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闺记事-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还想让袁裕业帮忙参详。
但是,谭宥说了这话,太子点点头,道:“恩师见解卓越,吾原本还想着让恩师帮忙,出出主意。但是舅舅的话很对,这件事,应该越少人知道越好。”
谭宥点点头。
他和太子的老师袁裕业有点不和。
这大概是跟性格有关。
谭宥是个武将,刀光剑影里讨生活,不喜欢袁裕业那种靠磨嘴皮子上位的书生。况且袁裕业虽然还有那玩意儿,却生不出孩子,跟半个阉人一样,谭宥很瞧不起他。
而袁裕业知道谭宥对他的轻视,又想到谭宥是一介武夫,和他来往有辱斯文,也不愿意和谭宥深交。
****
朱仲钧即将往西北,顾瑾之又临盘在即,这让朱仲钧放心不下。
他到处打听谭宥的动静,看看他会不会趁机作乱。
这些年,谭宥没有少对庐州王府下手。
“……。燕山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在朱仲钧担心王府安全的时候,顾瑾之似乎只关心她的孩子们。
她希望燕山能早点回来,这样可以看到她肚子里的小宝宝出世。
她很想念燕山。
“我派个人去找?”朱仲钧道。
顾瑾之又怔怔摇头。
“和林先生说好了,半年就回来。再过两个月,就半年了,他们也该回来。”顾瑾之道,“燕山不知想我没有……”
她语气有点失落。
怀孕到了后期,荷尔蒙更容易失控。
又因为朱仲钧要走,顾瑾之心情很压抑。
“我真不喜欢自己这个样子……”她对朱仲钧道,“以前,很少这样患得患失的。那时候,只有一个榕南,轻松多了。”
她不仅仅是想念燕山,也担心朱仲钧。
她并非抱怨孩子多,仅仅是发泄下情绪。
以前,朱仲钧出差,去再危险的灾区,顾瑾之也不担心。或者说,那时候从未想过有他或没他生活会有什么变化。
爱情,让她变得无能又懦弱。
朱仲钧就轻轻搂着她,缓缓拂过她的后背,试图安抚她。
“傻子。”他笑着说。
这是顾瑾之说他的话,如今被他反过来说。那唇齿间旖旎着这个字眼,让他心里甜蜜得厉害。
原来这两个字有这么大的魔力。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顾瑾之喜欢说这个词了。
他让顾瑾之的脑袋贴在自己怀里,轻轻抚摸着她的后背。她的头发,像安抚小狗一样。
顾瑾之慢慢就平静下来,自己也笑了。
两人正在屋子里缠绵,门口帘栊外传来秋雨的声音:“王爷,外院的陈侍卫找您,说是有人送了书信来。”
朱仲钧放开了顾瑾之。
他撩起帘栊出去,走到了院门口。
陈鼎文尚未进来,只站在门口等。
朱仲钧有点惊讶。
陈鼎文因为娶了顾瑾之身边的大丫鬟霓裳,和顾瑾之也算亲近。平日里,顾瑾之也不怎么避讳。所以陈鼎文进内院也是常事。
在庐州都如此。怎么到了京城,反而讲起了规矩?
“书信呢?”朱仲钧问陈鼎文,“怎么不进去?”
