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朱重八-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说了一大串,我怎么完全没听明白。”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这家伙就是太爱抢话头了,这习惯可真不好。而且,他这一番话说出去根本没有意义,这些新来的头领哪里搞得清楚流寇与他这个山贼之间的差别?一个是破坏,一个是生产,一个是想烧杀抢掠过瘾,一个是想拨乱反正……这样的本质差别,根本就不是几句话说得清楚的,必须让他们慢慢来体会。许人杰的解释根本就没有意义,瞎添乱。
他一眼把许人杰瞪得退开到一边,这才走到众头领面前,淡淡地道:“诸位听说书先生讲过《水浒传》吧?”
“当然听过!”众头领都笑。
“听过就好。”朱元璋认真地道:“那你们听过‘火并王伦’这一段儿么?”
此话一出,满场无言!众头领的脸色刷地一下就变成了白色,看向朱元璋的眼光,也不再那么疑惑了。
这就是朱元璋聪明的地方了,他要是向许人杰一样去解释那些大道理,解释半天人家也听不懂,什么你们我们他们,这些头领压根就认为天下流寇本一家,大家应该合力对付官府才对,不论怎么解释,也不可能让他们歪了屁股。
但是,只要把“火并王伦”的典故拿出来一说,这些头领马上就明白,此流寇非彼流寇,两股流寇想合成一股,那是必须有一个首领让位的,怎么让?那当然是火并掉!这可不符合大家的利益……就拿映山红来说吧,她投王嘉胤没成,投曹操又没成,好不容易投了朱八,人家收了,万一朱八被王嘉胤给火并了,山寨又变得王嘉胤说了算,那她这个女头领又得流落江湖去!
朱元璋这一招,就叫做“细分屁股”,虽然天下的流寇屁股都是坐在朝廷的对立面的,理论上来说应该合力对付朝廷,但是你的屁股和我的屁股终究是两个屁股,两个屁股不能挤在一张小板凳上!
映山红甚至大声叫了出来:“对啊,备战,要备战!千万不能让王嘉胤夺了咱们的寨子……万一他火并了朱八哥,我又得被赶出去。”
旁边也不知道是谁阴阳怪气地道:“映山红,上前天你逃课,被王二哥抓回去读书识字,不是嚷嚷着要下山,要散伙吗?怎么今天又担心被赶出去了?”
“老娘……老娘那是一时口不择言!老娘是很喜欢这个寨子的。”映山红憨憨地道。
众人都笑了起来:“你这悍妇居然还会用口不择言这种成语,长进了,哈哈哈,读书识字也是有用的嘛。”
见到新来的头领们已经释然了,朱元璋淡淡地补充道:“大家放心,只要王嘉胤不来火并我,我也不会找他的麻烦,大家相安无事即可,我备战也只是防患于未然,并不是真的要和别的义军兵戈相见。大家毕竟都是对抗朝廷的盟友,不应该窝里斗。”
这段话说得冠冕堂皇,众位头领都觉得满意,一起点头道:“朱八哥所言即是!”
