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闺记事-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问顾瑾之,就带着几分责备之意。

太后没有搞清楚到底是谁不愿,也不好贸然给顾瑾之冷脸,让顾瑾之以为太后是个恶婆婆。

####

到了午初一刻,朱仲钧知道宫里快要用午膳,就回了宫。

结果在承乾宫门口,遇着了太后宫里的常顺公公。

“太后娘娘请王爷去坤宁宫用膳。”常顺道。

“王妃在坤宁宫?”朱仲钧问。

常顺道:“不在。王妃在德妃娘娘那边用膳。”

这就奇怪了。

太后应该知道,假如顾瑾之不在曦兰殿,朱仲钧会自觉去坤宁宫蹭饭的,怎么专门叫人等他?

这是有事跟他说。

他不再多问,跟着常顺到了坤宁宫。

坤宁宫并未摆膳。

等他一进来,太后就把人都遣了下去。

事情还挺严重的。

朱仲钧神色一紧。

他给太后行了礼。

太后开门见山问他:“你和小七成亲半个月,小七至今无孕,你可只缘故?”

朱仲钧笑道:“母后,您也太急了……”

说着,他就要起身,挪到太后身边做。

太后却板着脸:“有些事,哀家以为小七娘家会告诉她,就没有另外叫人叮嘱你。每次夜里和小七一处,完事后也该洗洗,否则对小七身子不好。你们俩夜里从未起身,是什么缘故?”

朱仲钧脸色大变。

他只感觉自己最隐秘的私事被太后公然拿出来说,让他非常不自在。

在这个年代,母亲连儿子夜里睡不睡媳妇都要管啊?

洞房那夜,被两个老嬷嬷看着,朱仲钧心里就一直感觉恶心。

现在太后又这么说,让他更是不快。

他几乎要发作,忍得很辛苦。

“怎么,难不成你……”太后见朱仲钧变了脸,似有怒又有愧,顿时就误会了,以为是朱仲钧不能。

儿子不能,以后怎么抱孙子?

这是大病啊。

“可是真的?”太后急起来,没等朱仲钧回答。继续逼问,“洞房那夜,小七不是落帕了吗?是自从那之后,才不能的吗?”

朱仲钧一开始不明白太后说什么。

直到这么一句,朱仲钧才清楚过来。

太后以为他不能尽丈夫之事……

这个误会,很伤男人的尊严。

却能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朱仲钧想,反正太后不会让这件事传出去的,承认就承认,没什么丢人的,只要太后不找顾瑾之的麻烦。

他依旧没有开口。只是低着头。默认了太后的话,将计就计。

太后却吓得不轻。

她无力坐在椅子上,久久不知该捡哪句话来说。

过了半晌,朱仲钧才解释:“原本也还好。只是洞房那夜。有人看着。我紧张。早早就……”

新婚那夜,是顾瑾之太过于紧张,所以朱仲钧尚未发泄出来就退出。将元帕交了出去。

旁人却不清楚到底是他们谁的原因,只知道那晚结束得很快。

朱仲钧正好拿来做借口。

“……打那之后,再也不能了。”朱仲钧几乎要哭,“母后,小七说此事关乎体面,不宜张扬,等我们出去了,她悄悄弄药,治好我的病。如今弄药,需得经过太医院,才能进这内宫。小七怕人人知晓,让我难堪。”

太后微微回神,脸色苍白。

她没想到,那晚不过是派了人服侍,就把朱仲钧吓成那样。

她很不解。

“两个嬷嬷服侍你们,你怕什么?”太后问,“难道你之前行事,都没人服侍吗?”

朱仲钧就看着太后。

太后也正疑惑看着他。

朱仲钧道:“母后,我和小七之前是清白的。要不然,新婚之夜的元帕,怎么见红?”

“哀家当然知道。”太后道,“小七是大家闺秀。哀家是说,你在庐州那么些年,跟前没个服侍的?”

她是问,朱仲钧在庐州那么多年,有没有和其他女孩子睡过。

府里那么多年轻的女孩子服侍。

哪怕是最近一年去庐州,朱仲钧还带了寄绮。

“没有。”朱仲钧立马道,“母后,我只喜欢小七,其他人怎么入得了眼?既然都看不上,岂会让她亲近我?”

