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花聚顶-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虎头兄弟,怎么了,回家了么?”

虎头并未和其他人一样,而是一个人独自来到一处小山坡。傻傻的抬起头,遥看北方。

“嗯。”

虎头姓常,名字就叫虎头,家里只有一个老母亲,这次打仗,做为青壮年的他,自然被大楚国征兵了。

“等仗打完了,就可以回家了。”

虎头心中一脸的希望,只盼望这仗快点打完,到时自己可以回到家中,侍候老母亲。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谁又知道,一入沙场,生死可由不得自己。天下之大,这仗哪有打得完的。虎头的美好愿望,也不知,能不能实现。

“李兄弟,你念的这诗,是什么意思呀。”

在虎头的眼中,李兄弟一看就是个读书人。这样的人,应该去科考,当大官的,怎么跑到这里来打仗了?

“噢这句话说的是少年去打仗,之后衣锦还乡的故事。”

虎头正在思乡的时候,李长安哪敢对虎头解释真意?

“衣锦还乡,李兄弟,别逗我了。当年我们村子,几百人征去当兵,最后只我有大伯一人回来。而且回来之时,一支手都被砍断了。”

说着说着,虎头眼角都湿润起来。

“虎头兄弟,这打仗又有什么大不了的,你看我一个读书之人,不也是来打仗了么?”

“哈哈,是呀,李兄弟,你怎么跑来这了。你不知道,今天中午,没把我吓死。”

想起中午那会,李长安的内心,微微温热。

自己与虎头也只是认识了一两个多月,但他却能如此重情意。当然,就算虎头不去抓那支冷箭,李长安也不会有事。但这份情意,李长安哪能不感同身受。

“这还要多谢虎头兄弟。”

李长安抱抱拳,对虎头谢道。

“哪里,哪里,李兄弟身手非凡,就算没有我,李兄弟也不会有啥事的。”

想起中午李长安右手一抓,就将那羽箭折断,虎头是佩服的紧。

“对了,虎头兄弟,我这有套粗浅的拳法,你若习完,在战场之中自保,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对于虎头这样的人,李长安自然是喜欢的。再加又对李长安算是有救命之恩,不免想助他一助。至少,在这乱军之中。学得一套拳脚功夫,总该是好的。如果只是一身蛮力,迟早都会死于非命。

“啊虎头我真不知”

虎头不知说什么好,胀好着脸。

“虎头兄弟,什么也不用说,李兄弟我懂的。”

说着,李长安眼中闪现一道金光,印入于虎头的脑海之中。这道金光,是李长安施展的一门道家传功之法。比较简单,一学就会。

“这套降龙伏虎拳,你好生练习。”

“李兄弟,你是神仙么?”

只一瞬间,李虎头的脑海里,就出现了一套拳法。这套拳法不仅有口诀,还有图形。就算常虎头看不懂字,按着上面的图形依法修炼,也是没得问题。

“什么神仙呀,只是一点点小功法罢了。”

“哦,这样呀。”

李虎头显然比较好骗,李长安随便说说,虎头就信了。

“对了,多谢李大哥!”

虎头大概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李长安虽然只比他大一两岁左右。但入得世俗久了些,加之在御林军中呆了一段日子,看起来较为成熟。常虎头在李长安传授功法之后,一时不知如何报答。就将李长安当做大哥看待,若日后李长安有什么事要办,必当鞍前马后。

“不客气,走吧,我们回去。”

李长安拍拍虎头的肩膀,两人一道回到营中。

望夏战役之后,军营在望夏休整了半月。之后,又传出命令。攻打“开合”城。如此又是几个月。前前后后,居然攻打下来了六座城池。

幸好,这些城镇,都是小城,并未对军队造成多大的损失。而李长安,凭着过人的身手,在几个月当中,上升到了大都统的位置。也就是说,李长安可以统领一千余人。

而就在李长安当上大都统的职位之后,他才知道。原来这只兵马,并不是为了攻打南昭国,而是为了练兵之用。

“练兵。”

