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永乐时代-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勐舾:停谒劾铮:痛笕艘词裁匆膊恢匾哟盟拇τ瓮娌攀亲钪饕模辽僭谀壳埃米胖:驮阱呗薜氖焙颍咤呗薰岷糜朊鞒锰斐幕实巯嘈牛呗拚飧鲂⌒值苁强梢韵嘈诺模翘暗摹

    因陀罗阇这位王将此时不在国都大城,他和他的军队在离满剌加五十里的一个边镇驻守。知道明朝使臣要到了,暹罗王命他从满剌加撤了出来,作个姿态。这一点曾让因陀罗阇大怒,眼见的就能灭了满剌加国,功亏一篑。暹罗王罗摩罗阇虽然是个太平国王,平庸了点,有点不合暹罗的国力,当然了这个国力是相对他周边的小国而言,他手底下也还有忠心的大臣,左右两大臣中,左相忠心,右相则倒在因陀罗阇一边。罗摩罗阇虽然让因陀罗阇用兵,不过王将及他的随从,特别是那些将官的家属,全被他收罗到了国都大城,由此可见,这个国王也不完全是个笨蛋。大城王国国都里有士兵三千,三千感觉不多,但在暹罗这种国家已经算是很多了,更重要的是,国都连汉人都叫它大城,可见这个城池的规模和气势,易守难攻。

    随郑和上岸的部队共有一万人,其中以神机营和骑军为主,他们全都驻在城外,如同占城国一样,暹罗国也是划了块地给他们,跟着郑和进城的有三百人。大城王国都城里有三千驻军,王城东西五十里处各有一个兵营,那里同样各驻守了三千士兵,不同的是,那里的三千士兵中,配有二十头战象。因陀罗阇手底下有一万士兵,五十头战象。如果王城周边或是王城里的部队并不是完全被国王所控制,那么国王离开都城的时候,将是因陀罗阇最佳的篡位时机。暹罗国约四成的部队全部在这里了,还有两成在真腊边境,余下的是地方酋长的武装。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暹罗国的军队玩的可能都是过家家的游戏,真正在看表演且能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明朝的军队,这支明朝部队无论从数量和战斗力上都远远出了暹罗国的部队。

    暹罗国的接待方案本来是安排右相与王子作陪,随着郑和北上,但又人大臣进言,王作陪更亲善,王以为然。听到这个消息,王动感到有点意思了。王动带来的人,这几天又散出去了,各地考察去了,与上次在占城不同的是,这次散出去的同时都从兵营调了一个小旗的人保护,两三人一组倒有十多人保护,而王动则在等,等何九锡的消息。

    郑和走了,王动和张浩自然也是要陪着,但陈泽和蒋武留下了,护卫也是留下了一半,王动叮嘱他们没有特别的事,不可离开何府半步。何九锡没有传来一点消息,难道这个王将没有现这一战机。因陀罗阇在哪?真的在边境吗?

    因陀罗阇虽然通过何九锡搭上了郑和这条线,但篡位这等大事,具体细节是不会对何九锡透露的,他们之间只是利益往来,何九锡也不是他的心腹。

    暹罗国的风光那可真是没得说,兼有桂林和版纳之美,山清水秀,大叶的芭蕉丛中高脚木屋随处可见。暹罗王及郑和一行人动用了五六十头大象,有点级别的都是坐在大象上面,次点的也是骑马,长龙般的队伍,足足有五六千人。队伍前面有人敲敲打打的开道,路过村寨时,不是看到有人趴地上磕头,就是献食洒水洒花瓣。

    大象背上做了个大笼子,王动这会正坐在那笼子里被大象前后左右晃动着,吹着风,晒不到日头,满目迤逦风光,非常受用。这让他想起了一部片子《安娜与国王》,周润和茱迪福斯特的作品,那里边的暹罗也是诗画船的美丽,那时的暹罗好象也是远交近攻,倒是与现在的暹罗一个样。看着暹罗国王如此尽心尽力的拉着大明朝代表团在暹罗国内游玩,王动真的是很佩服。二战时期,东南亚国家里暹罗没有遭日本人劫难,为什么呢?日本人还没到家门口,他们就抢先自动扯起日本旗,表示投降日本。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不允许日本兵卒侵入暹罗,他们负责供应暹罗出产的米和橡胶,以及一切与军用有关的铜、铁、锡等。这个佛国圆滑的手段,真是让人佩服。