太后惊愕得嘴巴几乎合不上。

感情洞房那日,不仅仅是小七的第一夜,也是仲钧的?

怪不得他紧张成那样……

太后也听闻,那晚仲钧一百个不愿意有人在场,他当时就很怕。

是小七说,既然是规矩,还是应该遵循规矩。仲钧最听小七的话,这才同意的。

如此一想,反而是宫里规矩的错儿?

“这……”太后不知该说什么,“你怕什么?这又有什么可紧张的?”

话虽然如此说,想到仲钧是第一次和女人行房,被惊吓着了也是可能的。

每个人的第一次都分外紧张。

太后不是男人,她也不知道男人是否如此,所以她不能分辨仲钧说得是真是假。

况且,就算都是男人,难道都反应一样?

太后又怎么没断定没什么可怕的。

事情深入了解下,居然让太后心惊胆战。

“母后,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害怕。”朱仲钧无奈道,“可小七说,这非大病。她专门翻了药书,说很常见。若是轻的,十天半月自己就好了。若是吓得狠了,开了方子吃药,七八副药也能好。小七是神医,她说的话我相信,母后。”

太后想说什么,朱仲钧却抢着继续道,“母后,这件事,您让我和小七自己处理吧。您若是吩咐其他太医,我只怕更……”

太后心里,的确有叫其他太医试一试之意。

可想到仲钧脸皮那么薄,第一次不过是有人看着,他就落下病根。

要是叫外人去治他,他岂不是病上加病?

“好,你叫小七来。”太后道。

她要亲自叮嘱顾瑾之。

朱仲钧道是。

他从坤宁宫出来,急急忙忙回了曦兰殿,找顾瑾之。

顾瑾之却在景和宫德妃娘娘那里。

朱仲钧又急匆匆赶到了曦兰殿。

顾瑾之刚刚用了午膳,也是准备回曦兰殿的。

朱仲钧找到她,两人回了宫。

到了曦兰殿,朱仲钧忙把自己跟太后的对话,都一一告诉了顾瑾之。

“太后若是问你,你就往严重上编。阳|痿|症你是很清楚病情的,胡乱诌一通,说得严重点。”朱仲钧道。

第352节主动

顾瑾之脚步微停,看了朱仲钧一眼。

朱仲钧则催她:“快点走,母后等着咱们……”

顾瑾之微微咬了咬唇。

她停顿片刻,才跟上了朱仲钧的脚步,随着他到了坤宁宫。

太后脸色很不好看。

朱仲钧也讪讪的。

顾瑾之低垂着头。

太后把人都遣了出去,问了顾瑾之,关于朱仲钧的详细病情。

惊吓不举的男性病,顾瑾之前世没看过。

幸好太后不太通医理,顾瑾之又能结合西医的论点,扯了一通。虽然不至于精确,却也挑不出毛病。

太后脸色更加阴晦。

“王爷这病,多久能好?”太后问。

顾瑾之沉默。

片刻,她才道:“……王爷原本就是轻吓,不妨事的。再过五六日,必然能好的。”

她说得很肯定。

朱仲钧偷偷瞟了她一眼。

他想,现在她深埋在羽睫底下的眼波,定是闪动着下艰难决定的痛苦。

朱仲钧不想她如此为难。

前世,他在这个年纪,正是为顾瑾之牵肠挂肚的暗恋时候。

那时候,他想都没想过自己能有幸拥有她。

他以为,顾瑾之定是要嫁给钱詹的。

而现在,顾瑾之是他的妻了。

比起前世,提早了十年。

和十年相比,朱仲钧觉得等几个月甚至半年,他都赚了。

“母后。宫里的床我谁不习惯。”朱仲钧道,“要是能回到王府,怕是会好些……”

王府别馆的房子,他也不常住的。

如今,他却用这个做了借口,足见他真不想住在宫里。

太后眼眸一敛,道:“胡闹,大婚在宫里住三个月,这是祖宗定下来的规矩。”而后,她看了眼顾瑾之。“小七。你开了方子,哀家叫人取药。”

