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永乐时代-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是王景弘派来的,目的只是一个,保护郑和大人,战事一起,万一有个什么闪失,伤了明朝的人,到时候暹罗两边都可以把责任推给对方,但真正吃亏的明朝。这支军队因陀罗阇看着也是怕,清一色的骑兵,单单战马就比暹罗的矮马高出一个头,相形之下,暹罗人骑的象驴,连骡子都算不上。再者就是铠甲,明朝人那是一身武装,关键部位是铁甲,而暹罗人是藤甲。更古怪的是,明朝的骑兵中居然还有扛着铁棒的,不知这个铁棍是什么兵器。在暹罗,除了战象部队以外,排第二的就是骑兵,且暹罗还就这一支部队,平时也是趾高气扬的,但真的与明朝的骑兵排到一起,高下立分,天壤之别。
王衡是骑军指挥使,是这支部队的指挥官,他和周鼎一样,根本没把暹罗的部队放在眼里,不过尽管如此,他还是带上了周鼎的两千枪兵。他不敢托大,万事小心点好,真有什么意外,他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上水的王师集结了一万人马也开了过来,双方对峙着,都不想先动进攻,仿佛还有什么和谈的机会似的,其实两边的头并不是在等和谈的机会,而是在等,明朝人会不会表态,表什么样的态。
结果,让暹罗人意外的事,得知王衡的部队也过来之后,郑和命人收拾东西,准备南下,而王衡也不管因陀罗阇的阻拦,带兵,穿过他们的防线,北上去迎郑和,然后大家合在一起,先回大城去了。
郑和丢下了话,此乃暹罗国是,此时此地,明朝人不宜夹杂其中。这是王动的主意,无非就是周总理那靠,不干涉内政,尊重暹罗人民的选择之类,弄的两边大跌眼镜,噢,那会好象还没眼镜。
尽管如此,大家都还是在从明朝使臣的这一举动中挖掘有利于自身的价值。罗摩罗阇方宣布,因陀罗阇先是谎称郑和为他所杀,事实上没有,且对外宣称明朝支持他,才派军队和他一起北上,事实上也没有,谣言不攻而破。不过国王心里非常清楚,他被明朝人抛弃了。
因陀罗阇看着郑和离开了国王,他非常高兴,明朝人不可能直接兵,也不可能充当和事佬,他要的就是明朝人不闻不问,承认这个暹罗祸乱的现实,认可这点,以后就能认可他这个新国王。
明朝军队离开之时,便是暹罗南北方准备决战之时。南方的军队是正规军,而且这些年来,一直处在对真腊,素可泰和满剌加的战事状态,战斗力很强,北方军除了国王亲卫以外,余下的便是地方武装,这些地方武装能够从各地聚到上水,倒有一半是基于明朝对国王的支持和认可,郑和一走,军心涣散。打光了队伍就意味着失去了与国王讨价还价的本钱,不管哪个国王上台,你都不能失去那个本钱。
暹罗王制定了进攻的计划,各路人马信誓旦旦摩拳擦掌,第二日准备攻的时候,也就是一夜之间,昨天约定好的进攻人马居然有几支队伍不见了踪影。暹罗王罗摩罗阇在得知反叛的信息时,开始并不是很紧张,郑和的离去,让他真正知道了事态的严重,只能放手一战了,而手底下队伍的离去,让他感觉到了绝望。
此役只打了一个时辰,主要是国王的军队未战已败,失了士气,国王和王子选择了自杀,暹罗国变天,大城王朝开国皇帝打下江山,再次转到了他小舅子的儿子手中。