陈鼎文往内院看了眼,轻轻咳了咳。道:“王爷。咱们出去说吧……”
这是不希望内院的人听到。
朱仲钧心里隐约就能明白发生了什么。
他叮嘱过陈鼎文。哪些事不能告诉顾瑾之。
第一,是谭宥的事,第二则是孩子们的事。
如果不是谭宥有了动静。就是彦颖习武受伤了、或者跟着林翊出门的燕山出事了。
不管是哪一个,都让朱仲钧神情凛冽。
他快步往外走。
陈鼎文立马跟上。
“什么事?”往远处走了几步,朱仲钧就问陈鼎文。他极力克制自己的迫不及待,可声音急促,仍是泄露了几分。
陈鼎文也不敢再藏着掖着,立马把自己知道的事,告诉朱仲钧:“五日前,太子爷在书房发了通脾气。咱们的探子说,没看到有人进书房,也没有人出书房……”
朱仲钧挑了挑眉。
不是燕山和彦颖的事,那就是谭宥的事。
“是谭宥回了京城,还躲在东宫?”朱仲钧问。
他的声音,似把冰凉又锋利无比的剑,每个字重重吐出,宛如想要把人千刀万剐了般。
“是。”陈鼎文知道朱仲钧生气,回答时更加小心几分,“他行事分外小心,直到夜里才进宫。东宫各方的探子都有,袁裕业的人最是不小心,又最是大胆。咱们的人不能接近太子,就跟踪了袁裕业的探子,听到他和接头的人说话,才知道是谭宥回来了。”
朱仲钧放在东宫的探子,比较隐秘,是陈良娣身边的内侍。
那内侍无法靠近太子的书房,听到的消息不是最核心的。
但是他特别聪明。
东宫不仅仅有朱仲钧的探子,还要其他人的。
而袁裕业的探子,就是太子书房伺候的人。除了太子,其他人都有点提防他。连太子妃也隐约猜到几分。
但是大家都知道太子喜欢袁裕业,谁也不敢多言。
朱仲钧的探子知道,自己从太子那边得到情报太难,就开始刻意从袁裕业探子那边偷取情报。
这还一偷一个准。
“……墨玉做事有几分能耐,赏他。”朱仲钧满意道。
朱仲钧的那位内侍探子叫墨玉,几年前孙柯替朱仲钧养的密探,然后阉割送进宫做了内侍。
后来,他被分到了东宫。
墨玉家里有兄弟姊妹,还有一个瞎眼的父亲,和病瘫的母亲。
朱仲钧说赏赐墨玉,并非真正打赏他本人,而是封赏他的家人。
墨玉的家人,自从墨玉在东宫开始显露身手开始,已经被朱仲钧接到了庐州。说是保护,也可以说是软禁。
他也从来不亏待墨玉的家人。
“是。”陈鼎文领命。
然后他又问,“王爷,还要继续留意谭宥的动向吗?”
“不用。”朱仲钧冷冷道,“他谨慎惯了,留意他的动向,墨玉可能会暴露。让他留意太子就好。”
顿了顿,朱仲钧又道,“若是太子进宫去看皇后,记得告诉我。”
他在坤宁宫也有探子。
不能一次性把所有的眼线都暴露出来。
陈鼎文道是。
不知不觉,他们就已经走到了垂花门口。
陈鼎文转身要告辞走出去。他以为朱仲钧也折身回内院了。
没想到,朱仲钧抬脚,跨过了垂花门的门槛,出了院子。
朱仲钧直径往门外口。
第473节喜欢
陈鼎文看着朱仲钧像是要出去的样子,正想安排谁跟着他,就问:“王爷要去哪里?”
朱仲钧似回神,对陈鼎文道:“出去走走……”
然后想了想,又道,“别叫人跟着我。你若是不放心,就跟着我出去趟——今日还要教彦颖?”
“不妨事,下属让彦颖自己练习。”陈鼎文道。
自从给彦颖做了师傅,朱仲钧就让陈鼎文别喊彦颖叫二少爷。
天地君亲师,师傅的地位是很高的。
陈鼎文一开始还不习惯,如此已经很顺口了。他和彦颖相处得不错。彦颖天赋极好,这倒是其次。彦颖的努力和耐性,真的让陈鼎文刮目相看。
别说不满六岁的孩子,就是二十六岁的大人,都未必有彦颖那样的耐性。
朱仲钧则点点头:“我也看看彦颖去。”
两人去了习武的院子。
中秋过后,日头不再毒辣,彦颖依旧回到了外院花园的习武场地练习,不再是在花厅里。
朱仲钧跟着陈鼎文过去看。
有两个侍卫练枪,动作比较慢。
