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海主-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望着赵贞吉愤愤离去的背影,那徐阶轻声说道:“这跟头栽的有些大了,若不找回点面子,老夫在朝里可就抬不起头了。”

 ;。。。 ; ;
第117章 王直归海
    被皇帝摆了一道的大臣们,上朝的时候再没了之前的傲气。朱载垕笑嘻嘻的坐在龙椅上问道,“各位爱卿,这一个月海禁,会不会时间短了些?需不需要再延长些时日?”面对着这位在龙椅上都没半点严肃的皇帝,下边那些大臣阵阵腹诽。这一个月,就不知道被老家的那些亲族给背地里骂过多少次,再延长就真要命了。

    “陛下,内阁是以清缴海寇余患的名义下令禁海一个月的。”那徐阶不紧不慢的站了出来。“若是再延长,会显得军队清剿海寇不利,不能按时完成,恐损朝廷威严。”

    朱载垕看着徐阶,嘴角挂着冷笑,心道:你们这是吃亏了,一个月海禁足矣。若是被你们占了便宜,恐怕就得说海寇猖獗,需世代海禁了吧。这只是他心中所想,口中却说道:“那依徐爱卿的意思,这一个月期满便不再禁海了?”

    徐阶躬身说道:“陛下圣明,既然初时定的是一个月期限,便该按期解禁。只是这光有雷声没有雨点,恐怕百姓心生疑惑。还需设一个专管海寇的虚职以塞众口。”

    “既如此,那便由内阁去做吧。”朱载垕只当这是大臣们为了找回面子的一点执念。心情大好的他也就懒得去计较什么。只是他却不知道,在他同意了这个提议之后,那徐阶的嘴角露出了一抹无人察觉的笑容。

    一道任免令发至杭州,浙江巡抚吴宗宪与驻守杭州的俞大猷二人接到这封任免令时面面相觑。绝不可能发生的事竟然发生了,朝廷居然封一直软禁杭州的王直为正五品平寇使。专管东海匪盗事宜。

    几次确认了那道金印不是伪造之后,吴宗宪无奈将这封任免令以及一应官服印信送至扣押王直的宅邸。那王直由一个羁押待审的水匪头目摇身一变成了大明正五品官员。

    这便是徐阶的后手,他是松江府人,自然知道东海巨匪王直的威能。既然皇帝已经能够影响到平户的势力,那么他便将这个曾经的巨匪释放出来,让他再去搅乱这一潭清水。

    王直也没想到,自己为匪时想招安不成。却因为另一个水匪而成为了朝廷的命官。不禁感叹命运无常。办好了一应手续,这王直也没多做耽搁,径直上了徐家给自己备好的海船,大摇大摆的朝平户驶去。

    按照他心中所想,平户的继任者不管是谁,也是他的旧部出身。只要他过去大手一挥,便可重掌海寇大权。将平户再握回自己的手中。到时候便可以此为功,仕途再进一步。看朝廷对平户的重视,或许能一步登天也说不准。

    抱着心中的那份憧憬,王直连补给都没多带,轻装简行的便来到平户港。刚一下船,便对巡查码头的侍卫喊道:“那边的,速去通秉一声,就说是五峰船主回来了!”

    一扫这些年被软禁的颓唐,中气十足的喊声中透着王直的自信。他有足够的把握,喊过这一声之后,这世界又将回到曾经他只手便可翻云覆雨的船主时代。

    崭新的天青色官服透着微微挺起的胸膛,意气风发的王直微微眯起了眼睛,站在码头上等着人们的注视。

    他在码头上站得笔直,等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也没人过来和他搭话。有些尴尬的王直睁开眼睛四下观看,所有人依然是我行我素的该做什么做什么,没有任何人留意码头上这个穿着大明五品官服的人。

    刚才那个巡查的守卫已经走到别处,王直脸色有些微微涨红。一把抓过来另一个守卫,大声喊道:“你们都聋了?速去通秉你家首领,就说我王直回来了!”

    那守卫伸手将他甩到一旁,怒目横视,“老家伙,你发什么羊癫疯!这里是三国通市,你爱找谁就自己去找。明朝的官管不到这里!少跟我摆官威。”

    王直气的有些说不出话来,这守卫竟然不认识自己,还说自己是摆官威?我堂堂一个正五品官员,用得着跟一个蝼蚁般的水匪来摆官威?

