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颜第一-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蒸发掉了周围的水塘里的水。燃烧殆尽时,一场黑雨浇灭了最后的炭火。随着姑苏台的毁灭,一些奇异的工艺、偶人、木制飞鸢、机械传动、珍贵的书典,就这样绝传了。
但是,姑苏台的倒塌,随之倒下的还有吴国的威望,这是勾践的自豪,是他想得到的结局。
六
聚满了诸侯国君的黄池,正在为盟主的事情,剑拔弩张。夫差三军列阵,摆开阵势,准备与晋国决一雌雄。夫差已经收到了太子第一份的密报,得知越国人犯境。起初,夫差感到吃惊,但是并不十分在意,他估计越国人不会有,给吴国造成大伤害实力,反而暗自高兴:这次回师,正好有借口歼灭越国人,吞并它。此时,接连收到太子两份密报,得知王孙弥庸阵亡,姑苏城被围,请求回援。夫差这才感到了事态的严重,聚齐众将议定,连夜攻击晋国军队。
一夜之间,晋国军队被击溃。夫差、王孙雄率四万精锐,不等天明,立即回援,留下王孙骆、伯嚭、国书和他们的军队,等完成盟约的签订候,立即撤兵,水陆并进增援王师。
回师途中,夫差得到塌天般的噩耗:太子友阵亡,西施娘娘登城御敌。几乎丧失理智的夫差,驾车疯了般地飞驰,身边只有王子姑曹率领几千内卫跟得上。翻山渡河,马不停蹄。久经沙场的王孙雄,料定越国军队,会在离姑苏城不太远的地域设伏,他统御大军,急速前行,也追不上夫差,只好令大将展如、石番,架轻型甲车二百乘,追赶夫差。
夫差的几千人马正在狂奔,突然间停下来,夫差在车上一手遮目望去,只见山道当中拦着一匹高大的黄骠马,马上端坐着一员威风凛凛的大将,金盔金甲罩在飘动的锦绣战袍下亮闪闪,浓眉下有大眼放光,面色红彤彤的有点黑,细腰阔背岂是熊虎可比,身长足有九尺,右手倒提着粗长的大戟,左手按着腰间宝剑,浑身透着一股煞气,声若洪钟,“果不出所料,夫差,我要割下你的人头,为大哥出气。”专成说罢,战马前蹄腾空,恢恢一声嘶叫,迎面冲来。王子姑曹驾车迎上去。突然,夫差的左边冒出一支人马,领头一人黑衣黑马黑面庞,舞动一支长杆门板大刀雷鸣般的冲过来。右边,又一支人马,冲杀过来,领头的是颌下飘着银须的,老将军畴无余,挺着长矛杀入阵中。夫差冷笑一声,舞动大戟,力战两人。
在这狭窄的山间,两下谁也施展不开,挤作一团。夫差内卫军,都是精勇之士,无奈寡不敌众,渐渐处于下风,王子姑曹回车保护夫差,就在这时,数十乘战车,“呼隆隆”狂奔而来,展如、石番及时赶到,冲入阵中,拦在专成面前,双战专成。王子姑曹跳下战车,跳到夫差车上,调转马头,急忙回撤。展如、石番的甲车陆续赶来,也抵不住专成的凶猛先锋军,只好掩护夫差边打边撤。专成率兵追击,猛然间看到前方不远处尘土飞扬,车轮声滚雷般传来,定睛看,是王孙雄的大旗。专成就地摆开阵势。
夫差见王孙雄大军已到,就要回兵再战,被王孙雄阻拦。“大王,我军劳顿,敌军情况不明,不可妄动。”随后下令兵退十里,安营扎寨。
果然,夫差退后不久,范蠡与勾践的大军,越过山谷,与专成会齐。听到专成的禀告,范蠡心中增添了些许不安:疲惫的吴军,竟有如此的战斗力,看来想一战击溃敌军,追赶至江边歼灭的第一方案,失去了可行性,马上部署了第二方案:与吴军正面决战。对此范蠡还是充满了信心,他对自己用“五行战术”训练的军士的战斗力,战斗精神,怀有充分的信心。另外,他还准备了第三方案。
接近黄昏,吴军送来了战书,约定明日巳时决战,范蠡写了回书。
