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49我来自未来-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席和陈副总理刚刚就一份文件商讨的起劲之时,外面传来一声凄厉的喊叫“打人啦~~~!解放军打人啦!”
主席的眉毛顿时皱了起来。
“怎么回事!中南海里,怎么闹成这样!”
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也惊到了,一个箭步就冲出了丰泽园的院门。
第四百一十四回 该出手时就出手
李银桥快步跑向发出喊叫的地方,原来是出了丰泽园后向南,在靠近西八所的地方,小强和一个中年男子正厮打着。
那中年男子三十来岁,穿着白色短袖衬衫,瘦瘦的,一副精明之至的样子,李银桥认得此人,正是中南海警卫局医疗门诊部的医生李志绥。
李银桥跑过来的时候就已经看出,曹小强明显是已经尽力了,可他下手虽然毫不留情,但却没有拳脚功底,只是又锤又踹的一通王八拳,直往那李医生头上招呼。
李志绥看上去有些惊恐,他大概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个青年刚刚还好言好语的和他说话,可忽然间就翻脸,上来就一巴掌,然后就老拳相向。
李志绥今年才30,他嘴里喊着“解放军打人了,可是手底下一点也不吃亏,小强脑袋上已经挨了他几拳。
李银桥冲到近前,隔在二人中间一把拉开小强说道:“曹小强同志,注意影响,这里是中南海!怎么和人打起来了!”
小强一摸脑门,肿了一块,摸上去痛的紧,便使劲要推开李银桥,隔着人伸腿踹出,涨红着脸大骂道:“你别管。”
可李银桥是身上带着功夫的,力气极大,一把就将小强死死抱住了,压着嗓门吼道:“好好说话,不许动手。”
小强觉得刚才没占到上风有点丢分,向后撤了一步,捡起地上的帽子戴上,想想不是滋味,便要掉头走。
可他一想,秘书处是在南边,自己往北边跑可不对路,便又转身回来。
李银桥这时脑子转过来,对李志绥道:“你走吧。”
李志绥狐疑的望了二人一眼,便转身离开,嘴里低声骂道:“疯子。”
李银桥不待小强回骂,就对小强道:“你怎么了?刚才闹的这么大声,主席都听见了,回头问起来,我怎么说?”
小强不爽的道:“没什么事,看那家伙不顺眼。”
李银桥听完一点都不信:“怎么会没事,没事你能和人打起来?还是在主席的书房门口……不行,这事你要不说清??说清楚了,可是不能走。”
“下次我自己跟主席解释。”小强说完就要走,这时主席却和陈副总理出了丰泽园,远远地就喊住小强。
小强一见走不了了,有些尴尬,赶紧整了整衣服领子。
“怎么回事啊?”主席走过来问道。
小强只得老实回答道:“陈老总走北边回去了,我往南去办公室,路上和人撞到了,就打了起来。”
主席哪里肯信,赶紧对陈副总理吩咐道:“苏联交付给我们的日本战犯,就送去抚顺战犯管理所罢,帮助他们努力改造,我们要有人道的宽恕。”
“好的,主席。”陈副总理接罢指示,当时便离去了。
主席摆摆手,示意李银桥在内的三名警卫员不要跟着,与小强沿着南海,向东散步,走了二三十米后,他问道:“现在可以说了吧?为什么要和那个医生打架啊?”
小强不屑地道:“他算什么医生,蒙古大夫罢了,这个人成分非常复杂,参加过特务组织复兴社。”
主席皱眉道:“蒙古大夫也有医术好的,不能一概而论,这个人我不认识,不过这个情况应该已经向他的领导交代过了吧?”
