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上神兵-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青年书生见到廖、风二人,面露惨然,叫道:“老师,学生何曾怠慢过你?为何要如此苦苦逼迫于我?”

风城一派儒雅、道貌岸然,他只是负手在后,温然笑道:“角儿休怪为师心狠手辣,比起长生大道,区区人间富贵实也算不得什么,本来你只要交出青龙灵玉,我念往日情分,尚可饶你一命,如今么……也莫怨我绝情了!”

他举止从容不迫、雍容雅致,但说出口的话却如寒冬之冰,令人心生战战寒意!

张赤角悲笑道:“青龙灵玉乃是学生祖传之物,家父早有遗命,玉在人在、玉亡人亡,老师若要这万亩良田、金银细软,尽可取去,唯独这灵玉万万不能给,非是赤角吝惜一玉,而是父命万不可违!”

廖凡面上一沉,道:“风兄,何必跟这小儿多言,我实那青龙灵玉虽然神异,放在这凡人手,未必能挥什么威力,取来,将这满庄之人杀绝便是。”

风城点了点头,道:“角儿,你死之后,我定会好好将你安葬,来世若有缘分,再图补报。”

风城向前踏了一步,手朱笔一划,张赤角已知无幸,他随风城习数年,隐隐知道自己这位先生本事极大,便是一流武林高手也绝不是风城的对手,自己不过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哪里能有命在?

妙源见杨南巍然不动,不禁讶然道:“郎君为何不出手相救?莫非另有机缘?”

杨南一指庄门,嘿嘿笑道:“今夜倒是热闹,我们先看看再说,张赤角绝对死不了,若不经此一劫,他如何会大彻大悟?”

风城大笔一挥,数个悍然大字如刀一般罩了下来,正在此时,庄门处忽然响起一声叹息,一个温和声音低低叹道:“一场师徒、亦是缘分,何能如此苦苦相逼?”

庄外猛的飞出一只金光大手,护在张赤角头顶,牢牢挡住了那可怕的儒气刀!

金光气息祥和,隐有无穷慈悲之意,与凌厉刀碰撞,竟是半点也不落下风!

风城见状一惊,凛然喝道:“好个贼秃,安敢坏我好事?”

这金光大手,赫然便是佛门法印,风城虽只是宗师修为,却也知道世间三教术法异相,这大手佛光浩然、正祥和,只护人而无杀气,可不是佛门术法?



正文第三十八章节道印佛印!

风城话音过处,只见一个灰袍和尚缓缓从庄门处走了进来,这和尚长得极是富态,一脸慈和温善,一手执着一根瑞气升腾的金刚禅杖、一手捧着一个乍放毫光的硕大金钵,这长相若是脱下僧袍,倒像是一个富贵的员外一般!

他一脸温然的向庄内众人笑道:“诸位有礼,贫僧眼见赤光冲顶,必有大德在此,故而来此一游,得罪之处,还请见谅!”

顶涌灵花、眸蕴金黄!

罗汉真身,佛门尊者!

廖凡一见这和尚那可怕法象,不由皱眉道:“坏了,这和尚只怕已是大尊者级数,光凭我等,只怕敌不过,不如抢了灵玉、回去禀报至善仙师,让他定夺就是。”

“我拖住和尚,廖兄寻机动手!”

风城暗暗传音,转头却望着灰袍和尚冷笑道:“秃贼,土佛门已朝不保夕,连三大圣寺也灰飞烟灭,你还敢来管我闲事,不怕死么?”

‘土三寺已然毁了?’

隐在暗的杨南听得三大圣寺毁灭,不禁将眉头皱了一皱,那灰袍和尚一脸悲悯,合掌道:“善哉,天成道家、锋芒难当,我佛入灭,气数使然,不过,尔等如此妄为,不怕来日因果缠身么?”

他一身庄严,凛然喝问,自有一股威严风仪,但是,这佛门禅叱,又岂会吓得住痴迷贪心?

风城嘿嘿冷笑,道:“斩尽杀绝,何来后患?和尚,你既要管闲事,便接我一招吧!”

