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有种后宫叫德妃-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G教你们的?”

    门外头,太子吃力地从地上爬起来,梁公公早就带着小太监退开了,没得在跟前受气,太子孤零零的在那儿,走了半天后才有毓庆宫的人来伺候他,回到自己的屋子,脸色煞白心噗噗直跳,方才父亲那眼底的怒意震得他魂魄都要散了,听见了吧?自己负气说的那些话,皇阿玛都听见了吧?

    过了许久,门外有侍卫来禀告,说船只准备好了,要准备侍奉皇帝登船,太子忙打起精神出来,父子俩相见虽尴尬,但皇帝旁若无事,还是让太子伺候在左右,顺利登上龙船。而此刻娘娘们也有了消息传来,说和嫔娘娘回京去料理这事儿,毕竟孩子养在储秀宫,怕佟贵妃一人忙不过来。

    可等和嫔穿戴齐整来向皇帝告辞时,皇帝突然说:“让太子护送你回京。”

    十三十四皆是一愣,互相使眼色,想着要不要主动替太子承担下这个责任,可皇阿玛却接着说:“都是朕的儿子,只不过因生母是汉家人,朝臣们大多忽视朕的这些小儿子们,正好借这件事,好好给十九办身后事,不必太铺张隆重,但心意要在。胤礽,你替朕向朝臣们明示,对朕的阿哥们,要一视同仁。”

    太子有些发呆,一时没接父亲的话,倒是胤禵道:“皇阿玛,要不要我们兄弟护送太子和和嫔娘娘一段路。”

    “这就登船走了,你们折回去,再如何追上来?”玄烨不屑,再对和嫔道,“一路与太子同行,你自己照顾自己,太子不宜多来关心你,你别怪他不尽心。”

    和嫔落落大方地说:“万岁爷白嘱咐这些话,臣妾还不懂吗?您放心就是了。”便对太子笑道,“好在路程不远,我这儿的事太子不必担心,咱们早些回去安顿了十九阿哥的身后事才好。”

    太子这才醒过神来,领过旨意,向父亲保证他会把事情办好,玄烨则也客气地说:“朕回京路上,你就一路南下,咱们在哪儿碰面都成,朕好歹再带你逛一逛,你算着日子走吧,便是办完了这件事直接赶过来也成。”

    太子一一答应着,众人这就要散了,和嫔与他一道在岸上看着所有的船只离岸,太子再护送和嫔登车。他到这会儿还云里雾里的,皇阿玛这算是打他的脸,还是想让他明白自己没被讨厌,怎么如今越发弄不清老爷子的心思,但这事儿不管怎么算,都是他倒霉。

    两处分道扬镳,圣驾乘舟而下,儿子们离了皇阿玛的龙舟,坐小船来德妃娘娘的船,十二阿哥继续乘小船四周巡防,十三十四则往母亲的船舱来,岚琪正抄经文,预备回头祭给小十九,俩儿子人高马大地闯进来,她嗔怪:“你们一上船,我这儿就地动山摇的,脚步轻些,额娘要晕了。”

    两人见母亲抄经文,不敢放肆,静静在一旁等了会儿,岚琪放下手里的东西过来,十四便道:“还以为额娘又要折回去了。”

    岚琪道:“额娘有年纪了,回去的路太赶,我颠簸不起了。”

    十三笑道:“怪不得今年这么早就换水路,皇阿玛是怕颠着额娘?”

    之后说起十九阿哥的事,那孩子养在储秀宫他们几乎没见过,又一直病怏怏的不好,这会儿孩子没了,大家不过提一提,正经要悲伤的话,也实在挤不出什么眼泪。可他们不会像太子那样咋呼地嚷嚷出来,结果还给皇阿玛逮个正着,这事儿要说,太子也挺冤的。

    十四道:“我们没敢露面,怕皇阿玛责骂太子,我们露脸就尴尬了。”

    岚琪静静听着,见儿子这么说,不免笑:“你们也开始长心眼了?反正不要做歪门邪道的事,人情往来时多张长个心眼也是应该的。至于太子的一切,的确不该有你们什么事儿,他是储君,你们可有君臣之别。”

    十四嗤笑,问母亲:“大清交给他?”

