨碎裂,样子惨不忍睹。
这老妖歪着一张嘴巴,口中兀自哇哇怪叫。它右半边脸上是凶神恶煞的表情,可左半边脸却只在滑稽的上下抽动。尤其是那只左眼,被烂肉挤成了一条细缝,老妖有心想要对人怒目而视,可却怎么也睁不开左眼皮,只有半条稀稀拉拉的眉毛,在不停的扭来扭去。
宁青凌见它这般模样既可憎又可怜,忍不住举袖掩口,“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这一笑,阴尸老妖更是恼羞成怒。它真想挥爪而起,冲过去大打出手,报此一掌之辱。但修行数千年的老尸妖可不是血气方刚的莽汉,它挨了重重一耳光,金身受创,心里清清楚楚的知道这个蓝袍道人绝非善类,自己若贸然进招,实乃吉凶难料。于是它咬牙压下胸中邪火,伸手掩住左脸,外强中干喊道:“来者何人?”
“贫道身居青城西麓五龙沟玄真观,法号玄真子。想来尊驾久与蛆虫蝼蚁为伍,定不识得我这籍籍无名之辈。”俞和口中说话,脚底下却是用力一捻。那陷入泥土中的婴鬼座台,犹如活物一般的发出了叽叽怪叫声,丝丝缕缕的黑烟涌起,霎时间被呼啸盘旋的无形剑罡搅散。
这结成婴鬼座台的一千三百六十九头九阴鬼胎,可是阴尸老妖几百年心血所系,只消再凑上九子连环阴胎,送入地底阴窍中祭炼十二年,便能成就尸道重宝九阴九子白骨莲台。但这时被俞和以先天五方五行真炁一踩,其中登时有上百头鬼婴飞散,卷入剑炁罡风中形神俱灭。
老尸妖看得心如刀割,浑身突突直颤。
“青城山统共有道观寺庙七十七座,从没有一座建在西麓五龙沟附近,更没有哪座名叫玄真观。你以为你真是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阴尸老妖一边咬牙切齿的讲话,一边暗运尸炁贯注指爪。只要对面这蓝袍道人稍一疏忽,它立时就会突出杀招,将这可恶之人当场格毙。
“本观建成不满三十年,你不知道有何稀奇?”俞和拍了拍手掌,斜眼瞥着阴尸老妖道,“巍巍千里青城山,你当是个七尺小土坑?不过蛆虫蝼蚁之辈皆以污泥粪土为食,喜藏于不见天日之处,原是不懂山河乾坤之大的。”
“小子牙尖嘴利!”阴尸老妖被俞和的恶言恶语气得三尸神暴跳,五灵豪气升天。
它可是身负五千年道行,将尸道金身法修入小成之境的盖世大妖,堪比玄珠高道的不死强者,可如今却被俞和讲成了一条蜗居地穴的腐尸烂骨,这让老尸妖如何还能忍耐得住?
就见有道道精纯的尸炁,从阴尸老妖的口鼻中喷出,在它头顶三尺结成一团翻翻滚滚的阴雷鬼云。周遭腥风大作,逼得宁青凌与四位青城弟子赶忙抽身退避。再看这阴尸老妖屈膝一弹,人已在原地凭空消失,唯见一道煞风裹着十根锋锐无匹的白骨指甲,好似十柄穿空飞刀,直朝俞和的胸腹间插下。
俞和与阴尸老妖之间相隔不过丈许来远,但他将两手施施然背在身后,等那白骨指甲刺到身前五尺,才对着阴尸老妖扬眉一瞪,口中断喝道:“妖孽作死!”
