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伪钞帝国-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快负责宝山县城防御的小刀会核心成员陈阿林急忙带人赶来,他登上城墙,拿着一个从清军把总那缴获来的单筒望远镜向目标望去,顿时感到迷茫。



  他发现这只军队的穿着很特别,跟他以前看到的洋人军装都不同。既不是英军的红上衣白裤子,也不是法军的黑上衣灰裤子,而是上下一色的森林绿。军帽也不同与英军的船头帽和法军的马桶帽,唯有一点可以确认,对方军帽上帽徽明显刻着一个汉写的“李”字,瞬间昭示了这支军队的归属者。



  “是李卫国!是崇明县的清军来了!快关闭城门,登城防御!”



  陈阿林急忙传令小刀会做好战斗准备,他虽然没见过李卫国的军队,但却知道宝山附近姓李的只有崇明县县令李卫国一人,尤其是这支军队都扛着洋枪,杀气逼人,绝不是来串门的。



  对方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这时机把握之准,令陈阿林咬牙切齿,要知道在小刀会攻下宝山县城后,关于是先进攻上海还是崇明,陈阿林是力劝刘丽川先进攻上海的一方。



  这是因为陈阿林见崇明县的李卫国一直不出兵增援上海县,坐看小刀会攻陷宝山,预算便认为李卫国也是一个自扫门前雪的官员,害怕招惹小刀会而按兵不动。因此,当小刀会讨论先攻打上海还是崇明时,陈阿林以渡船不足为由,力劝刘丽川先攻击上海而后等渡船齐备再攻击崇明。



  于是,刘丽川听从了陈阿林的建议,日前便率领主力出发前往攻击上海县城,准备拿下上海之后再掉头对付李卫国。



  结果刘丽川刚刚带主力离开宝山前往上海,李卫国便率军来攻击宝山县。



  可如今宝山县城内空虚,只有不足三千守军,李卫国早不出兵晚不出兵,偏偏在这个时候出兵,明显是抓住了宝山县城兵力空虚的绝佳战机。



  陈阿林一想到自己在小刀会所有人面前打包票认为李卫国不会出兵的言辞,顿时觉得老脸火烫,丢人丢到家了。



  城外来的正是李卫国的军队,足有一万人。其中正规军七千人,分作七个千人队,另外还有一千民工和两千民夫,前者负责扛着云梯等攻城器械,后者负责运送武器弹药和粮草。



  这个年代还没有成建制的辎重和工兵部队,辎重和攻城器械全靠抓壮丁来补充,就连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的后勤也都是用中国劳工代替的。



  有道是兵过万无边无沿。



  一点儿都不假,此刻的李家军看起来犹如一片碧绿色的大海,一眼望不到边。



  七千李家军排成十四个大方阵,前方十个,是主攻部队,后方四个,是预备队,一作策应。每个方阵五百人,分作五排,每排一百人。方阵和方阵之间的空位,分别部署了六门24磅火炮和十门16磅火炮,提供步兵火力压制。



  这时,军阵后方,走出一队人马,打出巨大的李字旗,正是李卫国亲自到来。



  只见李卫国身穿整齐的官服,从亲兵手中接过望远镜,对敌我态势观察一番后,顿时下令道“升战斗旗!炮火压制!”



  “升战斗旗!”



  “炮火压制!”



  传令兵一字不落的将李卫国的命令传达下去,中军旗手们迅速撑起一根高十五米的旗杆,然后挂上战斗旗帜,通过滑轮组用绳索将战斗旗升起,直到旗杆最顶端。



  再看旗手们身后背着三十多面各种颜色和图案组成的三角旗帜,这些都是用于传达各种命令的旗帜,不同的组合代表着不同的命令,只有各级指挥官看得懂,一旦战斗打响,各级指挥官只需要看一眼中军所在的旗杆上挂着什么样的旗帜就知道命令是什么了。



  这也是李卫国创造的军令指挥系统,模仿海军舰队旗语指挥系统,用来在陆地上指挥陆军进行作战,再加上军乐队和传令兵,三者结合起来,能够保证上级的命令及时和准确的传达下去。



  “准备炮击!”



  “准备炮击!”



  ……



  处于前线的炮兵指挥官纷纷抽出西洋指挥剑,大声下达命令。



  炮兵们则迅速测定距离,调整炮口射击仰角,而后装填火药和炮弹,一切完成后纷纷报告。



  “准备完毕!”



  “准备完毕!”



  ……



  “开炮!”