勾践问范蠡能否趁敌不备,夜袭夫差大营。范蠡以为不可,一来已经应了吴国人,不能违背约定,而来范蠡素知王孙雄其人,胆大有谋,必定已经列阵做了防御。果然,探马来报,吴军大营阵营整齐,阵型错落有层次。范蠡让画出敌方阵型,范蠡看后说,这是攻防俱佳的鱼丽阵,甲车二十五乘为一组,组成镞头形状,组组相连,每组内藏甲士五十名,阻塞于各车之间,阵法严密,若有敌方攻入,甲车为墙,车上甲士持长兵器格杀,车内藏甲士强弓硬弩齐发,待敌慌乱,各组一起反攻,劫营者反被劫。于是勾践放弃偷袭的打谱,众将官聚在一起,商议明日决战。
七
夫差营帐里,痛苦愤怒中的夫差,瞪着大眼睛听着王孙雄部署。王孙骆满身尘埃地进来,他带来黄池盟会的盟约,还带来了周元王赐赠的衮冕、圭壁、彤弓、弧矢等象征了伯业的天子宝物,并赐号“东方伯”。夫差看到这些东西,百感交集,流下两行英雄泪。
王孙骆得知太子阵亡,大惊失色,咬牙切齿,争打明日决战的第一阵,他还告诉夫差,国书的三万精兵,午夜时分就能赶到,伯嚭水军也在回程中。这个消息让夫差稍微宽心,今日的遭遇战,越国人的战斗力,从没有见过的那员金甲大将,给他留下深深的印象,想一战歼灭越军,夫差有点不太自信了。国书及时到来,正好填补左路兵马的空缺,整个阵型完备了起来。他按捺不住决战的渴望,第一次把自己关在大帐内,亲自擦拭兵器。亮晶晶的宝剑,映照着自己的脸,他发现自己怎么老成这样子呢?单手捧起颌下花白的长须,几滴泪落在了上面,泪珠里显现出太子英俊的面容,羞赧的微笑,关切眼神。“我的友儿。”夫差把脸埋到手缝里,抽动肩膀。
“大哥。”王孙骆、王孙雄一齐跪在面前,夫差抬起布满泪水的脸,张开双臂,将两人抱在一起……
入夜后,勾践、范蠡等将领一齐巡营,回到中军大帐,勾践握着范蠡的手,感慨万千地说:“你我虽为君臣,实为兄弟,明日战胜夫差,我与你分国。”
听到此言,范蠡大惊,慌忙恭顺地回应:“主辱臣亡。大王受辱时,臣不去死,为的就是助大王复国雪耻,待灭吴后大王容臣……”说到这里,范蠡无意说下去了,他本来想说“容臣携西施等人解甲荣归”,猛然发现,自己不再那么自信了。他不敢确定西施会不会跟自己走,也不敢确定勾践会不会那样豁达。
见范蠡没有把话说完,勾践微笑着对范蠡说:“本王会答应少伯的所有要求。不过。少伯呀,有一件事一直藏在我的心里呀,战后少伯要先与小妹完婚才是,她可一直都在苦苦地等着你噢。”
听勾践这样说,范蠡心中一阵不安,干脆把刚才没有说完的话说了出来:“大王,臣下记得大王说过战胜吴国后,不会忘记入宫越女为越国的付出,让越女回到臣下身边。”
“是啊,本王不会忘。”勾践一副思索状,接着说:“不会食言。不过嘛,小妹的事怎么办好?都这样年龄了,死活不嫁外人。这样一来,本王的小妹可不能给少伯作妾吧。”说完朗朗笑起来。
“大王,臣下不敢玷污公主之名。”
“让我想想。唔,这样吧。此事就由王后做主吧,落个清心也好。”
“大王,大战在即,还是放弃这些杂念。”
勾践嗯了声,严肃地问:“少伯,你对明日决战……”勾践没有说完,看得出他既盼望着决战的到来,同时也悬着心。“少伯。”勾践地看着范蠡的脸,坚定地说:“不管决战结果如何,我不怪罪你,我与你同生死!”
范蠡感激地看着勾践,“大王,臣已经备好了一乘甲车,选派了最好的驭手,精选了卫士。如若战事不利,大王可迅速撤至姑苏要道,那里有庸民镇守,大王与庸民速回都城,文相国和泄庸大人已经做好了防御准备,如若都城不可守,便随庸民退守南城。来日再图复国大业吧!”
