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闺记事-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份尊贵,是顾德妃的儿子无法享有的。

消息传开后,众人皆非常吃惊。

皇帝却很高兴,和内阁众阁老商议:“朕将近而立之年,膝下一直子嗣单薄。如今添了三皇子,属实大喜事。宫廷人丁兴旺。预示天下兴旺。皇后厚德,进谏封三皇子为雍王,朕怀欣慰。只是,雍王素来封赐嫡子,三皇子非嫡出,不知诸位如何看?”

夏首辅沉默。

其他几位阁老也不语。

顾延韬犹豫了下,才道:“陛下,微臣窃以为不好。民间有个说法,孩子年幼,应当贱养。贱养积福。太过于尊贵。反而折了孩子的福气。这么些年,宫中子嗣单薄,三皇子又生的怯弱,微臣以为。不如等三皇子成年。再封王。。。。。。”

夏首辅和其他几位阁老都错愕。纷纷抬头看着顾延韬。

他们原以为,顾延韬是非常高兴,极力促成这件事的。

不成想。他居然拒绝了。

夏首辅看顾延韬的目光,带了几分探究。

皇帝却面露不悦。

顾氏德妃怀孕第四个月,皇帝才知晓。是太后帮着顾德妃隐瞒的。事情被皇帝知晓后,太后解释说:孩子刚刚上身,最是娇贵。民间的说法,不宜广而告之,需得隐瞒,这样孩子才健康。

皇帝也接受了太后的解释,只有喜欢,没有深究顾德妃隐瞒。

后来,太后对顾德妃的胎,很是用心。

顾德妃身子骨一直就好,没病没灾到了孩子足月落地。

是个皇子。

别说皇帝,太后也喜极而泣。

这个孩子,承载了皇帝太多的希望,能封孩子为雍王,实属皇帝所愿。他想要这个孩子平安、尊贵。

新封的皇后很想讨好皇帝,不知从哪里窥探到了皇帝的心思,居然主动提出让三皇子封为雍王。雍王只能是皇后的次子,皇帝心里也担心谭氏不乐意,弄出些是非来。

皇帝不希望谭氏一上位就闹事的。

如今谭氏主动提了,皇帝心里的担忧也去了一半,正是兴头上。

只有顾延韬泼冷水。顾延韬这瓢冷水,泼得突然又莫名其妙,皇帝也懵了半晌。

皇子们有出生就封王的,有成年再封王的,情况不同,封赏也不同。

顾延韬的请求,合情合理。

皇帝看他的目光,却暗噙了几分雷霆:难道顾延韬看不出,皇帝极力抬举顾德妃和三皇子,不仅仅是因为爱三皇子,也顺便抬举了顾家,抬举了顾延韬吗?

怎么不在朝这几年,顾延韬变得如此短视?

“三皇子到底不同寻常。。。。。。”皇帝道,“况且,这也是皇后慈爱之心意,进言封三皇子为雍王。依朕看,还是定下日子,早日封赏为佳。”

“陛下,幼子不足以承厚爱,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求陛下疼爱三皇子,暂缓封赏之事。。。。。。”顾延韬道。