摆平了山寨的内部情绪,备战工作就很容易进行了,不论以王二和拼命三郎为代表的老头领们,还是以映山红为代表的新头领们,都开始积极地准备物资,修筑防御工事。最重要的老山寨防御工作一直做得很好,倒是不需要太过紧张,但是新开发的几个小山头,防御工作就做得比较差了,有几个寨子甚至连大门都还没有,箭楼什么的一应全无,大伙儿赶紧连夜砍伐树木,兴建山寨……
凡是一个青壮年双手能抱起来的石头,全都被收拾到一起,堆在了山寨上面的防御位置,大伙儿又砍了许多树木,制成了擂木,主寨还分出了两架神臂弩,抬到分寨子架设起来,巩固分寨的防御力量。
当这一切准备完成的时候,斥候们果然传来了不好的消息,在黄龙山脉的西北方向,有大量的流寇入了山,正在向着东南方向前进,这些流寇分成数股,每股几百人到几千人不等,合起来超过一万五千的总数,他们几乎钻入了每一条山沟,走上了每一条山道……各自走着不同的路线穿越黄龙山,其中有好几股必定会路过山寨下面……
“没错,这个必定是王嘉胤的大军了……”朱元璋听到消息回报时,轻叹了一口气,该来的总是要来的,既然避不开,那就得好好面对了。他叫来拼命三郎,吩咐道:“这次就麻烦你走一趟吧,别让王嘉胤的手下在山里乱窜了,把他迎接到咱们的山寨下来,咱们尽一尽地主之谊,先把江湖礼仪做好,以免落下口实。”
这是他不得不做的事,虽然朱元璋不想与流寇为伍,但是有别的流寇路过黄龙山他去不招呼一下,在江湖上未免说不过去,会影响他的声望。何况就算不去招呼,人家也会路过山寨,到时候反而有可能造成摩擦,还不如做足礼数,免得让人家占住了道理。
之所以选了拼命三郎去迎接,也是有原因的,郑彦夫起义失败之后,曾经在陕*西各地去旅行了半年,期间见过许多英雄好汉,见过王嘉胤一面,现在由他去迎接,是最妥当的。
拼命三郎领了命,带了几个士兵下了山去。
几日之后,西北边的山道上,出现了一只乱哄哄的军队,这只军队还没进入哨兵的视线之前,斥候就已经将它们的动向报告了回来,所以当军队来到山下时,朱元璋已经带着王二、许人杰、马小天、苗美……以及所有的头领,恭候在了山寨大门口。
众头领都垫高了脚,拼命地看着远道而来,也不知道会是敌军还是友军的不速之客。
只见远处的树林之中,一面脏兮兮的破旗摇摇晃晃地慢慢走近,旗边是一大群穿得破破烂烂,但是神情却非常彪悍的青壮年,他们显得略有点狼狈,看起来像是才吃了败仗,显得军容不甚整齐,但是众人都能感觉到,这只军队带着一股子狠劲,这从士兵们走路的姿势就可以看出来,那种不羁,狂热的情绪,弥漫在整之军队的上空。
“来的是王嘉胤大哥手下哪一股人马呢?”映山红忍不住有点好奇,她拼命地瞪大眼看,但是却不认识那面脏兮兮的破旗上面写的字。
旁边的王二经过几年的读书识字,认的字也有几个了,他瞪着一对牛眼看了一阵,对映山红道:“那脏兮兮的破旗上面写了三个字……八大王!真是奇怪的名字……大王就大王吧,为啥要叫八大王?有啥典故在里面么?”
这时朱元璋也看清旗上的字了,八大王,很简单,笔画很少的三个字,属于大老粗专用外号,但是这个大老粗用的名号,却带着一股子狂莽之气。
它代表着一个狂人,一个妖孽,一个可以吓得小儿不敢夜哭的名字——张献忠!