风城朱笔一闪,瞬间化为一杆一丈巨笔,各般厉害儒术如狂风暴雨一般向灰袍和尚笼了下来,他知道佛家子弟如今惶惶如丧家之犬,自己与尊者相斗,不敌那是必然,殒命却也未必。

风城一动手,一旁廖凡黑袍飘动,大手疾抓,直向张赤角脖颈抓去,冷笑道:“小子,拿青龙灵玉来!”

五爪如勾、迸如,丝丝白光无所不在,这般可怕威势,足有鬼哭神嚎之威,张赤角颈间灵珠一闪,一条威武青龙瞬间蜿蜒游动,向廖凡冲了过来!

“物是异物,人是废人,还不给我退下!”

眼见青龙异相,廖凡眸贪婪光芒一闪即逝,他怀一块墨黑砚台忽然飞出,瞬间凝成一面巨盾,在青龙头上一拍,将它打得连连倒退,廖凡十指合拢,已将张赤角脖颈牢牢扼住!

张赤角纵有灵物护体,无奈半点仙术也不懂,哪里能挡得住儒术宗师的手段?

他骇然欲呼,却现脖颈渐渐收紧,若非青龙灵玉传来一道道清凉气息,只怕瞬间便要窒息而死!

“死吧小子,就怨你投的胎太好了!”

廖凡喋喋一笑,刚猛十指合拢,指上甲锐森森,眼看便要撕断张赤角脖颈、将之斩尽杀绝时,忽然现自己全身上下、连一根指头都动不了了!

‘还有高人在场?’他心大骇,厉声叫道:“何人暗搞鬼,给我出来!!!”

杨南一拂衣袖,带着妙源在院现出身形,庄内众人无不大吃一惊,就连灰袍和尚也心骇然,以他大尊者级数的修为,居然还不知道这院早有人在,这现身的一男一女究竟是何等修为?

杨南眸光淡淡,凝望着如石雕木偶般的廖凡,轻轻问道:“你唤我出来么?”

杨南一身青衣长衫打扮,身上半点法力气息也无,不知怎的,他身上一股浩然恐怖的感觉瞬间轰入廖凡心,令他心寒气大升,好似站在杨南面前,便好似巨山脚下的一只渺小蝼蚁!

这一股泯灭无穷的气息,却是令人毛直竖、心胆俱寒!

他也是精明之辈,立时笑道:“前辈莫非是上界天仙?弟子乃是阐教至善仙师门下,不知前辈驾到,实是失敬!”

道家一分为三、各立教门之后,天界人界俱都生巨大变化,下凡仙人越来越多,虽然土九洲少有仙人会出手干预,但九洲修士却个个转变心思、各投门庭!

仙人插手凡间之事,麻烦极大,但凡间修士却要大大减弱,廖凡下手诛灭一个凡人,只要做得隐秘,却也无妨,如今被人撞破,也只好先屈膝示好了。

那灰袍和尚明明是大尊者修为,对上风城却不敢妄下杀手,他忌惮的便是阐教无数门人,否则,大尊者修为岂会拿不下一个儒术宗师?

杨南淡淡一挥手,忽将张赤角从廖凡手慑了过来,他嘿嘿笑道:“阐教至善?倒是从未听闻,不知道元始天尊怎么教的徒弟,他若要胡来,休怪我不客气了!”

什么至善仙人,估计也不过是阐教三代弟子一流,似这等货色,来千万个杨南都不放在心上,眼前这廖凡更是让他看也懒得看上一眼。

廖凡听得心大骇,元始天尊乃阐教教主,至高无上,眼前这青衣书生居然敢口呼其名、一派兴师问罪的模样,若这书生不是一个疯子,只怕……

那灰袍和尚见到杨南,忽然施了一个威力甚大的佛印将风城困在其,走到杨南面前,拱手大喜笑道:“原来是教主驾到,弟子修为浅薄,恕罪恕罪!”

杨南叹了口气,转过身来,身上青袍儒衫瞬间消失,露出本来面目,他身上那招牌七彩道衣灿烂生光,他苦笑道:“佛兄,自长安一别,今日方见,你又何必拘此礼数?”

这个灰袍大和尚,赫然便是昔日的佛印尊者了,他与杨南交情非浅,向来投契,不过,佛陀入灭,佛家失了气数,此时已是日暮途穷、行将入灭,两人再见,无数感慨瞬间涌上心头……

佛印正容道:“教主莫非嫌弃我本乃佛家人?”