阿犹地亚城位于湄南河和马塞河的汇合地方,名字在暹罗语里就是“固如金汤”意思。在阿犹地亚城南百里处有个小渔村,这里已经秘密的被因陀罗阇划给了王动,对内王动起的名字叫“华州”,对外起的名字叫“天使之城”,用暹罗话来说音为“军贴”,后来当王动进入西亚后,中亚的阿拉伯人大量的跑到华州来做生意,通过阿拉伯人欧洲人也知道了这个重要城市,而这个城市名字在拉丁文里长达142个字母,为了称呼方便,欧洲人便叫他“Bangkok”,如果再按音转译成中文那就是“曼谷”。不只是华州被划了过来,湄南河从入海口至华州,整个河段以中心线为界,中心线以西的河面属于华州。
………【第十六节 暹罗华州】………
暹罗的政变风波很快就过去了,左相的办事能力惊人,很多前国王的痕迹很快就被抹去了,因陀罗阇也吸取了教训,斩草一定要除根,不然真的会春风吹又生。明朝使团在暹罗没走,他们似乎对暹罗生的事情并不太感兴趣,而是一头扎进了华州新城的建设之中,新国王上任后,两国间的贸易进程也是加快,三条粮船放回时朝,同船过去的还有新暹国的使臣,人还是那个老人,新瓶旧酒。
暹罗战事一起,何八观就知道他完蛋了,郑和一到暹罗,何八观就不敢回了,政变一起,他成了讨好明朝的礼物,香饽饽,两边都抢着要把他绑回明朝。海盗的天敌就是政府军,当然两都也可能勾搭成奸,何八观开始周旋在各种力量之间,还能自何,因陀罗阇总也咬不到的肉,没理由也没实力去吃,但现在不同了,名正言顺。先是他在暹罗的财产充公了,充了大明朝的公。他手下海盗的家属亲人在暹罗的全被特别关照了起来,弄的这支目前南中国海最大的海盗队伍人心涣散。郑和决定了,到时华州也是留下了一个营的水师外加一百神机营的士兵,王动这边这次留下主事的蒋武,不过,占城那边的杨刚尽快过来帮他。
有了占城的经验,在华州搞起来就简单多了,加上因陀罗阇真的很配合,弄的王动反不好意思了。陈泽大力开暹罗商机的计划也出来了,蒋武也心了心性,准备大干一场。暹罗华州的方案要比占城龙山的方案大的多。
第一条和占城一样,都是在粮食生产,种大米。明朝使团到了暹罗之后,在这吃的也是米饭,只是做法有点不一样,放了姜煮饭,更香。在大城国都还没什么感觉,前些日子出城北行之后就不一样了。本来王动以为暹罗国内到处都是水田,事实上暹罗那会和占城国一样,稻田并不多,只是在河边水边有,大多数地方还都是森林,大多数人还是吃不起米的。而后世泰国米和越南大米的主产区,这时,不是在明朝交趾境内,就是在真腊境内,有的在南掌国。以至于后来马欢写游记的时候,这样描述暹罗的“其国周千里,外山崎岖,内地潮湿,土瘠少堪耕种。”当然这只是开始的“暹罗印象”部分,后来蒋武的指导下,大力展农业,要把暹罗真的建成粮仓。于是,马欢的“暹罗特产章节”留下了如下记载“三宝大人睹番人耕作艰难,命供奉王静之献策,进言与山腰辟田,自峰拾阶而下,曰梯田,越明年,暹罗稻米大盛,远粜番邦诸国,我朝亦有见于市,曰暹米。”
第二条是也是老问题,造船。暹罗和占城一样,木材资源非常丰富,能就地取材造船,那能节省很多成本。别的东西,可以让,这点上王动一点都不让,船厂将由他手下的人来主事,朝庭在人力和技术上加以配合。其实这点郑和和王景弘是同意的,虽然名义上讲不是很妥当,但问题是,真正明朝的官僚,有几个愿意配到暹罗这个南方小国来充当永驻性的使臣,很多事由王动去接手更方便。
