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夙夜宫声-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急如焚的崔夙自然是立刻和徐莹动身进宫,此时正是京城最热闹的时候,一路上是人头攒动,那高楼之上还隐约可闻笙歌管弦之声。然而,她此刻根本无心观看外头景色,只是苦想着太后为什么会突然病倒。
徐莹冷眼旁观崔夙的神色,见其一幅忧心忡忡的模样,两手指节捏得发白,不禁轻轻叹了一口气。突然,她没头没脑地问道:“郡主,前次送给你的那些画像和诗文,你可曾一一看过?”
画像?诗文?
崔夙闻言一片茫然,待到明白徐莹在说什么的时候顿时大怒:“徐尚宫,如今太后已经病倒,你居然问我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是否太过分了?”
这些事无关紧要?徐莹顿时哑然失笑,心中又想起了太后之前对崔夙的评价——大事明白小事糊涂,倘若没有一个合适的良人出现,只怕是一辈子也未必会重视儿女私情。只看崔夙居然将这些太后皇后精心挑选出来世家子弟弃如敝屣,便知道这位郡主根本没有把这些事放在心里。
不过,这样也好!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小楼传说
第六章 针锋相对
第二卷 彩云何时归 第六章 针锋相对 慈寿宫中已经是一片混乱,往日肃穆的前殿之中,一群嫔妃全都在那里叽叽喳喳议论纷纷,整个气氛都是乱糟糟的。素来在宫中威权甚重的张年这个时候也无法弹压大局,毕竟,他的权力都是太后给的,而此时面前这些娘娘分明都嗅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味道,哪里还肯听他的话?
“皇上驾到!”
随着这声刻意拉长的通报声,大殿中须臾鸦雀无声,不多时,脸色铁青的皇帝便大步走了进来,看也不看满殿里跪着的嫔妃一眼,冲着张年厉声喝问道:“母后如今怎么样了?”
“回禀皇上,太医正在诊断,如今尚未有结果。”张年深深弯腰答道,顺势藏起了脸上的微妙表情,“如今太医院的院使和副使都在里面,皇上是否要召他们出来询问?”
“不用了!”皇帝几乎不假思索地摇了摇头,“万事以母后的安危为重,让他们安心请脉断准了病症才是最要紧的。若是母后有什么万一,朕怎能心安?”
“太后若是知道皇上如此纯孝,一定会心中欣慰。”
张年很是恭谨地答道,然而,还不等皇帝开口再说些什么,门外突然响起了一阵巨大的喧哗声。不多时,一个小太监便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一头扑在地上禀奏说:“外头……外头两位王爷来了,说是……说是一定要见太后……”
虽说他这话说得结结巴巴含含糊糊,但是,殿中就仿佛吹过一阵寒风似的,原本就僵硬沉闷的气氛一瞬间变得更沉重了起来。几个胆子稍大的嫔妃抬眼觑看了一下皇帝,但见这位至尊脸上阴霾密布,慌忙低下了头,心中各自诅咒着那两位不安分的王爷——不过是刚刚蒙太后皇帝恩召回京的废帝,实在太不知好歹了。
在沉默了良久之后,皇帝的脸色渐渐霁和了开来,微微笑道:“两位皇兄也是心忧母后的身体,只是未免着急了一些,这么大的事情,难不成朕还会不允许他们探视?张年,你出去看看,就说让他们先回去等候,稍安勿躁,否则惊扰了母后,又岂是人子孝道?”
听到皇帝的言下之意是现在不让临江王和江东王进来,张年的心中顿时惊骇欲绝。然而,在宫中待了这么多年,纵使此刻再不愿意出面,他也只得躬身领命,随后急匆匆地往外奔去。此时此刻,他只能在心中不断地祈祷——否则,要是太后真的有什么三长两短,那么,他的人生也就到头了!
慈寿宫外正是一副剑拔弩张的态势,只见一排侍卫一溜烟排开,个个的手都紧按在腰间的刀柄上,脸色无一不是凝重深沉。在他们的前面,不久前因为救驾有功而得到晋升嘉奖的凌铁方正寸步不让地阻挡在临江王和江东王身前,脸上毫无惧色。
“你……你这个不知死活的东西,本王是太后的嫡亲儿子,为何不能进去探视!”
