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海主-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万苏西军加上一万马辰军,三万人的部队浩浩荡荡穿越了黑色地带。目标直指巴章王国的首都雅加达。沿途一些对苏西有好感的贵族也纷纷加入到了征讨的行列中。而负隅顽抗的那些大贵族也在达乌和哈力坦出色的指挥下土崩瓦解。

    最后,达乌亲手活捉了国王威查亚,巴章王国覆灭。自此,东南亚地区除了香料群岛以外,再没了李家的敌人。

    第四卷完

 ;。。。 ; ;
第113章 通市上的小风波
    平户港,当年王直的大本营被李天佑打造成了三国通市。也许是这里的出现符合了市场的需要,也或许是归功于羽柴秀吉的经营天赋。短短几年时间便数次扩建,光是这里的商业区,就比曾经那个平户港大出了几倍不止。

    李天佑最初只是在这里划出了范围,由各国商家自己出资建立商铺。所以各种建筑也是五花八门。

    商业区最中心的一整条街,清一色的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这一条街都是属于李家的商铺,李家经营着整座三国通市,自然要把最好的位置留给自己。不过在明朝解除海禁之后,这里的商铺多半都租给了那些来自明朝的商人。紧挨着这里,也处于中心位置的几排商铺,是那些近水楼台的日本豪商建造的。都是些精巧素雅、轻盈通透的木质楼阁。而位置再偏上一些的大片宗教风格建筑,那些都是来自暹罗的商人建造的。暹罗全民信奉佛教,这些商人会出高价收购黄金黄铜等可以用于祭器佛像的金属。穿插在日式建筑和暹罗建筑之间,零星点缀着几座穹窿顶的石屋。这是那些无孔不入的大食商人建造的,也不知道他们穿越沙漠到了明朝,再漂洋过海来到这里所经营的商品,究竟还有多少利润。

    整座商业区最偏僻的地方,有一大片的青瓦矮房。这里可不是什么贫民区,能进三国通市的,基本上就没有贫民。这里都是些最初舍不得花钱租那些上好地段的朝鲜商人。等中心地带的商铺都建起来开始经营的时候,他们再后悔也晚了。只得租下这片地方盖起了象征传统朴素的青瓦矮房。

    虽然商铺盖得比较朴素,可他们经营的东西跟朴素二字半点关系都没有。上至人参灵芝、珠宝玉器,下至见不得光的违禁物资、人**易,只要是能赚钱的生意,就没有他们不沾的。

    这一片龙蛇混杂,风土人情各不相同的地方,每天光是要处理的各种纠纷事件,就能让人精力耗尽。更何况还要兼管肥前国的部分土地,这也从侧面证明了羽柴秀吉这个人的能力着实不凡。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阿市即将生产,秀吉在大村城住的时间比较长。对三国通市有些疏于管理。而恰恰在这一段时间里,通市上发生了一件事。在某些人眼里,这就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

    商业区的中心位置,这里是吕宋商会的驻地。两个年轻人正在大厅里坐着聊天,忽然,一个管事装扮的青年男子怒气冲冲的闯了进来,一进门,便破口大骂。

    “瞎了你们的狗眼,欺负人也不选个对头。竟然要骑到我们赵氏商行的头上拉屎,我告诉你们,赶紧去码头给我们家大爷磕头认错,要不然,我一把火点了你这间烂铺子。”

    见这人进来便指手画脚的大骂一通,厅里的两个年轻人也不再聊天。其中一人走到这人近前,微微拱手,“在下卢宗杰,是这间商铺的管事。兄台因何事发这么大的火气,还要点了我的铺子?”这卢宗杰原本是负责南洋海运船队的,自从那边平定了之后,吕宋商会总览了苏西的全部海运生意,卢登科怕他年幼扛不起如此大的差事,就换了个老成持重的过去,把他换到了平户。结果刚过来没几天,便碰到这么一码事。

    那管事模样的人斜眼上下打量了卢宗杰一番,冷哼一声,“原来是个毛头小子,难怪做事如此荒唐。”那人伸手指着卢宗杰的鼻子,“我告诉你,你们已经惹了我赵氏商行了……”

    “惹到你了,又能怎样?”厅里另外一名青年也站了起来,走到这人的近前,还没等他说话,抬起手来,左右开弓便抽了这人八个大耳刮子。抽完还不算,跟上一脚踹到了他的肚子上。直把这管事模样的人从商会大厅里给踢到了街上。

