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蕙质春兰-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文蕙想想说:“这生意遍地都是,关键看怎么做。如今,倒是有个好法子。前一段时间,黑家的那个掌柜的跟我说,想要到西北做生意。可是,西北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插手的。大方面的生意那个是马家在做。可是马家也不能垄断所有的。还有很多小生意可以做。比如西北的特产之类的。要是你们家想做,倒是最好,大楚谁家能有你们家在西北的势力大啊?”
韩氏一听很是高兴,问了很多,仔细寻思了一下,说:“不如我们家和黑家合作你看怎么样?”
陈文蕙说:“这个没有问题,你哪一天有时间,叫上忠义公一起去和黑家的掌柜谈谈。我请客。”
韩氏也不推脱,直接和陈文蕙约定了时间,陈文蕙心里也放下一个事情。西北的事情总算是给黑家一个交代了。也能顺便帮补一下赵家。这毕竟是自己将来要生活一生的家族,不好看着他衰落下去。
韩氏又和陈文蕙说到了之前说好的药的事情。陈文蕙这个倒是明白,昨天晚上,陈远恒夫妻回来之后,已经都和她说了。
这个药她是找黑家的人要了过来,已经装在一个盒子里装好了。陈文蕙对韩氏说:“韩姐姐,这个你要好生收好了,夹子里面还有这个药的用法,一定要按照那个法子用,要不会对身体有危害的。”
韩氏不敢大意,特意看了一下这个盒子,是个不起眼的小小的只有巴掌大的黑色的木盒子,上面一丝花纹都没有,打开盒子看了一下,里面有三颗拇指大的药丸,还有一张说明书。韩氏认真看了一遍说明,还向文蕙请教一遍。文蕙耐心给她讲解了一下。韩氏也不交给丫鬟拿着,而是自己贴身收藏好了。这才对陈文蕙说:“多谢妹妹了。”
陈文蕙微微一笑说:“没有想到你们家的情况这么复杂。怎么德妃娘娘到了现在,都是四妃之首了,怎么还要靠着家里的供奉啊?我们家陈贵妃,陈淑妃两个就是入宫的时候,花销大一些,后来,皇上不断的给赏赐,哪里还用家里供应?德妃娘娘听说还是很得宠的?”
说到这里,韩氏心里要吐槽的更多了,反正陈文蕙也不是外人,将来也是赵家人,她忍不住说:“德妃娘娘在宫里花销那个叫大啊,皇上赏赐的根本不够她花销的。她本人就是花钱能手,还为了能在宫里站住脚,赏赐更是多,身边笼络了很多的人,要不,她哪里能得宠?苦就苦了我们家了。可是,说起来也让人生气,她在宫里大把的撒钱,可是宫里的人对她好的还真是没有几个。因为她性子高傲,好容易给人家赏钱,处好了几个人,转身又把人给得罪了,你说这个钱花的冤不冤?”
陈文蕙想想和赵德妃接触的几次,还真是这样。不由得笑了,赵崇义的这几个姐妹都是奇葩啊。不过转念一想,这也难怪,这都是赵崇义那个奇葩的嫡母养出来的,能不奇葩吗?(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四章 白家帖子
韩氏接着说:“也不知道当初婆婆怎么养的女儿,赵家这一代的几个姑娘都是这样蛮横高傲的人。都是花钱高手。当初大妹妹,后来被皇上追封了赵嫔的那个,你也是接触过的。就是个最傲慢的主儿,这不,因为这个,她还死了。然后就是这个德妃娘娘了,家里一大半的花销都是因为她。剩下一个小妹妹,亲事都订好了,因为男方家里有丁忧,只能推迟一些成婚。这天天在家里,都要把我气死了。花钱多还就算了,一出门就是得罪人,京城里的姑娘们都远着她。她前脚在外面得罪人,我后脚就去赔不是,真是累死人了。”
陈文蕙听得噗嗤笑了起来,想到那次接触赵雨菲的情景,不由得觉得韩氏真是可怜。陈文蕙说:“韩姐姐,你真是可怜啊。”
韩氏说:“我是可怜,当初我嫁过来的时候,三个小姑子都在,没少给我找麻烦。现在你可是好了,三个人只剩下一个了。不过,这个尤其刁蛮,你将来可是要小心了。不要现在笑话我,将来也深受其害的时候,就笑不出来了。”
陈文蕙说:“多谢韩姐姐提醒。我自有我的法子。她们姐妹几个是崇义的姐妹,我看在血缘关系上,也愿意给他们一些好处,可是要是她们惹我,那我也不是好说话的。”
韩氏这才想到,陈文蕙和一般的少女可是不一样。她可是有官职的,在外面杀伐决断的惯了,现在手下还有护卫,军队呢,能怕一个刁蛮的闺阁少女?不由得笑了起来。心里却想,赵雨菲,你们姐妹们当年没有少折磨我,可是,现在你们碰上了这么个奇葩的二嫂,还想象以前一样。可是要踢到铁板的。
韩氏在陈文蕙这里盘恒很久才走,请教了很多关于做生意的窍门。也向陈文蕙打听了许多关于南洋的事情。颇为心动。
等韩氏走了,陈文蕙回到自己的院子里,刚准备收拾一下东西去明珠的制药坊去看看。就接到母亲丫鬟的传话,说是白氏找她。她这才知道白氏已经回来了。
忙往前面白氏的上房走过去。
陈文蕙进到白氏的上房,发现母亲已经换了家常的衣服坐着了,看到女儿的到来,白氏一脸的高兴说:“忠义公夫人已经把东西拿走了?”
