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鬼浒传-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城管是谁?不是别人,正是夏卫东。

    当初,夏卫东猛不丁地被冷卫东刺伤,也害怕,魂魄一下子脱离了身体,飞走了,落在古运河畔。勾魂使者扑了个空,去别处执行任务去了,把夏卫东这事撂下了。

    曲和祖上可是义和团的团丁,夏卫东这点三脚毛功夫,哪是曲和的对手。

    自此,曲和便在古运何畔卖他的酒酿。夏卫东养了一阵子伤,痊愈了,仍旧在河畔溜达,只是再不撵曲和走了。

    此时,曲和已经知道这位阴间的城管名叫夏卫东。曲和见机行事,逮个机会,给夏卫东赔礼道歉。给足了夏卫东的面子。一来二去,和夏卫东熟悉了。

    熟悉了就喝酒,当然是去末口酒楼。夏卫东哪能让曲和请客,他请。

    末口酒楼的老板,夏卫东都认识,当桌送了一条长江刀鱼。那可是一直从春天冷藏到现在的鲜物啊。这个面子,都不用多说了。

    席间,夏卫东问曲和:“看你不像是专做生意的,来淮州有什么事吗?”

    曲和就把寻找冷卫东的事一一告诉了夏卫东。

    夏卫东一听,当即明白了。“你找冷卫东?你可知道,我现在的样子,都是冷卫东害的?”

    夏卫东便把冷卫东如何喜欢上馒头妹,如何刺死他的经过讲了一遍。

    “原来是这样!这么说,你知道他的下落了?”

    曲和满心欢喜。心里想,正应了那句话,“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夏卫东一脸无奈。“哎哟,他的下落,我还真的不知道。”说完,夏卫东又摆摆手。“不过,我可不是因为恨他,才不告诉你的,我是真的不知道他的下落。”

    曲和一听,心里一下子又凉了半戴。
第037章 齐卫东怜惜馒头妹
    不过还好,总算有了一点冷卫东的线索。

    曲和打算让夏卫东带着,去瞧瞧馒头妹,包括齐卫东和郝卫东。

    夏卫东说:“看不成了。”

    “因为啥?”

    “他们都死了。”

    “都死了?”曲和一听,惊得张大嘴巴。

    “你紧张什么?死了就成了鬼,大家都是鬼,不更好寻找了吗?”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觉得太突然了。”

    “有什么突然的,情理之中的事。当然,也不是全都死了,还有一个郝卫东。”

    夏卫东带着曲和,来到市镇,一个繁华的街口。此刻,许多店铺都打烊了。不过,郝卫东的手机店还敞着门。不过也没有什么生意,郝卫东正趴在桌子跟前玩电脑。

    夏卫东和曲和大模样地走了进去。

    有鬼进入,郝卫东是看不到的。夏卫东和曲和也没有想让他发现他们的意思,所以不刮旋风,不弄动静。

    夏卫东和曲和为什么敢在白日大模样地走进市镇?因为人类,经过一天的劳顿,精力消耗怠尽,气衰力弱,已经没有那么强势了。相反地,鬼魅经过一天的休息,正像人们早晨刚刚起床的时候,精神头十足,所以敢在闹市区逛一趟。

    夏卫东说:“喏,这就是郝卫东。”

    “那,齐卫东呢?”

    “齐卫东,成了鬼了,也不知道现在在哪里。”

    接着,夏卫东又领着曲和来到纸箱厂。“喏,这就是齐卫东和冷卫东上班的地方。这儿,这儿是馒头妹出摊的地方。”夏卫东指着纸箱厂前边的一个叉路口。

    “据说,齐卫东是和冷卫东、馒头妹一起走的。”夏卫东对曲和说。

    原来,冷卫东在馒头妹那里住了一段时间,发现齐卫东隔三差五地去找馒头妹。齐卫东觉得,馒头不能总是这样,她这样天天无精打采,生活在冷卫东的阴影之中,对她不好。她得重新做生意,只要做起生意来,一忙碌,就什么都忘了。