    “小子,我记住你的相貌了。”王直用手指着那守卫恶狠狠的说道:“你等着,等我叫你家头领将你插了喂鱼!”说完他便气冲冲的朝港内走去。

    那守卫看着他的背影啐了一口,“连神经病都能穿官服,这明朝的官可是一批不如一批了。”

    当年的王直住所,现在已经被改成了城主府。那王直到了城主府之后,不管不顾的迈步就往里走,却被门卫出手拦了下来。

    那门卫大量着面色不悦的王直,冷冷的说道:“城主大人不在平户,你若是有事,请改天再来。”

    门卫这一阻拦,直勾起了王直的怒气,连带着刚才在码头上所受到的屈辱,王直全都撒在了这里。只见他上前便给了那门卫一个大耳光,气冲冲的骂道:“瞎了你们的狗眼,什么样的城主能让我改天再来?老子我要回自己的家,你们这些狗奴才竟敢拦我?”

    那门卫被打,刚要理论,正巧李舜臣牵着马从门内走了出来。他当初的那匹马被松浦泰三给烤了,秀吉又给他配了一匹矮马。

    见门卫捂着脸,李舜臣开口问道:“这是怎么回事?”那门卫想说话还没开口,就听得王直冷冷问道:“你是什么人,为何从我家里走出来?”

    “你家?”李舜臣轻蔑的哼了一声,回头对那门卫说道:“我得去见羽柴大人,懒得与疯子计较,你一会赶他走开也就是了。”说完他上马便要走。

    “慢着!”那王直一把拉住了李舜臣的马缰,“你刚才说的什么羽柴大人?我儿汪傲可在府中?那徐海、陈东等人又都在哪里?”

    “老家伙,你发得什么疯!”李舜臣见他拉住马缰不让自己离去,回手一鞭抽到了王直的手上。王直吃痛,不自主的松开了缰绳。

    李舜臣用手中马鞭指着王直的脸,怒声说道:“你说的那些名字我全没听过,这里的城主便是羽柴秀吉大人。念你是明朝官员我不与你计较,速速给我退开!”

    “羽柴秀吉?倭人?”那王直听了他的话,也是一愣。“这平户竟然被一个倭人夺了?汪傲那废物,竟然被一个倭人给夺了老夫的基业?”

    “哈哈哈哈……”王直竟然冷笑了起来,“一个倭人成了平户的城主,一个猪狗般的朝鲜人对老夫吆五喝六。”

    李舜臣再也忍不住了,指着王直,对那些门卫喊道:“给我打!”

    崭新的官服被撕成了片片褴褛,曾经叱咤风云的海盗王鼻青脸肿的被人绑在了广场旁的柱子上。旁边两个守卫看着,任由风吹日晒,不许任何人靠近半步。

 ;。。。 ; ;
第118章 时过境迁
    仅仅过了两天,初得官位,意气风发的王直便萎靡的像个蔫了的茄子。两眼无神,嘴唇干裂,有些要脱水的迹象。各国商贩在广场上川流不息,却没有半个人在意这里捆着的王直。不要说有卫兵看守,就算是无人看守,这是得罪了城主府的人,谁敢上来攀谈?

    就在王直被晒得即将产生幻觉的时候,一个不甚魁伟的汉子端着半瓢清水从广场的另一端走了过来。

    看着柱子上的王直,又看了看他身上破损严重缺依稀可辨的官服。这汉子轻轻叹了一声,将手中水瓢递到王直的唇边,微微倾斜。

    布满了伤痕的手臂坚硬有力,水瓢在王直嘴边没有半分颤抖。“咕嘟、咕嘟……”不多时,半瓢清水全都进了王直的口中。直到这时,那王直才稍微有些清明。

    那人没有管两旁的守卫,拔出腰间短刀将绑缚着王直的绳索割断。扛起他径直朝码头的方向走去。

    水边一处树荫里,王直又喝了半瓢清水,吃了些干粮。这才算是有了些底气。

    看着蹲在面前的汉子,那王直冷言问道:“叶麻,既然你在这平户,为何直到现在才来救我?莫非你是存心想要我的命不成?”

    叶麻也不回话,只是从怀里掏出半块干饼又放到王直的手里。“船主,你既然已经达成所愿做了官,还回海上做什么?”