气急败坏怒吼着的是临江王,此时,他的脸上再也没有了当日挥洒自如的风度,额头上的青筋根根暴起,眼睛中更是闪动着择人而噬的寒光。好不容易方才脱离了那种难熬的日子,好容易才在多年之后重新踏进权力的中枢。倘若如今太后撒手人寰,那么岂不是代表着,他的所有希望就此化作了泡影?
“你是什么东西,居然敢拦阻本王?信不信本王现在就杀了你?”
“未有太后旨意,王爷即使身份再尊,也不能踏进此地一步!”
凌铁方硬梆梆地顶了回去,额头上却已经冒出了豆大的汗珠。他因缘巧合得到了太后的看重,虽然进宫时间不长,却也懂得上下之分,但是,此刻他守在这里不仅因为太后的情况尚不明朗,还因为父亲的郑重嘱咐。不管是忠还是孝,他都决不能让人前进一步,哪怕事后不当这个慈寿宫侍卫领班!
临江王闻言雷霆大怒,正想硬闯进去,却见前方一个侍卫率先拔出了腰刀,一时间,其他人纷纷仿效,雪亮的刀光显得格外慑人心魂。饶是他如今城府已深,此时也不由得勃然色变,悄无声息地退出去两步,然后才色厉内荏地斥道:“反了,都反了!身为人子就连探望母后都做不到,这是谁定下的规矩!”
他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干脆嘶吼了起来:“母后,你睁开眼睛看看,你还没有故去,三弟就不把我们这两个哥哥当成兄长,今后哪里还有我们的容身之处!”
从始至终,江东王都一直在冷眼旁观。试过一次,知道这些侍卫这一关不是那么好过的,他也就懒得多费力气,所以,看到临江王在那里表演得活灵活现,他便乐得看看热闹。直到侍卫们腰刀出鞘,临江王望天大喊,他方才向前走了几步,假惺惺地劝了开来。
“大哥,没用的,如今三弟已经是皇帝,你以为他这个时候还会想着母后的安危?”江东王一边说一边用眼角余光扫视着凌铁方的神情,见其面色微变,顺势又补充了一句,“母后既然昏厥过去,便是人事不知,徐尚宫听说也不在里面,谁知道里头情形究竟如何?”
凌铁方确实是听了徐莹离开时的指令方才在门口拦人,但是如今听江东王这么说,心中不由得七上八下难以安定。但是,要让他擅离职守进去一探情况,这一选择无疑更难做出。正当他左右为难的当口,眼睛突然瞥见里头奔出来一个人,看清了之后立刻脸露喜色。
“张公公,太后怎么样了!”
凌铁方叫出声来的时候,临江王和江东王亦同时转头望去,见是张年,两人不由交换了一个眼色,同时皱起了眉头。他们可以肯定,张年这个时候出来,绝对不是什么好预兆。
果然,张年朝两位王爷行过礼后便劝阻道:“两位王爷的孝心太后一定会知道知道,只是,如今太后尚未苏醒,两位王爷就是贸贸然进去,只怕反而会引起纷争。太医正在为太后诊治,也不知多久才会有结果,还请两位王爷先回去等消息吧!”
“张年,你这是什么意思?”
临江王几乎是闻声而怒:“你是母后的人,什么时候偏帮起了三弟?”
张年被这句质问问得心中叫苦,正当他搜肠刮肚准备找一个理由时,目光突然瞥见了不远处行色匆匆的几人,登时大喜过望。
救星终于来了!
PS:七千了,感动,感谢……推荐票推荐票,继续掉下来吧!另继续为《小楼传说》讨要推荐票,请大家多多支持纳兰……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小楼传说》
第七章 好人难做
第二卷 彩云何时归 第七章 好人难做 崔夙远远就看到了慈寿宫前的场面,一颗心不由得往无底深渊沉去。两个王爷的回归多少和她有点关系,所以,倘若此刻太后真的有什么万一,那么,事情立刻就会完全乱套。皇帝谋划了这么久,想必手早就伸到京城各处,再加上他又有理所当然的大义名分,登高一呼,文武百官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提出异议?