    队伍停下来的时候,王动以为到了什么城池,结果一看,前面是个大村寨。当地的酋长,已经备了花、果、酒之类的在路口迎了,远远看去地上趴了一片,“咦啊呀啊”说说唱唱,还有人在跳来跳去,然后看着郑和大下接过敬酒,小指蘸酒,往四处弹了几弹,然后一饮而尽,一而再,再而三,连饮三杯,然后大家相拥。丘诚彥没跟着过来,王动身边也少个导游,何九锡也真是,应该安排个地陪嘛,其实何九锡是有安排的,他安排了几个暹罗的pImm,王动没敢要,占城已经收了三个,到这再收,那回南京时,家里开个东盟会议没问题了。

    当晚,篝火晚会,又唱又跳,郑和等人也是打着精神陪着,王动看着这帮官员,心里也是佩服他们持久作战的能力,陪人的和被陪的其实都累。郑和等人离席回自己的营帐之后,似乎是有意的安排,热情奔放的暹罗姑娘们上场了,围着篝火且歌且舞,对于郑和手下随从来说,晚会活动才刚开始。

    郑和的队伍里带着医官,这帮人大多来自苏州的杏林世家,相对而言,医官是斯文人,不会象军人那般放肆,结果那天晚上,最累的居然是医官。

    当晚,很多级别不是很高的将校,被暹罗mm先是进酒献花,然后又被拉上围着篝火手舞足蹈了好一会,最后尽然成双成对的钻到菠萝地里去了。晚上的菠萝地一般不会有人进去,主要是菠萝叶子能伤人,比剑还利。晚上菠萝地同样也是蛇和野猪喜欢去的地方,对于为什么今晚自己的领地居然有这么多人造访,这些野兽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克制。七人被蛇咬,居然有一个是被咬在肚子上,还有一个被野猎所伤,第二天天亮后,更多的人被现衣裳划破脸上割破,大家都是你看我我看你,心照不宣。

    暹罗人被蛇咬之后,有的也会弄些草药敷上,更常见的是请个巫师过来跳神作法。佛教中有眼镜王镜护佛的故事,笃信佛教的暹罗人以为蛇是佛教里的神兽之一,一般不杀蛇,被蛇咬则被认作是做了坏事的惩罚。好在郑和带了医官在身边,第一次出使西洋的时候,有人在古里见过数丈之长的大蚺,在暹罗时看过黑质暗花的王蛇,所以这次出来备了不少蛇药。

    至于那个被野猪拱到的居然是王动的护卫王陈,弄的王动大脾气,“猪都敌不过!”王陈事后对吴朝干说,那晚其实不知花开几度,反正他搂着的已经是第三个番女了,前两个干完就走,到第三个可能真的是累了,居然搂着睡着了。结果一窝野猪,有小有大,窜了过来。他纵有武功在身,又要护着那姑娘,可恨的是,不远处还有几人,居然都跑了,根本不过援手。王陈是吴朝干救的,不过他不知道,在他力斗野猪夫妻的时候,吴朝干也是那跑开的几人中的一个。

    晚上赴宴的时候,王动护卫佩了短剑,吴朝干轻功好,头脑也不笨,看那野猪体形巨大,怎敢力敌,第一时间回驻地寻称手的利器。野猪是吴朝干干掉的,手段极其高明,这事震撼了亲赴杀猪现场的所有人。等他们打着火把过去的时候,菠萝地里,一片狼藉,很多菠萝被拱倒,野猪的蹄印满地,那两只满身伤痕累累的巨型野猪已经被投枪钉在地上,野猪被钉住后,猪蹄把身下的土刨出了个坑,整个猪泡在了血坑之中,场面特别吓人,看到这付场景的人个别脆弱的心灵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太血腥了,太恐怖了。