两人目光相接,那阴尸老妖的杀招立时戛然而止。它忽然举起双臂抱住头颅,整个身子半蹲了下去,仿佛是方才冲势太猛,却没想到迎面遇上了一堵无形的墙壁,结果自撞得头昏眼花。
四位青城弟子看得目瞪口呆,虽然他们深知这位“玄真师兄”剑术道行深不可测,但只一瞪眼就让千年老尸止步抱头,这情形委实是匪夷所思。四人本以为是俞和提前布好了禁法,这才将那阴尸老妖挡在半道儿上,可再细细一看,却见老妖的双脚在地上犁出了两条深沟,显然是它自己强行收招,硬生生的停了下来。
宁青凌望着俞和的背影,目中闪过一丝难明的神色,幽然轻叹。
旁人看不穿其中玄虚,唯有身在局中的阴尸老妖,才深知那一眼中的凶险诡异。
方才它的确是在盛怒之下出手,但这千年老妖将手爪探出之后,依旧是暗留了三分余力,等它再看到俞和那一副好整以暇、背手而立的从容样子,老尸妖心底一虚,又收回了二分力道自保,恰在这时,俞和的目光就射了过来。
俞和那一眼瞪出,双瞳中骤然闪现出亿万寒芒生生灭灭。恰在阴尸老妖心中惊疑不定,暗收力道之时,这森然目光犹如一口无形利剑,笔直的刺进了老妖的神魂坤宫。
刹那之间,阴尸老妖的识海中打过一道电闪,紧接着便幻化出了无边无际的尸山血海,在遮蔽日月的阴魂怨气中,有个蓝袍剑客手挽滴血长剑而立,其脚下头颅滚滚。细看那些五官狰狞扭曲的头颅,一颗颗分明都是阴尸老妖自己生前的模样!
饶是阴尸老妖本身就是一具死物,可它依旧是被如此血涂地狱之相骇得心胆欲裂。
于是这老妖立时收住了势子,不敢在踏前半步。它下意识觉得自己脖颈间有一圈儿冷气缠绕,便赶忙举手抱头,小心翼翼的转了转脑袋,这才确定自己首级未落。
“这厮是道是魔?什么来头?他杀过多少人?怎的会有如此目光?”阴尸老妖生平第二次感受到了对死亡的畏惧。它本以为转修尸道之后,自己绝不可能再有如此感受,可今日却又体会到了那种如铁索缚骨一般的恐惧,甚至比数千年前他兵解不成之时,更加真切深刻。
在拥有如此目光的人面前,阴尸老妖觉得自己真如个懵懂道童一般的纯洁。
尸山血海之相一闪即逝,老尸妖的满腔邪火已然消散得干干净净,只余下一股乱窜的尸炁,激得周身酸麻。它运足了目力,凝神再看面前五尺之外的这个蓝袍玄真子。
望此人一身气机,丹华盛而未盈,定然还不到还丹九转大圆满之境,可这澎湃如汪洋怒涛一般的破体真罡,却比昔年自己内丹大圆满之时更加雄浑。层层叠叠的无形剑炁扫在它的碧落金身上,竟然发出嘶嘶金铁摩擦之声。再观其剑意更是惊人,这般手中无剑,却化天地万物为剑的异相,似乎已然是摸到了万剑归宗之境门槛。
青城山何时出了这么一个了不得的人物?他身上的道袍虽然同青城派的法服有些相似,但腰间不悬玉符,只怕非是青城山门中人,可若非门下弟子,青城山怎会容得如何厉害人物住在西麓五龙沟?
尤其方才那一眼,幻显出尸山血海的诡相,这多半不是正道法术。此人究竟是道门剑仙,还是魔宗人屠?