杨南摇头一笑,道:“三教同源,大道归一,佛家道家,何必分得那么清楚?佛兄何谈嫌弃二字。”

地位不同,眼界自然就不同,昔日的杨南会存了兴道家、压诸教的心思,但今时今日,他已是天道主宰之一,哪里会将教门分别放在心上?

就是后世弥勒,如今也不过是一个凡人,佛主都成了杨南后辈,何必再斤斤计较?

佛印微微苦笑,道:“佛陀入灭,传音三界,凡我佛家人,个个心闻佛旨,通天教主如今已是诸佛之师、诸僧主宰,凡佛门弟子,尽弃本教、改换道家门庭,我佛既有此旨,贫僧岂可违逆?”

上下不分、尊卑不论,传出去就是一个大笑话,佛印虽与杨南曾有私交,但今日情形大不相同,视杨南如视佛陀,这便是他自居弟子的由来。

杨南凡间师辈尚要尊其为长,论资格,只有大罗金仙方能成为通天教主的亲传弟****子,佛印如今只是尊者修为,连菩萨果都未能证得,实在更没法相提并论。

杨南收起诸般心思,只是笑道:“好,你我位虽有别,私交无碍,你自唤我教主,我便唤你佛印便是。”

佛印摇头叹道:“天道转变,世间当无佛家,佛印岂可再称佛印,如今我正式入道,还请教主赐个道号才是。”

真入道,弃僧礼僧袍,改道冠道衣,一体上下,俱成道士,若非如此,岂不是成了挂羊头卖狗肉!

杨南呵呵一笑,道:“好!佛印道印,俱是天道心印,何来什么分别,你便叫道印如何?”

“道印是印,佛印也是印,此号果然神妙!”被授了正式名号的道印弃了禅杖金钵,伏地叩道:“道印见过教主。”

两人分了名份,行过礼数之后,杨南方才对着一旁呆立的张赤角,道:“不知道张公子可有空房?贫道与故友正要相谈一番,不知可否劳烦一二?”

张赤角本是温厚君子,一番惊吓之后,渐渐定下心来,他眼见杨南举手之间便制住那可怕恶贼,正有心亲近,闻言点头笑道:“原来道长是仙人下界,弟子心敬神仙,正当尽心侍奉才是。”

“如此,有劳张公子了。”

杨南看也不看那木雕一般的廖凡、困在罗的风城,只带着妙源、道印跟在张赤角身后,张家庄占地颇大,装点精致,小小庄院也有竹林幽幽、精舍数排,张赤角将杨南三人领到精舍之后,命仆役侍女奉上茶点水果、自己却在一旁小心侍候。

杨南本是为渡化张赤角而来,渡化要机缘,此时却也毫不着急,他只是与道印细细攀谈一番,在道印种种言词之,对如今人界诸事渐有了解。

自杨南许诺二教入凡之后,三清教早早入世间传道,他们身入朝野乡间,算命风水、避凶测吉,观望气运,行正道辅助之法,数十年累功积攒之下,倒也让大煌皇帝尊三清教门下泌元真人为大煌国师。

三清道教行于朝堂,上行于权贵门弟、下入凡间百姓之,倒也博得一片好名声。

国师之位落入三清教手,截教门人不便插手凡间事物,只是冷眼旁观,却也不与什么泌元真人理论,江山终是杨家的,这一点无可改变,区区国师,还不放在他们心上。

三清道教的门人子弟大多还守规矩,一不在凡间显示神通,二不称神称圣,三不招惹截教弟子,看起来无为之极,只不过,这是真无为还是假无为,便无人知晓了……



正文第三十九章节人间中事!