    吴朝干在驻地抓了竿投枪就飞快折返,赶到菠萝地的时候,王陈雪白的一条腿已经被猪牙撩了个血槽,一头猪呼呼的围着一棵菠萝打转,另一头又直直的对着王陈冲了过去。吴朝干眼明手快,一根投枪就飞了过去,这投枪还是桃江工坊制的,刚由兵部装备给水师,三棱枪头自猪眼入从颈下出,入地四尺,仅一手之握露在眼外,那野猪马上毙命,只是四体不僵,麻木的抽搐创地。一枪得手后,吴朝干飞身高高跃起,自空中投出另外一枪,这枪垂直自猪脑门入,枪风凌厉劲道极大,把猪压趴在地上,这杆枪后来杀猪时,暹罗人用大斧劈开野猪坚硬的头骨后才取出。多年之后,这杆投枪被暹罗人供在一个土庙中,此庙被称为铁枪庙,修了这小庙后,据说当地妖兽皆去,一时传为神话。

    此事过后,郑和手下的武将对王动的护卫个个刮目相看,战斗力太强了,而暹罗人对吴朝干敬如天神,据通译介绍,那两头被杀的野猪早就是当地暹罗人的眼中钉,已经试着围捕多次,但都因野猪太过强悍而未能成功,反被伤了很多人。至于王陈,一柄短剑光着**,居然也能力斗两猪,也让暹罗人惊畏,要知道那野猪有四百多斤。国王和郑和的队伍离开之后,村寨里每户人家都分到了猪肉。

    吴朝干和王陈虽然在暹罗人眼中成了勇士,但在王动的护卫队伍中却得了个让他们抬不起头的绰号,绰号是王动起的,他俩也只能笑纳,一个叫“猪难敌”,另一个叫“难敌猪”。



………【第十三节 暹罗政变 一】………

    这天暹罗国都突然现与北上的国王失去了联系,本来一天至少会有两批官员把重要文书送去给国王,同时又把国王的指示传递回来,但今天一个人都没回来。第二天留守的王子先后派了五批人北上,石沉大海,一点音讯都没有。王子与左相商量半天,西营是不能动的,那是精锐,本来属于东营的二十头战象全部在西边,当初王这样设置也是防因陀罗阇,当然明的把战象配备在西营太显眼,于是在西营附近集中设置战象营,左相与王子共同决定,东营沿着王北上的路线拔营。阿犹地亚城里宛然有一丝异样的气氛,城里开始闭城宵禁了,城门只开放两个时辰,除军人和僧侣外,必须持特别令牌才能出城。

    方郎中和清尘道长两人被王动派往西行,护卫他们的是回国忠,另外还有的就是周鼎手下的一个小旗人马。他们的任务是去找锌矿,王动知道泰国出锌,而这在永乐时代,全世界也只有中国人懂怎么炼锌,锌在中国最大的应用就是制黄铜,洪武通宝便是黄铜所制。

    不过他们这队人马,没走出去多远,便碰到了一支暹罗人的军队,这支军队在小旗眼里一看就知道是在急行军,马嘴被包住了,蒙上了眼,军士也是口衔枚,真咬着一块木在行军。

    通译过去一递话,对方知道这行人是随着郑和过来的明朝人,马上态度恭敬了起来,但表示有军情,事关暹罗国家机密,委曲他们随同行军,对方人多,回国忠也不敢造次,于是这十几个人便被裹到了这支队伍之中,暹罗军队的指挥官对他们倒是很客气,每天好吃好喝,只是看的死死的。很快的回国忠等人在暹罗军队里转手了几次,但就是不放他们回,这下,回国忠开始担心了,那个小旗也开始紧张了。来的时候,没听说暹罗国内有什么战事呀。

    毫无疑问这些就是因陀罗阇的部队,也本人在哪?他现在就在暹罗国的国都阿犹地亚,也就是大城城里面,就在左相的家里。他的部队早早就潜伏在离王城百多里的密林里,按兵不动,等待时机,大城里的卫队是原来的是守城部队,国王的亲卫大部护着主子陪着郑和北上了。