彦颖也拿了把小小的木制枪,站在一旁,认真观摩。他手里小样的枪,枪头乃是蜡的,不会伤到自己,但是看着跟真的一样闪眼。
彦颖先是目不转睛看着,连陈鼎文和朱仲钧进来都未觉。
陈鼎文想上前吩咐,朱仲钧拉住了他。
“……我很久不曾看彦颖习武。我看一会。你稍等再去吩咐。”朱仲钧道。
陈鼎文道是。
两人就没有动,依旧站在彦颖身后的原地。
彦颖看了一遍,歪着脑袋想什么。
“再耍一遍,再耍一遍。”彦颖高声对两个侍卫道。
两人道是,就再耍了一遍。
两人是对打,一招一式你来我往,滴水不漏,打得比较精彩。耍枪适合骑马,徒步就有点限制。可这两人站在地上,照样把长枪耍得跟长剑一样轻松自如。
他们俩是进京的这批侍卫里。枪法最好的。
其中一位比较高大粗壮。姓祝,叫祝迦匀,听说是武学世家出身的,学的就是家传手艺。祝家以枪法见长。只是到了这几代。渐渐落寞了。
朱仲钧也不知这段背景是真是假。但是祝迦匀枪法好,这是公认的。
祝迦匀从前在宁席手下,默默无闻。
他放弃了枪法。改练剑法,后来朱仲钧见他剑法平平,就问他当年是怎么进王府的。
祝迦匀便说,自己当初是凭借枪法被选中的。
朱仲钧就让他重新用枪,没有必要都要习剑。
祝迦匀这几年的枪法,越来越精湛了。
朱仲钧正在想着,那边祝迦匀和另一名侍卫已经喂招结束了。
两人给彦颖抱拳,然后退到了一边。
彦颖也冲他们抱拳,有模有样。
朱仲钧不由唇角上扬。
彦颖拿起特制的小枪,一招一式慢慢挥舞了起来。
他的招式力道不足,也不够精准,但是能模仿个七八成。他先把祝迦匀的招式,一招一招模仿,每个招式都不错。
然后,他又模仿另一个侍卫的。
他的记忆力,把祝迦匀和另一个侍卫震惊住了。
虽然彦颖的招式理解得不够到位,但是每一招都记得,这孩子记忆力过人。
朱仲钧在一旁看着,不由想到他这身子的原主人庐阳王。朱仲钧没有来之前,庐阳王也是天生的过目不忘,和彦颖差不多的年纪,就可以驯服烈马,是个天生的武艺高强者。
这本事,朱仲钧不太会运用,彦颖却遗传到了。
朱仲钧很是欣慰。
彦颖也终于看到了父亲。他拖着那小小的木制枪,往朱仲钧身边跑,大叫爹爹。
朱仲钧一个弯腰,把冲过来的儿子抱起来,高高兴兴举过了头顶。朱仲钧素来疼孩子,像这样的举动,陈鼎文等人见怪不怪。
“这是谁给你做的小枪?”朱仲钧把儿子抱起来转了个圈,又放下他,对他手里这杆精致小巧的枪很有兴趣。
彦颖就递给了父亲看:“是陈师傅给我做的。”
朱仲钧接过来。
这一接,不成想却是胳膊一沉。
他心里微震。
这杆子小枪,看着是木头做的,朱仲钧以为很轻。但是他拿到手里,发现挺沉的。他敲了敲,听到了金属的声音。
这根本不是朱仲钧以为的木制枪,而是裹了木皮的实心铁枪。
彦颖方才耍起来,轻若无物般,朱仲钧不由在心里惊讶。
陈鼎文看到朱仲钧的惊讶,忙给朱仲钧解释:“王爷,这重量适中,彦颖耍起来,不会伤了胳膊和筋骨的。从三个月前,彦颖就提着沙袋跑半个时辰,他能承受这样的枪。现在用重点的,将来用枪更顺手、更精准。”
陈鼎文一脸紧张,喋喋不休解释。
他知道朱仲钧是最疼孩子的。
朱仲钧道是笑了。
“没事。”朱仲钧对陈鼎文道,“彦颖既然交给你,怎么教他,是你的事,我不会过问。”
然后又拉过儿子,摸了摸他的胳膊,笑着问他:“手酸不酸?”
“以前酸,现在不酸。”彦颖道。
朱仲钧默默叹了口气。
真是太辛苦了。
他的儿子,干嘛吃这种苦?将来做个纨绔子弟又能如何呢?
但是,孩子都没有叫苦,他一个大人先泄气,这是宠溺孩子,是毁了孩子。朱仲钧强忍着心里不舍,道:“好好练习。将来超过祝侍卫。”
彦颖就回头看了眼站在场边的祝迦匀,转颐又对朱仲钧道:“爹,我两年就能超过祝侍卫。”
朱仲钧大笑。
这霸气,像他!
