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奋斗生涯 1-262-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整个宁国府新年后的气氛就很诡异了。所有上下人等都为了贾珍的童生试战战兢兢,只他们珍大少爷一人一反往日里的用功上进,除了每日上午的正课,竟然主动要求先生不要布置作业了,整日里大把的时间吃喝玩乐!还三五不时的领着小少爷贾瑄上街溜两圈。

    可是有一个更让人无语的现实就是,一家子主子下人对这个现状都手足无措。下人们是没资格多说,没什么奇怪的,只是主子们就比较奇怪了,明明看着贾珍的行为着急的很,就是不知道该干什么。代化是觉得这个孙子从小就和人不一样,也许这回也有自己的想法,虽然他不知道孙子这么玩儿有什么用,自己也着急,但是还是决定不插手。贾敬是习惯性的这事儿有他老爹呢,自己不用多想,省的出了问题老爷子拿自己出气。徐夫人和江氏则是怕自家平时给贾珍压力太大,把孩子逼急了,这才考前失常,想着可不能再逼了,实在不行咱就再考下一次,反正孩子还小。

    就这么着好不容易坚持到了二月,徐夫人和江氏比照着当年贾敬科考的样子准备了各种考试的东西,拉拉杂杂的准备了一群接送守候的下人,车马等,贾珍才在全家人紧张的目光中进场了。因为每次考试都有不少人撑不住半途病倒被抬出来的,所以每日里场外都留有一个车夫两个小厮等着以防万一。家里一众人更是想着贾珍从小娇生惯养,也不知吃不吃的消,尤其徐夫人想着儿子当年童生试的时候第一场出来几乎不人不鬼的样子更是心如乱麻。

    家里面人心惶惶,贾珍在场中倒是气定神闲。因为考试的时候不准穿夹衣,二月里又比较冷,所以贾珍穿了五六层的单衣,还带了两套。结果贾珍在考场中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换衣服!晚上把所有衣服都穿上,谨防感冒!白天就随着温度的升高一件一件的减衣服,搞得对面的考生目瞪口呆,贾珍很是不屑的翻翻白眼,切,土包子,这叫磨刀不误砍柴工!考场里条件这么差,不好好照顾自己,病了岂不是更考不好了。

    但是心态再好也有贾珍难以忍受的事情,那就是考试的时候连大小便都是在考棚里的!这叫贾珍这个前世卫生设施好,今生家里条件好的大少爷甚是无奈,只是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便也只好忍了。每日里听着周围高山流水或是闻着仙乐飘飘,贾珍总算是等到了出场的日子。因为贾珍早已答完了卷子,只是不得出场,所以贾珍很是力所能及的整理了一下仪容,等出场的时候,贾珍除了脸上因为没有洗有些个脏,看上去还是蛮潇洒的。

    到了出场这天,愈振这个大管家亲自带着贾珍的小厮在场外等着,看着厂里走出来的人一个个面色不是蜡黄就是惨白,担心的不行,众人望穿秋水,却不见贾珍出来。却说贾珍到底怎么回事儿呢?原来根据前世众多考试经验,贾珍知道刚收卷之后大门那里总是比较挤,想着不如晚点儿出去,省的和那么些个人推搡。他这一淡定不要紧,险不曾把外面的下人们急死。

    等到贾珍看着人走的差不多了,才慢慢悠悠向着大门口踱出来的时候,宋梅、龙字等几个身手好的小厮已经都挤到贡院门口了,众人看到贾珍出来先是齐齐松了口大气,接着再看看贾珍一派安然的样子就知道十有是贾珍不愿和人挤才落在后面的,不禁个个心中腹诽,只是又想着这些人都多日不曾梳洗,少爷不愿和他们挤也正常,便都忙忙的上前接过贾珍的篮子,扶他上车回府。

    宁府里徐夫人江氏早就请好了太医,代化贾敬也在家中等着,一群人本想着贾珍出来定然是力倦神疲,不想等到下人报告时,竟然见贾珍是自己大步流星进来的,可让众人吃了一惊。待到徐夫人问用不用让太医看看的时候,贾珍笑嘻嘻道:“太太还是让孙儿洗漱去的好,没的孙儿什么事儿都没有把人太医熏出事儿来!”徐夫人等看他搞怪的样子知是真的没事,便打发他回去休息不提。