    齐卫东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馒头妹,馒头妹说:“我如果再去出摊,城管还得撵我呀。”

    “这个不怕,这一次,咱们租一个门脸,按部就班地干。”

    馒头妹一听,急了。“租一个门脸,要一大笔钱,我出不起。不行,不行。”

    “这个钱,我来出,就算是借你的。”

    “这个……”

    馒头妹尽管有些担心,但还是接受了齐卫东的资助。齐卫东是个好人,以前就是个好人,只是被冷卫东误会了。现在,冷卫东死了,之前所有的猜忌和误会,都随他走了。齐卫东又可以像以前那样,照顾馒头妹了。

    齐卫东一下子借给了馒头妹五万块钱。

    只是这样,惹恼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杏儿。杏儿是齐卫东的老婆。杏儿是怎么知道齐卫东借给了馒头妹五万块钱呢?

    原来,杏儿的弟弟要结婚,结婚就得买房子,可是钱不够呀。杏儿就跟齐卫东讲,把家里存的那十万块钱拿出来,帮弟弟一把。齐卫东一听,心里就毛了。一边答应,一边想着,去哪里弄这五万块钱,填上这个窟窿。

    齐卫东还没迭得把钱弄来,就捅了娄子。

    那是一天早晨,齐卫东值完班,又去帮着馒头妹去菜场买菜,刚巧被邻居瞧见了。那个邻居看见齐卫东,打个招呼:“齐哥,你可真是模范丈夫。”

    齐卫东憨憨地胡乱答应一句。

    谁知,那个邻居在回来的路上,又看到杏儿,杏儿起了个大早,也去菜场买菜,因为昨天弟弟打电话,说是今天过来一趟,所以备点儿新鲜菜。

    “怎么,齐大哥买了那么多菜,你还买啊?”

    杏儿听邻居这么一说,不仅纳闷。齐卫东什么时候帮家里买过菜啊。当即回家看个究竟。经过纸箱厂,正好看到齐卫东从馒头妹的店铺里出来。

    “齐卫东——”

    齐卫东吓得一哆嗦。

    “你买的菜呢?”

    齐卫东一看,瞒不住了,如实相告。

    杏儿一听,火冒三丈。“她就是一个狐狸精,害人的狐狸精。冷卫东被她害死了,又来害你。”

    齐卫东听到杏儿的话难听,就拖住杏儿,往家去。

    到了家门口,杏儿对齐卫东说:“钱呢?我弟弟一会儿来拿钱,你把钱找出来。”

    齐卫东吱吱唔唔,拿不出来。

    杏儿恍然大悟,意味深长地噢了一声。“齐卫东,你是不是把钱借给那个骚狐狸精了?否则,她哪里来的钱盘店面?”

    齐卫东不承认。

    “你不承认,你把钱拿出来啊。要不你说你借给谁了,我去质对。”

    齐卫东和馒头妹,早先的传言,杏儿有所耳闻。后来,冷卫东一出现,杏儿就不猜疑了。现如今,冷卫东死了,谁能保证齐卫东不再去找她。

    杏儿盯着齐卫东看了半天,逼问道:“齐卫东,你不把话说清楚,我现在就去找馒头妹。”

    齐卫东看见纸里包不住火了,只好承认。

    杏儿并不是嫌齐卫东往外借钱,而是嫌借给馒头妹。馒头妹这个来历不明的小丫头,命硬,冷卫东刚给她好了一年,就给克死了。

    杏儿到馒头妹的店里大闹了一场。

    闹得齐卫东灰头灰脸,去找郝卫东。郝卫东说:“你到底和馒头妹有没有事儿?”

    “怎么连你也不相信我?”