不言而喻,自然是征对于朝庭。

朝庭虽然没有任何动作,但莘正元这个“镇军大将军”岂是一般。从朝庭下的那道旨意当中,他就已然得知,朝庭恐怕是想对他动手了。

如果从两方实力对比来看,自然是朝庭占优。只是莘正元暂时未反,天下还算安定。朝庭也不敢举全国之力,进而讨伐莘正元。所以,两方人马,此时都在准备,都在期望出现一个良好的时机。

“王爷,此翻我军连占六座城池,想我堂堂军威,恐怕已传至了长安。”

这个所谓的王爷,正是临川郡王“莘正元”。

若不是“莘正元”生有反意,恐怕也是一个郭子仪一般的人物。当年莘正元只是郭子仪手下的一个小兵,而他就是从小兵开始。莘正元靠着自己的努力与无数的血汗,造就了郭子仪对他的另眼相看。

只是,谁又曾想到。尽忠无私的郭子仪将大权放下之后,部分兵马,却留入到了莘正元手中。而莘正元靠着这些兵马,一路在边疆大杀四方。诸多小国,皆臣服于大楚国。那时的李玄一,直以为天下归心,放松了对莘正元的管制。而且,由于莘正元战功郝郝,并亲封他为“镇军大将军”,武将之中,只位于郭子仪之下。这还不止,又封他爵位,赐他属地。

到了现在,当年封下的属地“临川”,现在变成了莘正元谋反的最大依仗。这次新募兵马,连连攻下六座城池,莘正元大是高兴,特地前来军营,视察一翻。

“传得好,我看是还得多派一些人手,到长安城散发消息。”

两军交锋,气势由其关键。军中打出了必胜的气势,就算是数倍于己的敌人,也能将其击败。而对手往往是闻风而逃,不敢恋战。

“王爷高明。”

这次统兵的将军,名叫董百川,是为莘正元的老部下。这次连连攻克六座城池,何只是练兵,而是以军之威,震住长安那边的朝庭。

“董将军,还是你治军有方呀。”

“哪里哪里,还是王爷雄才大略。”

“请。”

董百川笑意盈盈,然后说道,“王爷,这是几个月前新招募的兵马。如今连攻下六座城池,已将这些新兵,煅炼成了一支钢铁坚兵。不说朝庭兵马久年未曾征战,就算是多年打仗,又有何妨。”

董百川面对着三军,详细的给莘正元介绍了起来。

“不错,董将军这几个月辛苦了。”

莘正元站于高处,俯视三军。其势一散,如君临天下。随着三军的一吼,更震其威。这哪是什么新兵,简直就是一支虎狼之师。

莘正元满意的点点头,这次大举征兵,虽然劳民伤财。但能打造出一支虎狼之师,又算得了什么呢?朝局之中,任是你再高的官。若没有兵马在手,皇帝一声令下,脑袋就不得保住。莘正元以前哪一次不是战战兢兢,行事如履薄冰。

这种朝生夕死的感觉,莘正元早已受够。于是,莘正元每一日不盼望着,手中拥有一只无敌之师。终于,几十年的征战,给他创造了一切。随着实力的膨胀,当年不想“受命于君”的“莘正元”早已改变。现在的他,只想自己是君,自己是天。

外界有位士子,戏称莘正元,诗云,“拥兵几十万,坐守临川王。”

莘正元听到后,大怒。当日就派出刺客,将那位士子杀死。从此以后,长安城,再也无人敢谈及临川郡王莘正元。

“王爷,这次练兵之即,除了大展我军声威,我还在军中,发现了一位将才。不过,我观他入得军营并无多少时日,现在暂时只任他为大都统。待历炼个一两年后,恐又为王爷添一虎将呀。”

莘正元除了有谋反之意以外,其他的,倒还是一个英明的统领。

至少在用人方面,一直是人尽其才。所以这些年间,大都部下,都对莘正元忠忠心耿耿。就算莘正元生有反意,这些将领,也都誓死追随。

“哦,此人是谁?”