第三条是建城建码头,占城那边一结束,专业的建筑工人马上就会过来。王动的要求是把这里建成了货物分流中,国际港口城市,外加军事城堡。
第四条通过多种方式,获取暹罗国的资源。这是王动最喜欢的,学欧美列强,输入原材料,输出制成品。值钱的不值钱的,先弄出来,往大明朝运去。
古代泰国在十五世纪初的大城王朝时代,基本上是属于扩张。他们本来以为可以自然的接受原素可泰王朝的地域,然后又派军队南征北,对南掌、真腊、满拉加都有过战事,连年征战的胜利,使他们觉得可以恢复历史的辉煌。由于立国时间不长,虽然他们自以为当然自以为能接受素可泰,同样的他们对国土的感觉却不是很强,加上急于得到明朝的承认,所以在华州一事上,他们国内的反对声音并不。而且原因没反应过来点与前国王有些瓜葛的,这会急于表现自己,而篡位有功的,这会忙着加官进爵,也没空去理这事,所以明朝使团华州一事进展的非常顺利。
华州目前也就几十户人家,自从划给了明朝后,这里的渔民面临的迁移的问题,陈泽的安排也是很简单,江西搬去江东,这下完整的地方就随意由他们规划了。王动看规划龙山城堡的时候,就现了古代中国人城市规划特色,很多建筑设计,区域安排都是因地制宜的。一个城池规划的有科学性,但也充分利用了自然地理环境。华州的方案也是如此,开始王动倒想过,推倒重来,学后世美国人那个,把一个城市设计的四四方方的,一个一个街区,豆腐块的镶嵌在其中,简洁实用。结果,他一提,便被大家否认了,一点都没尊重他的意见。王动事后也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好笑,明朝人规划方面的迷信风水活动,远远出了王动的相象,这方面对他来说也是空白,所以他只有旁观和作势的份,最多也就是提些方向性的意思,说多露底,更惨。
眼见着中国新年要到,暹罗国内也是张灯结彩,本来这种节日只有在大城居住汉人会过,今年的情形不一样了,新国王大笔一挥,普天同庆,而且还特别询问了有关中国人过年的传统,让大城居民那日都着新衣,大城城内热闹非凡。
暹罗国王在大年初一,到驿馆给郑和大人拜年。由于暹罗的局势,郑和等人已经决定会在这里多呆些时日,本以为可以在这休息一下,但没想到的是,大家都是劳碌的命,真正能休息到的,倒是那些随从和普通士兵。郑和的日程排的满满的。
早起沐浴,香案上香,弄个仪式,给远在南京城的皇上拜年,也算尽了君君臣臣的本分;接下来早餐,再接下来是大人们过来拜年,这基本上算是团拜,大家那会都在仪厅侯着了;其后暹罗国王过会来拜年,大家要准备着,暹罗国王在这一直到中午才走,其后是午餐,这饭与周边的大人们简单的一起吃一下;下午,驿馆门大开,接受当地汉人过来拜年;晚上设晚宴,宴请中高层官员和侨居在暹罗的汉人头脑;娱兴节目,礼花。
王动这会领导着一大票人住在何九锡家里,吴朝干自从认识了吴诚之后,只要不当值,就会和吴诚混到一起,吴诚本人家里是做丝绸生意的,这次郑和船队过来后,带来了大量的官商,这在当地商人中间其实引起了极大的恐慌。
明朝有禁海令,市舶司也裁了几个,对于在海外营商的人,基本的政策都是打击,但这种打击也是有选择性的。王动所处的后世,任何外事活动都是为经济服务,但这会在永乐时代,所有活动都是围绕朱家。小商人不提了,不值得照顾,大商人,若能向着明朝,好说,比如何九锡这种,一定要好好的眷顾一下,如果,只知道赚钱,已经忘了祖宗的,有的还有逆反的嫌疑的,一律“狼狼”的打击,又如何八观,陈祖义之流。
