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剑平天-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龙女得传的古墓另一门暗器玉蜂针,是把玉蜂之毒提取淬炼,毒性要比单个的玉蜂更强烈一些。一枚玉蜂针的毒性可当得十几枚玉蜂之毒,但便是如此,中者也不会立即丧命。还有解救的机会。其实不止玉蜂针,李莫愁得传的冰魄银针之毒也是如此。原本的冰魄银针中了后并不会就立即丧命。之所以李莫愁的冰魄银针毒性那般厉害,乃是李莫愁后来得了五毒教的《五毒秘籍》。自己又复精研配制出来的更为厉害的毒药。这才使得冰魄银针剧毒无比,名闻江湖。

武三通等李莫愁的仇家在古墓前吃了一次大亏,却连李莫愁的面儿都没见上,还亏了尹治平去给他们求解药解毒。经此一事后,也无人有脸再提上门前去寻仇,大部分更都灰溜溜下山而去。

郭靖等人留到初六日告辞离去,欲还要赶在上元节前赶回襄阳与黄蓉一起过节。山上已没什么事情,尹治平叫杨过也随郭靖一起回襄阳去。

到得初十日,终南山上的众武林人士已去得八、九成。只剩下了寥寥几个还一时未走。

这日用罢早饭后,尹治平携了一卷手稿前往丘处机的院中。他乃是丘处机的亲传大弟子,常来常往的十分惯了,到得院中也不需守门的小道童去通报,便直入而进。到得丘处机打坐练功的静室前,他在房门外行礼道:“师父,弟子尹治平求见。”

不片刻,房中响起丘处机的声音道:“志平啊,进来罢!”

尹治平应了一声。推门而进。进门后见到丘处机正坐在蒲团上打坐,他又行了一礼。

“坐罢。”丘处机伸手指了下自己对面。

尹治平便从角落处垒放的几个蒲团中取过一个来放在丘处机对面,盘膝坐下。

丘处机待他坐下,开口问道:“志平。你寻为师有何事?”

尹治平道:“弟子这几日写了一些关于本教教务的建议,想请师父过目一下,看可不可行?”说罢。他将拢在自己袖中的那卷手稿取出,双手递了过去。

“哦?”丘处机面色一动。微有讶异地伸手接过,展开而阅。

尹治平便在对面盘膝静坐。等着丘处机看完。他写的这些建议其实早在临安时就已有了想法,不过当时并未立即写出来向马钰提出。马钰此人老成持重,管理全真教期间讲究的是无为而治,并不怎么过于理事,说来实是有些偏于保守。尹治平的这些建议,对全真教目前的结构组织有些大的变动,所以他怕马钰不会接受。

这些想法,他原本是打算留到自己接任做了掌教再行实施的。但现在马钰过逝,丘处机接任,他想着自己可能过不了一两年待到南方传教之事做出些成绩后,就要跟丘处机申请还俗,可能没有再做掌教的机会了。最近斟酌了几日,还是写了出来向丘处机提出。丘处机现在虽然年纪也已大了,但性子豪爽勇迈,实是不减当年多少,颇有进取之心。而且现在才接任掌教,正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时候,也是需要些大的动静,所以他才拿了出来,并且相信丘处机会接受。

他的这些建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教中明确等级职位,使全真教的上下管理更加紧凑,更有组织性;二则是正式的划分教区,并在各教区派遣一位主事的管理人员以及二、三副职不等,以能更好地管理教区,并统合教区资源。

全真教现在的结构组织其实颇为松散,而且除了掌教、监院等一些职位外,没有什么明确的职务划分。说起来还是这个是第几代弟子,那个又是第几代弟子,下面的弟子称呼丘处机等五子,都是称呼师长辈份,得先想好关系是称太师伯还是太师叔,颇有些混乱。

尹治平建议把现在与丘处机同辈的二代弟子刘处玄几人,皆封为长老。全真七子现存五人,除丘处机外,还有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四人。

