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汉-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高朗暗骂张邈的时候,只见那囚犯在竹简上歪歪扭扭的写了两个字,虽然不是很工整,不过可以看清是“彭脱”。
彭脱?这人高朗一点印象也没有,不过没印象不代表就可以小觑他,因为能率领万人众的首领肯定有着他的过人之处。
“你们计划怎么攻陷陈留城?”高朗不想再绕弯子,只有这个问题才是他认为最有价值的。
最有价值的问题看来也是对方极想回避的话题,只见那人停笔不动,好似正做着极大的决定。
“你可以不写,但是你不能保证你的同伴不写,机会可只有一次!”
高朗这话果然凑效,只见那人奋笔疾书,洋洋洒洒的写下了一串文字,高朗细细来看,连贯起来就是这么一句话“里应外合,挂灯为号,攻其薄弱,席卷全城”。
“如何里应外合?”
只见那人写道“偷袭城门,迎众进城”。
“何为挂灯为号?”
那人写道“一盏红灯笼指示方位,两盏准备,三盏进城“。
计划果然精密,虽然看似简单,可须知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如果真的实行起来,恐怕这陈留城就算固若金汤也得沦陷。
不过张邈算是帮了大忙,他居然很隐秘得将陈留城中潜伏的卧底给抓了起来。虽然不敢保证是一网打尽,但是从张邈小心翼翼的程度来看,他抓到的肯定都是头目。
群龙无首的城中乱党无疑就是一盘散沙,而且现在既然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计划,那么重点防守城门看来就能将“里应外合”的问题迎刃而解。
不过这人的话有几分能信?
此人是唯一的软骨头,如果自己现在还用那招再去招降一位过来,恐怕对于那些抱着必死决心的乱党是不起效果的。
所以,自己必须相信他的话!
“把他送回去,等审完下一个再决定他的诚意是否忠诚!”
高朗挥了挥手,随后高义将陷入沉默的囚犯重又押解回了先前的囚笼关押处。
“公子,此人的话不可全信!”
高义刚出去,高览立即上前劝慰高朗道。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到时候咱们试一试就知道了!”高朗站起身意味深长的说了句。
“怎么试?”
“时机还没到,主角还没登场了!等等吧!”
“主角?还要等谁!”
“……彭脱大军!”
高朗说完,径直往地库前端走了过去。
 ;。。。 ; ;
第013章:大兵小将
《战汉》的签约工作已经在进行,请大家放心收藏,绝对完本以谢大家的支持。
……………………………………
公元184年,光和七年夏,右中郎将朱儁被黄巾军波才部所败而撤退,与皇甫嵩一起进驻长社防守。波才部穷追猛打,率大军围城,汉军人少,士气低落。
又有汝南黄巾军在邵陵打败太守赵谦,广阳黄巾军杀死幽州刺史郭勋及太守刘卫,黄巾军并未因汉室的动作而有败退的迹象,反而越战越勇,黄巾战火迅速蔓延全国。
山雨欲来风满楼,陈留危急。
陈留哨骑来报,黄巾军彭脱部率五万大军进驻陈留境内,于三十里外安营扎寨,对这座交通要塞、富庶古城已经虎视眈眈。
消息不到一日便传遍全城,搞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
太守张邈发出征募榜文,凡年满十六周岁、不过五十周岁之民众全部征召入伍,全城一时全员戒备,进入战前准备阶段。
而就在前一日,高府家兵统领高览,率两百家兵进驻兵营听调,他们代表着高家誓死保卫陈留,与之共存亡。
“妈个蛋,老子不就晚生了几年,这又不是我的错,凭什么我就去不得!”高干将手中的毛笔一丢,将案桌上的纸张一团,气愤的拍案道。
“想杀敌还不简单嘛,你啊,稍安勿躁!”
高朗工工整整的写完一个“正”字,然后停笔望着高干接着说道:“元才,你来看看,我写的这字可有蔡先生的风骨么?”
“写,你就整天知道写!男儿大丈夫不能上场杀敌,却整天窝在家里练什么狗屁书法!”高干抓起茶壶海饮了一口,随后又道,“听你这话我耳朵都生茧了,你倒是说个能入伍杀敌的方法来啊!”