朱元璋心中暗叹:“运气不好,来的第一个人就是狂徒张献忠……唉!来的是别的人多好。”
一八六、不让他上山
朱元璋带着一众头领,直接出了山寨,到山脚下去迎接八大王。
“朱八哥,这八大王何德何能?咱们凭什么下山去迎,让他自己上山来呗!”许人杰颇有点不满意。
“我就是故意不让他上山呢……”朱元璋沉声道:“王嘉胤和他的部下,我一个也不想放进咱们的山寨!万一他借着拜山之名,走进山寨来着赖着不下去,倒也很麻烦。咱们如果对他们动手,就失了江湖声望,如果不动手,他们赖着不走也很麻烦。我主动迎下山,就可以封了他上山的借口了。”
“还有这种事?”单纯的王二、狮子狗、苗美、映山红等头领脸上都露出匪夷所思的神情。他们为人太过耿直,很多弯弯拐拐的东西看不明白,只有许人杰听了朱元璋这一说,才恍然明白过来:“对!需防人家耍赖皮。”
一行人很快就在山脚下见到了张献忠,他是拼命三郎接过来的,所以倒没有乱登旁边那些分寨,直接走到了主寨的山脚下,朱元璋下山来,直接就和张献忠打了一个照面。
上一世,朱元璋在天空游魂时也见过张献忠,但那是发迹之后的张献忠,已经拥雄兵数万,意气风发不可一世,但此时的张献忠,还只是初出茅庐的义军新头领,精神气质上,都与上一世看到他有些不同。
只见他身材中等,五官平凡,身上穿着很普通的粗麻布衣,颌下留着一把乱胡子,乍眼一看,压根就不像一个首领,反倒是像义军中的一个杂兵,他与别的杂兵看起来没有丝毫的分别。
见到朱元璋下山来了,张献忠哈哈一声笑,也向前走了几步,大声道:“来的是白水朱八本人吗?哗,真他妈的年轻……看你样子,和老子差不多大吧?”他这人一开口就是“他妈的”,“老子”粗俗不堪。朱元璋手下的大部份头领虽然没啥反应,但是许人杰却皱了皱眉头,显然,他不喜欢这样的人。
张献忠生于1606年,而崇祯三年是1630年,算起来他现在才二十四岁,还是相当年轻的一个小伙子呢,而朱元璋转世的这具身体,今年也是二十四岁,算起来和张献忠还真是一样大。
朱元璋抱了抱拳:“我就是白水朱八!”
“你行啊!”张献忠哈哈大笑起来:“和老子岁数差不多就有这么大的山寨了,手下的兵力也比老子多,不错不错,哈哈……要不是老子已经拜了王嘉胤为大哥,说不定也来投你呢,哈哈哈哈……”
众人听了他这话,不自禁地就去看他背后跟着的流寇军,人数确实不多,也就七八百不到一千的样子,张献忠起兵才几个月,有这点家底也算不错了。
朱元璋不想和他拉扯太多废话,单刀直入地问道:“八大王,你们这次进入黄龙山,究竟有什么打算呢?”
“打算?打个卵子的算!”张献忠脸上带起了一股戾气:“该死的洪承畴,连败了王嘉胤大哥两阵,把老子也揍了个鼻青脸肿,老子拿他没半点屁办法,只好逃窜进黄龙山来了……”
“那你们是打算在黄龙山里驻留下来?”朱元璋的语气沉了下去,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情况,如果王嘉胤一伙人想要留在黄龙山里,那势必要和朱元璋的山寨发生纠葛了,到时候不是你吞了我,就是我吞了你,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天晓得!”张献忠呵呵笑了起来:“这鸟不拉屎的山,老子可不想留在这儿……外面花花世界,老子不去快活?干嘛要待在这卵子山里……但是王嘉胤大哥已经窜了进来,老子要不进来,就得在山外被官兵围剿,操他妈的蛋!”
说到这里,他歪眉斜眼地看了朱元璋一眼,哈哈笑道:“你倒是有意思,在这破山里居然待得住,换了老子,早就杀出山去了。”
听到他没有留下来的意思,朱元璋心里微微放了点心,仔细回想一下自己观看过一遍的历史,张献忠确实也没有在黄龙山里驻扎过,这倒好,没有利益冲突了,那就好说。朱元璋拱了拱手,指了指视野远处的一个小山头,道:“八大王兄弟,你们远道而来,又被官兵追剿,肯定很辛苦,我在那个山头上扎了些营帐,不嫌弃的话,就到那山头上去休息一下吧。”
他这话换了任何一个被官兵打得狗一样窜的义军首领听到,心里肯定暖暖的,但是张献忠却不是普通人,他的想法与普通人是不一样的,从某个方面来说,他和朱元璋是属于同一类人——枭雄!这种人特别擅长从别人的话里抓出细节,猜到别人的心思。
他斜眼看了看朱元璋指着的山头,又回过头来,看看了朱元璋背后的主寨,眼角不经意地就抽了抽,从朱元璋请他驻扎在旁边的山头这个小举动,他看出来了:人家不欢迎他!嘴里说的辛苦,那都是客气话,潜在的台词是,你赶紧路过了滚蛋,别在这里碍眼。
“嘿……朱八!”张献忠嘿嘿笑了一声,似乎想说点什么,但看了看朱元璋背后的一排头领,又看了看山寨上面整整齐齐列队“欢迎”他的军阵……张献忠什么也没说,只是拱了拱手道:“谢谢你准备的营帐啦,老子累得要死,正好美美地睡他妈的一觉,哈哈哈……劳烦兄弟帮我守营了……”
“嗯!”