  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六门24磅火炮和十门16磅火炮同时开火。



  咚!咚!咚!



  炮声轰鸣,大地剧烈颤抖。



  炮口处迸射而出,一发发炮弹啸叫着射向宝山县城北门。



  嘣!嘣嘣!!



  只见那炮弹击中城墙瞬间爆炸,顷刻间土石崩裂,向四面八方飞射,站在城墙上防守的小刀会兵士瞬间被炸飞,死伤惨重。



  陈阿林傻眼了,这是他第一次碰到如此大威力的火炮,之前他率军进攻宝山县城,清军也曾经放了几炮,可是清军那所谓的各种“大将军”炮只是声势吓人,炮弹根本不会爆炸,所造成的只是直线伤亡,跟眼前的这种四面八方开花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简直弱爆了。



  嘣!嘣!嘣!



  李家军的火炮在不停地轰鸣着,一发发炮弹射上城头,收割着小刀会兵士们的生命。



  每一发炮弹炸开,都伴随着一片血雨洒落,当中不时地落下几个残肢断臂,身体各部位零部件都有,场面十分血腥,血淋漓的战争残酷一面在这一刻表现的淋漓尽致。



  小刀会的成员们哪里见过这种残酷场面,顿时都吓得面如土色,呆若木鸡,有得体质差鼻子敏感的人一闻到鲜血和内脏秽物混合的气味,顿时狂呕,胆水都给吐出来了。更有一些人直接扔了手中兵器,掉头逃跑。



  五轮炮击过后,李卫国骑在马上,通过望远镜看到了城头上的一幕幕情景,顿时冷笑道;“一群乌合之众!传我命令!攻城!”



  咚咚锵!咚咚锵!



  随着李卫国的命令下达,军乐队敲响了战鼓,号手们吹响了嘹亮的进攻号令。



  “进攻!”



  指挥官一声令下,士兵们纷纷迈动整齐的步伐,端着火枪,踩着鼓点儿声,向宝山县城发起进攻。



  “射击!”



  距离城墙三十米远时,李家军士兵们便纷纷抬起火枪,瞄准城头上的敌人扣动了扳机。



  砰砰砰!砰砰砰!



  密集的火枪声响起,一排排弹丸雨点般射向城头,那些拿着刀枪棍棒的小刀会兵士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偶尔有几个小刀会弓箭手开弓放箭,却不起什么作用。



  很快,在优势火力的压制下,李家军士兵迅速冲到了城墙下方,将一张张云梯架上城墙,开始攀爬。



  而小刀会成员则迅速用滚木礌石进行还击,阻止李家军登上城头,双方激烈交战,瞬间白热化。



  对于小刀会而言,这是他们碰到最强大的敌人,之前他们进攻宝山县城时,守城的清军可是不堪一击,几乎没有抵抗就弃城而逃,如今的李家军却拥有先进的洋枪洋炮,令使用冷兵器作战的小刀会成员死伤惨重。



  同样,对于李家军而言,他们当中大部分士兵都是第一次上战场,同样有战场恐惧心理障碍需要克服。



  好在李卫国将李家军第一仗选择在宝山县城,选择小刀会作为对手,由于对手太弱,这样对李家军而言,即便是李家军首战,也能够取得胜利。



  李卫国要得就是这第一场胜利,李家军需要首战胜利来鼓舞士气,否则日后对上更加凶悍的太平军将没有勇气作战了。



  这是高明的军事策略,李卫国懂,他要用这一仗立威鼓舞军心和士气,守城的陈阿林也懂,他率领的小刀会将成为李卫国扬名的第一块垫脚石,他不甘心,可在双方巨大的实力差距面前,他却无能为力。



  “轰隆隆!”



  就在这时,宝山北城城门被炸药炸毁了,连带着城头上的数百守军全部阵亡。



  与此同时,李家军再次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作为李家军最精锐的千人队,曾经被张小六带到广西跟太平军交战的第一千人队,此时在张小六的率领下,向城门发起猛烈冲锋。



  “城破了!”



  “守不住了!”



  “大家快跑吧!”



  ……



  乌合之众就是乌合之众,小刀会临时招募的这些士兵几乎没有像样的训练过,让他们斗地主分田地抢女人或许在行,让他们跟正规的军交战全靠一鼓士气,一旦士气而竭,则瞬间如土鸡瓦狗一般。



  “不准后退!给我回去!”



  陈阿林挥刀砍翻一个逃兵,顿时吓住了其他想要逃跑的士兵。



  “后退着杀无赦!”