顾瑾之道:“母后,王爷只是轻症,用药反而不好。若是能让王爷心情愉悦些。三五日也该好了。”

她让太后顺着朱仲钧的心意。

顾瑾之也想出宫去。

太后没有像往常那样。立马答应。

她觉得顾瑾之和朱仲钧这次的婚姻。经历之事太多。虽然顾瑾之的事被瞒下来,却不乏有人知晓。如今不合规矩就出宫去,引人猜疑。又给顾瑾之和朱仲钧的声誉添了口舌。

“小七,王爷小疾,劳你费心调理。”太后道,“既然你有把握,哀家就放心交给你了。只是,到底只是小疾,也不必声张。”

这是叮嘱顾瑾之别说出去。

顾瑾之忙道:“母后,小七谨记。”

太后这才放他们离开。

可到底心里不安。

太后很担心,万一好不了呢?

那岂不是要断子绝孙吗?

再回想仲钧年轻的生命,六岁就摔傻了,而后就去了庐州,远离母亲和宫廷;好不容易好了,又被皇帝忌惮;等要成亲,心仪的女子又出事,差点就毁了婚事。

大婚也成了,如今又这样。

他带得是得罪了哪路神仙?

“明日请了紫微真人来,哀家要替仲钧批命。”太后道。

紫微真人是白云观的主持。

白云观的道士都有道行,看向算卦最准。

仲钧刚刚出生的时候,先帝就曾请高人为仲钧批命。

命里只说,仲钧一生荣华富贵,无甚大才。

先帝当时感觉有点失望。

太后也觉得那道士批得不准,只是审时度势,说了些合乎时宜的话,讨先帝开心。

他大概不知道,先帝是希望仲钧的命更好些……

那时候,先帝最疼仲钧的,恨不能将江山留给仲钧。

后来仲钧傻了,先帝才断了这个念头。

太后却对仲钧没有寄予厚望。

能平安到老就足够了。

假如有什么灾难,应该请道是做场法事化解。

“是。”成姑姑答应着,出去喊了常顺,让常顺去安排。

太后想了想,又喊了成姑姑进来:“先别忙去请紫微真人。先去告诉皇上一声,说哀家想给王爷和王妃算卦。皇上若是准了,再去请。”

成姑姑道是。

####

顾瑾之和朱仲钧从坤宁宫出来,回了曦兰殿。

“都出去,这里不用服侍。”顾瑾之一回来,就对内殿的内侍和小宫女道。

她脸色不太好,内侍和小宫女连忙都退了出去,避之不及。

等内殿大门一关,顾瑾之猛然从身后,紧紧环住了朱仲钧的腰,将脸深埋在他的后背。

她搂得很紧。

朱仲钧明知她是感动自己在太后面前对她的维护,仍是故意曲解道:“怎么了?没事,那只是搪塞太后的,我又不是真的不行了。你放心,不会让你做活寡妇了。”

“别胡说。”顾瑾之嘟囔一句。

她声音有点沙哑。

说完,她的头埋得更深,搂着朱仲钧也越发紧。

朱仲钧就从面前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低声笑道:“感动啦?”

“嗯。”顾瑾之道。

“不公平。”朱仲钧却道,“这世道太不公平。什么时候起,两个人最私密的事,也要拿到旁人跟前去讨论?这原本就不公平。我只是将不平之事,尽量描补几分。你这样感激我,我受不起。”

身后的顾瑾之搂得更紧了。

过了须臾,身后才传来她含混不清的声音:“受得起……你死鸭子嘴硬,我知道你对我好。你受得起,我承你的情……我以后对你好。”

我以后对你好……

对于朱仲钧,这是句很美的情话。

他用力将顾瑾之拉过来。

顾瑾之眼睛红红的。被朱仲钧拉得有点踉跄,一下子就跌入了他的怀里。

他搂着顾瑾之的腰,轻啄着她的额头,柔声道:“你说你以后对我的,可不能撒谎。你答应我,不管出了什么事,我们夫妻一心解决它,哪怕吵架甚是打架,我都让着你。你不准一转身就走了,不理我……”

顾瑾之的心。像落入沸水里。表面上烫破了皮,起了一层烟,心里却寒冷依旧。

她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

她没有把握,却又不愿意此刻扫兴。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她只得钻到朱仲钧怀里。将头埋在他的胸膛。来躲避她无法回答的难题。

“好不好?”朱仲钧没有被她糊弄过去,他凑在顾瑾之耳边,追问着她。

顾瑾之的心。慢慢被热水融化,一时间动情,脱口而出道:“好!”

