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49我来自未来-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你一个妇道人家,能学会开那拖拉机吗?我看那都是一群大男人在开。你要是学不会,那这一个月培训期的工分可不就白瞎了吗?
眼下你好不容易被工程指挥部留用参加二期工程了,那可是一个月能换将近五块钱好货的工分啊!还发鞋袜!一个月一双好鞋!你脚上穿的布胶鞋一双两块六!你公公我一辈子都没穿过呢!
之前咱家换了锄头铁锹,还换了好些洋布肥皂,给你也换了一身花布将来作夹袄,那是多好的事啊!你接下来每干一个月,就是一双两块六的新鞋!干上四个月,柱子和你婆婆还有我都有好鞋穿了。这眼前的挣钱活不干,你去学一个月拖拉机,万一没学会,回来说不定连淘沙的位子都被挤掉了。那个活眼下好多人家家里的婆姨们都眼红呢!工地上女人能干的也就那个淘沙的活了,女人干别的活都只能算半个工啊!工分少一半!工地还不肯要!
再说了,我看这工程就要干完了,到时候还要啥开拖拉机的哩,又是个女的拖拉机,你到时候还不得回来种地吗。”
富云翠咬咬嘴唇,不吭声了。
可她实在不甘心啊,她听李秀英说,中央来的领导说了,以后一旦电力充足,淘沙的活就能交给机器干了,那她岂不是只好回家种地了吗?如果能像李秀英那样,成为拖拉机手,那可是好多男人都眼红的活啊,不但报酬好,还有地位。会干那个活的话,照李秀英说起来,还愁以后没工作么?
可是她又没法反驳公公王安生的话,公公是当家的,好言好语跟她规劝,自己一个做儿媳的,不听话还想造反不成?
“秀英,我的命不如你啊。”
富云翠心里凉凉的,起身走去边上的茅屋,用粗糙的手将干树枝一根根的折断,塞进灶膛,灶火烤着她,可是她一点都不觉得热。
十五岁结婚的富云翠,今年才22,如果可以选择,她多希望自己还是个没出嫁的老姑娘啊。那她就能和19岁的秀英一起,去当拖拉机手了……女拖拉机手!
咔嚓咔嚓的折柴声,像是富云翠的梦想一样,折断后在灶膛里慢慢的烧成黑灰。
第四百一十七回 农村
小强自作主张的决定给每个民工发解放鞋和袜子的做法,传到总理哪里。政务院里顿时有同志跳出来,痛斥曹小强不知上级疾苦,擅作主张增加成本,而且是很大的成本,一双布胶鞋市价两块六,都抵得上一个女民工的月工钱了!
可是总理却波澜不惊,在会议上说道:“我看曹小强同志这次下去视察的效果很好,切实的体会到了基层的难处,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
治淮这件工作从一开始就是小强同志在亲力亲为的参与主抓,他说有必要,那就说明很有必要。
不过我看他还有些保守和顾忌,我支持曹小强同志的意见,不过我看袜子要增加,每月要发两双。干过活的都知道,袜子穿的最费,可要是不穿袜子,又伤脚来又费鞋。”
会议上一阵沉默,之前提意见的同志,立刻闭了嘴。
马上有同志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央既然派了曹小强同志下去调查,那就要充分信赖一线的同志,在政策上给予及时调整,这样很好,充分照顾到了一线同志的积极性。
总理对曹小强的绝对支持,如今瞎子也看出来了。
会上有些干部心里哭笑不得的吐槽:“那可是主席、总理和总司令的秘书,你和他顶着干,一句话出去就得在头上撞三个包,这老兄得罪人实在太有效率了……”
为了一视同仁,全国此刻大兴上马的各项水利工程,也都全部按照这个补贴标准执行了。
小强敢开这个口,主要是考虑到2011那边的解放鞋出厂批发价只要12元一双,袜子也不过五毛钱一双,成本也不算高。
大概是为了彻底打消小强意图流窜朝鲜参与朝战的企图,主席的电文下来了,要小强继续待在安徽,深入调研农村目前的情况。
不管主席具体是怎么想的,小强接到电文后,反正就是这么理解了。
他掐指一算,在这穷中之穷的省份待到总理来视察,大概之后随总理回去北都就又要开始执行任务了,这段时间着实是没空去朝鲜露一小脸了。
“?