他坚持不松口。

几位阁老都回神,纷纷为顾延韬说话。

他们要么是谭家的门生,要么看不惯顾家,自然不希望顾德妃的儿子得此重封。

夏首辅最后才开口,劝说皇帝先不用着急封赏三皇子。

皇帝气得甩袖而去。

他满心欢喜,却惹了一肚子气。

可朝臣的话,也不能全然不听。

封亲王乃是大事,皇帝一人之计不听也不行。

他很不高兴,回了内宫。

他先去了三皇子那里。

洗三礼后,三皇子就从景和宫搬到了馨德宫。馨德宫是皇子的宫殿,派了四个嬷嬷,十二个大宫女,十二个小宫女,十二个内侍,服侍三皇子。

三皇子也长得像皇帝。

德妃生的公主和皇子,都像皇帝。

太子这辈乃是“彦”字辈,故而三皇子取名叫彦善。

皇帝看了片刻,瞧着孩子红嫩的熟睡小脸,倏然觉得顾延韬的话是对的。孩子太嫩了,手脚如此小,小的不真实。这样的孩子,承受不起争议那么大的“雍王”封号。

比起荣华富贵,皇帝更希望彦善能活得健康。

不要像二皇子那样。。。。。。

想到当初二皇子夭折,皇帝心里痛苦的波浪就翻滚起来,他狠狠吸了口气,才将情绪压下。

他起身去了仁寿宫,把他的决定先告诉太后,他要先缓一缓,等三皇子彦善再大些,再封赐亲王封号。他要问问太后,他这么做对不对,会不会轻待了彦善。

七月底的京城,酷热已经消弭,繁枝影里的蝉声添了几抹颓靡。夏天终于要过去了。青绿如烟的芳草遍地,浓郁的绿色润泽着被盛夏骄阳烤得奄奄一息的土地。秋天似乎还很远。

从馨德宫到仁寿宫,皇帝没有乘坐玉辇。

有时候,他宁愿在宫里走多几步,看看他的庭院。

到了仁寿宫,就听到了太后欢喜的笑声。

皇帝的心情不由愉悦起来。

他进来,给太后行礼,然后问太后:“母后什么事这般高兴?”

太后就把从庐州送过来的快信递给皇帝看,道:“七月初五,仲钧房里添了长子,四斤八两。。。。。。”而后,太后微微叹了口气,“没足月,七个月就落地了。当初小七怀着身子,不肯吱声,就是想跟仲钧去庐州。听说一直都不顺利。。。。。。”

顾瑾之正月里怀了身孕。

她不想单独留在京城,想跟着朱仲钧去庐州,故意不说。她要是透出一点风,不管是太后还是宋盼儿,都不会让她走的。而朱仲钧必须要走的,这是祖制,顾瑾之不想一个人留在京里。

她也不能。

不仅仅她自己没把握,朱仲钧也会替她担心,日夜不安的。还不如跟了过去。

她给自己把脉,觉得自己能承受得住。她当时想到她的十弟和十一弟,也是母亲北上的路上怀上的。有了这点,她就更加觉得不用大惊小怪。

哪里知道,到了庐州之后,她开始落红,断断续续的,又不敢用药。当时她也吓得六神无主,特意叫人快马把林翊从付家庄请到了庐州。

林翊跟顾瑾之有点交情,就去了。

他医术高超,用针灸替顾瑾之保住了孩子。

这件事,朱仲钧和顾瑾之都瞒着太后。

因为刚开始怀上就动了胎气,怀孕过程中,顾瑾之状况不断。

最终,孩子才七个月就落地了。

能长到四斤八两,都是林翊照顾得当。

孩子没足月就落地,总得有个原因。朱仲钧觉得太后肯定要深究的,隐瞒可能失去了太后对他们夫妻的信任,就派了身边最得力的管事司笺亲自进京,既报喜,又把实情告诉太后:顾瑾之和孩子都很好,虽然不足月,却很健康,能长命百岁的。

太后先是惊愕,而后又高兴不已。

孩子和大人都平安,不管从前发生过什么,都是虚惊一场,太后不准备过多责怪了。

皇帝拿了信看,又见司笺站在旁边,笑着问他:“世子长得像谁?”

“像王爷。。。。。。”司笺忙跪下回答道。

其实孩子很像顾瑾之。

可司笺知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故意说像朱仲钧。他头一次见皇帝,原本以为会腿软。没想到皇帝长得有点像王爷,比王爷还要白皙温和,司笺居然觉得有点亲切,也就不害怕了。

他答完话,皇帝让他起身,他就爬起来,站在一旁。

太后等皇帝问完话,笑着道:“仲钧请皇上给孩子赐个名字。这孩子有福,比咱们彦善早了五日。他若是足月,就是彦善的弟弟。如今倒成了哥哥。”

太后非常开心。

多了两个孙儿,让太后情绪很高。她一高兴,和皇帝说笑起来。

皇帝也笑,心里却想到了什么,让他眼神有点闪忽。而后,他微微沉吟,道:“叫彦卓吧?”

