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遗失的古典-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切收拾完毕,她们蹑手蹑脚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妹妹说:“二姐,今年夏天雨水出奇的多,而且一下就是大暴雨,咱家的房子都被淋漏了,尤其是堂屋最厉害,有一次,我接了一大脸盆呢!上个月,姐夫过来,给屋子都翻修了一下,但现在又漏了。对了,咱们的房间还漏呢,不过,还好,现在没漏……”她的话音刚落,只听“啪啪——啪啪——”的声音,苏苗青抬头四处张望,最终发现放在床尾的自己心爱的草绿色的挎包上有一片湿,雨滴还在有节奏地往上啪落。
“哈哈,啥事都邪乎,说曹操曹操到!都怪我这张乌鸦嘴!”妹妹咯咯直乐。
苏苗青出神地看着眼前的一切,沉默不语。她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手也紧紧地攥成了拳头。
早上,妈妈特地给苏苗青做了她平时最爱吃的“水激馍”,把两个硬面馍头切成寸许长、指头般粗细的馍锭儿,然后放入40度左右的热水中浸透,再放入滚油中炸成金黄色,捞出后疾速放入提前备好的稀糖汁中,二三秒后再捞出。前后不到五分钟的时间,色泽鲜艳、外焦里嫩、香甜可口的“水激馍”就做好了,妈妈给她盛了一大盘。然而,苏苗青食不知味。因为早上她看到弟弟从他的小屋里也端出半盆水,心里很难受。她默默地蹲在堂屋门口一个人吃,谁也不搭理。等全家人都吃完了,她便抢着去收拾碗筷,自始至终,她一声不吭。她的脑子一直在盘算着:今天已经是八月中下旬了,没多久,北京那边的私立大学就要开学了,怎么给妈妈说?怎么去筹那五千元钱的学费?妈妈会不会答应?
妹妹吃完早饭就去城里的皮革厂上班了,放暑假在家的弟弟也跟着胡同里的小伙伴们去护城河里摸泥鳅去了。家里只剩下苏苗青和妈妈。
苏苗青在厨房一直忙到锅碗盆勺光泽闪耀、窗明地清,才回到自己的房间。她静静地坐在书桌前的椅子上,打开毕业留言本翻看起来,扉页上楚老师洋洋洒洒的大字映入眼帘:额上两弯新月,只欲压倒须眉。这是楚老师对自己的激励,我不能辜负了她的期望,更不能放弃自己的追求!
不知什么时候,她发现妈妈站在身后。
“妈妈——”苏苗青回过神来,轻轻地叫了一声。
“青青,告诉妈妈,你是不是又有新的打算?”妈妈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她懂她的争强好胜,她知道她不可能待在家里,找份工作,找个婆家,去循规蹈矩地生活,她与另外两个女儿可不一样。
“妈妈,您允许吗?”苏苗青的声音有些发抖。
“允许。”妈妈慈爱祥和地望着自己的女儿,出乎苏苗青的意料。
“妈妈,我还要上学。”
“学校的名额你已放弃了,你打算上什么学?”
“私立大学,妈妈,我回来之前,都联系好了,就等着九月一日去报到了……”
。。
遗失的古典 第八章(24)
“哦——其实,这是件好事——”妈妈的声音依然低沉而沙哑,“学费要多少?”妈妈猛然问道。
“学费五千,住宿费两千。”
“哦——好的。”妈妈的声音平静地像一汪没有任何涟漪的湖水。
“妈妈,我知道咱家没钱,所以,我很苦恼。其实,当初我放弃学校保送我上河大的机会,也是从这方面考虑的。我以为自己有本事赚钱养家了,可以供弟弟上学了,可以不让体弱多病的您那么操劳了,但是我到北京后发现,没有知识光有闯劲是不行的,当机遇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只有手足无措。因此我现在更迫切的需要是学习,而不是工作。妈妈,只要我能大学毕业,就一定能找到很好的工作,能挣好多钱,能给咱家争气,能如爸爸当年的愿。妈妈,你知道吗?昨天晚上,我就梦到爸爸了,他说他很支持我上学——”
“妈妈也支持你,我会想办法的,你放心吧。”妈妈抚摸着苏苗青的肩膀,“妈妈也相信,青青会有出息的,青青是咱家的顶梁柱。”
妈妈回堂屋摸索了半天,又急匆匆地骑着单车出去了。
中午,苏苗青给弟弟妹妹做了两碗烩面,自己却没吃,她愁得一点食欲都没有了。她知道妈妈肯定是出去筹钱了。一直到傍晚夕阳西下时,妈妈疲惫地回来了。苏苗青赶紧给妈妈倒了杯凉白开,搬了把椅子,妈妈坐下来,一边用围在脖子上的毛巾揩着汗一边“咕咚咕咚”地大口喝着水。
“青青,妈妈把钱给你凑齐了,你可以上学了。”妈妈的话语带着笑。
“您又去找姐夫借了吧?姐姐,还好吗?”苏苗青平静地问。
“我是去她家了,你姐还好,最近我看她又胖了些,听你姐夫说,她又有了,赶到来年四五月份,你又多一个小外甥呢!”妈妈一脸的笑。
“都有两个啦,还生呀?”