小强怕主席生气,本想不说,可是一转念,又觉得主席他总觉得身边群众都是好人,这事还是早点说出来的好。
“主席,这人不可靠,历史上,您觉得他是中医,让他当保健医生,结果后来这人跑去美国,想靠写野史来发家致富,中情局给了他至少50万美元,找了一帮人帮他润色,这帮人的路数基本就是台湾国民党的那一套,书里编排了一通说您“一贯以女人为玩物”,“热衷于以道家房中术御女”“患有性病”“女人如上菜般轮番贡入”“嫌地方招待的裸女服侍的不好就往床下踢”等等,我都记不全了,这人tmd整个一大谣棍。”
主席闻言笑道:“这人造谣本事倒是和国民党一脉相传,没什么长进啊。不过小强你不该打他,毕竟来说那是未来才有可能发生的事情,而将来的事情,你我谁都不好说啊。”
小强嘟哝道:“三岁看老,这人能死缠烂打要求傅连彰部长把他调到您身边当保健医生,能在同事们都还健在的时候就不怕揭穿的信口雌黄,这得有多滑头?脸皮有多厚啊!”
主席长叹一声道:“滑头的人总是机灵,忠厚的人总是木讷,我也不能免俗啊。一般来说,这种人爬的是快一些。”
小强恨恨的道:“这样不要脸的人,一定要尽快调走,看着就让人恶心。”
主席笑道:“这事就交给傅部长吧,就告诉傅部长,说他成分不好,参加过特务组织,不能让人放心,其他的就不要说了,莫影响他的前途。”
小强苦笑道:“主席,有时候我觉得您宽容的太过。我不否认,在军事上和政治上,你都很果断。可是对群众和素不相识的人,甚至战犯,您都像菩萨一般的对他们。
历史上,国民党的要犯,甚至那些特务,您都可以特赦他们,让他们回台湾去,反右的时候打了五十万右派,平反时还是五十万,而老蒋在台湾,可是见一个杀一个,杀的供产党人血流成河!
可您应该知道呀,您宽容的这些人里不乏小人,而小人眼里只有势利,可不会领您的情,这些人翻脸和翻书一样容易,您特赦的那些日本战犯,确实有大部分都是悔改了的,可是还有一部分,一回日本就重新加入极右翼组织,开始继续反华。”
主席听到这里,也笑不出来了,他叹口气道:“以杀止杀,是无能的作法。从人民内部矛盾来说,就应该采取教育帮助的方式,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而从外部来说,杀了那些战犯,除了解恨也没有益处,可是如果通过教育使他们能够悔改,那就是对我们有益处的,即使只有一小部分悔改,也是有了产生了益处,这要比没有一点益处要强。”
小强叹道:“您越是仁慈,您身边的人越是心急,越心急,就越容易忘记宽容。我越听您这样说,我就越想要一枪崩了那帮谣棍!
主席,老虎总是要吃人的,可人民却善良而健忘。
不消几十年,法国有共产党人忘了血流成河的巴黎公社,忘了被挑在刺刀上斩草除根的巴黎婴儿,投向法国资本家的怀抱,不消几十年,中国有人就会忘了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下,一个个被活活挑破肚皮挖出胎儿取乐的孕妇和一个个被丢在油桶里煮成脂水白骨的同胞,它们恬不知耻的对我们的同胞疯狂鼓吹日本人种优越论。
不消几十年,中国有人就会忘了被老蒋屠杀的同志和奴役的人民,疯狂的求得成为新买办资产阶级一员,将国有资产拱手献给外国资本家。”
主席不再向勤政殿迈步,停步在南边海,半晌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湖上的荷叶。
突然,他老人家开口问道:“那小强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小强坦然说道:“对敌友善对友刁是术,但不是道,术可达目的,但却乱了普通群众的头脑。把普通人都搞糊涂了的行为,是精英政治,偶尔为之可以,但不宜多。
我觉得要论道,就该依法办事,黑白分明。
我们中国人既不残忍,但我们中国人也不该宽容罪恶。那些该死的人就送去枪毙,该判刑的就判刑。以直报怨,才不会再被人欺负。”
