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强明-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不是武烈王那。”崇祯也在那微微笑着:“咱们都不是武烈王。朕听说武烈王在战场上的时候没有人可以阻挡他。朕还听说那些流寇、金虏只要一听到武烈王的声音,会吓得调头就跑,没有人敢和他正面对敌的,可惜咱们都没有见过他在战场上的风采”
“那个是崇祯,那个是崇祯,抓住他!”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流寇的小头目大叫起来。
崇祯勃然大怒:“朕在这里说话,谁敢如此无礼?洪调元,去把他的脑袋给朕拿来!”
“臣洪调元领旨!”
洪调元大喝一声:“陛下说话,谁敢大声喧哗,奉旨,杀!”
崇祯看到不看战场,只顾着对王承恩道:“王承恩啊,你忠心耿耿的跟了朕那么多年,现在你怎么忍心先朕而去呢?”
王承恩背靠着宫门,惨笑道:“皇上啊,内臣实在是坚持不住了。内臣杀了三个贼寇,可是内臣也累了。内臣还想最后对皇上说一声,天子有天子的死法,切莫落到那些贼寇的手里。”
说着,他的眼睛渐渐的闭上了
“王承恩,朕不许你死,朕还要带着你一起杀贼!”崇祯大声叫着,可王承恩什么都听不到了。
“王承恩,你这个好忠仆那。”崇祯的眼眶悄悄的红了。
这个忠心耿耿陪伴了崇祯如此多年的太监死了。
论奸,当朝无人能奸的过他王承恩。论忠,也无人能忠的过他王承恩。他频施毒计干掉了了自己的一切敌人,他帮崇祯登上帝位,他为崇祯出谋划策;,为他带大、教导、辅佐的皇帝留尽了最后一滴血。
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他所忠诚的皇帝!
他死得并没有什么遗憾。
一颗脑袋落到了崇祯的脚边,崇祯抬起了头,他看到了已经断了一条腿的洪调元,不得不用一枝长矛支撑着自己才不倒下。他另一只手里的绣春刀还在滴着血:“陛下,贼寇首级臣给您拿来了!”
“好,你也是个天大的忠臣那!”崇祯放下了王承恩的尸体,慢慢的站了起来。
还能够继续奋战的太监越来越少了,崇祯有些悲凉,到了现在最需要士兵的时候,却只有这些太监们在为自己奋战。
可是崇祯又无比的自豪,历史上的哪一个皇帝到了临死之前还有那么多的太监不许慷慨赴死?
流寇的首领刘宗敏走了进来,看到面前的一切刘宗敏不禁大怒,他暴怒的吼着,暴怒的杀着他能看到的每一个太监。
崇祯指着刘宗敏大声道:“洪调元,给朕把他的脑袋拿来!”
“陛下,臣这次恐怕要抗旨了。”洪调元惨笑一声。
崇祯怔了一下,看到了洪调元的断腿,然后忍不住摇头道:“朕又下了一道荒唐的命令。”
洪调元并不是很在乎:“陛下,事急,天子有天子的死法,切勿落入贼手。”
这是崇祯第二次听到这样的话了。
他缓缓的举起了手里的剑
洪调元大吼一声:“丁云毅,陛下和我先去了,你是武烈王,若你不能为陛下报仇,你不配当我大明的武烈王!”
然后,他扔去长矛,一刀深深的扎进了自己的心口
“死得好,死得好!”崇祯大笑:“贼寇们,你们看到我大明的忠臣没有!有什么样的忠臣就有什么样的皇上!”
