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永乐时代-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政开始没有下船,陈贵倒是下去走了走,随着中山的使臣去拜见了足利义持。他的身份是个商人,哪的商人呢,龙城的商人,生意在哪做呢,在西洋和琉球,与大明朝有没有生意往来呢,目前还没有。

    日本人基本就是得到了这样一个消息,他们更多的是关注海上的船,到海边看战船的人不少,人群中什么样的身份的人都有。

    想着要在这停个几天补充给养。郑政还是同意水师士兵上岸了,分班,上午一班,下午一班,几点到码头集合。

    郑政的水兵大多来自南洋诸国,暹罗人、满剌加人和爪哇人,特别是还有些古里的木瓜、反正这些人的特点就是一个字,黑!

    日本国不象中国,中国早在汉朝就从非洲引进了西昆仑这个概念,唐朝不用多说,王公显贵家里有个高大的黑人昆仑奴把门或赶车是个时尚,当然了,那些个是真的黑人,很黑很黑的那种,晚上没有光的映射,连白眼和白牙都看不到的那种。而南洋的只能算是半黑,相对于日本人来说已经是很黑了。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郑政的部队已经开始作军服了,军服不用多说,王动设计的,已经把后世的衣服样式带了过去,所以,这帮黑番穿着白色的海军军服,走在日本人中间太显然了。

    好在大家语言不通,日本人骂黑鬼,他们也听不懂,他们笑日本人光头小胡子,日本人也听不动。

    这会要感谢朱棣了,他赏给了日本人铜钱,铜钱是硬通货,而郑政水师也是以银子或是铜钱计奉饷的,与明朝不大一样,明朝公务员军人的是粮食,所以水师士兵免了货币兑换的问题。

    到了日本要玩什么,喝酒,玩日本女人,买日本刀!

    还好,这会只有喝酒和买日本刀这两样,日本女人,这帮番兵一时还没摸到门道,酒呢,郑政有规定,禁酒。

    郑政也上了岸,但没走远,只是在码头转了转,码头上,船的泊位及跳板邻近的区域,龙城的士兵在站岗,站岗的人持的是火枪。

    郑政走过去交待他们,时时刻刻要保持警惕,毕竟他们已经在日本周边和日本人干了两个月了。

    还没等郑政把这些话交待完,码头上就有了异动,大队的日本人从一边冲了过来,大致是看到了背着枪在站岗的士兵,这些日本人站住了。

    日本男人,青壮都有,草鞋,腰间别了两把刀,有长有短,还有背着弓箭的,要说是军人也不能算,衣服不统一,要说是流氓,那算是武装流氓,还都有兵器。在海上,在倭寇的船上,郑政通过千里眼有见过这种形象的人,这就是所谓的日本武士,或说是浪人吧,武士多多少少穿的要干净光鲜一点吧,这冲过来的一帮,眼屎满眼头上挂着草屑的都有。

    终于,指指点点的日本人,开始鬼叫了,来势汹汹的样子,当有人拨刀在手的时候,郑政边上的士兵开始持枪了,平端着枪,枪口对着日本人。码头上的士兵不多,也就三十多人,枪对着日本人,乍一看,还有点威势。日本人显然不知道这枪的厉害,但火铳日本还是有的,不过不是主流兵器。

    郑政在,最高军事长官在,值班的士兵,一边瞄着长官,一边盯着日本人。郑政倒是奇怪了,怎么了,有仇人在,逃了的倭寇这会带人寻仇来了?