临江王和江东王刚刚归来就发生这样的事,是真的巧合,还是太后的病另有玄机?
心中冷不丁闪过这样一个念头,她立刻转头向徐莹望去。然而,直到这个时候,她依旧无法从这个从来就面无表情的慈寿宫女官脸上看出半分端倪。见张年已经发现了自己,她当下深深吸了一口气,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
“郡主……”
“张年,两位王爷前来探视太后,你怎敢将他们拦在外面?”
见崔夙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是一通训斥,张年不由愣在了当场。他亦是聪明人,转念一想就明白了这位郡主的打算,心中更是感激万分。此时此刻,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做不得半点用处,慌忙打躬作揖道:“郡主明鉴,太后如今昏迷不醒,皇上唯恐人来人往使得太医无法诊断,这才让奴才请两位王爷回去。”
看到崔夙出现,临江王和江东王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眼,全都没有率先开腔打招呼。然而,当他们听到崔夙训斥张年的时候,禁不住都露出了十分喜色。毕竟,听崔夙的口气,分明是支持他们进去探病。
“夙儿。”临江王立马上前亲热地叫了一声,当年,他就是自以为登上帝位万事大吉,方才会一味贪图享乐,导致最终成为了废帝,如今自然不会再小觑崔夙的力量。“我也是心忧太后病情,只要太医诊断母后无事,我立刻就回去,决不会给你添麻烦!”
对于大哥这种明显带着谄媚的说辞,江东王不禁在心里冷笑连连。他只是淡淡地向崔夙点了点头:“这次就偏劳夙儿了。”
这里进行的一番谈话凌铁方听得清清楚楚,但是他对于这些权谋诡道一窍不通,此时更是一头雾水,见两位王爷跟在崔夙后头想要进去,他立刻一闪身挡在了前面。
“郡主,您可以进去,可是他们……”
“凌铁方!”崔夙冷不丁沉声喝了一句,见这个憨厚的少年露出了一丝茫然,她便深深叹了一口气道,“你也算跟过我几天,我是什么人你不明白么?两位王爷乃是太后嫡子,此时进去更是为了全孝道。倘若是你爹病了,别人却不允许你去看,你又当如何?”
这个比方顿时让凌铁方愣了半天,正想再说什么的时候,却只见崔夙已经带着临江王和江东王大步朝里面走去。他还想再返身回去阻拦,却听耳畔传来了一句提醒。
“你不用去管了,无论此时郡主做什么,到时太后都不会怪罪到你头上。反倒是你,今天重重得罪了临江王和江东王,日后多加小心吧。”
凌铁方转头一看,见张年急匆匆地跟在后面追了上去,脚下步子登时一滞,犹豫再三终于停了下来。而这个时候,一直留在原地未动的徐莹终于缓步走上前来,环视了几个利刃在手的侍卫一眼,突然冷冷喝道:“全都把刀收回去!在大内禁中对两位王爷动刀,你们好大的胆子!”