朱仲钧就将她抱了起来,笑着道:“好,可是你自己说的。顾瑾之,以后我听你的话……”

顾瑾之破涕为笑。

朱仲钧又不是顾瑾之养的宠物,他动不动就表达自己会听话,让顾瑾之啼笑皆非。

难道她对朱仲钧的要求,仅仅是他要听话吗?

顾瑾之回想了两人相处时闹别扭的过程,似乎只有朱仲钧听了她的建议,她才会不那么生气。

原来真有出处……

可那时候,她和朱仲钧的相处,在感情上并非爱人,连朋友都算不上,仅仅是两个异世的灵魂相互依靠。

她想让朱仲钧听话,不过是让他维护顾瑾之的利益罢了。

“不必说听我的话。”顾瑾之道,“我并不睿智。为人处事,你比我更娴熟。我……我以后跟着你。”

朱仲钧大笑。

当天晚上,两人想躺下,着太后时刻关注他们是否行房,顿时兴趣全无。

朱仲钧觉得诡异,越想越不舒服。

他问顾瑾之:“你怀榕南之前,我妈问过我们夫妻之间的事吗?”

“没有。”顾瑾之道,“那时候科技那么发达,为什么不能怀孕,查一查就知道了,不必要谈那么尴尬的话题。况且,榕南性格急……”

榕南性格急,早早就来了,顾瑾之和朱仲钧结婚之后,度完蜜月就有了榕南。

来得那么快,没叫旁人操半点心。

而现在,没什么科技,传宗接代又是婚姻里的头等大事,如何不急呢?

只是,这种事直接被外人问,顾瑾之的感情和朱仲钧一样糟糕。

两人躺着,朱仲钧也没什么感觉,又睡不着,他就和顾瑾之聊天。

“你刚刚嫁过去的时候,我妈有为难你吗?”他问顾瑾之,“太后是个很开明的婆婆,对你也好,这叫爱屋及乌。我妈对你好不好?”

他第一次问顾瑾之前世的婆媳关系。

婆婆对顾瑾之,说不上刁难,但冷漠不喜也是有的。

直到她晚年,被顾瑾之治好了两起病,她才渐渐对顾瑾之改观。那时候,顾瑾之都和朱仲钧闹翻了。

“还好……”顾瑾之道。

婆媳关系,哪有什么绝对的对错?

好不好看缘分。

没缘分的事,顾瑾之不想多谈,徒添不快。

她想着太后白天的话,又想到自己真该放手一搏。像前世克服恐高症,被钱詹拉去蹦极一样。

只有最直接对面恐惧,才能战胜它。

如果一直往负面情绪控制自己,那些负面情绪,迟早又要毁了顾瑾之的婚姻。

现在,她已经是王妃了,医者不能成为她的事业。

她没有事业,如果婚姻再失败,人生该是多么惨淡?

顾瑾之的手,顺着朱仲钧的胳膊,抚上了他的胸膛。

她摸到了朱仲钧中衣的领口,手就顺着领口,滑了进去。

她触到了朱仲钧胸膛温热的肌肤。

第353节失火

顾瑾之尽了努力。

她的手,摸索到了朱仲钧身上。

仿佛一只雀儿落在肩头,朱仲钧一动不动,生怕惊扰得那雀儿又飞了。

他全由顾瑾之做主。

顾瑾之吻住了他的唇。

男人和女人那么点事,顾瑾之并不陌生。

她知道怎么继续。

手探到了朱仲钧衣领的边缘,用力就能将他的衣裳褪去。

上次,顾瑾之褪了朱仲钧的衣裳,然后就不了了之。

一样的把戏,不足以玩两次。

这次如果主动脱了他的衣裳,就不能再退缩。

顾瑾之心里顿时五味杂陈。

她犹豫着。

朱仲钧明白她的犹豫,一个翻身,就将顾瑾之压在身上。

他吻了吻她的面颊,低声道:“今天我也没什么兴致。你的心意,我知道。我不争朝夕,长长久久才好。你别委屈。你委屈,我更难堪,反而不好。”