听到此话,勾践心中凄恻,眼眶潮湿,他抓住范蠡的手,“少伯,明日决战,我就站在你的身边!”
八
第二天,天气异常晴好,阳光和煦,微风拂面,广袤的荒野上,鸟儿在时高时低的飞翔,点点原野秋菊吐着芬芳,光秃的黄土地上走动着几只野鹿,发出“呦呦”的叫声,在这静谧的世界里,吴国、越国双方共计十三万大军,两千余乘战车,步步接近,在相距不足一里的距离上,双方都停下来,黑压压地摆开了足有半里地宽的军阵。
没有战马的嘶鸣,听不到战车的隆隆雷声,猎猎震响的上百面大旗,是这个荒野上唯一疯狂的物体。双方的三军阵前,站立一排威武的将领,头盔上足有一尺长的黑色缨穗,衬托庄严的面容,身后战车层叠排开,左右横贯,车上的弓弩手、长戟手、驭手,昂首站立,高举的长戟,如同幽深的芦苇荡。战车后面,排列着一方又一方整齐的编队,盾牌手,长戈手,短刀手,弓弩手,都在等待着巳时的到来。
鸟儿已经被惊飞,鹿儿早跑没了踪影,荒芜草坪已经被践踏。
巳时马上就到了。
勾践登上临时搭建的高台,激情高昂地对全体将士高喊:“勾践向来爱民如子,今日与吴狗决战,关乎越国的存亡,每个家园的存亡。军中有兄弟二人的,兄长归去,父子同军的,儿子撤回,留存了你们就是留存了越国的希望啊!”
六万将士被勾践的话煽动的群情激昂,一起高呼:“杀败吴狗!”
勾践又说:“我们有苍天的庇佑,有神灵的庇佑,有神武的将领,英勇军士,我们无坚不摧!昨夜范相国夜观天象,吉星分野,紫薇正明,岁星照耀在我们越国的上空,我们一定能杀败吴狗!”
军士们连续高呼:“杀败吴狗!杀败吴狗!”
勾践下台来,供奉了神祗祖宗,闪身站在一旁。范蠡跪拜勾践,接过宝剑,下令:“专成将军帅中军冲锋,诸暨郢将军率右军冲锋,常胜过将军率左军冲锋,到时听我号令行动。其他将领统御各部,按归属分列三军,听我号令。各战车阵、铁车阵、甲兵、长矛兵、短刀兵、弓弩手,按我令旗行动。”
夫差全身贯甲,站在车上,手持大戟,听到越军阵中传来的呼声,轻蔑的冷冷一笑,大车驶出军阵,驾车的是大将王子姑曹,缓缓驶向对方。
越军阵中,勾践衣甲鲜明,横端着长矛,站在王子稽会驾驭的大车上,驶向对方。
两个曾经以主从相待的国君,世代为仇的两个男人,在战场的中心对视着。夫差强压着心中的愤怒先开口:“越王一向可好?”