    岚琪一怔,不等她出言呵斥,胤祥已重重拍了弟弟一脑袋,骂道:“胡说八道,你再这么口没遮拦,我可告诉四哥了。”

    胤禵一脸的不服气,可眼底果然有惧色,撇着嘴嘀咕什么又不敢说出口,看得岚琪一阵好笑,心里默默希望,将来的路再怎么不好走,老天爷也别分开他们兄弟。

    这历朝历代哪一个帝王不是踩着血走上龙椅的,从前有太皇太后力挽狂澜扶持幼小的玄烨,可将来玄烨若不在,不论自己还在不在,岚琪都清楚她的斤两,她连太皇太后半分都不及,又何以指点江山,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教养这些孩子,陪伴玄烨一辈子。

    “额娘,您别生气,我会管着十四。”胤祥见母亲面上神情不好,忙上来哄她高兴。

    岚琪这才回过神,自嘲想得太多了,把眼门前的日子过好,好好调和他们兄弟间的关系,才是正道,便责怪小儿子:“总说额娘偏心你十三哥,你这么毛躁不懂事,我还偏心你不成?”

    十四揉着脑袋说:“总是我吃亏喽,十三哥若说错话,我敢往他头上招呼么?”

    母子间说说玩笑话倒是自在,但岚琪心里惦记玄烨方才动了怒,而十九阿哥曾是他洋洋得意五十岁得子的骄傲,这下没了,就算没多少感情,也免不了难过,便一心想着等船到下一处靠岸时去龙船上陪他说说话,但皇帝此番到底还是来做正经事的,之后轮得到儿子们跟去父亲身边,她这个女眷也不该过去碍手碍脚。

    那之后,竟是过了散天,两人才刚刚见一面,而此刻玄烨早就消了对太子的怒意,岚琪本不打算提起,却恰逢底下人来禀告,说太子与和嫔顺利抵京了。

    玄烨道:“朕本以为,你又要回去。”

    “儿子们也这么想呢,可是臣妾不敢逞强,您看太子与和嫔走得那么急,他们到底年轻,臣妾可受不住这样的颠簸了。”岚琪为玄烨侍弄茶水,言及太子,有心看了看玄烨的脸色,皇帝果然一脸暗沉,接过她手里的茶时,念道,“再没有感情,也是他的兄弟;高答应再低微,也是朕的后宫,他什么都看不起,他眼里到底还放得下什么?”

    岚琪当做没听见,又道:“臣妾还舍不得皇上,私心也不想半途折回去。”

    玄烨望着她,两人的话看似没对上,实际是对上了,岚琪便开口道:“皇上算了吧,太子自己一定也后悔,其实别人和他都差不多,只不过大家都不说出口。”

    玄烨苦笑:“难得还有人,敢帮他说句话。”

    岚琪绕到他身后,给他按着发胀的脑袋,温柔地说:“江南百姓还等着见天颜,皇上要高高兴兴的才好。”

    玄烨接过她的手握在掌心,舒口气道:“是啊,朕何必耷拉着脸,他都不在跟前了,更该高兴些才对。咱们这次好好走一遭,明日大船靠岸,朕带你去岸边田埂里走一走。”
831难以实现的遗愿(三更到
    听说要停船上岸走,岚琪还以为所有人都会去,不想翌日大船靠在江边,皇帝却是脱下龙袍,带着她微服私访。还记得当年那个吝啬抠门的小丫头,还记得酒馆里店小二喊他们少爷少奶奶,时光荏苒,两人发间都已添了银丝,彼此的感情却在岁月里越积越深,执手走在田埂间,一言一笑更胜当年的情怀。

    田间农作的人们,看到锦衣华服的老爷夫人过来,却不顾田里肮脏,大大方方与他们坐在草垛上说话,借他们的粗瓷碗喝茶末子冲的茶汤。岚琪早已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喝茶都是用山泉露水,每年举国最好的茶叶往宫里送,旧年陈茶都用来充枕头芯子,这浑浊苦涩的茶汤含在嘴里,着实咽得艰难,可是看玄烨豪饮,与农家言笑甚欢,她也努力让自己把茶汤咽下去。

    离开时,岚琪把出门时环春给的碎银子,抓了几块给那家的小孙子,与玄烨走远时,但听皇帝问她:“刚才那茶水,你咽不下去?”