  陈阿林已经杀红了眼,强行驱赶逃兵回去守城。



  正在这时,李家军士兵已经冲进城来,一排排火枪打过来,犹如割麦子一般,无情的收割着小刀会士兵的性命。



  战斗中,一名李家军士兵手持P1851击发线膛枪,趁乱瞄准了陈阿林并扣动了扳机。



  此人来自李家军特别行动队,这支行动队只有两百人,全部使用恩菲尔德P1851式击发线膛枪。



  由于P1851有膛线,射击精度很高,但装弹速度太低,所以不可能跟其他使用P1842击发滑膛枪的士兵们一起编队。所以P1851被李卫国单独挑了一批射击本领高的士兵所使用,目的就是在战场上伺机射杀敌方重要目标,成为李家军中最早的特种部队。



  砰!



  枪响,子弹瞬间击中陈阿林的胸膛,开了一个碗大的血洞,鲜血喷溅中,陈阿林怒视着那个开枪射他的人,不甘心的倒下了。



  随着陈阿林阵亡,其他小刀会成员见主将已死,再无斗志,要么投降,要么扔了兵器逃走。



  不到两个小时,李家军顺利攻占了宝山县城。
第0070章 抄家不如抄城更过瘾
  日渐西斜,枪炮声渐渐平静了下来。



  随着宝山县城内最后的几小股小刀会余孽被消灭,整个宝山县城宣布完全被李家军占领。



  李卫国骑着高头大马,在数千士兵的簇拥下从北门进城。



  只见城头上和街道边站满了李家军士兵,他们经过了短暂的战斗,胜利的喜悦吹散了他们的恐惧,战场的残酷都不足为道了。



  当这些士兵们看到李卫国出现时,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拥喝声。



  李卫国要得就是这种效果,这也是他选择先拿小刀会开刀,选小刀会防守兵力最弱的宝山县作为李家军出道第一战的原因。



  宝山县,地处长江入海口的吴淞口要地,素有〃南为上海门户,西为苏常藩篱,乃东南第一险要〃之称,这样的险要之处,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如今,宝山县落入李卫国手中,等于将上海的西北大门和黄浦江控制在手,多了一个绝佳的要塞屏障。



  “少爷,打听过了,小刀会攻城时,宝山县令和吴淞口守将就跑了,听说逃亡江北了。”



  宝山县县衙大堂内,李卫国听到张小六的报告后顿时皱眉。他希望宝山县令和吴淞口守将都让小刀会给干掉了,那样李卫国就可以安心的接管宝山和吴淞口要地,不用担心有人抢他的地盘了。



  当然,李卫国也知道就算宝山县令和吴淞口守将阵亡了,清廷也会另外委派官员和将领过来,但那肯定需要时间,足够李卫国趁机将宝山县和吴淞口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如今宝山县令和吴淞口将军都还活着,那李卫国想要吞并他们的地盘,肯定会遇到阻力和抵抗的。



  不过,李卫国并不害怕,清廷无力镇压太平天国叛乱,就得指望汉族地主武装,所以群雄争霸的大时代已经来临了,只要太平天国一天不灭,清廷就不可能去管李卫国占地盘的事情,反而会选择默许李卫国的行为,鼓励李卫国去跟太平天国争斗。不管李卫国如何折腾,清廷都会选择容忍,他们一定会想着等灭了太平天国再回来收拾李卫国,只可惜他们的想法永远不能实现,等到太平天国灭了的时候,李卫国的实力也将会跟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汉族地主武装一样,成为清廷不敢轻易去掠虎须的强大力量。



  “让吴庸来接管宝山县,暂时就以军管名义上报朝廷!”



  李卫国想了想,最终下达了吞并宝山县的命令,只是他手中实在无人可用,只好让吴庸代劳了。



  “大人,找到了!”



  这时一名李家军千夫长跑了进来,他奉李卫国之命寻找小刀会钱粮隐藏之所,翻遍了宝山县城,终于在几个大户人家找到,而这些大户人家早已经被屠灭,留守的小刀会成员再次同李家军爆发激战,最终寡不敌众全军覆没。



  原来小刀会攻入宝山县城,少不了一番“打土豪分田地”的行动,县城内的旗人、地主和商贾大都遭到屠杀和洗劫,搜刮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和钱粮米面,由于刘丽川率领主力攻打上海县城,所以不可能带走这些东西,他也不知道李卫国会突然袭击宝山县城,所以这些东西都放在宝山县城内。当李卫国率军攻打宝山县城时,陈阿林就已经命人悄悄将这些“脏物”秘密藏起来,给李卫国留一座空府库。