他,把剑用力的朝自己的颈部抹去
大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大明崇祯皇帝在内城已破的时刻自杀殉国。
崇祯皇帝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大明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年号崇祯。即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并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崇祯在位的十七年,实在是一个悲剧时代。按照王朝的周期性规律——“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延续二百七十六年的明朝,算不上短命。整个明朝在永乐、宣德时期出现了第一个高峰,它的标志就是震惊世界的郑和下西洋,被西方学者赞誉为“发现世界”的壮举。此后逐渐走下坡路,到了万历第一个十年,由于内阁首辅张居正的改革,出现了万历中兴,使得万历时期成为明朝历史上最为富庶强盛的时期,缔造了明朝的第二个高峰。
但是好景不长,皇帝为了消除张居正“威权震主”的影响,彻底否定了张居正的政绩,甚至以为他是“专权乱政”、“谋国不忠”。于是乎,万历后期政坛高层忙于朋党之争,忙于“窝里斗”国事急转直下。到了天启时期,皇帝昏庸,朝廷大权落入大太监魏忠贤之手,形成“阉党”专政的局面,正直的官僚不是被革职,就是被杀戮,政局**透顶。
朱由检就是在这种形势下继任皇位的。他严惩魏忠贤及其党羽,清查“阉党逆案”为遭受“阉党”迫害的官僚平反昭雪,拨乱反正,希望再次营建一个中兴局面。然而时势已经大变,东北的清朝羽翼日渐丰满,明朝与清朝的战争屡屡败绩,满洲铁骑多次越过长城要塞,威胁běi 精及其周围地区。以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造反大军,已成燎原之势,驰骋中原。这两股势力,都想取明朝而代之。大厦将倾,狂澜既倒,崇祯皇帝和他的大臣们,企图挽狂澜于既倒,然而心有余而力不足,上演了一幕亡国的悲剧。在这一幕悲剧中,每个人都在演出悲剧,皇帝以悲剧谢幕,大臣们也莫不以悲剧收场。
大明王朝无可奈何地走向灭亡,而且亡在一个颇想有所作为的皇帝手上,让人扼腕叹息。其悲剧性就在于,并非亡国之君的朱由检演绎了一幕亡国的悲剧。
平心而论,朱由检在明朝诸帝中,绝对不是一个昏君,说他出类拔萃,也毫不为过。他上台以后,力图挽狂澜于既倒,由于问题积累太多,内部早已蛀空,颓势难以挽回。无可奈何花落去,巍峨的王朝大厦,轰然倒下。
朱由检本人以自刎的方式壮烈殉国!
刘宗敏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目瞪《:文》口呆的《:人》看着这《:书》一地的《:屋》尸体。他无论如何也都没有想到,明朝的皇帝居然会用一种如此壮烈英勇的方式死去。
是的,他们的确进入了京城,实现了之前从来也都没有想过的“奇迹”可是他们又得到了什么?
更加让李自成、刘宗敏没有想到的是,历史在这里产生了逆转。
崇祯的自刎身死,让一切原本已经注定好的历史轨迹发生了最重大的改变,随后发生的一切一切都是让他们难以想像的。
崇祯皇帝自刎了,京城也已经沦陷了,但有一个人却还在:太子太师、龙虎大将军、右柱国、天下兵马大元帅、讨逆大将军、武烈王——丁云毅!
只要这个人还在,大明就不会亡!只要这个人还在,大明的天就不会变!只要这个人还在,李自成就一天也睡不安稳!
这个人,是所有流寇们的噩梦!
属于武烈王丁云毅的时代,属于一个全新的大明时代很快就要到来!