    贾珍回去好好梳洗了一番之后胡乱吃了盏燕窝粥就睡下了,直到第二日巳时正才醒。醒来后贾珍去给众长辈请过安就去见魏先生了,虽觉得没必要,但还是将自己的答卷默写了出来,不意外的听到魏先生说这卷子十拿九稳,不会出什么大纰漏。

    待到过了几天,贾珍很是淡定的听到了县试第一的消息后,也不管家里人的喜气洋洋,只想着真是无聊,以后面主持府试的人与贾府的关系,主持院试的曹大人的圆滑,自己都觉得这个童生试不如不考。

    待到过了四月的府试,六月的院试,果然不出贾珍所料,名次好得不得了,案首!虽说贾珍确实有这个实力,但是他却知道,他要是不是宁国府的,这个案首曹大人绝不会给他,这让贾珍多少有些个不舒服。

    但是不管怎么样,荣宁二府还是颇感荣耀的,一些个喜好溜须拍马的人也不免把贾珍当年面君之事又给拉了出来,夸赞还是圣上慧眼识珠,又或是夸赞贾珍本就是天生的俊杰之才等等,贾珍通不理会。

    待到众人上门贺喜,徐夫人江氏便想着要大肆庆贺一下,贾珍不愿意如此招摇,便和老爷子商量了一番,决定低调行事,对外就称贾政婚事近了,两府忙乱,就不为一个小小的秀才大肆铺张了。

    咯咯,好高兴,按时更新了唉!今天第二更送到,亲亲们高兴不?

    亲亲们给俺点留言、推荐、收藏什么的吧,也好给俺提供动力!

正文 44 一波三折贾王终联姻

    贾珍的童生试既中了案首,便理所当然进了国子监读书,没几天魏先生也告辞返乡了,贾珍便每日里埋头苦读,也不管家里那桩注定让他将来头疼的婚事儿。

    原来贾珍考完,贾政的婚事就到了眼前了,又因为八月初八贾政的婚事之后紧接着中秋节,因而两府里不免忙乱成一团。

    要说贾政这门婚事还真是一波三折,其中不少波折皆拜贾珍所赐。

    去年贾政论亲时贾珍与代化谈论了一番四大家族之事,同时表示了一番对王家行事的不屑和对王家二姑娘的不放心,代化虽不会为这个劝荣府退亲,但心中也不免膈应这门亲事,对王家也比以往低看了几分。

    一次代化和自己兄弟代善聊天,听说王家与薛家最近在江南一些个事情,因为兄弟二人一向亲善,说话便比较随意,代化不免露出心中对王家将女儿嫁入商贾之家行事的看不上,以及与这般行事的人家结亲拖累家中名声的忧心。代善本就在听说三姑娘先出阁时心里不痛快,只是想着王家与贾家门第也还相配,不好就这么得罪了,亲家不成成仇家,如今听自己哥哥一说,也是说了自己百般懊恼,只是现在已是无奈,也只好如此。但不免回去和史夫人唠叨,说王家办事不讲究,咱们也是疏忽了云云。搞得史夫人心中也是不痛快。

    只是这些也都罢了,不知怎么回事,这些话竟然通过史夫人房中丫头们的嘴传到了贾政的耳朵里,贾政是个什么人,当下就觉得这是把自己和商贾之人作比较呢,就想去跟他母亲史夫人说不愿意这门婚事,只是被他的通房大丫头给劝住了,说是老爷太太既然说是无奈何了,二爷去说这些话岂不是白惹太太生气,贾政听了才不说话了,只是到底不痛快,结果就在去王家拜访的时候捅了篓子了。