“得,那我就在这穷的鸟不拉屎的地方多待会吧……唉,好想念北都的糖葫芦、冰棍和汽水啊!安徽这鬼地方夏天太热了,地界上穷的让我感觉仿佛回到了石器时代……那抗迅指挥部里穷酸的连电风扇都没有……”
小强打定主意,磨完时间立马走人。
可是,要是自己一直待在招待所里,吹着这台从市长办公室专门搬来的电风扇,又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啊。
小强于是带着东子,在工程指挥部里泡着。
这天工程部要去勘察一座小水库,小强琢磨着这是个游山玩水的好机会,至少比待在指挥部里守着图纸看工程进度要强,于是他提出亲自带队。
这年头的水利工程人员都是泥腿子,中央来的领导要一起下去,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照顾,只是多带了几名战士加强保卫工作。因为农村多山,路不好走,大家就一起乘拖拉机过去。
经过这些日子的使用,所有施工人员都对手扶式拖拉机的适应性赞不绝口,表示这玩意比美国吉普车还好用,不但越野性能极佳,还能拉货拉人,实在是了不得的优秀交通工具。
小强爬上拖拉机斗,坐在车框边上,见前面坐着李秀英,笑道:“李秀英,这么快你就学会开拖拉机了啊!”
李秀英今天穿着一件中式搭袢的蓝色单布褂子,比起之前的露肩土布劳动服要好多了。大约是扛东西磨破的缘故,仅在肩上钉着大块的灰布补丁,其余地方都还不算十分的旧。
“首长好。”
李秀英回头,将那一剪子绞不断、坚韧而油亮的大辫子甩在紧紧鼓着的胸前,腼腆的一笑。一大早的,她脸上洗的很干净,阳光下,没开过脸的面颊上,细细的茸毛带着柔软的健康光晕。
“是俺师傅开,俺坐在旁边学。这是钱部长想出的好法子,要是单独学的话,浪费油呢!这样学不耽误事儿。”
小强点点头:“是好办法。”
勘察队的一行人分别挤在三辆拖拉机上,沿着农村的土路向着乡间前进。带起夏天的凉风吹在脸上,让人心生快意。
小强一开始挺兴奋,嘴里哼着歌。可是没过一个小时,就觉得有些颠地受不鸟了。
“东子,水壶。”
坐在小强对面的东子赶紧从身上左右斜跨的两个军绿色水壶中取下一个,拧开盖子递过来。
小强抿了一口,水带着点壶嘴的塑料气味,不大好喝。
“刘师傅,快到了吗?”小强问前边的拖拉机手。
“报告首长,快到了,前边就是李庄村。”
一直细心看着司机操作拖拉机的李秀英回过头道:“首长,俺家就在李庄村。”
“哦。”小强应道,他不知道李秀英想要说啥。
李秀英补充道:“俺爹和村长已经备好了饭,中午就在俺家吃,俺家门前有好些大叔,阴凉地,不晒人的。”
小强会过意,笑着说:“那好呀,村里中午都吃啥呀?”
李秀英扒着栏杆从前排半扭着回身,兴奋的对小强说:“昨天村里杀了口猪,除了卖给工程队的那些,可捡了不少好肉留下,放在井里凉着呢。”
东子得意的道:“俺在北都经常吃肉,关键是要烧的好,那膘要烧的……”
小强踢了东子一脚,骂道:“你个吃货,回头记得帮人干活。”
东子连忙正色道:“是。”
李秀英连忙道:“不用,不用,哪能让你们干活,那哪成。”
小强对勘测队的领队徐杰说道:“待会大家都去村里吃?”