第五百五十二章 杀出京城
十九日临近中午时分,běi 精城内人声鼎沸,战马嘶鸣,贼军大队人马进城。这些贼军疾驰而过,他们身穿白衣,头戴青色帽子,手上拿着劲弓,夹着长箭,腰上拴着短棍。
老百姓们照常开门,街上的行人站在道路两旁观看,寂然无声,只听得盔甲与马蹄的声音,他们似乎对这一天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一个脸上都写满了麻木和冷漠……
李自成头戴毡笠身着缥衣,乘乌驳马,拥精骑百余,由得胜门入,转大明门。伪军师宋献策、伪内阁牛金星及宋企郊等五骑从之。
伪将李牟,副将田化龙、李岩等,分将各兵。
李自成从西长安门入,弯弓仰天大笑,自恃百发百中,射长安牌坊,说道:“若射中间字上,天下太平。”谁想却一箭射在瓦楞内。
宋献策赶紧说道:“射在沟中,以淮为界。”
其实在相术上来说,瓦楞内为空虚之处,一旦成空,乃必亡之兆耳。
李自成长得相貌丑陋,又瞎了一只眼睛,等到了承天门,顾盼自得。见“承天之门”四字,欲借以惑众,复弯弓指门榜,大声语诸贼曰:“我能为天下主,则一矢射中四字中心。”
射之,谁想到又不中,只中“天”字下,李自成闷闷不乐。
牛金星又说道:“中其下,当中分天下。”
李自成这才开心起来,投弓而笑。太监王德化率内员三百人,先迎于得胜门,这位崇祯曾经重用的太监,却做出了最无耻的行径。
早先投降的太监曹化淳引导李自成和他的随从人员牛金星、宋献策、宋企郊,从长安门进入大内,紫禁城就这样易主了……
但并不是人人都如他们这般无耻。
驸马都尉巩永固、新乐侯刘文炳,十八日接到皇帝的密诏,赶到宫中,崇祯问他们能否为自己巷战抵挡贼军,两人告诉他已经毫无可能。崇祯说:到此地步,朕的意志已定。
巩永固回答皇帝:“我们在家中堆积了柴草,决心全家自残,报答皇上。”巩永固回家后,在墙上写了八个大字“世受国恩,身不可辱”。当时妻子安乐公主已经自缢,巩永固和子女五人自残而死。
而刘文炳全家也自残而死,年已九十多岁的祖母,投井而死。
大学士范景文眼见大势已去,感叹自己身为大臣不能为天子出力,深深愧疚,从此绝食。十九日京城陷落,传闻皇帝驾崩,或者说已经“南巡”,叹息道:“不知圣驾所在,只有一死,来报答陛下。”
随即在妻子陆氏灵堂前自缢,被家人救下后,赋诗明志:“谁言信国非男子,延息移时何所为?”向皇宫方向跪拜号哭,纵身跳入龙泉巷的一口古井中。他是内阁辅臣中唯一的殉难者。
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十八日率领御史上城巡视,遭到太监阻挡,归途遇见同僚吴麟征,握手挥泪,互相鼓励,誓死国难!
次日获悉“国难”,抱头痛哭,拿了印信、官帽、官服,前往吉安会馆,祭拜文天祥,题写绝命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日骑箕天上去,儿孙百代仰芳名。”随后自缢而死。
像他们这样殉节的还有惠安伯张庆臻、东宫侍卫周镜、宣城伯卫时春、阳武侯薛濂、兵部侍郎王家彦、刑部侍郎孟兆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大理寺卿凌义渠、太仆寺丞申佳胤、太常寺卿吴麟征等人。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多数官僚贪生怕死,卑躬屈膝地卖身投靠新朝,追求荣华富贵。大学士魏藻德、陈演等领袖人物,在李自成入主紫禁城的第二天,就前往拜谒,表示改换门庭之意。
魏藻德恬不知耻地说:“臣在内阁三年,皇帝不听我的话,以至于有今日的下场。”
李自成训斥道:“你受到皇帝重用,应当为社稷而死,为什么偷生?”他连忙叩头,称呼李自成为“陛下”,说道:“如果陛下赦免我,一定以赤胆忠心相报。”
对于这种朝秦暮楚之徒,李自成根本不屑一顾,命令士兵把他囚禁起来。魏藻德还不死心,透过监狱的窗子,向外喊话:“如果用我,什么官都可以,为什么拘押我?”
负责守卫京城的总指挥、京营总督李国桢,临阵脱逃,求见李自成。
李自成对他根本不屑一顾:“你身负重任,既不坚守京城,又不为皇帝殉节,厚着脸皮来见我,为什么?”
李国桢沮丧得无话可说,连声称呼李自成为“陛下”,吞吞吐吐地说道:“陛下应运而兴,我愿意用余生为陛下效劳。”人居然厚颜无耻到了这个地步!
李自成勃然大怒:“你辜负你的君主,我为什么要用你这种没有忠心的人?误国奸贼难道还想求生吗?”