    回来做什么?那半块干饼刚到了王直嘴边,就听得叶麻如此发问。那王直怒道:“你说我回来做什么?当然是回来拿属于我的这一切。你们这群败家的废物,守个基业都让人夺了。”

    看着满面怒气的王直,叶麻脸色挂着苦笑。轻声说道:“船主,当年你舍了基业去大明,这里便不再属于你了。以前的水匪们已经不复存在了,你还是回大明去安心做官吧。”

    说着,一个水手拿了个托盘过来放在王直面前的土地上。叶麻伸手将托盘上边的盖布取下,露出里边满满的金锭。这些金锭澄黄耀眼,全都是产自民都洛岛的金矿,成色比东日本那些大名自己开采的不知好了多少。

    “船主,多年的恩情,叶麻也没什么孝敬你的。”叶麻轻声说道,“闻听官场不太干净,这些钱或许能让你的仕途更平坦些。”

    王直看着面前这一托盘金锭,再抬头看叶麻,眼中似乎都能冒出火来。“叶麻,你这吃里扒外的混账,拿这些钱来便要换老夫的基业不成?”王直凶狠的喊道:“速去把我那义子汪傲找来,还有以前的那些头领,让他们纠集人马,把这平户给老夫夺回来!”

    叶麻仍旧是一脸苦笑,“船主,你说的这些人,除了我在。汪傲下落不明,剩下的全都已经进了地府了。他们怎么给你纠集人马夺平户?”

    “都死了?”王直心头一惊,本能的问道:“那你……”

    叶麻回头望着身后的那些水手,淡淡说道:“我投了新的主家,这才留下一条性命。若非如此,现在早也随他们去了。”

    王直脸色带着冷笑,指着地上的那一盘黄金。从牙缝里迸出这么一句,“看来你的新主子带你不薄啊,这些钱能买不少狗了吧……”

    “你这老……”见王直说话难听,叶麻身后的几个水手便要发作。叶麻出手将他们拦了下来,回头喝到:“不许无礼,这是我与船主之间的事,你们休要聒噪。”

    水手们安分下来,那叶麻转回头对王直说道,“狗不狗的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现在比以前生活好了很多。”说完那叶麻眼中露出精芒,“船主,念在往日的情分上,我再劝一句,安心的回去做官吧,海上的事你已经搅不动了。”

    说着话,便起身走了,“至于我的主人……”他的身形稍微顿了一下,“我觉得他比船主你强了不止万倍。”

    王直最终还是走了,因为他发现自己在平户没有任何意义。就连那些买卖的商人,还有人迎来送往,而自己呢?或许叶麻说的对,自己根本就不该来这个地方。

    看着越来越远的海岸,王直叹了口气。这次来的目的基本上算是失败了,唯一的安慰就是手里的那一包黄金。若在以前,王直他何曾把这点钱放在眼里过,可是现在他的基业没有了,他的义子生死不明,那些老部下基本上都死光了。

    明白了这一切之后,王直手里提着这沉甸甸的一包金锭,手臂酸胀竟然也舍不得放到甲板上。

    平户港外的一座小岛,叶麻站在最高的那块礁石上一直目送着王直的船离去。直到那条沙船的帆影化作一个黑点,叶麻这才喃喃的说道:“船主啊,你可千万不要再回来了,你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若是自不量力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

    王直直接回到了杭州,可能是阁老们日理万机忘记了,设定这个前所未有的官职之后忘了给他设立衙门。所以王直这个平寇使是没有衙门的。不过为了化解当年招安结下来的仇怨,浙江巡抚胡宗宪将杭州城边的一所私宅给了王直,作为正五品平寇使的驻地,办公居住两用。

    这座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宅子里。家居摆设一应俱全,对胡宗宪的这份意思,王直也是理所当然的收下了。本来他还觉得这胡宗宪亏欠自己的更多,但是他已然进入官场,大家同在一地为官。那胡宗宪的官职又比自己高,王直也只好选择性的遗忘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王直回到杭州的消息传得很快,附近的富户们纷纷备了礼物来到他的宅院。杭州附近的大户很多都是靠海运赚钱的。知道王直这次出去很有可能将曾经的势力又拿了回来,谁敢不过来巴结。

    胡宗宪做东,在杭州最有名的酒楼包下了整整一层,来给王直接风。

    巡抚胡宗宪带头举起了酒杯,众人频频给王直敬酒。各种的阿谀奉承,让王直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似乎前几年的软禁生涯都是为了现在这一刻,抛弃前半生的基业回来招安,果然是正确无比的选择。

    这种状态直到王直喝醉了,无意间说出了自己此行的经过。等他再回过神来的时候,整个酒楼这一层,就只剩下王直一个人。宾客们全都走光了,就连胡宗宪这个主东都已经消失不见。酒楼的掌柜手里拿着算盘在柜台后噼啪作响,看着还有些搞不清状况的王直,眼中透出了一丝轻蔑。