阴尸老妖自以为道魔合一,但它毕竟出身青城仙宗,潜移默化的也沾染了青城山守旧自封的毛病。它哪里知道俞和入道十几年来机缘迭起,凭着六角经台的无上玄妙,此时一身剑道非正非邪,博采众家之长。
犹记得昔年罗霄剑门太渊真人化剑入神,双目开阖之间,便在抚仙湖上震慑西南群修。这般剑道神通,如今的俞和早可信手拈来,再融入学自罗修上人的内煞戾气,夺人心神怯人胆气,真是易如反掌。
可怜这头阴尸老妖,在暗无天日的地底阴窍中苦修数千年,今天偶尔出门打猎,却忘了先翻翻黄历。千错万错,它实不该口口声声说要擒下宁青凌,去炼什么九子连环阴胎。此言一出,等于是给自己结结实实的贴上了一道催命符。
俞和看这阴尸老妖眼珠子乱转,他冷冷一笑,两手垂在身侧,在袖中掐了个剑诀。
阴尸老妖一见俞和双肩微晃,袖角颤抖,登时如惊弓之鸟般的连退数步。这老妖是死过一次的人,更加惜命如金,它抬手虚握,那婴鬼座台轰然炸裂,化作千道怨煞黑烟腾起,将俞和团团罩住。
趁此机会,老尸妖抬脚一跺,就想要借土遁逃之夭夭。
可它的两腿刚沉下半尺,骤觉恶风扑面而来,“啪”的一声脆响,又一记耳光重重的抽在它的右脸颊上。这千年老尸只觉得天旋地转,神魂出窍,身子打了数个转儿,再次扑倒在泥水中。
它挣扎着撑起上半身,勉强将双眼撑开一条缝隙,却见到一双蓝布软靴,步步踏空而来。
心知大势不妙,老尸妖厉吼一声,手脚同时发力,从地上弹了起来。它身在半空,模模糊糊的望定蓝袍人影的所在,大口咧开,将一道本命尸炁喷了出去。
耳听见“轰隆”一声,地动山摇。泥浆碎石扬起来十几丈高,小村子里的草屋塌了近半。老尸妖运足十二成功力,转身飞纵而起。
但它才离地数尺,就觉得脚踝一紧,似被铁箍扣住,紧接着一股无可抵御的庞然大力袭来,将它的身子狠狠的抡在了地上。
阴尸老妖有心运劲抵挡,可不知怎么的,它一身五千年道行的尸炁竟消失得干干净净。颜面胸口砸进泥土里,就算是碧落金身坚逾金钢,少了尸炁护持,此时也觉得骨骼欲碎。
俞和手掌未松,他一抖腕子,又把千年老尸给提了起来,反臂一挥,就像摔口袋般,把这老尸妖又甩了出去。
眼见这一下的力道更大,地上被硬生生的砸出了个丈许土坑。若有不知情的人从旁经过,那真会以为是刚刚从地里刨出了一具陈年僵尸。
须知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千年老尸化妖,号称能与玄珠高道争锋的盖世凶魔,玄真师兄连剑都没亮,单单赤手空拳,就把它揍得面目全非?四位青城弟子瞠目结舌的看着一动不动的阴尸老妖,人人心里都在暗暗庆幸。还好在玄真师兄与青凌师姐初入青城山时,自己等人并未为难他们,还帮过他俩搬石修屋,至今三十多年相处,彼此交情甚笃。如若是早年间不开眼,得罪了如此一尊煞星,谁人的身子受得住这般摔打?
莫看玄真师兄平日里嘻嘻哈哈,这一旦动怒,真比上古凶兽还要可怖。
阴尸老妖半埋在泥水土坑里面,它此时真是上天无路下地无门,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心中凄然,欲哭无泪:“这是哪儿冒出来的祖宗?被他扣住脚踝,居然连熬炼数千年的一口尸炁都散尽了,难道是天降劫数,今天迎头撞到了命中克星?”
俞和站在土坑边上拍了拍手,他将大袖一甩,放出一道五色奇光罩定阴尸老妖的身形。就看这头千年老尸越缩越小,眨眼间变作不足半寸来长,被封入了一个龙眼大小的五彩琉璃珠里。这老尸妖在琉璃珠中央如僧人入定一般的盘膝结跏而坐,一缕五色炼魔真火盘绕周身,令它不敢动弹分毫,那张稀烂的脸孔上,神情说不出的古怪。
“此尸妖与青城仙宗大有渊源,贫道自不好越俎代庖。大齐你且收好此珠,呈请丹清子掌门真人妥善发落。”俞和一弹指,那颗五彩琉璃珠就落入了董大齐的怀中。
“多谢玄真师兄!”四位青城仙宗真传弟子赶忙作揖拜谢。
俞和转身走到小宁师妹旁边,陪着笑脸道:“师妹,今日我要与大齐、大禾他们煮酒畅饮,还求师妹妙手烹饪,赐下几味好菜!”