尹治平建议封刘处玄为掌印长老,掌管教中诸印信,有授何职位者,皆到他处领取印信。甚至有掌教缺失时,也由掌印长老来掌管掌教大印,并暂代掌教之职。掌教接任时,由掌印长老在接任大典上授其印信。

王处一为传功长老,负责掌管教中典籍与功法传授诸事。

郝大通为护道长老,负责守护道统与弟子传承诸事。有新弟子入门时,皆要由护道长老考评,看其心性为人是否合格,能不能得传全真教武功、道法。

孙不二为执法长老,负责执掌戒律,处理教中弟子的赏罚等事。

此上四人,便是全真教的四大长老。而且这四大长老之位,代代相传,固定不变。以后如果还有获封长老者,则只是普通长老,位份比四大长老要稍低。不过凡是获封长老的,皆有权参加教中的议事。掌教遇重大之事不能决时,便要请诸长老共商,参考众人的意见。

周伯通为王重阳的师弟,封其为太上长老。目前在全真教中位份最尊,但不领实职。

长老下面,则有管理其他具体事务的各执事,主要由现在的三代弟子来担任。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则由四代弟子中能任事者来补充。

再下面的普通弟子亦分为正式弟子与记名弟子,正式弟子是正式入门拜师的。记名弟子则是暂未拜师,只记了个名的。能否正式入门,还要看其是否修炼刻苦,心性如何,由护道长老考评。原本的出家弟子与俗家弟子,这个当然也要区分。

尹治平现在的这个首座弟子职位也不变,不过他把名称变了一下,去了弟子二字,直接称首座。得封首座者,乃下一任掌教的继任者。首座的位份在掌教与诸长老之下,诸执事之上,不过职权则同于普通长老,也有参与议事之权。而且在掌教不在时,可有便宜处理教中诸事之权。

尹治平建议也封白玉蟾为首座,为与他这个首座区分,可称为南宗首座。以后南宗行事,便由首座代行掌教职权,来掌管诸事。以后南宗有获封长老者,也只是普通长老,辅佐南宗首座管理南宗诸事,不可另设掌印、传功、护道、执法这四大长老。

以上便是尹治平关于明确职位等级这方面的建议,由上到下是太上长老、掌教、四大长老、普通长老、首座、执事、正式弟子、记名弟子。太上长老虽位份最尊,但皆不领实职,只是一个尊位,不管事的。做为管理者,职位最高的自然仍是掌教。

第二方面的教区分划,是要把教区正式明确下来。以前全真教中对教区虽也有河北、山东等区域性称呼,但并非正式的一个教区,划分也不明确。一个大的区域中,也并没有一个总领诸事的首领,仍是各地的分院道观各管各事。这般在统合处理一个大区的教务时,便会非常繁琐,而且各地的分院道观间互不统属,办事的效率也不高。

就像尹治平此前在调拨山东教区的部分全真弟子南下支援他南方传教一事上,山东各地的分院道观间要互相协商讨论上很长时间,拖拖拉拉的非常缺乏效率。

尹治平建议正式明确的划分教区,每个教区设总执事一名,位同于教中的普通长老,下面设二三副手不等。为方便于管理,大的教区下面也可以再划分小的教区,分不分可视实际情况而定。教区的划分,尹治平也懒的多动脑子,就直接以他前世各省的区域而设定。

尹治平注意观察着丘处机的面色变化,见到丘处机看的不时频频点头,不由心中暗喜地道:“看来十有**是能通过了!”(未完待续。。)

ps:  求订求票求赞。

第六十七章 教改施行 山东教区

约摸一柱香功夫后,丘处机终于将尹治平的手稿看完,掩卷抬头向尹治平道:“你所提的建议都甚好,依为师看来,当可行。不过,我还要与你几位师伯、师叔商议一下,看看他们的意见如何?”