朱元璋的眼光和张献忠的眼光对到了一起,那一瞬间,空气中似乎炸开了一个小小的气场,两个人用刀光般的眼光互拼了一记,激起了一道看不见的漩涡,在两人之间的空气被这个漩涡所圈入,发生了微妙的凝结。
最后,张献忠将头转开了,他不是怕朱元璋,而是怕了朱元璋背后整整齐齐的几千军队……如果在这里打起来,他知道自己没有胜算,所以明智地选择了退让。
在一瞬间,两人用自已的军队作为筹码过了一招,只是这一招过得如此的隐蔽,除了他们两人,谁也不知道两边的头领已经打了一场看不见的战争。
“走了!去朱八大哥给咱们准备的山头上休息。”张献忠转过身去,对着手下们吆喝了一声,和身后的那群亡命之徒一起兴高采烈地向着小山头奔了过去。
看着张献忠带队上了他安排好的山头,朱元璋心底里冷哼了一声,此人果然是个枭雄,至少有一点他就比英雄要来得强,那就是识实务,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如果刚才自己面对的是王二,或者苗美这种死心眼的人,说不定会强烈要求去主寨里看一眼,那就搞不好会发生冲突了。但是张献忠却不同,他审时度势的速度很快,只扫了一眼就作出了判断,选择了退让……这正是一个人要获得成功,走上高位必须具备的素质。
“能混出名堂的,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这家伙满嘴脏话,看似粗豪,心却很细!”朱元璋对张献忠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
却说张献忠满脸带笑地走进了朱元璋为他准备的帐篷里,在一张临时搭起来的草席床上坐了下来,刚刚坐稳,脸色就沉了下去,黑得有如一块炭似的,他对着外面叫道:“一纯,你在帐篷外吗?在的话就给我进来!”
随着他的呼唤,一个小少年钻入了营帐,这是一个十岁大的孩子,名叫李一纯,陕西榆林人,在张献忠起义时,跟随他一起起义,被张献忠收为了义子。与他一起被收入义子的,还有另外三个孩子,岁数各不相同,李一纯是其中排第三的孩子。
他聪明好学,而且机智勇敢,在张献忠的心中,属于可以重点培养的将才。所以每当有什么重要的事时,都会派这个义子出去处理。
当然,这个儿子并不是他最疼爱的儿子,他最疼爱的义子叫做孙可望,是四个义子中岁数最大的一个,张献忠一般不会让孙可望去做太危险的事,以免他遭遇危险。
简单来形容的话,就是便宜孙可望占,危险的事李一纯去做!
“一纯,你别休息了,赶紧去联络另外几路人马,把王嘉胤大哥、紫金梁、闯王、曹操……全都叫来,到老子这里来聚聚……这个白水朱八……嘿,透着邪门,老子一个人收拾不了他,等兄弟们来齐了,老子要他好看。”
“义父,发生什么事了?我觉得朱八大哥人不错啊,他还给咱们帐篷休息。”李一纯有点天真地问道。
“你小小孩子懂个屁……”张献忠嘿地踢了李一纯一脚,当然,没用啥力气,这一踢倒是有点义父教训孩子的那种踢法。
李一纯哦了一声,然后认真地道:“义父,孩子现在虽然不懂,但是你只要教教孩儿,我就会懂了!”