陈文蕙点点头问:“母亲。你进宫都和皇后娘娘说了吗?”
白氏说:“是啊,皇后娘娘已经应允了。”
陈文蕙问:“听说这几天皇上的身子又不好了?可是吗?”
白氏皱着眉头说:“可不是,皇上的身子确实是不见好。我都有些担心,要是撑不过去九月,还真的要影响你的婚事呢?可是皇后娘娘跟我说,不会影响的,太医们都这么说的,大概能撑到年底。”
陈文蕙皱起来眉头说:“说道这里,我倒是有个事情很奇怪。你说,为什么皇后娘娘就掌握的这么清楚?我们家几次都担心皇上的病情会影响到我的婚礼。可是每次皇后娘娘都是很斩钉截铁的说不会。还有,那个时候,处理陈贵妃,陈淑妃的事情的时候,需要的时候,皇上就恰好昏迷了,等到两位娘娘出家了,皇上又醒过来了。真是太恰到好处了?”
白氏脸色变了一下,支开身边的人,小声跟陈文蕙说:“有些事情。看破不要说破,这里面还真是是有问题。我和你父亲早就怀疑了。有一件事情是大家都不知道的。皇后娘娘的许多东西,都是我和你父亲供应的。其中,皇后娘娘多年前就说她身子不好。让我们供应一些药物给她,其实,你说,太医院什么药没有?但是她说,她还是想要娘家供奉的药物。这在后宫中也是平常事。我和你父亲就一直供应了这么多年。这些药倒是平常,只是其中几味。是有相反作用的,要是单独拿出来,可是要吃出来事情的。这个事情,我们可是和谁都没有说过。”
陈文蕙脸色一白,瞬间想到了一种可能,看着母亲。白氏微微的点点头。
陈文蕙心里如惊涛骇浪,怎么会这样?
白氏说:“我们都不要吭声。我觉得从你大姑姑崛起时候,她就已经在筹划这一天了,这么多年来说有的事情都是按照她的安排进行的。所以,她应该有充分的准备,我们还是不要吭声的好。这些事情,知道的越少越好。”
陈文蕙点点头。
白氏觉得气氛太过于低沉,说:“蕙儿,你跟我说说,你和忠义公夫人,都聊了什么,聊这么久,刚刚我回来,听说,她也是刚走没有多久。”
陈文蕙缓过神来,把韩氏说的关于赵家的家务事说了一遍,还有赵家三姐妹的奇葩事情也说了一遍。
白氏冷笑一声说:“赵家姐妹的事情,在京城也不是什么奇闻。特别是那个赵雨菲,在京城中刁蛮是出了名的。她一向是个爱热闹的人,喜欢美食华服,什么宴会都少不了她。一到了那些姑娘们聚会的时候,她一定要占个尖子,不是跟人比衣服,就是比首饰,不学无术还不说,还经常得罪人。很多有眼力的姑娘们都不和她玩。不过,她花钱大方一些,所以,她的身边还是围着一些小官儿家的姑娘们的。对了,当初你二嫂没有来我们家的时候,在交际场上也和她起过冲突。就是那样,我才发现,你二嫂这个孩子好,不卑不亢的,这才注意起来的。”
陈文蕙还真是不知道这个事情,笑了起来说:“这么说,二哥还真是要感谢赵雨菲这个反派人物啊。”
白氏也笑了起来。
陈文蕙说:“这么说起来,赵家姐妹还这是奇葩,宫里的那个也是的,怎么花销那么大,难道皇上很小气,给的都不够吗?”