“你姐夫不是喜欢小孩子嘛!多一个多两个他都高兴着呢。反正他家新建两个养猪厂,多养几个孩子,赶明个,有人帮他干活。”
“那么多钱,都是从姐姐家拿的?”
“不是,从她家拿的三千不到。最近你姐夫的生意不好,前段时间,因为病猪肉的事,他没少被牵涉,被什么质检部门罚了好些钱呢!其实可不怪你姐夫,是他不小心买了几头病猪。”
“那别的钱从谁家借的?”苏苗青打破砂锅问到底。
“你姥姥娘在我当初出嫁时,送给我的那个玉镯子,让我卖了——”妈妈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伤感,“当初你姐姐出嫁时我没舍得给她,她时不时总摔东西玩,我怕她给摔碎了。我寻思着,将来给你当陪嫁用,如今不是急用钱吗?那都是身外之物,没了就没了吧,只要你长了本事,也就是你的了,谁也带不走。”
“妈妈,晚饭做好了,热在锅里,您趁热吃吧,我想出去一会儿……”苏苗青的声音有些哽咽。
“你要去哪?天都快黑了,没准,待会还会下大雨呢!”
“我想爸爸了,想去看看他……”
商丘古城南门外,距离古宋河畔的千米开外,有很大一片空地,这里是满坡的荒草,与闻名华夏、享誉世界的著名景点“八关斋”遥相呼应,显得有些凄凉。
“八关斋”是苏苗青心灵深处的烙印。这种烙印使她油然而生出一个意念,以后的某年某月,自己也能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造福,即使不像田神功受到所有乡邻的爱戴,有著名书法家为自己题词,只要在家乡有个关于自己的纪念碑墓,也不枉此生。小时候,爸爸对她讲过有关“八关斋”的来由:河南节度使田神功当年为了保卫睢阳,同安史叛军大战两天两夜,经殊死拼杀救出睢阳全城兵民,后来因自己苦战成疾,生命垂危。睢阳百姓为祈祷田神功早日康复,自动设“八关斋会”,捐粮捐款,请一千多名僧人赴会。一时,香、供摆满郊野,经声佛号昼夜不息,四乡百姓云集,车马塞道。64岁的颜真卿有感于此,亲自撰写一篇九百多字的短文,题为《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刻于石壁。苏苗青难以想象当时的场景是多么的感人至深,但她明白,生命短促,只有美德才能将人传到遥远的后世。
。 想看书来
遗失的古典 第八章(25)
苏苗青伫立观望回味了一下“八关斋”,转身穿过一片片荒草丛,直奔葬有爸爸的坟墓。此时云块在天空徐徐变幻着形状,像染了多种色彩的山峦,映射在“八关斋”的石壁上。不觉红日西沉,地平线即将消失。远近的墓林上空已笼罩了一层雾气。顷刻之间,苏苗青看见身旁的一座座墓碑被越来越浓重的雾气所笼罩,又幻觉到有几处忽聚忽散、忽明忽暗、飘飘荡荡的磷火,气氛顿时阴森起来。她不禁打个寒战,直到她来到了爸爸安息的地方,才安下神来。
“爸爸,我来看您了,我漂泊在外的这一个月,您在天之灵都看到了吗?妈妈好多事都不知道,我没有跟她讲,怕她担心,但我知道您什么都知道。爸爸,我要去上学了,昨天晚上还梦到您呢,您亲自送我去北京上学的,我好幸福好高兴啊!您知道吗?妈妈也很支持我的,妈妈好有本事,出去一天就给我筹齐了上学的费用,姐夫那人真不错,帮咱家不少忙,您在天之灵,一定要保佑他生意兴隆!爸爸,您放心吧,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刚才还碧空如洗的天宇,不知何时被铅块似的黑云遮盖无余,一道横空划过的霹雳闪电,就像锋利的铡刀猛地辟开乌云。苏苗青感到浑身冰冷,“爸爸,要下雨了,青青要回家了,有机会再来看您。”她如同脱了缰的野马一样往家里狂奔去。果然,两分钟不到的工夫,豆粒大的雨点已拍打到路面上,泥土被拍得“嘭嘭”作响,翻起了微尘。这时,她看到妈妈一手撑着雨伞,一手拿着件雨衣朝自己踉跄着跑来。