    “朋友之妻不可欺。你敢说,你对馒头妹一点儿心都没动过?”郝卫东追问。“大家都是男人,男人肚子里的那点花花肠肠子,男人能不知道。”

    “去,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回到家里,杏儿也好言相劝,齐卫东赌咒发誓说,只是看她一个人在外边,不容易,只是想帮一帮她。齐卫东和杏儿尽释前嫌。

    这一段时间,冷卫东在暗处,看得真真切切。他看到馒头妹的新店开张,为馒头妹高兴,看到齐卫东对馒头妹的照应,也不再生气。因为现在,爱怨情仇已经在他的心中消失。他反而觉得,这些都是人间的事情,一个鬼魂是没有资格说三道四的。

    不仅如此,冷卫东还托梦给齐卫东,希望齐卫东好好照顾馒头妹。因为过不几天,他就要走了。齐卫东正睡得迷迷糊糊,突然惊醒,拿过手机一看,才只凌晨两点,知道是一梦。

    齐卫东在梦中梦到冷卫东,接受了冷卫东的嘱托。天明后心里想想惭愧,天天在馒头妹的眼皮子底下过来过去,却不能去看望她一眼。一想到这些,恼了去了。于一日一头钻进馒头妹的店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杏儿知道齐卫东又去找馒头妹,心彻底凉了。去馒头妹那里买了几个鬼馒头,回到家里,抹上老鼠药,搁在饭桌上。忽然想起来,临死之前要洗一个澡,换一身崭新的衣服。做一回女人不容易,死也要干干净净地死,要对得起自己。

    杏儿在卫生间里洗澡,没想到齐卫东从厂子里回来,看到桌子上的糯米馒头,这可是他最喜欢吃的鬼馒头,抓起来就吃,一连吃了两个,又去抓第三个,没抓起来,就倒在了桌子上。

    杏儿洗完澡出来,一看到齐卫东,啊呀一声,当即晕厥过去。

    杏儿醒过来,料理了齐卫东的后事。三天三夜,茶饭不思。馒头妹陪了她三天三夜。

    第三天夜里,杏儿揣着必死的决心,吱呀推开门,朝古运河走去。

    馒头妹听到杏儿的脚步声,披上衣服,踏着月色,追了出去,一直追到古运河边。馒头妹猛然听到扑通一声跳水的声音,以及咕噜咕噜的拍打水花的响声。

    是杏儿。一定是杏儿。

    馒头妹紧追几步,一头扎进水里。可是,馒头妹在北方长大,水性一般。在水里挠了一阵子,也没抓到杏儿。自己的身子越来越沉,等到想游到岸上,已经没了气力,一股水流涌来,她便朝下游飘去。

    第二天下午,古运河下,浮上来两具女尸。一个是馒头妹,一个杏儿。

    冷卫东离开淮州的时候,走在古运河畔上,刚好遇见馒头妹和杏儿。由于事发突然,馒头妹和杏儿的死迅,丰都城里并不知道,所以,她们的魂魄只能在古运河边游荡。

    杏儿瞧着馒头妹,对她**齐卫东的往事耿耿于怀,不愿和他们一起走,单独朝丰都走去。

    冷卫东和馒头妹结伴前行,远远地看见前边一座末口酒楼,打算进去吃一顿。只见黑、白无常二位将军正跟酒楼的主人吵架。原来,两位将军嘱咐再嘱咐,不放糖不放糖,可是菜端上来偏偏又放了糖。彭老板承诺重做,黑、白无常二位将军仍不解气,又拍桌子又跺脚的。