除了凌铁方之外,其他几人都是慈寿宫当值多年的老侍卫,一听徐莹的吩咐慌忙回刀归鞘,而凌铁方原本就没有抽刀威吓,此时连忙问道:“徐尚宫,让他们这样进去真的妥当么?太后……”
“凌侍卫长!”徐莹突然打断了凌铁方的话,一字一句地道,“你虽然武艺上乘,心志刚强,对于太后忠心耿耿,但是,在宫中只有这些是不够的!要当好一个侍卫,你日后还得好好向令尊请教。今日你做的没有错,太后他日夜必定会奖赏于你,但是,什么叫做双刃剑,你自己好好琢磨吧。”
直到徐莹也进了慈寿宫,凌铁方也弄不明白这些话究竟是什么意思,而那些侍卫却个个用殷羡的目光偷瞥着自己的头儿。虽说凌铁方年轻,可是却不但得太后青睐,就连徐莹也乐于指教他这些,日后若是放出去,说不定不出几年便是一方节镇或是封疆大吏。这样有前途的主儿,巴结上去对于他们日后的前途定然是有利的。
而慈寿宫中此时亦是一片混乱,当看到崔夙带着临江王和江东王跨进大殿的时候,皇帝登时铁青了脸。然而,他的神情变得更快,转瞬间便换上了一副温和有礼的模样,眼睛微微眯缝了一下方才点了点头:“朕原本想等太医诊断出了结果再告诉两位皇兄,想不到两位皇兄如此心急。既然来了,便在此稍待片刻吧,里头的太医应该快有结果了。”
尽管已经回到了京城,但是,临江王和江东王只不过和皇帝在慈寿宫见了一面,因此彼此间还存着几分数年未见的生疏,再加上今日刚刚闹的那一出,自然更不会有好脸色。然而,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两人自忖如今再不是当日高高在上的天子,只得微微躬身答应,随即各自找了一个地方坐下,脸上尽是难以掩饰的担忧。
趁着刚刚进来的一刹那,崔夙已经把殿内所有人的神情都收入了眼底。宫中所有五品以上的嫔妃都已经到了,而皇后杜氏以及有孕在身的豫如也不例外。这些女人的脸上除了焦躁之外,大多数还夹杂着难以掩饰的欣喜——这不奇怪,太后的赫赫威势之下,所有人都得畏畏缩缩地过日子。而倘若太后一朝薨逝,那么大权势必落入皇帝之手,她们这些嫔妃自然也就能水涨船高了。
当然,这不包括太后的侄女陈淑妃。看陈淑妃那幅紧咬嘴唇脸色苍白的模样,想必是明白此中关键的。太后在则陈家荣,太后崩则陈家衰,这是一个明摆着的事实!
见江东王和临江王各自落座,皇帝眉头一挑,意味深长地看了崔夙一眼,突然笑了笑,然后转头对张年吩咐道:“朕和宁宣郡主到小佛堂去给母后上一炷香祈福,若是母后那里有什么情况,立刻来报朕知道!”
崔夙早料到皇帝会有这一招,一抬眼就看到对面临江王和江东王几乎同时传来了关切的目光,那目光中的笼络示好之意显露无遗。她微微点头,便缓步来到了皇帝的身边。
“奴才遵旨!”
张年连忙答应,抬头见皇帝和崔夙一前一后地消失在左侧的门,他登时心中一突。这两位主儿要商谈什么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只是,这两位一走,倘若江东王和临江王坚持要进去探望太后,那又该如何是好?
另:求票求票,还请各位多多支持!目前才月中,不敢松懈啊!
广告时间:架空历史上演古装无间道,何谓侠之大者?易空灵为了完成那个特殊的使命,不惜遭受残酷的折磨,被世人唾弃,被朋友怀疑,忍辱负重,认贼作父,用沾满血腥的双手一点点埋葬自己的幸福。连环阴谋机关算尽,谁是猎手,谁是猎物,扑朔迷离。回首射雕处,《千里暮云平》。恳请各位欣赏品评,书号153242。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千里暮云平》
第八章 机关算尽
第二卷 彩云何时归 第八章 机关算尽 小佛堂设置在慈寿宫东边的一个小房间之中,佛龛中供奉着一尊白玉观音,四周挂着黄色的帷幔,看上去显得格外肃穆。这里并非外间香火鼎盛的地方,因此自不会有香烟缭绕,佛前的香炉中空空荡荡,显然,这一日太后尚未上香就病倒了。
虽说是找了借口,但皇帝还是郑重其事地拈香祷祝了一番。待到将香插在了香炉上,他方才转过了头,似笑非笑地问道:“夙儿,你刚刚硬是把朕那两位皇兄请进来,应当是别有用心吧?”
崔夙此时正在点香,听闻这句质问眉头一皱,但手却依旧很稳,未曾有丝毫抖动。直到香上已经燃起了火头,她凑到跟前轻轻一吹,随即漫不经心地答道:“我是不想舅舅铸成大错,否则就让他们在门外闹腾好了,闹得再大关我什么事?大内禁中有多少大臣的眼线皇上不会不知道,虽说占着名正言顺,但是,两位王爷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孝道,舅舅再把人拦在外面,岂不是显得自己小气?”