其他投降的官员一千二百多人,按照贼军的布告,身穿青衣,戴着小帽,前往会极门集合,自报姓名、职衔,等待牛金星的录用。
这些昔日八面威风的官僚,如今好像囚犯一样坐在地上,听凭贼军士兵的戏弄侮辱。
后来有目击者这样描述他们的丑态:“平日老成者,乖巧者,负文名才名者,哓哓利口者,昂昂负气者,至是,皆缩首低眉,直立如木偶,任兵卒侮谑,不敢出声。亦有削发成僧,帕首作病。种种丑态,笔下不尽绘。”
他们从黎明一直等到黄昏,都没有受到召见,饥渴疲惫之极,横七竖八地躺倒在地上,丑态百出。李自成对这批降官十分反感,对牛金星等人说:“官员们在城破之日能够为国殉难的就是忠臣,怕死偷生的都是不忠不孝之人,要留他干什么……”
牛金星对待这批前来等候录用的官员,也很蔑视,用手摸着他们的头顶,口中“一双”、“两双”的报着数目,如同对待牲口一般。
点完数目后,挑选九十多名,送往宋企郊处听候差遣。其余的都押往刘宗敏处等待处分。刘宗敏、根本没有心思审问,把他们关押起来。这些官员身穿囚服,饥肠辘辘,顾不得体面,捡起士兵丢弃的食物往嘴巴里面塞,丢尽了大明官员的颜面……
取得了běi 精的李自成,意气风发,一个诺大的王朝,就这样毁在了自己的手中,这也许是他过去从来都没有想到过的,但现在一起却都成为了真实的事情!
官员们死节的死节了,投降的投降了,可还有几个人,却不得不忍受着痛苦。可是再痛苦他们也必须要活下去,因为这是皇帝陛下命令他们的!
他们必须要出京城,必须要找到武烈王丁云毅!
他们是丁远肇、鬼伯、许德忠、周喜。
丁远肇的怀里还揣着陛下的圣旨,他知道,这个时候的陛下一定殉国了。没有谁的内心比他更加悲伤,没有谁比他更想和皇帝一起殉国,可他一定要活着见到自己的儿子。
妻子怎么样了?丁远肇不知道,但他没有去想,和陛下临终前的嘱托相比,妻子又算得了什么?
他连自己的命都根本不在乎了
贼军刚刚进京,眼下京城里乱成一团,趁现在跑出去是他们唯一的机会了。
街头上乱成一团,到处都能看到贼军,怎么才能够冲出去?鬼伯想了许久也都没有想出办法来。
许德忠忽然眨巴了下眼睛:“我倒有个办法,以前我曾经见过一个疯子”
他缓缓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鬼伯的眼睛亮了亮,随即对丁远肇一揖到底:“丁大人,看来只能委屈你了。”
丁远肇的脸上一点表情也都没有,他到现在还在想着皇上:“皇上已经殉国,我便是受了这么一点小小的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鬼伯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
城门口站着几十个贼军,他们心不在焉的朝城里看着,那些弟兄们现在怕都在城里逍遥快活吧,偏偏要留自己在这守着。
正在这时,忽然看到两个岁数只有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嘻嘻哈哈的在那驱赶着一个老疯子,还不断的从地上拣起泥土砸着,这一下顿时引起了这几十个贼军的好奇。
“军爷,军爷,快来看疯子,快来看疯子啊。”左边那个大些的小伙子全然不怕贼军,一边笑着一边说道。
第一次被人叫成“军爷”。贼军顿时大起兴趣,笑嘻嘻的围住了朝他们走来的老疯子。
老疯子满脸都是污垢,看着贼军傻兮兮的笑着,嘴里一动一动的,也不知道在那里说些什么。
“老疯子,叫什么名字那?”领头的一个贼军小头目笑着问道。
老疯子一张嘴,嘴里只会发出“荷荷”的声音,他身后跟着的小伙子笑着说道:“军爷,这老疯子一直在京城的,不会说话。”
“哦?小子,你别骗我,眼下义军进城,你们是不是想趁机溜出城去啊。”小头目斜着眼睛说道。
“军爷,您这是说哪的话?”小伙子一点也不害怕:“义军进城之前,这里原先的军爷都认得这个老疯子,你猜我们怎么着?我们经常赶着他出去吃牛粪。”
说到这,他朝城门那瞥了一眼,一指:“你看,那有一堆马粪,我让他吃给你们看!”