徐杰的脸膛黝黑,穿着件白色圆领老头衫,胸前印着治淮委员会的红色大字。
他对小强道:“嗯,每次下来,都是在老乡家吃,队里按照人头算每人五分钱粮食补贴发给村里。”
一路上不大说话的他想了想,轻声问道:“曹秘书,你在北都,见过m主席?”
小强微笑着看了徐杰一眼,点点头。
徐杰眼睛里顿时生出羡慕的光芒,但是临行前领导可是告诫过他,不许问东问西,这是纪律,徐杰知道必须遵守。于是他只得压下好奇心,细心观察着这个神秘的从北都来的领导。
拖拉机一路扭扭颠颠的开到了水库工地上,已经是九点钟,小强一算,路上花了两个半小时。
听取了工程施工人员的汇报后,小强又查看了相关的各个工地,这时就该吃饭了。
工地上的工人们吃的是临时食堂,勘察队的伙食着落在村里,于是小强一行又乘着拖拉机到了李庄村。
在村长的接待下,来到村里李秀英家,这是三间凹字形布局的茅草屋,黄土坯搀着稻草打成的墙,屋顶盖着厚实的新茅草,没有院墙,开阔的院子里用石块拼凑起来嵌在泥地里,扫的挺干净。
开阔的院子里大树下,已经摆上了一溜四个方桌。众人坐下也不说啥客气话,便开吃了,农家柴火灶烧出的糙米饭入口很香,只是猪肉烧的很糟糕,三指厚的白膘,但却没放酱油,让小强看着就没了胃口,一筷子都没碰。
不过勘察队众人吃的却是很香。小强见李秀英不在,寻思着她大约是进屋里吃去了。
队长徐杰打趣道:“李村长,你这次可是了不得,拿出大肉来了啊,以前俺们来吃,可都是馍馍就咸菜。”
村长李松鹤据介绍只有四十,却像个六十的老头,满脸皱纹。他笑着捧着大碗,边吃边说道:“这不是指挥部通知了吗,说是领导今天一起过来视察工地,要咱准备点肉。哎呀,领导你咋不吃肉呢?来,来块大的。”
李松鹤说着,就从桌上大碗里给小强夹了块最大的肥肉,白乎乎,油光光。
小强赶紧推掉,说:“我这两天闹肚子,不能碰油腻。东子吃。”
东子赶紧用筷子接过村长夹得肉,咬在嘴里大嚼起来,连呼过瘾。
“俺老家烧的就是这个味,不放酱油,白膘肉,有嚼头,一口下去都是油。”东子显然很喜欢这个调调。
小强对于东子的品味向来没有丝毫信心,他擦了把汗,说道:“这个酸豆角好吃,下饭。”
李松鹤见切碎的酸豆角很受领导欢迎,连忙高声喊道:“秀英啊,秀英,赶紧去王寡妇那,多拿些豆角切了,使香油拌了,首长爱吃这个呢。”
李秀英连忙从屋里跑出来,说道:“知道了,我就去。”
小强从早上开始坐拖拉机,坐的已经腻烦,起身道:“我和你一起去。”
“哎。”李秀英答应道。
“我也去。”东子道。
“你好好吃饭。”小强命令。
东子便坐下继续吃饭。
李秀英带着路,小强在她身后一步紧紧跟着。
村里的泥土路坑坑洼洼,中午的空气里弥散着一股淡淡柴火灶的烟气味,混杂着动物粪便的怪味和沤烂的腐味。
小强皱了皱鼻子,更加没了食欲。
他刚才只是想要从那张尴尬的餐桌上离开,那里所有人大概都觉得,他是娇贵的看不上那肥肉,可是他又不能解释自己没有恶意,纯属个人嘴巴挑食罢了。
“那豆角是王寡妇腌的,她专腌菜去城里卖。”李秀英解释道。
到了王寡妇家的茅屋,小强见门口一溜摆着五口大缸,上面盖着沉重木盖,木盖子上厚厚的罩着稻草和防水的破芦席,李秀英打了个招呼,王寡妇便出来,打开一个缸子取腌豆角。
小强正琢磨着自己穿皮鞋的脚往哪个不太腌臜的地方戳时,那低矮的茅屋里钻出个小女孩,她大约七八岁的样子,蜡黄干瘦,头发散乱枯黄,脑后留着一条辫子,用根原本不知什么颜色的细绳草草的扎着。一双小脚没有穿袜子,踢踏拖着一双不知打哪里搞来的破破烂烂的灰布大鞋,前面露着脚趾,后面露着脚跟。