太后觉得“卓”字甚好,点头笑道:“彦卓好。卓尔不群,将来这孩子要顶起仲钧的门庭。”她又让成姑姑拿了纸墨来,让皇帝写下。

皇帝就钦赐了“彦卓”二字,给朱仲钧和顾瑾之的长子。

*********

第385节往昔

司笺上京报喜,到了八月底才能回到庐州。

他在回来之前,朱仲钧的长子已经满月。

顾瑾之和朱仲钧知道皇帝要赐名,就没有给孩子取大名。可孩子出世了,已经摆了满月酒,总得有个称呼叫唤,夫妻俩商议一番,决定问问林翊,让他给孩子取个小名。

林翊有点怅然。

他看着瘦巴巴的孩子,想了半晌,道:“我老家叫燕山村。。。。。。”

朱仲钧会意,忙接口道:“那小名就要燕山吧?”然后把孩子抱起来,抱到林翊跟前,“燕山记着,这是你义父。你的命都是他救的,以后要孝顺义父,像孝顺父亲一样。。。。。。”

顾瑾之在一旁含笑听着。

林翊颇为不好意思。他轻咳一声,道:“王爷不必如此。。。。。。”

“应当的。”朱仲钧道,“若是没有林先生,内子和燕山都命悬一线,都是先生妙手回春,救了他们母子。先生是我们一家的大恩人。”

林翊见朱仲钧诚恳,没有半点花哨,知道朱仲钧是真的心存感激,过度推却反而显得他林翊没见过世面。他从朱仲钧手里接过了燕山,把自己随身携带的一块玉佩赏给了孩子,低低喊了声“燕山。”

燕山睡着了,小嘴粉嘟嘟的。

一个月的孩子,渐渐有了些样子,长得非常像顾瑾之。

燕山刚刚出生的时候。还有人恭维讨好,说长得像王爷。如今,已经没人这么说了。

庐州王府豪华奢靡,正院墙外,有块空地,朱仲钧叫人修建了一处小湖泊,湖上架了竹桥,湖中心修了亭子。

八月下旬的天气,已经不那么热。

用过晚膳,天色尚早。朱仲钧和顾瑾之带着孩子。去亭子里纳凉。

晚霞璀璨,秾艳的霞光,染透了波影;亭子里摆放的秋菊,新花旧蕊次第而生。层层叠叠;池中晚荷飘香。菱花掩碧。碧荇丛里。鸳鸯划波远去。

顾瑾之抱着孩子,朱仲钧坐在他们身边,轻轻用手抚摸孩子的小脸。

燕山才睡醒。无力睁着眼睛,懵懂看着父母。

“好瘦。”朱仲钧感叹道,“当时榕南出生没这么瘦。。。。。。”

不仅仅瘦,还面黄肌瘦,很脆弱,朱仲钧的心都揪了起来。

顾瑾之倒是笑了:“不能这样比。当初榕南是满月生的,燕山不仅没有足月,怀上他的时候又吃了那么多苦。这孩子命好,能活下来就很不容易,我已经很满足了。。。。。。”

提到这话,朱仲钧就要变脸。

他对当初顾瑾之走了一大半的路才告诉他她怀了孩子耿耿于怀。

要是早点告诉朱仲钧,朱仲钧肯定将她留在京城待产。没什么比顾瑾之和孩子更重要的。

顾瑾之转脸,没等他发作,先笑道:“。。。。。。你这臭脾气,我都给你生了儿子,你怎么还动不动就要发火?我说没事,你看,这不是没事吗?”

朱仲钧很想反驳说,这叫没事吗?

孩子面黄肌瘦,皱巴巴的,顾瑾之自己也瘦的皮包骨头,母子俩吃了这么多苦,都是因为顾瑾之当初自作主张。

可现在抱怨还有什么意义?

朱仲钧叹了口气。他的抱怨,更多是心疼顾瑾之和燕山。

他伸手,轻轻搂住了顾瑾之的腰,将他们母子都拢在怀里,凑着顾瑾之的脸颊,吻了下,道:“你很辛苦,我都知道。。。。。。”

他想说句“我是心疼你”,可话到了嘴边,愣是感觉舌头发硬,无法说出口。经历了这么多,朱仲钧还是没法子顺畅表达他对顾瑾之的爱意。

他觉得尴尬。

好在,顾瑾之也不深问。

听到朱仲钧说她辛苦,顾瑾之就笑。笑容映着晚霞光,眼波明亮妩媚。

朱仲钧瞧着丫鬟婆子和侍卫们都在岸上,远远背对着他们,就俯身过来,轻轻吻了吻顾瑾之的唇。她的唇轻柔,朱仲钧慢慢品尝着。

有股子**在朱仲钧的鼻端萦绕。不知是顾瑾之身上散发出来的,还是燕山身上的。

他的吻很轻且长。

等他松开顾瑾之的时候,顾瑾之脸颊有点红,唇微肿,更加丰盈动人。

朱仲钧顿时就感觉心头簇起一把欲|火,越少越旺,快要把他的理智烧尽了。

顾瑾之则笑。

不过片刻,燕山又睡熟了。

朱仲钧还要吻过来,她轻轻挡住了他,道:“别吵醒了燕山。。。。。。”