勾践应到:“吴王安好。”
“勾践,今日作乱,意欲何为?”夫差的脸上似乎还挂着笑。
“夫差,本王意欲复仇雪耻!”勾践则咬紧牙关,以手相指。
“姒鸠浅,昔日阶下囚,幸得本王仁慈,而今行小人之举,非君子。”夫差变色说。
“姬攻吴,自古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何谓君子?今日有备而来,定取你的首级。”勾践恨恨地说。
“哼哼……”夫差一阵鄙夷的冷笑。
“呵呵……”勾践一阵肆意的讪笑。
两人各归本部。
九
夫差一扬手四百乘大型驷马四轮重型甲车,一字排成两排,左右半里宽,缓缓驶出军阵,每乘车上都有驭手、弓手、长戟手、短刀手四人。
范蠡手臂挥动,越军阵中也使出了四百战车,双方战车相向行驶,只能听到杂乱的马蹄声。
忽地平地起了一阵狂风,呼呼吼叫扬起尘土,一时遮住了朝阳,好似进入了黄昏。
双方战车相距只有一箭之地时,突然双方阵中,上百面战鼓同时擂响,震得大地在颤抖。飞尘中双方的黑色战车开始相向狂奔,弓弩手开始对射,方才安逸的原野,刹那间战马嘶鸣、车轮滚滚,“轰”的一声震天的闷响,八百乘大型战车撞在一起,绞杀在一起,顿时嚎叫声、厮杀声、兵器的撞击声、嗖嗖的飞矢声充斥旷野。
鲜血粘连了飞尘落下大地,飞矢穿透了暗淡的阳光。
激战正酣,夫差一扬手,吴军阵前,涌出来五千名裸露上体的大汉,胸膛前纹有张着血盆大口的猛虎,一通鼓响,他们倒拖宽背大刀,呼啸震天,如决堤的河水一样向前奔涌。这就是王孙雄的手中王牌,战无不胜、誓死如归的虎贲军。虎贲军、豹贲军、熊贲军、罴贲军是王孙雄一手训练出来的,各有五千英勇军士,熊贲军、罴贲军留在黄池与晋国对垒。
范蠡面色沉静下令,令旗挥动,只见阵前迅速出现了五百人一排,共八排的步兵方阵,前四排人人手执长矛,后四排人人提短刀,方队像墙一样整体前进,在激烈的车战空隙,与虎贲军展开惨烈的近身肉搏。尽管范蠡的战术得益于逄同的密报,具有鲜明的针对性。
尽管越兵经过精心训练,但是在与英勇的虎贲军的搏杀中,越兵还是渐渐地处于下风,呈现了败势。
勾践紧握宝剑,额头上有了汗珠,他歪头看范蠡。
范蠡面色严峻下令。顿时一百零八只牛角号齐声鸣响,震得空气都在颤抖。混战中的越军步兵,听到号角,在弓弩手的掩护下迅速回撤。同时从军阵中推出百辆铁叶车,五辆一组,车轸着地,车轼相连,兵卒拉动绳索,顷刻间,五辆车组成一个塔,推开铁叶,就是一个个射孔,塔内的弓手可以向任何方向射箭。这一招对虎贲军来说是致命的,是范蠡的杰作。乱箭之下的虎贲军,嚎叫着,徒劳地抡起大刀冲向箭塔,成堆的倒在箭塔下。
范蠡面色舒缓下令。顿时鼓声大作,撤退中的步兵转身冲锋,军阵中的方队,跟着冲锋上去。震惊中的夫差,猛挥手,下令后军也投入战场,一方又一方整齐的吴军编队,上万人的编制,在雄壮的鼓声中,一声声整齐地呼着震天动地的“杀”声,一个步伐向前推进。
范蠡面色凝重下令。中军专成,带领熊大王,畴无余,率三千轻骑,诸暨郢率右冲锋军,常胜过率左冲锋军,一起冲向吴国军阵。
原野上阴风乱卷,日光惨淡,头颅滚滚,血肉横飞。
三路冲锋军,往来驰骋,试图裂开吴军的阵型,怎奈诸暨郢一路被王子姑曹截住,常胜过一路被胥门巢截住,战场陷入胶着。专成见状,撇开王孙雄的阻拦,率军猛进,直奔夫差而来。王孙雄、王孙骆、国书、石番、展如、叔孙州仇,急来救护。专成的精锐骑兵,与夫差装备精良的英勇的豹贲军直面交锋,各自为战,石番、展如双战专成,王孙雄抵住熊大王,国书抵住畴无余。夫差挥动大戟要冲上来,被王孙骆死死拉住,旁边的叔孙州仇,看个仔细,张弓搭箭,对着熊大王射去,正中左臂,熊大王双手端刀,用牙咬住箭杆,一甩头拔了出来,血淋淋地吐在地上,提马缰冲向叔孙州仇,叔孙州仇正在搭箭,熊大王的门板大刀,拦腰将他挥为两段,熊大王仰天大笑数声,扑向夫差,泰山压顶般的大刀被夫差大戟当空架住,背后赶来的王孙雄一戟穿透熊大王的后背,英雄落马,震彻原野的笑声似乎还在空中回荡。专成看到,怒火烧遍了全身,狂吼一声,一戟穿透石番的甲盾,扎进了胸膛,将人从车上甩向空中,然后直扑夫差而来,王孙雄、展如、王孙骆,三乘战车将专成围在中间。畴无余稍分神,被国书一矛刺穿喉咙,老将无声落马,国书也围上来。
夫差看着神勇无敌的专成,越看越喜爱,越看越面熟,见冲锋军只剩下他孤身一人,责令“四将”住手,对专成说:“将军,归附本王吧,本王愿与将军分国!”