    要说这个贾政还真是个万事不通的,既然这个婚事已成定局了,你就不要瞎折腾了,你这么瞎折腾,既退不了又搞得大家不痛快干什么呢!贾政竟然在去王家拜访之时就那么当着自己未来岳父和大舅子的面自以为委婉,实际上直统统的表达了对人家王家把嫡女嫁入商家的看不上,一副我定亲前不知道这个事儿,要不才不稀得要你们家闺女的样子,把王家父子气个倒仰,要知道人家王家还觉得自己嫡女配庶子委屈了呢!如果不是史夫人没有儿子,这个庶子也就和嫡子一样身份,联姻又是家族需要,人家还不乐意呢!结果王家回头就找上了代善,埋怨贾家无诚意,当初定亲时他们三姑娘虽未出嫁,但已经定亲,贾家怎么就不知道了?这会儿又说这些个话?要不是这年头退婚对女孩子名声实在是不好,估计王家都要先退婚了。

    这件事情好不容易过去,又传来了王家三姑娘在薛家不容小妾,给小妾下药的事情,也不知道薛家怎么回事儿这等家丑竟然传了出来,结果有了前事在心中打底的史夫人知道之后就思量上了。这个王家三姑娘看样子也不是什么善茬啊!可是这么一个人竟然被二姑娘算计成这样,看样子自己这个儿媳妇绝不是什么良善之人,贾政又不是自己亲生的,这要是以后有这么一个人整日在贾政面前挑三窝四,自己日后岂不是要难过了?史夫人这一想就坐不住了,只是她到底不是贾政那个不通俗务的,不会直接将事情闹出来,而是趁着王氏没进门就开始给王氏下绊子。

    史夫人知道自己已经不能改变这门婚事了,所以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儿子日后一定和自己一条心,不能被那个王氏哄了去。于是史夫人立马把自己屋里的一个极漂亮的丫头赵氏给了贾政做通房,她早就知道贾政喜欢那个丫头,只是早前她还想着要顾及王家面子,不能临办喜事儿了还给儿子塞丫头,可是现在管不了那么多了,先抓紧儿子再说。有了这个丫头在儿子屋子里,自己就占了上风了,到时王氏进门,留着这个丫头,就让她帮自己吹枕边风,若是王氏不留,那就是善妒!

    史夫人这行为贾家倒是没人说什么,因为此时所有人都觉得王家在闺女的教养上估计是有点儿问题,觉得史夫人这是安慰儿子呢。可是王家就不这么想了,毕竟主母们给通房们下药其实是大家心里都明白的事儿,只是王家三姑娘不小心露了马脚而已,王家觉得这是贾家借这个事儿打王家脸面呢,结果王家太太就发了昏干了一件把贾史两家都得罪的事儿,给自己为了妹妹婚事刚进京的儿子王子腾屋里一下子塞进了两个通房,就只因为儿媳妇是史夫人的侄女儿!

    这下子四大家族是真热闹了,除了薛家因为实力比较弱只给王家写了封信数落一通就罢手了之外,另外三家的口水官司却是打了几个月才算完事儿,以致贾珍一度期待就这么搅黄了这门亲事就好,只是天不遂人愿,最终这些个烂账还是就这么不了了之了,婚事也还是被提上日程。

    看着日子一天天接近,大家以为总算是可以消停了,却不想贾政这个未来的道学先生因为被贾珍一翅膀扇的婚前就极度讨厌王氏,以至于又在婚礼根儿底下给大家来了一下子。

    这个事情其实又是关系到了贾政的死要面子上了。薛家为了娶到王家姑娘可是下了血本,连王家三姑娘打嫁妆的木头都偷偷的送到了王家,那可不是一般的木头,都是百年以上的红木,王家自己可是没有的。到了王家二姑娘这里自然就是普通的红木家具,这本来也没什么,这也是上好的了,贾家闺女出嫁也就这样了。没想到的是这事儿在婚礼前一天,王家向贾家送嫁妆的时候却被人当着贾政的面翻了出来,当然,那人并不知道三姑娘嫁妆木头的来历,只知道比二姑娘的好。本来贾政这个人也是不在乎东西的,只是架不住那聊天的人里有人唯恐天下不乱的加了一句“那岂不是说这薛家比贾家还有地位了,让王家那么急急的把闺女嫁了还。。。”虽说这后半句被人阻止了,可是就是前半句就够戳着恰巧听到的政二爷的肺了,结果这个样板道学又发飙了。