“哦?”皇帝的眼睛忍不住又眯缝了起来,眼看着崔夙双手合十默默祷祝,又等着她进完了香,口中登时又迸出了一句话,“可是,朕怎么听说,朕那两位兄长能够回京,是托了夙儿你的福?”
听到这一句话,崔夙的心中不禁掀起了惊涛骇浪。虽说她当日禁足的事情举宫皆知,但是,寻常人只晓得太后宣布的缘由——妄议政事。如今皇帝居然连她向太后进言召两位王爷回京这种隐秘事也晓得,便证明李明嘉先前所言非虚,这铁桶一般的慈寿宫中,竟真的有皇帝的眼线!
然而,事已至此,她没有任何借口回避这样一个问题,否则,昔日所作的一切功夫便全都白费,因此,电光火石之间,她便迅速做出了决断。
“舅舅以为,能够让两位王爷回来全是我的功劳么?”
“难道不是?”皇帝的心中已经积累了太多疑惑,尽管对崔夙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感情,但是,这种攸关他命运的问题,他却决不会因为这些而轻轻放过,此时亦加重了语气,“夙儿,比起两位皇兄来,朕待你应该不薄吧?”
“正因为舅舅待我很好,所以我才出此下策。”崔夙微微一笑,眸子中瞬间迸发出了慑人的亮采,“两位王爷先后遇刺,加上事前太后出行遇刺,这已经是三次了。尽管舅舅孝行一向为百官所赞,但是,这一连三次下来,舅舅以为,太后乃至文武百官,首先怀疑的人是谁?换作平常人的想法,大约也只会有一个答案吧?须知那些宗室都已经被太后的手段收拾怕了,纵有天大的胆量也不敢做出这样的事。”
见皇帝沉吟不语,脸色亦有所动,她索性把话点透了:“舅舅如今是天子,而江东王和临江王都是昔日废帝,君臣名分已定,这是不争的事实。舅舅只有向天下人显示敬兄之心,则那些谣言便有如无根浮萍,再也传不起来。而且,有些事情不能在表面授人以柄,难道舅舅不能在暗中有所布置么?”
听到这里,皇帝终于脸色一变,最后哈哈大笑了起来。笑过一阵之后,他方才连连点头道:“好你个夙儿,果然是舌粲莲花,倘若你是男人,怕是我朝那些名相也要退避三舍难抵其锋。你说了这么多,不过是让朕暂时隐忍,好,朕就依你。这许多年朕都过来了,难道昔日两个废帝还能掀起什么风浪不成?”
这边两人正在唇枪舌剑,那边的临江王和江东王却渐渐坐不住了。这座慈寿宫对于两人来说并不陌生,但如今物是人非,除了张年等寥寥数人之外,大多数人他们已经不再认得,再加上旁边莺莺燕燕环绕着一堆嫔妃,更是在两人焦躁的心里又烧了一把火。
凭什么他们那个三弟就能够在宫中享受荣华富贵,而他们却只能在外朝不保夕,不但要忍受那些官员的冷眼,甚至还要担心性命?
眼见崔夙迟迟不出来,江东王眼中厉芒一闪,终于离座而起。
“不过是为太后诊病而已,都这么久了,怎么到现在还不见一个太医出来?朝廷养他们难不成是养一群废物么?”
江东王沉不住气,临江王其实心中更焦虑,只是觉得情势难分,而且又好不容易进了慈寿宫,因此不得不稍作克制。此时听到旁边的弟弟指桑骂槐指责太医,他亦站了起来,假意劝解道:“二弟,他们说不定也是有难处……”
“什么难处,我们被堵在慈寿宫外面足足有小半个时辰,在这里又等了一刻钟,纵有天大的事情,他们出来报说一声应当不难吧,为何迟迟没有一点动静?”大发脾气之后,江东王突然冷笑一声,“总不成他们是为了掩盖什么?”