 ;。。。 ; ;
第119章 印度人的独特战斗方法
    马六甲的战争从未停过,从李天佑最初占领了这里开始,就不停的有葡萄牙舰队过来攻击。从军舰到商船,超负荷的战斗频率让众人已经身心俱疲。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李天佑的眼中看得清楚,每个水手都处于体力透支的状态了,就连耐力过人的潘常,脸上也写满了疲倦。出去清扫战场的时候,差点被人偷袭成功。

    “传我的命令。”李天佑站在船头上叹了口气,“下次再来敌人的时候,改为炮台防御,船队暂时休整。”

    葡萄牙人有着完整的海战战术,自然不会去做那种用船去攻击炮台的傻事。不过他们不做,不代表别人也不会做。自从李天佑采用了炮台防守之后,葡萄牙人的舰队里就多了一种编制。

    这是一种李家众人从来都没见过的船型。船体也是呈细长流线体,两端高翘,整条船仿佛是一轮弯月漂在水中。船上有一面大帆,帆的面积很大,几乎可以遮住整条船。两侧都是伸出船舷的长桨,水手们就直接坐在甲板上划船。

    这种桨帆船是印度本地的船型,虽然也是采用尖底设计,但是它的水线非常的浅。浅到让人不得不去怀疑,一个稍微大点的浪就可能让它再也浮不起来。

    值得庆幸的是,马六甲海峡里没有类似于东海的大浪,这些船还安全无事的在海上漂着。只是不知道这些葡萄牙人是怎么把它们弄到马六甲海峡的。

    驾驶这种船的,清一色全是印度本地住民。棕色的皮肤,浓重的体毛。李天佑习惯性的管这些人叫阿三,但梁三对这个名字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

    “这些没脑子的家伙侮辱了这个三字!”梁三气呼呼的和潘常说道。潘常笑着点了点头,这些阿三明显有些脑容量不足的表现。也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勇气,船上连个像样的远程武器都没有。竟敢面对着港口的石墙发起集团冲锋。

    密集的炮火会击沉将近一半的桨帆船,而冲到石墙下的那些阿三们挥舞着手中的弯刀,试图攀到上边夺取炮台。

    因为潮水的关系,马六甲的石墙被莱索修得很高。墙面经过海水的冲刷,已经变得足够湿润光滑。许多细小的贝壳吸附在上边,密密麻麻。这种墙,根本就不是用来攀的。

    绝大多数的阿三都滑落到了海里,只有少数的人攀到石墙的顶上。可还没等他们拔刀,墙上的水手们就抢先一步将他们砍落到了水中。

    偶尔有一两条桨帆船冲破了炮台的防线,进入到了马六甲港内。正当他们欢呼着挥手招呼那些军舰进来的时候,就被迎上来的船只给连人带船的俘虏了。

    因为这些阿三的加入,防守战变得异常轻松。

    就连葡萄牙人都发现了,因为人手不足而让这些印度人参战,是个极大的错误。这些人除了会吃光舰队的补给之后去给敌人做炮灰,没有任何其他用处。

    也许在他们被抓之后,能消耗一些敌人的粮食。这就是他们所能做出的最大贡献了。

    印度兵团全军覆没之后,那葡萄牙指挥官欲哭无泪的看着补给船上的食物,愤然的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这是驻扎在孟加拉湾的最后一只舰队,他们撤退以后,就会有相当一段时间不会再有敌人过来进攻了。这个消息是那只印度兵团的首领告诉李天佑的,几乎就没有严刑逼供,只是饿了他们一顿之后,这个印度贵族就把他知道的一切全都说了。

    这些强壮但战斗力极端低下的俘虏们,被李天佑交给了苏西的开垦团。李天佑考虑了很久,或许只有马六甲城外的大片荒地,才是他们最适合的归宿。

    战争刚刚结束,马六甲步入了休整期。而就在这个时候,李成从亚洲回来了。他给羽柴秀吉送去了李天佑的问候,回来时顺便从船坞岛上取了侯赛因等人造好的新船。

    这是八艘护卫舰,在细节的地方有了进一步的改良。这些都是葡萄牙船匠的功劳。李天佑在攻破马六甲之后,俘虏了大量的葡萄牙船匠。这些人全都被他送到了启航岛,有瓦利斯托这个启航岛资深教员的不断说服,这些人轻而易举的就投降了。