………【第八节 浪人倭寇】………

    龙城人不是明朝人,这点已经肯定了,船一靠岸的时候,足利义持就得到了报告了,明朝人很少有长那么黑的,而且龙城人讲的话,显然不是明朝的话,不过,龙城中有些倒看着象是明朝人。

    这边中山的使臣酒宴不没结束,席上,足利义持就又得到了的报告,码头上出事了,一些浪和龙城护卫船上的士兵打了起来,士兵死了两人、伤十一人,浪人打死二十六个,受伤被抓的有十五人。

    足利义持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听了汇报后,继续喝酒。使臣是去官家那边递国书的,要是他父亲义满还在,一定是由幕府全都接下了,如今,逾制的事情,义持可不想多干,当好将军就行了,国王,还是由天王去顶那个虚衔吧。

    郑政在码头上见识到了日本浪人的厉害,刀法不错呀。死的士兵是被箭射死的,伤了的有一个重伤,被刀捅了一下,不过刀再快也快不过枪。

    码头只有一个少尉,这会这个少尉算是有表现了,在日本浪人冲过来的时候,他一声令下,士兵马上拢到了一起,站成了两排,这在码头上也没什么掩体,这也是有两个士兵被躲在后面的浪人射死的原因。

    郑政这帮军官也纷纷拿出了武器,他身边有两个亲卫,还跟着几个校官呢,他们也是奇怪,日本人怎么这么不要命的,彼此人数差不了多少,一边用刀一边用枪差别太大了吧,当然这是他们的观点,日本人不这么看,在他们眼里,对面这些个士兵手上拿的真是烧火棍似的。

    郑政等人的武器是短剑和手弩。本来还有手枪的,已经制出来了。但还没大量生产。没有配置到军官手上。

    码头上看热闹地人则在还有观望,这下子看大家都动真的了,呼喊声起,四散而逃,码头一角地骚动马上开始传染,整个码头开始喧嚣起来。

    “散开!”郑政一声令下。

    “放!”那边少尉也喊道。

    “”一阵枪响,冲在前面地日本人如受重击纷纷倒地,其他日本人基本无视,还是冲过来。

    “嗖嗖嗖”郑政这边的手弩开始射击了,他看到了对方主要是持刀。保持距离,他们的手弩就有优势,因为,他们是连弩!

    “”又了阵枪响,刚才是前排,这会后排。

    码头上的枪声惊动了郑政船上的士兵,泊岸的船上有士兵冲下来了,牛角号起,也听到了锣响,船进入了战备状态。

    这群浪人有四五十人。经过枪击弩射,冲到面前的只有十多个了,其他的都倒地上叫了。日本人的箭也射了过来,好在只有三个人在射箭。少尉中箭了,小日本也不笨,少尉可是个官。

    浪人们冲过来的时候,郑政这帮人已经散开了,跑动中不时地反击。那边本来拢到一起的士兵以枪为棍防卫,日本人已经冲在太近了,来不及开枪了,还好,没有几个日本人能冲到面前。标记1

    郑政等人又围了过来。那些士兵也是。反倒把那些日本浪人围住了,这下那些日本人才现。虽然他们手上拿的是利器,但居然被对方给围住了,还有人喊“呀咯”举刀过头顶。“”一枪,瘫倒在地上,“咣当”刀丢在一边,手按着胸口,极痛苦的在地上滚动。

    郑政一帮人倒是没什么声音了,只是冷冷的对着那些日本人,这会大家才现,这上满地都是日本人在打滚,在叫喊,一声小小的冲动结束了。

    大内氏祖上相传为朝鲜半岛百济圣明王的儿子——琳圣太子之后,琳圣太子当年渡海来到日本,在日本的一个小藩国,周防国境内的多多良浜靠岸,留下的子孙即称多多良氏,其中有一族在周防国大内村居住,后即以地名为其苗字称大内氏。日本人地姓很多就是这么来的,门可有棵松,姓松下,家里屋子四周全是田,姓田中。

    大内氏到了室町幕府时期,特别第二代、第三代将军时期,出了个很牛的家长,大内义弘。此人在位时,通过连年的征战,伴着足利将军统一南北朝,大内义弘也被封除其本来领国的周防、长门、石见三国外,又得了丰前、和泉、纪伊共计六国的守护职,是足利义满时期的第一诸侯。