    冷卫东看到这里,气不过,抽出朴刀就朝两位勾魂将军砍去。两位勾魂将军受了一惊,急忙跳开,欲待还手,馒头妹也冲上来,一起对付两个勾魂将军。

    黑、白无常二位将军一眼瞧见是两个泼皮野鬼,怎肯跟他们拼命。咱的命有多金贵呀。丢下刚点的酒菜,哧溜跑了。

    冷卫东和馒头妹这一阵踢腾,惊动了一位鬼魂。低头一看,原来是齐卫东。

    冷卫东叹息一声,上前解开齐卫东脖子上的绳索,一起坐在桌子前吃起酒来。

    可喜了这一桌子地地道道的淮扬菜啊。
第038章 冷卫东失忆人间情
    却说冷卫东、齐卫东和馒头妹在末口酒楼吃酒,说了许多闲话。

    按照山东的饮酒习俗,饮满六杯,才开始找对家,结对子。这时候酒也喝下去一些,头上也有点感觉,怀中也热了,遇到知己的人,心里的话开始往外掏,各自畅饮舒怀。

    怎奈,今天这酒,只有冷卫东、齐卫东和馒头妹。馒头妹又是个女的,酒量自然输一些。齐卫东的酒量又不行,只有冷卫东一个喝,喝不出效果来。

    最后,齐卫东和馒头妹陪着冷卫东,只满饮了三杯。冷卫东端起第四杯酒,说:“我自干了,你们随意。”

    齐卫东忙说好好。

    冷卫东放下手中的杯子,解开身上的衣服扣子,说道:“来的路上,在古运河畔,遇见杏儿啦,要不要去把她追回来?”

    齐卫东听了,长叹一声。摆一摆手:“算了,算了,这一世夫妻已经终了,留下的,只有无休无止的吵闹,只怕把她追回来,还要再闹上一场呢。走就走了吧。”

    此时此刻,齐卫东已经心灰意冷。

    “怎么走就走了?”馒头妹抗议。

    “那要怎么样?”

    “你们是夫妻哎!”

    冷卫东劝住馒头妹,不让她继续讲下去。阳世和阴间的世故是不同的。你初来乍到,等过一段时间,你会慢慢明白的。

    接着,冷卫东说:“咱不说这个,咱给你们讲讲艾山上的事。”

    “哪个艾山?”

    冷卫东呷了一口酒,不慌不忙地讲起来。

    话说这个艾山,在湖北地界,其实算不得什么名山大川,甚至还有些小。但是这个艾山,很绿很静很美,因为有一个山东老鬼黄师师,在那里开了一个鬼蜮学堂,于是变得颇有人文气息,成为一个好怯意的地方,一个好有文化气息的地方。

    “知道我为什么告诉你们这些吧?我来的时候,就在那里呆过一段时间。”冷卫东说。其实,阴间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可怕,那样恐怖,到处都血淋淋的,都是枯骨、舌头和鬼火。阴间有的地方也十分美好。只是总体上,阴间似乎要比人间落后一些。

    齐卫东和馒头妹听了,自然好奇。就像出差住旅店,房间干净不干净,外景漂亮不漂亮,床铺是否足够大,足够舒服,总想在跨进房门的第一时间去看一看。

    冷卫东对他们俩说,鬼蜮学堂的那个黄师师很有趣,是晚清的秀才。“我和一位叫苏宁的琅琊少年把他劫了。”

    “抢劫?”

    “呃……算是吧,不过当时,我们饿得不行,身上又都没有钱。”

    “都说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可是这个黄师师硬是跟着我们,讨回他的银钱。后来我们跟他去了艾山,看到他的鬼蜮学堂,原来那些钱都是他募捐来的办学经费,就把那些钱还给了他。”

    此刻,冷卫东只知道黄师师投身教育,告福鬼间。却不知道苏宁在艾山击退了三万鬼军,一举成为鬼界的英雄好汉,传为美谈呢。

    “还给他了?这还差不多。”馒头妹说。

    “嘿嘿,这个黄师师曾经三试不第,发誓再不回人间。其实现在清朝早就不存在了,可他还是对此耿耿于怀。”

    “后来呢?”

    “后来,苏宁就留在那里教那些鬼娃娃,我回来了,打算看望一下你们,再回去,没想到……”

    三个一阵沉默,谁也没料到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最后,冷卫东打破沉默。“来,来来,喝酒。”满饮了一大杯。

    “我一开始就说了,其实阴间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样,大家不必沮丧,开心一点,做个开心鬼。”

    “对,既来之则安之。”

    “吃完这酒,咱们就启程,一起去艾山怎么样?”