    先前碰到回国忠等人的那支部队,正是急行军要进驻到阿犹地亚城北面,留守在王城里的左相和王子派出去的使臣便是被这支部队截下来的。这支部队一到指定地点后,便开始修筑简单的工事,迎接东营的部队,并同时准备阻击南下的国王亲卫和北上的大城守军。

    回国忠等人最后被安置的地方距西营仅十余里,和他们一地的,有六千因陀罗阇的部队,指挥官是因陀罗阇副将,同时也是他的小舅子。

    郑和等人这时已经到了上水,国王也现了不对,三天没有得到王城的消息了,派去的人马也都是有去无回,不过内紧外松,国王倒是沉的住气,一点都没变脸,但这一切都逃不过王动的眼睛,他的护卫早就盯上了国王亲卫的军官,三天前,护卫就告诉王动,国王亲卫里有军官带兵南下了,从几人,到十几人,而今日赶到上水的酋长中,居然有两人带了几百个士兵过来。

    候显跟着郑和北上了,王景弘是留在王都的明朝使臣中职位最高的,他这时也得到了暹罗左相的通知,让天朝的使臣不要四处走动,留在驿馆,同时请他配合一下,能不能让上了岸的明朝部队回到船上去。原因是什么呢,国都周围有疯病,传染,已经死了十多人了。

    到了第四天,终于有传言放出来了,国都周围没有疯病,王将因陀罗阇反叛,国王已经被杀死。只是传言,但王子第一反应是把城里因陀罗阇的家人囚禁起来,派兵过去一看,家里人去楼空。

    前面就已经提过了,左相是因陀罗阇的人,王子也知道,但整个过程计划的很严密,事态一步一步的展,王子被骗过去了,两人一起现苗头不对,共同决策闭城宵禁还有调东营兵北上,这个过程中左相表现的非常的合乎人臣的身份,可算得上是恪敬职守。王子开始怀疑先前大家对左相立场判断的正确性,当然,只到他死前的那一刻,他才现,左相若放在好莱坞,凭他的演技,完全可以拿个佳男配角奖;若放在nBa,那一定能成为助攻王,除了进攻组织不错以外,连环出招,步步为营,引向最后一击。

    东营部队到位后,城门再一次打开了,一队士兵直奔西营而去。坐镇大城之内运筹帷幄的因陀罗摩终于撕下了伪装,多日前混进来的部队在左相府集结,左相突然病倒,王子前去左相府商议重要军情,在左相的府上,王子被擒杀,王子的卫队被因陀罗阇的部队杀光,左相带队伪装入宫,整个皇宫被制,而这个时候,大城的护卫们还在站岗值班巡逻,根本不知道城里生了什么事情。

    第四天,大城外终于有两处地方干起来了。

    西营虽然得到了消息加强戒备,但更多的传闻是要他们计划整军北上,去弄清楚王在北方到底生了什么事情,然而就这时战斗突然打响了。他们开始是听到了战象营方向传了大象的嚎叫,象的吼叫声能传数十里之远,如此惨烈的声音,让他们听的头皮麻,同时战象营方向烟尘冲天,接着被象吼叫惊起的还有密林里的飞鸟和群兽,就在西营兵猜测战象营那生了什么事的时候,他们感觉到了大地在颤抖,这种颤抖,如果是明朝的军队,会认为是大队的骑兵冲过来了,不多会,他们就能听到沉闷而剧烈马蹄声,这会西营的暹罗兵,听到的不是马蹄声,而是更真切的战象的吼叫着,近在咫尺,因陀罗阇的战象冲过来了。



………【第十四节 暹罗政变 二】………

    军营外几十头战象奔跑呼啸而来,营门都来不及关,木栅栏的营寨根本阻挡不了战象,木头被撞烂飞散开,象队在冲进军营之后,马上在象奴的操纵下呈扇形展开。这时的战象挥舞着象牙在军营里横冲直撞,象牙上绑有刀,大象冲入军营后,除了冲撞就是甩头横扫,象牙上的刀扫过之处,残肢断臂,血肉四溅,更配上战象的吼叫之声,场面惊心动魄。