顾瑾之在心里叹了口气。

她的手,揪住了朱仲钧的衣领,想要挽留他一下。

可心里的抵抗,让她的挽留没什么说服力。

朱仲钧就侧身,睡到了她身边。

在被窝里,他拉住了顾瑾之的手,和她十指相扣,很用力。

他手指纤长,骨节分明,顾瑾之能感受他的热量,心里团起了一阵暖意。

####

太后时刻关注顾瑾之和朱仲钧的情况。

大婚一个月之后,朱仲钧和顾瑾之仍没睡过……

太后越发着急。喊了顾瑾之,又问了一回。

“……该用药,就用药吧。”太后道,“哀家叫常顺去宫外头买,不走御药房。”

宫里不准从外头带东西进来。

太后为了朱仲钧,要公然违反宫规,叫常顺偷偷摸摸从外头弄药进来。

要是被抓,传开了,以后宫规就变得没有力度了。

太后着急,顾瑾之就更不安。

她十分愧疚。

可是她仍坚持不要用药。

虽然用药可以不喝。偷偷倒掉。可药在哪里煎?宫里起了明火。是保不住的,肯定有人察觉。

到时候,太后需要隐瞒的更多。

越是隐瞒,漏洞就越大。说不定最后还会惊动皇帝。

顾瑾之不想让皇帝也误以为朱仲钧不能。

“母后。王爷身子没事。他仅仅是受了惊吓。药都带着几分毒性。用下来,毒残留身子里,迟早也要激发出来。又添一桩病。”顾瑾之道,“王爷是在曦兰殿受了惊吓,不如让我们出宫去……。”

出宫去,也需要借口。

太后沉默着。

当天夜里,临近御花园的降萼宫走水。

这个年代的皇宫都是木制建筑,像秋高气爽的时节容易走水。虽然不吉利,却也不算大事。

太后却大做文章,不仅着工部立马着手修建,还有祈福、祭祀。

她对此很重视,让原本不甚在意的皇帝也重视起来。

“仲钧大婚,乃是大吉。走水总归不吉,别冲撞了他。”太后对皇帝道,“仲钧在宫里住了快一个月。哀家记得,之前亲王大婚,也只是在宫里住一个月。而后因你父皇仁爱兄弟,你几个皇叔大婚的时候,皆特住了三个月。到了你兄弟们,就循了此例。

虽说大政三年不改其父之志,皇上登基也多年了。规矩改改,也是陛下对兄弟的仁爱。”

宫里失水,皇帝正担心是上苍警示他。

他也在想自己是哪里失德了。

如今太后说让仲钧出宫,既不用冲撞仲钧,也体现皇帝对兄弟的仁爱,乃是积德之举。

“母后所言甚是。”皇帝笑着道,“每朝都有每朝的规矩。像亲王,不惯于住在宫里,非得住三个月,他们也受拘束。以后亲王大婚,愿意住三个月就三个月,一个月就一个人。宫里走水,怕是得罪了天神,别牵连仲钧。朕明日叫钦天监择了日子,安排仲钧和小七出宫。”