……
“青青她爸,我知道你想青青了,你可别再亲她了,让她快点康复吧!过几天,她就要去北京上学了,你可别误着她,你走吧,走吧,你的碎骨别再碰她了,这孩子经不起折腾,她现在都瘦得不成样子了,你就心疼心疼她吧,啊?我求你了……”妈妈蹲在地上,对着一碗水中站着的三支筷子,仿佛在念经一样地重复着这些话。五分钟后,妈妈扶起半睡的苏苗青让她半卧在床上,把她额头上的湿毛巾拿下来,“青青,来吹三下,吹三下,你就好了。”妈妈说着,往水上面又撒了一捏面粉。苏苗青知道妈妈又在给她驱碎骨。
小时候,每次她受到惊吓,夜哭或者莫名地发烧,妈妈总会在给她喂药的同时,启用这种驱鬼的方式,她总会很快好起来。虽然有些迷信,但却寄托着妈妈殷切的愿望。当她对着妈妈在水上面撒的一层面粉,吹三下后,妈妈又开始念叨:“给你些汤面喝,喝好后,就离开家吧,不要自己回来,我们想你,会去看你……”她迷糊的双眼仿佛看到了爸爸徘徊在堂屋的门口,一步三回头地不舍得离开。在爸爸的身上,她分明看到了堂屋的两扇掉了红漆的木板门,爸爸的身体是透明的……她想给妈妈述说她看到的一切,但是嘴巴动了动,却没有力气说出口。她两眼发直地看着爸爸,而爸爸也在用无比慈爱的眼睛望着他。这时,妈妈从厨房的锅底下面抓来了一大把碳烧的青灰分别撒在堂屋和青青房间的门口,刹那间,爸爸就消失了。她想去责怪妈妈,不能那么把爸爸赶走,但她张了张嘴,还是说不出话,只是眼泪刷刷地往外流。
“我的青青,乖女儿,你好些了吗?头还那么疼吗?”妈妈趴到苏苗青的枕边轻声问。苏苗青微微睁开眼,外面的雨已经停了,再侧过脸去发现,挂在墙上的老石英钟指向了凌晨四点三十五分。不知为什么,天空好亮,透过窗子望去,都可以看见挂在天上的黑云。
“好多了。”苏苗青看了看眼睛布满血丝的妈妈和在一旁守护自己的弟弟妹妹。
“妈妈,要不,天一亮,咱们就送二姐去北关医院瞧病去,要是高烧还不退的话。”妹妹轻声地对妈妈说。“二姐,你要快点好起来啊!不然,我明天都没劲去河里摸泥鳅啦!”弟弟忽闪着像黑葡萄似的大眼睛,用小男孩儿的清脆嗓音对苏苗青说。
“青青是得了你爸爸的碎骨,我已经给她驱了,如果她病情还不好转,医院还是要去的。”妈妈倒不是不去给女儿看病,只是觉得女儿有很重的心病,有心火,加上又想爸爸了,被雨水一淋,难免生病。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遗失的古典 第八章(26)
黎明,像一把利剑,劈开了默默的夜幕,旭日披着烈烈的酒气上升,将一种无限的醉意朝着这个错落有致的八卦古城四处播散开来,晨曦斜洒在庭院堂屋的屋顶上。
苏苗青睁开蒙胧的睡眼,缓缓地坐起身,只见妈妈和妹妹调角躺在大姐出嫁前睡的那张木板床上。她悄悄地下了床,感觉有些头重脚轻,眼前还直冒小星星。但还是稳住步子,径直去了厨房。她饿了,昨天一天几乎没吃什么东西,昨晚又吐得一塌糊涂,胃更空了。她掀开那个用泥土和砖块垒起的柴地锅,从里面拿了块有些余热的葱油饼,顺手倒了一碗开水,大口大口地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二姐,你病好了吗?”妹妹不知什么时候站在她的身后,把苏苗青吓得一哆嗦,手中的葱油饼差点掉在了地上,“你现在知道饿了,看来病好了!”妹妹欣喜地说,“我看妈妈没起床做饭,正打算进厨房熬些粥。”