白氏说:“其实,皇上给她的赏赐很多,但是她是个花钱多的主儿,很散漫,反正 忠义公家里会供应到底的。只是,现在忠义公家里和以前不一样了。他们家已经把兵权都交上去了,进项日渐少了,哪里还能像以前那样供应着她?所以,她现在抱怨起来,说是她嫂子当家,和母亲当家不一样,克扣她的用度。也不想想,她都是嫁到宫里多年的人了,还要家里供应着,也不感到可笑。”
陈文蕙撇撇嘴说:“还不是他们那个母亲教导的不好。我幸好有个好母亲。”
白氏很享受女儿的马屁说:“就你这个小猴儿会说话。对了,我找你来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和你说。都被你打岔弄的快要忘记了。”
陈文蕙忙问:“什么事情?”
白氏说:“我们白家不是因为上一代家主多年来都经营的不好,在前任太子的时候,还发生了白良娣的事情。所以,族地里发火了,重新派了一房人,我们那一支则成为了旁支了。这新派来的一支就是太子东宫里白良娣的家人。他们家本来就是长房一脉的人。在族地里威望高,人口多。现在搬来京城之后,钱也多,权也大,还特别的长袖善舞,连我这种已经是旁支庶女的人物都给他们注意到了。你没有在京城的这几年,他们就经常邀请我回去,说是回娘家。我没有法子,只能和他们这么走着亲戚。”
陈文蕙微微笑了说:“这一支倒是你母亲你那一支会做人。不过,看看太子宫里的白良娣就知道了,他们家一定是八面玲珑的那种了。”
白氏说:“好歹也是我的族人,你就不要这么说了,说起来也是你的外家。这不,他们送来了请帖,请我们明天去做客。”
陈文蕙说:“又是那种一大堆贵妇,贵女们的聚会吧?听个戏,赏个花,赋个诗的,没来由的废脑子,浪费时间,我最是讨厌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了,有这个空,我还想去制药坊去看看呢。”
白氏笑着说:“不是那种。这个聚会就是我们母女两个还有白家家主夫妻,你喊舅舅,舅母就行了。还有就是他们家的几个姑娘都是你同辈的,有的嫁人了,有的没有嫁人,都是你的表姐妹。一个外人都没有。”
陈文蕙歪着头想了想,说:“好吧,这样的话,我就去了。不过,我们不用去那么早吧?要是只是吃个饭,我们就快到饭点再去怎么样?我真的要去制药坊看看了。”
白氏笑骂道:“这怎么能行,怎么都要去做上一会儿,说说话,和亲戚们相认一回,小姐妹们聊聊天,才能吃饭,你去制药坊什么时候不能去啊。干脆,现在你就去吧,晚上也不用回来吃饭,就去明珠家里吃饭,这样总可以了吧?”
陈文蕙一想,去明珠家还能见到赵崇义,就高兴了,大方的说:“好吧,那我现在就换身衣服去了。母亲不用等我吃饭了。”
说完就转身走了,白氏看着女儿的背影不由得笑道:“真真是女生外向啊。”(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五章 制药坊的新客户
PS: 感谢美味书虫投的粉红票。
陈文蕙一想到要去明珠家里见到赵崇义,脸就忍不住红了起来。说起来,这大楚的规矩还是和她想像的不一样。本来,她想着,这一回回来京城,一定十分的无聊,因为要待嫁了,肯定是呆在绣房里不给出来。可是,实际上是,陈文蕙每天都在外面跑着。
这个时代的一般闺阁女子都是和陈文蕙以前想的一样,在出嫁之前,就猫在绣房里,绣嫁衣,等待着出嫁。可是这个一般女子只是指的是一般的官宦,富户人家的女子。不包括普通百姓的女儿,也不包括顶级世家的嫡女,还有皇家的那些公主,郡主,县主们。普通百姓的女儿,每天都要干活,一天停止干活,就要饿肚子,自然没有那么多的规矩。