主席笑道:“你年纪轻轻,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已很了不起喽。
我读书看到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罪犯被押解到皇帝面前,他以为必死无疑,结果皇帝却赦免了他,你说这是为什么?是因为皇帝对于罪犯来说足够强大,制裁已经不足以显示皇帝的强大,所以,只有宽恕罪犯,才能告诉世界,他有权利决定正义的标准,这才是最高的专政强权。
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者、军国主义者比起来,虽然物质实力对比不能像皇帝与罪犯那样,但在精神上,我们已经足以藐视对手,可以用宽容来彰显我们的自信和强大,可以告诉世界,我们中国人民,有权利决定正义的标准。
当然,小强你说的也有道理,在西方人眼里,似乎正义和公理,总要在硬实力平等时,才能拿出来讨论。
但是小强,我们的共和国,除了精神的强大外,一时间,确实无法拿出像样的硬实力啊。
也或许,事情不需要像我这样,每次都考虑的这么复杂吧。”
小强感觉心服口服,赞道:“主席您的思想境界之深,实在是我无法企及的,请您以后多教育我帮助我。”
主席笑道:“我不过是比你年纪大,想的多罢了,这个世界,说到底还是你们的。我们这些老人多考虑一些,只是为了让你们将来,可以少动些脑子罢了。
其实啊,真理未必复杂,复杂的东西,很多都不是真理哦。
所以,我还是对你说的简单些的好。
小强你以后记住喽,所谓军事,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所谓政治,就是让对手下来,我们上去。所谓宣传,就是让大家都觉得咱们好,别人不好。”
主席这话说完,小强不禁乐的笑了起来,主席也哈哈大笑,这一老一少爽朗的笑声,在湖面上飘荡的很远很远。
第四百一十五回 女拖拉机手
晚上,小强下班回家。
孟思思一听小强进门就赶紧从房里出来,迎在院子里,上来就扑到他怀里,搂着小强担心的道:“我听说你和人打架了?伤到没有?”
小强吹牛道:“怎么可能受伤,我可是看过拳击比赛的人。”
孟思思秀眉微颦,担忧的道:“尽瞎说,看过打架有什么用。打到哪里了?我看看。”
小强笑道:“没事,进屋进屋,院子里让人看了笑话。”
孟思思便挽着小强进屋,一边放下小强的公文包,一边说道:“你姓子温吞水一样,最不会得罪人了,一定是谁看你不顺眼,要整你。”
说罢,她又坐在小强边上,紧紧挨着小强仰起臻首道:“小强,你跟我说,不会是因为我的缘故吧?是不是我连累了你?还是有人说我坏话,你看不过才动手的?”
小强见孟思思认真的样子,不由得扑哧笑出声来。
“呵呵,我的姑奶奶,你可别妄自菲薄,可没人整你的黑材料,你的事,只有主席、总理还有李部长,哦,就是我干爸知道。”
孟思思心安的用手捋着小强的头发,认真的检查他道:“有没有打到哪里?”
“哎呦,别摸,有点疼。”
孟思思用掌心轻轻按压肿起的地方,心疼的道:“谁这么凶,把你头上都打出个包,你有没有告诉咱爸?”
孟思思想当然的觉着,小强这么年轻有为,李部长在里面起着很大的因素。因此一遇到事情,就想着找李部长告状。
小强道:“我先动手的。不过,话说回来,老婆你怎么知道我和人打架了?”
孟思思道:“我回来后东子告诉我的,他是听中央警卫团的人说的。”
小强感觉很丢脸:“卧槽,警卫团的都知道了?”
孟思思轻轻地揉着小强前额头发下的肿块,恨恨的道:“你在中南海打架的事情,把整个警卫团都惊动了,能不知道么。东子都去叫人了,说要好好修理那个蒙古大夫。”
小强眼睛一瞪:“胡闹什么!”
孟思思连忙拉住他道:“早被我拦住了,我可没这么傻,回头若是落了人家口实,岂不是领导要怪罪你。不过你究竟为什么打架啊?”