    那人扑倒在街上,嘴角渗出了一丝血迹。张嘴想要说些什么,满嘴的牙却先掉了出来。

    见这情形,那卢宗杰皱了皱眉。回头说道:“李兄,还没问清楚便动手,可是有些莽撞了。”那青年不屑的看了一眼街中趴着的人,淡淡说道:“人家都要烧房子了,还问什么。真要让他把这平户给烧了,回去我还不得被兄弟们笑死。”那卢宗杰看着街中的人,叹了口气,不再说些什么。

    打人的青年叫李成,也是从小在李府长起来的家丁。随李天佑出海后,渐渐的成了李天佑手下的一个分舰长。在马六甲时,李天佑借给霍金斯的那条护卫舰,便是这李成的船。李成没了船,正好秀吉来信说阿市即将临盆。那李天佑便让李成过来给秀吉带些贺礼。

    卢宗杰市场往来南洋,李天佑手下的那群人与他关系都很不错。这李成到了平户之后,便时常过来找他。

    “李兄,刚才这人说起码头。你若是无事,陪小弟去码头看看情形?”卢宗杰有些不放心,李成便陪着他一起到了平户码头。

    码头上,两群人正在争执。其中一部分是吕宋商会的伙计,另外一些,显然就是刚才那人口中所说的赵氏商行了。

    分开众人,卢宗杰走到了中间,开口自家的伙计:“出什么事了?”那伙计指着对面的人说道:“少东家,他们非说咱们给他们的货数目不够。”

    还没等卢宗杰说话,对面的一个人便喊了起来,“就是不对,你们做生意欺客不成?我们明明有免税文书,你为何要按税后的数目发货?”

    听他说完,那卢宗杰奇道:“你们有免税文书?”随后转头问那李成,“李兄,我听说少主只给皇家的商队写了一份,莫非还有其他的?”李成回头对那些赵氏商行的人说道:“把你们的免税文书拿来。”

    他也是在海上发号施令的人,话说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那赵氏商行的人左右闪开,从人群后走进来一个中年人。这中年人从怀里掏出一张白纸递给李成。

    看了看那纸上用标准宋体写的那份免税文书,李成微微一笑。随后便将这白纸给撕成了碎片。那中年人急道:“小子你做什么?”

    李成斜眼扫了这中年人一眼,淡淡的说道:“什么都不做,只是把你的假文书给撕了而已。少爷写的字,哪有这么工整。”

    那中年人指着李成大声喊道:“你可知道我是谁?你可知道我家大人是谁?这是我家大人从陛下那里抄来的,自然也做得数!如今你竟然给我撕了,简直胆大包天!”

    李成一脸好笑的表情看着这人,随后说道:“我不知道你是谁,我也不知道你家大人是谁。莫说是你家大人抄的,就算是皇帝他亲笔写的,也不作数!”

    说着他伸手指了指自己的头,对那人说道:“做事动动脑子,要是能作数,他还用大老远找别人去要这文书?”

    说完,众人哄笑了一声便散去了。码头上只留下了赵氏商行的那些人。那中年人脸色一会青一会红。

 ;。。。 ; ;
第114章 大臣们的小心思
    紫禁城金銮殿,隆庆皇帝朱载垕一身黄袍,高坐在龙椅之上。一边无聊的打着呵欠,一边听下边的大臣们奏事。例事奏完之后,一旁的太监用尖锐的嗓音喊道:“有事出班启奏,无事即刻退朝!”

    从文官的队伍中走出一名身着绯色朝服的官员,“臣有事启奏!”那隆庆皇帝低头看了看,原来是礼部尚书赵贞吉。便开口说道:“准奏!”

    那赵贞吉说道:“陛下诏令天下,开海通商,本是大善。然,宵小不懂皇恩,置君令于不顾,欺君罔上。臣赵贞吉恳请陛下,以天子之威,正寰宇浩气。出兵平户,将那些无知匪徒一网打尽。三国通市收归官营才是正理。”他说了半天,只有最后一句是正题,要让皇帝派兵将平户给打下来,让三国通市由朝廷来经管。

    听了赵贞吉这一番表奏,文武群臣呼啦啦站出七八个。同时说道:“臣等附议,请陛下下令出兵,将那三国通市收归官营。”

    朱载垕又不傻,一见这情形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禁开口嘲弄道:“你们这些人好不知趣,朕下令开海,本是为了给国库增加些收入,让百姓们免些负担。你们这些人不用心做官,纷纷跑去经商,朕睁一眼闭一眼也就忍了。现在觉得自己赚的少了?想要官营独揽了?”

