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蕙质春兰-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文蕙问明珠:“养善堂发展的这么快,资金能跟的上吗?要不,我再捐助一些得了,能有这样一个机构,把我们的钱都变成善事,救助百姓,是给我们省心了。”
明珠说:“这个可是个无底洞,天下这么大,每天都有事情发生。每天都有需要救助的人。还有,养善堂虽然是每个县城都有一个了。可是并不是能覆盖整个县城。还有,因为资金的原因,并不能给每个需要救助的人给予帮助。所以,再多的钱都不够花的。你要是能有闲钱,做做善事也是好的。只是,你最近花的钱很多,还有这个钱了吗?”
陈文蕙想想说:“我的钱都花在建立道观上面了。还在京城置办了几千亩的土地。是想着靠着那个土地的出息养活以后的道观呢。可是,后来皇上又赏赐给了两位娘娘两千亩的土地。两位娘娘也私下里买了一些土地,铺面。算起来,她们的生活是足够的了。那我的这些土地就白放着没有什么意义了。这样吧,我把这些土地都转给养善堂的名下,这样养善堂每年能从这里面收入不少的田租。是个细水长流的法子。”
明珠说:“这感情好。你这个可是大手笔,这几千亩的土地可是花了几十万两银子吧?这么就捐出去了?”
陈文蕙说:“反正都是我的钱,我赚钱就是花的,能做善事,为自己积福,比做几套衣服,打几副首饰强多了。”
明珠温和的看着陈文蕙说:“这么多年,你一直都没有变,无论是以前那个县令的小女儿,还是现在的南洋总管,你都是那个善良的,重情义的好姑娘。”
陈文蕙哈哈笑了起来说:“你怎么没有来由的,这么夸奖我起来了。好了,我还有事情要和你商议呢。”
明珠忙问:“什么事情?”
陈文蕙说:“我们光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给他们吃的,喝的,给上学堂,给养活他么,给他们看病,可是这都不是长久的法子,而且,花钱太多了。不如我们再开办个工坊之类的。这样养善堂能自己养活自己,不就不需要那么多的钱了吗?哪怕不能自己养活自己,能补贴一部分,也能好过一些啊。”
明珠说:“这个主意之前,我和义母也商议过,可是,实施起来有很大的困难。”
陈文蕙问:“都有什么困难?”
明珠说:“养善堂养的最多的是老人和小孩,老人都是病老的不行的。这些人要是能自己干活赚钱,还用来养善堂吗?小孩也是。”
陈文蕙一想还真是。
明珠又说:“还有,养善堂的有劳动能力的人也有,但是每个养善堂的都不多,要是集合在一起,别说开个工坊,就是开十个工坊,都没有问题,可是,她们现在分布在大楚的各地,怎么集合呢?总不能为了那一两个人开办个工坊吧?”
陈文蕙想想也有道理,就说:“既然这样,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就不要开办工坊了。不过,我有个法子,给你们拉一个捐钱的主顾过来,不但富裕,有这个闲钱,还能每年定期捐赠。怎么样?”
明珠顿时高兴起来了说:“是谁?”
陈文蕙嘿嘿笑着说:“黑家。”(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七章 选拔人才
PS: 感谢baobao216a的粉红票
明珠惊愕了:“黑家?”
陈文蕙说:“是的,黑家难道还没有钱?都说我们小陈家有钱,我们哪里能跟黑家比?”
这个明珠倒是知道的。和黑家打交道这么多年了。因为陈文蕙的缘故,明珠的母亲胡夫人和黑家的医药大师们没有少交流。还有,明珠的作坊里,现在还有很多黑家的弟子在呢。
黑家的雄厚财力明珠还是知道一些的。别的都不说,光是黑家在京城的铺子每年能赚多少钱啊。
但是明珠实在是想不通,陈文蕙怎么说动黑家给养善堂捐钱的?要知道,黑家并不认为自己是大楚的一份子。他们只觉得自己是黑家人。
要他们去悲天悯人的同情大楚的百姓,给大楚百姓捐款,真是不太可能。
明珠问:“黑家怎么可能给我们捐款呢?怎么可能还定期给我们捐款呢?”