小强自然没法说是因为李志绥主动与他问路,两人互相自我介绍后,小强当时一听这名字这职务,直接抡了个巴掌上去。
“没什么,口角而已。”
孟思思有些不相信,但是既然小强要这般说,自有他的道理,便不再追问,只是一味的帮他揉脑袋。
次曰一早,小强便按照政务院总理命令,乘飞机去了安徽蚌埠,视察灾后情况,为总理打前站。
……
淮河静静的流淌着,水流平缓的像是吃饱了的懒猫。任谁看着眼前这样一条蜿蜒婉约的清河都想不出,仅仅一个多月前,这条河还想要吃人咧。
河坝边上的淘沙工地上,走来一个年轻的女干部。
“李秀英,李秀英。”
听见有人喊,年轻的淘沙姑娘李秀英站在淘沙池里惊讶的睁着大眼睛,扬起头来对着来人说:“我就是李秀英,你找我么?”
钱正英走上前来,站在淘沙池边笑道:“是叫你的。你不是跟你们颍河县的书记申请了要做拖拉机手吗?这个想法很好。我和曾主任讨论了一下,市里打算成立一个妇女拖拉机突击队,你来当第一批学员吧。”
“真的啊!那可太好了!谢谢你,领导,谢谢你!”李秀英没想到,自己在抗迅劳模表彰大会上和书记说的这个愿望,居然真的实现了。
李秀英乐坏了,她赶紧从淘沙池爬上来,兴奋之余,想要和钱正英来个握手,可当她意识到自己的手太脏,伸到一半就尴尬的停住了。
眼前这个女领导,虽然脸上被明显的晒黑,可是从她短袖衬衫袖口下面那露出的那半截白胳膊可以看出,这是个有文化的女人,不是李秀英平时接触惯了的农家女人。
谁知这个女人立刻热情的伸出双手,握住了李秀英那沾着泥水的手,笑吟吟的道:“我在表彰大会上听主任读了你的事迹,非常感动!你不愧是咱们治淮委员会评的劳模,真是好样的,我以后也要向你学习呢。
李秀英那小麦色的皮肤顿时泛起了红晕,被眼前这个年轻女子温暖的手紧紧握住的那双手,连着胳膊都在颤抖,她的脸红到了脖子根。
李秀英腼腆的颤声道:“治淮是为咱们淮河两岸的百姓造福,为国家干活,干革命,没啥的,没啥的。”
钱正英笑了笑:“那你下午六点钟收工后,记得来坝子上的治淮指挥部,今晚咱们点个名,安排一下今后的学习课程。”
李秀英连忙点头。
“我还有事,先走了,你们继续忙吧。”
说罢,钱正英将穿着胶鞋的脚从淘沙池边的烂泥里拔出来,麻利的向坝子西边走去。
见钱正英离开,身边的姑娘们纷纷羡慕的上前拉着李秀英的衣服角,兴奋雀跃的嚷开了。
富云翠惊讶的简直不敢相信,她矮下身,仰首看着李秀英的脸,激动道:“秀英,你真的要当拖拉机手了!女拖拉机手!”
二丫手里提着淘沙的竹扒犁,瞪着吃惊地眼睛道:“那还有假,刚才那女的领导都说了,你看她穿着的胶鞋,那个是领导才有的,俺听俺哥说过,贵的要死!放市里商店一双要卖三块七呢!”