专成冷笑一声说:“那要看我大哥愿意不。”说着抡起大戟,力敌四人。
这是夫差第二次听专成说到“大哥”两字了,心中纳闷着呢。突然看到,正面一条黑影向这里冲来,所过之处,如劈风斩浪般将人群分开。看右面一阵骚动,一团白影飞奔而来。看左面一阵骚动,一团红影飞奔而来。后面一阵骚动,一团棕影飞奔而来。刹那间,四条影子聚到专成身边,黑衣黑马者,要义,手里还提着顺手拈来的,展如的人头;白衣白马者,东侠,侠客之祖曹沫后人,曹尚;棕衣棕马者,西侠,秦国大将孟明视后人,百里霸;红衣红马者,北侠,甘善。
正当五人合力奋战时,听到军中传来锣声,只好杀出重围,回归本部。
夫差对突然降临变故,吃不透,遂下令收兵。
十
战场上鼓声,嘶鸣声,喊杀声,霎时静下来,风也停了,清楚地听到了伤兵的惨叫和呻吟。静下来的战场,成堆成片的尸体,破烂成堆的战车,横七竖八的兵器,人血、马血汩汩地流向低洼处,散发着冲天的血腥味。双方各自清理战场,救治伤兵,退还对方尸体。停止了喧嚣的战场,升起一股股浓烟,他们各自在焚烧自己军士的遗体。
“四侠”关键时机相聚,都是因北侠甘善所为。专成自当兴奋异常,可是当想到阵亡的熊大王、畴无余,和全部阵亡的,自己一手训练的三千精锐骑兵,黯然神伤。
凭空增添了四员英雄虎将,范蠡异常兴奋,可是面对战场清理的结果,他不再兴奋了:这一战,自己的战术基本用尽,与夫差却打了个平手,与自己的预想的一战就重创吴军的目的相差很大。他进行了一番严密布防后,回到大帐写一封战书,约夫差隔日再战,他要重新部署,他在默默祷告,期待着一天的间隔带来玄机,他非常自信,甚至于超过对坚贞的信任。他等待逄同出现。
夫差坐在大帐中闷闷不乐,对一战就失去了整支虎贲军感到痛惜和不解,对越国人有针对性的战术感到恼怒,他明白这是越国人准备了多年的结果,被羞辱的愤怒越发的难耐,他喝令诸将立即议定有效的对敌战术,在隔日的决战中击杀勾践。
现在的夫差,除了没有好心情,其他什么心情都有。酸甜苦辣,除了甜没有,什么滋味都有,窝心、绞心、焦心,急躁、烦躁、暴躁,酸心、苦头、辣手,他要忍受着失去爱子的痛苦,忍受着对勾践的愤怒,忍受着对都城安危的担忧。他一面享有周天子霸主的封号,一面迎接着反抗者的挑战,还要顾及盟国的冷眼。岂是一个内忧外患解得?!
还有一个让他感到不爽的就是战场上的越国的那员无敌的金盔大将,竟两次说到他的大哥,让人觉得好笑又纳闷。夫差问王孙雄是否识得此人,王孙雄说面相似曾相识,想了一会,王孙雄提醒夫差,此人貌似专诸。提醒下,夫差回想起当年,父王依靠专诸刺杀亡僚,登上王位,几年后,因季札等一批旧臣据理坚持,追究以下犯上的人的罪责,并举兵剿灭了专诸和要离的儿孙家人,后来得知,两家各有一个少夫人逃走,父王下令不得追杀。“莫非他真的是专诸的后人?那么他的大哥又是谁?”夫差自问。
“他的声音貌相,与专诸无二,专诸的后人应该不错。这人也有趣,不为勾践只为大哥。王兄,他大哥可不是勾践啊。”王孙骆提醒说。
夫差猛然一个激灵,直觉告诉他,此人的大哥是范蠡,他不敢往下想,不敢想范蠡还有什么结义的兄妹。
“既如此,我夜探越国军寨,看能否劝降此人。若能,我军必定大胜。”王孙骆说。
夫差沉默一会,摇摇头,“狼群里的狼,连主人的话都不听,岂能听旁人的?它只听头狼的!可惜这只头狼是寡人放生的,已经抓不回来了。”夫差说完沉默了好一会,又说:“这样的头狼,主人能留着它吗?”