高朗笑了笑,刚想说什么,刚巧此时一人戎装加身,从外疾步走了进来。
高干一见那人顿时眼前一亮,急忙上前拽住他嚷道:“好你小子,快脱下来,给我穿穿!”
“大哥,先放开高览,他有话要说!”高朗安坐在木椅上望着粗暴的高干说道。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从军营中偷跑回来的高览。
高览一进门还没说话,就被高干熊抱了个结实,要不是高朗发话,恐怕高干不会善罢甘休。
虽然没扒成战甲,可是高干仍不依不饶的将高干的战盔给抢了下来,此时他正好奇的将它戴在自己头上到处显摆,好似得了糖果的孩童一样高兴。
高朗对自己的大哥也是无言以对,不过他随后迫切的问道:“说说军营的情况,现在咱们陈留兵士有多少呢?”
高览喝了一口茶水,然后说道:“原先的陈留常规部队就有三万多人,如今太守发出征募榜文,这两日报名的甚多,就目前来看至少有五万以上!”
“五万对五万,看来是五五开!”
高朗知道陈留哨骑报道的黄巾叛军人数也在五万之众,如今看来双方刚好持平。不过虽然是人数持平,可陈留这边却占着地利、人和,所以总体来说,己方还是占着挺大优势的。
“以家族名义支援的除了高家还有谁?”
高朗饶有兴趣的问道,因为他知道,陈留的地主豪强不光他们高家而已。
“还有卫家,曹家……”
“等等,你说曹家?曹家带队的是谁?”
这卫家不用说,一定就是卫仲道他们一族,可高朗万万没想到此时的曹家也参与了进来。
要知道他曹孟德虽说祖籍是沛国谯县,可是他曹家的家业、父母老小都在陈留。按理说曹孟德陈留起兵可不是现在,而且现在的曹孟德按历史上记载,他此时应该跟着皇甫嵩一伙朝廷大军在行动,是绝对不可能出现在陈留战场上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现在领导曹家军的是谁呢?
高览道:“是曹仁!”
“曹仁!?曹操的族弟?”
高朗不得不承认,曹仁是以后魏国当之无愧的虎将,此人好弓马骑射,青年时估计也是个地痞无赖,可后来跟着曹操转战大江南北,渐渐的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统军将领,可以说是大器晚成、且有实力的这么一个人。
曹阿满啊,曹阿满,你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虎将跟着你啊,这真是让人又羡慕又嫉妒啊。
不过现在还不是羡慕他人的时候,因为高家也有不少的家兵投入到了此次的陈留攻防战中去了,如果不能保全他们的性命,那高家势必要从战火纷乱的历史舞台谢幕出。
因为在这个以冷兵器为主导的年代,兵力还是衡量一个家族实力强弱与否的标准,高朗不是想要去争抢什么,而是在保护自己,如果一个家族连保护自己的兵力都没有了,那么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年代,还将如何生存下去。
生存即是不断壮大自己,而壮大自己除了保存实力,还有就是通过征战来汲取资源。
即将开始的陈留之战无疑就是高家可以名正言顺的扩张势力的时候,因为在这平时是会被太守及其它豪强势力打压的。
所以,高朗决定他必须要抓住这么一个机会,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个道理他是不懂的,可是前世乞讨受尽百家唾弃的教训告诉他,落后就要挨打,没钱就得饿肚子,甚至是死亡。
既然自己还揣着三国时期的历史穿越到了这里,那自己就不能再受那委屈。而且现在的自己已经不是孑身一人,他有自己的家,有父母兄弟,他要拼尽自己的全力,亲自去保护他们。
当然,高朗还没有忘记自己立下的誓言,有朝一日,他要亲手将袁氏一族推向绝路,他要让抛弃自己,抛弃家庭的那个人负出代价。
“父爱”这个词以后不会出现在高朗的脑海里,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他都不会再去幻想着那个人的身影。
高朗重拾那不堪回首的记忆,使得自己一时心潮起伏,他平定片刻之后,接着问高览道:“要你准备的东西都带了吗?”
“公子有命岂敢不遵!”高览说完对着屋外喊了声:“高义,拿进来!”