三清道教在朝站稳脚跟之后,阐教亦是不落人后,阐教来势凶猛,先将上品儒门诸派一一收服,彻底绝了儒门修仙之望,而今的人界儒教,只有饱读诗书的儒生,再无修炼仙术的修士了。

阐教门人在赤精子统领之下,在人间扬起‘兴人道、尊正教’的旗号,凡是人族修士,皆可拜入阐教门下,传其长生真诀。

九洲宗门,缺的便是大乘仙诀,赤精子这一手,可谓从者如云,除了上品儒门彻底投靠之外,就连昆仑、冥河两派管制下的众多分支也改换门庭,截教在人界作主的如今正是步虚,以步虚的性子,自然不在乎这些心性不坚的旁支子弟。

阐教趁佛陀入灭、佛家实力大损之际,打着独尊人教、归源归流的口号,传诏勒令佛家诸派皈依阐教!

佛陀入灭之际,西方佛境崩毁,四方揭谛、八大金刚、十八罗汉、众菩萨、众比丘、众尊者已到了人界暂居。

赤精子亲统门下弟子十数万,力迫土三寺归降,众僧已接佛旨,岂会归入阐教门下?

两方对阵,一场血战,佛家诸僧固然不甘屈居人下,阐教为显威名却下手狠辣!

这一番争斗,足足斗了三十余年,最后莲花、金陀、菩提三寺尽毁,佛门弟子死伤惨重、就是西方佛境的罗汉、菩萨也殒落众多,阐教各派亦是伤亡惨重、半点也没讨好,这一场征战史称‘灭佛之役’。

阐教灭佛之后,佛门经此打击,越显现颓势,若不是阳皇步虚重入人界,携截教通天教主谕令斥退赤精子,只怕佛家诸僧要一鼓而灭、世间再无一僧了……

修士之间争斗,与凡人毫无半点关系,赤精子打的便是兴道家、灭诸家的旗号,这种事情杨南也曾作过,步虚见赤精子退让,也不好强逼,只得收了佛门残余十数万门人回昆仑山便罢。

自此,阐教势力大增,在人界一不可收拾,原本被杨南摒弃的种族等阶论如今卷土重来,元始天尊所提的‘独尊我族,尽除异类’的口号令天下人族修士顿生依附之心!

天人魔鬼,四等划分!

对于厌憎四类杂修的人族修士来说,自然拥有莫大的号召力,加上阐教对人族修士的大方,更令门人子弟越众多。

截教向来信奉‘众生平等’,众多人修不愿与妖魔为伍,是故门下人族修士越来越少,而阐教门下尽是人族修士,一时间杨南这个通天教主的妖魔头子越坐实……

若非杨南根基深厚,道家兵法二宗嫡系忠心耿耿,他还真是满门尽是妖魔了!

杨南早知道元始天尊、老君将手伸到人界,必定不会有好事,此时提及,只令他淡然一笑,却向道印问道:“如今三寺既归昆仑,人间佛寺尽毁,为何你又来到人界?”

别看两教一朝一野、闹得极凶,实际上依然不敢冒犯截教威严,如今天下皇朝依旧姓杨,人皇之印尚握在杨南手上,只要两教门人扰乱凡人秩序,触犯杨南戒律,自然是吃不了兜着走。

修士争斗可以,同门相残不行!

了断恩仇可以,祸害凡人当诛!

戒律昭昭,谁能不惧?

道印闻言笑道:“教主莫非忘了?我佛入灭,当有新生,此生重修其它,来日必能大胜往昔,他殒身入灭已然百年,此际只怕已经出世,这一番下山,正是为寻这个转世之人而来。”

在佛家诸僧心,转世佛陀是未来之主,眼前的杨南却是现在之主,一来一去,并无矛盾。

佛陀此世重修,好似从头再来,不过,这个人绝不会再是昔年的佛陀,称他为弥勒也罢、新主也罢,那是未来久远之事,到那时候,杨南只怕早就成就无上大能,哪里还会在乎一个佛主?

佛陀赠他无上六字佛音、根源大道法典,还将教弟子尽数送入截教门下,为的便是助杨南一臂之力,结一个大善缘。

他年佛陀要托庇杨南门下、重修正道之际,杨南也应当多加眷顾,才能还了这段因果。

杨南呵呵笑道:“原来如此,想必智可、法空也一并下山来了,只怕准提也按捺不住了吧?”

道印早知瞒不过眼前这位智深若海的通天教主,他只是笑道:“不错,准提师兄十多年前便在人间游历,我三人在人间找了十多年皆无结果,准提师兄便去往冥河地府,询问释尊地藏去了。”

身化地狱、地藏法王,

一念之慈,释家之尊!