======

PS:有读者反应武侠仙侠参杂,感觉很是怪异。为了不让各位读者产生郁闷的心情,小鱼决定今日爆发,快些结束俗世历炼。

第五十六章:纯阳之力

“此人姓李,名青云,现任第十一军大都统。”

“李青云。”

莘正元念了一下,然后叹道:“青云直上,好名字。董将军,我倒想见一见此人。”

“是王爷。”

董百川听到莘正元的吩咐,连忙对手下说道:“传令李青云来此处。”

“董将军,还是不要声张的好,带我过去吧。”

莘正元并不想李青云进见,只想先从远处一观。以他征战几十年的目光,是龙是虫,只要一看,即已明白,哪用得着日夜观察。

“那人就是李青云了。”

董百川指着前方站于高处,身穿巨甲,指挥一千余人操练的青年统领,对莘正元说道。顺着董百川的目光,莘正元只一观,就已发现。

“根骨不错。”

从表面来看,这位李青云实乃是炼武的好材料。

而就在莘正元一观之后,前方站于高处的那位青年统领,不知为何,回头朝这里看了一眼。随后,并没有任何表示,转过头去,继续操练起士兵来。好像这位青年统领的回头,并不是有意而为。

“胸有激雷而脸如平湖,有大将之风。”

莘正元一喜,想不到此人之能力,还在他预料之上。

两人只是随便一观,这个叫做李青云的即已知晓。金风未动,蝉先知。这份直觉,若用到沙场之上,无不是战不胜,攻不克。这还只是其次,最为关键的是。在李青云回头一看两人之时,却只当做没看见。如此定力,又有几人比得过呢?

“哈哈,想不到董将军除了治军有方之外,眼光也是独到的很呀。”

莘正元所说的意思,正是夸董海川有伯乐之风,能慧眼识人。

“比起王爷来,末将这点眼光,又算得了什么?”

这并不是董海川有意奉承莘正元,而是莘正元这人,确实眼光独到,知人善用。

“对了,董将军你这一推荐,倒让我起了爱才之心。不过,我得先考他一考”

站于高处的那位年轻统领,除了李长安,又还有谁呢?为了不引起别人注意,李长安只好改名,取了一个李青云的名字。

“刚才那人,也不知是谁?”

“世俗之间,果然藏龙卧虎。不说堂堂长安城,就连军营之中,也不知藏有多少豪杰。”回想起刚才那一瞬间,李长安差点有种被人看透的感觉袭来。

是夜。

将士们大都睡着,只有一些守夜的将士,还在重要的地方战岗。而李长安为了方便修炼,身先士卒,担当了守夜一职。

这“炼脾”境界,还真是困难。

五脏之中,脾为仓廪之官,主运化之道,是为五味化生之本源。有调节三焦气机,使五脏六腑各施其能之功。

简单的说,脾脏属五脏之一,起到的作用,是为调理肉身所有内腑。若炼通脾脏,则五脏六腑,皆可相通。人之肉身,将进一步增强。还真诀说道,炼脾一境,至高深处,可以用自身之力,沟通天地,有莫大的威能。

先是沟通自身,进而用肉体沟通天地,果然玄妙无比。炼肺一境如此困难,就不足不奇了。

李长安放下着急之念,按步就班的,按着还真诀中的心法,煅炼起“脾脏”。

“炼脾”一境的心法,说的是用脾之力,贯穿整个肉体,运行一大周天后,即可收功。而且,一天也只得运行一次。若强行练习,不但没有功效,反而损伤其他内脏。

过犹不及,只能水滴石穿。

一个大周天运行完毕,李长安开始温养起肉身之内丹。

命功修炼之内丹,与道家修炼之金丹,平日都得用元气温养。只是道家中所述的温养内丹,却是为了化为元婴。而命功修炼之温养内丹,只是为了积累纯阳之气,至于后一步如何?李长安现在不得而知。