    暹罗人用战象,当然也知道怎么以步卒去对付大象,很快的,就有军官开始组织士兵开始抵抗,几个人抓住拌象索迎着战象冲了过去,本来拖在地上的绳索在大象接近的瞬间猛的被拉起迸直,正好在大象膝关节高度,抓着绳索的士兵被大象的冲势带倒在地,但没有关系,就地一滚马上就站起,而跑动中大象庞大身躯经小小的一拌却翻倒在地,象奴早就摔飞了出去。接下来飞,奔的大象不时的有被拌倒的,西营部队的战斗力开始呈现出来了。后队的大象本来奔跑的就不快,它们的任务不是冲阵,进入军营后,度更慢,这些战象的杀伤力主要是背上的箭兵,后队的战象冲进来后,一支支箭从象背上飞出,同样的,西营的士兵开始射人射象,射人用的主要是箭,射象则用投枪,看不到人只看到空中箭枝飞来飞去,人的叫声,象的嘶吼声,以及火箭引燃的大火烧出的噼啪声,乱成一团。西营进入了混战之中。

    战象是第一波攻势,真正决定性的战斗,还是跟在战象后面的步卒。因陀罗阇部队一反常态,在战象冲击之后,跟着杀进来的不是步卒,而是暹罗国唯一的一支骑兵。

    通往西营的路很宽,足够六头大象并排的跑,象奴是在距营三百米左右的时候开始驱使战象奔跑,就在战象被驱动的同时一公里外的山口,骑兵用马刀拍打着战马开始起动。暹罗国出的马不是很高大,但不管怎么样,骑兵与步兵交战,在暹罗国这种战术素养很差的地方,没有长枪阵,没有重步兵,也没有长弓队,骑兵拥有绝对的优势。这会骑兵只觉得西营驻地这个地方不够开阔,他们的马度提不起来,跑不开。

    第一拨的战象还在西营里翻腾,第二拨骑兵的马蹄声已经传来,这时,西营将士刚聚起来的斗志又散了,战象一冲他们已经损失了三四百人,更重要的是,他们是被突袭,加上因陀罗阇部队射出的第一批箭又是火箭,在火的刺激下战象更为暴虐,西营这边刚刚反应过来,放倒十几头战象的时候,骑兵冲进来了。这支只有一千人的骑兵八骑齐头并进,象一股洪流冲入军营,然后分成两股保持一个队形冲出,然后再折回,象对羊角一样,不过那个角在弯曲之后,又刺了进来,骑兵队在这个大山谷里形成两个流动的圆阵,马上的骑兵,挥舞着马刀砍杀圆内圆外够的着的敌人。

    西营刚聚拢的士兵被骑兵分割,但他们也很快的集结在一起聚成小团,对着马和人,或射或投,企图把这个阵形打乱。不时的有战马甩出,不时的有骑兵飞出,兵营里更混了,骑兵,战象,步卒,混战一团。

    第三拨进攻开始了,因陀罗阇的步兵上了,三千步兵潮水般的淹了过来。西营的部队开始遭到了多重和多各层次的打击,场面更乱了。

    这会对面山上的将校们却知道,战斗已经结束了,他们已经带队慢慢从对面过来,战象冲进军营,军营一起火,他们就知道,胜利在望。果然,当他们这帮老爷将校们进入军营的时候,军营一片狼籍。尸体,断肢,伤兵,俘虏,四处都是,这些老爷将校们,进入战场只是去验收,只是为了在他们的敌人面前炫耀一下胜利,这场胜利是他们封将封地的开始。

    王都出来的信使还没跑到西营,就被刚打了胜仗的叛军给射杀了,叛军得到了王子和左相的共同签出来的军令。命令营即刻起程北上,作为东营的后续部队,去上水平叛,救出国王。

    另一场战斗生在阿犹地亚城北,国王派出的一支一千人的军队与因陀罗阇和东营的伏兵遇上了。以一千敌五千,且还是被打了埋伏,一点悬念都没,几乎全军覆灭,但逃回上水的士兵却带回去了一个确实的信息,因陀罗阇反叛了,但国都里的情况怎么样,还不知道。