    岚琪尴尬地点了点头:“皇上不要怪我,在宫里三十年,吃穿都是天下最好的,臣妾也想像您一样亲民,可实在做不来。”

    玄烨笑道:“那茶水朕也咽不下去,可一想到老百姓们就是喝着这样的茶汤,一锄头一锄头犁下大清的疆土,就觉得没什么喝不下去的了。我们去五台山那次,温宪随朕在河边遇见做饭的农家,一碗糙米饭就着酱菜,吃得可香了。你啊,不如女儿。”

    岚琪欣慰地笑:“孩子比我强,是做娘的骄傲。现在想来,温宪的确扛得起,到底是皇上的闺女。”

    玄烨笑悠悠看她一眼,温和地要她小心脚下,携手走到田头上,放眼一望无际的田地。正是春耕时节,满目肥沃的土壤,条件好些的农家还有黄牛犁地,不大好的就只能靠双手翻土,一排一排播下种子,辛勤耕作风雨灌溉后,才能有粮食收成,玄烨感慨地说:“朕从未犁过一亩地,从未种过一棵稻,大清是靠这些人辛辛苦苦养活的,朕偶尔会困惑,皇权帝位,到底是什么?”

    岚琪笑道:“那果然是皇上才会困惑的事,对农家来说,老天爷雨水丰沛少灾少难,就心满意足了。对臣妾来说,皇上龙体康健,儿孙平安有出息,也心满意足了。每个人所想的都不同,一朝一代只能有一个君王,皇上就别指望有人能为您解惑君王之道,还得靠前人经验,靠您自己悟。”

    玄烨啧啧道:“随随便便就是一番大道理,朕倒是及不上你了,那些年给你看的书,没白费功夫。”

    岚琪连连摇头:“那些书可一辈子都不想再看,那时候一心想,自己多读些书,能和您说上话,有气质有内涵,做个尊贵体面的后宫妃嫔。真是年少热血,如今一把年纪,归于平淡,就只惦记着,皇上每天的饭能不能吃得香,只惦记着小孙儿们有没有长个儿。”

    言语间,玄烨已是情到深处,掏出心窝子的话,不由自主地说出口:“那时候朕想着,如何做个好皇帝叫天下臣服叫老臣们闭嘴,如今一把年纪,却担心这龙椅怎么传下去,怕儿子们打破头,怕我百年之后,就朝廷动摇江山不保。怕我辛苦一辈子的心血,被他们生生糟践。”

    岚琪听得眉头紧蹙,忧心忡忡地看着玄烨,玄烨也惊讶自己又说出这种话,长长舒一口气,且笑:“所以朕不能贪图享乐,哪怕辛苦到生命最后一刻,这巍巍江山多繁荣一天也是好的。”

    “反正,我陪着你。”

    “不然找哪个陪?”

    两人相视而笑的温情,催暖了春风,玄烨禁不住抬起她的手背轻轻一吻,他道:“老天爷若赐朕长寿,大概不是要朕多做几年皇帝。”

    岚琪不解,笑问是什么,玄烨紧紧握着她的手说:“是要与你这一辈子,再多相伴几年。”

    “刚刚还江山天下的豪迈壮阔,转眼就编好听的话来哄人。”岚琪心里又甜又暖,深情地望着他说,“下辈子若相遇,你不要做皇帝,不要有三妻四妾,一辈子就守着我一个人。”

    玄烨颔首,轻声道:“这一世亏欠了你,就要下一世报偿,这样下辈子,朕就一定能找到你。”

    岚琪矫情地笑着:“想想下辈子还要伺候你,真是挺冤的。”