这句话与其说是暗示,不如说是赤裸裸的挑衅,因此在场的嫔妃全都神色大变。几个往日伶牙俐齿的想要开口反击,却又顾忌到两位王爷敏感的身份,最后都是张了张口就缩了回来。而皇后杜氏瞟了一眼一旁的陈淑妃,见其一反常态沉默不语,心中不由得冷笑连连。
“二位王爷,太后乃万金之躯,太医们要商量出一个结果未必容易,多费一点时间也是难免的。”她缓步走上前去,在太后往日的座位右侧停下了步子,转头慢悠悠地说道,“既然两位王爷心忧太后病情,本宫可以奏请皇上做主,让两位王爷住在宫里侍疾,这样一来,也可全了你们的孝道。”
自从豫如怀孕之后,往日不显山不露水的杜皇后突然一反常态,不再一味低调。崔夙出宫别居之后,掌管后宫的职权并没有落到陈淑妃等任何一个嫔妃手中,而是由她亲自出面,宣德殿中三日一次的治事再没有拖延过。所以,此刻见皇后站出来,几个刚刚吃过苦头的嫔妃都在心里盼望着临江王和江东王有所反击。
临江王和江东王对视一眼,眸子中闪过了一丝惊色。无论是杜氏当年作为汉王妃时还是如今作为皇后,在旁人眼中一直是一个软弱可欺的形象。然而,此时此刻她能说出这样的话,足可见传闻并不可信。
从天子沦落成废帝,尽管在京城中已经没有多少人心向他们,但是终究还能有所谋划,若是住在宫里,一举一动都要受人监视钳制,那和当年编管穷乡僻壤有什么区别?倘若太后真的有什么万一,那么,他们的一生岂不是就此完蛋?
第九章 峰回路转
第二卷 彩云何时归 第九章 峰回路转 “皇后言重了,宫中乃是帝后所居之处,我们不过是亲王,哪里敢僭越住在宫里?”
临江王自找台阶,江东王自然也不肯接受这种令人意外的提议:“太后有疾,我们身为人子,侍奉在侧是应该的。母后已经赐给了我们府邸,进宫也没有什么不便。”
皇后杜氏闻言微微一笑,她知道自己的建议必然被这两位王爷驳回,但是,却也同时止住了这两位咄咄逼人的势头。两相比较下来,当然是她占了上风。正当她心中得意的时候,但见后殿人影一闪,她连忙发话道:“各位稍安勿躁,有人出来了!”
出来的不是太医院院使,也不是副使,而是一个身着绿色官袍的年轻太医。虽说太医院的品级向来不高,但若说是给太后看病的太医,一般至少也是六品以上的绯袍太医。今日是事出仓促,所以才会发生太医院全体出动这种事。因此,看到这服色,江东王和临江王同时脸色一变,但全都没有贸然开口质问。
由于这里尚有不少盛装妃嫔,因此那太医并不敢轻易抬头,瞅准了皇后的位置上前行礼之后,便朗声奏道:“启禀皇后,太后不过是一时急怒攻心,所以气血不畅,臣等已经为太后活络了血脉,已经没有大碍了。只是如今太后年岁已经大了,禁不起大的刺激,应该静养为上。”
闻听太后无事,殿中顿时响起了一阵欣慰的感叹,而不少妃嫔甚至顺势掏出帕子擦拭起了眼泪,显现出十万分的关心,不管内心是怎样的大失所望。
正当皇后想再详细询问几句的时候,一个突兀的声音骤然响起:“兹事体大,院使和副使为何不出来,反倒差遣了你?难不成他们连当众向朕禀报的胆量也没有么?”
众人循声望去,见是皇帝和崔夙一前一后出现,纷纷行礼不迭,而就连江东王和临江王,亦是被皇帝这两句话说得心中大动。倘若只是需要静养的病,那么,太医院一干头头为什么不出现,只派一个一看就没多大经验的太医出来顶缸?