“呼吸”

这是李长安在吸收天地之元气,一呼一吸间,周边之间的天地元气,滚滚而来,全部进入于李长安肉身之中。随后,丹田之纯阳刚烈之气慢慢聚出,温养着体内之内丹。

内丹在纯阳之气的温养下,一点一滴的吸收着纯阳刚烈之气,聚而在内丹之中,凝气成团。周而复始。就这样,慢慢的温养,李长安闭上了眼睛,进入了意静之中。

“来者何人?”

不知多久,意静之中的李长安突然感觉到了一股气息靠近自己,即而醒了过来。

“想不到,你却能发现我的存在。”

这时,黑夜之中,闪现出一个身影。

“你是谁?”

此人衣着长衫,面容威严,缓缓从黑夜中走了出来。

“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谁?”

来人没有回话,而是反问了李长安一句。

“阁下如果不知我是谁,怎么会无缘故的接近在下。”

李长安心中警惕,但脸色如常。

“你不说么,那我就逼你说出。”

长衫男子脸上一怒,哼了一句。周边气场一时如铜境破碎,每一次镜像的破碎,都有千军万马之力。

就在发现长衫男子之时,李长安即已做好了迎战准备。

“千手如来。”

李长安双掌连拍,黑夜中出现了千百只掌影。每一掌,都拍在了破碎的元气之中。短短时间,又归于一片平静。

“有些能耐。”

长衫男子略略吃惊,但却越发高兴。长衫一甩,一股狂风袭来,吹向于李长安。

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也不是冬风,夏风,更不是长衫一甩带过的来掌风,而是九天之上的罡风。罡风袭来,只吹人,不吹物。被罡风一刮,功力弱者,倾刻间灰飞烟灭。

想不到命功修炼,也能采集到九天之上的罡风。罡风阵阵而过,若李长安不避得一避,再强的肉身,也会被罡风吹蚀的化为尘土。

肾,肺,二气,瞬间而发。罡风一到,李长安周身就散发出了道道银光。

“先下手为强。”

长衫男子显然留有实力,我若是被动接招,一定没得胜算。银光一闪,周身显现护体之气时。李长安大喝一声,朝长衫男子拍出一掌。

七魄打通,连成一线。肾脏修完,精血旺盛。就算李长安不用内丹之力,单单只靠肉身之力打出这一掌,也是地动山摇。一掌下去,可摧毁几百匹猛冲而来的战马。

“好功夫。”

长衫男子不躲不避,反而任李长安拍了过来。

“砰。”

单掌拍至长衫男子胸口,一股猛烈至极的纯阳之力,反震回李长安手掌。李长安被这股纯阳之力一震,飘至半空之中。好在李长安已炼至北斗境,区区反震之力,倒伤不了李长安。

“全身纯阳。”

全身纯阳之人,是为武圣也。

李长安就算现在完好无伤,面对一个全身纯阳之武圣,也没什么胜算。

“小伙子眼光不错。”

长衫男子欣赏的看了李长安一眼,“我就让你看看,何谓是全身纯阳。”

说罢,长衫男子向李长安打出一拳。

这拳无声无息,若有若无。即不像“烈火中烧”的隔空发力,也不是“随念即发”的刚猛威严,更不是“化境不朽”的化尽天下拳劲。而是缓慢至极,就像老年人打架一样,轻轻的将拳头推至于李长安身边。

而就是长衫男子轻轻的推出一拳,周天所有元气,倾刻间都化为纯阳。

不管是清灵之气,还是周斗星斗之气,更或是万物生灵之气。一拳打出,所有天地之气,只化为一种元气,就是纯阳之气。仿佛天地之间,就是纯阳之气组合而成,没有其他。这道拳劲,犹如鱼入大海,鱼尾一甩,便是涛涛巨浪。