“好,好!”朱仲钧道,“等你超过了祝侍卫,爹又重赏给你。”
“什么重赏?”彦颖也兴奋起来。
朱仲钧只是刮了下他的鼻头,道:“等你超过了,就知道了。”
看了一会儿彦颖习武,朱仲钧心情大好。
陈鼎文也上前。把事情原本打算的吩咐。告诉了祝迦匀,让他陪着彦颖再练习:“把我昨日教给你的那套剑法再练习几遍……”
彦颖道是。
然后见父亲要出门的样子,彦颖突然上前,攥住了父亲的衣摆:“爹。您干嘛去?我也要去。”
朱仲钧宠溺摸了摸孩子的脑袋。笑道:“爹有事。”
“我也去。”彦颖不撒娇。目光恳切看着朱仲钧。
那带着祈求的眼神,似水般柔静,又能裹进万物。朱仲钧的心都融化了。
他伸出手,牵了彦颖的小手,道:“好。但是你要听话,不能吵闹。不管爹爹怎么吩咐,你都要照做”
他对彦颖毫无抵抗力,百求百应,就像他那么执着爱着顾瑾之一样。朱仲钧并不是个心慈手软的人,只是对着妻儿,他的心就软得似水做的。
这点,有时候他自己也不解。
彦颖则点头不迭,高兴极了。
看到他高兴,朱仲钧也笑,很满足。
方才的阴霾一扫而空。
朱仲钧的心情也好起来。
父子俩往外走,朱仲钧突然回头,喊了祝迦匀和另一名侍卫:“你们也跟着吧。”
如果是他自己出去,就只带着陈鼎文。可是有彦颖,就不放心,又喊了两个武艺高强的侍卫。
陈鼎文则想:王爷真的很宠溺孩子,比王妃宠溺得多。
好在这个家里的孩子,都挺懂事争气的。王爷运气真想,陈鼎文这样想。
他对朱仲钧和顾瑾之的教育方式都不太理解。也许,外人看到的,只有他们夫妻对孩子的宠溺。
不过,一般人家里,宠溺孩子的都是女人,不是男人,王府却是反过来的。和王妃相比,王爷宠孩子有过之而无不及……
陈鼎文想到这里,就不敢想了。
他可不觉得自家王爷像女人……
额,也不能完全这么说。
性格是不像,但是长得很俊美,就……
越想越离谱了,陈鼎文觉得自己太大逆不道了,立马拉回了思路。
门口早已准备好了马车,朱仲钧抱着彦颖,上了马车。
“爹,咱们去哪里?”彦颖趴在车窗口左看看右看看,然后问朱仲钧。
“去禧平侯府。”朱仲钧道。
彦颖点点头。
他记得父亲告诉过他一次,禧平侯是他母亲的大伯,就是他的大外祖父。彦颖跟着母亲去过两次,对大夫人和大奶奶很有好感。
“大外祖父家的三表姐长得好看,我喜欢她。”彦颖对朱仲钧道。
他口里的三表姐,是顾辰之的第三女。
朱仲钧也不知道她叫什么,甚至不记得她长什么样子。
只是彦颖这么小,便说人家姑娘长得漂亮,让朱仲钧忍俊不禁。
“怎么好看啊?”朱仲钧逗彦颖。
彦颖侧头想了想,半晌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他就觉得三表姐漂亮。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小手很软和,拉着彦颖的时候,彦颖很喜欢。
他第一眼看到三表姐,就觉得她很好,比其他人好。
但是他说不明白为什么好,怎么好。
朱仲钧只是笑,不再为难孩子,没有非要逼着彦颖回答。
话题就过去了。
马车又前进了片刻,彦颖突然问朱仲钧:“爹,我长大了,能娶三表姐吗?”
朱仲钧吓了一跳。
第474节谁的错
彦颖小小年纪,语出惊人,着实让朱仲钧惊了下。
这么小的孩子,也知道娶亲啊?