    笑声随风飘散在田间,风和日丽云淡风轻,谁不愿停在这美好平静的时光,可他们身为帝王,身为帝王之妃,注定了一生的不平静。

    便是此刻,太子与和嫔回到京城,和嫔回内宫协助料理十九阿哥的身后事,朝臣和众阿哥之间,却议论起了太子被送回来的事,对他们来说,十九阿哥到底是蒙满妃嫔生的,还是汉家女子生的,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如今这般境遇,到底几时是个尽头。

    早年皇帝将太子视若珍宝,从小养在身边,后宫在得宠的妃嫔生下的孩子,也从未有这般待遇,可一年一年地过去,大臣们突然醒过味儿的时候,皇帝与太子,早不是当年那对父子,有人说是太子自作孽折腾掉了皇帝对他的信任,也有人说是后宫妃嫔使绊子吹枕头风,迷惑得皇帝对太子诸多不满,不论究竟何种缘故,太子这个位置保不住,是迟早的事。

    恨就恨皇帝将这件事悬而不决,大臣们要战队,要抱团,要堵上身家性命来压筹码,这样一年一年的拖着,眼瞧着太子快被逼疯了,大臣们也都没耐心了,于是渐渐发出另一种声音,与其等皇帝重新选了什么人他们再靠过去,不如扶持某一位,将来东宫动摇时鼎力支持,皇帝终究是一个人,大臣们真的报了团,他也不能坐视不理。

    那一日国舅府的男丁聚在佟国维的书房商议大事,事情过后留下几个嫡系子弟,隆科多站在一旁,见舜安颜给佟国维上茶,顺道给他这个叔叔端了一碗,隆科多就笑:“好歹你曾是四贝勒嫡亲的妹夫,如今大大方方地和八贝勒走得近,莫说人家诟病你,八贝勒能对你推心置腹吗?何必拿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

    佟国维干咳了一声,隆科多呵呵一笑,不服气地别过脸去,佟国维则问他:“你最近的差事做得还不错,有没有想找些别的事来做?”

    隆科多摇头:“侄儿现在挺好的,有好差事,您留给舜安颜吧。”

    佟国维道:“我们与四贝勒,终归沾亲带故,不如你往后多去贝勒府走动走动,你与阿灵阿不是说得上话吗?借他们家福晋的关系,总之随便怎么套近乎都成,我安排你几件差事向四贝勒报告,你之后好好地去做。”

    隆科多不解,佟国维坦率地说:“如今外头都在折腾,皇上那儿还没动心思呢,他们倒先选起新太子了。你们都是佟家子孙,一荣共荣一损俱损,舜安颜跟了八阿哥,你去跟着四阿哥。我行将就木,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将来万一有什么事,舜安颜做侄儿的总会拉叔叔一把,你做叔叔的,也别抛下亲侄子。”

    隆科多满面狐疑地看着叔父,又看了看舜安颜,年轻人面无表情,静静地站在一边,见叔叔盯着自己看,他才稍稍颔首示意,隆科多苦笑:“也是,四阿哥当初把你打成那样,之后半句表示的话也没有,你们再凑堆一起,也怪辛苦的。”他又叹气说,“叔父,可四贝勒怕是瞧不上我,未必肯亲近。”

    佟国维冷笑:“瞧不瞧得上,你试过才知道。”

    隆科多走后,佟国维把孙子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问:“你铁了心跟八阿哥?他虽好,可处处矮人一截,我看皇上未必选他,近来又常卷入是非之中,且与大阿哥为伍,你做什么非要跟他?”

    舜安颜淡定地说:“将来的事可说不定,八阿哥若赢了呢?皇上当初是被先帝送出去的孩子,姑祖母也并不受先帝待见,皇上不是照样做了皇帝。”

    佟国维摸着苍白的胡子,若有所思,半晌才对孙子说:“那你就要一门心思把八贝勒推上大位,不然就是输了。”沉重地叹息,“你姑母的遗愿,怕是不能成了,我们家和永和宫真真是八字不合。”

    同是这日,胤禛从宫里办了十九阿哥的身后事回来,其实不成年的皇子丧礼都很简单,根本不需要太子特地赶回来,说什么要对蒙满妃嫔和汉家妃嫔所生的皇子一视同仁,大清的儿皇帝是满人,上万万的老百姓都是汉人,一视同仁四个字,大概也就写起来简单。

    胤禛对毓溪说:“皇阿玛临时起意把太子送回来,回头还要送太子出去,他来来回回也实在够辛苦的。太子要我之后随他同行,你想不想出门走一走?”