“这是应当的。不过师父既说可行,那就定然可行。”尹治平小小拍了丘处机一记马屁。

丘处机抬手轻拍了下手稿,道:“这东西便放在我这里罢,我今日就会召集你几位师伯、师叔议事,商讨此事。”

“多谢师父!”见丘处机重视,尹治平行礼称谢。

丘处机道:“这也是应当的,你这些建议都是对本教传承有益的,我理当采纳。不过施行起来,却还得一步步来,不能太过急于求成。”

尹治平道:“师父所言甚是。”

两人又闲话了几句后,尹治平便告辞离去。

丘处机果然说话算话,办起事来雷厉风行。尹治平走后没多久,他就派了身边的小道童去请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四人到后殿去议事。

当日晚课后,丘处机又叫住了尹治平与白玉蟾一起议事。接连商讨了几日后,到得正月十五上元节,丘处机终于决定正式施行尹治平所提出的两项建议。不过鉴于实际施行的困难程度,商量之后决定先施行第一项职位等级划分;第二项的正式分化教区,则应缓缓图之,最好是先选出一个教区来试行,成功后再陆续推广。

第一项只是人事方面的调整变动。对于全真教的现行结构组织变化并不大。譬如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四人,他们一直以来虽未有长老之名。但实际上早已有长老之实。地位尊崇,又各领职责。现下受封长老。实是水到渠成,实至名归。

不过这些人事变动,所封的名头还好说,唯有刘处玄这位掌印长老,一时却没什么印信可掌。之前全真教中职位有些混乱,也并没有与职位所相对的印信,便是掌教办事,批文、调令等等,也都是用的自己的私印。现在正式确定立下这许多职位。要刻印章却也不是一时办会儿便能刻好的。还有各执事的任命,这算是人数最多的基层管理人员了,一两日间也并不能全部就任命完成。

尹治平原本是打算过了上元节后,就与白玉蟾一起动身上路。但现在因为他所提的建议,却是不得不多停留了几日,帮助丘处机、刘处玄等人把第一项的工作施行完成好。多停留的这几日,刘处玄命人优先把他与白玉蟾这两位首座的印章刻好,以便他们下山时就可以随身带上。

一直拖到了正月廿十后,尹治平才终于与白玉蟾一起下山启程。而随同他们一起上路的。还另有一名全真教的三代弟子,叫作孙志和。此人乃是马钰座下的一名弟子,此次随同他们一起上路,是要前往山东。出任山东教区的总执事。丘处机等人已决定,要把山东作为第一个正式教区的试行点。

山东乃是现下全真教诸教区中,除了宗观所在的陕西外。势力最为雄厚与弟子最多的教区了。而且山东原本就是全真教的起家之地,也是全真七子的老家。根基最牢,也最有信众基础。所以。这第一个正式教区的设立与试行便也选在了山东。

其实若以方便而论,当以宗观重阳宫所在的陕西教区最为方便。因为离得最近,也最易掌控。但正因为有重阳宫的存在,整个陕西实际上就已然是一个十分相似于尹治平所提建议中的正式教区的存在了。重阳宫就在地头上,陕西教区的诸分观事务自然是都汇聚到重阳宫去总决处理,而因为就近,重阳宫对陕西诸分院道观的掌控度也非掌高,这让重阳宫实际上就相当于坐了正式教区总执事的位置。

而正因陕西教区与尹治平所建议中的正式教区已十分相似,所以在陕西教区试行是试行不出多少经验门道来的。因为原本就已经是差不多的模式了,要做的也不过就是让其正式化罢了。可现在这第一个试行教区,是要从头做起,积累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能够发现试行期间的各种问题。由此才能够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更好地去推行。

尹治平与白玉蟾此次也是要随同孙志和一起先前往山东的,因为他们还要再从山东教区抽调一批全真弟子南下。这一批全真弟子除了尹治平自己需用外,白玉蟾那边随着发展扩大,也有些缺了人手,所以这一批弟子他还要分一半给白玉蟾。