王孙骆若有所思地说:“听王兄这样说,我倒有了另一种设想。隔日之战,假使不能全歼敌手,谈和也是上策。谈和撤兵后,可以用离间计,使其君臣不和,越国则不攻自破。”
“寡人,可没有那样的耐心。派人催促伯嚭水师尽快进兵,寡人要在战场上看到越国人灭亡。”
十一
入夜后,范蠡坐在大帐内仔细斟酌着战术方案,他的耳朵仿佛一直都伸在帐外。终于要义进来,范蠡忽地站起来,迎上去。要义在他耳边悄悄说几句,范蠡的手背狠狠地砸在另一只手的手心里,兴奋地来回走了几步。
“三弟,速回,告诉子行,隔日卯时退出战场,不能早,也不能迟,否则你要采取非常手段。”要义转身要走,范蠡喊住他,拉着他的手说:“三弟此行干系重大,多带几个人保和好自己和子行的安全。转告他,你俩的身上,担负着越国的命运和妹妹们的命运啊!范蠡拜托了!”范蠡说完,要义便消失在夜幕之中。
要义走后,范蠡立即着手调整兵力部署,令东侠曹尚协助诸暨郢任右军先锋,令西侠百里霸协助常胜过,任左军先锋,专成、北侠甘善任中军先锋,三路人马,各带领冲锋军五千,所有战车集合待命,三万步卒,分成三路,组成六个方阵,严阵以待。
隔日卯时,越军大寨内,将士们披挂整齐,组成了冲击队形。勾践、范蠡站在帐外高处,石雕似地遥望吴军左营国书大寨,终于看到一面特殊的大旗,升起在国书寨中,范蠡平静地向前摆手,令兵摆动令旗,整个大军,按排列缓步向前推进。
行进一会,范蠡摆手,大军停止前进,范蠡焦急地向远方张望,终于看到一只黑影飞也似的奔来,到范蠡跟前翻身下马,递上红色竹管,范蠡手抖动一下,抽出密信,看罢,对勾践点头,只说了两个字:“进军。”
能看到吴国军寨时,越国大军停下来,传令兵带着战书进了吴国中军大寨。
此时天空微明,夫差接到越国的战书,先是大惊,然后露出鄙夷的一笑,传令各军立即出寨列成战阵。训练有素的军队,迅速出寨,刚组成战斗队形,三路越军便发起了攻击。四个当世大侠,率领冲锋军尖刀般地切入吴国军阵。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击,夫差站在战车上指挥若定,全体将士都投入了战斗。
宁静清爽的早晨,顷刻间刮起了腥风,下起了血雨。
正在指挥全军的夫差突然看到自己的左侧,有一路人马,直冲中军而来,细看是越国的旗号,不免疑惑,来不及细想,只得分兵迎击。这支拦腰冲来的军队,给吴国军阵致命一击,整个阵型垮塌了。夫差明白了什么,同时他预感到了这场战争的走势,失败不可逆转,要想避免全军覆灭,只有一个选择:迅速撤兵!愤怒中的夫差,一贯强势的夫差,下达了回撤的军令。
王子姑曹率领豹贲军断后。大军一气败退了六十里,方摆脱了越军的追击。夫差站在车上大喊列阵,溃退的兵将,仓促中依然结成鱼丽阵。
越国的大军在十里外扎下营寨,范蠡也没有敢贸然进攻,他心里非常明白,目前越国军队没有一战制胜的实力,如果一味的攻击下去,待力量消耗到一定程度时,吴国和吴国的盟国军队将会给越国军队毁灭性的打击。范蠡认为目前的战果,已经达到了阶段性的战略目标,所以他按兵不动。
夫差没有等到王子姑曹的到来,他为了大军的安全撤离战场,率领属下五千豹贲军和一万多近卫军战斗到最后一刻。悲伤、悲愤中的夫差强压怒火,下令伯嚭立即与大军会齐,传谕各盟约国,组成联军,从侧翼突袭越军。王孙雄此时已经明白了此战的败因,恼怒地请令夫差,率军追击国书。难得夫差此时还能说出这样的话:“国书没有反戈一击,就是对吴国恩遇的报答,对此应该心存感激。怪不得国书,要怪就怪范蠡,是他用计让国书归降了吴国,我因而顺利战胜了齐国,又用他打赢了这一仗,他那时就想到了今天啊!好一个范蠡!多么深远的连环计!”