陈文蕙说:“这个就是有条件的。我们可以让黑家的人每年自己去养善堂挑选孤儿,要是遇到资质好的孤儿,他们就可以挑选走。当然了,要这个孤儿愿意才行。不过,我觉得以黑家的条件,这个被挑中的孤儿很少又不愿意去的。这样任他们挑选的条件就是他们每年要给我们一部分钱。”
明珠眼睛一亮,随后说:“不行,黑家人应该不会同意的。毕竟,他们要是想要人手,光是夷洲岛上的那些部落都够他们用的了。还有,他们要是想要人才,甚至是天才的话,大楚这么多人,哪里招不到人,还能不要钱的招收呢,他们哪里愿意花钱?”
陈文蕙说:“你说的也是,他们招收弟子的条件很是严格。一般只有他们挑选别人,没有别人挑选他们的。毕竟,他们给自己弟子的待遇好的不行,就是我给手下的待遇都比不过他们。可是。你说的是普通的弟子。我说的是黑家的黑家军,黑铁军的招收。”
这个明珠大概知道一些,忙瞪大眼睛等待着陈文蕙说下文。
陈文蕙都被她这个样子给逗笑了。明珠说:“好了,你赶紧说吧,别笑了。我都着急了。”
陈文蕙说:“你这像个当母亲的样子吗?自己还像个小孩子呢。”
明珠也给说的笑了起来。
陈文蕙说:“我们可以把我们养善堂的孤儿孤女们每年集中到京城,或者是上海城去,这样花费其实并不大。只是个路费的问题。集中之后,要是有那样的天才存在,不用说,黑家肯定是要挑选走的。要是没有,还有那些适合练武的,黑家也可以挑选走。这样选择成分就大些。剩下的如果聪明的,我们也可以挑选一些。比如我们庆春城就可以挑选一批走。为了这个,我们庆春城可以每年出一些钱给养善堂。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做呢?你也知道。我们庆春城和黑家都在一直招人,可是,我们更喜欢招收孤儿,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们没有牵挂,这样的人最适合练武功,最适合在我们的军队里待,也最适合跟着我们漂洋过海。所以,我们愿意付出这个钱。不但我的庆春城愿意,黑家也应该愿意。我想,我大哥。二哥们也都应该愿意。搞不好,我就给你拉了好几个长期的捐款客户。当然了,我们每年捐的不多。我庆春城不选头等的。我每年可以出两万两银子。这些足够那些小孩子们么每年,或者是每三年集中一回的路费了。”
明珠眼睛里异彩涟涟。笑着说:“这样我明白了。恩,这个我会和义母商议一下,你也和黑家人商议一下,看看他们能出多少钱。要是能办成。我也高兴,不但每年能有固定的慈善捐款,还能给这些孤儿们找到更好的照料他们的人。也是给我们解决负担的好事情。对于这些孤儿们也是好事。他们跟着你们也好。跟着黑家也好,都比在大楚当个穷苦老百姓强。”
陈文蕙对于这一点倒是很自信:“这个倒是真的。我那庆春城现在可是一片乐土。你上次不是也去看了?”
明珠一脸的向往说:“说实在的,我现在在京城已经待够了,真是每天都很劳累,尤其是敬原官做的越大,这生活就越不平静,这话可不敢再外面说。别人都羡慕我命好。敬原少年得志,这么年轻就已经官职这么高,将来是要权倾天下的,可是,至于我们自己知道,伴君如伴虎,这未来的危险这么多,还不知道要有多少山,多少坎要过,真是想想心就很累。”
陈文蕙很理解说:“我也是这样觉得,所以,我不喜欢待在京城,你看我这几年在庆春城,虽然辛苦,可是心里很平静,过的不累。反而,我这一次回来,发现,我的父母亲都苍老了许多。有时候真的想劝他们不要在京城住了,致仕去南洋算了。可是,你是知道的,我们兄妹们羽翼未丰,现在还需要父母亲给我们遮风避雨才行。”
明珠点点头说:“是啊,我们也等着你们成长的可以给我们庇护的那一天,你的庆春城可就是我们家的退路了。你可要经营好才行。其实,义父,义母虽然辛苦,但是他们还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我看再干十年都没有问题。十年,你们南洋能经营好吗?”
陈文蕙很有信心说:“给我十年的时间,我们兄妹一定能把南洋经营的铁板一块。十年后,我们南洋第一代移民就已经去了南洋十几年了,新出生的婴儿已经长成人了,这些才是对我们南洋城市最忠诚的一代。他们成长起来的时候,我们的南洋城市才算是真正的安稳了。”
明珠点点头。
陈文蕙说:“所以,我们也好,黑家也好,都喜欢那些孤儿,因为他们的牵绊少,将来更能忠心一些。”
明珠笑着说:“这也是积德的好事。不过,我会注意这一块的,一定要自愿。孩子们如果不想远离故乡,即使是你们看中了,我们也不会把孩子给你们的。”
陈文蕙说:“这个是自然。我们要是想强买强卖,直接去卖人的市场上买就是了,何必要费事呢?”