暹罗因为有了何九锡,在这的汉人相对有了个代言人,明朝与暹罗政府的交易,他是中间人,也就是说大量的明朝的商品在进入暹罗之前,先经过了何九锡的手,这简单的一个过手,对暹罗经济的影响是惊人的,对暹罗特别是居住在大城里的商人们来说,力量太过巨大了,这也就是何九锡为什么要努力讨好郑和和王动的原因。
吴诚本来担心大量明朝丝绸的拥入会影响到他们家的生意,在暹罗能用的起丝绸的都是达官贵人,现在大量丝绸进来之后,进了官仓,可能会由国王赏赐下来,可能会由国王转卖给当地商家,但不管怎么样,自己的客户一定会减少到他家采购的生意量。王动对吴诚不是很了解,但吴朝干毕竟是自己的人,看着吴诚天天带着吴朝干到处私混的份上,他给出了个主意,让吴诚开成衣店,专司制衣,把生意重心从丝绸布店转向裁缝店,这使得后来吴诚从一个小商人变暹罗国内只手可数的大商贾。
其实吴诚和吴朝干的交往,他没有付出什么太多的东西,也就是第一天的那些酒菜钱。接下来的日子,吴朝干杀猪立威已经有小名声了,虽然这名声还没传到大城,但大城暹罗人民对明朝人的喜爱却是一日更胜一日,普通人家都以与明朝人交往为荣,暹罗女子更是对拥有明朝情人为荣。吴诚只是带着吴朝干拜访他当地的朋友,吴诚得了面子,他那些当地的朋友也脸上风光,那些朋友家里的女眷更是殷勤,以至于后来吴朝干对王陈述苦,酒色伤身呀!王陈则积极要求,为了兄弟粉身碎骨在所不惜,特别是还欠吴朝干一个人情,这等苦事,兄弟帮你担上。
在暹罗的日子,整个大明使团的中下层都沉浸在的气氛之中,上层也是心向往之,但身不能至。来年十月左右,大城及周边地区迎来了一个生育,所生下的孩子,大多俊美,且肤色白于当地人,甚得他们父亲及祖辈的欢爱。
………【第十七节 离开暹罗】………
初三,按着习惯要给舅舅拜年,王动带着两位夫人去驿馆给郑和拜年,郑和非常高兴,家人,亲情,感觉不一样的。张浩也是一起去,一家人吃个饭,今天说的全是家里话,不谈国事。郑和自从收了自己侄子为儿子后,人也变了很多,以前只知道忙公事,现在多了这么多亲戚,到哪里,都会想着,这些土特产很有意思,可以给谁谁带点什么礼物。今日他们过来,郑和谈到在上水的时候,买了些宝石,大家都有份,托张浩给他父母,送给王动夫妇的也有,然后就是笑张浩,让他动作快点,向王动学习,多找一两个。又问王动,张萍儿几时生产,名字想好了没。王动马上顺竿上,“舅父起个名吧,舅舅为大。”
“此事还是孩子的父母作主较好!”郑和非常开明,居然有这个想法,这话说的让王动有点意外。
“舅父,静之到时候应该孩子不止一个两个,呵呵,作主的机会很多,第一个,特别是萍儿生的,还请舅父想个好名。”
“哈哈哈哈,第一胎你先问问你岳父,第二个我来作主”郑和很开心。
“浩然,占城的事,我已经修书给你父母了,皇上那边,等我们回的时候,估计也就有答复,呵呵,此次回国,一并带走。”
“听舅父安排就是了。”
“哈哈,浩子,舅父帮你讨老婆,你还苦个脸,你是不是有心上人了。”
“这个,这个,年龄还小,再说了,一直也是很忙,静之,你那么多事交待给我,我哪里有空去想那心思。”
“怎么怪起我来了,行,没问题,你说,看上哪家的姑娘了。我去做媒!长沙城里的吧!!呵呵,周家的?我看周灿姑娘就不错。”
“静之,大过年的,你乱说什么?”