李长安变了脸色,想不到武圣之境,居然厉害如此,远远不是北斗境可以比拟的。长衫男子轻轻一拳,看似无力,又似乎没有。但却重如泰山,其势如天,其力如龙。

一拳打出,李长安的心神都被这道拳劲牵动。

“金光护体。”

到了这时,李长安终于不再隐藏。体内道道金光闪动,与银色光芒组成了一个更为坚固的气罡。而后封闭呼吸,六识关闭,进入意念之中。

随即“咚”的一声清响,如婴儿呼吸。一吐一吸,摧动内丹,一吐之间,激烈气流暴发于外。气劲翻滚,李长安瞬间就将内丹之力点燃。一掌击出,如丹炉爆破,又如山洪暴发,更似春雷炸响。

“轰”

就连长衫男子看到李长安这一掌,也变了脸色。

李长安虽然只是区区“北斗”境,但打出的拳劲,直逼纯阳武圣。那道巨掌发出之力,已不再是人的肉身之力。快速点燃之即,炸响一声,随后爆发开来。内丹之力,被李长安发挥的淋漓尽致。

长衫男子脸色凝重,再不是刚才的随意而为。

“破。”

恐李长安这道拳劲,破了他的纯阳之拳。口中一吐,破字口诀随口而出。区区一字,比之剑气更为厉害。李长安打出一掌,都被这道破字,消退了几分劲道。再拍至纯阳之拳中,已然不敌。只一交手,空气都被炸烈,就连两人所站之地,也被滚滚气劲,压踏了几尺来深。

只是,北斗丹劲,终是不敌纯阳之力。

虽然李长安内丹炸烈之劲,已消退了纯阳之拳的大半分力道。但剩余的力量,仍让李长安心中叫苦。看起来这道纯阳之力,没有内丹之气的霸道刚猛。但却绵绵不竭,简直无穷无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哈哈哈”

长衫男子看到李长安苦苦支撑,大笑开来。随后,刚才所击之的一拳纯阳之力,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你就是李青云?”

长衫男子凝视起李长安。

“正是。”

==

PS:今日大暴发,大家投票票吧。

第五十七章:所图何物

“好一个李青云。”

长衫男子仰天大笑,随后,一跃又进入黑夜之中,消失不见。

“奇怪。”

这个长衫男子,至今日中午,我就已感觉他的存在。只是却不知,他找我所谓何意?李长安眉头轻皱,又道,“难道自己的身份被发现了?”

可却又不像,如果被发现了,我也不可能还在此处。恐怕是千军万马,将他捉拿归案。就算我是北斗境者,面对三军,也只能夺路而逃。

“是了,就算他们没发现自己的存在,也让他们起了疑心。”

自从李长安打通七魄之后,凡事只要一思考,便能分出个完全。

“为今之计,这些天还是找个时机闪人。”

看着远方消失的长衫人,李长安打定主意,这次是非走不可。但现在并不是闪人的时候,堂堂武圣在军中坐镇,整个军营一有风吹草动,他哪能不清楚。莘正元一部暂时可能还没有发现自己的身份,现在只能静观其变,不得卤莽逃脱。

清晨,就待李长安回至营中之时,一个士兵传报,“大都统,董将军召见。”

“我随后便去。”

难道是昨晚之事?这个长衫男子,李长安虽然不知道他的身份,但李长安估计,他的地位,绝对在董将军之上。现在叫我过去,难不成要将我拿下?不对,不对,昨日已然得知,他们只是试探于我。如果昨日我露出了什么马脚,我怕是早就被他所擒。

“去就去。”

不就是一个武圣么,我命功修炼虽不如他,但若要逃跑,就算是武圣,又耐我何?

