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剑出华山-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左冷禅凭着自创寒冰真气,突破‘知见障’的几率反倒比方正、冲虚二人高得多。
可惜寒冰真气终究止步于‘术’,本质上仍是一种有意识的运用阴阳真气的精妙法门,按等级最多与截剑术的前两卷差不多,未能达至有意无意之间的入微妙境。
若是有一日,左冷禅能够将寒冰真气推衍至‘技近乎道’的程度,或可藉此晋入更高一层的境界。
而封不平精修紫霞神功,固然在性命双*修的炼气一途厚积薄发,更由岳不群口中得知‘知见障’之秘,但最终能否突破此一关卡,还得看他的悟性、才情及机缘,否则旁人提点再多也是枉然!
待得方正、冲虚诸人上到‘千尺幢’尽头之时,岳不群、风清扬已然在此相候,客气几句之后,又引着方正等人在山道上向北折一段,来到‘百丈峡’之下,复又见到夹道两旁同样蒙着巨幅红布的峭壁。
在方正等人的惊讶神情中,岳不群再次挥袖掀开红布,露出石壁上密密麻麻的篆字经文,间或有三十六幅图形,为首乃是【全真混元真经】大字名称。
阅览之后,方正等人才发现,此乃一门循序渐进、动静相合的内功,博采道、佛、儒三家性命双*修之精要,精微奥妙,可谓世间最为顶尖的内功绝学。
此诀贵在门槛极低,最开始简单易行,纵使过了习武筑基的年龄段,亦可照诀修炼,虽不见得能够修炼出真气,但强健精气,延年益寿不在话下,而且根骨资质较差的孩童,亦可借由其中的易筋锻骨篇洗涤身体,改善资质,只要持之以恒,终归有所成就。
亦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疗伤部分,不仅疗伤效果非是等闲内功可比,而且更涉及如何运用阴阳真气的不同性质滋补伤势,化解异力,既精且巧。
而此诀最后部分,论及天下内功本质,微言大义,博大精深之处,不输于少林易筋经、武当纯阳无极功。
当然,方正从易筋锻骨篇中看出了少林易筋经的部分秘诀,左冷禅也从疗伤篇看出了自创的寒冰真气的部分窍要。
但二人都心机深沉,固然暗自忌惮,亦或无奈苦涩,而面上都未曾泄露一分一毫。
实际上,经过数年的苦心孤诣,岳不群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再加上自己精修天人感应,融入天地感悟所创的【元始真经】前面大半部分已现雏形。
只消再借助‘天人合一’之时具有的破除虚妄、直指本质的入微状态稍稍加以修善,补足【炼神返虚】部分,即可圆满大成。
当然,岳不群自创的【元始真经】终究最契合自身独特的精气神,入门倒也简单,不挑资质,但随后心境、悟性、意志等各方面要求之高,简直令人发指。
别人既无法完美复制他的成长道路,自然也就无法完美修成【元始真经】。
若是似懂非懂,不明就里便强行修炼,虽不至于走火入魔,但也会照猫画虎反类犬,练得不伦不类,威力不足。
所以,岳不群就全方面放低要求,弄出了个简化版,即‘百丈峡’石壁上所刻的【全真混元真经】。
虽然这简化版在精微奥妙程度上不及原版【元始真经】,但在其他人身上的修炼效果反而更为突出,因糅合了【九阴真经】、【易筋经】、【葵花宝典】、【寒冰真气】、【蛤蟆功】、【玉*女心经】、【混元功】、【抱元劲】、【欢喜禅功】、【神照经】、【枯荣禅功】、【阿罗汉神功】、【少阳神功】、【童子功】、【风雷劲】等等内功精髓,已达有为法的极限。