宁青凌横了俞和一眼,撅嘴佯嗔道:“尚算你来得及时,否则便只有蚕豆就白水!”
俞和自然知道宁青凌的小性子,于是他只伸手摸了摸鼻子,讪讪一笑并不分辩。
“玄真师兄要邀我等饮酒?”董大齐上前问道,“可有急事?能否且请师兄稍待,我四人先行回山复命,最多半个时辰之后,必定赶赴五龙沟拜见师兄。”
俞和笑了笑道:“倒也没什么急事。你们先去吧,我与师妹回去准备好酒好菜相候。”
“多谢师兄,我等去去就来,回见!”董大齐拱手一礼,带着其余三人架起遁光,返回青城仙宗圆明洞天复命。
俞和那点心思,宁青凌是一看便知。等青城四人走远了,她才轻声问道:“你今日怎的来了兴致,要请他们几个喝酒?”
“听闻那五岳仙宗立道大典日近,我像找大齐他们问问其中究竟。”
宁青凌秀眉微颦,眼中浮起几许忧色:“五岳仙宗立道大典?就是西岳华山一支惹起的那件事儿?”
“正是。因果既起,说不得要去凑个热闹。”俞和点了点头。他从袖里抽出一把工笔描花的油纸伞,两人也不施展神通,就这么身披绵绵细雨,沿着山林间的小路翩然归去。
烟雨连山,曲径通幽,神仙眷侣执伞而行,恍如一幅美轮美奂的画。
第三百零八章半甲子,青城事
五龙沟玄真观的青凌师姐妙手烹调,在如今的青城仙宗里可是赫赫有名的,故而俞和这一开口邀约,董大齐与欧阳大禾都是心痒难耐。他俩回到圆明洞天,把封镇阴尸老妖的五彩琉璃珠交到自家师长手中,立刻就马不停蹄的往五龙沟赶,连低了他俩一辈的李行真与程行未也跟了过来。四人展开遁法,到了玄真观门外,却被告知玄真师兄与青凌师姐尚未回转。于是他们站在门外眼巴巴的等了一刻钟,这才见到俞和与宁青凌撑着油纸小伞,顺着山间小路悠悠然的走了回来。
俞和把四位青城仙宗真传弟子迎进内堂,自有观中女侍奉上香茗,在一边抚琴助兴。小宁师妹去了后苑,不多时奇香弥漫,馋的四位青城弟子食指大动,肚肠里咕咕直响。
菜肴呈上桌来,蒸蒸热气显出诸般异相。莫看这六道下酒小菜,所用食材无一不是天地奇珍灵品,经过宁青凌按着丹道玄机配伍调理,再用上好的药鼎法器以丹火烹制,那滋味美得难以形容。一口菜吃下去,鲜味儿直冲脑门,灵炁在腹中翻滚,两腋下习习生风,周身亿万毛孔似乎都张开了。
好菜当须有美酒相配,俞和拿出来招待客人的酒水,也是由宁青凌亲手酿造的。他俩人闲来无事,便在道观后面开垦了十亩药田,除了几味常用的灵药,其他全种是前古仙种“漱玉银珠”。用这种仙家稻粮酿成酒浆,更泡上祁昭送来的稀世灵蛇,喝一碗入肚,几乎跟服下一颗二转蕴灵丹差不多功效。
这一边享受着醇酒美食,一边修为道行节节拔升,真乃是神仙人家的逍遥日子。
宁青凌在俞和身边作陪,她只随意的吃了几口菜,又举杯敬过一圈之后,便起身离席,说要回后苑吐纳静修。观中女弟子挂好灵灯琉璃盏,再给每人奉上一钵芝汤烩山菌,也都纷纷退下。中堂里就剩下五个大老爷们儿推杯换盏,开始肆无忌惮的痛饮起来。
一顿饭从申末吃到亥初,把六大坛子美酒喝得涓滴不剩,董大齐等人才醉眼朦胧的告辞而去。俞和一脚深一脚浅的走回后苑,忽闻琴声袅袅而起,抬头去看,正是小宁师妹身披月光,独坐在后苑凉亭中,拨弄着俞和从抚仙湖底神仙遗府中带出来的那具红木凤尾瑶琴。
俞和咧嘴一笑,转身走入凉亭。他倚着柱子坐下,却被宁青凌赏了一白眼。
小宁师妹把瑶琴一推,薄嗔道:“你这一身酒臭,熏得我连曲子都弹不下去了。”
“师妹且听我来唱!”俞和伸手在木栏杆击节,阖起双目,摇头晃脑的作歌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一阕唱罢,俞和抬头仰面,长长的吐出一口酒气,作出一副倜傥不羁的神情。
可小宁师妹撇了撇嘴角,笑道:“师兄衣食不愁,要喝酒要吃肉,只管张口唤青凌奉上,可还悟不到太白真人的洒脱豪迈。昔年太白真人号称酒、诗、剑三绝,却不知师兄你有几绝?”