“什么东西?”高干一时来了兴趣,急忙冲到门口想要一睹为快。
只见屋外步履蹒跚走进一个人来,那人左右肩各搭一件甲胄,脖子上挂着两双军靴,两顶铁盔,正是高府家兵副统领高义。
“好家伙,这么一套够帅!”高干已经无法掩饰自己的激动之情,只见他赶紧从高义那里拿走了一套,已经迫不及待的穿上了身。
“当然够帅,这两套可都是咱兄弟从军需官那花大价钱给二位公子千挑万选的,全是一等一的上等货色,您看这分量,每一套都是黑金锻造的,保管二位公子穿上之后刀枪不入!”高义将这两套战甲背到着着实累坏了,不过比起让二位公子开心,这点都不算个事。
“东西是好,不够也好过头了!”高朗接着道:“我之前想要的只是普通士卒的藤甲,你带来的此等战甲只有主将方能装备,咱们此次只是充当马前小卒混入军营,如何穿的这些!”
“如何穿不得?咱们兄弟统领高家军便就是主将,我看穿着它们实至名归!”高干已经将一套都装备了上身,虽然他们年龄偏小,可身材不虚,看来大小正好合适。
“元才,你可不要忘了,咱们还未成年是参不了军的。就算是答应让你参军了,可母亲那一关你过的去?如果你想跟着打仗那就得偷偷潜进去,试问咱们不做低调的马前卒,难道做那冲锋陷阵的将军不成?”
高干早就在家里憋出了病来,只要有仗打,他什么都乐意干。可高朗的话犹如一盆冷水将高干浇了个透心凉,只听他“呀呀呀”怒骂道:“亏我还穿了半天,这破劳什子,高义,你拿来是不是存心气老子!”
高览、高义本是好意,毕竟这两套黑金甲几乎花光了他们二人的积蓄,可想到如今殷勤没献好,却惹得主子的谩骂,顿时也委屈到了极点。
不过高览略微一想,随即欣喜道:“二位公子,你们看这样可好,既然不宜显露,咱们可穿在里面,外边用外套包裹住,如此一来岂不是既保护了二位公子的金躯,又不显山露水!”
高干一拍脑门,大喜道:“我怎么没想到,还是你小子聪明!不过,这铁盔就不能戴了,算了,便宜你小子了!”
“公子,我如何敢用,我还是给您收着吧,等你日后再用!”高干说完,将自己头上的黑金铁盔套在了高义的头上,可是高义岂敢觊觎,赶紧取了下来给高干暂时收了起来。
一番推搡之后,这两套黑金甲胄高干、高朗最终还是收了下来。不过现在又有个问题来了,家母袁鸯平时对二子管教甚严,他们要如何才能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军营、甚至是上场抵御黄巾乱军了。
机会总是给有还准备的人,高家兄弟的机会还真就来了。
“咱们入营的时间我也想好了,母亲今晚就会去‘明觉寺’吃斋念佛为高家祈福,这一去恐怕得七天,我看咱们不如……”
以高朗为首的高家新一代领导团体,就这样悄悄的建立了起来,而他们面临的第一场战役,就是代表高家加入陈留大军阻击黄巾叛军彭脱部,这也是他们今后大小数百场征战的处子秀。
 ;。。。 ; ;
第014章:致命危机
子夜时分,夜空之中皓月高挂,繁星乱点,猫头鹰发出“咕咕”的叫声。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棂照射进东厢房一处木榻之上
这里本是高朗的居室,可是如今却是人去房空,不知道这里的主人去了哪里。
“走!”一个黑影出现在了西厢房院落里,在他将一封书信从一间厢房门缝之中塞了进去,随后招呼着身后的同伴从高府的一处低矮的围墙翻越了出去。
“哈哈,总算可以出来透透气了,长这么大没这么舒坦过!”刚出高家院墙,突然一人抑制不住的大声嚷嚷道。
“元才,此一去咱们可是去搏命的,希望你上了战场还能笑得出来!”
原来刚才大声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高家大公子高干。
“显谋,你我兄弟同心天下都能去得,如何还惧怕这区区的黄巾毛贼!”
“哼哼,天下之大你又去过哪里?人杰辈出,你又识得几人?少说那些大话,咱们赶紧赶路!”
教训高干的没有其他人,就是他的二弟高朗。
高朗此刻带着高干从高府偷偷的跑了出来,临行前还不忘给书法师傅蔡邕留了封书信,不过书信的内容可不是如实相告,而是写着“母入寺祈愿吾等不甚放心,遂决定兄弟齐伴母亲左右,七日便会……”等等诓骗之语。
“可是二位公子?”