    大内义弘助足利义满成为日本国王后,狡兔死良弓藏的事又生了,在足利义满地打击之下,大内义弘造反,日本史称为应永之乱,此人后来战败自杀。大内氏从日本第一守护大跌了下来,大内氏的家督由义弘的弟弟大内盛见接任。但大内盛见之弟大内弘茂投降了室町幕府,并因此得到了原大内氏的周防、长门二国守护职。于是祸起萧墙,大内盛见与大内弘茂这两兄弟彼此代表着不同的阵营又开始对立。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当年在他们地父辈祖辈的时候,也曾经有兄弟之间地内斗,一代表南朝、另一个站在足利将军的北朝,结果虽然北朝统一日本,但那会的战争却是南朝的大内氏打赢了,足利义满还不得不承认代表南朝的大内氏为守护。

    这会虽然大内弘茂有足利义满的支持,但在兄弟之争中,他却被打败了。大内盛见在消灭了弘茂之后其声威大振,使得室町幕府迫于无奈间被迫承认着其大内氏家督的地位以及周防、长门二国的守护职,官居从四位上左京大夫并领有周防、长门、丰前、筑前四国守护职。

    刚才那这大内氏的家史大家看的很烦是吧,但一定要看,因为大内氏的势力控制了濑户内海,控制了日本面向中国的外海。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永乐初年的倭寇是真倭,他们中大多是破产的武士和在战争中成长起来地破产农民,这些人再怎么凶再怎么强。也是对外而前,在日本国内他们没有社会地位。更不是当时正规世家武装的对手。世家地武装都是世袭地武士组成,这些人从小就是往职业的军人方向上培养的。

    大内氏在崛起的时候,对倭寇采取了打击的措施,因为大内氏出了很多武将,这些武将大多又都是儒将。他们中的很多人精通儒、释和日本的神道文化。他们也看不起倭寇,倭寇的存在也影响到他们的利益。

    在大内义弘时代,大内氏控制了日本与朝鲜国的贸易,因为他们地祖先据说是从朝鲜半岛过来的。足利义满重开与明朝的贸易时,他们又仗着地理优势和船队的优势,成了日本与明朝贸易的主导力量。面对大明朝皇帝的要求,面对日中贸易的巨大利润,他们不得不打击倭寇。

    日本国内的局势使的不停有人加入到倭寇这个貌似很有前途的职业队伍之中,倭寇这种东西之所以打不完,这与日本当时国情有关。倭寇也知道自己不是本国世家武装地对手,他们基本上属于外战内行,内占外行,所以干脆投靠世家算了,于是,大家沟结到了一起。大内氏。这个地方诸侯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成了日本倭寇幕后势力中最强的一支。

    京都,日本国的都,这里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大规模的迎来外国使团和商人了。龙城虽然没有与日本国打过交道,但这次人家载着中山国的使臣过来,入境时,也是证件都很齐全的,上了岸也是老老实实遵守着日本国的法令。

    生了日本浪人袭击龙城船队和水兵地事件很突然。让日本人不爽的是,居然在本国的领土上,这些浪人被打败了。

    郑政非常尊重日本国的法律,他把受伤的被俘日本人绑了起来,交给了京都府。同时也递交了措辞强烈地抗议信。敦促日本政府加强法制,打击倭寇。打击流氓武士。对于死了地和受伤的士兵,要求给个交待。

    经查实,这些浪人原本是大内弘茂家臣地武士,在弘茂被盛见打败之后,这些人开始沦落为浪人,与大内氏支持的倭寇混到了一起,在海上受了郑政的打击之后,失去了营生,正在京都附近流浪,恰好又看到郑政的星锚旗。

    郑政和龙城的护卫船队引起了日本京都各种势力的关注,特别是大内氏的新老敌人,而这会在笑的还有日本的老大,幕府将军足利义持。

    幕府决定,一是道歉,二是赔偿,三是处死肇事的浪人,四是追查幕后的真凶。不用多说,大内盛见被出卖了,皆大欢喜,但远在山口城的大内盛见除外,他基本上还什么都不知道,根本不清楚京都的这次浪人事件。