    贾政这会儿听到亲戚们把他们家和商贾之家作比较,还说的似是他们家还不如一个商家似的,就觉得一口气直直冲上头顶,也不顾家里全是观礼的亲戚,就直接找到来送嫁妆的王子腾问他们王家是不是诚心侮辱他,侮辱贾家,为何二姑娘嫁妆还不如嫁入商家的三姑娘,拉拉杂杂问了一串,把王子腾气的七窍生烟,只是王子腾是什么人啊?那是将来要做到京营节度使,一品大员的人,岂能对付不了贾政这么个做了一辈子从五品员外郎的人,当下就开口回道:“这个事情妹夫可能有所不知,三妹妹嫁入薛家那是看的祖上亲情,况薛家是圣祖亲封的紫薇舍人,身份不同一般商家。三妹妹的嫁妆木头是前些年薛家送与我家修缮房子用的,因结了亲,母亲索性让妹妹带回了薛家,也算全了亲戚情分。况这个事儿本也说不上什么侮辱,要不你们两家比聘礼倒是不知谁侮辱谁了。”

    王子腾这个话可是厉害的很啊,首先说明了他们家结亲不是自己轻贱,而是有充分理由的,其次,暗中点明了三姑娘的嫁妆木那是人家婆家有心,对我们三姑娘重视,但又不是我们王家自己准备不起,第三,说明比身价银子你们荣国府还不如人家薛家呢。这个贾政哪里还得上这个口啊!当下就要拂袖而去,好在被贾珍拦下了。

    说实在的,贾珍是真觉得贾政欠抽,可是事关贾家面子,实在不能不管,眼下贾家的长辈们都在大厅里头聊天,贾政一辈的只贾敬贾赦也是两个无用的,此时也干瞪了眼,贾珍这一辈都小,不在客人面前露面,只贾珍有了功名在外面,便只好自己上阵。

    只见贾珍上前拉住了贾政道:“叔叔慢走,何必为此事生气,咱们这等人家难道还为几两银子的事情生气不成,圣祖又不封咱家紫薇舍人。”又回头冲王子腾兜头一揖道:“王家舅舅莫要生气,我家叔叔是个直脾气,自是想不到这个规矩之外的那些个人情之事,谁曾想这个三姑娘的嫁妆有这般来历,只是看个脸面儿罢了。今儿个好日子,大家都别往心里去。这事儿就算过了。”

    贾珍这个话一出,王子腾郁闷了,可是贾珍说了好日子这事儿算过了,自己又不能再说什么,否则倒显得自己没脸没皮,便只好作罢。可是越想越觉得贾珍这就是说他们家做事儿都不成规矩呢,听听,他们家又不封紫薇舍人,那他们家封什么?国公!还两个!大家看个脸面儿上!脸面儿上怎么了?王家三姑娘比自己姐姐先出嫁,嫁进了商家还比姐姐的嫁妆好!这这这,简直岂有此理!王子腾越想越一肚子气闷,这便导致了日后很长一段时间王子腾都看贾珍不顺眼,此时后话暂且不提。

    只说贾政这一闹,让众亲戚都知道了两家这亲结的不痛快,把代善气个半死,晚上把贾政狠狠训了一顿,搞得大婚前一夜一家子都没安生。王家听王子腾回去后的转述也是一家子不痛快。

    第二天众人都还是恹恹的,强装笑脸胡乱的完了一天的礼,众人只觉散了架子,这个婚事怎么这么折腾呢?

    呵呵,亲亲们,今天第一更送到了哦,不要走开太远,今儿晚上照样还有第二更!

    厚脸皮像亲亲们要收藏、推荐、票票!亲亲看在凤歌病的都不能上课还坚持更新的份上多多赏点儿吧!