    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文明程度,启航岛都明显要远超葡萄牙。就算是里斯本的花园大道,都不一定有启航岛上的居住区干净。独栋的住宅,食堂里的一日三餐按时供应。这样的生活条件几乎就等同于里斯本的贵族生活了,每天除了造船的事什么都不用考虑,这些工匠们一个个感觉自己仿佛是进了天国一般。

    葡萄牙坚持以卡拉克为主力船只,船型上落后西班牙一代。但这不代表葡萄牙的造船技术落后。事实上,来自葡萄牙的这些船工都是世代的工匠出身,有着丰富的造船技术理论和实践经验。只是卡拉克帆船限制了他们的发展而已。来到船坞岛后,这些技术扎实的工匠帮侯赛因完成了许多本来只能存在于构思中的图纸设计。

    而经过这些人的改良,李家原有的护卫舰船型做了稍稍的调整。使其更符合水中的流线设计,在海中行进时阻力更小。而双层甲板的炮门位置也做了稍微的调整,使整条船的载炮量又多加了一成。船头的两侧,以及侧舷等重要位置,采用了重型卡拉克的铁板加固法。就算是全速撞到敌方的船体,这些护卫舰也不会有太大的损伤。

    经过改良后,整条船无论是航速、火力还是防御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这些还是在已经造好的船只上做的改良,如果要是新造,提升的方面会更加明显。侯赛因在给李天佑的信中高度的评价了这些外籍工匠的职业道德。丝毫没有因为国籍或民族不同而藏私或者消极怠工。

    而正是侯赛因的这封信,让李天佑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既然这些船工可以真心实意的为自己工作,那么让瓦利斯托这个海军出身的舰长做一辈子教师会不会有些屈才?航海学校里已经毕业了不少优秀的学员,挑出几个来代替瓦利斯托的位置也是完全可行的。

    为了这件事,李天佑决定亲自回一趟启航岛。

 ;。。。 ; ;
第120章 瓦利斯托的决定
    启航岛的中心部位,这里本来是一片民居。改建后被修成了一座中心公园。精巧的花卉林木中修建了各式的亭台,穿插着平整的沥青路面。不管是李福,梁博这些老年人的饭后散步。还是那些年轻水手们聚在一起野餐。这里已经成了岛上人们最喜欢的休闲场所。

    公园里的一座小巧的八角亭,远远的跑来一个红发蓝眸的青年。

    “抱歉,让少爷久等了。”瓦利斯托轻轻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走进亭中坐在了李天佑的对面。

    听了他的这个称呼,李天佑微微一笑。可能连瓦利斯托本人都没有注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对李天佑的称呼就从大人变成了少爷。

    李天佑看着对面的瓦利斯托,这个曾经刚毅的葡萄牙舰长,现在多了几分文静的书生气。刚才李天佑过去找他的时候,瓦利斯托正在给学员们上课。

    看了他一会,李天佑直接开口说道:“瓦利,你想不想出海?”

    “出海?”听到这个词,瓦利斯托明显的楞了一下。几年的教师生涯,让这个年轻的军官对出海这两个字有些陌生了。

    李天佑点了点头,“出海,作为李家的一份子在世界的海洋上驰骋。”瓦利斯托没有正面回答李天佑的问题,却开口问道:“少爷,你是不是在印度那边碰到什么麻烦了?”李天佑摇了摇头,“还没有什么麻烦非得要你处理不可,你也见过那些葡萄牙船工,我从他们的身上想到你了。只是觉得你要是做一辈子教师有些屈才。”

    “少爷有些低估教师这个行业了。”瓦利斯托微微一笑,“你不知道我刚才一路跑过来,有多少我曾经教过的学生向我问好。”

    “那你是不想再出海了?”李天佑有些犹豫,“这样也好,出去以后难免要面对你的祖国,毕竟战斗人员与那些船工是不一样。”

    瓦利斯托摇了摇头,“如果是几年前你问我,我是肯定不会同意的。”随后淡淡的说道:“但是现在,我也不确定自己还能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葡萄牙人了。”瓦利斯托回过头来看了看周围的景色,“这里的一切都比里斯本好上许多,我喜欢他们管我叫老师,或者是瓦利,喊我一起吃饭,聊天。而不是叫我大人,对我敬而远之。在这里生活的几年,我已经从心底爱上了这片地方。我希望将来能够娶一个本地的姑娘,生几个像侯赛因那样的混血孩子,在这里世代生活下去。”