如今佛家子弟没得杨南允许,虽然还是作僧家打扮,但其实与截教道士无异,唯有冥河鬼府的地藏元衲,却依然持有轮回宗菩萨的名头!

只不过,他如今与造化天轮合而为一、又握有轮转六道众生的无上大德,就是号称独尊道教、执掌灭道的元始天尊,也不敢轻易去动他!

妄动鬼府地藏,便是妄动六道轮回,惊扰天道法则,这种可怕后果,岂是元始愿意承受?

所以,这地藏菩萨,也变成了释尊地藏!佛门地位只比杨南这个诸佛之师、佛家主宰要差上少许罢了……

杨南皱眉道:“佛陀新生,非同小可,我能容得下佛家,元始、老君却也未必,准提若寻不到佛陀转世之人,只怕麻烦不小!”

弥勒转世,千万年对道家三主并无威胁,杨南怀众生平等心,不会觉得怎样,但元始天尊、老君岂会容得异教之辈再度崛起?

只怕弥勒现身,就是一场腥风血雨!

如今的释尊地藏虽然神通广大,但却是非人非鬼、肩负众生的存在,未必能为准提指点迷津。

佛家修道,重心重德不重法,这个弥勒佛若是转世,其实与凡人无异,茫茫人海,哪里找去?

道印胖脸露了几分忧愤之色,道:“元始无端灭我佛家数十万子弟,更勒令凡僧还俗,我佛转世若再让他谋算,实是后患无穷,这段因果,我等定会牢记心,来日定要叫他偿还!”

佛陀本识不灭,神人修为无法斩灭,最多不过是再次轮回罢了。

元始灭佛,一来是为了号召人心,二来是为显威能,没了佛陀之后的佛教,哪里能挡得住他那可怕的心机、可怖的实力?

天下佛寺毁了不下数十万座,百万佛门弟子死的死、还俗的还俗,如今只剩下十来万,可谓凄惨无比,若杨南不收留,早晚要被元始天尊赶尽杀绝!

杨南见道印这个心胸宽广的尊者居然也动了嗔念,心暗叹天数难逃,他也不说破,只是道:“人间之事,早有定数,我此番下界,却是为还他一段因果而来,此果得还,不便在人间久留,道印,你若寻得弥勒,便接他去往昆仑暂避就是,我谅元始、老君也不敢来我昆仑放肆!”

天道之主,不得随意现身世间,便好似天道威严虽无处不在,可哪里有人真能看得见?

至广至大、无边威能,这才是天道煌煌气象,人间之事,杨南不便出手、元始、老君也最多指挥门人子弟动些手脚了。

如今人界阐教风生水起、一派兴旺,三清教亦入主朝,杨南手下妖魔鬼怪多半归入昆仑道场,三清、阐教要征诛讨伐,也只能是对一些散仙散怪,打上昆仑,谅他们也没那个胆子!

最倒霉的便是佛教了,杨南未亲口许诺,佛家诸僧哪有资格成为道士?这一番佛家劫数无端成就了阐教的老大名声,却折损了无数佛徒。

道印也知神主不可轻易干预人间之事,他点头道:“教主放心,我等是真心入道,同参大道本源,除非他们打上昆仑,否则我等何必与他们计较?”

寻得未来佛,息隐亿万年,终有一日,佛家会大放光彩,眼下道家气数之盛,无人可以匹敌,道印纵然不忿,却也知道不可轻举妄动。

杨南目顾西北,摇头叹道:“元始手笔不小,若伐灭佛家之后,只怕又要对魔族动手,摩罗虽是我名下弟子,但亿万魔界众生却与我毫无关联,这一场浩劫,终难避免,来日之事 ,实难断言。”

征战魔族,一伐异类,这本是情理事,九洲修士因过往人魔大战死伤多少?

提起仇恨,哪家哪派不是和魔界有血海深仇?

元始天尊的动作杨南想也想得出来,他根本不必将佛家弟子尽数杀绝,只要逼得他们变成道士便是大功告成,接下来只要令阐教人大军压近,与魔界众生拼个你死我活,便是一个有赚无赔的大买卖!