见王寡妇打开了腌菜缸,这瘦弱的孩子便凑上去,伸手在缸子里抽了一根腌豆角,塞进嘴里嚼起来。
王寡妇见了,从孩子手里一手扯过那根腌豆角扔回缸里,一巴掌抽在女孩那干瘦的胳膊上。
“饿死鬼投胎,咸盐不要钱吗!这是要拿去卖钱换粮食的。”
小女孩看上去也不觉得疼,怯怯的转到王寡妇身后躲着,探出头来津津有味的舔着自己手上的咸水,露出脏兮兮、骨节嶙峋的瘦弱后颈。偶尔抬一下那对大眼睛,瞟一下小强和李秀英二人。
李秀英急红着脸说道:“水秀婶子,你别打槐花,小孩子懂什么,她还不是饿的吗。”
王水秀不吭声,从缸里挑取了一把好的腌豆角塞给李秀英,惶恐的对穿着崭新65式绿军装的小强道:“让首长笑话了,孩子不懂事,就知道吃。这些腌菜是施工队定了的,要是短了斤两,俺就对不起政府了。”
小强看王寡妇大约三十来岁,不过照着这年头农民显老的缘故来估计,她应该是不到三十岁。外表上看,她脸色苍白,瘦的很,新剪的短发不太整齐的披在脑后,因为瘦的缘故,肩骨明显的突出,顶在破旧的衣服上,洗的发白的青布衫照例在肩头像李秀英一般打着补丁,下摆也破烂的散开着零碎线头。
小强随和的说道:“大姐,不碍事的,别吓到了孩子。”
说着,小强就从裤兜口袋里掏出一把大白兔奶糖,递给槐花:
“你叫槐花吧?叔叔请你吃糖。”
槐花怯生生抬头看了一眼王水秀,见母亲没有阻止,就把消瘦、蜡黄、病怏怏的小脸转向小强,带着种低声下气,唯恐遭到拒绝的眼神望着小强那虚胖的白脸,默默无语的向他伸出一只哆哆嗦嗦的小手。
小强心疼了,将奶糖塞在她手里,上前一把将她抱起来说道:“走,跟叔叔去吃饭。”
孩子身上有股带着奶味的馊臭,小强也没在乎。
李秀英连忙道:“水秀婶子,吃完饭我送槐花回来。”
王水秀有些惊慌失措的在后面大声喊道:“吃完叫她自个走回来,不用送……首长啊,孩子重,你叫她自个下来走,别压到你……秀英,秀英,你叫首长别弄脏衣裳啊……”
第四百一十八回 土地兼并
小强一路抱着槐花,小姑娘轻的很,没多少肉。
槐花在小强胳膊上坐着,剥了奶糖的糖纸,将大白兔塞进嘴里,只是一嚼就品出味儿来了,于是咕叽咕叽的使劲的嚼着,两只小手把剩下的两颗糖在手心里攥的紧紧地,生怕掉落了。
闻着孩子身上的酸臭,小强皱着眉头道:“秀英,这王寡妇……不,王水秀家咋这么穷哩?孩子体重这么轻,肯定没吃多少饱饭。
被小强看见村里的破落户,李秀英感觉很丢脸,她握着酸豆角跟着小强后面歉疚的道:“首长,对不起,让你看笑话了。我听俺爹说她是命苦,消受不了今儿个的好光景才受穷的。”
小强本想骂句“胡说八道”,可是一想这不太礼貌,就憋了回去。
村长李松鹤见小强抱着槐花回来,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见槐花笑眯眯的嘴里吃着糖,倒也放心了,于是他好奇的问李秀英是咋回事。
李秀英答道:“首长过去,看见槐花还没吃饭,就带过来了。”
小强把槐花放在身边长凳上,拿起李秀英刚盛好的一碗糙米饭放在槐花面前,又夹了一片大肉放在上面。
“吃吧,不够还有。”
槐花咽了口唾沫,期待的望了望小强,看见他那温暖的眼神后,便再也不看别人,紧紧盯着碗里的米饭和上面盖着的大肉就迅速扒拉起来,吃的吧唧吧唧的响。刚才吃剩下的两块奶糖被她死死地攥在扶碗的左手手心里。
见槐花不怯场,吃的香喷喷的,小强放了心。
“李村长,王水秀家怎么这么穷啊?”