另外他二人陪着孙志和一起前往山东,也是要帮着孙志和把正式建立山东教区的前期工作做起来。孙志和前往山东教区赴任,并没多带什么帮手,只带了两名随侍的弟子。

原本尹治平所提的建议中,每个教区是要派遣一名总执事与两三个副职不等的。不过丘处机等人最后商量的结果则是重阳宫只派遣教区的总执事,而下面所缺的副职则由当地教区的全真弟子中遴选出来。这样有本地人员做副手帮忙,更容于展开工作。尹治平对此倒也没什么异议,觉着自己在这一点上确实是考虑欠妥。

山东距离终南山也并不算太远,尹治平、白玉蟾、孙志和等人一路快马加鞭,总算是在未出正月前赶到了山东。不过到山东后,尹治平与白玉蟾先是帮着孙志和开展建立正式教区的前期工作,之后则是挑选南下随他们传教的全真弟子,却是直忙到差不多二月底,这才告别了孙志和,率领这一批全真弟子乘船南下。

南宋此时海航已颇有一定的规模,尤其近海行船危险并不大。山东、浙江、福建三地都是接着大海的。所以这回由山东南下,他们直接放舟泛海而行。一路风向颇顺,不数日两艘海船便已行到了钱塘江入海口处。

尹治平与白玉蟾在此作别,尹治平转入钱塘江水道前往临安,白玉蟾继续走一段海路,至福建后靠岸登陆,前往武夷。(未完待续。。)

第六十八章 别有奇效 受封国师

原本尹治平离开临安,只是去襄阳参加郭襄与郭破虏的满月礼,所以他只向皇帝告请了一个月的假期。这一个月的时间,若只是往返襄阳,满打满算怎么也够了。

却不料参加完郭家龙凤胎的满月礼后不久,便接到了马钰过逝的消息,遂又与郭靖等人一起赶往终南山为马钰奔丧。马钰的葬礼后再又接着是丘处机的接任大典,大典后则是他提出来的教务改革一事,等到离开终南山时已是过了正月廿十。接着又先行前往山东,与白玉蟾一起帮助孙志和打开正式建立山东教区的局面,还有挑选另一批南下的全真弟子。等到离开山东,已是到了二月底,到得今日终又回到临安,已是进入了三月的暮春时节。

从去年十一月离开临安算起,到现在回来,差不多已是小半年的时间过去了。

当尹治平站在船头,遥遥望见临安城时,不禁长叹一声,心生感慨。有道是“世事无常”,谁也料不到下一刻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事情的变化又究是会如何结局。原本按计划,他就是往返襄阳一趟,去参加郭家龙凤胎的满月礼,之后便会回转临安。谁又能料到他这一去会发生这许多事情,直拖到了过年后的现在阳春三月才回到临安。

一路上他早已得知,今年正月初一的元旦大朝会上,理宗皇帝放弃了之前延用了四年的年号“嘉熙”,改年号为“淳佑”,今年便是淳佑元年。

船行不久。便进入了临安城,等到尹治平率着一众全真弟子到得万寿观后。他便把这些弟子全都交给了李志常去安排,他则偷闲做甩手掌柜的先去休息。

李志常乃是尹治平在南方传教的得力助手。而且这边的事也颇是要紧。所以马钰的葬礼以及丘处机的接任大典,李志常便都没有回终南山去参加,一直留在临安替尹治平主事。若是这边李志常再一走,那可就没人能撑住场子了。