朱仲钧这才坐正了身子。

燕山醒的时候比较少。

朱仲钧的手指,轻柔从孩子面颊滑过,悄声问顾瑾之:“榕南出生的时候,也这样爱睡吗?”

顾瑾之点点头:“小孩子都需要睡眠。”

他们在这个世界相遇已经四年多,朱仲钧从前很少问及榕南。

直到顾瑾之怀了燕山,他就问个不停。

从怀孕到出生,他问了好几个月。

他似乎想榕南也能来到这个世上,好补上上辈子欠下他的。上辈子为人夫、为人父,朱仲钧都做得不好,他对榕南有愧疚。

顾瑾之明白他的心思,也不点破。

因为,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她不能代表榕南说原谅朱仲钧。。。。。。

但今日,她决心说一说。

她冲岸上喊了乳娘来,把睡熟的燕山抱回去睡觉。

而她自己,和朱仲钧并肩坐在亭子里。

亭子里的横栏上铺了锦被,柔软凉滑。她的胳膊能偶然碰到朱仲钧的胳膊,好像似初中同桌的时候。跟那时候不同的是,初中时她并不觉得这种相处有什么特别的;而现在,她心里很踏实,甚至有点美妙。

她轻声道:“自从我怀了燕山,你心里就有点期盼,期盼是榕南也过来?”

朱仲钧愣了愣。

而后,他苦笑:“我是个无神论者。倘若是从前,我肯定不会这么想。但。。。。。。你在这里,我也在这里。虽然知道不可能。我的确想过。假如榕南也来了。我这一生应该会更加圆满。顾瑾之,我爱榕南的。。。。。。我也欠榕南的。”

“我知道。”顾瑾之道,她的声音不自觉有几分勉强。

她没有和孩子闹过那么深的矛盾。哪怕榕南做错了什么,顾瑾之也不能狠心惩罚他。她对榕南的爱。就是包容他。宠溺他,纵容他。所以,她不知道朱仲钧那么严格狠心。又说很爱榕南,到底是什么样的感情。

但是,她相信朱仲钧的话。

朱仲钧不屑于撒这种谎。

“燕山不是榕南。”顾瑾之道,“你觉得,你会爱他吗?”

朱仲钧回眸,瞪了顾瑾之一眼,道:“什么话!燕山是我儿子,我怎么会不爱他?”

“你也许会这样想:从生理上说,燕山是庐阳王的儿子,榕南才是你自己的儿子。。。。。。”顾瑾之道,“你真的不会对燕山有所保留吗?”

朱仲钧低头,摸了摸自己的胳膊。

他和顾瑾之不同,他不是一出生就来的。

在某个瞬间,他的确能将灵魂和身体区分开来。他有时候摸着胳膊,感觉是旁人的。

但,顾瑾之的话,让他心里一颤。

他没有发火,只是感觉有股子寒意从心底升起来。对着燕山,为什么他不是全心全意的欢喜,而是有几分遗憾,遗憾不是榕南过来了?

他沉默了。

顾瑾之没有责怪,她只是伸出过,轻轻覆在他的手背上。

朱仲钧一惊,猛然回神。

他反握住了顾瑾之的手,低声道:“燕山是我的儿子,我知道!我这段日子经常提及榕南,假如将来燕山懂事了,听说了,估计心里会有疙瘩。我以后不说。。。。。。”

顾瑾之轻轻笑了笑。

她攥住朱仲钧的手,道:“我也想榕南。”