    外国人的思维方式果然有些不太一样,李天佑目瞪口呆的看着瓦利斯托,那瓦利斯托自顾自的继续说道:“从里斯本一路走到明朝,我见过这世界上最恶心和丑恶的事。像这样的乐土,如果没有强大的力量守护,顷刻就会被那些恶心的私掠者给撕成碎片。”

    说着,瓦利斯托走到李天佑的面前,单膝跪地。右手放在心房的位置,“我瓦利斯托。迪亚士,愿意成为少爷的长矛坚盾,来守护这一片美好的地方。以祖先之名,此生不悔。”

    瓦利斯托同意出海了,这令李天佑感到很高兴。但是在走之前,还需要将岛上的事情处理好,毕竟他现在还担任着航海学校的校长兼老师。

    瓦利斯托回学校去指派自己的继任者,这不用李天佑操心。李天佑完全相信他能够找出一批适合教学的人才。而他自己,则趁着出海前这段时间,去见了徐若宁一面。

    两个人坐在海边的礁石上,徐若宁将头轻轻依靠在李天佑的肩头。看着面前拍岸的海浪,互相感受着彼此的温度。

    “你这次回来,就不能多待几天吗?”徐若宁撒娇一般的说道。李天佑叹了口气,“马六甲那边战局不稳,说不准那些葡萄牙人什么时候就会打过来了……上次在苏西的事,我怕小三他们有阴影。”

    “苏西……”徐若宁沉默了一下,随口开口说道:“下次回来的时候,把她也带回来吧。”李天佑知道她说的是兰,轻轻的点了点头。

    说着话,那徐若宁忽然咯咯的笑了起来,“前段时间她给我送了一盒珍珠,还给我写了信,信上管我叫主母来的。”

    李天佑有些吃惊的看着面色红润的徐若宁,这事他还真没听说。“你是怎么给她回复的?”徐若宁娇赧的瞪了李天佑一眼,“我可没敢应,说不准信上的这个主母那天就变成姐姐了。”李天佑被她这一瞪,脸上露出了些许尴尬的表情。

    二人就这么倚靠着一直到深夜,第二天一早李天佑便带着瓦利斯托,踏上了南下的船只。

    马六甲总督府,李天佑刚一下船,便有一个不认识的人迎了上来。先是躬身一礼,随后用汉语说了句,“明朝的贵客你好,欢迎你来到南洋。”

    李天佑当时就愣住了,回头看了看码头上的那一排护卫舰,又看了看对面的总督府。这人说的这句话,让他有一种走错门的感觉。

    见李天佑反应有些奇怪,旁边的梁三开口说道:“佑哥,这人是北方过来的,说是缅甸的东吁国的使者。在这里等了你几天了。”

    李天佑扫了一眼这使者,回头问梁三,“你没让他到处乱走吧?”梁三点头道:“这几天他一直在房间里,今天你回来才放出来的。”

    既然有使者,李天佑便带着梁三潘常以及瓦利斯托进了会客厅。一进会客厅,那使者便开口说道,“鄙人叫乃丁长,是奉我东吁王朝的君主斯弥陶陛下所托,前来见贵客。”

    李天佑面色一沉,冷冷说道:“在我的地盘上,你一句一个贵客,这是什么意思?把马六甲直接划归到缅甸了吗?你这次是过来与我宣战的?”

    李天佑这一句话,那乃丁长的脸上就渗出了细微的汗滴。临出来前那斯弥陶交代过,见面时要给李天佑一个下马威,这样之后才好合作。看现在这样子,这下马威可能是给不出去了。

    “呃……贵客,不不,李大人……”那乃丁长赶忙改口说道:“刚才只是我的口误,其实这次我是奉我家主君所托,前来谈同盟合作的。”

    李天佑的脸色挂起了一丝嘲讽般的微笑,“缅甸要和我同盟?”

    “其实主要还是合作。”那使者乃丁长说道,“我们君主听说你们招惹了葡萄牙人……”说道这里,他眼睛不由自主的朝瓦利斯托脸上扫了一下。“我们斯弥陶陛下说,若是你每年给东吁国十万两黄金,我们可以在恰当的时候出兵救援。”

    听到这里,李天佑才明白过来,原来这缅甸人是过来敲竹杠来的。李天佑一句话没睡,只是冷冷的一个眼色,旁边便过来两个水手将那乃丁长给架了起来。

    水手架着乃丁长一边往外走,他一边大声喊道:“李大人若是手头不便,每年给一万两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