这也是方正、左冷禅都从中找出自家武功部分秘诀的原因。
在岳不群的设想中,未来全面提升人体素质,促进人类进化,科学研究精气神奥秘,都要靠通传天下,人人修炼的【全真混元真经】来实现。
第二百四十章逆袭才是王道
夕阳西下,余辉徘徊,刻着无数剑招的明黄石壁上泛起淡淡红晕。
最后一波五岳弟子,哦不,应该说是全真通天剑宗弟子,强行将沉浸在剑招之海深处的心神收回自身,恋恋不舍的下峰离去。
出了‘千尺幢’夹道下端,途经数丈高的巨石上‘万剑归一,云台圣壁’八个宽深逾寸的煊赫大字之时,众人均感觉到一股凌厉慑人之意勃勃欲发,正面视之则如利刃刺目,心生畏惧,避而不视则又觉芒刺在肤,汗毛直立。
每每经历这种独特感受,都让众人情不自禁的想起那道独步天下的紫色身影。
在今日上峰的数千人都见识了‘千尺幢’、‘百丈崖’石壁上的剑术、内功之后,‘万剑归一,合为一宗’之事便顺理成章的达成了。
而在方正、冲虚、张金鳌等各派宾客的建议及见证下,天下各个剑道门户并派合宗,融汇为一,又因石壁上截剑三卷剑道通天,精妙绝伦,无人不服,遂称这天下唯一的剑道圣宗为‘通天剑宗’,并以岳不群促成万剑归一之举功德无量,且其剑道通神,无人能敌,遂奉岳不群为‘通天教主’,执掌剑道圣宗,驱策天下所有剑客。
当然,练剑又如何能不练气?
鉴于全真教无私弘扬的【全真混元真经】低入高出,老少咸宜,至精至纯,玄奇莫测,所有通天剑宗弟子一致同意以【全真混元真经】为圣宗主修内功,因而不可避免的将通天剑宗挂在全真教旗下,亦称全真通天剑宗。
至此,全真教在岳不群手中彻底登临武林第一大宗之位,且为武林公认的剑道圣地,气功源流。
为将今日盛举铭刻青史,供后人瞻仰,岳不群施展先天剑罡之绝技,罡气弥漫,剑意纵横,在‘千尺幢’入口刻下‘万剑归一,云台圣壁’八字,凌厉剑意浸透巨石,永世不衰。随后又在‘百丈峡’壁侧刻下‘大道全真,混元一气’八字,混元意境阴阳既济,周行不殆。
后世悟性绝佳者,有缘得见,或可从此十六字中一窥岳不群的剑道、玄功精髓。
自此,全真华山已成武林圣地,声望之尊,地位之崇,可谓一时无二,少林武当远不及矣。
朝阳峰院落,华灯初上。
晚宴散去,封不平亲领方正、冲虚去客房休息,定闲、莫大、玉音子在正堂饮茶,等候传唤,左冷禅则享受到最先被传唤的殊荣,随着岳不群来到偏厅。
尽管左冷禅已非五岳盟主,就连一派之主也不是了,但不论如何,绝顶高手都是站在武林最顶端的那一小撮儿人,在哪里都应享受最先优待。
这无关于江湖规矩,而是武林高手之间最基础的相互尊重。
即使凭着岳不群的武功,可以轻易杀死左冷禅,可也不能不尊重他,除非岳不群自认已非武林中人,否则不尊重其他武林高手,亦等于不尊重自己。
当然,若是能够拒绝,左冷禅宁愿不要这种最先优待,只因这凸显于定逸、莫大等人的优待代表着他成了岳不群的下属的残酷事实,或许江湖人更愿意视他为全真教新任得力干将,亦或岳不群的左膀右臂。
但在他看来,什么得力干将、左膀右臂,都是虚的,究其本质,不过是猎鹰走犬罢了!
一旦大功告成,终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一日。
可惜岳不群及全真教以种种手段推波助澜,占尽大势,所作所为堂堂正正,浩浩荡荡,无可抵挡,纵然少林武当共同进退也只能避其锋芒,附之尾翼,更何况独独一个嵩山派?
事已至此,左冷禅除了暂且忍辱负重之位,再无他法可循。
“教主有事,尚岂直言!”
岳不群微笑道:“左兄不必如此,你我师兄弟相交二十余年,当知岳某非是威福自用之辈,何须如此见外?”