正文 45 国子监里贾珍广交游

    贾政这门婚事一波三折虽说最终还是成了亲,可是众人还是提心吊胆,想着家里以后不知怎么闹腾,只贾珍却不管这些,照旧回国子监上课去也。

    贾珍自从那年见过皇上声名鹊起之后,就一直追求低调,这些年虽然也有人打听他学业如何,但因为贾家人及贾家亲眷得了代化的嘱托在外都不肯过分谈论这些事,因此上七八年过去京城这种天天有新闻的地儿早就没几个人记得他了。可是如今不一样了,因为今年的童生试案首就是他贾珍。

    可不要觉得案首也就是个秀才,没什么了不起,这可是在京城考的案首!京城是什么地方?百官云集,功勋满地,世家扎堆,才子成排,皇亲国戚一板砖砸一片的地方,遍地都是读书人,这些人家有没摸过书的么?就算废品不少,架不住基数大啊!这种地方进国子监的不算什么,可是自己考进国子监的就很算什么了,更何况还是直接考中案首的。于是贾珍一进国子监就再度火了!

    贾珍对这种才子名声倒不是很排斥,只是不想让别人注意到他的能力和政治眼光,毕竟风流才子还是不招皇家眼的,可是风流才子方便做事!于是贾珍就极力的开始在国子监里打造自己风流倜傥的才子形象!

    这个事情对贾珍来说实在是一点儿难度都没有,因为从才学上来讲,他根本用不着装,就是!而心性问题上,贾珍都装这么多年了,装嫩都没有人看得穿,更何况装单纯、装赤诚。于是进了国子监没多久贾珍就成了众人心目中英俊潇洒、才华横溢、温文尔雅、心地纯良的一代才子了。众人争相与之相交,国子监中一时风头无两。

    贾珍也有意趁此机会广结人脉,故这段时间很是交了一些朋友。只是贾珍也不是凑上来的都与之相交的,他还没那么饥不择食,再说了,有些人,交往了指不定就是祸害。为了安全,贾珍的交往主要分了几大类。

    第一类,深交型。这一类人主要是一些家族行事低调的清流人家里出来的有才学的人,或者是自己才学出众的寒门子弟。这些人一般将来的路比较长远,也相对离朝廷党争远一些,毕竟那些争权之人都是从大势力下手,这些零碎的人一时半会儿排不上,但是对于只是求个自保的贾珍来说,这些个人脉已经是不少了。

    第二类,泛泛之交。这些个人主要集中在那些家族有一定实力,自己却才学一般,只是凭着家里祖荫吃饭的但也不闯祸的人。这些个人不能平白远了得罪了他们的家族,但也没必要深交,因为一来没用处,二来,不知道他们的家族有没有麻烦,所以尽量保持一个安全距离。

    第三类,敬而远之。这一类主要集中在一些平日行为放肆的开国功勋之家出来的人里面。面对这些人,贾珍就是采取那种标准的惹不起咱躲得起的政策。

    不过,这个躲也要有策略的,不能让人一看就知道你在躲人家,不然你就惹着人家了。贾珍怎么躲的呢?发挥才子本色!这些不知上进的功勋子弟大多是靠着家中监生名额进国子监的,没有真才实学,想和贾珍结交也不过是为了附庸风雅。贾珍就偏偏一副不通世事,你来了我就以为你是同道中人,也把你当才子的模样,专门找人多的时候和你请教学问,于是乎,这些人最终都自己跑了。

    说起来,如今贾珍那手字可是相当好了,就算是比不过柳先生,在当世也是数得着了,再加上当世书法名家以长于楷书者居多,少有长于行书的,贾珍这手字就愈加显得独树一帜了。原本贾珍在家中待着,字不外传,也无太多人知道,如今进了国子监,那里的人就算是无才学的,也是有见识的,贾珍这手字便一下字传扬天下了,凡是对书法有几分喜好的莫不想弄上贾珍一幅字。可是贾珍是宁府嫡长孙,又不缺银子,自然不会卖字,又要摆出一副文人风骨,自然也不会拿自己的字去讨好权贵,能得到贾珍字的不过是贾珍三五知己或是国子监几位先生,这些个人自然也舍不得把贾珍送他们的字卖掉,于是贾珍的字一时间千金难求,竟是比好些前朝名家的字还贵,让贾珍颇是无语。