李松鹤这时已经吃完了饭,见小强问起这事儿,他叹口气,脸上皱纹也抽了一下。
“唉,要说王寡妇她家,之前刚分了地的那会子,倒也和大家一样过的挺好,能吃饱饭。
可庄稼人啊,就是贱命,偏她又比别人命苦,灾星摊她男人头上,就得了场大病。为给她男人瞧病,七折腾八折腾的晃着,就把家里分的两亩半水浇地卖去换了钱,指望着能看病买药治好她男人。
要说小毛小病的也就罢了,在家躺两天也就好了。可你说这大病,它哪里是俺们庄稼人能看得起的?县里的郎中说啥来着?说那是三焦不调、阴阳错乱、五内失衡,大约是个痨病吧?给开了上好的草药,后来又吃了精贵的洋药,把水秀家卖地的钱转眼一年就花了个精光。
可谁知道,就那样也没能把她男人的病治好,最后她男人还是死了。她还背了一屁股债,要不是新社会不许卖人了,她还不得把自己和槐花卖了去抵?!”
李松鹤感慨的总结道:“所以说啊,要换俺得了这鬼病,俺就是死,也绝不准家里谁去卖地!我家婆姨娃子们谁他要敢卖地,老子先一头把自己撞死在磨盘上!也省的看着家道破落。”
小强听李松鹤咧咧完,已经明白了皱眉道:“原来是这样,我说她家怎么看着比别人家都要穷呢,孩子都饿成这样了呢!我在哪里都没见过这般的穷。
可这地是国家分给个人的,怎么能私下买卖?”
李松鹤见小强说的没头没脑,老头睁大眼睛瞪着小强说道:“地这东西,分给谁那就是谁家的了,她要卖地,谁也拦不住啊。
再说了,现在卖地的人可是不少,拿本县说,起码就有二三成农户已经把地给卖了。
就说俺们村吧,除了王水秀她家,还有李有明,李培苗,富建德,王立源……还有那个谁家来着?……那个谁……那个瘸子……”
当李松鹤皱着脸,一副头疼的表情回想那个瘸子的名字的时候,小强内心已经如油锅般煎熬翻腾着了。
他仔细一想确实是这样,这年头还没颁布《土地管理法》,土地按照各地政府发给农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规定农民土地房产“为本户私有产业,耕种、居住、典当、转让、赠与、出租等完全自由,任何人不得侵犯”。
小强焦躁起来,心说:“该死!历史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要到53年才开始实行,56才完成,之后经历了过于超前于生产力的超大规模公社化,最终不得不退一步,在土地集体所有制下使用了适合大部分农村地区实际生产力水平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但问题是,这么来来回回折腾,都搞一刀切,从一刀切的公社到一刀切的联产承包,极端的厉害。
自己之前建议中央的《土地管理法》,目前看来跟的太慢了,还没开始颁布实施。而中国农民对于土地的饥渴,是一种从骨子里发出的千年夙愿!只要有机会,农民对土地的兼并收购就会像癌细胞一样疯狂蔓延扩散!”