    罗摩罗阇这下真的慌了,不知所措,虽然他手上还有两千的亲卫,还有刚刚从酋长那拢过来的两千人,但他们不清楚阿犹地亚的战况,王都倒底有没有被攻陷。

    随行的二王子的意思是马上整军打回王都,而右相则认为,王都易守难攻,应该在上北多等几天,令各地酋长领兵到上水,聚结了力量之后南下,一时两边争持不下。罗摩罗阇毕竟是陪同郑和北上的,他也知道郑和手上握有雄兵,现在他还是正统,是明朝皇帝敕封的暹罗国王,可不可以请郑和帮忙,出动明朝的军队帮他平叛。不过转念一想,郑和不也是和他一样被困在这里,把信息传递到王都,传递到明朝军队的驻地现在都是个问题。

    郑和命令了手下加强警戒,周鼎带了五百的神机营跟着他北上,虽然说人不多,但在周鼎眼里,这五百人保护郑和大人的安全是没有问题的,他根本没把暹罗士兵放在眼里。在南京城里,在江北城外,神机营用火枪,已经和步兵骑兵进行过多次演练了,事实证明,火枪以一敌四敌五对付步兵骑兵很平常。

    “周将军可有大城的消息?”郑和问周鼎。

    “此事静之在盯着。”周鼎回。

    “静之手下的护卫昨日传过来消息,因陀罗阇控制了王都,西营被破,东营本是他一系的人马。他是传信过来,暹罗南边军队暂时会保持中立,现在主要就是罗摩罗阇。”

    “呵呵,他嘴巴蛮大,罗摩罗阇还是道义上的国王,号令诸侯勤王,因陀空占个王城何用。”郑和码的很准,这会交手的双方一个要战,而另一个应该玩“拖”字诀。

    “依郑大人之见。”候显对打仗不是很懂。

    “我等且作壁上观,某家倒还蛮喜欢上水此地,山明水秀。”说完微微一笑,大家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郑和这边早早就定下了这个调子,暹罗不管谁做老大,只要认明朝这个主子就行了,你们里面怎么斗怎么玩与我无关。目前最大的问题,还就是道义和正统,一旦罗摩罗阇真要请郑和主持公道,郑和还真的不大好推辞,安南的例子在那,当初永乐帝可是诏告全世界,他是为正义而出兵的。大城王国目前的五个国王也就是出在两户人家,因此对大明朝来说,没什么正统不正统,反正也就是一个“拖”字,反正这中间还隔着因陀罗阇。

    王动不知道,大城王国因陀罗阇杀罗摩罗阇夺位是事实,但却不是生在这个时候,不知什么因素,暹罗变天提前了半年。他现在可惜的是,眼见着就要过年了,在海外过的第一个年总不至于夫妻分居两地吧,这也太搞笑了,居然是同在一个异国他乡的分居两地。

    果然到了晚上,罗摩罗阇求见郑和,一见到郑和,暹罗王泪流满面,自言愧对先皇和百姓,臣子谋反,居上位失察,如今眼见着征战要起,生灵涂炭,恨不得交了王位而去,但因陀那斯阴残暴虐,狼子野心,一旦为王,实为暹罗之害,且先前天朝皇帝斥责的诸多事端,皆是此人所为,所以恳请天朝上使出兵相助,共讨叛贼。

    郑和先是好好的安慰暹罗王一下,然后一起站在道义角度用嘴讨伐因陀这个逆臣,接下来又关心了一下当前的暹罗形势,表示明朝可以出兵相助,但此次北游只有五百兵马,杯水车薪,不过郑和在最后还是非常肯定的告诉暹罗王,如果可以与远在都城附近的明朝军队联系上,那什么事情就都好办了。

    暹罗王听到这里凉了半截,他自己还不知道都城的形势呢,怎么可能把消息递过火线去,不过郑和大人坚定的政治立场,还是给他吃了个定心丸,他知道明朝不好惹,他相信因陀罗阇也知道明朝不好惹,且这会明朝庞大的舰队还就在他国境内,所以郑和的风向才是最重要的。