    毓溪摇头,说那样出门也不自在的,说话间下人来禀告说大夫进府了,胤禛以为毓溪身体不舒服,毓溪看了他一眼,不耐烦地说:“这个家里还有别人呢,琳格格病了几天了,你可知道?”
832朕会好好培养他
    胤禛听着新鲜,他还真不知道花房里那个钮祜禄氏病了,皇帝出巡后,他这几日比之前多出去走动,一时忙了,更顾不上家里。自然毓溪身上,他事无巨细都放在心间,可换了别人,毓溪若不提,他压根儿不会上心。

    而这个钮祜禄氏,他仍旧是不会在意,毓溪说请了大夫,他便道:“既然请了大夫,那就好好医治,我又不懂医术。”

    毓溪无奈地望着她,她心里着急,但也有分寸,额娘把话对她说得很清楚了,子嗣再重要,也重不过她和胤禛的情分,这事儿必须慢慢来,这个钮祜禄氏不合他心意,那就等将来遇见讨他喜欢的再着急。可毓溪就是瞧着琳格格乖巧懂事,比起宋氏李氏来,都是值得喜欢的人,可胤禛这么无情地撂着人家不管不问,真怕有一日寒心了,把人逼急了再闹出点什么。

    “我知道,你怨我不和你商量,就撺掇额娘答应了这件事。”毓溪不再劝胤禛,正经道,“我再也不会劝你去她房里,也不盼着她给你生孩子,但人嫁进来了,又是我选的,我必然把她当亲妹妹一样对待,不说李氏宋氏,而是将来你若有喜欢的新人进门,我可不容许有谁欺负她。”

    胤禛只是笑:“没有的事儿,这个家还不是你说了算?”

    毓溪睨他一眼,苦笑道:“皇阿玛的心意,你是真的不懂?”

    胤禛没转过弯儿来,问什么心意,毓溪道:“皇阿玛叫你把侧福晋从西苑正房里腾出来,就单单为了风水?”

    “不然……呢?”胤禛应得牵强,但已经会意。

    “将来不论家里再添什么人,我还是会为你好好操持这个家。”毓溪说到这儿,叹一声,似乎放下了,“可现在说有什么用,你是被惯坏了的人,谁晓得你下一回,又出什么幺蛾子,反正我是强不过你的。”

    胤禛见毓溪语气缓和,忙蹭到身边哄着:“还有哪个惯着我,还不是你?至于那些事,不说将来的人如何,就是花房里那位,我也不是讨厌人家,你多少体谅我些,我如今没那点心思。关心不关心的,何必眼巴巴地去对她好,让她平添念想,要么就真对人家好,是不是?”

    毓溪在他身上捶了一拳头:“我拿你怎么办?”

    胤禛不愿和毓溪发生争执,他们彼此让一步,就吵不起来,妻子是一门心思为自己好,他不领情就算了,别再伤了人。见毓溪软软的,安下心爱不释手地说:“我守着你,就心满意足了。”

    哄自家女人,男人但凡花点心思,几句话就能把人捧上天,让人对自己死心塌地,可对付外头的人,就不那么容易。他们这些皇阿哥周旋在老奸巨猾的大臣中间,一切都要看着办,无论是被他们无视还是被巴结,每说一句话都要再三斟酌,不然一步错步步错,进了错的圈子走错的路,再想要全身而退,就难了。

    便是那之后几天,国舅府的隆科多突然频繁地出现在四阿哥面前,不知怎么隆科多手里会有差事要向他汇报。而旁人眼里,隆科多一向是个嘴里圆滑可没什么能耐的人,不过是靠着祖荫到处混口饭吃。但这些天胤禛与他接触下来,却觉得这个人不那么简单,若说他是纨绔子弟游戏人生,不如说他是在人前装傻充愣,他肚子里有花花肠子,也有办事的能耐。