“大好男儿,谁没有三分酒中豪情?太白诗意,我怎的不懂?”俞和面露窘色,抗声道:“不过作诗我是万万不成的,至于这酒量,若他老人家能谪临凡尘,我定寻他对饮三百杯,一分高下。唯独论及剑术,我自信未必就比太白前辈昔年稍弱。”
听俞和一自夸剑术,宁青凌的脸上立时浮起了淡淡的忧色,她幽幽一叹,低头不语。
俞和看小宁师妹神色有异,连忙开口探问。但宁青凌摇了摇头,反问俞和道:“师兄,你可记得我们在青城山住了多久?”
“圆明洞天六年,五龙沟二十九年,从荆州梦云泽畔来此青城山的年头,已是三十有六。”
“三十六年……”宁青凌伸手扶正瑶琴,奏起一曲《忆韶华》。
琴声一起,俞和心中不由得回想起这三十多年间所见所经的林林总总。
犹记得俞和从西北边塞归来,广芸大家将烟水茶园中的弟子尽数托付给他,便飘然而去。直到十七年前华翔真人重返西南养毒教,这才听到消息,说广芸大家是回到了南海海外,与符津真人一齐觅地闭入死关,参修大道。
几十年前,俞和在抚仙湖上见到符津真人显身之时,他便隐约约觉得符津真人已然成就了玄珠道果。这次再行闭关,只怕是老道士又遇见了什么机缘,要证得地仙位业了。只是符津真人曾叫俞和十五年后去寻他取一套五行飞剑,可如今人家正在闭关潜修,俞和自然也就不好登门打扰,就只能静等符津真人和广芸大家出关,再去求那五口飞剑。
广芸既然早有安排,俞和便与宁青凌带着一群女弟子离开云梦大泽,到了西南蜀地青城山。那青城仙宗的掌门真人丹清子知恩图报,见到玉符信物二话不说,就答应将这十几人尽数收入青城门墙。可宁青凌却不愿改投别门,故而丹清真人将他们安排在朝曦殿作外门客卿,嘱托朝曦殿殿主冯玄明妥为照顾。
十几个人在朝曦殿安安稳稳的呆了一年有余,后来觉得尸位素餐委实尴尬,于是俞和便主动请缨,帮着朝曦殿打理一些日常的琐事。
这青城仙宗朝曦殿是专门负责掌管宗门客卿的殿院。可青城山封闭守旧,偌大的一派上古仙宗麾下,算上俞和这拨人,也统共只有两家客卿可供驱遣。而另一家客卿人丁稀薄,修为最高的人也不到还丹之境,所以大部分日常事务,原本还是由几个内门弟子去办。俞和自告奋勇,让朝曦殿殿主冯玄明煞是高兴。
这位朝曦殿殿主自小生于青城,故而宗门中略有资历。他是个性子相当固执古板的修士,不仅自视甚高,而且常常以御下严厉为傲,殿中弟子言行稍不如他的意,便会遭其责骂,言语中夹枪带棍,颇不入耳。
俞和那一身道行修为,就算放到青城仙宗里,也是无可非议的翘楚之属。起初朝曦殿殿主冯玄明对俞和并不放心,只让他做些边边角角的小事,暗中拿一只眼睛紧盯着俞和的表现。可几次下来,他发现俞和手段高明,办事妥帖,渐渐就对俞和放了心,越来越倚仗俞和替他打理各种各样的琐事。
到了第三年时,冯玄明与俞和几乎是影形不离,无话不谈。除了一些宗门里紧要的差遣,其余诸事全都甩给俞和去办。甚至冯玄明自己遇到举棋不定时,都会去找俞和商量,请俞和替他出谋划策。
但这年年末时,原来朝曦殿中的几个内门弟子尽数请辞,改去其他殿院效命。俞和不解,几番追问之下,终于有个与他交情莫逆的内门弟子隐晦的道出了苦衷。原来自打俞和崭露头角之后,在朝曦殿殿主冯玄明眼中,这几个内门弟子就越发不堪入目。只要他们行事稍有疏漏,冯玄明就会骂得人家抬不起头来。三番五次之后,众弟子觉得不堪忍受,纷纷心灰意冷,为了躲避冯玄明,就改投了别处殿院。