左冷禅暗暗腹诽,古往今来早已证明,要是哪个为人臣属者将君主的这种漂亮话当真,包准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脸上却正色道:“上下有别,尊卑不可不分!”
“这……哎……”岳不群幽幽一叹,貌似兴致低落,“罢了……”
仰头看向窗外,十五的圆月皎洁银白,高悬九天,群星闪烁,拱卫四方,却无丝毫逾越。
岳不群忽然道:“域内兵戈四起,乱世不可避免,想来是明廷享国二百年,气数已尽,天欲亡之……
值此血流漂橹、白骨盈野之际,我辈心怀万民者无不想早日天下太平,苍生安宁!”
左冷禅立知全真教万事俱备,起兵在即,此言或是试探自己,连忙进谏道:“教主仁义英明,慈悲广度,若能为天下之主,实乃万民之福!
方今明廷败坏,群雄逐鹿,兼有大魔头任我行兴兵掠地,残虐百姓,教主何不揭竿而起,率吾等有志之士平定祸乱,共建天平盛世?”
岳不群摇头道:“岳某身居玄门方外,唯擅空性虚缈之学,不懂施政育民之实务,非是平定乱世之主。”
左冷禅暗恨,你儿女都生了三十个,还吞了我等五岳剑派,现在才装腔作势,说什么方外清修之人不通俗务?
当然,他面上神情越发诚恳,再加三分急切,“教主何忍独享仙家清静而置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岳不群悚然动容,握着左冷禅的手,肃然道:“若非左兄一言惊醒,岳某险些铸成大错!
若教全真历代祖师知晓岳某自私自利,只顾蜗居灵山秀水,而无视万民疾苦,岳某还有何脸面修行祖师所传了道成仙之法?”
左冷禅初时只觉岳不群颇有些动作失态,言语过激,忽又反应过来,暗道不妙……
果然,岳不群紧接着道:“如若我全真日后有所成就,左兄今日献策当属首功!”
左冷禅神情一滞,心头暗叹,苦矣……只此一句,自己怂恿岳不群造反这罪魁祸首的奸佞之名怕是逃不掉了!
历史证明,凡是劝主上造反者,造反没成功时被旧朝恨得牙痒痒,罪名比主上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旦造反成功,主上坐了天下,又反过来被主上深深忌惮,终是难逃一死!
不过,左冷禅心下忿忿,不是所有起兵的大首领最后都能坐上皇帝位,笑到最后的反而可能只是其属下某人……
最好的例子,莫过于明廷开国之祖朱元璋,原本只是明教区区一坛主,最终还不是干掉明教教主,坐上皇帝宝座。
纵然英雄一世,纵横无敌如楚霸王项羽,最终还不是栽在了刘邦手中?
只要岳不群许他独当一面,手握一军,最终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这也是他忍辱负重的信念所在!
第二百四十一章心照不宣
封不平返回正堂之时,恰逢左冷禅面色凝重的从偏厅出来,并通知说教主召见定闲。
看着定闲前往偏厅的背影,封不平不由暗暗疑惑,不是应该先召见玉音子,商议借助泰山派的势力,控制山东沿海港口,接应台湾水师登陆么?
怎么反而先召见定闲呢?
恒山派尽是女尼,又信奉佛门观世音,绝不会参与军队厮杀,在起兵后能有什么用?
若说战阵厮杀,当属嵩山一脉弟子最为如鱼得水,沉重阔剑大开大合,几类大砍刀,再披上精良铁甲,各个都是冷兵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好手,更兼有左冷禅这等智勇双全、威望崇高的统帅,建功立业不在话下。
当然,岳不群绝不会允许左冷禅仍旧掌控所有的嵩山弟子,只允许他从嵩山千余精锐弟子中挑出三百人作为心腹亲信,再向他提供足够的兵器甲胄、马匹粮食,命他借助从前嵩山派的金钱和人脉,在河南招募一万大军,攻占开封城,杀死城内藩王周王,以示反明决心。
刚刚左冷禅之所以脸色凝重,并非是在犹豫是否杀死藩王,彻底绝了与明廷讲和之路,而是在思索如何挑选三百亲信弟子,他们可是今后他麾下大军的核心骨干。
不可否认,作为一军骨干,这三百人最好是要对他忠心耿耿,且又才能出众,但这只是想想罢了!