    他这一番话正中那些大臣的心思,他们本来就是嫌平户的商税过高。赚钱的路子握在别人手里,总不如放在这里手里踏实。但是皇帝把这事挑明了,他们却是万万不能承认的。

    那赵贞吉急忙叩头道:“陛下,臣等非是为自家得失,实乃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那朱载垕没好气的说道:“别说这些虚的,平户在日本。咱们是上邦,他们是臣属。无故攻击臣属,有损我大明声誉。这事你们就死心吧。”

    虽然语气有些不对,但皇帝说的也是实情。上邦攻击臣属,真要是传扬出去,这事也确实不太好听。

    那赵贞吉不死心,眼珠一转,又开口说道:“陛下,开海之后鱼蛇混杂。严重扰乱了我大明风气。我提议再度禁海,以恢复大明朗朗乾坤。”

    那朱载垕听了他这话,气得差点没把鞋脱了扔下去。这老家伙翻脸可真够快的,刚才还说要出兵去打平户,现在见事不可为就要禁海。

    “不行!”朱载垕没好气的说道,“国库刚有点起色,若是禁海了,朕从哪里弄银子?”说完也不等他回话,朱载垕直接起身朝后边走去。“退朝!”

    皇帝都走了,大臣们留着也没什么意思,随之就都散去了。

    高拱与徐阶都是阁老,二人一起朝内阁的方向走去。高拱是个直性子,说话也没多少顾忌。“那赵大人今天也不知道吃错什么药了,说话竟然颠三倒四的。”徐阶也只是笑笑,没有撘他的话茬。

    两个人刚走到内阁门口,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喊道:“二位阁老,等等下官!”二人一齐回头,远远跑来的正是礼部尚书赵贞吉。

    一进内阁的大门那赵贞吉便说道:“二位大人,今天下官在朝堂上所说的事,可是有什么不妥之处?”他看得明白,当时许多官员附议的时候,可没有这两个阁老。

    那高拱开口说道:“这不是明摆着的吗?你说的这两件都是不可能的事,当初怎么开的海你忘记了?要不要徐大人教你游泳?”

    听高拱又说起这事,那徐阶赶紧咳了几声,打断了高拱的话。转头对赵贞吉说道:“赵大人,我倒是想听听你为什么想要禁海?”那赵贞吉压低了声音说道:“那不是明摆着的吗?开海开海,全天下的人都去了平户,咱们每人都养着一大家子,船队回来还没那些泥腿子赚得多。若是禁海了,百姓出不得海去,到时候咱们得船队再回来,岂不是大赚特赚?”

    高拱皱眉说道:“你竟然是打着走私的念头?简直是……”他刚说道一半,那赵贞吉出手捂住了高拱的嘴巴,“高大人慎言,莫要让人听了去。什么走私,咱们的船只出海,那些地方官还敢拦截不成?”

    徐阶想了想说道:“赵大人所说之事,也是为了各位大臣们着想。可这是着实不好办。陛下他心心念念想着拿海运的钱充顶国库,他是不会同意再次海禁的。除非……”

    徐阶说道这里,那高拱接着说道:“除非你们有不加税也能让国库银子多起来的办法。否则绝对没戏。”那赵贞吉想了想,“若是如此,那还真的是没什么希望了。”说完他便要往外走,却被徐阶一把拉住。

    “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那徐阶低声说道。“此事还得从长计议。”

    三天后的朝会上,赵贞吉再次提出海禁的事。这次几乎所有大臣一同附议,看他们低头偷偷打眼色的的样子,想必是已经提前串通过了。

    朱载垕在龙椅上皱眉,对赵贞吉说道:“你几次三番想要海禁,莫非是与大明的国库过不去不成?”皇帝说完,那徐阶一个眼色。文官中走出一名官员,“陛下,禁海不一定会减收,臣有一策,不出海便可使国库充盈。”

    朱载垕低头看了看,说话的官员是张居正,内阁首辅徐阶的学生。这人一向稳重,既然这么说了,想必是有什么办法。

    那张居正说道:“禁海之后,陛下可整改税赋。重新清丈土地,使那些瞒报土地者无处遁形。合并税赋,计亩征银。我大明土地不少,只要将这些重新梳理,必可以增加不少税赋。”

    听了他的话,那朱载垕一脸的怪异表情。低头看着所有大臣,“张爱卿所言,你们可有看法?”按照他的理解,这不可能没有看法,明朝税赋不足,田产瞒报现象严重,基本上都是以权贵人家为首。换句话说,主要就是下边这些大臣的亲族。如果真的清丈土地,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