    屎盆子扣了上来,一身的臭,浪人事件被放大,倭寇又进入了大家的视野,提到了桌面上,不过这会在讨论的却是郑和与王动。

    “柳将军已经剿倭,且大获全胜,此事朝野有闻,有必要远击倭寇吗?”郑和有点犹豫。

    “皇上明年北征,北征之前势必要南安,小公爷在交趾,今年一定会凯旋,倭寇一剿再剿,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皇上想来也会支持。”

    “远征他国非我所愿。”

    “打个旗号而已,只是去日本国走一走,只是要明示倭寇不可造次。龙城有船到大明,先往琉球贸易,在夷洲外海被倭寇打劫。此事一开,永远宁日。”

    “呵呵,龙城的船?呵呵,静之,不可操之过急。”郑和对日本国的实力知道的清清楚楚,日本倭寇断无打抢龙城船队的实力,不过他知道不重要,关键是皇上不知道。

    倭寇又被重新包装了一下,郑和奏请在下西洋之前,再次出使日本,或是派员去日本,警示日本国好好管理管理国民,不可再让倭寇在沿海生事。郑和特别提到了,有西洋番国的使船在进贡中国的路上被日本倭寇打抢劫杀,此事有关大明朝脸面,同是明朝的属国,日本国之举有失国体,日本国王治下不严。

    这事合了永乐的意思,照准,倭寇的事,永乐也很生气,继位之初,日本国王表现的蛮不错的,这才几年呀,又有反复了,倭寇之痛总是不能断根。而这会,以龙城、旧港、苏门达刺等国联合求援的国书也到了,要求大明朝为之出头,痛惩日本倭寇。这下,永乐没什么好犹豫的了,出头做老大,是他的嗜好。

    为了惩戒,永乐把日本国的一年一贡改为三年一贡。这其实没有什么用,日本那边已经不想贡了,只是永乐还不知。

    “……有大内氏阴使倭寇劫掠海上,肆行无德,望日本王节略之,若王无暇,大明朝可使人擒之……”

    “哈哈哈哈!”从郑和那里王动得知了永乐的罪诏,这会他正在与王厉商量事。

    “王厉,这次辛苦你走一趟,去长乐,到时会有人来接你先去夷洲。对日本,王历你知道多少?”

    “…a#%!a”王厉从徐福开始讲起。

    “郑政此人做事有点死板,此去夷洲,主要是朝鲜和日本,这里有郑政送来的日本国的资料,你先看下。”

    “日本国与大明朝断贡之事,不出今年,必要风声传出。倭寇是西洋途中的大忌,必先平之,若平倭寇,必需要有一个统一且国王有强势的日本才可办到。若是日本人自身搞不定,皇上觉得师出无名,可由郑和大人剿海盗为名,征讨一下。”

    “不让其国国民下水不就得了!”王厉接话。

    “a#%a#%”王动语塞,心里想,厉害呀,怎么没想到这个。

    明朝实行禁海令,民间片帆不得下海,这下倒可以让日本也跟着学学了,一个以海为生的岛国,没有片帆下海会变成什么样子。王动本来还要好好到日本泄泄私愤的,这下看来要变个法子了。

    关于强令日本国实行禁海令的建议,王动提了出来,与郑和、费信等商量,如何才能促使皇上下这个狠手。要有理由,有要借口,就在大家动脑子的时候,倭寇又自己找上门来了。

    注:古代日本人的名字组成很复杂,苗字姓名之类的,一大堆。权贵才有姓名,老百姓只有名,没有姓。



………【第九节 到日本去】………

    南京城里,漕船的大佬们已经在这里集结了议事。三个大湖分舵的老大,几位长老和堂主,当然还有漕帮的帮主。这次朝庭扶持漕帮,漕帮终于有机会洗白了,王动从上次漕帮子弟跟他下西洋就现到了,漕帮这会还真是天下第一大帮,主要是帮众很多。这帮人中,很多是王动的老朋友,有的则是第一次见到,如鄱阳湖分舵的刑舵主。