这是社会的最底层生活的人,还有在社会最高层生活的姑娘们,确切说是世家女子,和皇家女子们,她们出嫁之前,就已经有了封号,有了属于自己的护卫,田产,铺面,很多女子出嫁前就开始做生意,还有一些一直都在帮助家里管理家庭的庶务。至于嫁衣这种东西,肯定是极尽奢华,但是,绝对不是她们亲手绣制的。
她们最为大楚最尊贵的姑娘们,家里给她们专门做绣活的针线高手们,不知道有多少,哪里用的着她们在那里一针一线的绣啊。其实,她们中间很多人,连个手帕都绣不好,更不要说去绣嫁妆了。
陈文蕙有三重身份。她是世家嫡女,也是皇上册封的郡主,光是这两个中间的任何一个,都能让她不用遵守那个无聊的待嫁女的规定。何况,她还多了一个朝廷一品大员的身份。作为朝廷的一品大员,正常,她在南洋的时候要工作。在京城的时候,虽然不管事情了。每次上朝还是要去的。
可是,陈文蕙实在是不耐烦,那么早起床就是去宫里参加无聊的早朝。她借口要备嫁,休息了。但是。她真的休息了吗?当然不是,她有很多事情要做。她要看着建造道观,建造她的花园,还经常要去黑家的铺子里去。还要和好友明珠相聚,还要看看她之前一手建立的医院。养善堂发展的怎么样了。
除了这些,陈文蕙还要坐镇指挥她手下的人在大楚各地招募百姓前去南洋建设新城。
所以,她很忙,忙的连朝会都不能去参加,忙的连各家的宴会都没有空去参加。
好在,她有一个绝佳的借口,那就是备嫁,实际上,别说是她没有怎么准备,就是白氏也是不慌不忙。实在是为了准备陈文蕙的嫁妆。白氏已经早早的开始准备了,一切东西都已经齐全了,剩下的就是举行仪式而已,所以,陈文蕙和母亲都在享受这样难得的亲人相聚的悠闲时光。
白氏每天其实也很忙,她是皇后的左右手,皇后每天都要召见她,她还要参加京城那些贵妇的集会,还要管理家族的生意,事务。忙的不可开交。
陈文蕙和白氏白天各自忙各自的。晚上,陈远恒下了衙门,才是一家人相聚的时刻。
陈文蕙和母亲越好了,第二天去白家之后。就忙忙的回到自己的院子里,还上了一身新衣服,把头发散开,重新让丫鬟伺候着梳了一个双螺髻,从众多首饰里面精心挑选了几个精致的戴上,双螺发髻上各自戴上一个对称的珍珠花钿。最下面是一圈赤金叶子组成的分心。看起来精致又贵气。身上穿的衣服也换成了一个很浪漫的菱纱罩着的衣裙,看起来飘飘欲仙的感觉。这还不算,陈文蕙还拿出来自己叫自己家人制作的秘方化妆品,花了一个淡妆,显得更加美丽起来。打扮了一番之后,她才坐上马车往制药坊出发。
其实就在她回去换衣服的时候,已经差人去给明珠信了。告诉明珠一起去制药坊看看,然后在明珠家里吃晚饭。虽然没有提赵崇义的事情,但是,聪明如明珠一定会安排好的。赵崇义要是聪明的话,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把今天的晚饭给安排好的。要是连这个能力都没有,也不配做她的未婚夫了。
现在陈文蕙只要安安心心的去制药坊和明珠想会就行了。
陈文蕙到了制药坊的时候,明珠已经等在那里了,两个好友见面,说了几句,就一起看自己的制药坊去了。陈文蕙在制药坊里也有一些股份,只是不多而已。而且,这个股份分得的红利,陈文蕙一向都是交给明珠帮她做善事的。
但是,这并不代表制药坊不赚钱,现在这个当年的兴之所至产生的制药坊,已经是一个巨大的制药企业了。每年的利润都很客观。刚才一会儿的功夫,陈文蕙已经大概的把总账翻看了一遍。这账面上显示,制药坊每年的盈利是巨大的。明珠也因为这个,手头十分宽裕,就是不动用柳家赚的钱,明珠也是个小富姐了。
陈文蕙看完之后,和明珠回到账房里喝茶。陈文蕙问:“现在这个制药坊发展的这么好,有没有别的人跟风啊?”
明珠说:“这个自然是有的,还不少呢。说白了,这都不是个什么有难度的事情。那些杏林世家们都有能力开办。”
陈文蕙问:“那会不会影响到我们?”