    想来也是,国舅府家大业大,他想在大家族里生存有立足之地,没点本事,早就被叔伯侄子排挤在外头了,这些大家族里的明争暗斗,可不比皇家朝堂容易对付,可国舅府的事儿,始终那里有他隆科多的身影存在,就算是个在所有人嘴里都没出息的家伙,可被人记住了,就是他的本事。

    深宫里,十九阿哥的事过去后,和嫔是不会再离宫追着圣驾南下,也不会像太子那样,等皇帝回程时再去迎候,便是佟贵妃为了高答应的十九阿哥殁了而伤心,就够她应付一阵子的,如今储秀宫的事儿渐渐都在她身上,这日荣妃宜妃几位来到慰问,佟贵妃说头疼不想见人,也是她陪着接待了几位娘娘,与高答应道安慰后,在她的屋子里坐着说话。

    说起和嫔半道上折回来,有人说她不在皇上身边,指不定皇上又要从江南带什么人回来,和嫔却笑悠悠说:“德妃娘娘在呢,皇上若当着德妃娘娘的面还要带新人回宫,那臣妾在不在,还不都一样?”

    宜妃不屑,把心思摆在脸上说:“她也不看看自己什么年纪了,真是越老越没脸没皮。”

    惠妃笑她:“万岁爷问你去不去,你自己不要去的。”

    “我不是身体不好吗?”宜妃嘴上硬着,心里却悔得肠子都青了,气哼哼地说,“皇上但凡晚几天南下,我自然就跟着一道去了。”

    惠妃朝荣妃看一眼,轻声道:“那你这会儿说人家没脸没皮,难道你跟着一起去,我们也在家里这样说你?”

    和嫔不愿她们在自己屋里拌嘴,正不知说什么话好,眼巴巴儿地看着荣妃娘娘求助,荣妃却只笑而不语,眼看宜妃又要纠缠问外头的事,储秀宫的人急匆匆进来,在她耳边低语,宜妃见状嚷嚷问:“什么事,我们不能听?”

    和嫔忙道:“不是不能听,他们瞎谨慎的。是阿哥所送来的消息,说苏麻喇嬷嬷不大好了。”

    宜妃唏嘘一声:“那把年纪了,还能好吗?”

    可众人不敢怠慢,即便嬷嬷这几年只管躺着连话都不大说了,可皇上照旧隔些日子会去阿哥所探望他,要底下的人和太医院精心照顾着,只是人终究要老去,如今太医院说不好,怕是大限将至。

    荣妃惠妃急忙往阿哥所来,十四福晋和侧福晋正在那儿问太医的话,荣妃忙道:“你怀着孩子,小心歇着去。”

    完颜氏则道:“额娘出门前再三叮嘱,嬷嬷的事儿不能大意。”

    众人问太医如何,果然如她们所想,嬷嬷是风烛残年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指不定哪一天晚上就安详地老去,此刻荣妃几人进门探望她,嬷嬷已经不知人事,不过是还悬着一口气。

    她们再折回储秀宫,与佟贵妃商议如何把这事儿送出去,最后决定直接告诉德妃,让她斟酌怎么告诉皇帝。而太子那里,必然也会知道这件事,太子如何送出去给皇帝,她们就管不着了。

    苏麻喇嬷嬷是皇帝最敬重的人之一,太皇太后死后,皇帝将对祖母的情意都放在了嬷嬷的身上,嬷嬷胜在身子健朗,竟又陪了皇帝十来年,可再健康也熬不过岁月,连裕亲王、恭亲王都撒手人寰,嬷嬷迟早要离开。

    对于此,玄烨心中早有准备,消息传到面前时,稍稍思量后,就决定继续南下,嬷嬷毕竟只是嬷嬷,他没道理抛下整个江南回去料理老人家的事,他相信嬷嬷不会怪他,也信嬷嬷一定会等他。

    圣驾南巡的计划没有改变,岚琪也寸步不离地陪在玄烨身边,京城没有再传来嬷嬷命悬一线的话。直到闰四月,圣驾回京,太子在济南府迎到皇帝,父子一同回宫,一进紫禁城,玄烨就带着太子和十二阿哥往阿哥所来。