“我想起来了,瘸子叫李大栓!”李松鹤一拍脑袋,如释重负地说道。
小强打断李松鹤长考后的愉悦。
“李村长,这些人好不容易分了地,除了换钱看病,其他还有啥原因要落到卖地呢?这样下去,农户们岂不是要吃二茬苦?受二茬罪?”
见李松鹤掏出旱烟正打算点上,小强便从口袋里掏出中华,在桌上散了一圈,见识了过滤嘴香烟的精美让大家不由得赞叹,北都来的首长就是不一样啊。
李村长正眼看着小强道:“卖地的原因多了,有像死了爹娘没钱办丧的,卖个半亩地好买口厚实的寿材,大操大办搞个风光大葬;有像亲戚在城里做工,买了地投奔城里亲戚找活干的;还有像干木工的好把式,全家指着手艺成年在外面跑活挣钱,压根不想种地的;有赌钱输了,卖地还债的;有打伤了人,拿地赔偿的……哎呀,啥原因都有,这里面由头多了去了。说一千道一万首长你想啊,人都有手头短的时候,庄稼人没钱,手头一短,可不就只有落得卖地了么?”
说到这里,李松鹤凑到小强伸来的手上,用那不锈钢打火机把烟点着。并惊奇的看着那闪着金属光泽的“火折子”。
小强心说:“从1947年开始,这才分地多久啊!全国土地兼并就发展成眼下这幅熊样,三成农民重新失地!这样下去,不消二十年,新的大地主就要出现了!新的赤贫农佃户又要诞生了!”
小强压下心头的焦躁,对李松鹤说:“李村长,麻烦你以后多照看着点像王水秀这样的失地农户,多接济她们。让她们有活干,吃饱饭。至于她们失去的土地,我保证,很快就会回到他们手里!土地买卖今后将是非法的,国家很快就会立法对此做出硬性规定。这点我可以保证。”
李松鹤吃了一惊,大声地道:“那、那些人这几年买的地?都要没收?”
小强皱眉道:“是归还,不是没收,也许有补偿,也许没有,这我不敢保证。
土地所有权是国家的,所有权不能流转,只有使用权可以按照规定流转。今后如果个人不想种地的话,可以把土地交给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集中处理进行三年或者五年一期的短期出租,租给想种的农户,得到的租金一部分留给他本人,一部分分给当地村委会作为管理资金。哪天他想重新回来种地,政府在租期满了之后,再交还给他。
不然啊,李村长你想,继续这么搞下去,再过十几年,那些打掉的大地主,可不就又要重新出现了吗?”
李松鹤闻言,他是老农民了,哪里想不通彻其中弊病,连连点头,激动地道:“这个法子好!政府赶紧把这个法子实行吧,俺们支持政府。这地,是不能让他们继续随便买卖下去了!”
勘测队队长徐杰在一边听着,心说这个首长虽然年轻,果然是有学问的大官,这样的国策也能提前知道啊。
小强也不知道自己这是不是属于提前泄露国家机密,但他实在不能眼睁睁看着土地这样兼并下去,出现更多的王寡妇这样的苦人,更多槐花这样吃不饱饭的孩子。
李秀英在一边听着,这时也听明白了。
“首长你放心,俺们村长一直很照顾水秀婶,施工队定的腌菜,一直是包给水秀婶做的。”
小强说道:“这很好啊,像王水秀这样的情况,要是能参加村里办的互助组就好了,几家结个对子,互相有个照应,人力、畜力和农具可以并在一起使用,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
李松鹤赞成道:“互助组的提法,上次县里开大会提过,是个好主意,不过有牲口的人家都怕牲口掉膘让自家吃亏,想要没牲口的人家多补偿些农活。可是没牲口的人家在水利工地上干了几个月后,现在都换了铁锹、铁锄头、铁步犁,又开始看不上那些牲口了。”
说到农具,李松鹤劲头更足了:“要说这次公分换购的农具,那都是好钢口的宝贝!尤其是步犁,哎呦喂!那切土刀深浅可调,论钢口比家里菜刀还要好!一个汉子就能拉动,一个半大孩子在后面就能扶住,使起来一点不比耕牛拉木犁差。
首长你说,像咱们村一家也就几亩地,一个壮劳力一天、顶多两天就能把地犁完了,那还要借牲口干啥使?