明珠一想也是,这些人,无论是黑家,还是陈家三兄妹,都是信誉好的人,想来一定能把这个事情办好的。
明珠笑着说:“我想光是这一项,我们养善堂每年都能再固定进账五到七万两银子,再加上我每年给养善堂投入五万两银子。你每年的分红大概都有将近十万两银子都投入到养善堂。还有义母每年都捐赠二万两银子,大嫂万氏每年都捐赠一万两银子。皇后娘娘每年捐赠一万两银子。这都是固定的。已经不少了。其余的都是那些夫人们的。有京城的贵妇们,也有地方上的绅士们。这个是不固定的。所以,我们养善堂开支还是能保证的。不过,银子是越多越好,这样才能办更多的事情。”
陈文蕙嘻嘻笑着说:“姐姐,你真是会赚钱啊,我那一点红利每年都能有十万两银子啊?那你不是赚的更多?”
明珠说:“那你看啊,我怎么也是义母亲自教导长大的,连这点本事都没有怎么得了?我每年收入是多,可是给养善堂五万两,给医院五万两,剩下的都拿着去南洋庆春城置业了。你的新城市我也投资了呢。”
陈文蕙说:“这个我知道,放心吧,不会让你赔钱的。一定会赚钱的。到时候,你说不定就是南洋的大户。”
明珠说:“我在你哪些城市都买了很多山地,种植了许多的橡胶树,现在还没有出产。所以,我每年都在投钱,一直都没有回报。你到底跟我说说,那个橡胶树赚钱不?”
陈文蕙说:“当然赚钱了?你现在是投资的时候,投资上七年左右,橡胶树就能有出产了。倒了那个时候,年年都能有出产,就和那些果树一样。这些树园子将来就是传给子孙的基业啊。”
明珠问:“果园我是明白,也是要三五年才能结果,但是,结果以后,甚至能传承百年。那才是给子孙留下的财富。可是,你这个橡胶树结什么?也是一种果子吗?”
陈文蕙说:“这个可是比果子要好。果子是新鲜的,一下子结很多,万一没有人买呢?果子还不是要坏了?这个橡胶就不一样。橡胶以后的用途很大,跟你说一个吧。你看到我的马车了吗?这个马车是我从南洋一路用大船给运过来的。为什么这么费事的运过来。因为现在这样的马车就只有我一个。你等下坐一下我的马车试试就知道了。这个橡胶就是用于马车上的轮胎的。”
明珠很是奇怪问:“什么是轮胎?”
陈文蕙说:“跟你说不明白,我们还是坐一下你才知道。”
明珠笑着说:“好吧,反正也到了吃饭的点了,我们这就坐着马车去我府里吃饭吧。想来敬原和崇义一定已经都安排好了。我今天倒是偷了个懒,什么都不用管,只要吃现成的就是了。”
陈文蕙虽然脸皮厚,也不禁粉面一红。
明珠看着咯咯笑了起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八章 听曲
PS: 感谢enigmayanxi多次的打赏。
明珠因为陈文蕙的介绍特意看了看陈文蕙的马车,果然和一般的马车不一样,主要在两个轮子上。一般的马车是木头的轮子。这个马车是不一样的,居然是钢的轮毂,上面一层黑黑的充满气的叫轮胎的东西。这个还这是第一次见到。
明珠很奇怪的问:“这个东西,非金非玉,非木非石,也不是布,到底是什么做成的?”