    漕帮已经派人北上了,一路是从长沙出的,董舵主与王动是最先开始合作的,他们处在内地,所以从长沙往大同,开始打通陆地上的通路;鄱阳湖的弟子把他们的大船从长江口开了出去,与太湖分舵的兄弟们一起北上,寻找一条海路。太湖分舵的实地一段一段的考察大运河,考察完了之后,王动会提请朝庭疏通河道。

    八月是繁忙的一个月分,王动在南京城里忙,在家里忙,各种各样的命令和指示,从南京城往各地。

    这天,严帮主,带着刑舵主和彭舵主给王动带来了一个消息。漕帮北上探路的船飘的稍微远了一点点,在山东外海,碰上了倭寇,漕帮弟子也不是吃素的,各有损伤,不过还好,船还是驶到了辽东。

    漕帮这些人可是没有想到,一向都是他们干无本生意的,怎么一出海就碰到外国同行了。严帮主是带人过来问策的,如果真有倭寇在海上盯着,那么船可能要改装,要加派别人手,要不要水师押货。

    王动听了这事,暗自叫好,刚点了火,就人有浇油了。他差点让郑政扮倭寇去打抢了,没想到还有胆子这么大的倭寇。

    郑和听到王动说这事也是奇怪,不过没多长时间,兵部也有传报这来了。

    漕帮的人可以打着帮朝庭运军粮的名义去踩盘子的。所以出门时有路引,且来头不小,在山东和辽东都碰到了大明朝的水师。明朝的水师也是奇怪,自洪武皇帝海禁以来,海上跑的上千料的大船都是官府的船,怎么会有这么大地商船在海上跑。漕帮与水师一接头,马上就通报身分,并把在海上与倭寇遭遇的事讲了,所以军报也提到了倭寇。

    郑和怀里还揣着皇上给日本国的罪诏,还没送出去。这下又去敲边鼓了。与以前不同的是,洪武皇帝刚上位的时候。根本不清楚日本国内的情况,朱棣上位时也弄不清,王动这边传过来的资料,让永乐摸清了点眉目。原来足利义满不是日本国王呀。日本国还有天王的。不爽,永乐也不满,小小倭奴番国,居然叫天王。当初安南权臣夺位一事,大明朝就出了正义之师,并把安南收为交趾,如今日本国内权臣当道,王室不兴,怪不得这些年的倭寇弄来弄去弄不干净。原来日本国朝庭里面不干净呀。关于权臣这种东西,厉来是君王的大忌,日本国内地局势让永乐有点窝火。

    早先皇上知道倭寇有在朝鲜出没,但山东辽东境内这些年基本没有倭寇,怎么柳升刚在吴淞浙江平了倭患不久。山东辽东又有倭寇了。郑和当然知道要在北征元蒙的事上做文章。林雷满嘴倭寇不除无以成大事地论断,不只是大明的辽东。不只是征北元,不只是下西洋,还有关乎大明朝的面子。

    “倭国弹丸之地,偏于远海,不必在意。”黄淮的意见。

    “名不正,言不顺,无名之师不可兴。”杨荣地意见。

    “坏了纲常,其君失威,其臣无德,理应正之。”解缙地意见。

    永乐已经过两次火了,第一次是倭寇窜到苏州的时候,那次日本国王足利义满绑了人送过来。这事足利义满做的还是很上路子的,永乐在诸多外国使节面前大得脸面。可是,日本国王蒸杀二十多个倭寇头目的余波还没结束,又有倭寇冒了出来,这次成就了柳升的功名。才过去多久呀,又来了,还在北边。看来永乐二年时,郑和使日本国的作用没有达到嘛,日本小鬼子没有被吓到。永乐生气了,罪诏还没出去,又从郑和那收了回来。