高家兄弟还没跑出多远,突然发现前方道路边窜出一个人来,拦道便问。
“是我们,可是高览?”
黑灯瞎火的,要不是双方预约好了,恐怕谁都不会三更半夜的跑来这里会面。
“果真是公子!”高览跑近了低声说道,“马匹已经备好,请公子随我来!”
高家兄弟在高览的带领下不一会就来到了一处小树林里,而在那高义已经久候多时,并且给四人备下了四匹健马。
高家兄弟从小习武,自然也习过马术,他们率先跃上马匹,随后高览、高义相继上马,紧接着四人四骑往西方骑行,不久便消失在了黑幕当中。
高览一马当先在前引路,这里他不知道已经走过多少次了,所以他再熟悉不过。高家兄弟紧随其后,最后一位是高义,由他殿后以防万一。
一路上漆黑一片,唯有借着银泻而下的月光看清前方的道路。
马行不多时,夜幕之下,突然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出现在了高朗的面前。沿着运河岸边急速奔跑,高朗顿觉河风迎面扑来,好不凉爽。
远眺而望,高朗只见大运河蜿蜒千里,犹如一条通达九天云霄的墨龙,河水浅滩停泊着千叶扁舟,那星星点点的渔火串联在一起,仿佛是那墨龙之躯上的龙鳞一般闪亮晶莹。
顺着运河一路跑来,行了近乎半个时辰,高朗一行四人总算到达了陈留城的西城门。
如今兵临城下,西城门的警卫异常严密,就算是高朗等人亮明了高家军的身份,还是受到了戍卫的盘查。
“可以了,走吧,多给兄弟们杀几个毛贼!”
戍卫发现并无可疑,这才对高朗四人放了行,并且鼓舞道。
“这还要你说,不然我们去干什么,吃干饭么?”
高干刚嘀咕完,突然发现其余三人已经跑得远了,赶紧一收缰绳,双脚一夹马腹,紧紧跟了上去。
一行诸人出了西城门,眼见城郭渐渐模糊,突然高朗驻马而停,他举目眺望,只见前方沃野之上火光绵亘十数里,如同一条火龙将陈留城残绕了起来。
陈留城乃古之交通要塞,其交通四通八达,四周并无天然屏障。这在安平乐世是极好的所在,可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却是致命的,因为他无天险可守,每一处都是需要防守的地方。
很快,高朗便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虽然陈留守军与黄巾叛军人数相当,可是己方如此防守下去,无疑是平均了军力,实际上每一处的兵力总计还不足一万人。
“公子,有何不妥?”
高览看出了高朗的忧虑,他察言观色的问道。
“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先去高家军营地!驾!“
高朗将自己的忧虑暂且埋藏在了心里,因为自己的这个观点还无法让更多的人接受,毕竟自己现在只是一名籍籍无名的马前卒而已。
随着四人逼近西侧的军营,眼前的景色一下子让人瞧了不禁热血沸腾起来。
只见数以千计的军营帐篷鳞次栉比排列有序,宛如星空之中的天罡北斗。百余顶小帐簇拥着一顶中帐,十顶中帐又围绕着一顶大帐,如此相隔均匀,排列规整,宛如一朵绽开的莲花,盛放在了广袤沃土之上。
“西侧军领军的是谁?”高朗见军营、军纪严整,不禁好奇的问道。
“是司马赵宠,此人统领西军一万,刚好咱们高家军就被编入了西军之中!”