明珠说:“怎么不会?刚开始我很不高兴。不过,这也是没有法子的。我想到你说的一起发财的主意,还有你们翠锦楼的做法。你们的翠锦楼现在名声这么大,不是也有很多的制衣坊跟风吗?你们不是也没有打压人家,而是一路扶持着这些小制衣坊,给他们分去活计,比如让他们生产口子,鞋底,绣带,花边等等,这样你们的订单能多接一些,也多个善缘。所以,我就和一部分和我交好的制药坊进行合作。有些简单的药材炮制,就交给她们,这样我们生产的速度就大大加快了。我们出的药丸多了起来。前几年西北那边一直在大仗,需要的药量很大,而且,你也明白,随着敬原的官职升高,兵部给我们的订单越来越多。我们光是这一块就做不完。所以,那些新的制药坊并不能影响我们。”
这个就是做官商的好处了。普通的杏林世家,哪里能有这样的关系?
陈文蕙点点头说:“怪不得前几年你的生意这么好。可是现在战争结束了,兵部的订单岂不是没有了,我们怎么办?”
明珠笑着说:“西北的战争虽然是结束了,可是还有一些零星的战争在,这样兵部还是要每年采买一些药丸在那里,只是订单小的多。这个小订单,也不用说,肯定是我们的。这种情况,我早就预料到了。所以,在西北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就开发了新的客源。”
陈文蕙很感兴趣问:“什么新客源?”
明珠说:“我们是第一家制药坊,开始的最早技术最好,经营的经验最多,名声也是最为响亮。沾着这个光,敬原又冲中出主意,撮合了一下,我现在拿到了四大世家的订单。我们大楚不打仗了,可是,四大世家还在大仗啊。陈族在北方的战争少了,可是在新罗半岛上的战争还有。所以,你们陈族的订单就不少。还有白家,虽然蛮族的威胁没有了,但是,他们还有胡人,新的草原民族的威胁,所以,战争也是不少的。当然,订单也不少。王家不用说,和夷人们就是天天不断。还有李家,他们坐镇在吐蕃高原上,也是不少的战争。这四家的药量都没有兵部以前的量大,但是四家加在一起,还是超出了以前的。”
陈文蕙说:“姐姐还真是经营有道。这制药坊给你做的风生水起的。真是不错。对了,好像我们小陈家也管你订货不少啊。我的庆春城都不少从你那里订货。”
明珠说:“这个倒是。你们现在的订货量也是不小。你的还好一些,尤其是你大哥,那个药量大啊,好像是他一直都在跟倭人战争不断。”
陈文蕙点点头。
明珠说:“现在我的制药坊发展的很快,由于有周边很多制药坊的支持我们出药很多,足以供应这些订单。所以,这钱是越赚越多了。”
陈文蕙笑着打趣说:“你现在是个小富姐了。你要这么多钱干嘛?”
明珠说:“用处可多了。我不是在你的南洋投资了吗?既然想要在那里置办家业,投资少了可不行。所以,我很大一部分钱是花到你那里了。除了这些,我们家的开销也日渐增多,我还在一点一点的给儿子,女儿们积攒嫁妆,聘礼。只要是碰上了好东西,今天买个古董,明天买些布料的,后天见到珍贵的木料囤积一批,到时候,我就能跟义母一样,到了孩子成婚的时候,身边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也能不慌不忙的。”
这一点说的很是,白氏这种未雨绸缪的精神,真是值得推广。(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六章 慈善事业的发展
明珠接着说:“除了这些,我剩下的钱,都拿来做善事了。”
这个正是陈文蕙今天来的重要原因,忙说:“我今天来正是为了这个做善事的事情来的。前几天我也看了医院和养善堂。发展的很好。现在京城这里的慈善事业怎么样了?”
明珠一提起这个就很高兴说:“当初医院,养善堂就是皇后娘娘带领着建立的。那个时候,皇后娘娘还是个皇贵妃。后来,你也知道,皇后娘娘封后了,这京城的那些贵妇们,哪个不以皇后娘娘马首是瞻。皇后娘娘都在做善事,当初还把自己的嫁妆都拿出来,她们好意思不做吗?就这样,有的是真心,有的是迫于形势,有的是为了巴结皇后娘娘,反正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思,她们大多参加了京城的慈善活动。”
陈文蕙这一点倒是早就料到了。这个就是上有所好,下必效之。
明珠接着说:“这几年来,因为资金充足,各地的官员也都巴结皇后娘娘,所以,养善堂和医院开到了哪里,地方官们都很照顾。所以,养善堂现在已经遍布大楚的各个县城了。只是医院还不行,还不能遍布,主要是大夫人数太少了,只能几个主要的城市设立。有些省份,连省会都摊不上一个呢。”
陈文蕙说:“这个没有法子,医院这个事情,一来容易受到资金的限制,二来容易受到大夫数量的限制,三来还要受到药材的限制。不是那么容易推广的。相对的,养善堂就容易些。只要找到一个好管事,有钱,就能建立起来,所需要的无非是以些房子,几个管理人员。这管事也好办,可以我们自己培养。我看母亲那里培养的人手就不错。都是陈材大管家亲自主持培训的工作的。”
陈文蕙说到这里又问:“西北那些偏僻的省份也能有养善堂吗?”