李秀英脸色依旧通红,她难掩心中的兴奋,扑通一声又跳下淘沙池,拿回漂在水上的淘沙竹簸箕,颤声道:“干活吧。”
富云翠见状咯咯笑道:“你们看,秀英都乐傻了。”
姑娘们见状纷纷欢快的笑了起来。
六点一过,大坝边上的工地纷纷下工,伴随着电喇叭里飘出的悠扬音乐,民工们纷纷走向临时的食堂。
中央不但给治淮拨下了资金,还按照部队大灶伙食给民工们免费提供中午晚上两顿饭,可以敞开了吃,管饱。
这让那些一辈子习惯一天只吃一顿的民工们大为兴奋,只管在食堂拼命地吃,直到吃的肚圆方才离开。
李秀英和淘沙组的姑娘们一起,领了两个黑不溜湫的窝头,香喷喷的大口大口的就着白米粥,风卷残云般的两分钟就吃完了。
“俺去指挥部了,你们多吃点。”
二丫为李秀英可惜道:“秀英姐,你才吃了两个窝头一碗粥就走?多可惜啊,多吃点再过去。”
李秀英喜悦的声音远远地飘过来“别管我,你多吃点。”
富云翠从桌上的搪瓷脸盆里挖了一大勺咸菜放在粥里,笑着说道:“秀英她想当拖拉机手都想疯了,就是不吃饭我看都行。”
二丫羡慕的道:“云翠,我也想当拖拉机手。”
富云翠白了她一眼,含着嘴里窝头道:“得了吧你,你上了三个月脱盲班,大字才认识一百多个,和秀英比差远了,她可是已经学了八百多个字了。”
二丫佩服的道:“云翠,你也不输给秀英啊,程老师说,你和她是咱们班里学的最好的哩。我看你也能当女拖拉机手。”
富云翠低下头,咽下口里的食物,低声道:“俺家洪有在部队当兵,把柱子搁家我不放心。”
二丫鼓动道:“有啥不放心的,洪有他爹妈,还有哥嫂,都能帮着带啊。”
富云翠没有说话,一口喝光拌着咸菜的粥,拿着碗起身走向领窝头的地方。
第四百一十六回 人生
“是啊,我为啥就不能争取当个拖拉机手呢?要能开上那铁狮子,该多风光啊。可要是那样,以后柱子怎么办?家里的地怎么办?”
富云翠虽然嘴里不说,可是心里却是跟猫抓的一般,痒痒的紧。
是啊,在脱盲班上,她富云翠哪样比李秀英差了?就说这淘沙的活,他富云翠也从没偷过懒啊,要不是家里有孩子,富云翠觉得,自己也能像李秀英那样一天三班的玩命干,也在工地上一直坚持到十一二点才回村。
话说李秀英这里,她来到治淮指挥部时,恰好小强也刚刚下飞机,驱车赶到。
听了当地同志介绍,小强赶紧上前和李秀英握手。他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农家少女,这是自他来到这个年代后,第一次和中国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近距离接触。
只见李秀英皮肤有些黑,在汗水的浸润下,是那种健康的古铜色,她穿着灰色土布的单褂子,布料大概是历史很久远了,上面补丁摞补丁,依然遮不住那破烂的陈旧,放在2011,这种布拿来做抹布都嫌太脏太烂,她的指甲缝里黑黑的,槛着泥沙,裤子是七分裤,也是缀满补丁,看那破烂程度,也不知道是从几岁开始穿起的。脚上穿的是双草鞋,露出一对健壮的天足,上面凸着骨节和青色的血管,左脚大拇指上半个指甲裂开着,翻出鲜红的肉。可她自己似乎一点不觉得疼。
“你辛苦了,李秀英同志!”小强一把握住她的手道。
李秀英一看见小强这种脸庞白生生的知识分子,就立刻产生了一种中国农民特有的对于读书人的崇拜感。她慌了神,一叠声的道:“不辛苦,不辛苦……干活是有工分的……不辛苦……”
小强握住她的手,感受到这个姑娘手指掌心布满那种老茧被泡烂之后,干燥后褪落的碎皮。他心情复杂的赞道:“拿工分是应该的,但是,劳模的骨干带头作用,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起到的,一个人能够成为劳模,说明他在本质上就是优秀的劳动者。”
钱正英在一旁笑着介绍道:“这次我们打算,将基层劳模提拔出来,作为表率,安排到更加有技术的岗位上去。”
小强赞同的道:“这样作很好啊!技术岗位的待遇比基层的普通工种要好,劳模除了工作上能起到表率,待遇上也要让他们成为表率才对!有了劳模的示范作用,以后大家才会争着当劳模,这样很好。
而且,技术岗位相对来说更加重要,让劳模来干,才更让人放心嘛。”
钱正英笑道:“所以我们准备,让李秀英当妇女拖拉机运输队副队长,队长由她们的教官暂时担任。”
李秀英呆住了?“副队长?当官?不不不,我不行的,我没文化,当不了官。”
小强松开紧握住李秀英的手,说道:“什么官不官的,就是个带头干活的,你干的勤快,同志们就学你勤快,你干得好,同志们就学你的好。”
李秀英崇拜的看着小强,说道:“奥,是这样啊,报告首长,我一定勤快!我可想当拖拉机手了!做梦都想!我肯定不偷懒!”