    贾珍不仅仅是字写的好,文章作的好,弹琴,下棋,画画,样样都来得,肚子里书又读的多,颇有几分博闻强识的味道,只要他认真想要交往的人,基本没有找不到话题的,国子监里也确实有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贾珍到此时才算是真正有了属于自己的朋友圈子。

    国子监里与贾珍关系最好的当属来自山东的世家子弟于子言,字过之,已经二十又一了,另一个是京城一个寒门子弟李庭,十八岁,这两个人都是有真才实学又谨慎低调之人,颇合贾珍胃口。其中于子言的画画的不错,来了国子监两年也在京中小有名气了,他最擅长画花鸟,其中又以画荷花为最,这个倒是方便了他和贾珍合作。贾珍的画不算很好,但是有一样画的还不错,那就是鱼!全赖屋后竹林边的照心亭所赐啊!贾珍整天在这里读书,读累了就看鱼,能没有感觉么?于是三个人就常凑合到一起,贾珍和于子言作画,李庭在旁边凑个趣,或是和几句诗什么的,倒成了国子监一大美谈。

    国子监里有一个老先生,姓张名麟字文卓,最喜欢和贾珍几个凑合到一起,尤其和贾珍竟成了忘年交,贾珍与之交往日深之后才知道这个张先生真真是个妙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张先生看着不显山不露水,其实就是个扮猪吃老虎的行家,众人皆以为他就是个普通的寒门出来的没怎么得意过的国子监先生,其实不然。他出身山西一大书香世家张家,而且还是嫡支的嫡子,只是他一个旁支的叔叔为了救他当时做族长的父亲而死,又没有后人,便把他过继了过去,正因为如此,两房的人都宠他,从小就是那种备受关注的人物。张先生会在国子监那真的是人家自己淡泊名利,要不然人家嫡亲大哥此时在朝中可是翰林院二品内阁学士,堂兄弟做到从二品礼部侍郎,族中做到正五品以上的还有三个呢,他自己儿子都外放知府了,他要是有心仕途,何必在这国子监做七品博士,只不过在这里图个做学问的地儿罢了。

    这般每日里或上课或交游,贾珍在国子监的日子过的无比滋润,还为日后储备了不少的人脉。

    亲亲们还在么?我们今天的第二更送到了哦!

    好了,俺还是继续坚持不懈的修炼脸皮:要票票,要收藏,要留言!

    呵呵,今天就到这里,亲亲们晚安!

正文 46 不枉穿越之反季蔬菜

    既然贾珍在国子监里交游广阔,自然免不了常与人出去吃个饭、喝个酒什么的,但到了冬日里,贾珍却偶尔喜欢往家里请人了,因为此时宁府有着外边吃不着的青菜。

    在这个年代冬天可真是没多少蔬菜可吃,哪怕是大户人家也就是白菜、萝卜、土豆、冬笋什么的,再加上夏秋时节晒的干菜,着实让人腻味。如果有温泉庄子的人家,可以多多少少的种一些个蔬菜水果,冬天吃个新鲜。可是这个年代,运输不便,要想吃青菜只能是在京城周围有温泉庄子才行,这就是个麻烦了。京城周围本来就没有多少温泉,京城最不缺的又是贵人,所以想有个温泉庄子那是难如上青天,即便贾府当初一门两国公也是没有的,所有的温泉庄子几乎都是圈在皇家园林里面了,只北静王家有一个。就算有温泉庄子也不一定种的了菜,因为出温泉的地方基本无好地,就算从别处移土过来也种不了几年就不行了,所以这个年代,冬天最值钱的就是瓜果蔬菜了。

    从穿过来能自己吃饭起贾珍就纠结这个冬天没菜吃的问题,今年贾珍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冬天吃上了新鲜蔬菜,那叫一个幸福啊!