  一听到找到了小刀会的“宝藏”,李卫国顿时来了精神,当即带上亲兵队前往。



  “大人,卑职动员了整个三千人,经过初步清点发现,小刀会在这附近一共藏匿了大约黄金十二万五千两,白银一千零八十四万两,钱币两千七百万,珠宝首饰五百箱,粮食二十二万石,布七万匹,其他物品数目太过庞杂,卑职就不一一报给大人听了,稍后会打报告呈给大人一观。”



  果然是暴民,真是能抢啊,怕是宝山县城内的大小富户都被他们洗劫了一番,否则不可能有如此庞大的财富。



  比起李卫国在崇明县抄萧炀家的所得,简直小巫见大巫了,不可同日而语。



  果然还是抄城更过瘾!



  李卫国心中巨震,领略到了战争给胜利者所带来的巨大好处,那怪古往今来那么多人向往战争,也只有战争才能满足这些人的私欲。



  打下一座宝山县城,李卫国真的得了宝山了,如此巨额财富,他已经乐得嘴合不拢了,恐怕晚上睡觉都得笑醒了。



  “很好,传令下去,犒赏三军,每人赏银二两,晚饭加餐,肉管够吃,但酒只能喝三碗,负责巡逻的士兵不准饮酒,但每人额外加赏银一两。”



  “是!大人英明!”李家军士兵们一听有赏银赚,又有酒肉吃,顿时兴高采烈,全军士气更加高涨。



  这时,张小六问道:“少爷,咱们不趁热打铁,挥军直接前往上海县吗?要知道,现在小刀会恐怕已经跟上海县城守军干起来了!”



  李卫国笑道:“不急!上海县乃是苏松太道、上海道、上海县治所所在地,还有上海将军彭文远率领的彭字绿营兵,另外上海周边嘉定、宝山、吴淞口、川沙等地的溃军大都逃亡上海县城,加起来兵力过万。那彭文远乃是当年在吴淞口跟英军血战的陈化成的部将,有勇有谋,他最终挡不住小刀会猛攻守不住上海县城我信,但若说他一天都坚持不了,那我绝不信。”



  张小六点头问道:“那少爷的意思是咱们这次还去不去上海县城了?”



  “去!当然要去!”李卫国笑道:“上海县乃我将来根基之地,这次必然要趁势占据,怎能不去?只不过,现在去了,纵然打退小刀会,彭文远也不会让我进城,更不要说让我控制上海了。因此要等,等小刀会破城之时,就是我军进攻之时,一战而定。”



  “一战而定!”



  张小六重复了这四个字,顿时眼前一亮,自从跟着李卫国,他学到了很多东西,从一个只懂伺候少爷其他什么都不懂的家将,渐渐脱胎换骨,变成李卫国帐下的忠勇将军。虽然张小六这个将军暂时还虚有其表,但只要他不断学习进步,终有一天会完成蜕变的。
第0071章 上海陷落
  上海县城墙上,千总彭文远满脸鲜血,疲惫的靠在女墙后面,正要闭眼休息一会儿,突然城下的喊杀声再起。



  彭文远腾地站起身来,向城外眺望,只见小刀会再次聚集了几百架云梯,看起来又要准备新一轮的攻城了。



  经过三天的激战,小刀会的攻势不但没有丝毫减弱,反而又聚集了五万之众(裹挟难民)。反观彭文远所掌控的官军,经过三日的激战,已经死伤过半,除了彭文远自己所带的一营兵马还有些战斗力之外,其他临时拼凑起来的官军战斗力极差,常年抽大烟已经令官军士兵的战斗力大打折扣,还不如临时抓的壮丁能打。



  这已经是小刀会第二十次进攻了,彭文远知道若再无援兵,他将无法守住上海县城。



  “亚投行的保安队还是不肯来协助守城吗?”彭文远问向身边的亲兵。



  亲兵摇摇头,道:“大人,您就别指望他们了,他们死活就是不帮忙。我看大人是给他们脸了,不如让小的带兵强行把他们抓来守城好了!”



  “你懂什么?”彭文远苦笑道:“你以为这支保安队是地主家的家丁吗?他们可是经过正规训练的军队,虽然没见过他们打仗的样子,但我看他们整齐的军容下,隐藏着巨大的肃杀意志,李卫国训练他们可是下了血本,战斗力绝对不低,如果再加上他们装备的洋枪,比我们都强大的多,你去抓他们,我看你绝对要碰一鼻子灰。”



  那亲兵道:“可咱们这一营兄弟当年打过英国洋鬼子,算是大清最精锐的一支军队也不为过,他李卫国短短一年时间训练出来的军队还能比咱们强吗?”