“哈,你倒会说,快去吧,回头老子慢慢教你。”张献忠挥了挥手,把李一纯撵出了营帐。
李一纯出了营,扎紧了衣服和裤管,钻入草丛,然后默默地估算了一下方向,对着王嘉胤的主力部队的方向,奔了出去。
他幼小的身影刚刚消失在远处,山边就转出了朱元璋的身影,他看着李一纯消失的方向,轻叹道:“果然……张献忠要搬救兵了……而且派去搬救兵的人,居然是李一纯……嘿嘿……谁能想得到,这个不起眼的孩子,将来会成为明末最耀眼的将星呢?”
李一纯这个孩子,后来会改为名李定国,与郑成功一起抵抗清军入主中原,并称南明两大支柱!
一八七、天真烂漫
许人杰出现在朱元璋的身边,沉着声音说道:“朱八哥,要不要派人把那孩子追上杀了!”
这话要是换了王二、苗美等人是绝对说不出来的,但许人杰却说得出,也做得到。
朱元璋摇了摇头:“不必了!就算这孩子不去通知别的人,王嘉胤手下的其他义军也早晚会聚过来的,你想想,如果我把你、王二、苗美等人,分成数只小队穿过一座大山,山里有一个山寨,你们会不会聚过去看一眼?”
“这个……当然会!”许人杰点了点:“那就便宜这孩子了……捡了一条命!哼!对了,朱八哥,如果王嘉胤的手下全聚过来,怕是有接近两万的总兵力吧……这么多人,如果要硬夺咱们的寨子,该怎么办?”
朱元璋微笑了起来:“如果他们要硬夺,我就会让他们知道,不是人多就一定能打胜仗的!不过这件事你大可放心,咱们是肯定打不起来的,因为他们不可能来硬夺我们的寨子。”
“嗯?为何?”许人杰不解。
“因为王嘉胤……算了,现在我先不说,过几天你就知道了。”朱元璋本想说,因为王嘉胤的性格太天真,但是他想到转世之后,这个身份还没和王嘉胤见过面,如果妄自评论一个没见过的人,未免会惊世骇俗,所以就压下不说了。
王嘉胤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一个天真烂漫的人!虽然他拉起数万义军造反,成为几十路义军共拥的首领,虽然他曾为边军,所以指挥有方,算得上是起义军中难得的优秀将领,但是这些都不能掩盖他这个人天真烂漫的根性。
他最天真烂漫的表现,就是非常重情谊,视天下所有义军为一家,将所有的义军首领都当成自己的兄弟,别人有难,他两肋插刀也要赶去帮助,所以,他才被所有的义军公推为大首领!有人可能要说,这怎么能叫天真烂漫呢?这是优点啊!重情谊难道有错?
没错,如果他是一个普通人,或者只是一个小兵,那么重情谊就是优点,但他是一个统领数万贼寇的大哥,在这种情况下,重情谊就不太好了!重情谊的人太讲原则,太认死理,太容易被别人借着“兄弟之情”暗算……重情谊的人绝对成不了枭雄!
朱元璋几乎可以肯定,就算张献忠和别的流寇首领想夺自己的寨子,但只要王嘉胤一到,他的天真烂漫发作起来,没有任何一股流寇能向自己的寨子动手!
当然,这样的估算虽然仈九不离十,但朱元璋也不会就将所有的筹码都压在王嘉胤的身上,他仍然加紧了山寨的戒备,命令哨兵和斥候们严密监视着周围的动静。
几日之后,又有一股义军到了。
朱元璋照例带着一群首领下山来“迎接”,这次来的居然是一只骑步混合的流寇军,步兵比较多,足足超过千数,骑兵则比较少,只有两百骑左右。但这个数量的骑兵,已经算是非常难得了。
要知道大明朝是很缺马的,就连官兵也大部份是步兵,极少有骑兵,除了边军之外,在大明朝的内地你看到一个人骑马,这个人不是将军,就是斥候,通常都不会是骑兵。
这股流寇居然能有两百骑骑兵,说出去真是足够吓得官兵都倒抽一口凉气了。
而且这些骑兵的马术极为娴熟,在复杂的山路上骑着马,他们居然犹如走在平地,颠簸之间居然还可以打盹睡觉,喝水吃馒头,甚至穿衣服梳头发……
“这些人是在马背上长大的。”朱元璋对身边的头领们道:“很精锐的骑兵……不简单啊!”