回去要告诉顾瑾之,有些话还是别直接告诉孩子的好,朱仲钧心里这样默默想了下。
然后,他板起脸,教育儿子道:“这当然不行!那是你表姐,就是你的亲人。你不能娶自己的亲人,这样不对。”
“为什么不对?”彦颖反问。
他是真的很单纯求问。
朱仲钧在心里大汗,这叫他怎么回答?
要是顾瑾之,就能把近亲不能结婚的道理,直接说给孩子听。但是朱仲钧说出不来,他觉得孩子还太小,不适合听这些话。
但是不直接说,又该怎么说?
编个什么故事?
况且,在这个年代,亲近结婚、亲上加亲的事,是很常见的。
朱仲钧有点头头疼了。
而彦颖,歪着小脑袋,等着朱仲钧的回答。
朱仲钧此刻很想念顾瑾之。
但孩子问了,朱仲钧总得解释,于是一咬牙,只得硬着头皮上了:“表姐,是……”
怎么都解释不好。
怎么对付一个小孩子这样难呢?
朱仲钧想挠墙。
彦颖似乎看出了父亲的艰难,道:“爹爹,我不娶三表姐。爹爹说不行,我记住啦!”
他声音脆脆的,似清铃般。
朱仲钧松了口气。一把抱过儿子,揉了揉他的头发。
彦颖也高兴。
而后,他又想了想,继续问朱仲钧:“大哥能娶三表姐吗?这样,三表姐还是可以跟我玩……”
原来他希望三表姐能一直陪着他玩。
朱仲钧啼笑皆非。
看来,必须讲不可了。
朱仲钧下了狠心。
一路上,他都在跟彦颖讲,亲近不能结婚。
他把后世的观点,都告诉了彦颖,知无不言。
彦颖听得糊里糊涂的。
马车很快就到了禧平侯府。
顾延韬不在家。
顾辰之也不在家。
家里没有了其他男人。大夫人只得亲自迎出来。看到是朱仲钧父子。还带着三名侍卫,大夫人把朱仲钧迎到了中堂,吩咐人上茶,又道:“侯爷他去了衙门。这就派人去请。一会儿回来。王爷稍坐。”
“打扰了。”朱仲钧道。
大夫人说不妨事。
丫鬟上了茶,顾延韬的门客之一罗全进来,代替大夫人陪客。
大夫人就起身告辞。
她到底是女流。由她待客,非礼数。
“我要去看三表姐。”彦颖自己走到大夫人身边,扬着脸冲大夫人笑。
大夫人道:“好,你跟着外祖母进去。”然后又对朱仲钧道,“王爷若是放心,我便带着颖哥儿到内院玩一会儿……”
“劳烦您。”朱仲钧忙站起身道,又对彦颖道,“不许调皮。”
彦颖道是。
他由大夫人牵着手,蹦蹦跳跳进了内院。
“三表姐在家吗?”他在路上问大夫人。
大夫人笑道:“在的。”
顾辰之的第三女叫顾怡,家里称呼怡姐儿,只比彦颖大四个月。
彦颖和她玩得很好。
到了正院,大夫人安排好彦颖坐下,便叫人去请了顾怡来。
大奶奶林蔓菁也跟着来了。
顾怡有点瘦,还没有彦颖高,穿着桃花色褙子,梳着双髻,目光明亮,看着彦颖,她微微笑起来。
她也很喜欢彦颖。
彦颖便跳下炕,去拉顾怡的手,甜甜叫三表姐。
顾怡也叫了声表弟,两人很亲昵。
彦颖和顾怡在炕上拾子儿玩,大夫人和大奶奶在一旁陪着。
见孩子们玩得很忘我,大奶奶趁机问大夫人:“王爷带着颖哥儿,是来做什么?”