太后笑了笑。

她的目的达到了。

那降萼宫临水,平素不宜起火,是太后赏荷花专用的。

好些年没有翻修了。

今年盛夏大雨,降萼宫就多处漏雨。

内侍禀给太后。

太后想着天下大治,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不宜铺装,就驳回了翻修降萼宫的话。

直到朱仲钧出了这种事,太后心疼儿子,才借了降萼宫做文章。

很快,钦天监就择好了日子。

顾瑾之和朱仲钧十月十六出宫,住在庐阳王府别馆。

出了宫之后,照规矩,亲王应该半个月之内离开京城。

什么时候离京,皇帝不会再催促,需得亲王自己识趣。

住久了,朝臣会催的。

一般半个月内,皇帝和朝臣都是宽容的。

太后却下了懿旨,留朱仲钧和顾瑾之到过年。

照规矩,朱仲钧和顾瑾之应该在宫里住到腊月初十。

再拖半个月,也该到了过年。

这点,皇帝也无异议。

皇帝将顾瑾之和朱仲钧出宫的缘故,告示天下:禁宫走水,怕冲撞了庐阳王的大喜,故而圣主仁爱,特许庐阳王和王妃搬出禁宫,暂住别馆,每隔十天进宫给太后问安。

####

到了十月十六那日,天突然冷下来,刮起了寒风。

朱仲钧和顾瑾之早早起来,盥栉一番,用了早膳。

到了辰初一刻,夫妻俩去给太后辞行。

太后叮嘱他们几句,就叫了成姑姑和常顺,亲自送顾瑾之和朱仲钧。

顾瑾之和朱仲钧出了乾清门。又去了东宫,给太子作辞。

辞别太子之后,一路过了金水桥。跨过金水桥,就到了午门。

午门是宫城的大门。

庐阳王的象辂和仪仗都听在午门。

朱仲钧先上了象辂,成姑姑搀扶着顾瑾之也上了。

而后,就升了象辂。

仪仗开道,象辂在仪仗之后,缓缓过了端门。

端门是承天门和午门之间的缓冲门。

过了端门,才是承天门。

承天门是皇城的大门。

过了承天门,就彻底出了宫。

朱仲钧留意车外的动静。

出了承天门。朱仲钧就大大松了口气。

“这一关终于过了。”朱仲钧笑着对顾瑾之道。“宫里真不自由。”

在宫里,就像是住在别人家里。吃别人的,用别人的,就必须接受别人的监视。

朱仲钧一开始就明白这个道理。却没什么反感。直到他和顾瑾之的床笫之事被太后公然拿出来说。

连人性的底线都没有。让朱仲钧对宫廷失望透顶。

他想,做皇帝也难。

“这次多亏了太后。”顾瑾之道,她靠近朱仲钧。低声笑道,“降萼宫那场火,来得太过于及时……”

朱仲钧忍俊不禁。

而后,他想起什么,神色有点黯然。

顾瑾之见他好好的,突然就不开心,问他:“怎么?”

朱仲钧无奈叹了口气:“我活了两世,两个娘。我妈,跟太后没法子比,她做母亲太失败了。可想起她和太后,总感觉她才是我的亲妈,太后只是个捡来的便宜娘。哪怕我恨我妈,她也是我妈。你懂‘妈’这个字的含义吗?这种感觉,不是对我好就能换过去的……太后如果知道我是这么想,她大概会觉得自己那把火放得不值。我自己都替太后不值得。”

这个,顾瑾之深有体会。

她笑道:“你是中途插班,没有忠诚感。你若是婴儿就来了,那么小被一个女人抱在怀里,一抱就是几年,前世再深的感情就要被比下去了。感情是不能随自己做主的,多想无益。”

这点,朱仲钧倒是赞同。

假如感情能自己做主,想爱谁就爱谁,想谁是亲娘就是亲娘,他也不至于对太后有愧,更不至于苦恋顾瑾之这么些年。

朱仲钧微微笑了下,点点头。

顾瑾之想起什么,又问他:“你为什么恨你妈?”

朱仲钧脸色立马不自然起来。

顾瑾之这才想起来,前世自己好几次问起这个问题,他总是立马翻脸。所以顾瑾之知道,那是朱仲钧的禁区。

朱仲钧发脾气的时候让顾瑾之害怕,她不太敢踩他的禁区。

“顾瑾之,你嫁给我那么多年,你应该知道,我们家并非表面上那么和睦……”朱仲钧道。

顾瑾之点点头。

哪个家庭不是?

“你们家跟我们家相差无几,都是一样的政治世家,可你们家就有简单很多,至少岳父和岳母有感情……”

顾瑾之噗嗤一声笑。

她的笑声,打断了朱仲钧的话。

朱仲钧转头看着她:“怎么?”