    出乎朱载垕的意料,竟然没有一个人出来反对。这些人为了禁海还真舍得下本。那朱载垕在龙椅上笑了,自从他做了皇帝,还是第一次在龙椅上笑的这么开心。“既然各位大人没有意见,便由张居正来施行此事。等土地清丈结束,朕便同意你们禁海。”

 ;。。。 ; ;
第115章 来自印度的威胁
    马六甲港外。战斗刚刚结束,潘常照例带队去搜捕幸存的葡萄牙海军。梁三看着港外那一片残骸心有余悸。“这种飞蛾扑火一般的攻击,近一个月来已经是第十六次了。这些葡萄牙人全都失心疯了不成?”

    自从李天佑占了马六甲,葡萄牙人的船队就一直来攻击这里。最初的时候,还是成规模的满编舰队过来,到最后,就连货运的普通卡拉克帆船也开始投入到战斗当中。最令李天佑感到无语的是,这几次潘常捕回来的俘虏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印度人。

    “他们确实是疯了。”李天佑脸上也挂着疲惫,虽然是防守方,可连续不断的战斗也已经开始透支他的体力了。“香料群岛是他们得命脉,咱们占了这里,就相当于把他们的命脉隔断了一样。”

    “可是咱们没去香料群岛啊,那片海域还在他们手里。他们完全可以绕路过去。”梁三对这些葡萄牙人的疯狂十分不解。“为什么要不停的过来送死呢?”

    李天佑自嘲般笑了起来,“还不是那该死的自尊心在作怪?咱们与这些葡萄牙人也没少打交道了,他们何时用正眼看过咱们?”梁三摇了摇头,“他们的心里,始终觉得自己是高人一等的。”

    李天佑叹了口气,“如果咱们的南洋商路被一群开着舢板的土著给切断了,你会绕路过去吗?”

    梁三脸上露出了恍然的表情,“在他们眼里,咱们就如同土著一般?”李天佑苦笑道:“以前我也不知道,前段时间与那霍金斯聊过才明白,咱们这些人,在那些葡萄牙人眼中,或许还不如土著呢。”

    听完李天佑的话,梁三再看向港外那些船只残骸,脸上没了之前的那种神情,换上来的是一脸的冰冷。“本来我还有些不忍,现在看来也是他们活该了。小看对手到这种地步,被杀也怨不得别人。”

    印度,卡利卡特。

    “那群废物,还没有消灭那些该死的亚洲猴子吗?”一只肥胖的大手重重的砸在了红木做的办公桌上,震得笔筒跳动了几下,里边的鹅毛笔在不停的左右摇摆。一张挂满了油腻的大脸在尽情的喷洒着吐沫。“王国怎么会养了这么一群蠢猪!对手只是一群智能低下的亚洲人。”

    那张油腻大脸的主人是一个体重严重超标的胖子。长年的南亚生活使他的肤色已经变成了深棕色,但是从面部五官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纯粹的欧洲人。他此刻正在办公桌旁来回的走动,每走一步,木质的地板就会发出一声沉重的响声。

    “维克托总督……这也是意料之外的事情,那阿方索也是王国的老牌总督,谁会想到他竟然那么的不争气。”办公桌前站着的一个中年人开口说道。

    那肥胖的维克托总督一脸的愤怒。这中年人说完,他终于忍不住爆发了,“王国这都养了些什么人!一个个的酒囊饭袋,那个奸诈如狐的阿方索,老不死的家伙,只会向我索要年轻的男人女人的蠢材!还有那个萨苏!从区区一个远征舰队的舰长一步爬到总督位置的政客。”

    维克托下巴上的肥肉在不停的颤抖着,“他们再蠢,也是我们葡萄牙的贵族!那些低等的亚洲人冒犯了葡萄牙王国,这就是对主的不敬!”

    “赫伯特!传达我的命令。”随着维克托总督的一声令下,那个叫赫伯特的中年人挺直了身体。

    “让使者去和东吁王朝谈判,所有攻击勃固港的舰队立刻掉头去攻击马六甲!”

    “呃……总督大人。”赫伯特小声的提醒道:“这条命令您上个月已经发布过了,勃固港外的那些舰队已经全都派去马六甲了,而且东吁王朝的统治者斯弥陶还亲自斩杀了您派去的使者。”

    这赫伯特的话提醒了维克托总督,他浑身的肥肉颤抖的更加剧烈了。“那该死的斯弥陶,可恨的东吁王朝,竟敢如此的侮辱我!若不是急着收复马六甲,我一定要让他们亡国灭种!”