    嬷嬷似乎是知道玄烨归来,精神竟好了些,皇帝与她说话,嬷嬷能有些反应,甚至吐出几个字,这让玄烨很高兴,之后恢复朝政,时不时就会到阿哥所来看望嬷嬷,两人关着门会说些话,众人都知道,皇帝或许就是在吐露心事,至少嬷嬷如今,是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辅佐帝王了。

    夏日一步步逼近,苏麻喇嬷嬷熬过了炎炎酷暑,眼瞧着入了秋,一直说不成了的老人家,竟是一月一月地挺过来,渐渐的人们也失去了耐心和热情,起先还围着嬷嬷转悠,盼着皇帝念他们的好,可几个月下来,几乎都淡了。

    中秋前,一日雨后初晴,玄烨看折子累了,便让梁总管带两个小太监,本只是出去走走,可信步到了阿哥所,便顺道折进来看望嬷嬷。

    看宫女给嬷嬷喝了药,他坐在边上握着嬷嬷枯木一般的手,这双手曾经教他写下一笔一划,也教他写下了整个江山,玄烨想到宫女说嬷嬷如今腹中积血,灌药已经没什么用,活着只是受累时,他禁不住眼眶红润,与嬷嬷道:“您安心走吧,见了皇祖母替朕道一声,大清的江山,好着呢。”

    这一边,十三阿哥带着福晋进宫到永和宫请安,离开时福晋说想见见弟妹,夫妻俩辗转来阿哥所,并不知皇帝就在嬷嬷那里,妯娌说话时,十三便说去看一眼嬷嬷。

    他来时见梁总管在门口,才知道皇阿玛在这里,梁总管心想没什么要紧事,又是皇上喜爱的十三阿哥,一时没多想,不等禀告,便让十三阿哥直接往里头走了。

    胤祥静悄悄地来,怕吵着嬷嬷和皇阿玛,不想刚刚跨进门,却见父亲凑在嬷嬷耳边说:“您替朕告诉皇祖母,立太子的事儿,我当初该多听皇祖母一句话。可如今虽然后悔了,也另选好了新的人,皇祖母最喜欢的四阿哥,朕会好好培养他。”
833父与子的信任(还有更新
    苏麻喇嬷嬷对此有了反应,朝皇帝伸出手,玄烨笑着握着她道:“嬷嬷来日见了皇祖母,记得替朕……”话未完,忽然警觉到门前有人,抬头一看,但见胤祥愣在那里,玄烨知道自己方才对嬷嬷说了句什么,十三阿哥这般发呆的神情,必然是什么都听见了。

    “嬷嬷您歇着,朕明日再来看你。”玄烨温和地对嬷嬷说了这句,老人家发出些许声音,已是难以言语了。玄烨负手走出来,与儿子擦肩而过时,道,“你跟朕来。”

    女眷这边,听说皇帝带着十三阿哥往园子里散步去了,十四福晋才知道皇帝到了阿哥所,连连自责:“胤禵若知道,该怪我了,皇上也真是的,来了也不言语一声。”

    十三福晋笑道:“怪不着你的,你眼下养着胎,他还敢把你怎么着?”

    完颜氏则道:“也是,他忙得三天两头不在跟前,我还盼着他来说说我呢。嫂嫂要时常来陪陪我,咱们才有话说呢。”

    “我是瞧着妯娌们轮番来看你看嬷嬷,你这边闹哄哄的,我过来只给你添麻烦。”十三福晋笑说,“今天这样子没别人在,我就该来了。”

    完颜氏却毫不掩饰,略不耐烦地道:“那些人来,哪儿是看我看嬷嬷,就是应个景做些样子给上头看的。”又柳眉紧蹙,拉着嫂嫂道,“特别是八福晋,她盯着我的肚子看,那眼神是直愣愣的,看得人背脊发凉。九福晋她们来嚷嚷一阵,我倒也不在乎,走了便清静了,可八福晋一来就盯着我的肚子看,我都不敢多看她一眼,她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