崔夙瞥了那太医一眼,随即在殿中团团扫了一圈,唯独不见徐莹的身影,心中不由一动。太后这病来得太快,几乎没人有心理准备,更不用说做什么谋划了。今日皇帝的行止着实太急功近利了一些,但这样的急功近利恰恰表明皇帝并未有万全的准备,只是临时起意,否则,他绝对不会选择这种落人话柄的做法。
那太医仿佛被皇帝的话问得愣了,好半晌,他才磕了一个头答道:“皇上,院使和副使都已经被太后罢职了,如今,臣……臣就是太医院代理院使。”
这是什么意思?
此话一出,不单单是皇帝皇后临江王江东王,就连隐约有些怀疑的崔夙都觉得一头雾水。诊病的太医院正副院使被太后罢了职,是因为他们诊脉有误还是触了太后的霉头犯了忌讳?
正当人们惊疑不定的时候,一个冷冰冰的声音从那太医身后响起:“太后有旨,传见皇上,皇后,临江王,江东王,宁宣郡主。”
众人抬头一看,见是徐莹,全都大吃一惊。谁都没有注意,刚刚这位和崔夙一同进来的女官,怎么会突然从大殿中消失,而且又从太后的寝殿出来。此时此刻,汇集到这位慈寿宫女官身上的目光就很有些惊惧了,联想到往日的传闻,甚至有人打了个寒噤。
而被点到名字的众人更是不敢怠慢,皇帝第一个整了整衣冠,点点头便往太后寝殿走去,皇后杜氏慌忙跟上。至于临江王和江东王则不忘交换了一个眼色,心中同时开始打点说辞。不管怎样,他们今次已经正式宣告了和皇帝这位三弟之间不合作的态度,倘若不能讨太后的欢心,那么,只怕下场比当初编管异地还要凄惨。
崔夙自然而然地跟在最后头,不用看她也能够感受到背后那些有如针刺的目光,甚至还能听到一声低低的哼声。她实在懒得去分辨冷哼的人究竟是谁,毕竟,在这诺大的宫中,不聪明的人终究还是太多了!
进了太后的寝殿,崔夙只看到靠墙处跪着一排太医,个个垂头丧气面色灰败。而斜倚在床上的太后则只是脸色微白,看上去气色还算好。
皇帝领头,一群人便跪伏下去叩见,但行过礼之后,太后却迟迟没有开腔。室内飘荡着一股淡淡的药香,别人闻着不觉得什么,但是往日出入太后寝殿最为频繁的崔夙却不由得心中一动——倘若她没有记错的话,这并不是什么药材的香味,而是一种名贵的茶叶。这种茶叶名贵到即使宫中亦只有太后能够享用,每年的上贡量也只有区区两斤,全都是太后那位在江南优哉游哉逍遥度日的堂弟专程送来的。
“哀家这忽然一病,想来是为你们带来了不少麻烦。”
这语带双关的话顿时让众人心中一颤,一时无人敢开口答话。而跪在最后的崔夙悄悄抬眼望去,只见前面的临江王和江东王的双手双脚显然有些发抖,最前面的皇帝亦是脸色发白。显然,无论他们在人前如何针锋相对,在太后面前亦是不敢露出端倪。
“哀家终究是老了!”
又一句没头没脑的感慨之后,便是一段长时间的寂静。终于,皇帝实在难以忍耐这种令人煎熬的对答,字斟句酌地答道:“太医已经诊断出母后不过是小疾,只需静养便可不日痊愈。刚刚儿臣和两位皇兄为了母后的病情有些小争执,不过实在微不足道。兄弟如手足,这一点儿臣和两位皇兄绝对不敢忘记,但请母后放心。”
漂亮话全都让皇帝说去了,临江王和江东王自然心头不忿。但纵使傻瓜也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和皇帝唱对台戏,当下临江王便率先接口道:“儿臣那时候和二弟心忧母后病情,确实和皇上说了些不该说的话,但儿臣等亦是有口无心的。如今但见母后无碍,儿臣也就放心了,刚刚的罪责儿臣愿意一力承担。”
江东王也紧接着神情诚恳地奏道:“刚刚一时情急,儿臣亦是有错,请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