“艳艳,我好了。你看,我这不好好的吗?”苏苗青伸伸胳膊伸伸腿。
……
“后来,我大学毕业后,就四处找工作,历经生活的艰辛。我时常安慰自己,好多人想拥有磨难的人生还不能呢,因为他们生活条件太优越了。不像我们外地来京的孩子,什么都得自己去扛,尤其是对于我们女孩子,一步走错,步步皆错,再想回头可就难了。”这时,她的脑海中像闪电一样划过了吴芸的影子,心口有些隐隐作痛。不过,对眼前的这个男人讲起她时,只是蜻蜓点水地一带而过。
。 想看书来
后记(1)
白色与绿色的思索(后记)
崇尚简单的我,叫一一,再简单不过的名字。
与朋友走在街上,有时,为了一句话,嗓门很大的我,会笑得前仰后合,还会发出巫婆般的笑声。朋友往往会拍拍我的肩膀说:“嗨!咱能不能不笑得那么爷们!”
别人都说,我穿件旗袍,梳条麻花辫,坐在那里,只要不说话,绝对是标准江南水乡的姑娘,但只要一开口,就如同一只来自北方的狼。
我爱写作,从十多岁一直写到现在,上大学的时候,用手写,稿纸能写出一尺厚,一直写到手抽筋。灵感来了,趴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写。室友说我,如果以前学习有这一半努力,不上清华也得上北大。
《遗失的古典》这部小说,两年前就结稿了。因为奔波于生计,难得抽出时间好好雕琢打磨它。但,心中一直在酝酿它,企图它的某个情节更引人入胜。比如,女主人公苏苗青的死,我就酝酿了半年之久。在这期间,我曾求助于一个思想怪癖的男孩,他二十岁娶了一个仿佛像他妈妈一样,大他十二岁的老婆,他总是行为举止与众不同,时不时还会语出惊人,我经常会把他一些经典的语言记录下来。他高大帅气也很精干,是我们单位的网管,我们也算是不错的朋友。于是求助于他,帮我设计一下一个女孩子的“死法”,要让人充满遗憾,还得让她死得很漂亮,不能是被火烧死,被人杀死之类很丑很俗的“死法”。我们上班的时候,时常偷偷MSN交流,但最终,他也没有给我想出个让我满意的“死法”来。后来我的一个朋友租房子,要求房东更换一下厨房的非强排式燃气热水器,房东嫌麻烦,不换。后来,她的同事们提醒她,说房东不换就千万不能住,很危险,他们给她讲了身边很多中毒死亡的案例。有一次,她无意讲给我听,让我茅塞顿开,一下子让我有了写作灵感。就让苏苗青睡过去吧,想来想去只有这种“死法”,才能让她死后也很漂亮。对于她的意外死亡,我设置了一个情节,她正准备洗澡,突发灵感,入神工作引起的死亡,不免让人觉得实在太可惜了。这一点灵感来自于我的亲身体验,我经常洗脸刷牙到一半,突然想起一句话,一件事,会第一时间,满脸洗面奶或者噙着牙刷,跑到书桌前把想到的一切以最快的速度记录下来。
死亡的颜色是白色,也是这部小说的背景底色:雪花、雪景、白纸糊的蝴蝶风筝、白色的蝴蝶、苏苗青白色的衣服;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小说的原生色:麦苗儿、苏苗青的名字、草绿色的挎包。
白色与绿色是全文的色彩元素。一个是消逝,一个是生命与希望。相互结合,来衬托女主人公的命运多舛。
有一次,我把小说的后两个章节,E…Mail给一个中央编译局的朋友看,让他提些建议。他对我讲,你写的东西,一个字:好!还有一句话:不像是个女孩儿写的,像个爷们写的。我一愣,我与“爷们”这个词怎么这么有缘?我问他此话怎讲?他说,你写的东西,像漫山遍野的野花,一方面,你要让它有原始的质朴之美,让人如沐浴春风;一方面,你要给它修枝剪叶,栽进精致的花盆,让它雍容华贵得可以登上大雅之堂,让人赏心悦目。我“嘿嘿”一笑,顿悟。