“来找你爹爹的。到家里找你爹爹,定是私事了,我也没方便多问。”大夫人回答,“颖哥儿怕是赖着来的。你爹爹不在,我也不好多坐,都没问问王爷,瑾姐儿什么时候临盘……”
只怕就是这些日子了。
“过几日我带着惜姐儿,去看看她。”大奶奶道。
惜姐儿是大奶奶的长女。
顾惜也该到了说亲的年纪,大奶奶准备带着她到处走走,别总是躲在家里弹琴、作画。
“也好。”大夫人回答。
婆媳俩曼声絮语说着话儿。
过了一刻钟,孩子们就玩累了。
大夫人让丫鬟端了糕点给彦颖和顾怡吃。
彦颖不爱吃,他要和顾怡出去玩。
大奶奶不放心,怕顾怡照顾不好彦颖。
她知道顾瑾之两口子疼孩子,若是他们的孩子在顾家有个闪失,顾瑾之和朱仲钧都不会高兴的。
“还是别出去了。”大奶奶哄着彦颖,“外头热,颖哥儿……”
“我不怕热。”彦颖立马道,“大舅母,我和三表姐去看猫。”
大奶奶的大女儿顾惜养了只猫。
那是只母猫。
那猫前不久,刚刚产下一窝小猫。
家里的孩子都爱去逗猫。
彦颖哪里知道顾家有猫?
这是顾怡唆使的。
是顾怡觉得无聊,想出去玩了。
大奶奶就瞪了眼女儿。
顾怡根本不怕母亲,冲大奶奶吐个舌头、做鬼脸。
大夫人在一旁笑了,对大奶奶道:“你让孩子们去玩。惜姐儿懂事,心细,她屋子里那些姑娘们,也是个个伶俐,会看着颖哥儿的。你无需操心。”
然后对顾怡道,“你带着表弟去玩。半个时辰就要回来。”
“嗳!”顾怡愉快答应着,牵了彦颖的手就跑了。
“慢些,姑娘家的,跑什么?”大奶奶在身后叮嘱。
顾怡脚步不停,头也不回,说了句知道了。
等顾怡和彦颖去顾惜那边看幼猫去了,大奶奶微微叹了口气,对大夫人道:“怡姐儿要是个小子,该有多好。他们姊妹几个,性格都像我和相公。不爱热闹。就怡姐儿顽皮。”
大奶奶几个女儿。性格都是温柔腼腆的。
大奶奶自己和丈夫顾辰之,都是这样的性格。
只有顾怡比较特殊。
她很活泼,又爱说话,不太像大奶奶夫妻俩。
因为顾怡比较开朗活泼。彦颖才比较喜欢她吧。大奶奶猜想。
大夫人听了。心里有点冷意,脸上的表情却没有分毫变化。
她依旧温柔笑着,只是不接话。
大夫人有点不喜欢这个话题。
她对这个话题的冷漠态度。不是针对大奶奶,而是想到了顾辰之。提到孙子这个话题,大夫人心里就是一根刺。
她已经是五十出头的人了,至今没有亲孙子。
这是很戳心窝的。
大奶奶一口气生了五个女儿,大夫人并不怪她。
若是这个世上,谁最想大奶奶能生个儿子,莫属大奶奶自己了。
她也不是故意不生儿子的,她暗地里什么法子都想过了,辛苦百般,仍是生不了儿子,这都是命。
命是天定的,谁能更改?
大夫人是个很通透的人,她真的从未怪过大奶奶,她觉得大奶奶没有错。
她怪顾辰之。
林蔓菁生不出来,顾辰之的其他女人可以生。但是,顾辰之好似存在让他父亲断子绝孙似的,就是不肯要通房丫头。
顾辰之从小性格就怪。
如今,谁家里不是妻妾成群?
大老爷的确没有妻妾。像大老爷这样性格的男人,重视权欲,又很霸道自私,让他动情是很难的。他是不愿意把自己宝贵的精力和钱财浪费在别人头上。
而且大夫人是个非常合格的妻子,大老爷不需要多此一举。
可是顾辰之并非这样的性格。
他一点也不强势,很温柔,对女孩子也体贴。
家里的确有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的规矩。
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放几个年轻女孩子在屋里,生了儿子就养在大奶奶名下。若是那通房知趣,知道闭紧牙关,禧平侯也愿意好好照料她。等顾辰之到了四十岁,再抬她做姨娘。
若是不识趣,非要囔囔,就送到庄子上去,一辈子别回来。
多么简单的事。
这是极好的主意,大奶奶林蔓菁也不反对。
反对最强烈的,是顾辰之。
为了这事,大夫人和顾延韬都气得半死。
特别是顾延韬。他眼瞧着自己挣下这么大的家业,结果却要断子绝孙,这如何叫他气血翻滚?