回到临安这一日,已是快到了傍晚。再未过多久,便已天黑入夜,所以当日尹治平也未入宫去见理宗皇帝。直到第二日上午,他才重新更换穿戴好了御赐的金冠法袍,入宫去面圣。

他有皇帝亲赐的金牌在手。可随时出入宫禁,到得宫中,宦官通报过后,很快便得到了召见。皇帝今日却是又在后苑的御花园中与贾贵妃一起赏花,尹治平便也随着宦官前往御花园。

现在正是春光正好的时节,到得御花园中,但见得百花盛放,绿意盎然,各种花香扑鼻。蜂蝶成群,与尹治平去年秋冬两季所见的情景又自不同。理宗皇帝正与贾贵妃在湖畔散步而行,瞧到尹治平到来,理宗皇帝十分高兴。未等他到近前,便迎了上来道:“尹真人,你可终于回来了。你去年离开临安时只告请了一个月的假。不想这一去竟然是四个多月的时间,若非有李真人告知是你全真教掌教仙去。朕还担心尹真人就此一去不返了。”

尹治平知道皇帝口里的“李真人”是指李志常,这事李志常昨日也曾跟他说过。却是皇帝见他一个月假期过后还久不回临安。曾召李志常入宫问讯过。李志常那时已得了马钰过逝的消息,便也不加隐瞒,向皇帝如实禀知了。

尹治平打量了一眼这四个多月未见的理宗皇帝一眼,但见他满面红光,气色很好,显是不但在练了尹治平传他的《全真内功》第一层的“大道拳”与第二层的“呼吸吐纳术”后,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精力旺盛,而且显然今日的心情也非常好。再顺便打量了一眼旁边的贾贵妃,也是显得气色极好,眉眼间还始终带着盈盈笑意。却也不知今日宫中究竟出了什么喜事,让这两人看起来都很是高兴。

不过尽管皇帝今日心情好,尹治平也未有太过随意,仍是恭敬行礼,先行拜见了理宗与贾贵妃后,才向理宗说道:“有劳官家挂心,臣惶恐。未能如期而返,倒还要请官家治罪。”

皇帝一摆手,道:“欸,真人说得哪里话?你们掌教过逝,你赶回终南山去奔丧,那也是人之常情,何罪之有?真人非但无过,还有功?”

“有功?”没能按期回来竟然还有功,尹治平不禁满眼茫然迷惑之色,完全不理解理宗皇帝所要表达的究竟是何意。

理宗皇帝一笑,却没立即解答尹治平的疑问,而是先向贾贵妃道:“爱妃,你也出来不短时间了,且先回去好生休息罢,朕晚上再去看你。”又向旁边服侍的太监、宫女等道:“你们也都暂且退下,朕与真人单独有话要说。”

尹治平瞧见皇帝的举动,不禁更是有些疑惑。而贾贵妃与一众太监、宫女们,则都是恭敬领命地告退而去。临走之时,贾贵妃还瞧了尹治平一眼,眼神之中竟是带着感激之色,却让尹治平不由更是有些摸不着头脑,弄不清楚眼下的状况了。

理宗皇帝直到贾贵妃等人走的一干二净,没了影子后,这才转回头来看向尹治平。他略作沉吟后,忽然含笑向尹治平问道:“贾贵妃已有了三个月的身孕,不知真人能否看出?”

这一问,更是让尹治平有点儿没头没脑了,不知皇帝跟他说这事是什么意思,但还是答道:“恕臣眼拙,未能看出。”女人怀孕要四、五个月才会显怀,三个月从外表体形上根本看不出来。而且这时的女子衣服多为宽松,就是肚子稍加隆起后也是看不出来。

他说罢后反应过来,随即便向皇帝恭贺道喜。他倒是也知道面前这位皇帝虽然贵为天子,而且三宫六院的嫔妃娶了不少,且他本人也颇好女色。但一直以来却是子嗣不旺。到目前为止,理宗只有一子一女出生。那一子还是出生了两个月后便即夭折。名唤赵维,追封祁王。另外的女儿是贾贵妃为其所生。现封瑞国公主,时年六岁。

除此一子一女外,理宗皇帝便再无半个子女,这不但让他自己颇是为憾,而且整个朝堂也十分为此担忧。皇帝无子,而且看之前几年都无子嗣诞下,恐怕今后也不会再有,这就为将来的继位人选存下了隐忧。势必会有一番夺嫡之争,让朝堂不稳。现在贾贵妃又忽然怀孕。却让理宗皇帝如何不喜。

理宗含笑接受了尹治平的道贺,向尹治平道:“贾贵妃能够怀有身孕,却还是多亏了真人啊!”