这只骑步混合的军队到了近前,军中的旗子被风扬了起来,大伙儿才看清了上面的字,只见旗上一个“闯”字,迎风晃荡着。
是闯王高迎祥!朱元璋心中一动,大伙儿的眼睛都在对着这只流寇的首领高迎祥看去,朱元璋的眼光却赶紧向旁边飘开……李自成呢?魔王李自成在哪里?
花了许久的时候,朱元璋才找到了李自成,他还非常年轻,看起来与朱元璋的岁数相差不多,穿着打扮很普通,气势也不逼人。但是他那双眼睛,却空灵深遂,仿佛蕴涵着极大的志向。
他领着一只步兵小队,队伍大约有一百多人,排在很后面的位置,非常的不起眼。原因很简单,此时的李自成在高迎祥手下也只是一个小头领,只统管着李自成从李家村带出来的一百多号手下,被高迎祥编为“八队”。
谁也不会想到,就是这只不起眼的“八队”,后来随着李自成转战天下,赫赫威名,被人以“老八队”称之,是李自成手下最精锐,最核心的部队。李自成几起几伏,只要老八队还在,他就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可惜山海关一战,老八队被满清八旗兵全歼,使得李自成失去了手中的王牌,从此一蹶不振。
朱元璋心里有点恶意地想道:如果我现在突然下令山寨里精锐尽出,将李自成和他的老八队扑杀在这里,后面的历史会怎么变呢?
“朱八哥……朱八哥……你在看啥呢?闯王大哥在给你打扫呼呢……”旁边有人小声地提醒,朱元璋这才收回了目光,回过头来看高迎祥。
高迎祥打扮得就很华丽了,他不知道从哪里夺来了一套明军军官的铠甲罩在自己身上,加上他黑皮肤黑脸,看起来颇有些威武霸气,跨下一匹高头大马,随眼一看气势不凡,但是朱元璋却对他兴趣乏乏,因为这个人的眼睛中空有狠厉之色,却缺少精明干练的光芒,终究成不了大器。
“闯王远道而来,辛苦了……请上这边的小山头休息吧,八大王兄弟已经在上面休息着了,你们正好合在一块儿。”朱元璋就和接待张献忠一样,指了指预先准备好的山头。
上次这么一指,险些和张献忠反目,但这次高迎祥的反应完全不同,他不像张献忠那么聪明,只听到朱元璋给自己准备了休息的地方,却从中听不出疏远之意……聪明人听人说话,能直接听到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隐语,笨人听人说话,却只能听到明面上的那些个字词。
高迎祥高兴地走上了山,和张献忠合营。
正走着,他背后的人群里,钻出了李自成,凑到他耳边低声道:“叔……你这么高兴做啥?”