    “是的,总督大人,我相信您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赫伯特适时的拍了一句马屁,“您为了王国的大局,暂且搁置了个人的怒火,真不愧是贵族的楷模。”

    这一记马屁拍出,那维克托的大脸上露出了些许笑意。“还是你最了解我,既然勃固的舰队没有了,那便派驻扎在孟加拉湾的其他舰队过去。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一定要将马六甲给夺回来!”

    “是!总督大人!”赫伯特得到了命令,转身走出了总督办公室。

    在赫伯特看来,攻击马六甲并不是个明智的选择,那些明朝人既然有能力守住这一个月来的进攻,那么接下来再派舰队过去也一定是徒劳无功的。但是他没有劝阻维克托的命令,是因为他的心里存在着一点私心。

    如果多付出一些舰队就能攻下那个马六甲的话,想必也能得知自己侄子的下落了。

    “瓦利斯托,我亲爱的侄子。你现在究竟在哪里呢?”

    松江府,华亭县,徐家大宅。一群人围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不停的在哀求。

    “族老,那些官吏已经到咱们家的地里了,再不去阻拦就晚了!真要让他们清查出数目,那咱们……您就发句话吧,有阁老在朝里撑腰,咱们就算是把这些小官全都抓了,也没人敢说什么的。”

    “放肆!”那老者将手中的拐杖重重的戳在了地上。“那些都是朝廷命官,你们有几个脑袋?”

    “什么朝廷命官,在小叔的眼里,还不跟条小虫一样……”老者的训斥似乎没有起到作用,一个员外模样的中年人低声说道。

    “放屁!”那老者怒道:“不过就是清查田亩,你看看你们一个个的样子,就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狗一般,平时说过多少次,让你们本分做人,本分做事。真要是有半点本分,还能怕查?”

    “我们这不是也是为了徐家着想吗?咱们家业兴旺还不是好事?”

    那老者眼中一道精芒闪过,伸手指了指周围的那些人。“我告诉你们,主持查田的那位,就是阁老大人的学生。你们谁要是敢坏了他们的事,我便把他开出族籍!”

 ;。。。 ; ;
第116章 竹篮打水
    北京城,太液池畔,隆庆皇帝朱载垕在这里盖了一间小小的别院。朝堂内外的所有人都知道,当今天子最大的爱好就是钓鱼。只要天气暖和,基本上十天里得有六七天都是在这个别院里住的。

    夜里,朱载垕坐在太液池边,任由两只脚浸泡在已经泛起丝丝凉意的池水中。仰望着漫天的星斗,一向粗枝大叶的他竟然也有了一丝忧愁。

    随着轻轻一声叹息,那朱载垕说道:“朱奎,你说到底是谁错了?”

    朱奎手里拿着他那根大铁矛,黑塔一般的站在他的身后。听皇帝没头没闹的问了这么一句,便开口说道:“陛下想来是不会错的。”

    “不会错吗?真的不会错吗?”那朱载垕喃喃的重复了两遍朱奎的答案,竟然笑了起来。“错也罢,对也罢,反正老子就这么干了。”

    一旁的朱奎听满头黑线,“陛下收声,让人听到您这水匪的语调,小心传来非议。”那朱载垕把脸一板,放开嗓门大声喊道:“哪个不服,过来和老子单挑!”万籁俱寂之刻,这一声大吼直传出好几里地。

    有新来的侍卫听到,顿时满面怒气,“哪个不晓事的家伙敢在皇家园林大喊,惊了圣驾不怕砍脑袋吗?且看我去会会他。”

    说完,他提刀便要去寻这喊话的人。旁边有关系好的老侍卫,过来一脚将他踢倒在地。低声喝到:“你这泼货,想掉脑袋也别带着旁人。喊话的就是陛下,你过去想干什么?”那侍卫听了,直惊出一身冷汗。

    喊完之后,那朱载垕的心情顿时好了起来。又恢复了往日那嬉皮笑脸的表情,“朱奎,听说那张居正将清丈田地的事做完了?”朱奎点头道:“是的,陛下,有满朝文武作保,想必也不会有不开眼的跳出来捣乱。”

    朱载垕笑道:“他们是急着禁海呢,这些大臣沾上毛比猴都精。漏掉的那些田税哪比得了走私垄断的收益。”说着,他向朱奎问道:“我让你给启航岛上送信,可有疏漏?”