“秀珠,记下噢,回长沙这事交给你了。”王动很会指使人。
“周灿是哪家的闺秀?”郑和问。
“长沙湘周记珠宝店东家的独女。”
“噢!”郑和觉得张浩这个外甥人还是蛮不错的,当他刚知道自己三个外甥都在从商,而王动不想出仕,郑和就想说动张浩出仕,张浩的婚事时,他就想给他找个官宦家的。不过这会不用担心了,占城国的那位未来外甥媳妇一定会被封郡主的,这样,张浩也算是有了身份了。
初三一过,大家就开始收拾东西了,初五出。
多情自故伤离别,本以为都是在玩,没想到真到分手的时候,很多船队里的男子,还真是依依不舍,很多暹罗女子跑到驻地或是码头来相送,眼泪稀里哗啦的。
船刚起锚没多久,王动那就听王陈在抱怨,一问才知,他真喜欢上了一位暹罗姑娘,年龄不大,才15岁,人家把第一次给了他,结果弄的他心里打了个节。这些天来,他是睡了不少,但大多都是有老公或是定了亲的,有个共同点就是都已经破了身,一下子碰到个处子,让王陈感觉到了这个姑娘的珍贵。而且人家胆子还不小,都收拾了东西准备跟他走了,王陈不敢,王动开始可是交待过的,出去不得惹事。
王动问吴朝干知道那个姑娘吗,吴朝干一清二楚,王陈基本把吴朝干当个好兄弟,什么事都会汇报一下。王动倒没多说什么,只是问他,这会下船,能不能把那个姑娘弄来。吴朝干听了一愣,马上就拍胸脯,“听凭东家吩咐”,说完马上就离开了。
郑和船队里,主船除了前面说过的宝船,马船,座船,粮船,战船外,还有水船,八橹船和六橹船,不过明朝正常的水师配置,还有很多小船和特别的战船,这些小型战船有的是拖在大船后面,更多的是固定在大船之上,一旦开战,配合战术需要,才会放来实施打击。
如实施群蚁战术的网梭船、鹰船和赤龙舟;实施火攻的连环船和子母船,诈败诱敌登船实施打击的小火龙船,还有两边有以人力驱动飞轮的车轮舸等等,这些船在河或是湖上可能是主力,但到了大海上,基本都先被搁置了起来。
吴朝干从王动的粮船上放了一条小船,然后船上旗帜飞舞,很快的,船队放开一缺口,这条小船飞快射出。本来网梭船的特点就是机动性,进退如飞,小体型吃水浅,这会以两人划浆,不一会就看到这船上了河岸,一道人影就激射而去,吴朝干的特点就是轻功好水性强,在这种环境下劫人的活让他去办最好。
船队出了湄南河后,在附近海域集结编队,郑和的船队一共两百多条船,所有的船若是都驶进湄南河,估计会把河两岸的暹罗人都吓着,按大城当时的规模,船队在城边河道里,可能还摆不开。明朝的船队中,有一小部分船去了真腊方向,还有一小部分去了满剌加方向,大多是负责去绘海图的,这一带小岛很多,航线不明,礁石浅滩不少。自从王动加入之后,他更是再三的向郑和王景弘灌输海图的重要性,当然了,这点两位大人也知道,不过别国的海图,是不是也这么重要,这两位大人并不以为然。绘制海图是很累人的,碰上个小岛就要绕一圈,选点测深度,看哪里可以靠岸,有些无人的小岛,若是认为地理位置重要,还要上岸去打探一番,看有没有淡水,是否容易找到食物等等等等。
三个时辰之后,刘景弘的编队已经完成,整个舰队在海面上展开,足足有上百平方公里,不过这次还有很多观众,很多暹罗的船,还有些是外国的商船,看到明朝船队在这演练阵型,都下锚观看。
整个舰队层次分明,外围的是战船,里面一层是大一号的座船和马船,再里面是粮船,中心位置是几艘大宝船。船队辅在海面上,给人的感觉象是一座水上的流动城市一般。