高览已经进过军营,所以他对高朗的提问随口应答道。
“司马赵宠?这个名字好像在听过,可是怎么一点都想不起来了!”高朗听着有点耳熟,可是此人究竟在三国史上可曾有过光辉的事迹就无法查实了。
“娘的,先进营再说,这里风大,小心闪了舌头!”高干早就对军旅生活向往许久,此时眼见军营就在前方而高朗却在这拉起了家常,如何叫他不心急。
眼见高干拍马而走,余下三人随即跟上,行到西军大寨辕门,突然被人堵住了去路,说是要验明身份方能入内。
好在高览已经混的脸熟,大寨戍卫不疑有他便将高家兄弟放了进去。
进了西军大寨,仿佛置身于迷宫一般,这里到处皆是同一色调的帐篷,要不是高览、高义带路,恐怕高家兄弟非迷路不可。
少时,四人进了一处中帐,高朗见这里有别于小帐,一问之下才知道如今的高览已经凭借着高家的威望被举荐为了西军的千夫长,难怪能住这么阔气的地方。
千夫长,顾名思义,那就是统领着手下一千名士卒,而其下还有百夫长、十夫长之分,如此一来层层分级,一层管一层,致使士卒同心协力,不至于一上战场就没了组织,乱了阵脚。
不过让高干兴奋的不是这里的环境以及高览的升迁,让他彻底疯狂的是这里的伙食真的是好到了爆,尤其是任君饮用的美酒,简直是到了他的天堂。
虽然高览款待二位少主的宵夜来了晚了些,可是高干不仅没有一丝的抱怨,还着实将高览、高义难得的夸了一通。
“大公子,今夜您就畅饮吧,不过明日开始进入高级战备阶段,是要禁酒的!”
高干虽然不忍心打断高干的雅兴,可是如今他们身在军营,如何能不按照军营的规矩办,他生怕自己不说到时候让高干出洋相可就不好了。
“什么?不喝酒哪有力气杀敌?谁定的规矩?”
很显然,高干刚觉得自己进入了天堂,这会却又陡闻噩耗,如何让他受得了。
众人哑然失笑,可是军营不比高府,岂是他们一两个人就能说的算了。
夜宵相当丰盛,除了美酒,还有半只烤全羊,下酒小菜更是不在话下,看来高览也着实花了不少的心思,果然忠心可嘉。
“放开那只烤羊腿,让我来!”
也许是饿得紧了,高干已经顾不得用刀具了,直接上去猛力撕咬起来,仿佛恶鬼投胎一样。
在高府实在憋坏了他们兄弟俩,尤其是高干,如今解放出来,哪里还是他过的日子。
“不好了,大旗要倒了,快来人呀……”
正当高府四人吃的津津有味的时候,突然听得帐外有人大声嚷嚷了起来,好像出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
“出去看看!”
高朗丢下餐具,赶紧跑了出去。
出来一看,高朗顿时惊呆了,只见西军大寨广场正中央一根约莫三四丈高的旗杆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倾斜了下来,要不是几个发现的兵卒在旗杆身后及时扯住了固定它的绳索,恐怕按这角度砸下来下面那座小帐中就寝的兵卒得被砸个稀巴烂。
“不好!”
高朗看出了情况不妙,因为拉住绳索的兵卒如何受到住这倾斜下来的千钧之力,只见他们一个个在地上被牵引着滑行起来,大旗倾斜的角度更加厉害起来。
“元才,高览、高义,快把大旗下面小帐里的兵卒全都叫出来,快!”眼见就要弄出人命,高朗二话不说,大步往大旗身后跑去。
也许是巧合,正当高朗跑到大旗后方的时候,左侧拉扯绳索的那两位兵卒顷刻间被掀翻了出去,腾空飞起的绳索犹如两条升空的游龙,眼见绳索渐远,高朗眼疾手快,一把拽住了它们。
入手极疼,高朗右手顿时被拽出了两条血痕,在巨力牵扯之下,高朗不得不双手其上,他卯足浑身的气力总算是稳住了大旗。
“我们不行了,你也快跑开!”
右侧的两名兵卒显然已经支撑不住了,只见他们急切的想要甩开绳索,因为缚在手掌之上每坚持一秒都是钻心的疼。
高朗也想松开,毕竟他现在的力气还不比两个成年人打多少,可是高干、高览、高义,这时已经遵照自己的命令分别去进入了小帐去疏散人群了,倘若自己这一松手,岂不是害了自己兄弟的性命。
“再坚持会,再坚持会……”
更要命的是现在正值深夜,兵卒大多已经进入了熟睡,一时没有救兵来帮忙。要不是他们几个夜不收的这么晚还不睡,恐怕也看到这场面。
“不行了,不行了……“
右侧的两名兵卒已经坚持了相当长的时间,他们的体力早就透支了,眼看大旗根本就没有一点拨正的迹象,他们的心底防线已经崩溃了。
“别撒手,别……”
高朗最不想看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右侧两名兵卒突然一齐撒手,大旗倾倒的全部重力瞬间加剧在了他的身上。
 ;。。。 ; ;
第015章:古之恶来
高朗只觉自己仿佛一支离弦的箭矢一般腾空被拽了出去,他心想,“完了,高干他们还没出来!”