人界气运,三主争夺,握有人皇神印的杨南占了大数,阐教想一点一点的扳回来,便要令人族归心,不管是伐灭佛家也好,征诛魔族也罢,其实不外乎令人族尽投门下、万众归心。

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对帝皇如此、对气数也是如此……

而九洲乃是人族当道、四类杂族大是不如,这所谓的人心,便是人族之心!

杨南本来也可以像元始天尊那般,对异族异教大开杀戒、尽拢人心,但他明知魔族百姓无辜、佛家只是气数不如,如何肯妄开杀戒?



正文第四十章节青龙法珠!

一句不能杀、不忍杀、不可杀,便奠定了杨南只胜气数,不胜人心的微妙局面。

所以,杨南可以庇护佛家子弟,但未必能护住所有魔族修士,魔修嗜血残忍、好杀冷酷已是人尽皆知,若杨南庇护这些邪道魔修,定会令截教占少数的人仙越失望……

更何况人界大战,无可避免,天数如此,无人能改。

未来杨南定会出手干预,不过此时却不是时机罢了,这种心思,他却也不会对道印说明白。

道印颌道:“魔族来到人间之后,只守着三处疆土,魔帝治下平民甚少与外界往来,不过我听闻凶悍魔修依然杀生如蚁、在三地与九洲修士多有纷争,此等作为,他日必有大祸,看来这场劫定是难免了。”

杨南去过魔界,虽然知道魔族平民多半与人界凡人无异,只是修士却异常凶残冷酷,人魔大战,只在早晚罢了,他微微笑道:“也罢,此事不必再提,如今我寻得正主,却办了正事要紧。”

道印见杨南一袭七彩道衣,不见半点修为,他心知杨南的境界,已到了他不可想象的地步,闻言愕然道:“教主乃无上至尊,为何会突来人间,不知要办什么正事,若弟子能助力,定不推辞。”

杨南指着侍立一旁,一脸恭谨朴实的张赤角,笑道:“我若不是为他而来,何苦要走这一遭?”

道印心大奇,这张赤角虽有赤光冲顶,但放在人皇至尊面前,又算得了什么?

区区一个凡人,如何能让天道主宰下界眷顾?他想了一想,忽然笑道:“莫非……这位张公子前生竟是教主故人?”

杨南凝望着一脸温厚的张赤角,只是笑而不语,昔年赤阳那熟悉亲切的面庞在他脑海一闪而过,种种往事浮上心头,眼前这位张公子,若能诚心向道,往事种种他最终会想起,若无心向道,只不过还是沉沦轮回的凡人罢了……

那张赤角福至心灵,猛然拜伏地上,叩哀求道:“仙长,弟子倾慕仙道,还请仙长收我为徒!”

张赤角本来生于富贵之,不知人间疾苦,父母逝去之后家有不尽钱财、万亩良田,哪知一个儒术宗师便差点逼得他家破人亡,此时见得杨南手段,便生出了修道之心来。

若能学得法术,也不会再有今日被人逼得走投无路之事,面对一个真正的神仙,他岂会错过这个机会?

杨南手掌一伸,张赤角便身不由己的站起身来,杨南笑道:“张公子不必如此,你我虽是有缘,但并无师徒名份,何况你前程远大、功名在身,岂可破家出道?若你真愿舍了家宅富贵,自然可学,若是不能,不必勉强。”

“这个……”

张赤角本性淳厚,倒是从不说虚言,他想学的只是仙术,并非真想出家为道,世人都说神仙好,可有几人真能修成仙人?

他又怎会知道,站在自己面前的不是一般仙人,而是神仙的祖宗!若他真想修道,一个长生道果如何会少得了他?

他迟疑了一下,终是放弃求道之心,躬身道:“弟子凡根未尽,如今命在旦夕,还请仙长救我性命!”

杨南点了点头,笑道:“你不必担忧,那儒门恶贼已然被擒,我施一法,管教你日后安全无忧便是。”

“公子之意,我已知晓,且让贫道助你一臂之力。”

杨南轻轻招了招手,张赤角脖颈之上那串青龙灵玉应声落入手,这串灵玉光华绚丽,显然非是凡物,杨南抬起手来细细一看,忽然间哑然失笑,他心闪过一丝恍然:这串青龙灵玉果然来历奇特,难怪廖凡、风城会起了贪念!