    这个事情的解决得益于贾珍上辈子是学化学的,所以对于各种工业上常见的化学反应十分的熟悉,所以就让他在琢磨生钱的法子的时候顺带着解决了冬天的蔬菜问题。

    今年开始考童生试贾珍就成天晃悠,可是也不能什么都不干,就开始各处打听哪里有石英砂、纯碱、长石及石灰石等矿藏,这些个东西离京城不远就有,于是县试结束之后贾珍就开始了自己的第二项生意——玻璃生产。这个世界已经有玻璃了,但不是国产的,而是从西洋进口的,十分的昂贵。贾珍就通过他爷爷的关系秘密弄下了几个需要的矿藏,将家里培养出来的人手调过去,又找了家学里几个兄弟,雇了懂烧制的工匠,就开始了他的玻璃制造业。

    这个玻璃生产在这个时代绝对是相当于印钞机,有了它想穷都难,自然容易引起人觊觎,所以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好。为了保证这个问题解决好,贾珍可是费了大工夫,先是秘密找了一些个经常出售西洋物品的大商家,与他们谈好玻璃制品的销售问题,假托自己的玻璃也是从西洋进口而来,因为没有好的销售渠道,所以转卖。因为贾珍这里完全没有从海上运货的风险,所以即便贾珍的要价很高,利润比海外生意低,也还是供不应求,而贾珍为了不让人怀疑他玻璃的来历,也为了保证价位,玻璃的产量一直受到严格控制。这样一来,贾珍既不出风头,又能挣大钱,真是美得不得了。

    贾珍有了玻璃之后就开始考虑温室栽培,于是便让人在京郊置办了一个小庄子。因为京城的地不好买,贾珍又不打算靠它挣钱,不论价钱只挑好地,所以庄子非常小,且在一个山脚下,只有三四十亩地而已,好在山下有不错的水源。贾珍让人把整个庄子都圈了起来以掩人耳目,要知道别人要是知道贾家用这么多玻璃建温室就只为了吃菜,还不知道猜想他们家有多富呢,那样的话贾珍宁可不吃了。贾珍自第三场院试考完就三天两头往那里跑,指导里面雇来的几户人家照他的指点建起了温室。温室有三分之一在地下,北面一堵砖墙,其他三面和顶上是结实的木架子上面镶着玻璃。

    等到秋天的时候就有十几亩地上建起了玻璃温室,可以种菜了。贾珍想着宁府也没几个主子,吃不了太多东西,用不了这么些菜,便一半种了蔬菜,一半种了些各色水果,像草莓、西瓜什么的。别说贾珍怎么光想着自己家,他不能把荣府也算上,不然就得把玻璃的事儿抖漏出来,那他就什么都白费了。

    宁府众人一开始并不知道贾珍在城郊弄温室的事情,等到十月末里京城大雪纷飞的时候有人给府里送来了一车遮挡的严严实实的蔬菜水果才知道贾珍弄了这么个巧宗儿。一家子不用说都是极其高兴的,尤其是贾瑄这个小不点儿,因为贾珍想着他喜欢吃樱桃,把庄子里原有的几棵樱桃树也弄在了温室里,也不知那些个老农怎么弄的,竟然这么早就有了樱桃,虽然不多,三四棵树就只长出了几盘子,但是还是够家里人打打牙祭了的。小东西看见樱桃眼睛都红的跟樱桃一样了,又听说是哥哥弄出来的,看自己哥哥的眼神那叫一个崇拜啊!从此我们的贾瑄同志再度决定向自己哥哥看齐,以至于向着劳工的道路再次迈进。

    虽然贾珍不打算让荣府也跟着他们家冬天吃青菜,但也不好一点儿表示都没有,于是就帮她娘编了篇瞎话,说是江氏娘家在离京大概三四百里的地方弄了个小温泉庄子,种了瓜果蔬菜自己家吃,因着还算多,江家自己吃不完,便说好了把剩下的分给了宁府,自己家想着有好东西自然要来孝敬老太太云云,当然,既然是孝敬,那一两次,送几样就可以了,以后嘛,不必了。

    这个时代,娘家对女人来说还是很重要的,贾珍又打算和徐家、江家打好长远关系,有这样东西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