就在高朗心灰意冷之际,突然,他飞起的身子骤然停顿在了半空,低首一看,只见一位虬髯大汉右臂拦腰将他夹住,左手上前只手扯住高览手中还未放脱的绳索,然后听得此大汉爆喝一声:“起!”,高朗手中的牵引之力顿时好像消失了一般。
大旗倾倒的牵引之力怎会消失,唯一的解释就是这大汉将所有的力量全都接了过去,不仅如此,欲要倒下的大旗居然渐渐立了起来,眼看就要回归原位。
高朗看的呆了,此人一手之力竟然将大旗给拉了回来,要知道刚才可是他们数人才勉强稳住,是根本就拉不动大旗的。
就在高朗震惊的同时,他的身子被那大汉放在了地上,随后此人双手并用,双臂骤然暴涨,听得其大喝一声:“立!”,那高耸入天的大旗居然稳稳的回到了原位。
“二弟,二弟,你没事吧,吓死我们了!”
高干此时已经将在波及范围之内的兵卒全都叫了出来,就在他们冲过来的时候,正是那大汉出手救下高朗之际。
高朗此时被惊住了,他不是被吓坏了,而是他看着眼前正在那固定大旗绳索的大汉,他猛然想起一个人来。
“司马赵宠,难怪这个名字这么熟悉,如果没猜错的话,此人就是……”
高朗的心越跳越快,他口中的那两个字呼之欲出。
“典韦,你是典韦!”
高朗激动的上前大声嚷道,仿佛是看到了稀世宝物一般。
那大汉固定好了绳索,抬头一看,吃惊的回道:“俺正是典韦,这位小兄弟面生的紧,不知你是怎么认识俺的?”
一吕二马三典韦,高朗怎么会不知道典韦的大名,论时间上来说,应该是闻名已逾千年了。
“英雄独典韦,闻风皆胆裂,望影总魂飞。猿臂持双戟,彪躯挂铁衣。淯河鏖战死,千古显神机。”
这是老王头说到典韦的时候最爱吟的一首评注诗,高朗受其影响也被典韦的英雄气概给深深的吸引了,尤其是他壮烈的最后一战,那片段如今还牢牢的记在了高朗的脑海中。
“时典韦部下兵校尚有十余人,皆殊死恶战,无不以一当十。但张绣军前后兼至益多,典韦以长戟左右击之,一戟击去,便将贼兵十余支矛摧断。后典韦左右死伤者略尽,典韦本身亦被数十创,双方短兵接战,贼兵往前搏斗。典韦便徒手挟着两人击杀之,其余贼众不敢近前。典韦复前冲突贼众,又杀数人,然而伤创重发,典韦就此怒目大骂而死……”
死的壮烈,死的其所,难怪曹操刚见典韦时,闻其驱虎过涧之举便称其为“古之恶来”,此号配他当真恰如其分。
高朗最敬佩忠心、勇猛之人,而典韦刚好符合以上两点,如何不叫高朗心生钦佩之情。
勇冠三军的虎将如今就在高朗的面前站着,按现在的历史进程来看,此时的典韦应该还是司马赵宠帐下一位籍籍无名的兵卒而已,难怪当初听到西军统领司马赵宠其名时高朗会如此既陌生又熟悉,原来陌生的是司马赵宠,而熟悉的却是他背后的典韦呀。
面对典韦的发问,高朗按捺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回答道:“在下早闻典兄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之幸,帐中略备薄酒,不知典兄可有雅兴痛饮几杯?”
“这……”典韦吞吞吐吐,好似有着什么难言之隐。
“怎么,典兄不肯赏脸吗?”
“不是,只是俺……”
就在典韦踌躇之际,忽然不知道从哪冒出来一个女子,扯着嗓子大声喊道:“老典,死哪去了,赶紧过来把洗脚水给老娘倒了!”
典韦一惊,随后对着高朗等人敬谢不敏道:“改日,改日……”
“哈哈,怎么,这大黑汉还惧内?”高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