当时俞和听完此番分说,心中十分愧疚,于是他聚拢了这些原属朝曦殿的内门弟子,好生款待了一番。从此之后,朝曦殿的可用之人,就剩下了俞和一个。
到了第五个年头,俞和对冯玄明也有了不少腹诽。盖因相处日久,俞和发现这冯玄明表面上古板持守,可暗地里的小心思委实不少。
其一是冯玄明总是有意无意的提防着俞和,似乎生怕俞和的风头盖过了他。但凡是宗门要务,冯玄明就对俞和讳莫如深,生怕被俞和听去了一星半点。要知冯玄明一辈子没离开过青城山,统共也没跟多少人打过交道,而俞和走南闯北,隐居俗世,算是见多识广。冯玄明这点小心思和拙劣的小伎俩,在俞和眼中实在是不值一提。俞和倒真是根本无意探查青城仙宗的什么秘辛,但有一个人总是在刻意提防,偏偏又笨手笨脚鬼鬼祟祟的,这看得多了,俞和心里渐渐也不痛快。
其二是冯玄明自视极高,又相当的固执。有些事情明明可以便宜行事,但他偏偏要指着俞和去撞南墙。俞和好言相劝,他就是听不进去,说得多了几句,冯玄明就会一瞪眼,厉声喝斥道:“究竟这朝曦殿是你做主还是我做主?”到了此时,俞和就只能摇头苦笑。
其三是冯玄明给门下弟子订立的条条框框甚多,自诩御下之严冠绝青城,因此而洋洋得意。但等那些内门弟子一一改投别家殿院,这些累赘的教条,就统统落到了俞和的头上,压得他苦不堪言。到了第六年,俞和也会三不五时被冯玄明没来由的训斥一通,似乎这位殿主真人不寻人晦气,便显不出前辈高手的威严煞气来。
俞和原本是一片赤诚好意,尽心尽力的替朝曦殿分忧,可最后被人甩来一堆小鞋穿,心中忿忿不平,觉得自己真是苦来哉。他向掌门丹清真人托词,想觅地修观传道,于是从朝曦殿拂袖而出,自寻清净去了。
当时青城仙宗里与俞和熟识的内门弟子齐来襄助,连原属朝曦殿的那几个内门弟子也赶来帮忙。短短三天,众人在青城西麓五龙沟寻到一处风水宝地,建成了一座别致的小道观。俞和以自己的法号为其命名,这便有了如今的五龙沟玄真观。
十几人从圆明洞天搬到五龙沟。自此之后,俞和与宁青凌也不再算是青城仙宗的客卿,就是托庇于青城仙宗大派荫泽之下的一个小小门派。冯玄明虽然还是会差遣俞和去办点跑腿差事,但却再不好横加责骂了。
青城派的弟子们依旧将俞和与宁青凌视作同门一般,除了执掌各殿各院各峰各洞的师长耆宿,其余弟子不论辈分,见了俞和都尊称一声玄真师兄,见了宁青凌都唤一声青凌师姐。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三十来年过去,俞和始终没有再寻到那一十九个赤胡傀儡修士的踪迹。但到了五年前,一桩惊天动地的大消息,却把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青城仙宗也给震动了。
而这桩消息偏巧不巧,又与俞和沾了上那么一点儿干系。
第三百零九章劫至宝,鞘中剑
且说西北大漠上的那场胡汉大战之后,虽然胡夷异士慑于天仙之威,再没敢进犯我中土九州,可在西北道魔两宗之间,却因为胡汉战事所遗下的因果,而在俞和隐居青城山的这段时间里,掀起了数千年来最大的一场腥风血雨。