贼军们朝城门那看去,果然有堆马粪,“轰”的一下所有人都笑了出来,不自觉的让出了一条道路想看老疯子的笑话。
“老疯子”丁远肇,小伙子许德忠和周喜,一点点的朝那走去,只要能够到城门那,也就看到了冲出去的希望。
就在这个时候,后面忽然传来了一声大喝:“丁大人,你难道还想跑吗?”
丁远肇的身子一下怔在了那里,是谁一眼就认出了自己?
“不要让他跑了,他是前兵部右侍郎丁远肇!”
这个声音再次响起。
贼军大惊,纷纷拔出兵器朝丁远肇三人围了上去。
猛然,又是一声怒喝响起:“澎湖十六英全数在此!杀贼!杀贼!!杀贼!!!”
吼声中,挥舞着一口单刀的鬼伯不要命的杀了出来。
“走啊,丁大人,走啊!”
许德忠疯子一般的扑向了离自己最近的贼军,而周喜则用力将丁远肇朝前一推。
丁远肇朝前冲了一步,咬牙便冲了出去。他不敢回头,一步也不敢停留。他知道鬼伯他们留在这里会面临什么,但现在,自己的命早已不是自己的了!
许德忠和周喜从腰间抽出了短刃,猛然一刀扎了出去。
贼军经此变故,一下大乱,但随即便清醒过来。刀枪招呼着就朝许德忠和周喜砍了上去。
许德忠和周喜从来也都没有练过武,怎么会是这群如狼似虎的贼军对手?不多时两个人就被砍倒在了血泊之中
他们的身子不断的抽搐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可他们四目相交,嘴角全都露出了微笑。
过去从来没有人看得起他们过,可现在他们却终于做了一件轰轰烈烈的事情,死了,也值得了。
然后,他们慢慢的闭上了眼睛。他们为了大明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鬼伯是亲眼看到这两条年轻的生命消失在自己面前的,他没有眼泪,他必须要和敌人拼命,继续要挡住这些敌人,必须要为丁大人——争取到更多派的时间!
敌人一刀一刀落在了他的身上,可鬼伯却丝毫不怕,杀吧,杀吧,只要杀不死我,老子就要一直站在这里。
忽然,一闷棍落到了鬼伯的头上,鬼伯身子踉跄了下,一下晕倒在了地上。
等他醒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被捆绑住了,身上很多伤口,但却并不致命。而站在他面前的是,却是一个面色阴沉的贼军头目。
鬼伯竟然裂嘴朝他笑了一下。
“我是永昌陛下麾下的权将军田见秀,你认得我吗?”田见秀缓缓说道。
“永昌?那是个什么东西?”鬼伯还在笑着:“我只知道当今的皇上是崇祯陛下!”
“大胆,混帐!”那些贼军一齐大声叫了起来。
田见秀让自己的部下安静下来:“你很勇敢,你叫什么名字?”
“老子没有名字,老子就叫鬼伯!”鬼伯“哈哈”大笑:“你认得武烈王丁云毅吗?老子就是他的结拜兄弟!”
田见秀面色一变。丁云毅?丁云毅!随即他又大喜,自己竟然抓到了丁云毅的结拜兄弟?
他定了下神:“你们为什么那么不要命的要保护丁远肇逃出去?我已经派人去追捕了,他跑不远的,你还是尽早说了吧。”
鬼伯心中一喜,丁大人跑出去了?丁大人真的跑出去了?那么自己就算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他冷笑着道:“你想知道吗?我偏偏就不告诉你!”
田见秀摇了摇头:“王清衡,你岳父为什么要跑出去那?”
在身后贼军的队伍里,王清衡畏惧的站了出来:“回将军,我真的不知道啊。”
一瞬间,鬼伯知道贼军为什么会认出丁大人了。是他,是这个丁大人的女婿无耻的出卖了他!