昔年杨南传诏天下,号令九洲群修执行斩龙令,天下龙族终至绝迹,这一串青龙灵玉赫然便是斩龙令衍生之物。

杨南略一推演,便知道此物来历,这一条青龙也曾是四海龙族,昔年斩龙令下,天下各派修士屠龙如狂,青龙为修士所伤之后,已是心胆俱寒,追他的修士法力极强,这青龙无奈之下,只好遁入山腹之的玉石之内潜隐。

那修士眼见青龙遁入山,只是冷冷一笑,施了一个困龙阵,硬生生将一条青龙困入美玉之,拥有困龙阵的山,后来便成了困龙山,山困龙阵极是厉害,数百年过去,这青龙肉身与玉石融为一体,仅剩龙魂尚存,再也作不得怪。

张家祖宅便在那青山之,无意间得了此物,也是机缘巧合、德福天成,灵玉的青龙之魂需借张家德气滋养残存龙魂,无怪会死命护着张家后人。

如今玉到手上,杨南身上隐隐神威、浩浩仙气,骇得这条青龙之魂心胆俱裂,它只是一个劲的传出神念,连连向杨南讨饶,它万万没有想到,昔日屠龙的祖宗会出现在自己面前!

杨南也不去管这条小青龙如何恐惧、如何作揖求饶,他掌运玄光,默施符录,划出一个个微妙仙印,将青龙灵玉制成了三十六节璀璨明珠!

这串青龙灵玉本是龙躯与灵玉凝成之物,品质几近仙品法宝,加上有青龙元神在内,更显得威力广大。

被杨南炼成的三十六颗青碧青龙法珠,颗颗皆有杨南布下的仙符法印在内,每一颗法珠可显化一尊威严神将,一旦张赤角有难,神将应声相护,其威力骇人听闻!三十六颗法珠齐出,化成的青龙不再是那般弱小,而是真正可怕的壮美真龙!

三十六珠可护张赤角免去三十六次灾难,青龙元神能令他百病不生、长寿百年,杨南这一番赐赠,便是看在昔年赤阳的份上。

这青龙灵玉恰似杨南昔年得过的那张清虚洞天神符,若是落到修道人手,不亚于一个上品修炼洞府。

杨南祭炼完青龙法珠,依然将青龙法珠挂在张赤角身上,只不过,此时那青光璀璨、绚丽迷离的灵玉之光已经变得十分暗淡,丝毫没有什么异宝的踪影。

有道是宝动人眼、财动人心,若再像先前那般宝光绚烂,一样是惹祸的根源,真正的神物,自该晦暗自隐、为主人免去灾厄。

张赤角得了偌大好处,却兀自浑浑厄厄,杨南指着青龙法珠,口作谒言,淡淡笑道:“全也此珠,失也此珠,功也此珠,败也此珠,赤角,来日你终会明白‘人生如梦’这四字真义,到时候便是你我再见之时。”

杨南解了一段因果,心欢喜,立起身来带着妙源、道印便要告辞,张赤角虽不知道神仙行事手段,但却也知道眼前这俊美凡的神仙对自己颇多善意。

世上神仙无数,但真正遇仙者又有几人?

他依旧依依不舍的道:“仙长既来寒舍,不如再多住些时日?弟子承蒙仙长恩德,正要尽心侍奉才是。”

“仙凡有别,终是殊途……”杨南拂袖一笑,摇头道:“你我相见,只在他年,两世缘分,终要了结,你且好自珍重才是。”

杨南挥手别过张赤角,昂然出了厅堂,只见天已大亮,碧空朝日绽放灿灿光芒,竟然已经一夜过去,他依旧摇身变化成青衣书生模样,施施然便往院门而来。

“主人出来了……”

庄内一大群家丁立在庭院,对两个奇形怪状的怪人指指点点,那两个儒门之贼一个依旧十指大张、作扼杀状,一个困在符印当、气息奄奄,家丁打扮的五鬼、六童赫然早早立在庭院之,守着这两个贼子寸步不离。

见到主人出来,为的开口笑露出一丝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