小强笑道:“别激动,开拖拉机不难,像你这样的劳模,今后还要学怎么用插秧机、收割机、旋耕机,要成为农机专家,以后中国的农村,会逐渐提高机械化耕作的比例,路长着哩。”
钱正英笑道:“只要中央支持,给我多少机械,我都能把操作员培养出来。”
小强说:“中央当然会支持你们,系统的治淮工程现在刚刚开始,后面都是硬仗,不给你们最好的保障怎么行。
我来之前,总理说了,这次抗迅防灾,是一次成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战役,你们干的特别好,也一定是干的特别苦!所以总理特别提出,这次参加大会战,成功保卫住了淮河大堤和新建的水坝的全体民工,公分除了能换钱外,还可以选择换实物!公分换实物折价比例为一比二!”
“什么!”钱正英惊呼。她当然不是没听清楚,可是听见这样的比例,还是不由得惊呼起来。
小强哀怜的看着李秀英脚上的破烂草鞋,自作主张的补充道:“另外,每人再发一双帆布胶底劳动鞋,以后每个月,满勤的民工都发给每人一双。
钱正英欣喜之色溢于言表“真太好了!我们好些民工,都是穿着草鞋的,大家舍不得穿家里的布鞋来干活,即使有穿布鞋的,也都是拣最破烂的穿,因为这个,在劳动中伤了脚的人不少呢。
李秀英傻傻的道:“国家给发鞋?帆布胶鞋?就是解放军穿的那种?那是布胶鞋,一双要两块六呢!”
小强点点头,坚定地道:“每人都发,每月都发,以后大家必须都穿那种鞋上工地,还发袜子,对!还发袜子。”
虽然小强补充完鞋子,又补充袜子,可钱正英一点不怀疑这是总理的指示,她心直口快的埋怨道:“发电文的同志真会省电报钱,只说按照优惠比例换等价实物,可没说一比二这么优惠的比例,也没提还有发鞋袜呢,我要早知道,前天就在坝子上给大家鼓劲,这几天的工程量一定翻翻的往上涨。”
李秀英见小强全没领导的架子,钱正英也是随和的大姐模样,鼓足勇气,怯生生的问道:“那我一天三班,早上下午各四个公分,晚上三个公分,一天一共十一个工分,能折两毛二?”
钱正英直爽的道:“是呢,李秀英你每个月一天都没休息,算下来,一个月的公分,能换六块六的实物。
哎,小强同志,实物都有啥?”