他狠狠的冲着王清衡啐了一口:“你也配称是丁家的人?”
王清衡垂着脑袋站在那里,一句话也不敢说。
“是啊,你也配称是丁家的人?”田见秀居然非常赞同鬼伯的话:“丁家的那些人里,丁云毅就不用说了,丁远肇听说也是个天大的忠臣。怎么偏偏出了你这么个无耻的女婿呢?”
没有什么比自己投靠的主子讥讽自己更让自己难堪的了,可在这些贼军面前,王清衡却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田见秀把目光重新投到了鬼伯身上:“鬼伯,我知道你是一条好汉,我不忍心伤害你,可在这里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你很快会被押到陛下那里。我劝你一句,你的骨头再硬在汝侯面前一点用都没有。你见到他,就会后悔自己为什么不早些说的。”
“汝侯?汝侯是谁?”鬼伯问了一声。
“他也是权将军,叫刘宗敏。”田见秀耐心的回答道。
“刘宗敏?我知道他是什么东西了。”鬼伯忽然放声大笑:“可不就是那个被我家武烈王杀怕了的刘宗敏?哈哈,跳梁小丑居然也称侯了。”
田见秀面色再变,他真的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硬骨头的人。
鬼伯这个时候又说道:“田见秀,你现在要么把我杀了,要么把我送到刘宗敏那里去,看我大明的臣子,是不是都和王清衡那样的贪生怕死!”
田见秀叹息了声,挥了挥手让人把鬼伯带了下去。他在那里沉默了会,忽然又问王清衡道:“为什么你们之间的差距那么大?你说,如果你落到了丁云毅的手里,他会怎么对你?他会念着亲戚的情面不杀你吗?我想,恐怕他不会放过你吧?”
冷汗从王清衡的额头落了下来,他知道以丁云毅的性格绝对不会放过自己的。可现在自己还有什么选择?自己已经走了这一条路,就再也无法回头了。
丁云毅,丁云毅,他会来到京城为所有的人报仇吗?
第五百五十三章 武烈王——丁云毅!
三月二十一日,武烈侯丁云毅兵进山东。
这个时候京城被破,崇祯皇帝殉国的消息已经传来,武烈侯丁云毅领虎贲卫全体将士面向京城方向跪拜,放声痛哭,随即全军缟素。
丁云毅随即下令全军为崇祯陛下戴孝,斩旗明志,誓报陛下之仇!
所有的虎贲卫将士都清楚,现在他们目前的敌人已经只有一个了:贼军!
虎贲卫进军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他们打的是“勤王”的旗号,所到之地,各地官员畏虎贲卫之名声,无不夹道欢迎,没有丝毫的阻碍。
当到达山东的时候,京城被破,崇祯殉国的消息让丁云毅下达了虎贲卫暂时停止进军的命令。
三月二十二日,李自成的使者到了!
来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十九日李自成夺取京城,二十二日他的使者便找到了虎贲卫。
其实使者并不是李自成派来的,而是他麾下非常重要的谋士李岩!
李岩居然亲自来了!
这一点是丁云毅之前没有料到的。
“武烈侯进兵速度好快。”一见到丁云毅,平素从未谋面的李岩就如同一个老朋友一样笑道:“我大顺军才夺取京城,武烈侯便已经到了山东,就好像知道京城早晚为我大顺军所夺一样。”
丁云毅面上一点表情也都没有:“武烈侯丁云毅奉旨勤王,虎贲卫全体将士日夜兼程,不敢有丝毫怠慢!”