尹治平闻言之下,却是不由一惊,心中暗道:“我去,这是什么话,什么叫多亏了我?虽然你这贾贵妃也长的很漂亮,而且还是老子十分钟爱的熟女美妇型,但我可根本没对她起过半点心思。心里歪歪都木有过,她怀了孕关我什么事,难不成还会是我的种儿?”

虽然心里这般吐槽,但尹治平也知道这是绝不可能的事。而且若真出了这种事。给皇帝戴了顶绿帽子,眼下皇帝可就不会这般笑眯眯地跟他说话了,早就要喊侍卫把他捉起来砍作十七、八段了。所以他虽然心中一惊。不明白皇帝话里的意思,但面上却并没显露出来。只是作出一副疑问不解之色,等着皇帝解释。

果然。皇帝瞧到他面上疑问,不等他问出口,便含笑说出一番话来,给他解惑。

原来现在不止是贾贵妃有孕,今年以来,宫中已有五、六个妃嫔都被诊断出有孕在身,怀了龙种。这种情况忽然改善,别人可能还不清楚,皇帝自己却是再清楚不过。

他知道,这些妃子之所以能够先后怀上身孕,实是因为尹治平传了他“大道拳法”与“呼吸吐纳术”的功夫,让他之前虚弱的身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变得强健起来。尤其“呼吸吐纳术”,这是可以直接吸收天地元气转为增加补益己身元精的。从去年学了这门功夫,他床第间的能力跟着变强后,他就体会到这门功夫的了得与好处了。能让这些妃子受孕,自然是他能力增强后日夜耕耘的辛苦所得了。换个说法的话,这自然也就是尹治平的功劳。

听罢了皇帝解释后,尹治平才终于明白了是什么情况,也明白为何刚才贾贵妃临走时看他的那一眼是带着感激之色了。同时也明白为何皇帝要支走了所有人单独跟他谈这件事,毕竟讲这些话题涉及到了一些房中之事,自然不好让太监、宫女们旁听,去传皇帝的八卦。不过皇帝因这事来向他表达感激,却倒是让他有些哭笑不得。

“好嘛,哥当初传你《全真内功》的一、二层功夫,是存着要把你发展成信众的心思的,现在倒好,却成了替你解决不孕不育的问题了。我们全真派的功夫可不是专门教你拿来生儿育女的!”

尹治平心中对此有些暗自腹诽,不过却还是有些过于看轻了皇帝对此的重视。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人对于后代子孙传承之事看的非常重,越是大富大贵之家越是如此,皇家更尤其重视。因为这不但关乎于有没有后,还直接关系着国家政权的交替与稳定。

一个皇帝若是没有子嗣接位,就会造成朝政的不稳。而为了继承人的权利与位置,彼此互相争夺攻奸,甚至相互视之为仇,欲杀之而后快者,自有王朝以来,从来都不少。自古以来朝堂中最多的争斗,也往往是夺嫡之争。所以皇帝有子无子,有多少儿子,这个事情是十分重大的。

若非此事的重大,理宗皇帝也不会向尹治平表达感激了。所以他说尹治平有功,而且还是大功一件。他当初可也没想到,尹治平教他的功夫,还有这等奇效。

“真人上前听封!”皇帝大喜之下道。

“臣在。”尹治平下跪听封。

皇帝道:“朕封你为护国法师,掌管天下道教,散官进正三品金紫光禄大夫。”

“臣领旨谢恩!”