挑起西北道魔两宗搏命厮杀的人,正是红花谷合欢双仙之一的召南子。此人手使一对“风雷怒、鱼龙惨”双剑,在偷袭赤胡前营的那个晚上,他曾跟俞和照过面,对过招。
这位召南子也是个胆大包天之辈,他身在西北魔宗,而且深得吞天老祖的信赖,可真实身份却是五岳仙宗西岳华山一支的门人。他乃几十年前奉了师门密令,改头换面潜入魔宗红花谷的一个“奸细”。
原本道魔两宗明争暗斗,种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两边暗令自家精干弟子潜入对方宗门,以图里应外合的事例并不稀奇。甚至有道魔两宗的高手历劫兵解,转世投胎,故意以童子之身投入死对头的门下,到了生死斗剑之时,这边的知机者一指点开转世之身的前世灵智,然后合力反戈一击,大破敌阵。
可这次的召南子,他不仅成了吞天老祖的爱将之一,而且真是做下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在那次胡汉大战之后,道魔两宗与凉州府供奉阁的修士尽都元气大伤,全部躲回宗门里静修息养,连西北道门趁机攻打魔宗天山总舵的计划都被搁置了。
当时西北魔宗掌教吞天老祖正在全力救治挖心姥姥,而卫行戈等一众老魔,又尽在天山外圈戒备道门修士。恰在此当口上,召南子接到一封密令。他突然发难,以三枚落宝金钱接连打落了戮仙剑和东皇钟,将吞天老祖一剑斩成重伤,再用偷学自抱星子的合欢秘术,将挖心姥姥炼成了一具傀儡,借着挖心姥姥的手,盗走先天至宝东皇钟,逃得不知所终。
当时西北魔宗还不知道召南子的真身。吞天老祖失了先天至宝,又伤又怒,结果他一口真炁逆行,当场走火入魔,险些形神俱灭。幸亏卫老魔等人及时赶到,将吞天老祖肉身封住,埋入天山地肺慢慢修养。
而这些老魔头审时度势,生怕道门趁乱大举来攻,就封锁了消息,并未把东皇钟被盗的事情宣扬出去。只是有无数魔宗精英弟子走下天山,暗暗寻访召南子的下落。
西北魔宗吃了个天大的闷亏,成千上万的魔门高手挖地三尺,可就是找不到召南子与东皇钟的下落。直到五年前,召南子突然在西岳华山的五岳论剑大典上显身,亮出东皇钟镇服五岳各支修士,口口声声说他要作五岳仙宗的掌门真人,这才揭开了这桩惊天动地的秘闻。
一听闻召南子显身,西北魔宗的老魔头们尽都红了眼,一时间上万魔门高手齐下天山,气势汹汹的朝西岳华山杀来。
可召南子挟重宝显身,一心要作五岳仙宗掌门人。他虽然不得人心,但他的本门师祖,西岳华山仙宗的金霞上人却是九州道门里德高望重的一位老前辈。这金霞上人的机缘可是不得了,他一人得承上古金仙慈航道人与赤精子的两家道统,修为深不可测。年轻时行走江湖,嫉恶如仇,常常路见不平,拔剑相助,受过他恩惠的人遍布九州各大宗门。这位赫赫有名的老神仙念在召南子甘冒奇险,深入敌巢,终于挟宝归来的份儿上,却是一味力挺他的徒孙。
金霞上人站出来振臂一呼,正道各门各派的前辈高人纷纷响应。整整五年时间,西北魔宗的三十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