若是他真敢挑选三百个对他忠心不二的精锐弟子,恐怕他们一行回到嵩山之日,就是他左冷禅丧命之时!
只因如此施为,乃是明明白白的告诉岳不群,他一刻都不想屈居岳不群麾下,并迫不及待的想要脱离岳不群的辖制,回嵩山单干……
就算一个庸主也不会纵容这种居心叵测又毫不掩饰的属下,何况精明如岳不群乎?
而岳不群之所以能够接受野心勃勃的他,还让他独当一面,主持攻略河南,就是看重他左冷禅的武功才智,堪为优良将帅,可以为全真教冲锋陷阵,攻城略地,要是他一开始就不想为岳不群卖命,不想为全真教夺取丝毫利益,那他根本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反之,只要他为还忠实的执行岳不群的命令,乖乖为全真教打工,开辟功业,就算明知他野心勃勃,不甘人下,在全真教未竟全功之前,岳不群也不会杀他,而是会牢牢限制他,榨干他所有的价值……
此乃上乘御人之术,自吹自擂者亦浮夸为帝王心术!
左冷禅到底曾经掌控诺大的嵩山派,号令近万豪杰,深明此间利害门道。
再三琢磨之后,左冷禅决定所挑的三百嵩山一脉弟子中,一心忠于他个人的占六成,心思偏向全真教的占四成,这样既能保证他的命令能够得到迅速有效的执行,又能让岳不群暂时放心,拿捏的恰到好处。
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政治表态,是双方心照不宣的合作基础罢了,毕竟凭他左冷禅的心计手段,一旦率军在外时突然反叛,仅靠心向全真教的那四成弟子根本阻止不了!
一进门,定闲就看到岳不群侧立在窗边,正含笑迎候着自己。
沐浴在清明的月光中,他双眸清澈无比却又深邃难测,唯余瞳孔时不时会闪过细微至几可忽略的紫茫,温玉般的面容上泛着一层滢滢晶莹流光,显示其玄功修为已达不可想象之境。
定闲心知,若非有充满自然灵机的月光照耀反射,仅凭她一流中段的功力根本看不出岳不群内敛之极的气机灵光。
如此自然而然体生宝光之神奇景象,即使以定闲的心性,亦不禁按照她今日阅览的【全真混元真经】来揣测岳不群的境界。
其中有言,修真练气之本,尽在精气神三者……而御气运劲之要,上乘之旨皆在有无之妙,有形无形,有意无意……明有无之交,悟真空妙有,方为上道。
经文的字面意思固然玄虚莫名,但对于精通佛法,心性高深的定闲来说,其实不难理解,可惜知道是一回事,做不做得到却是另一回事,既不可执着,更不能强求。
反复对比之下,定闲也只勉强确定岳不群的修真境界已超出炼气化神之境,至于是否达至炼神还虚,则难知究竟,而御气一途,反倒可以隐约察觉出是真空妙有的入微之境。
然而,让定闲颇感惊异的是,岳不群面上内蕴的精气与月光交汇,映照的流光溢彩既非其本身真气之紫茫,亦非人体阴阳二气的青红之色,竟是清灵晶莹之极的青赤白黑黄五彩朦胧之色。
“五气朝元,三花聚顶”这传说中的神秘字眼闪电般划过脑域,定闲的思维几乎停滞。
好在她到底禅功深厚,瞬息间便已回过神来,将对岳不群修为境界的惊骇深深压在心底,迅速平静下来。
事实上,她之所以有心思揣测岳不群的境界,而不担心恒山女尼的未来命运,只因她也同左冷禅一样,将全真教昭然若揭的举动看得透彻。
同时她更明白,恒山女尼在全真教这样带宗教性质的综合势力或嵩山派这样的单纯江湖势力眼中,作用截然不同。
若是以前的嵩山派吞并了恒山,只会逼着女尼们去打打杀杀,但提倡‘三教合一’的全真教吞并了恒山,最多会让女尼们帮忙传教,或是做些制药、疗伤之类的后勤杂活,根本无甚危险。
甚至,定闲有时忍不住会想,其实恒山派并不并入全真教区别不大,仅是去了‘恒山派’这个名头罢了。
于佛门弟子来说,‘恒山派’不过是个虚幻名相,何须执着?