“你觉得我爸妈有感情?”顾瑾之笑。

她的笑声里,带着几分讽刺。

朱仲钧微愣。

“什么感情?”顾瑾之叹了口气,“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应该说,每个人跟母亲是最贴心的。哪怕你跟婆婆关系那么差,你仍觉得她比太后更像娘。我妈……我现在都想不起她的样子了……”

朱仲钧错愕。

顾瑾之也沉默良久。

最后,她笑了笑,道:“儿不言父母过。况且他们养大了我,这是最大的恩德了,我没资格抱怨什么。万幸,我现在有个娘。宋氏就是我的娘,我的心很踏实,很有归属感……”

朱仲钧又看了她一眼。

电光火石间,朱仲钧突然想到了什么。

“你之前常问我和父母有什么过结,希望我和他们能化解矛盾,是因为你盼望有个和睦家庭关系?”朱仲钧问,

没有得到过,才那么盼望!

朱仲钧却一直觉得她爱多管闲事……

原来她心里也有最盼望的东西,而且她一直在表达给朱仲钧看,只是朱仲钧没明白过来。

****

第355节拉拢

顾瑾之给简王府写完回信,和朱仲钧用了早膳,就从角门过去,到顾宅跟宋盼儿作伴。

宋盼儿拉了顾瑾之的手,问她:“别馆的丫鬟婆子使唤得顺手?厨子手艺如何?”

她担心顾瑾之吃住不习惯。

顾瑾之笑着道:“在那边只吃了两顿,饭菜可口,厨子大约是从宫里拨过来服侍的;丫鬟们,除了秋雨和木叶是别馆的老人,其他都是精心挑选的,没人不尽心。”

宋盼儿听到这话,心里一动。

精心挑选的丫鬟?

会不会有人趁机在王府里安眼线?

就是自己挑选的,都不放心,何况是别人?

不是自己的人,怎么放心使唤?

宋盼儿看了眼自己这满屋子服侍的丫鬟,笑着对顾瑾之和朱仲钧道:“厨子另说,丫鬟都不是从小服侍的,只怕不顺手,跟你的人又都去了庐州。我这里服侍的人也多,不缺一个两个的,不如你们带了海棠过去……”

海棠是宋盼儿身边第一人,相当于宋盼儿左膀右臂。

朱仲钧在顾家多年,知道情况,不好夺人所爱,正要拒绝,就听到顾瑾之道:“好啊,多谢娘。海棠姐姐过去,我一百个欢喜。原想着娘这里事事依仗她,我也不敢开口。既然娘说了,我就不客气。”

宋盼儿笑,喊了海棠上前,让她给顾瑾之磕头:“你先过去服侍几日……”

海棠最机灵,把宋盼儿的表情看在眼里。自然明白宋盼儿的用意,忙过来给顾瑾之磕头,道:“奴婢几世修来的福气,能服侍王爷和王妃?谢王爷、王妃抬爱。”

顾瑾之忙叫她起来。

彼此客气了一番,就定了海棠先到王府别馆去照顾几日。

海棠的差事,宋盼儿让全部交给芍药和傲芙。

海棠、芍药、念露、傲芙,是宋盼儿一手培养起来的四个大丫鬟。

送顾瑾之陪嫁的时候,念露跟着去了庐州。宋盼儿早年就说过,将来念露给顾瑾之使唤的。

如今海棠也去服侍顾瑾之,宋盼儿身边最得力的。就只剩下芍药、傲芙和慕青。

慕青是前几年大夫人赏的丫头。

虽然慕青能力和海棠比肩。远在芍药和傲芙之上,可凡事有先来后到,慕青不可能越过芍药和傲芙的。

海棠暂时离开,芍药和傲芙分担了海棠的差事。慕青的差事不变。

几个丫鬟当即退下去。彼此交代。

慕青留在跟前服侍。

顾瑾之抬眼。没有看到宋妈妈,好奇问母亲:“宋妈妈呢,昨晚也不曾见着她……”

宋盼儿就叹了口气。道:“染了风寒,已经病了三四日。她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了。她也没精神,我索性让她歇着,别到你们跟前,病气冲了你们。”

宋妈妈是宋盼儿的乳娘,很贴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