“我不该高兴么?”高迎祥笑道:“最近几年,走到哪里打到哪里,从来没人给过咱们好脸色看,这朱八不错啊,听说咱们来了,下山相迎,还给咱们安排营帐休息,我好久没碰上过这么好的人了。”
“叔……侄儿不这么认为……”李自成低声道:“朱八下山相迎,其意是不想我们上山。给咱们准备这个休息之地,也是不想咱们去他的寨子里休息,这是明摆着的拒人于千里之外……您可得看清了,别被他的表相所骗。”
“嗯?”高迎祥全身微颤,恍然大悟:“乖侄儿,你提醒得是,我去见见八大王,听听他怎么说……”
--------------
接下来的数日之间,王嘉胤旗下的各路小头领们,都向着朱元璋的山寨汇聚了过来,他们有些是自己找过来的,有些则是在半路上碰到了李一纯,被李一纯给指引过来的,总之,人是越来越多,很快,朱元璋预先准备的小山就不够了,他又在附近张罗了几个山头,或者可以用来临时休息的山沟、树林等地方,扎起了大量的帐篷,用来“接待”王嘉胤一行。
这些陆续到来的头领,有的很有名气,例如紫金梁、老回回、曹操、点灯子……也有一些没没无名,例如扫地王、刑红狼、破甲锥……
朱元璋一视同仁,都给他们安排好休息的地方。不过朱元璋只管住,不管吃,粮食让他们自己解决……好在天下大旱,大伙儿手上都缺粮食,这一点别的义军首领也不怪他。他区区一个小山贼,要是真能给王嘉胤的两万大军提供粮食,那可真是见了鬼了。
又过了好些天,王嘉胤的主力终于也出现了,他之所以最后一个才到,是因为他在给自己手下的头领们“殿后”,要知道这些人撤进黄龙山,是被督粮道洪承畴给追赶进来的,身后随时有可能出现追兵,王嘉胤义气深重,自动担起了给兄弟们殿后的职责。所以,当他来到朱元璋的山寨下面时,他麾下的所有头领都已经到了,放眼望去,数十个山头都扎上了营,满眼都是帐篷……好大的声势。
朱元璋还没来得及过来迎接王嘉胤,倒是八大王张献忠和闯将李自成先迎了过来,两人接住王嘉胤,立即压低声道:“大哥,您终于来了……这个白水朱八,透着邪门儿……大伙儿正在商量对他动手呢!”
一八八、响当当的汉子
“什么?你们在商量对朱八动手?”王嘉胤大吃了一惊。
王嘉胤的岁数其实不大,就和所有明末农民起义的义军首领一样,他也正值人生中最有拼劲和冲劲的年龄,也就三十刚刚出头。
为啥所有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年龄都不大呢?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后世有句话说得好,江湖越老,胆子越小,敢于揭竿起来和朝廷干的,往往都是年轻人,真要来个岁数大的,他敢造反么?
王嘉胤的身体很结实,高大而且威猛,身上穿着的是一件洗得干干净净的鸳鸯战袄,颜色呈暗红色,上面破了几个洞,但是他没有在破洞上打补丁,就让这些洞破着。
这件鸳鸯战袄是他做边军的时候朝廷发给他的军服,当兵时一直穿这件衣服,穿了很多个年头,所以舍不得将它扔掉,揭竿起义之后做了流寇,这军服也没舍得扔,一直穿着,甚至连补丁也没舍得打,怕破坏了它原来的样子。
偶尔有闲暇,他就会指着衣服的破洞给手下们看,笑道:“看这洞,老子有一次巡逻碰上个通缉犯,和他大战五十回合,这里挨了一刀,所以衣服就破了个洞……”如此这般的说词,可见他是一个念旧的人,就连衣服的旧也念!
“你们干嘛要商量对朱八动手?发生了什么事?”王嘉胤的脸色顿时就沉了下去,显得不是很好看。他来的路上碰到了李一纯,那孩子急匆匆地要他赶紧过来,当时他心里就有点不妙的感觉了,没想到来到这里,第一句听到的话,就是手下的兄弟要对白水朱八动手,这心情一下子就有点下沉。
张献忠的眼角微微地抽了抽,他凑到近前,对王嘉胤行了一个礼,然后认真地道:“大哥……老子带着西营第一个到这里,当时……”他就把朱元璋迎接他,并且不让他上主寨,只让他上了一个预先准备好的小山头待着的事讲了一遍。说来也有趣,张献忠就算对着王嘉胤,说话也是“老子老子”的脏话连篇,但是大伙儿却也不觉得他无礼。
(注:张献忠在王嘉胤的军队中被划为西营,又称西营八大王,所以他说带着西营。)
王嘉胤沉着脸听完,接着闯王高迎祥对李自成使了个眼色,李自成也凑了过来,对着王嘉胤道:“大哥,朱八也是这样对我们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此人不想和咱们混在一块儿……明显和咱们不是一路人,将来说不定会投靠官府,成为咱们的敌人……我们不如夺了他的寨子,将他的寨子据为已有算了。”
王嘉胤的眉头紧紧地皱在了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