果然,岳不群一开口就道:“定闲师姐,素闻恒山一脉女尼精擅岐黄医理,治病疗伤,所制白云熊胆丸、天香断续胶更是世间一等一的灵药……
若是岳某提供充足的资金,不知师姐与定静、定逸及众女尼可否多多招收俗家女弟子,传授医药之术,广开医馆?”
定闲一时间摸不清岳不群的意图,迟疑道:“不知教主欲要招收什么样的女弟子,招收多少人?”
岳不群温声道:“乱世人命如蚁,孤儿寡妇甚多,又苦无所依……新收女弟子当在孤女、寡妇中择优而取,孤女可从长培养,寡妇短时间内学不会医术药理,不妨先学些清理伤口、敷药包扎及照顾伤病的简单事宜……”
定闲隐隐猜到岳不群的几分深意,然而不论如何,授人救死扶伤之术都不是什么坏事,双手合十道:“贫尼明日就将弟子们分成六队,每队约五十人,优劣搭配,分别由贫尼师姐妹三人及三个大弟子带领,听凭教主安排。”
“如此甚好……”岳不群暗暗赞叹,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
其实,全真教并不缺精通医药之术的道士及不记名弟子,达到平一指那般水平的或许不多,但坐馆行医经验丰富的何止数百上千?……可惜都是男的!
而岳不群看重的正是女尼们的宗教女性身份,在护理工作方面占据天然优势,且有宗教精神支撑,不仅不惧如今的封建枷锁掣肘,更能抚慰伤患心理,只消扩大规模,就是现成的‘教会医院’。
普及开来,足可打破如今医馆体系的狭隘局面,促进中华医学发展。
当然,如今全真教起兵在即,亦可临时充当战地医院。
第二百四十二章巨型牛蛙
“哈哈哈哈……”
“哼哼哼哼……”
“哈哈哈哈……”
…………
朝阳台上,岳不群一身宽松薄衣,在一方巨石旁站桩而立,一次又一次的腹部震荡,丹田发力。
与先天真气截然不同的浑厚劲气在丹田发音,之后转入头颈,使得下颌处产生了及其密集的颤动。
这时张口发出的声音,似是多由口腔的共鸣产生,听起来果然是是哈哈哈哈……
将嘴巴紧闭的时候,那震荡自然而然地便与鼻腔再次共鸣起来,听着便是明显的哼哼哼……
如此重复好一会儿,岳不群才停止施为,皱眉凝思片刻,复又再次开始震荡丹田,发出哼哈二音。
或许在寻常人听来,此时的哼哈二音与之前无甚不同,但在岳不群细微之极的听觉、感觉之中,此时的哼哈二音,在频率、音色、音调等方面都与之前的稍稍有异,乃是源于根本上的丹田发力、劲气强弱、震荡传递等方面的细微调整。
好半响,岳不群忽而眉头一挑,转身将身旁大青石上手臂粗的卷轴展开中间部分,提笔疾书。
好一会儿,岳不群才将狼毫笔放回砚台旁,一边悠悠磨墨,一边自言自语道:“‘哼哈二音’已成,接下来是该‘虎豹雷音’还是‘钓蟾劲’?”
忽然,他又眼神一亮,微笑道:“没想到,小兔崽子这么快就回来了……啧啧,看来皇帝宝座还是很有吸引力滴!”