尹治平叩首拜谢。心下却也是不由一惊,“护国法师”,这个简称起来就是“国师”。他可也没想到今日入宫竟会受此封赏,而且还是为了那个让他有点哭笑不得的功劳。

说起来,到底还是他把子嗣传承这一点看的有些过轻了。

一来他是来自于后世现代,而且又还没结婚,本身对此就不怎么重视。而且他那个时代,选择不要孩子的丁克家庭也着实不少。他本身也并不是特别喜欢小孩子,再且他在现代时虽然快三十了,但就性子来说本身还有些像个大孩子,哪里想过要去自己管孩子。

二来,他穿越到这个古代世界后,所附身的本就是个出家的道士。虽然继承了原本尹志平的记忆与一些思想,但其中却绝逼没有要找个女人生孩子这个想法。(未完待续。。)

第六十九章 今之所求 视名如粪圭

尹治平离开皇宫,回到万寿观不久,理宗皇帝即把对他的封赏下达了正式的圣旨,派了宦官来万寿观宣旨。

圣旨中的内容与皇帝在宫中对他所下的封赏略有不同,不过这些不同只是在用词酌句方面,更加书面化与正式一些,封赏的主要内容与意思是大致不变的。封国师,掌管天下道教,散官进正三品金紫光禄大夫。另外还有一点最大的不同,是在他的御赐道号上。

他去年初至临安,因襄阳大捷而受封的赐号乃是“玄化真人”,现在则加号为“太玄妙道广化真人”。关于这个加号,皇帝在宫中却是未曾提起,可能是后来才想到加上的。

尹治平倒也知道这些称号是越长用字越多,越表示了一种尊敬。就像给皇帝上尊号一样,例如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十三年时,百官为其上尊号“文皇帝”;他死后,他儿子高宗又给他上尊号为“文武圣皇帝”;到唐玄宗时,又三上尊号加长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而自唐代以降,为帝后上尊号是越上越长,字数有增无减。到晚唐宣宗皇帝时,其尊号已加长到十八字。至北宋时,神宗皇帝的尊号则已加长到二十字,曰“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一口气都念不过来。

尹治平接了圣旨,送走了宣旨的宦官后,李志常等全真弟子都围拥上来齐向他祝贺。尹治平含笑一一回应,态度一如从前,并未因做了国师。而有什么得意忘形、沾沾自喜之色。

一来他学道多年,这点养气的功夫自是不在话下;二来这个国师也并不算作他的什么追求。能得固喜,不能也是浑不在意。说来还没有他去年除夕那天突破《天罡正法》第六层时的欢喜更大一些。

他现在最大的追求。乃是武功的不断突破与成仙的机遇,余者都要往后靠排。不过虽是修炼为大,但他并非一意苦修之人。修炼之余,亦想能更好地享受生活,不然若是终到头来成仙无望,把这穿越过来的一辈子都花在闷头苦修上,那可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毕竟要在这个武侠的世界找到成仙的机遇,实在太过渺茫了一些。这个目标既然没法特别肯定,他也不想放弃现有的一切。然后把所有的功夫都投入到这上边来。他现在是两手都要抓,一边努力修炼,一边也要能享受一把这武侠世界的古代生活,圆一圆当年的武侠梦,这才不枉穿越一场。

若是他穿越到的是一个仙侠世界里,有无数修仙之士,得道成仙者亦不知凡几。在明知成仙有望的这个目标下,那他也会把前期所有的功夫都投入地去苦修一场,等到修行有所成就。得寿数百乃或数千载后,这才放松下来回头去享受。

但眼下这里却非仙侠世界,而是武侠世界,且还颇为低武。没有什么能分江断流、崩山倒海的大威力绝招。也没有绝世到能凌空蹈虚的轻功,更没什么修炼到何等境界就能寿命大大延长个几百年。虽然这方世界的练武之人,有高深内功者亦能延年益寿。身体机能远胜常人数倍,可再是内力精深者。也不过就最多活个一百来岁,超过一百五十岁的都鲜有所闻。

有些事情。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到,那便可以埋头努力去做。但尹治平眼下所求之事,在这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