李长安喝退士兵,想了一会,就已决定前往董将军帐下。

“参见董将军。”

将军帐中只有两人,一人是董海川,另一人,却是昨日试探李长安的长衫男子。

“李都统,这位是临川郡王莘王爷。”

“临川郡王。”

想不到,这位长衫男子,正是莘正元。

“参见王爷。”

李长安暗暗提防,若情况不是推测的那样,李长安立即就考虑逃命。

“哈哈哈李青云,你不记得我么?”

莘正元摸着自己的八字胡,欣赏的看着李长安。

“昨日不知王爷驾凌,属下多有冒犯,还望王爷恕罪。”

“哎,所谓不知者不罪。如果你知道本王来到,恐怕本王就看不到李都统的真正本领。”

莘正元并不怪罪李长安,反倒是越发的喜欢。

“李都统,今日王爷召你前来,是想派你前往临川府,不知你可愿意?”

临川府,那是莘正元的地盘。虽然大理城也被莘正元所控,但远远达不到临川一府,那里才是莘正元的本命所在。

“属于愿为王爷效犬马之劳。”

李长安敢说不愿意么?但不知莘正元叫我去临川做甚。而且,我与莘正元之女有过两次碰面。我这一去,身份立马揭穿。

“好,我能得到像李统领这样的少年英豪,实乃是本王的荣幸。”

莘正元大是高兴,次日一早,就帅领着李长安,一路前往临川府。

为了表示对人才的爱惜,半个多月,莘正元与李长安共坐一趟马车。不时大谈治国之道,也有云领军之方,更指点起李长安命功修炼之法来。

如果不是莘正元心有反意,这份惜才之度,足可以当得一代霸王,难怪这么多杰出之人,都甘愿为他卖力。

只是这样一来,弄得李长安更没有机会离开。

“青云贤侄,这里就是临川了,感觉如何。”

一路相伴,莘正元为了拉拢李长安,连称呼都变得亲切了。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个不错的地方。”

李长安回答之后,这时,一人走到莘正元耳旁,向莘正元悄然说了几句。

李长安暗自叫遭,凭着直觉,李长安知道,他的身份已被发现,待要夺路而跑之时。莘正元却开口说道,“怎么,贤侄,不愿意到本王府中一叙么?”

“哪里,哪里,只是来到临川,我却想起了有位故人,准备前去探访,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既然是故人,当然得去看望,我又有何不允的呢。来呀,给贤侄备马。”

一会,一匹宝马就牵到了李长安的面前。

“那王爷,我可就要走了。”

莘正元心里唱的哪出戏,李长安一时摸不着头脑。既然发现了自己的身份,为何却不将他拿下。若是我这一走,你想留我,也留不住。

“贤侄尽管去,代我向你那位故人问声好。”

说罢,莘正元就进入了府中,未再看李长安一眼。而李长安,骑着一匹宝马,杨尘而去。

“王爷,此人为锦衣卫右统领,为何不将他拿下。”

身为锦衣卫右统领,莘正元这边,哪能不展开调查。就在莘正元第一天接触到李长安,莘正元就派人将李长安的底细察的一干二净。这次却不知莘正元打的什么主意,明知道李长安是朝庭派过来的奸细,反而大方的放他回去。

“李长安只在长安城呆了不到一年,料定对朝庭没有太多的忠心。我若要招得此人,只能以礼相待。若不然,他不会为我所用也。”

“王爷英明。”

话说李长安骑着一匹宝马,一路离开了临川府,行至久时,方才停下。

“好厉害的莘正元。”

直到这时,李长安才明白过来。

别看莘正元大方的放了李长安,说不定,这个消息肯定就传到了北方的朝庭那边。本来李长安就在锦衣卫没多久,而莘正元这半个多月以来,又与李长安朝夕相处,以礼相待。说不定,郭子仪都要怀疑李长安是否被莘正元收买。