小强答道:“铁锹,锄头,镰刀,剪刀,针线,长筒胶鞋,布料,肥皂。大概就是这些,以后还会增加种类。这里面布料很全,有各种颜色和花色的锦纶布、涤纶布、腈纶布还有棉布。”
钱正英善意的道:“秀英你回头换几尺好看的锦纶布,扯个新上衣,那个布我见过,可结实着呢,比棉布实惠。”
说罢,她似乎觉得自己这话不妥,解释道:“我不是说你衣服破,我是说那个布料真不错的……哎呀,你看我不会说话呀。对不起啊。”
“钱大姐,我知道你是想帮我呢,我回头一定跟俺爹说,换点那个“金轮”布。”
李秀英手握着衣角,有些自卑的继续解释道:“这褂子是俺最破的一件,俺爹说,庄稼人干活从来都是捡最破的穿。其实俺有件好的单布褂子,搁家没舍得穿出来。”说罢,像是因为被人误解成小心眼,有点小小不甘。
小强对她善意的微笑着点了点头。
接下来,李秀英开始在治淮指挥部占用的这座院落的门房处填写拖拉机员培训个人情况表格,小强则和钱正英等工程人员一起前往院子里南边的办公会议室,讨论后续的各项工程的施工进程。
……
当换购的消息传开,可把淮河边上十里八乡的百姓都震动了。
民工公分本来并不高,哪怕一天干满早中晚三班,一个月下来也不过三块多钱。可是对于这年头贫困的沿淮地区那些人均27元年收入的农民来说,要能干上一个月,就是收入翻翻啊。
更何况,那27元的年收入,基本是农民一年口粮的价格,也就是说,基本是一年到头看不见钱的。
再说了,为了响应主席号召,治淮为了当地造福,大家也是抢着干这活的,并且很多民工非常看重那两顿敞开了吃饱的大锅饭,夜班的还有一顿管饱的夜宵,这对于很多家里丁口多,常年吃不饱饭的人家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以前,谁家的壮劳力都希望在自家地里多干些活,把庄稼伺候好,多打些粮食在交完公粮后卖钱。可现如今,老经验的农民细细一算,还不如让最壮实的劳力去上工地,才大大有得赚,赚的大大的。
几个月干下来到了今天,国家告诉民工,不但公分算钱,还有国家给的公分特权,能用半价换到市面上那些紧俏的商品,乡亲们这下可是炸了锅了。就是换了商品再拿到市面上卖,也比直接用工分换成钱大大划算的啊!
中国的农民从来都是精打细算的,眼下这一比二的换法,让出工的效益,大大的超过了种地,于是很多农民干脆提出来,家里的地可以只留一两个妇孺打理,其余劳力全部上工地。
小强让治淮委员会直接否决了这些建议。
工程建设指挥部贴出大字规定,之前的工分全部结清后,民工的名额分配,将首先照顾那些家里把所有适龄学童全部送去学校上学的农户!其次是军属户,然后是在之前的工程中表现突出的劳动骨干。凡是家里有适龄学童而不送去读书的农户,一律不在招工计划内。
在小强计划中,这些民工一旦兴修了几年水利,有了施工经验后,可以培养出一个个施工队,这可是一大批的建设力量啊。
……
富云翠的公公王安生坐在家门口的石磨盘上,抽了口旱烟,皱眉道:“云翠,柱子肯定要送去上学,这也是洪有交代的,可是他在外当兵,柱子上学,你也不种地,那地总不能老是让我和你婆婆你嫂子帮你种吧?”
富云翠连忙道:“俺不是这意思,俺是说,俺家那四亩薄地里的收成,一年也就800来斤,可要是能当上拖拉机手,就能学会一门手艺,一天的公分也比一般劳力多一半,就算上午下午,也是12个公分,比人家一天干三班的还多一个工分呢!这钱挣来,将来还不都是咱柱子的老婆本么。我听秀英说,学会开拖拉机后,到哪都有活干,将来还能学开汽车!工分更高!说不定,还能转成成立户口,成建设工人。”
王安生点头道:“要是那样,当然是天大的福气。
可你一个妇道人家,能学会开那拖拉机吗?我看那都是一群大男人在开。你要是学不会,那这一个月培训期的工分可不就白瞎了吗?
眼下你好不容易被工程指挥部留用参加二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