  彭文远叹口气,道:“这就是人跟人之间的差距,你苦读十年所学不如人家看书几个月懂得多,你苦练十年武功,不如人家三日苦练。这李卫国小小年纪就坐上崇明县令,脸陆建英都在他那碰了一鼻子灰,绝不是泛泛之辈,别看他的李家军才建设一年时间,我们行伍之人一看就知道对方战斗力绝不比我们差,甚至还超过我们。”



  亲兵不理解,问道:“既然这样,大人为何不请李卫国派兵增援上海县城?”



  彭文远苦笑,指了指上面,道:“一来陆建英不让我放李卫国进上海,二来这李卫国能把陆建英算计的吐血,绝不是省油的灯,他野心极大,让他来上海,这上海就是他的了。”



  亲兵道:“可我听亚投行的那些李家军士兵说李卫国已经获得朝廷任命为上海县令了?我们这样做好吗?”



  彭文远叹道:“那种事情谁说得清呢,我们只能相信陆建英的话,谁让陆建英是我们的顶头上司。”



  这时,小刀会完成了集结,再次发动进攻。



  看着小刀会铺天盖地冲过来,彭文远面色沉重,他知道上海县城守不住了,于是道:“咱们老营的弟兄们剩下不多了,林耀你也跟了我二十年了,现在我交给你一个任务,你马上带上咱们老营的弟兄们出西门,从法租界过江找李卫国求援。”



  林耀一听这话顿时皱眉,道:“那怎么行?没有我们老营的弟兄守城,大人带着这群乌合之众如何挡得住小刀会的猛攻?”



  突然间,林耀意识到了什么,顿时担心道:“大人,你该不会要……”



  “好了,没时间了,这是我给你的最后命令,你记住,那李卫国乃是将来必成大事,你日后跟着他才有前途。我老了,以后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去吧,我有我的归宿。”



  “大人!”林耀热泪盈眶,他从十几岁跟随彭文远,如今二十年了,深知彭文远的脾气,恭恭敬敬给他磕了头,然后带着那些同样跟随彭文远多年的老兄弟们自西门突围。



  就在林耀带领几百彭字营老兄弟们自西门突围后没多久,北门和南门先后被小刀会攻破,彭文远有守土抗战之责,所以他必须要给朝廷一个交代,最终战死城头。



  守将阵亡,剩下的清军更加没有斗志,顿时化作鸟散。



  刘丽川见上海城破非常高兴,三天前他久攻上海县城不下,又得知宝山县城失守被李卫国占领时,一度还非常紧张,担心后路被截断,曾经打算退兵,去夺回宝山县。不过他很快得知李卫国并没有增援上海的意图,又听得力干将陈涛的提议,分兵进攻江湾镇,那里是李卫国建设的工业区,一旦遭到攻击,李卫国肯定不会再进攻上海,而是去增援江湾镇,小刀会趁机可以先拿下上海县城,而后再挥军江湾镇同李卫国一决雌雄。



  刘丽川听从了陈涛的建议,当即命陈涛率领三千兵马前往江湾镇,与此同时,刘丽川开始猛攻上海县城。



  而李卫国得知江湾镇出现小刀会军队时,第一时间就调集大军兵出宝山县前往增援。陈涛率军抵达江湾,见那里有李卫国的两千洋枪队防御,一时间也难以攻下,本领就是奉命牵制,所以也不拼命进攻。



  刘丽川得知李卫国得知李卫国果然出兵江湾镇,于是趁机加紧进攻上海县城,直到今日将上海县城攻破,他猜松口气。



  然而,很快刘丽川又纠结了,他突然接到报告,上海县城中心鼓楼区域,亚投行周围驻扎着整整两千洋枪队。



  刘丽川知道上海县城里头肯定没有洋人军队,前去一看,顿时发现对方虽然穿着跟洋兵类似的军服,但军帽上的军徽却刻着一个“李”字,不用问,一定是李卫国的军队。



  “天杀的李卫国,你竟给老子添堵!”