陈文蕙说:“这个就是你种植的那些橡胶树产的一种橡胶汁液,割下来,就像是割树漆一样的道理。然后熬制成这个橡胶,做成了轮胎的。这个现在都是黑家在制作。我这个是用现成的树林里的百年橡胶树割出来的野生橡胶做出来的。因为野生的树木很少,所以,能做成轮胎的橡胶也很好。一共只得了一点点。给我做个马车,还剩下一些,做了个小轮胎,给我大哥的两个孩子做了两幅轮胎,得了个童车,还有一个就是送到宫里给了汇川公主了。”
明珠恍然大悟说:“我说我前儿进宫,看到汇川公主满宫里的骑着一个什么东西跑,把那些宫女太监的吓得啊啊大叫。她却笑的不行。原来就是你进献的单车啊。”
陈文蕙点点头。
明珠说:“那可不行,这么好玩的东西,你怎么不给我那两个孩子弄一个?我那个小的现在还用不着,但是大的也可以用了。”
陈文蕙苦笑一下说:“何止是你家的我要欠着。还有太子家的大皇孙,还有我们陈家的大哥陈文琪的儿子,还有很多亲戚家的都想要。可是,现在橡胶产量真的很低,就那么几十颗树,一年能产多少啊?我已经叫黑家的人尽量做了。先不管马车的轮胎,先紧着儿童的单车轮胎做。先把这些欠债给还上。”
明珠嘻嘻笑着说:“我不管,反正做好了,要先给我家一个。”
陈文蕙说:“是不是我不答应。今天就不让我上马车,不让我吃饭了啊?”
明珠这才想起来,拉着陈文蕙的手上了马车说:“你要是不答应,今天还真的不给你饭吃。”
陈文蕙叫到:“真是狠毒啊。你这么狠毒,敬原哥哥知道吗?”
明珠哈哈大笑起来。
两个闺蜜笑闹了一路。到了柳家门口的时候,明珠赶紧在马车里面整理好衣服和发髻说:“都是你闹的,一会儿我要是衣衫凌乱的出现在府门口,明天不知道有多少传闻出来呢?”
陈文蕙哈哈笑着说:“那你赶紧整理好啊。不说别人看到,就是给你府里的人看到,你今后也再没有夫人的威严了。”
明珠白了她一眼说:“知道还闹?”
整理好两个人才下马车,还上了轿子正准备往后院行去的时候,柳敬原和赵崇义已经出现在轿子旁边,柳敬原说:“夫人,郡主,我们今天不要在家吃饭了吧?我都安排好了,我们今天去曲水河边船上吃饭。崇义已经在包下来一个画舫。那家做饭很好吃的,都是河鲜。晚上借着水光,景色很美的。”
陈文蕙看了一眼一旁虎视眈眈的赵崇义,粉面一红,没有吭声。
明珠偷偷看看陈文蕙的脸色,忍住笑说:“但听夫君安排。”
柳敬原说:“那你们还是坐轿子还是坐马车,我们两个是骑马的。”
明珠看陈文蕙一声没坑,就做主说:“还是坐文蕙的马车吧。她的马车果然不同,舒适很多,一点都不颠簸。”
柳敬原点点头。
陈文蕙和明珠只得从轿子里出来,还继续坐马车。去京城外面的曲水河。
路上,陈文蕙想起来一个事情,问明珠:“姐姐,我们这么晚出城。回来怎么办?城门关闭我们怎么回家啊?”
明珠说:“不碍事,敬原那里有进出城门的令牌。我们多晚回来都没有问题的。这样的令牌满京城也没有几家有的。这个是太子殿下亲自给敬原的。”
陈文蕙点点头说:“太子殿下这上面收买人心还是很会做的。”
明珠抿嘴一笑。
不一会儿,就到了城外的曲水河畔。一早有个美丽宽敞的画舫停在了码头上。一看这个画舫,陈文蕙就喜欢上了。
那画舫比陈文蕙前世在南京的秦淮河上见到的还要漂亮。雕梁画栋的,四面都是用上好的轻纱围住,一阵清风吹来。轻纱飞扬,还没有上船,一股浪漫的气息已经扑面而来。
现在太阳已经要下山了,道道晚霞铺在水面上,整个河面一片金鳞闪耀。映衬的这个画舫更加美丽了。
陈文蕙在心里默默的想,回头回到庆春城,也要在城外那条小河上弄一个这样的画舫玩。
明珠携着陈文蕙的手,往画舫上走去。她们的丫鬟随后跟着。
陈文蕙进到画舫里面,才发现,这里内部的设施更加豪华,都是上好的花梨木的家具,十分的亮堂,还有一种低调的奢华。
坐下来,发现一个小小的桌子,都是固定在船舱上面的。已经有丫鬟在那里伺候着,准备好了茶水。
陈文蕙不动声色的打量了一下那个丫鬟,只见她穿着红绡的衣服,碧绿的裙子,头上梳着双丫髻,戴着一串小小的香花。耳朵上是一个小小的银鱼儿。长得眉清目秀的,也就是十岁左右,泡茶到是动作娴雅的很。看到陈文蕙和明珠进来,很有眼色的站到了一边,行礼说:“夫人,姑娘好。奴婢是挥春画舫的彩霞。”
陈文蕙和明珠都点点头,陈文蕙回头看了一眼水莲。水莲从身上拿出来一个小小的荷包出来。
陈文蕙知道那个绿色的荷包是个下等的封赏,里面装着一个小小的银锭子,有的是梅花型的,有的是杏花型的。一个大概就是半两左右。不值得什么。
陈文蕙对水莲很是满意,对什么人赏赐什么,真是眼皮子很活。
陈文蕙和明珠款款的坐在了桌子旁,看着画舫外面那落日的余晖,只觉得天地广阔,心胸都充满了喜悦。
不知道什么时候,船已经开了,一点颠簸都没有,船平稳的行在曲江上,两岸是葱葱的树林,偶尔可以见到一些在河堤上游览的人,有青袍的读书人,也有纵马狂奔的武士,当然是少不了头戴华胜的仕女。陈文蕙只觉得自己是在一副古画卷中游览。
明珠正在和柳敬原还有赵崇义说着那橡胶轮胎的好处,还有对自己未来那些橡胶园的期望,陈文蕙却一直都在贪看两岸的风景。江面上也不是只有这一艘画舫,不时能看到大小不一的画舫。
赵崇义看她一直都不说话,不动声色的坐在了陈文蕙的身边,柔声问:“蕙儿,可喜欢这样的画舫游览?”