………【第十五节 暹罗政变 三】………

    因陀罗阇求见王景弘,陈泽也在场,本要离开,王景弘知道陈泽是王动的第一谋士,示意他留下。如同罗摩罗阇表演的一样,因陀罗阇也是痛哭流泣,先是述说罗的父亲杀他兄长篡位,又从罗的父亲还是骂起,然后说到罗如何的昏庸荒淫,当然先前在真腊和满剌加惹事的责任这会他全推到了罗摩罗阇身上,王命所使,臣子不得不从,特别还强调了何八观这个海盗。现在他也是民愿所致无奈起兵,然后又是说起事之后,全国都是望风来投,现在就只差昏君逊位了,他恳请天国上使做个中间人,劝说罗摩罗阇学古人遗风,禅让。陈泽倒是想,这人还有点中国文化功底,居然还懂禅让。当然了,这些都是何九锡教的。

    王景弘不想作主也不敢作主,这种事在朱棣眼里,要是往好处想,奇功一件,新的暹罗国只会朝贡更多,更为臣服,往坏处讲,助人谋逆,把皇上认可的国王搞掉了,那可是要杀头的。王景弘推说,这事要郑和大人作主。因陀罗阇马上就话,可以派一队人把信息递过去,把郑和先接回大城来。王景弘同意了,他是知道因陀罗阇起事先与明朝有过沟通,但没想到这么快。大家都以为等他们离开后,生米煮成熟饭,明朝多一道诏书就行了,很简单的事情,没想到这会居然砸手上了。

    很多人都在关注着阿犹地亚城里的变化,其中包括满剌加和真腊,满剌加得了因陀罗阇的承诺,这事助他之后,暹罗永不侵犯满剌加,而驻守在真腊边境的将军也得到了因陀罗阇的封赏,就把南面与真腊接壤的州府封给了他,并要加封他为右相。

    应该说因陀罗阇这个人行事还是很缜密的,从他一战完败西营军队就能看出,但这会郑和王景弘王动陈泽不约而同的想到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这个家伙真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国王,那么这对明朝有什么好处。与很多弱小的国家打交道虽然比只与一个大国打交道麻烦,但这个大国如果强大起来,那就可能会有利益冲突,那可就不好弄了。

    王动是后来人,但也不清楚那会的东南亚史,不过有一点,十五世纪初,那会好象明朝没什么对手,在亚洲也就是北边的蒙古人麻烦些,倭寇一直有,永乐年间不成气候。王动以为,这是可以谈条件的时候了,他找人把话递给了何九锡,明朝可以有条件的帮他,条件就是要划块地给明朝修港筑城。

    开始因陀罗阇还在犹豫,但他现上水的国王那慢慢的已经聚起了六千人马,他开始有点动摇了。罗摩罗阇虽然没有得到郑和的什么承诺,但他的右相还是很好的打了郑和牌,对外宣称,大明朝与他们站在一起,明朝的军队已经准备上岸进攻国都,这个消息一放出,原来有些动摇观望的地方势力,都带兵北上,向上水靠去。因陀罗阇的已经集合了一万人马,在离上水百里的地方驻扎了下来,这里也就是吴朝干奋勇杀猪的地方,刚沐了王恩见识到明朝人的勇猛,当地人冷对因陀罗阇军队的到来,他们选择了不合作的态度。

    陈泽和一位叫杨洪副使太监突然到了上水,这引起了罗摩罗阇国王的恐慌,他也怕这因陀罗阇会与明朝达成什么协议,结果派人过去一关心,得到的消息是,王城传言明朝使臣已经被国王所杀,他们过来查探是否属实,让国王又惊又喜的是,明朝的人带了五千兵马过来,且没有和因陀罗阇的军队驻扎在一起。

    人是王景弘派来的,目的只是一个,保护郑和大人,战事一起,万一有个什么闪失,伤了明朝的人,到时候暹罗两边都可以把责任推给对方,但真正吃亏的明朝。这支军队因陀罗阇看着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