不一会,只见一条梭形小船飞快的从围观的船队中射出,竹桅木帆,只见那船上,两人奋力操浆,另有一人在船头打旗。不一会,明朝的船队里有橹船驶出,带着那小船归队,附近船散开,让出一条水路,等两条船没入船队后,又整好队形。
吴朝干带着那暹罗姑娘回来了,结果王动看了那姑娘心里很奇怪,这个女的真是个纯种的暹罗妹,不是什么混血之类的,两人应该语言不通呀,王陈这小子怎么勾搭上的呢。
没多久,王动坐船去王景弘宝船,向他解释一下网棱船事件。当然他没空手去,除了珍珠鱼以外,他还带上了两条龙鱼,这是东南亚一带特产的观赏鱼,王动特别托何九锡去搞了些,最最恶搞的是,这两条鱼,他不是送去给王景弘养的,而是带到船上准备做了吃的。事后,候显每次都笑王景弘,“王大人,你房里的红龙,养的不错,什么时候,我们涮鱼片?”。
………【第十八节 新加坡岛】………
马欢的目标是圣城麦加,通往圣城的路很漫长,他准备了很长时间,一直努力学习着阿拉伯世界的知识,不过一路走来,他现路比他想象的还要长。在占城,他现那也有清真寺,一问,现那里虽然也有懂阿拉伯语的,但对《可兰经》教义的理解,比他还次些。占城佛教排第一,国王都打扮的象唐僧一样,马欢自然没找到他想要的东西。到了暹罗之后,大城比占城要宏伟多了,不过里面最多的还是佛教寺庙,大大小小,两三百间寺庙呀,这让他有点失落。不过没关系,这两地的经历告诉他,世界很大,有很多奥妙的东西,所见所闻,他在王动的嘱咐下,一点一点都记了下来。
正月,暹罗湾的气候不是很好,风很大,雨一下就下个不停,这一点都不似余杭的气候呀!马欢这会也晒黑了,在暹罗经过几天调养,他反比别人更黑了。听了王动的话后,马欢一到暹罗便开始四处走动,去了解暹罗的风土人情,他是一个有心人,虽然只是去买串香蕉,他也会观察一下,这香蕉是怎么买的,多少钱,看上去与在明朝看到的有什么不同等等,每天回去后,日志至少要写个三五千字,隔个三五天,他便会把写的东西送去给王动看看。
王动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马欢还是摸不清楚,看似个商人,但又与朝庭有关系,还代表朝庭与私家番邦议事。当然,他更佩服的是王动的手段,占城龙山,一个城堡在王动嘴里说起来象是他自家的宅子一样,而暹罗华州王动画在纸上形同儿戏一般。至于生意方面的东西,马欢就不大清楚了,反正在马欢眼里,什么事情只要让东家来做,总是非常的简单。暹罗国内乱时,有些官员真的有点担心,而东家和郑大人却没有一丝异常,酒照喝,饭照吃。
船行海上,和前些时日不同的是,自暹罗湾南下,总能碰到很多闻船,各种各样的船,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那些船都不大。
马欢平常与方郞中、清尘道长等人在一起的时间多,这两人与马欢是一个舱房,原本可以睡八个人的舱房这会就安排了他们三个,三张桌子。马欢是每天写日志,而清尘道长和方郎中两人,一个拿着石头,一个拿着花草,画呀写呀,时不时还会问问马欢,“宗道,这花的颜色是算青绿还是兰绿。”
东家的随行人员中为什么会有这些人,他不大清楚。清尘道长坦言,他是王动请来炼丹的,这次出海只是寻访炼丹的材料,事实证明,这帮人中,每次他上船的时候手总不空,且还要请苦力帮忙,石头土呀大块大块的往船上装。而那个方郎中也是苦行僧一个,本以为是请来方便随从生病之类的事情,哪知道,这人倒象是个神农氏,下船药锄不离身,背个竹篓子到处跑。
吴朝干王陈等护卫个个身手不凡,郑和王景弘是朝庭命官,周鼎等人又是武将,自己东家在这帮人中间的身份只是个大商人,这个东家真是异人。