这却是他们夫妻最后一次谈论榕南。

打那之后,顾瑾之再也没有说过。朱仲钧也没有再提。

但顾瑾之知道,他心里仍是记挂榕南。特别是燕山出生之后,他对榕南更是挂念。燕山勾起了他所有的父爱,却不是用在燕山身上,而是榕南。

转眼到了八月底。

秋风薄情,催落翠叶,木叶凋零,仲秋的庐州渐露萧索。

司笺也从京城回到了庐州。

朱仲钧和顾瑾之在中堂接待了司笺。

顾瑾之特意把丫鬟们都遣了下去,只让霓裳服侍,又让念露在帘外看守着,别叫人偷听。

“陛下给大少爷赐名叫彦卓。。。。。。”司笺先道。

朱仲钧撇了撇嘴,对这个名字有点不满意。

顾瑾之则先笑道:“好名字,谢主隆恩。”她还冲北方拱了拱手。

她这个动作,把朱仲钧逗笑。

他这么一笑,心里的不满少了几分,觉得彦卓还不错,至少朗朗上口,很好念。

“。。。。。。和太后娘娘说了大少爷为什么早产了吗?”顾瑾之又问司笺,“太后娘娘怎么说?”

“太后娘娘没多说。”司笺道,“只问大少爷好不好,王妃好不好。听说母子平安,太后娘娘非常高兴。小人回来的时候,太后娘娘特意叫常公公拿了好些宫里的药材,给王妃带回来。”

朱仲钧和顾瑾之都松了口气。

“我母亲怎么说?”顾瑾之又问。

司笺不仅仅要去宫里报喜,也要去顾家报喜。顾瑾之让司笺也把自己和燕山的事,说给宋盼儿和顾延臻听。

毕竟孩子早产,需得跟大家解释一番。

“夫人担心得不行。小人说王妃和大少爷没事,夫人还是担心,非要叫九少爷来看看不可。”司笺道。

九少爷是顾瑾之的胞弟顾煊之。

顾瑾之吓一跳,问:“来了么?”

*****

第386节遮掩

听说弟弟要来,顾瑾之本能心里有点吓。

她既担心弟弟看到她现在的样子,替她担心,怀胎这七个月,她已经只剩下皮包骨头,比在京城的时候更加消瘦,谁看到了都要担心的;她也心疼幼弟长途跋涉。

这个年代的旅途是件辛苦事,煊哥儿生得单薄。。。。。。

煊哥儿像顾瑾之的孩子。对于孩子,顾瑾之都有点溺爱,舍不得孩子吃苦。

顾瑾之就是“慈母多败儿”里头那个慈母了。。。。。。

看到顾瑾之一脸的紧张,司笺忙道:“没有。小人再三劝说,老爷也不放心九少爷远行,夫人就说明日再商议。九少爷是想来的。后来夫人想了想,也觉得不妥,又问小人王爷和大少爷到底怎样。小人一再说很好,夫人才说,小人的话她是相信的,小人是顾家出来的,不敢撒谎欺瞒夫人。”

顾瑾之笑:“夫人真说了这话?我倒不信。从前夫人就总说你滑头,眼睛一眨一个主意。。。。。。”

朱仲钧也笑。

司笺跟着笑。他知道宋盼儿和顾瑾之都喜欢他,说他滑头,是指他机灵聪明,实则是夸奖。

说完了家事,朱仲钧就问了几件他吩咐司笺打听的大事。

司笺知道慎重,特意留意了下门口和窗外。

见没什么异样,司笺才对朱仲钧道:“思柔郡主想出家。她瘦得厉害,头发都掉光了。简王不准。就闹了出来。这件事,定是简王府的仆役们传出来的,很多人家知道。简王还请了道士给思柔郡主做了场法事,还去给唐家三爷超度了。。。。。。”

生病了,久病不愈,请人做法事,是很常见的手段。

原本也不会引起什么闲言碎语。

可当初思柔郡主的丈夫唐家三爷死得不明不白,有人说简王府在背后推波助澜了。看如今思柔郡主这样,就有人说她是被唐家三爷、还有那个名妓檀儿姑娘的鬼魂寻上了。

“传开了?”顾瑾之问。

司笺想了想,道:“说得人不多。若是问问。有人不知道。也有人知道。知道的,却没什么兴趣多说。估计京里这种事常见,大家见怪不怪。。。。。。”

朱仲钧和顾瑾之对视了一眼,彼此心知肚明:事情是真的。简王府使了钱。在压制这件事。

顾瑾之收回和朱仲钧对视的目光。看向了司笺。问他:“那简王妃呢?”