我下定决心,要让这部一直搁浅的作品顺利驶向宽阔的海洋。于是,便全力以赴、废寝忘食地打造它,完善它,经常撰改至凌晨。躺下睡觉时,满脑子还是雪花在飘,蝴蝶在飞。可能因为过于劳累和精神亢奋,食欲大减,平均一天只吃一顿饭,一周就瘦了五斤。小蜜蜂是我非常好的朋友,她很不客气地对我说,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否则,你以后就别想写了,该我替你写了,但写的是——悼词。我笑说她真幽默,她则翻了个白眼,不理我了。
在撰写与修改的过程中,每每到小说情节高潮的部分,我总是泪如雨下,伤心得心口直疼。我在想,如果,我在电视或电影上看到样的故事情节,也会哭。不知道是我的泪腺发达,还是故事情节太感人,反正,我每次都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一边哭一边写。后来我跟一个作家朋友说起,他说,这是好事,要感动读者,首先得感动自己。我说,写作不是用手写,不是用脑写,而是用心写。我就是用心来写,那些看似简单,但具有深层含义的东西。比如,小说中刻画的苏苗青好朋友之一的吴芸,她想吃价格昂贵的美国大杏仁,但没钱,便去偷。这个偷,不是一般的掖藏起来,拿走之类的偷,而是,她把花生米与杏仁的价格标签换掉,“光明正大”地通过扫码器来偷。这种细节的刻画,更反映出吴芸内心世界的“变异”,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比如,我在塑造苏苗青这个女主人公的时候,不让她尽善尽美,就让她有各种各样的瑕疵:她偶尔也会说粗话,会去骂一个吓到她的老太太,尽管她是有素养而善良的;她生活没有条理,总是把家里搞得乱成猪圈,没有女孩子的细致,尽管她办事果断而干练;时常她还会狂妄自大,有很多孤傲的特质,尽管她有理想有追求,是积极向上青年人的代表。因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我觉得这样去刻画一个人物才真实,她一举一动演绎的场景,才会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后记(2)
河南向称中国之缩影,是华夏文明的根源,识者有识中原者知“天下”,不到中原不到中国的说法。商丘是华夏之邦商人、商品、商业和商文化的发祥地。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我把商丘悠久的历史文化、当地的风土人情渗透进来。让苏苗青与白世琪凄美的爱情故事与“桃花扇”中的侯方域与李香君凄美的爱情故事,通过“愧玫园”与“愧石墩”相得益彰。让鲜为人知的八卦城、水上城的“商丘归德古城”揭开她神秘的面纱,展现于世人面前。
这里面包含了我对小说之外所赋予的颜色:一种,“商丘归德古城”在很多人脑海中是一片空白——白色;另一种,我对其深深的热爱,要让她在中国、在世界广为流传,赋予她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绿色。
白色与绿色,是我笔下的双重颜色。
生命就是生与死,没有任何意义。感谢所有支持我的人,让我用《遗失的古典》给自己的生命,初步赋予了意义。
乔一一于北京
txt小说上传分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