海上下雨时景致非常特别,远远的看到一片接天边地的灰暗色彩,船未驶近,便感到阵阵阴风,到近处一看,原来这阴暗所在是片雨。海风大时,浪涛汹涌,根本看不到雨倾到在海面上浪花,风不大时,则看到海面被雨点打出的细白水花,更有时那海面平静的如同一匹蓝布,一丝褶皱都没有,那小雨点在水面上点开无数的涟漪,甚是奇特。
“自暹罗南下,顺风十昼夜,有岛名龙牙门,岛南有龙牙巨石故此得名,番名淡马锡……”
摘自马欢日记
马欢没有看到郑和等一干大人上岸,自己东家倒是带齐了他的人马上了岸,同行的还有三佛齐的丘彥诚,当然还有周鼎朱真两位将军,其实本来不需要他们两位大人上岸的,只需要来个千户就可以了,但想着,今天要在这岛上过一晚,周鼎是宁可要岸上的一张草席也不要船上的一张大床,朱真则是很长时间没喝酒了,上岸混酒喝。十多人有名有姓的人物,加上一千的士兵,一行人浩浩荡荡上岸了。
马欢开始也以为到这个岛只是来补充淡水和粮食的,上了岛才知,这个岛上淡水是有,但粮食却没有什么。岛上人并不多,也就百户人家的,其中居然也有十几户汉人。这十几户汉人中,居然有人认识丘彥诚,当他们认出丘彥诚,又得知,这是来自明朝的部队之后,个个居然欢喜的痛哭流泪,这让马欢非常吃惊。
接下来,那帮岛上的汉人开始向着他们哭述什么,马欢就现丘彥诚和王动的表情越来越严肃了。没多时,周鼎命令士兵安营扎村寨,开灶吃饭。本以为这顿饭会是大吃特吃,大人们不在,按东家的习惯,一定要大显身手,好好吃一顿,但这会明显感觉气氛不大一样。
入夜,营里的火堆燃起,士兵们并没有卸甲,马欢等也被王陈通知,留在后军帐里,不要出来走动。果然不多时,整队的人马从军营里开了出去。而方郎中和清尘道长也被唤去别处,诺大个帐蓬只马欢一人。不多会,王陈回,恨恨的说“偏偏他人都了任务去杀贼,我却被留下守营,这营里还有三百士兵,要我守干什么?”
“王陈何事,这里有贼?海盗吗?何八观?”马欢只知道这里有海盗,最大的海盗陈祖义已经伏法了,另一个他知道的名字就是何八观。
“不是姓何的,说是三佛齐跑过来的番贼了,杀了此地的酋长,且还杀了不少汉人。”
“三佛齐跑过来的,还敢杀汉人。”马欢很吃惊。要知道,那个年代东南亚小国杀个汉人的勇气,要远远大过后世杀个美国人,而且他们鼓起勇气杀的这个汉人,在明朝皇帝眼里还是个弃民。
“王陈,东家不是想着你如今也是有家有室的人了。”马欢开导他。
“老子哪有什么家室。”王陈还没反应过来。
“你那个阿莲姑娘。”
“那!!”王陈这下子没话了,没错,自那个暹罗姑娘上船后,王动船上也没人能与她说上话,这船上没一个懂暹罗土话的,不过王算是享受了百户的待遇,单独安排了舱房,弄的王动船上的护卫个个受了刺激,明显跑红船的次数多了。阿莲还是王动给起的名字,一提到这个名字,王陈就不作声了。
原来上岸二十个护卫,被派出去十五个,余下五个,每个负责看一个营帐。王动可不想他们去偷袭别人的时候,自家大营被抄了,虽然这还有三百杆火枪在,但还是自家的护卫用起来放心些。
“东家了话了,提一个头回来,赏银十两。”王陈愤愤的说,好象他的百十两银子被人抢了去。
“呵呵,有那么多贼吗?”
“那个姓丘的讲,说是有一两千人之多,领头的是三佛齐原来的王子之类的,此人不喜欢汉人,三佛齐灭国后,他便逃了这里,如今三佛齐是汉人主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