    齐卫东听了,有些忧虑。“你们都来自山东,惟独我是淮州人,怕不好入伙。”

    冷卫东说:“齐大哥过虑了,山东人最好客,你无需担心。”

    “也好。”尽管齐卫东的酒量有些不支,他还是斟满一杯,与冷卫东、馒头妹共同干了。

    齐卫东喝了数杯酒,开始诉说末口酒楼里发生的事,前前后后的原委一大堆。

    最后,齐卫东说,看来,这南北文化的差异,确实很大,单就放不放糖这一件事,半生也难以磨合呀。

    那两个勾魂将军,被人间描述得如何如何恐怖,其实在阴间,就是这么回事,摊上事儿,溜得比谁都快。

    冷卫东和齐卫东言罢,哈哈大笑。

    此刻,冷卫东和齐卫东已经喝出了兴致。这种时候,他们的身边,是不需要女人的,需要的,只是美酒与豪言。

    馒头妹借故出了酒楼,到外边透透风。

    酒楼外边,是一片空旷的原野。秋天的原野格外宽阔。馒头妹发现,阴间的景象,与人间的差别真的差别不大。

    齐卫东给冷卫东递个眼色,让冷卫东出去。

    冷卫东不解。

    齐卫东说:“你和馒头妹快一年没见面了,你不出去和她说几句体己话?”

    此刻,冷卫东已将前世未了的心愿忘得差不多了,对于馒头妹,他只是觉得她是一个亲近的人,并不觉得他要向她索取什么,或者他要给予她什么。

    但是冷卫东还是出去了。

    馒头妹转过身,看见冷卫东,借着酒劲儿,又空旷无人,刚要上前揽住冷卫东的脖子,想亲昵一番。冷卫东却出乎意料地将她推在一旁。

    馒头妹一愣,前段时间,馒头妹因为和冷卫东隔在两个世界里,虽然近在咫尺,却似千山万水,因为他们根本不可能在一起。可是现在,他们已经同在一个世界,触手可及,她却发现,冷卫东对她没了之前那种亲近了。

    为什么人的灵魂变化这么大呢?

    想到这里,馒头妹对冷卫东说:“我明白了,你为什么对我不咸不淡了。”

    “你明白什么了?怎么就不咸不淡?”

    “按照你冷卫东的说法,夫妻之爱仅仅存在于肉身之上,当肉身消失,夫妻之情自然而然就抹去了。哎,你之前对我的好,已是过眼云烟。”

    冷卫东不以为然。

    冷卫东和馒头妹不欢而归。

    继续坐下吃酒。冷卫东给馒头妹夹了许多菜,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冷卫东越是这样,馒头妹越是觉得,他们之间的距离越远。

    其实,馒头妹并不知道,冷卫东是喝了孟婆汤的。因为冷卫东是个杀人犯,是要进地狱的。如果不是苏宁,冷卫东或许现在已经在地狱里受刑了。

    现在的冷卫东,已经渐渐淡忘掉他和馒头妹的一些亲密往事。这也是他最后离开淮州的起因。因为他的意识开始模糊,就像一个失忆的人,变得冷陌麻木起来。

    齐卫东还是看得出来,冷卫东和馒头妹的关系依然融洽,劝冷卫东去讨五指汤,恢复和馒头妹的情感记忆。

    “五指汤?你刚来阴间没几天,怎么知道五指汤?”

    “咳,在人间,信息那么发达,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只有鬼间闭塞,信息不畅,互通困难。”

    冷卫东连连摆手。

    馒头妹一听,不高兴了,问:“冷卫东,原来之前你对我的感情,都是假的?”

    冷卫东说:“其实不是这样,我现在只是很享受这种无欲无求的安然生活。”

    “你安然,我怎么办?”