“简王妃很好,没什么事。王妃,当初简王妃生病的事。都没什么人知道。。。。。。”司笺道,“您觉得她好了吗?”

精神疾病到了那种程度,没有可靠的治疗,轻易哪里能好?

简王府不想别人知道简王妃的病,可见简王妃的病,起源是不宜见光的。

顾瑾之笑了笑,没有回答司笺的问题。

问完了话,朱仲钧和顾瑾之都点点头。

他们对司笺打听到的消息很满意。

司笺上京,顾瑾之和朱仲钧只交代了两个任务:第一个是报喜,第二个就是留意简王府的消息。

“你去吧。”顾瑾之对司笺道,“上京来回奔波,你也受累了,多歇息几日。”

司笺道是。

等司笺走后,朱仲钧和顾瑾之回了里屋。

夫妻俩分析司笺带回来的消息。

其实,他们在京里也有些眼线。

朱仲钧从前的侍卫孙柯,跟着元平侯去了安南打了胜仗回来,就在禁卫军三大营之一的五军营任职。他的地位高,很多人留意他,反而让他行事诸有不便。

孙柯传回来的消息,都是比较重要的。像简王府这种事,用孙柯就大材小用了,朱仲钧没有叫他查。

而其他眼线,朱仲钧对他们的能力,甚至忠诚度,都有点不信任。

故而,司笺上京,朱仲钧想到他精明,从前又帮顾瑾之打听过消息,在这方面有点经验,顺便让他打听打听简王府的事。

司笺带回来的消息,和京里眼线传回来的相差无几,朱仲钧这才相信,这些信息是有价值的。

所以,他和顾瑾之仔细分析。

“。。。。。。简王妃的病,估计跟河南封地那些铁矿有关。”朱仲钧道,“你看到没有,简王府那么低调,在京里多年,大家都说他们穷且落魄,都没人怀疑他们。他们要是真的又穷又落魄,哪有本事封锁消息那么严密?”

简王妃生病已经很久了。顾瑾之在京里的时候,她就病了一年多。而后,顾瑾之成亲、回庐州,这中间又过了一年多。

像简王妃那种精神方面的疾病,一两年不会危及性命。

顾瑾之不替她治病,她总要请别人。请医用药,总不能永远瞒得住。京里一点风吹草动,大家都会知晓,这是现在娱乐缺乏环境下的一种乐趣。

可,至今没人提及。

“简王府能封锁简王妃的病情,也就能封锁住思柔郡主的病。”顾瑾之道,“可思柔郡主的事,还是传了出来。这是不是声东击西,故意散播思柔郡主的病,来遮掩视线?”

朱仲钧顿了顿。

他也有这种感觉。

顾瑾之的话,肯定了他的猜测。

只是,到底是想掩饰什么?

对于河南的资源,朱仲钧垂涎已久。假如简王府出事,无瑕旁顾,正好是朱仲钧出手的机会。像朱仲钧,年纪太轻,根基不深,又因为安南战事,被朝廷搜刮一空,皇帝还惦记他老婆,没有点资本防身是万万不行的。

现在他又有了儿子,让朱仲钧的压迫感更强。

他很不习惯软弱。软弱也许会减少皇帝对他的忌惮,却让朱仲钧束手束脚,夜里都睡不踏实。

他喜欢强势,喜欢和对手势均力敌。他无法接受被对方压制得死死的,所以,他等不起。

在庐州这几个月,朱仲钧除了操心顾瑾之和她的胎儿,就是留意河南那边的动静。

连谭家都暂时被搁置在一旁。

“顾瑾之,你觉得我能否冒险,现在就联合河南那边的帮派。对简王的矿产下手?”朱仲钧悄声问顾瑾之。

顾瑾之就看着他。他目光灼灼。充满了斗志,似藏在暗处的狮子,对远处的猎物势在必得。他问顾瑾之,不过是曾经的承诺:承诺永远不轻举妄动。让顾瑾之和孩子身处险境。。。。。。

他能问顾瑾之。和上辈子相比。进步巨大。

顾瑾之接受他的进步,以资鼓励,所以她道:“简王府出了事。这是个机会。一旦错过了,下次行事会更加麻烦。机会稍纵即逝,你若是有想法,最好尽快做安排。。。。。。”