”那就钓蟾劲吧……“言罢放下墨锭,踏前两步,开始酝酿动作,闭目冥思:蛙鸣……筋骨肌肉……五脏六腑……
而此时,通往朝阳台的小径上,岳守乾一身武官劲服,正在缓步攀登,间或悠闲放目四望。
对于前不久才从西北边疆的血火战场上抽身的将领而言,少时就习以为常的高峰云景,不想今日忽然变得迷人起来。
自从接到传信,得知全真教起事在即,他就借全真教在边军中的关系上下打点,要求调离边塞。
诸督师、监军只当他身为全真教大少爷,终于受不了与河套蒙古部落天天血战的残酷环境,想要脱离战场。在收了全真教的贵重礼品之后,就开据调令,将他打发回关中当卫所指挥使,顺便回华山探亲。
他是午后到到达朝阳峰,却不想向来都是早上在朝阳台练功的父亲,近来竟一反常态,不仅上午练功,而且每日午饭后再上朝阳台练功,直至日薄西山……
“咕咕……咕咕……”
离着老远,岳守乾就听到朝阳台传来类似蛙鸣的洪亮声音,越靠近朝阳台,蛙鸣声就越大,间或频率、音色稍稍变化,令他忍不住一呆:这么大的鸣叫声,那青蛙得多……少说也得两头牛那般硕大无朋!
他之所以没联想到岳不群的练功吐气异象,实是因为岳不群的内外武功早就达到返璞归真之境,精气神内敛之极,寻常的行功运气自然而然即可无声无息,无形无相……
不过,随着离朝阳台近在咫尺,沉闷的蛙鸣声已然震耳欲聋,岳守乾反而霎时恍然,微微苦笑:除了父亲那般武功通神,如妖似魔般的高手,世上又有什么生灵能够源源不断的发出如此令人血气震荡的怪异巨响?
但登上朝阳台的那一刻,尽管岳守乾少年老成,近些年多历磨练,更见沉稳有度,仍然吃了一惊!
只见崖边的岳不群全身震荡,腹部鼓气吞吐如雷,岳守乾情不自禁的闭上眼睛去听,只觉精神感应之中,崖边好像矗立着一头山岳般大小的巨蛙,正对天呼吸吞吐。
每一声似牛吼,更似巨蛙鸣叫的沉闷声音,都是蕴含着某种奇妙韵律,或者说,是充斥着一种勃勃生机,恰似春天田野里的青蛙欢愉高歌!
然而,岳不群浑身震荡全身筋骨肌肉,牵动了五脏六腑所迸发的咕咕自然之声,比之蛙鸣何止强盛千百倍!
毕竟,精气神混元无极的岳不群,生命力之强盛,远非千百只青蛙可比。
好一会儿,眼看岳不群停下动作,转身在大青石上奋笔疾书,岳守乾才迈步走近,好奇之极的问道:“爹又创出了什么新武功么?”
岳不群笔下不停,口中答道:“可以说是新创,也可以说是借鸡生蛋……”
岳守乾看到卷轴展开部分的纸面上,‘钓蟾劲’三个稍大的字赫然列在单独一行,其后便是密密麻麻的蝇头小篆……
‘钓蟾劲’三字之前亦有几行小篆,再往前的卷纸已然被卷起,想来也是写满秘法经文,但尺许宽的卷纸竟卷了手臂粗细,可见经文之长,恐怕足足是【全真混元真经】的数十上百倍。
暗暗咂舌之余,岳守乾不由问道:“到底是何等神奇莫测的武学,竟要如此多的文字才能记述详尽,难道比【全真混元真经】还要繁复精微许多倍?”
岳不群笑了笑道:“说来此种武学与【全真混元真经】都是以【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为核心,修炼到最后亦是殊途同归,但二者修炼过程中大部分地方都截然而异!
事实上,此种武学与当今的武学主流并非一类,且前期更易速成!”
岳守乾皱眉不解,奇道:“练气首重循序渐进,速成不是缺陷多多,成就有限么?”