  刘丽川破口大骂,因为他知道李卫国主力大军已经到达江湾镇,那边陈涛所部只有三千人,肯定坚持不了多久。刘丽川急于增援陈涛,可是不除掉鼓楼附近的两千李家军便会腹背受敌,所以他只能咬牙切齿,下令全军猛攻鼓楼。



  鼓楼是一座城内小城楼,砖石结构,因为用于眺望城外敌情,所以修得比外城城墙还高,五百李家军士兵依托鼓楼城楼进行防御,五百李家军士兵驻扎在亚投行大楼内,依托八层钢筋混凝土大楼跟鼓楼互为犄角。而鼓楼和亚投行大楼周围,还有一千李家军士兵用沙袋构筑了大量环形防御工事,士兵躲在工事后面,以洋枪进行防守。



  不论是鼓楼还是亚投行大楼都是上海县城内的唯一制高点,李家军依托这两座建建筑,互为犄角进行防御占据了地利优势,再加周边街道不利于小刀会展开攻击队形,更适合洋火枪集中的火力优势发挥,所以李家军士兵们防守起来相当轻松。



  小刀会接连发起十几次猛烈冲锋,可惜血肉之躯在李家军一排排火枪猛烈攻击下,伤亡惨重,没有攻下一寸土地。



  刘丽川这才意识到李家军的强大,有些后悔自己的绝对,早应该退兵的,可如今他骑虎难下,只能硬要这块骨头了。



  “把城头上的大将军炮调过来,我就不信轰不开一个口子!”



  刘丽川急眼了,命人将外城城墙上的清军大将军炮运下来,轰击鼓楼和亚投行。



  那种清军大将军炮特别笨重,几千斤重量从城墙上弄下来,再抬到鼓楼附近,特别耗费时间。



  经过一上午的时间,小刀会终于弄过来两门,摆在街道中央,瞄准亚投行大楼和鼓楼。



  这时,问题又来了,小刀会成员当中没人会开炮,找来几个二把刀,研究了老半天结果放进去的火药太多,将两门大将军炮都给弄炸膛了。



  接着刘丽川又弄来两门大将军炮,好不容易鼓捣着能够射击了,但准头太差,发射了十几发炮弹都没能打中。



  这时,在亚投行大楼和鼓楼周边负责指挥的李家军指挥官杨平意识到小刀会大炮的危险性,于是先发制人,趁机发动了一次反冲锋。而刘丽川一直以为李家军坚守不出,没有反应过来,结果被李家军一个突然反冲锋打乱了阵脚,不但损失了上千兵力,连最后两门大将军炮也给李家军士兵用火药给炸毁了。



  刘丽川那叫一个气啊!



  他急忙调兵猛攻,结果李家军一个冲锋炸掉小刀会的火炮便又退了回去,继续死守,小刀会冲锋未果,又付出了一千士兵的巨大伤亡代价,气的刘丽川大骂祖宗十八代,可就是没办法。



  入夜,刘丽川又进行了多次偷袭,可惜都被李家军强大的火枪给打了回来,伤亡惨重,不得不停止攻击,就地休整。



  由于小刀会无法将全部兵力投入亚投行和鼓楼区的战斗,剩下的数万兵马进城后便开始了对上海县城内的地主、富户家的烧杀抢掠,弄得满城鸡飞狗跳。



  原本刘丽川可以阻止过度的滥杀无辜,但他久攻亚投行不下,气急败坏,眼看着士气被李家军打的十分低落,便默许了士兵们的洗劫行为,以此提升士气,准备来日的大战。



  与此同时,江湾镇那边,李卫国也得知上海县城城破的消息,知道彭文远阵亡,上海县再无高于李卫国官职的清廷官员了,于是李卫国不在选择防御,而是主动发起猛攻。



  原本江湾镇有两千李家军守军,李卫国留下三千人守卫宝山,带来四千兵马,加在一起总兵力六千,且配备了十门16磅火炮,另外六门24磅火炮被留在宝山城头防御使用。



  六千士气高昂的李家军火枪队,在十门火炮的火力掩护下,迈着整齐的步伐,梯次突进,顿时打得陈涛所部人仰马翻,三千兵马坚持不到一个小时就死伤过半,最后陈涛被迫放弃牵制李家军的任务,带着残余逃往上海。



  李家军乘胜进击,于后半夜抵达上海县北门外。



  侦察兵返回报告:“报告,侦查发现,上海县城内枪声十分密集,证明我守卫亚投行之部队依然再抵抗!”



  李卫国点点头,一切都在他的计划当中,于是道:“很好!传令下去,休息半个小时,拂晓发起进攻!”
第0072章 激战
  咚!咚!咚!



  炮声轰鸣,打破了拂晓的宁静。大地震颤,惊醒了睡梦中人。



  “怎么回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