    馒头妹一急,竟哭起来,鼻涕一把泪一把。饭也吃不下去了。

    最后,冷卫东只得答应齐卫东,去寻五指汤,馒头妹才肯吃饭。

    席间,彭老板感谢冷卫东解了末口酒楼的围,又主动加了两个菜。冷卫东、齐卫东、馒头妹吃饱喝足,辞了彭老板,一路向北。

    走了几日,冷卫东说,再往前走,就是泰山地界,确定要去走一遭?

    “去,怎么不去,不去怎么搞到五指汤。”

    泰山是一处名胜之地,更是鬼魂们的圣地。齐卫东和馒头妹两个新鬼,抱着强烈的好奇心,同冷卫东一起,加快脚步,朝泰山奔去。
第039章 曲和泰山遇卫东
    于一日,冷卫东、馒头妹、齐卫东一起来到了泰山,去求五指汤,可是,打听了许多地方,偏没有下落。而且,所有的鬼,听了,都避逃而去。

    他们怎么会知道,五指汤的方子在鬼姑手里。甚到,他们还在鬼姑的茶摊跟前喝了几碗茶水。就算他们知道,鬼姑也不会告诉他们的。

    五指汤属于阴间的一级秘密呀。

    冷卫东不解。这时,路边一位闲鬼,悄悄地告诉他:“俺也听说过五指汤,可那是违禁物品,倒腾那玩意儿,是要掉脑袋的,你竟敢大张旗鼓地哟喝。”

    冷卫东埋怨齐卫东:“俺说不要弄,你偏让弄,听见了?掉脑袋的事情。”

    “难道比吸食毒品罪还大?”

    冷卫东和齐卫东争论一番,抬眼看见前边一个街巷人潮涌动,十分热闹,来了兴致。

    “走,过去瞧瞧。”

    三个奔过去,但看见,巷口有一个牌坊,上书“鬼语巷”。

    “早听说泰山有这个地方,今天既然来了,就好好瞧瞧。”冷卫东说。

    “瞧一瞧!”

    齐卫东和馒头妹是一对新鬼,更觉得新鲜,跟着冷卫东挤了进去。

    泰山脚下,鬼姑茶摊的对过,一条鬼语巷,每日千鬼涌入,川流不息,十分热闹。到了泰山,不去鬼语巷凑凑热闹,好比刘姥姥去贾府不逛大观园,连个乐字都寻不到啊。

    所以,到鬼语巷挤一挤,是必须滴。那怕挤出一身臭汗,那怕挤掉鞋子,甚到挤得动起拳头,也一脸兴奋。

    真仙史鬼是不屑去这个地方的,挤鬼语巷的,都是一些懒鬼闲魂,无所事事,瞎起哄。另外就是一些外地的鬼魂,到了泰山,图个稀罕,去瞧一瞧。

    据说泰山大帝曾想把这里改造出来,让它变成像北京的王府井,像上海的霞飞路,那样的地方。但是耗资巨大,泰山大帝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最后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是保留它市井街巷的古朴味道吧,犹如老北京的胡同,或者惠山古街,瞧着也不错。

    据说,世界上每一个鬼都有不同的声音。鬼对声音的需求就像人对影像的需求。阴间是阴暗的,只有声音才有获得广泛的受众。

    鬼语巷,里边最大的景致就是说唱团。有单口说唱、多口说唱、器乐伴奏、无伴奏。弹词、鼓词、牌子曲、道情,样样齐全。鬼语巷的说唱团形成于明清时期,近些年,又新添了相声、小品、歌舞类艺术形式。

    故此,鬼语巷成了泰山传统鬼文化与新兴艺术门类的集合地。

    其中,一个说唱山东大鼓的长者,吸引了他们的目光。那长者六十有余,脖细筋突,跟前的大鼓足有三个磨盘大。

    据介绍,这面大鼓面径3。38米,高1。68米。用于制作这个大鼓的牛重两吨,身长3。6米,剥下来的巨牛皮直径3。7米。制鼓工期长达5个月。大鼓由鼓身、大象(底座)、鼓台、楼梯四部分组成。鼓身由2张牛皮、108块天然弯曲的樟木、2003枚铜钉制成。四头大象的原材料是玻璃钢,中灌水银,外喷铜,每个重量都超过500公斤。