    永乐七年八月,大明朝皇帝朱棣文要求朝鲜国、日本国、琉球三国配合剿倭。时间选在九月,台风过后,以郑和为主帅的大明水师将船五百,兵三万,号称十万,出师日本。

    王动非常佩服永乐,交趾的战事还在继续,明年北边有大仗要打,在这空档中,还要去吓日本人。他当然没想到,下西洋赢地钱,给了永乐些底气。

    王动这些天还在帮着郑和干一件大事,就是筹建四夷馆,最初的时候,郑和的意思是办成翻译馆的样子。不过王动却给了他另外一些建议,开始是主要负责翻译朝贡国家往来文书,并教习周边民族、国家的语言文字。慢慢地要设专人研究外国地风土人情,朝庭官府的情况。

    王动地这个建议,再次让郑和刮目相看,应该这样做,第一次出使西洋的时候,郑和船上是有熟悉海路,但西洋诸国的情况却不是很熟悉,以至于在锡兰山花了这么多钱,却还是要看那国王的脸色。

    四夷馆初设之后,挂靠在翰林院,从国子监选了三十多个监生过来学习,开设了鞑靼、女直、朝鲜、日本、缅甸、回回、西天、西番八馆。回回主要是学习阿拉伯语,西天则是拉丁文,西番是南洋小国土语,比如暹罗之类的。

    围绕着四夷馆的开设很多懂外语人才被召唤到了京师。哈三、郭崇礼也在其中,与马欢一样,由于王动的加入,他们这些人都提前出现了。

    郭崇礼,杭州仁和人,回族。上次就在王动的招徕名单中,同是浙江人,他与马欢有交往。这会王动一派人去传信,他马上就赶过来了。一听说马欢这时可能已经到了天方国了,唏嘘不已,错过了一次好机会。

    哈三。西安人,回族,精明聪敏,智慧过人,曾到麦加朝觐,更牛的是,此人还在西洋诸国游学过,对锡兰山古里等国颇为熟悉,精通阿拉伯语,了解阿拉伯地区的风土人情。

    抓他过来很简单。王动只用了一招。王动对哈三说,本人虽然什么都不信。但对佛道回回景拜火教这些个宗教还是蛮有兴趣,如今随着郑和大人下西洋,缺少通晓西方语言和事务的人手,如果。您愿意出来帮忙。将赠一万两银子,助回回教展。

    哈三也是知道王动这个人的,没办法,他的书传的蛮远的。王动这么直接,让他有点意外。更让他佩服地是,这人居然什么都不信。这在古代,什么都不信的人可是很难找的。同是在八月,又一船人经过长乐往夷澎湖,然后送去龙城。王动本来要跟着郑和再下西洋的。但这次他又有点犹豫了,到底是陪永乐去征讨蒙古,还是跟着郑和去非洲看看。

    王动在犹豫的时候,永乐也在为人力资源的事情操心。东南西北到处都要用到人,北面不用多说了。明年春天开打。朱棣本人亲自带兵,这样一来。东南西就一定要有人去镇场了,这人必需是个极为忠心且能干的,数来数去,点到了姚广孝身上。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姚广孝也跟着同去了,这本来就是王动在书上读到过的。本来以为他加入了郑和的队伍之后,又带去了这么多人,基本上永乐应该能放心郑和了,不需要姚大人再出马了。结果他还是没能改变历史,但他从郑和那探听到消息之后,王动还是有点紧张了,原来问题不是在他和郑和,而是在这时局,特别是北方的局势。姚广孝可不是普通人呀,普通人王动自己能对付,级别高点地,在郑和的配合之下,王动也能搞地定。但姚广孝这个人,估计连郑和本都搞不定。

    所以的计划全被打乱,王动还想回长沙一趟的,这下都不大可能了。八月底,在王动派出去的都陆续回来之后,他先行出,离开了南京从陆路去了苏州。

    路上第一站是龙山,这个与占城龙山同名地地方就在京师南五十里处,这里是肖勇成长起来地地方,如今的龙山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泥灰场了,而是一个泥灰场,一个铁匠作坊,一个瓷窑,还有一个玻璃窑。