陈文蕙回眸看了赵崇义一眼,赵崇义只觉得陈文蕙的眸子里异彩涟涟,如同发光的宝石,能让人不知不觉的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赵崇义不由得吸了一口冷气。这个小妮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成长的这么美丽,这么简单一个回眸,就有这样的风情和魅力。
陈文蕙说:“很好。”说完话,低下来头。继续看着江面,半响才说:“面对如此美景,要是能有音乐就更好了,要不是琴声,要不是笛声,都胜过这样白白的看着如画的美景。”
赵崇义忙说:“她船上倒是有琴师,也有歌舞伎,只是我们这样过来,我嫌那些人风尘味儿重,所以没有让她们过来伺候。你要是想听曲,我这就叫她们过来。”
陈文蕙似笑非笑的斜睨了赵崇义一眼说:“你倒是门清的很,可见是常来的了?”
赵崇义忙辩白道:“这可是冤死我了,我从来都不喜欢这些的。实话跟你说了吧,今天,你说在敬原家吃饭,我这心里就高兴的不行。刚好我大哥也在敬原家里。他一听就说,在家里吃饭多没有意识,还不如去画舫上吃,一边吃,一边游曲江。他是经常来这些场所的,跟这些人很熟,就帮我找了这个画舫,说这个画舫最是精致,厨娘做的一手好船菜。我就听了大哥的建议。我是从来都不到这些声色娱乐场所的。”
陈文蕙看赵崇义急的汗都下来了,笑了出来说:“急什么?我要是不信任你,还能在这里坐着吗?早就走人了。不过是白问一声,好了,不说这些了,你去叫那琴师在船头弹一曲,不要那些幽怨的,要平和一些的。还有,要是有嗓子好的歌姬,也不用进来了,就在船头上唱一曲,借着水声还清亮一些。也配的上这好景致。”
赵崇义只觉得浑身的毛孔都透着愉快,原来她是这样信任自己,怎么会有这样好的心情,赵崇义现在如果是在陆地上,都恨不得打个滚来,表达自己的好心情。
听到陈文蕙的对于琴师和歌姬的要求,他兴致冲冲的跑到船头,叫了船家过来吩咐一番。
不一会儿,淡雅的琴声和清亮的歌声在船头响起来,明珠和柳敬原也停止了谈话,静静的赏着美景,听着歌声琴声。(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九章 夜游
等到歌声琴声都停歇的时候,外面的夕阳已经下去了。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船家轻手轻脚的把船上的琉璃灯点上。
一时间,江面上那些画舫都纷纷点亮了灯火,看起来更加美丽,陈文蕙还真找到了前世在秦淮河上做画舫的感觉。只是自己现在坐着的这个画舫比前世公司里包下的那个画舫要精致一些。还有,琉璃灯的感觉还是没有前世画舫上那些电灯的光亮足够,但是更多了一份清幽和摇曳。
明珠说:“还是文蕙会享受,这么叫琴师和歌姬在船头上唱歌还真是好听。借着水声,显得远一些,声音更加清亮了。这让我想起来当年文蕙过生日,我们几个在陈家的庆和楼吃饭,那个荷花曲,还有荷花舞,还有那歌姬美丽的衣服,漂亮的荷花冠,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呢。今天这个曲子虽然好听,但是我觉得还没有那年那个好听。文蕙,你这几年光是忙,有没有再创作新曲啊?”