那步犁按照国家给的优惠价,一个卖二十,咱们村有好几家,喏,秀英家就是一个,他们合起来凑了公分,换了那全钢步犁,这几家不用的时候,村里谁家要用拿去使便是了。”
小强点点头。
“农业技术的进步包括很多方面,像是气象学、土壤学、作物基因遗传学、动植物生理学、农田水利学、农副产品加工等等,都是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建设的各所农科院校的主攻方向。
不过我觉得,农村生产力的提高说到底是要走规模化和现代化。在化肥和良种的帮助下,小农经济的发展很快就会直线撞到天花板上。没有大规模的机械化连片耕种,小农经济不过是能够满足温饱罢了,想要实现种地致富是不可能的。生产力的发展最终需要更先进的生产关系的匹配。”
这番话说罢,在座诸人全都目瞪口呆,唯有勘测大队队长徐杰听出了些门道,顿时将小强惊为天人看待。
眼看在座诸人的表情,显然都不太明白他说的是啥意思,小强也不由叹了口气,这媚眼算是抛给瞎子看了啊。
不过他打定主意,回头要和主席、总理打打小报告,设法加快土地集体化的进程,如果不能把土地流转纳入正常轨道,那些重新失地的百姓就要一直吃苦下去了。
第四百一十九回 现象——本质
东子热情的夹起一筷子大葱炒鸡蛋,放在槐花的碗里:“多吃点,多吃点。”
“首长,你看这孩子饿的。”
小强抿了下嘴。
“东子,你留点钱下来,让李村长帮槐花家整点粮食。看不见的人我不管,可既然看见了,要是不帮,我回去也不安心的。”
“哎!”东子应道。
李松鹤赶紧摆手道:“首长你这不是骂我吗!你既然交代了,我一定把槐花当自个家闺女看,但凡有我口喝的,就让她娘儿两吃个饱。”
小强起身绕过桌子走过来,握着李松鹤的手道:“李叔,我知道你是好心,可是这年头粮食就是钱,我不能让你白花这个钱啊。我工资比你高,你就别推辞了。“
说着使个眼色,东子上前死乞白咧的就把一沓大约三四十元钱塞进了李松鹤的口袋。
“哎呀,哎呀你这后生……怎么这么大劲儿……好……好好……我收下就是了。”
李松鹤犟不过东子,只得收下钱。
见东子坐下,李松鹤拿出钱来点。
“我得把这钱点清,回头叫王寡妇把钱还首长你。”
小强笑了笑,没吭声。他不喜欢说客套话,也没有这个必要。
“三十六元整!”李松鹤惊道。
“首长,用不着这么多!一百斤粮食才8块钱,这娘儿两,哪里吃得了这许多哩!”
小强道:“您老给她娘儿俩收着,有用的地方多着呢,要有追债的,您就支出来给人家吧。”
“唉,那我就替王水秀她谢谢首长了。
不瞒首长说,邻村那追债的周有道实在不是玩意,三天两头过来,王寡妇眼下是连个西瓜都不敢吃,周有道把她家里存的地瓜都给收走了,说是当利息,拿回去喂猪。大伙也不敢给她粮食,怕被周有道拿走。隔三差五的,咱乡亲们就端点饭食干粮接济她娘俩儿。
这下好了,有首长给的这三十六块,一定是够她娘儿俩还债了。”
小强眉头紧锁,抿着嘴道:“您老别客气,眼下的困难是暂时的。等政策好起来,这些鳏寡孤残、妇孺老人都会有国家保障的。”小强道。
“是,首长说的对。”李松鹤连连点头答应。
李秀英这时已经切好了豆角,使香油拌了端出来道:“首长你是好人,共产党都是好人。”
小强笑道:“那是因为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