明珠说:“都有了,每个县城都有了。哪个县城没有养善堂,甚至会被当做不会当官的县令。这个官职也做到头了,所以,你说发展的快不快?”
陈文蕙皱起来眉头说:“养善堂发展的这么快,也不是好事。这么大的摊子,可是好管理的,一个不好,浪费了钱,还是小事。被有心人利用了去,或者是用这个做非法的事情,可是不好了。”
明珠叹了一口气说:“你还真是料事如神。这几年,因为发展的快了,还真是有很多的怪事出现。有的偏僻地方的养善堂,借着养孤儿孤女的借口,把孩子卖掉,好人家的孩子也给卖到青楼去了。还有那些寡妇们,姿色好一些的也都被卖到青楼里去了。这些妇女儿童,本来没有来养善堂。不过是三餐不济而已,现在可好,直接到了烟花之地,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这都不是做善事,而是作孽了。除了这样的事情,还有一些小的,比如说,管事的吞没养善堂的钱,克扣养善堂的东西,甚至还有地方官和养善堂的管事勾结在一起。欺压百姓的。”
陈文蕙问:“那你们怎么发现的?”
明珠说:“还好,这个事情,大多是义母负责的。她老人家真是料事如神,早就知道会出现各种情况。所以,她设立一个巡视小组,全国各地的去巡视各个养善堂的情况,每到一个地方都不和当地的养善堂接触,先是暗暗的寻访,查出问题再现身。这些巡视小组的人都是义母自己调教出来的人手。忠心的很,也正直的很,身上都带着名帖,拿着那些名帖,当地官员也不敢不配合。就是有那等和养善堂管事勾结的,这些人就会拿着名帖,去了他们的上级官员那里,他们总是不能一手遮天,一定能够整治的了。实在是在地方上阻力大了,这些人还传信给京城,义母一向皇后娘娘汇报。这天下还能有解决不了的事情吗?所以,查出来很多的怪事,都及时的纠正了。”
陈文蕙笑了说:“我就知道母亲有法子。”
明珠说:“那是自然,我们和她老人家比,是万万比不过的。这么一清理,好的养善堂的事迹被发现,坏的也被发现。好的,自然是对那些养善堂的管事们大加提拔。怀的自然是要绳之以法,这样下来,也是震慑了不少的有坏心,还没有敢干的人。”
陈文蕙说:“这样杀鸡儆猴的法子也不错,关键是执法要严格,要公正,要及时的纠正错误。”
明珠点点头说:“敬原和太子殿下都说,义母是有大才能的人,要是个男子,说不定能当宰相呢。”
陈文蕙呵呵笑着说:“其实,你也不差,你给母亲当下手,她要是宰相,你就是宰相了。”
明珠说:“你就会打趣我。其实,现在她也有女宰相的称号了。”
陈文蕙奇怪起来问:“什么是女宰相?”
明珠说:“天下女子都归着皇后娘娘管,义母是皇后娘娘的左右手,一天都离不开,皇后娘娘有什么事情,都是义母去办的。所以,义母不但是京城贵妇圈子里的仕女班头,还是天下女子的内宰相。”
这么说起来,陈文蕙是明白了。其实,皇后控制京城贵妇都是通过母亲来办的。可见,在皇后娘娘的心目里,母亲这个庶出的弟媳妇比她自己的嫡亲的两个弟媳妇还要亲一些。比她的两个妹妹还要重要。
陈文蕙想想,这个就是个人魅力了,白氏能有这样的地位,也是因为她有这个才能的原因。再回想一下自己这几年是事业的发展,如果不是有这样强有力的后盾,也发展不了这么快的。这么一想,陈文蕙顿时觉得自己有个这么好的父亲,母亲实在是天大的幸运。
陈文蕙问明珠:“养善堂发展的这么快,资金能跟的上吗?要不,我再捐助一些得了,能有这样一个机构,把我们的钱都变成善事,救助百姓,是给我们省心了。”
明珠说:“这个可是个无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