赵崇义和柳敬原都眼睛一亮问:“原来你还会作曲?”
陈文蕙觉得赵崇义那火热的眼光闪烁在她的脸上,让她的脸有些发烧。陈文蕙说:“我哪里会作什么曲,天生就不是那文雅的人。不过,我这几年在南洋,黑家人帮我训练了一批很有天赋的歌姬,舞姬,还有乐师们,我看比今天这歌姬和琴师都演奏的好。改天,我们再出来游玩的时候,我就带上,让你们也欣赏一下。”
明珠无奈的说:“你一个女孩子家,还要这些干嘛?只有听说公子哥儿养歌姬,舞姬的,怎么你也养呢?”
陈文蕙抿嘴一笑岔开话题问:“说好的饭菜在哪里呢?”
赵崇义忙说:“船家都已经准备好了,我现在就让他们上菜。”
陈文蕙点点头。
赵崇义正要往外面跑,伺候的彩霞已经笑着说:“公子,这事儿还是交给奴婢办吧。”
柳敬原笑着说:“好了,崇义。你就不要跟着个没头的苍蝇一样乱跑了,还是叫她们去做吧。”
赵崇义不好意思的笑着,忙坐下来。
不一会儿,船家就已经进来收拾桌子。上了碗筷,摆放好了饭菜。大多是水产,鱼虾之类的,味道倒是清淡,陈文蕙不由得多吃了一些。
吃饭中间。四个人讲讲谈谈,有时候说的是南洋的分光,有时候说的是西北的战争,有时候说的是当年四个人一起在江南赈灾的情景。这一顿饭吃的大家都很尽兴。陈文蕙不但多吃了一些,也喝了一点船家酿的梅子酒。双颊红晕一片,如同白玉上面敷上了一片胭脂,分外艳丽。
赵崇义都痴了。
陈文蕙被看的不好意思,对伺候的水莲说:“我们都吃完了你们几个都下去吃一点吧。不用在这里伺候了,这里有彩霞姑娘伺候茶水就可以了。对了,不要忘记给船上的厨娘。琴师,歌姬每人都一个上等的封子。”
水莲忙答应了。和伺候明珠的丫鬟一起下去吃饭去了。
陈文蕙她们吃完饭还在船上趁着夜风游玩了很久,后来,明珠看实在是太晚了,催着回去,大家才让船家开回来的时候的码头,坐上自己家的马车回去。走的时候,陈文蕙特意吩咐水莲给伺候的彩霞也一个上等的封子。
因为来的时候是乘坐着陈文蕙的马车,陈文蕙只好先把明珠送回家,然后。才在赵崇义的护送下回自己家。
本来,赵崇义是要进去给陈远恒和白氏请个安的,但是天色实在是太晚了,只好作罢。看着陈文蕙进门了,才依依不舍的往柳敬原家里行去。他现在基本上都是住在柳敬原家里的,至于忠义公府,已经很久没有回去过了。
画舫上等这些客人都走了,船主看着大家收拾东西,问彩霞:“这些客人是忠义公府定下来的。可知道是忠义公府的什么人?看着面生的很。”
彩霞忙说:“是忠义公府的二公子,另外一位大爷是现在太子殿下面前的红人,柳大人。那位夫人正是柳夫人。”
船主吸了一口冷气说:“这么说,那位姑娘一定是文蕙郡主,南洋总管了?”
彩霞说:“可不是,不愧是皇上都亲口称赞的天下最有钱的姑娘家。这给的赏赐就不俗。最开始给的赏赐是个小荷包,里面是个半两银子重的银裸子,倒是一般,可是这荷包的做工和银裸子的样式实在是好看。后来走的时候,郡主吩咐赏赐一个上等的封子。那位跟着的姑娘就赏赐给我一个粉红色的荷包,这粉色的荷包做工更是精致,上面的花纹十分好看,只是我也认不出是什么花,想来是南洋的奇珍异卉,不过这还不算什么,最让我吃惊的是里面的东西。你们知道里面打开一看,是什么吗?”
船主奇怪了问:“是什么?”
彩霞还想卖个关子,可是一旁的歌姬已经笑着说:“是这个。”
说完从荷包里拿出来一对光泽圆润有小拇指大的珍珠出来。船主倒吸了一口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