    虽然肖勇离开龙山远赴西洋,但走了一个肖勇,千百个肖勇又站了起来。以至于,王动在龙山居然没有看到一张熟悉的脸,结果还是那道观里的道士,王动有点眼熟悉。

    知道大掌柜王动要过来,龙山热闹了起来,方方面面都在借这个机会拉近与王动的关系,王动这会成了红顶商人级别较高,楚王那都在传要封他一个国商的身份。

    玻璃的产量跟不上,瓶杯之类的也有产出,块状地也是有,这是王动准备用来做眼镜的,片状的面积不是很大,镀银的技术是绝秘。目前大明朝市场上还没有这些东西,前面囤的货全装船跟着郑和走了,还有地则让董标地手下从陆路贩去鞑靼瓦剌,先赚外汇。

    清尘道长跟了王动之后,也给王动打开了一扇与道士合作的门,龙山之行也是颇有收获。自从王动投钱给了茅山道观之后,这会茅山道观里地香火旺了起来。所以说,还是要包装,道观修的气势宏伟,加上时不时的搞些宏法的活动,游方的道士也多了起来。知道王动又要南下,这次跟着去帮忙的道士多了,王动选了五人带上。

    王动一行人到了长乐的时候,已经是九月中了,郑和这会已经从南京出往刘家港去了,商船这会虽然跟在了大队的后面,但却不去日本,而是直接南下长乐,在长乐装货整队后,再一起南下。

    这些天,大量的水师船只往舟山而去,王动则是到了夷洲,很难说,郑和会不会带着姚广孝到台湾走走,而这会的高雄和基隆已经有模有样了,这就是白纸的好处,可以信手涂鸦。夷洲本岛出的水泥和砖瓦已经把当地的码头和炮台弄的很吓人了,这可千万不能让姚大人现。

    夷洲已经按着王动的规划,开始大力展种植业了,水稻和甘蔗,红薯的引进,一下子解决了夷洲的粮食问题,管峻已经拍胸脯的保证,明天可以提供一万石的粮食。夷洲的少数民族开始慢慢从山里走出来了,管峻只干了一件事情,就搞定了这些人,行医。

    而且他还请到了一位让王动目瞪口呆的大人物,沐讲禅师张定边。张定边在福建行医已经很多年了,这会他算是放下屠刀拿起了手术刀,当然,那会没什么外科手术。郑六使和王铸在管峻的指引之下,只要上了岸,在大明朝的国土上行走,就会四处搞招聘,他们的行为引起了张定边的注意。

    古代人的守土意识很强,你总鼓动着别人下西洋呀,去东洋呀,总会让人觉得里面有的猫腻,毕竟这不是常人会有兴趣的事。张定边可是知道山上和水上的区别的,人说,宁上山莫下海,你总把人往海上拉,这到底想干什么呢。做生意去,政府不准呀,海上倭寇正闹的欢,不会……

    张定边认识郑六使,小六子嘛,当年可是跟着王动一起的。小六子也知道张定边不是凡人,便请他到夷洲走一趟,这一走倒让张定边喜欢上了夷洲这个地方。老人家慈眉善目,夷洲的土人也是识货,知道他是个有道行的高僧,这一来一去,张定边真的钻到夷洲的林子里不出来了,民族关系搞的十分的融洽。

    王动也没有见到张定边,他不能等了,他要跟着郑和去日本看看。郑政已经带着王厉去朝鲜了,王动只能带上小六子,往舟山去,去和大部队汇合。

    因为要去日本游猎,这次规模之大,让王动吃惊,船行海路上不时的能看到明朝的水师,到了舟山的时候,还看到了不少的日本人,问起为什么,原来,明朝陈兵十万于日本外海,已经通过特别的途径传到了日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