朱仲钧就笑,很满意的亲了下顾瑾之的面颊。

“简王藏了这么多年的矿藏,是块硬骨头。你不要贪婪,妄图一举捞获,将所有的兵力都运过去。到时候反而叫简王抓住了把柄,功亏一篑。。。。。。”顾瑾之看着朱仲钧意气风发的样子,她忍不住叮嘱一句。

一旦落了把柄,朱仲钧性命危急。

皇帝原本就忌惮他。

哪怕是亲兄弟,惦记皇位也是死路一条。皇位是不可分割的,哪怕是儿子妻子都不行,更何况是兄弟?而朱仲钧偷简王的矿藏,私造兵器,就是往这条死路上走。

万一事情败露,简王哪怕死也要拖个垫背的,拼得鱼死网破,就会朱仲钧也暴露出来。到时候,简王没有善终,朱仲钧也无法脱身。

顾瑾之很担心。

朱仲钧则笑道:“这次是唯一的机会。若是失败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我肯定要拼尽全力的。顾瑾之,你又开始犯老毛病了。你这畏首畏尾的习惯,是改不掉吗?”

“你这大胆妄为的习惯,也不是改不掉的?”顾瑾之反唇相讥,“两个人,总得互补。要是都像你这么激进,日子怎么过?”

朱仲钧大笑。

他一把搂了顾瑾之的腰,低声道:“对,你的畏首畏尾是优点。”

他爱她这样为他担心的表情,就吻住了她。

顾瑾之依偎在他的臂弯里,等他没有看到的时候,偷偷露出了一个笑容。

两人说着话儿,乳娘把燕山抱了过来。

孩子已经醒了。

虽然有乳娘,顾瑾之仍是坚持自己奶孩子。她因为怀孕的时候总是状况不断,身子纤瘦得厉害,像根竹竿,奶水不足,每日最多能喂一次。

其他的时候,都是乳娘喂。

朱仲钧是不赞同顾瑾之亲自奶孩子的。

顾瑾之也需要休养生息。

怎奈,顾瑾之的理由特别多。她又是个大夫,说起话来有理有据,朱仲钧在这方面不是对手,最后只得随她。

顾瑾之有些事上,很坚持。

朱仲钧渐渐摸透了她的脉,对她刻意坚持的事,朱仲钧都采取顺从的态度。这样,顾瑾之才会高兴。她一高兴,对朱仲钧也格外包容。

夫妻俩都在摸索着对方的脾气和性格。

为什么前世,他们没有这样过?

顾瑾之从乳娘手里接过孩子,给孩子喂奶,朱仲钧在一旁看着。

他目不转睛。

顾瑾之就笑,伸手把他的头推开,道:“你这样看着,跟色狼似的。。。。。。”

朱仲钧瞪她。

虽然他的确有点。。。。。。

他撇过头,等燕山吃好了才转过脸。顾瑾之抱着孩子,哄孩子睡觉,朱仲钧安静在一旁。

倏然,他问顾瑾之:“从前,为什么咱们就没想过要好好相处?你看,我们并不是不适合。。。。。。”

顾瑾之愣了愣。

继而,她眼眸微黯。

她知道原因。。。。。。

****

第387节流放

朱仲钧的问题,让顾瑾之心里起了涟漪。

为什么他们从前过得那么失败?

他们并非不适合。

换种方式相处,他们过得还不错,就像现在。现在不至于两情相悦那么甜蜜,却也很温馨。知道彼此都在为彼此努力,把生活过得温暖又踏实,两人都很满意。

顾瑾之心里懵懂片刻,有些话想说,可又感觉说出来也没有意义,还不如烂在心里。她轻轻抱着儿子,垂首不语,没有回答朱仲钧的问题。

朱仲钧也陷入了沉思。

他在反省自己。

等他回神,看到顾瑾之也沉默,以为说了她不悦的话,当即转移话题,问顾瑾之:“你真的要亲自哺养燕山?到什么时候?”

“到一岁半。”顾瑾之道,声音温柔恬静,唇角微翘。

这是她的决心。

燕山的出生,虽然让她和孩子都吃尽了苦头,顾瑾之却是非常满足的。

从她的言行举止里,朱仲钧也能看得出来。

她的快乐,也感染了朱仲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