莘正元大方的将李长安放走,一来显示自己的大方,二来令朝庭有所顾忌。李长安只要是个聪明人,此时就不会回到长安。

如果换做别人,说不定现在只有投奔莘正元。只是李长安却不是凡人,朝庭对他的猜测干他何事?只是莘正元摆了他一道,李长安却有些不服。

“既然如此,那我就投奔你好了。”

李长安心中计较,莘正元以为我无路可走,我就将计就计,先上得他府中住上一住。日后找个机会,再离开临川。到时候看看莘正元,又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三日之后,李长安骑着宝马,来到了莘王府。

莘正元暗自微笑,一如继往的对李长安以礼相待。又过了几天,莘正元才派给李长安任务。任务很简单,只是令李长安教习一干莘家子弟的武艺。

又是几日过去,李长安的教习生涯,过的很是惬意。

这些莘家子弟,虽说都不是天资非凡之辈,但也马马虎虎,并不是愚笨之人。李长安随便从古籍中找了些世俗修炼功法,传授于这些莘家子弟,勉强可以应付。

平常时候,这二几十个子弟,并不花李长安多少时间。除了每日中午的讲解之外,大都时间,李长安皆一个人独自修炼,偶尔也会出出莘王府。

最让李长安奇怪的是,不管李长安在莘王府做些什么,莘正元都从来没有干涉,好似莘正元彻底的对李长安放心似的。

这一日,李长安正午教习完毕,就要回到住处独自修炼。却不想,有一人来到了正气堂。

“王爷驾到,有失远迎”

不管如何,两人现在并没有闹翻,李长安还是打着李青云的身份叫着莘正元。

“堂堂御林军右统领李长安,李贤侄,你客气了,本王应该迎接你才是。”

莘正元这一次前来,立马就揭穿了李长安的身份。

“哈哈,不错,我确实是李长安。”

既然莘正元揭穿了自己,李长安就懒得再做掩饰。

“好一个少年英杰。”

莘正元是一人前来,也未带什么兵马,这让李长安稍稍放下心来。若要逃跑,莘正元就算是堂堂武圣,李长安也可转眼即逝。

“哪里,哪里,王爷的一石二鸟之计,更是高明呀。”

身份暴露,两人不再是遮遮掩掩。

“大丈夫若要成天下大事,有些计谋,就算非我所愿,我也得用上一用,还望李贤侄不要怪罪。”

莘正元双手扶着栏杆,远跳着北方的长安城。

“如果谋朝篡位也是天下大事,那王爷的志向倒真不小。”

李长安虽然并不管这个天下是谁的天下,但李长安也并不喜欢谋朝窜位之人。

“是么,纵观历朝历代,又有哪一个皇帝,不是谋朝篡位而来?就如当今大楚国皇帝,不正是从李近渊手中夺来的么。不说我朝,拿堂堂大汉朝来说,篡的也是大秦朝的皇位。之后又有魏晋篡汉,大楚篡隋之举”

莘正元冷哼一声,将历朝历代的篡位之举,全都说了出来。

李长安心口一闷,说不出话来。

莘正元说的正是事实,现在就算莘正元是篡位。但若是成功,当得了天下一代帝王。再过几百来年,恐怕世人就会将认其为正统。

“王爷你说的不错,只是天下大势,现在并不在你这边。”

天下大势,说的就是天下人心。天下人心,仍是向于大楚国,向于朝庭。

此时大楚国物华正盛,百姓安康。就算莘正元有篡位之实力,也不敢轻易发动战乱。而且,临川不属中原,更离长安甚远。守成有余,攻取不足,这些都是莘正元不敢篡位之原因。

“李贤侄说的没错,天下人心,确实不在我处,本王也在等候这个时机的到来。”

“难怪王爷到处招兵买马,就等这个时机了。”

“人生于世,若没得一些资本,必将被人取代。就如我这个莘王府,若不是我手中有些兵马,恐怕早就被移为平地。”

以莘正元现在的处境,若没得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