    这位长者名叫董皋,是鬼语巷有名的说唱艺人。

    由于这个鼓太吸引人的眼球,再加上这位董皋老人精彩的说唱,冷卫东立刻就被吸引住了。

    然而,齐卫东并不怎么喜欢,相比较而来,他更爱听不远处的一位弹评艺人表演的苏州弹词。那个弹评艺人看上去二十多岁,眉心含黛,一看就是江南水乡的痴情女子。

    冷卫东和齐卫东为听哪一家的说唱产生了分歧,继而争论不休。

    他们的争论,惹恼了一位听众。这位听众是谁?不是别人,正是曲和。他正听得兴起,被后边的两个鸟人叽叽歪歪,吵得好不心烦。回过头去,怒斥道:“你两个鸟人,要听便听,不听便出去,吵吵个啥?”

    冷卫东一听,就不乐意啦。

    “你听你的,我们说我的,关你什么事?”

    “就是呀,你要是嫌吵得慌,也学那仙尊,到泰山顶上喝茶下棋去呀!”齐卫东说。

    “你这两个鸟人,好不讲道理。”

    冷卫东说罢,跳起来就取曲和。鬼语巷里太挤,没有退却的余地,冷卫东被曲和不轻不重击了一掌。

    冷卫东当即大怒,跳起来就扑曲和。曲和使的是义和团的拳法。冷卫东也不赖,祖上与各大门派就有密切接触,其拳术亦神秘莫测。当即,两个一来一往,斗起来。

    “不好了,不好了。”有鬼在喊。

    在这个狭窄的鬼语巷里动手,且鬼众甚多,整个鬼语巷立刻乱成一锅粥。

    齐卫东也从背后蹿上来,帮助冷卫东,两个敌一个。怎奈,齐卫东的狠劲不足,早被曲和实实在在地踢了两脚。冷卫东又要敌曲和,又担心齐卫东的伤势,两处分心,精力集中不起来。

    曲和瞅着这个机会,使用起他的连环腿,步步紧逼。

    眼看着冷卫东要吃亏,馒头妹在一旁急得直跺脚,大声喊:“冷卫东,当心!”

    曲和正打得起劲,猛然听到馒头妹喊了一声“冷卫东,当心!”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曲和当即心里一惊,跳出圈外。“慢着,你刚才喊他什么?”

    冷卫东见曲和跳出圈外,也收住自己的拳脚,立在原地,冲着曲和喊道:“冷卫东,怎么啦?俺祖籍山东芝兰庄,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曲和立即收起自己的双腿,冲着冷卫东双手一抱拳,施礼道:“失敬!失敬!原来是冷大哥。”

    冷卫东莫名其妙。

    曲和说:“冷大哥可记得苏宁否?”

    冷卫东说:“他是俺在丰都城的难兄难弟,如何不记得?”

    “这就对了。”

    曲和大踏步上前,捉住冷卫东的双手,使劲地摇。闹得齐卫东和馒头妹不知所措。

    这时候,鬼语巷里,刚才还因为打斗起来,冲散的鬼众,现在又呼啦围了上来,瞪大眼睛,瞧着这一出戏。

    曲和说:“冷大哥有所不知,俺奉了苏宁的差遣,从艾山到淮州,来寻冷大哥,寻了两个月,寻而无果,就来泰山随便走走。不想,在鬼语巷遇上了。”

    冷卫东一听,恍然大悟,既是苏宁差遣,该是自家人。真是不打不相交啊。

    原来是一场误会。

    好在都无大碍,只有齐卫东受了两脚,腿上一些血淤,青肿而已。

    当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