李岩朝浑身戴孝的丁云毅看了一眼:“朱由检已经死了啊”
“我知道。”丁云毅默默的点了点头。
“那你还奉的什么旨?”李岩轻轻叹息一声:“武烈侯,我知道你是个天大的忠臣,但自古以来忠臣难道便有好报了吗?你为大明立下了如此多的功劳,不是一样受到了你们皇上的猜忌?武烈侯,天变了,现在的天是我大顺的天了。”
“天,还是大明的天!地,也还是大明的地!只要我在一天,这天就不用被贼军遮蔽!”丁云毅的回答斩钉截铁。
李岩似乎已经知道了他会这么说了:“武烈侯的忠贞,我是佩服的。但现在明朝没有了,你还能够继续效忠谁?战争已经进行了太长的时间,难道武烈侯还想继续把战争进行下去吗?现在天下凋敝,民不聊生,当务之急是偃旗息鼓,恢复民生。我听说武烈侯的恩德布于天下,昔年天灾,武烈侯以台湾偏僻之地招纳灾民,各地灾民无无感恩戴德,难道到了现在,武烈侯却要继续让百姓们处在战争之中吗?”
丁云毅淡淡的笑了笑:“当年的情况和现在不同。李岩,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大明的武烈侯,我是大明的福建总兵。大明有难,我义不容辞。现在陛下虽去,武烈侯尚在,即便粉身碎骨我也不会有任何后悔的。”
“武烈侯,我开门见山的和你说吧。”李岩定了定神:“我是来劝降的,你虎贲卫虽然天下精锐之师,但你想以一个虎贲卫对抗我大顺军吗?你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你若肯真心归顺我大顺,无论你要什么条件,我们都可以答应!”
“我要陛下复生,我要你们全部退出京城,你们会答应吗?”丁云毅冷冷地道。
李岩正想再劝,忽然蒋奇冲了进来,一见到丁云毅之面放声大哭:“侯爷,老爷,老爷回来了啊!”
丁云毅“嚯”的一下站了起来,再也不顾李岩,几步便冲了出去。
这时候外面虎贲卫的将领们已经纷纷从各营出来,只看到段三儿正从一匹马上,搀下了一个乞丐一般的人,若不仔细的看,谁能想到他是儒雅潇洒的丁远肇?
“父亲!”丁云毅快步向前,一把搀扶住了丁远肇:“云毅不孝,让父亲受苦了,请负责责罚云毅!”
一边才到虎贲卫军营不久的丁家姐妹也都纷纷出来,见到父亲平安脱险,也都放声大哭。
丁远肇看了自己的儿子一眼,忽然“叭”的一个巴掌狠狠的扇到了丁云毅的脸上。
这一巴掌如此的清脆响亮,让所有人的都惊呆在了那里。尽管是父亲打儿子天经地义,但被打的可是武烈侯丁云毅那!
“畜生,畜生!”丁远肇颤抖着声音:“贼军几十万围攻京城,你这个畜生在哪里?陛下发出勤王令,你这个畜生在哪里?陛下壮烈殉国的时候,你这个畜生在哪里啊!”
“父亲啊!”丁云毅放声哭道:“孩子没有接到勤王令啊,云毅是知道贼军行将逼近京城,不顾没有圣旨,擅自发兵的那!可是云毅没有想到,京城那么快就破了,云毅日夜兼程也来不及那!”
“父亲。”丁家姐妹哭泣着来到父亲面前:“项文真的是在日夜兼程那。他知道陛下殉国之后,下令全军戴孝了啊!”
丁远肇的目光落到了丁云毅的身上,落到了那些虎贲卫将士们的身上,是的,他们都在为皇帝陛下戴孝那!
一瞬间,丁远肇老泪纵横。他想到了崇祯陛下,想到了鬼伯,想到了许德忠,想到了周喜,想到了无数在城破那天慷慨死节的大明子民
他擦了一下眼泪,忽然大声说道:“武烈侯、福建总兵、骠骑将军、上护军丁云毅接旨!”
“臣丁云毅接旨!”丁云毅也收住眼泪,带着所有的虎贲卫将士们跪倒在了地上。
丁远肇从怀里拿出了那份他视若珍宝的圣旨,当缓缓打开的时候,他居然怔了一下,这份圣旨实在太不像了,他犹豫着,还是缓缓念了出来:“项文那,贼军眼看就要破城了,朕已经决定以身殉国朕死了,可是大明还在,你武烈侯和虎贲卫还在,朕的江山就亡不了。朕知道你过去立了很多的功劳,也受了很多的委屈,你心里对朕有个结啊,可现在朕一死难道还不能解开你心中的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