    朱奎拍着胸脯保证,“都是老弟兄,保证万无一失。陛下就等着看好戏吧。”

    那朱载垕望着星空,笑而不语。

    次日的朝会上,文武大臣全都是红光满面。从提议禁海的那天开始,他们就一直在等这一天。

    “陛下,清查田亩一事已经完毕。”张居正从队伍中走了出来,呈上了一份奏章。太监捧着奏章,还没转交给皇帝,就听下边有人说道:“既然此事已经完成,想必国库收成有了保证。禁海一事,还请陛下斟酌。”

    朱载垕不用抬头就知道这是赵贞吉在说话。这老货腆着脸跑到自己这里抄那免税文书,回来便跳着要禁海。不用说他也能猜到大概发生了什么。

    他伸手接过了太监递上来的奏章。也没看,直接放到了旁边。用眼睛扫了一下那些满脸期待的文武大臣,淡淡一笑。“既然田亩已经查清,那后续的税赋改革便还由张爱卿继续负责好了。至于海禁……”

    一说到海禁两个字,所有大臣的耳朵全都竖了起来。那朱载垕脸上带着笑意,淡淡的说道:“至于海禁,众卿家可有什么看法?是先禁一个月看看成效,还是禁一年,又或是永远的禁下去?”

    “那自然是永远……”赵贞吉刚要说话,却被那首辅徐阶拦了下来。他开口说道:“就按陛下的意思,先禁一个月,看看成效如何。”首辅大臣开口说话,其他人纵然想要反对也都没了站出来的勇气。

    朱载垕饶有深意的看了看徐阶,脸上笑意不减。“既然如此,一切事宜便由内阁操办好了,退朝。”说完,那朱载垕便转身离去。

    “阁老,你为何只提禁海一个月?永远禁下去才好。”散了朝,那赵贞吉拉住徐阶,不解的问道。

    那徐阶摇了摇头,“事出反常必有妖,陛下的态度有些不对。我怕这里有些其他的什么事。”那赵贞吉叹道:“能有什么事,阁老你太过谨慎了。”说完,他便匆匆走了。

    大臣们到家之后,各家早就备好的船队同时出港。赛跑一般的冲向平户,现在这个时候,谁能早些将货物运回来,谁便能多赚些银子。别看朝堂上这些大臣齐心合力。到了赚钱的时候,谁都不愿屈居人后。

    商船到了平户码头,那些家仆管事冲刺一般跑到各商铺驻地。“要上等的好货,装满。”话音未落,整封的银子便放到了柜台上。

    可接下来的一幕,却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平日里那些见钱眼开的掌柜们齐齐将银子往外一推,“奉大明皇帝圣旨,为了彻底实现海禁。禁海期间本店不与任何明朝商客贸易。”不光是明朝商人的店铺如此说法,就连那些异国的商人,不会说汉语的那些人都是同样的说辞。

    这一番话用各国语言同时说出来,场面异常的诡异。

    不予贸易?满心欢喜的各家商队管事犹如被冰水浇头一般。自家的田产已经被查清,之前瞒报的田税马上就得补齐。就等着海禁之后好好赚上一笔来填补亏空。没想到竟然会有这么一出。

    不管这些人怎么样的软磨硬泡,也没人敢与他们交易。就连平时最没节操的朝鲜商人,此刻也变成了大明皇帝的铁杆拥护者。声称只要海禁存在一天,就绝对不会与他们交易。

    等到这些人两手空空的回到北京城时,那些大臣们才知道自己被皇帝坑了一把。

    “哈哈哈哈哈……”隆庆皇帝坐在太液池边,听了朱奎的汇报,笑的满地打滚,好几次都差点掉到水里。“那些家伙,这次总该知道朕的心肠不坏了吧。”朱奎一边拦着皇帝别掉水里,一边说道:“陛下仁慈,只禁了一个月的海。”

    那朱载垕笑罢了坐到一旁,淡淡说道:“给他们个教训也就是了,谁让他们也算是跟着我混的呢。”

    内阁里,那徐阶一脸铁青,“没想到他竟然能影响到平户,以前还真是小瞧咱们这位陛下。”那赵贞吉咬牙切齿的说道:“若是让我知道那三国通市的幕后主人是谁,本官一定不会轻饶了他。”

    旁边的高拱白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赵大人若是无事,就回你的礼部去吧,内阁这里可不是串门的地方。”

    望着赵贞吉愤愤离去的背影,那徐阶轻声说道:“这跟头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