两次正面作战,夫差的军力损失过半,这是吴国从未有过的损失,令夫差忧心的不仅仅是军力的损失,他更担忧将士信心上的损失,盟主威信上的损失。他期盼着伯嚭的水军迂回到越国人的身后,期待着盟国联军,从侧翼向越国人发起攻击,期待着反败为胜。
十二
正如夫差所想,国书在当日卯时前就做好了撤退的一切准备,赶在卯时,率领他的三万左路大军,从侧翼悄然退出,远离战场一路北去齐国,这真的是范蠡的计谋,是范蠡多年前就设下的机关,是越国大夫逄同的两次策反的结局。
还是夫差黄池会盟时,早已经获知夫差第二次北进消息的逄同,打开范蠡的锦囊,原来是让他在此时再次策反国书,他寻找机会,知道国书随夫差同往黄池,就以鲁哀公随从的身份,来到黄池。当夫差不等签盟,留下伯嚭、国书,率军撤离时,各诸侯国纷纷猜测吴国国内出了大事。齐简公与陈恒,心里暗自高兴,认为时机成熟,当夜陈恒携齐简公密信拜访了国书,表明期待国书回归齐国,任左相国,与陈恒共掌国政,剿灭擅权的阚止家族及其党羽。国书没有应允,他念及夫差三年多来的恩泽,他感佩夫差的君子之风,三年来,自己虽然归顺夫差,但是始终独立行使权利,掌管着原来的属下。但是,国书和他的属下都是齐国人,离家久了,谁人不思乡!陈恒看到了这一点,范蠡早就预感到了这一点,也预测到夫差的君子之风支配下的作为,他们都在利用别人的性格空间。
陈恒走了,逄同进入国书营帐,故人相见,心情波动中的国书,如同看到了主心骨,愁眉顿开。当初就是逄同的伶牙俐齿,自己才归降了夫差,不过正是逄同韬略,自己才拥兵自重,镇守北方,虎视齐境,保全了自己,也保全了家族。在齐国复杂的权力争斗中,以这种方式生存下来,国书自然十分感激逄同,佩服他的远见卓识。在自己面临又一次抉择时,逄同又出现了,怎能不是天意!
逄同为国书分析到:近些年,齐国阚止家族掌握大权,陈恒不愿意大权旁落,无奈自己的还没来得及培植党羽,势单力孤不足以扳倒阚止。对阚止专权齐简公当然不满,但是齐简公也不愿意看到陈恒一人掌权,因此两人把各自的关注的目光共同投向国书。清除阚止后,陈、国两人权分左右,简公求得平衡。所以国书的作用举足轻重,简公与陈恒两人对国书都是诚心相邀。
吴越之间立刻就要爆发战事,越国暗中筹备多年,战术、军械、军士结构都是针对吴国。因此吴越一战,即使越国不能全胜,也能严重消耗吴国的军力,国书的属下都为齐国人,多年在外,思乡心切,故乡又近在咫尺,是不会为吴国效死命的,与其损兵折将也不能取胜,何不退而自保,回到齐国重掌大权,采取倾向吴国的国策,以这种方式,更好地支持夫差呢?
国书双眉紧锁,听了逄同的分析,确实入情入理,但是良心和人格却不容许他这样做,他想协助夫差打败越国,然后堂堂正正回到齐国。他婉拒了逄同,却把逄同留在了身边。
第一场大战过后,国书才真正见识到越国的军士实力,尤其见识到那么多天下闻名的英雄,都站在越国那边,更觉得越军不可战胜,第一战自己属下全力拼杀,损失几千军士,破损了几十辆战车。国书开始犹豫了。
恰此时,要义受范蠡嘱托,进入国书军营,真的见到了逄同,回禀范蠡,又返回带来范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