顾辰之却说:“我想从三弟那里,过继一个儿子。”
这更让顾延韬和大夫人生气。
老三顾晴之是侄儿,和顾延韬隔了一层血脉。而顾晴之的儿子,血缘又远了一层。顾延韬这种凡事都要计较清楚的人,他岂会愿意?
别说顾延韬,连素来通情达理的大夫人也觉得荒唐。
顾辰之说过之后,挨了顿骂。
顾延韬还想把林蔓菁叫过来,也骂一顿:“就是娶妻不贤,辰哥儿才这么疯疯癫癫的,说些混账话。屋子里放个通房,能有多难?就是他媳妇在背后拈酸吃醋,撺掇他去过继侄儿。这样的儿媳妇,要来做什么?”
大夫人拦住了顾延韬。
“蔓菁不是这样的人。”大夫人对顾延韬道,“蔓菁岂会拦着辰哥儿?她过门十多年,什么秉性,我是一清二楚的。她心里也不好受。你把她叫来骂一顿,这是要逼死她么?”
林蔓菁生不出儿子。
家里有不能纳妾的家规。
丈夫又不愿意接受暗地里的安排。
她还能怎么办?
公婆再骂,她或者自请下堂,或者干脆一头碰死,好让丈夫娶个继室。
大夫人能想到这点。
她拦住了顾延韬,让他别把火气发在儿媳妇头上。
真正不知道变通的,是她的儿子。
第475节礼物
大夫人思路百转,脸上便有了片刻的怔愣。
“……叫水锦,是我娘取的名字。不单说容貌不论,性格温柔敦厚。”大奶奶林蔓菁说着话儿。
大夫人听到这几句,猛然就回神,看着林蔓菁。
她没有听到前面的,只是听到了水锦二字,心里起了警惕。
“什么水锦?”大夫人反问道。
林蔓菁的脸,猛然就红了。
她误会了大夫人的意思。
她说话的时候,并没有大夫人的脸色,不知道大夫人正想心思出神。
她是鼓起勇气,把自己的想法和婆婆说了,结果婆婆正色反问她说什么。
这是不高兴的意思吧?
林蔓菁心里先凉了半截,说话也不利索了:“媳妇是想着,既然相公说,自家长大的女孩子,像自家的闺女,他看不上……就叫我娘留心的……水锦是从小在我大嫂身边长大的,我娘要了过来,也改了名字,养了大半年,说心性好,最是水灵,又干净……”
大夫人终于明白了她要说什么。
她想放在通房在顾辰之身边。
大夫人心疼林蔓菁,她总是这样识大体。
这样善良的女人,偏偏时运不济,生不出儿子,大夫人心里感慨万千。
心疼归心疼,子嗣乃是宗族大事,总不能因为可怜林蔓菁就耽误了。顾辰之那个倔强脾气,对大老爷的厉喝、大夫人的谆谆说教都不放在眼里。只听林蔓菁几句。
大夫人自己,是不会主动提及,让儿媳妇劝儿子纳妾的。
她知道这种事,最难受的非林蔓菁莫属,若是自己这个做婆婆的说了什么,只怕林蔓菁要极端了,要做出什么错事来。
如今,林蔓菁主动提了,大夫人就将计就计,问道:“哦。是你娘身边的丫头?亲家太太舍得吗?”
林蔓菁听到这话。知道峰回路转,婆婆动心了,心里也是大喜,忙道:“舍得。舍得!若不是我娘自己说。我也不敢贸然开口。家里还有兄嫂。去娘家讨要东西,总归不妥…。。”
大夫人点点头,道:“正是这话。”
然后又道。“你先和辰哥儿说好。万一他再闹,你们房里也不太平,那丫头要来也没用,还要再送回去,你也没脸。慢慢和他说,别跟他吵。惜姐儿她们姊妹都大了,都知事了,你们吵架,她们姊妹跟受了惊的雀儿一样,可怜巴巴的,我舍不得……”
不知为何,这话说的林蔓菁鼻子一酸。
她险些落下泪来。
她有五个女儿,哪一个不争气?
女儿们个个温柔可人,性格温柔,又诗书琴画皆精通;林蔓菁和顾辰之感情也好,顾辰之既疼林蔓菁,也疼女儿们。若是有个儿子,这该多圆满啊?
偏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