岳不群沉吟道:“相对而言,咱们如今的武学主流前期更注重真气的修炼和积累,而此种武学前期更注重身体筋骨肌肉的锤炼,更讲究精不离气,气不离精,精气充盈,劲气乃生,是从有为法练劲开始,乃至劲力达于肢体末梢,更擅于攻击……”
岳守乾听得更糊涂,难啊不知所以。
岳不群摇头失笑,再次奋笔疾书片刻,呼道:“好了……”便将卷轴递给儿子,拍拍他的肩膀,“此间修炼之法的一点一滴,我都写的极为详尽,依你如今江湖一流的功力,这些东西不难理解,回去慢慢看一遍,就能知晓个大概……”
言毕,岳不群收拾笔墨砚台,率先走下朝阳台。
第二百四十三章殊途同归
“无极势……太极势……两仪势……三才(体)势……”
明亮的烛火下,岳守乾拉开卷轴,从头阅览,仅是开头的根本筑基功夫,就让他情不自禁的浸入其中,就像穆然步入与修真练气截然不同的另一个神奇奥妙的广阔天地。
身为岳不群的长子,他自小接触的都是世间最顶级的内外武功绝学,更有岳不群这等武学大宗师亲自指导,修炼之路清晰至无以复加。
甚至,凭着岳不群的精湛武学造诣,还时不时会将各种绝学的修炼之法做出细微调整,使之更契合他的体质和进益。
不过,唯一让岳守乾多年不解的是,岳不群除了指导他修炼神照经、混元功这两门内功之余,剑法上只让他修炼截剑术及岳不群亲自修缮过的嵩山剑法、降龙十八掌。
而岳不群所精擅的其它内外武功,则命他浅尝辄止便罢,不必费神深入修炼。
直到今日,见识了卷轴上的另类武学,岳守乾才隐隐明悟,原来父亲早就悟透,修真者的内丹练气与武者的内功练气固然在某些方面重叠不清,甚至大同小异,然而究其本质,终究是两码事!
二者的修炼核心,均在精气神,此点无可置疑。
所不同者,修真者包括修身练气在内的所作所为,皆为追求虚无缥缈的超脱,成仙成佛。
道家身心并重,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本是将自身当作渡过苦海之宝筏,乃至白*日*飞*升;
佛家重修心,崇尚渐悟顿悟,乃至成无上正觉,立地成佛;
道、佛看似有异,实则如一,唯正果正觉是真,其余在修行过程中身体练就的精气、真气、劲气以及金刚不坏、力大无穷等等皆为副产品,实属细枝末节,不足挂碍,而不明就里者亦或心有偏执者,舍本逐末,在道家为守尸鬼,在佛家为枯禅顽空,皆难成正果。
而武者练气,则追求实打实的体质强盛、劲力强横,或者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攻击力。
若不练气,武者攻击所用的力量只来源于筋骨、血气的刚劲、韧劲,类似固体力量、液体力量;若练了内气,则可再具备最为灵巧的气体力量。
如此在意念之力的主导下,气、劲、力的同一发放,使气体、液体、固体三者在一瞬间能够配合无隙,发挥出整体最大的功效来。
这般综合汇聚的立体型超强力量,即为混元力,乃是上乘武道的根本所在。
从立意而言,修真者练气而不执于气,是为虚冥;武者练气而化于力,是为实用。
二者所练之气本质为一,表象颇有不同。
当然,武者练气的法门最初是来源于道家自古以来的修真练气之法,只是在经过多年发展之后,变化越来越大,渐渐舍弃了成仙成佛的虚无目标,而越来越契合武学修行,自成一家罢了。
然而当今武林之中,似全真教、武当派这等道门正宗的内功,到了高深境界,本质上仍是走的修真者内丹练气之路;
少林、密宗的内功乃是佛门瑜伽与内丹练气术的变异品种,本质上也未脱修真者练气藩篱;
至于其余江湖野路子的内功……呵呵,根本没几家能够修炼到高深境界,纵然机缘巧合,勉强修炼到高深境界,而前进无路之后,仍会借鉴道、佛两家的路线……
简而言之,当今武林中人所修者名为武学,实则是道武合一、禅武合一,乃至高深境界往往是修道参禅为本,练武为用,而非纯粹的杀伐武学,也就没有纯粹的武学内功。
当然,这种结论若是说出去,恐怕江湖上八九成的习武之人都难以置信,但似方正、冲虚、左冷禅等站在武林巅峰的顶尖高手,却深知此乃无可辩驳的事实。
以前岳守乾也根本想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