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蕙质春兰-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饰了。”



  梅英理都没有理,就把入画叫来,把夹子给了入画。入画拿的紧紧的,生怕这镯子又被夺了去。



  梅英对三个堂嫂说:“这几对宫花,虽然不值得什么,但是好歹是宫里做的,款式还很好,送给三个堂嫂一人一对。听说三个堂嫂家里都有侄女们。就给侄女们也戴上吧。每个侄女一对。还剩下的四对,入画,你给四个妹妹每人送一对。我素来不喜欢这些花儿朵儿的,就不要了。”



  说完,也不管梅夫人难看。对三个堂嫂说:“母亲今天想来也乏了,请堂嫂们到我屋里去喝杯茶把。”



  说完都不管梅夫人,带着三个堂嫂就走了。



  梅继祖的老婆卓氏大感意外,这一会的功夫,已经有几个事情出乎她的意料了。一个是梅夫人的贪婪,无知,没有规矩。不贤惠。真是极品。还有一个就是未来的亲家,居然这么喜爱梅英,这还没有过门的。就赏赐不断,而且,真的像外面传闻的那样豪富,出手那么大方。那些蔬菜。宫花倒是罢了,不过是显示小陈家的权势大。能弄到宫里的东西能弄到外人弄不到的东西,可是那五对赤金珍珠手镯,无论是做工,还是款式。还是镶嵌的珍珠都显示着陈家的富贵,这样的珍品,普通官宦人家得了一定珍重的藏起来。他们家倒是好,居然拿来赏人。还一出手就是五对。不但将来的儿媳妇有,就是姐妹们也有,庶出的姑娘也给了。这胸襟气度真不是一般人家。怪不得族长这么重视。除了这些,她还觉得梅英很出乎她的意料之外,她并没有被继母欺负了去,反而性子外柔内刚,看来是个能力出众的人。



  到了梅英的屋子里,卓氏有些奇怪怎么梅英没有把她带到厅里面去,而是径直去了东厢房?



  梅英已经笑着说:“我们家人口多,住处狭窄,这三间厢房住的是我和两个庶出的妹妹,对面三间厢房住的是继母生的两个妹妹。我们家五姐妹都挤在这厢房里面,后院是给姨娘们住的。前面书房边上的厢房是给兄弟们住的。下人们都只能跟着各自的主子住,或者是住在后面裙房里面。”



  卓氏这才明白,原来梅夫人说的没有地方居住是真的,不由得说:“这可怎么办我们看样子只能住在客栈了。”…



  梅英笑了,请卓氏等人做了下来,入画去送宫花和手镯去了,梅英亲自拿起水壶到了茶来,请嫂子们喝茶。



  梅英说:“嫂子们不用担心。你们千里迢迢的过来给我帮忙,怎么能让嫂子们住客栈呢?陈夫人已经都安排好了,她送给了我一个二进的小宅子,说起来,和我们家的这个宅子差不多大,而且还有个小小的花园。你们来之前,我刚刚去看过了,一应器具都很整齐,行礼一搬就能去住了。而且,离我这里非常近,也方便嫂子们过来我们这边。”



  卓氏和同来的那两个嫂子都惊讶万分,卓氏问:“陈夫人可是你未来的婆婆?”



  梅英米分面一红说:“恩。”



  卓氏奇怪了说:“你这个婆婆还真是疼爱你啊,你还没有进门,还没有为她们家做什么事情,就已经给你手镯,宫花,这还不说,居然还送给你一座院子,给你备嫁?”



  梅英说:“陈夫人考虑周全,她怕族里来人为了我操持嫁妆不方便,所以,特意送了这个宅子给我。我想三个嫂子和哥哥住进去,挤一挤也行。不过不像是在族里那么方便了。”



  卓氏正要说话,同来的梅承祖的妻子华氏问:“刚刚婶娘说京城的宅子都很贵,陈夫人送的这个宅子应该很贵吧?”



  梅英点点头说:“也不算是特别贵,因为我们这里离皇城并不近,最贵的宅子都在皇城边上呢。我对这些不是多么了解,毕竟整天都待在家里,没有接触过这样的买卖人。不过上一次父亲说过,之前他有个同僚想买这个宅子,人家要价一万五千两,他的同僚没有买,没有想到过两天就卖了出去,居然是陈夫人买了来送给我的。已经办好了契书,写了我的名字,将来也能算是我嫁妆的一部分。”



  华氏咋咋舌说:“天啊,一个二进的宅子就要一万五千两银子,真是贵啊。要是在我们青州老家,也就是几百两的事情,要是房子好一些,也不过是一两千两的事情。这京城真是物价贵啊。”



  卓氏却皱起来眉头说:“这陈夫人私下里给你的宅子都一万多银子的,我们只是带了五千两银子给你当陪嫁怎么能行呢?”



  华氏经过提箱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忙说:“当初族里出五千两银子给你当陪嫁,族里还有好些人有意见,觉得拿的多了。可是,你看,这哪里能够,连个宅子都置办不起啊。”



  卓氏瞪了华氏一眼,华氏才发现自己说漏了嘴。



  梅英却说:“感谢族长和族里的长辈们为了我操心。只是我是外嫁女,虽然有御赐的婚事,也犯不着给我拿那么多钱出嫁。我和父亲的意思是请哥哥和嫂子们还把这个钱带回去。至于我的嫁妆,已经有了着落。”



  华氏松了一口气说:“看样子,叔叔为官多年,还是有些积蓄的。我就说了,不用族里出钱的,难道叔叔自己没有能力嫁女儿吗?”



  梅英脸一红,一咬牙说:“不瞒嫂子,我父亲虽然为官多年,但是因为朝里没有关系,不是出身豪门,所以,一直都只是个清贵的翰林,没有实职,只是靠着俸禄,在京城里生活很不容易,要不是继母很有些妆奁,我们都不知道这日子还能不能过下来。眼看着继母的嫁妆坐吃山空,所以,继母也有些不高兴了,越发的不愿意给我准备嫁妆了。之前给我准备的嫁妆,连大户人家的丫鬟出嫁的嫁妆都不如。不过,这也不要紧。之前,陈夫人在给我那个宅子的时候,还给了我一些物事,可以作为嫁妆,还有给了五万两的银票,今天,父亲,已经已经交给了哥哥们。所以,嫂子们不用担心。有了这五万两,再加上那些东西,还有那个宅子,已经能置办一份非常好的嫁妆了。所以,我和父亲就商议了一下,不要族里的那五千两银子了。请族里还带回去。”…



  卓氏和华氏等人都目瞪口呆。天下还有这样的事情?婆婆给儿媳妇准备嫁妆?



  华氏瞪大眼睛说:“五万两银子?天啊,这还不得弄出十里红妆啊?”



  梅英说:“本来,五万两银子要是在京城再置办一份小宅子的话,那还真是不够弄出十里红妆,可是现在小宅子已经有了,那光是买一些衣服,布料,头面,首饰,用具真的能弄出十里红妆来。”



  华氏啧啧说:“大姑娘啊,你真是有福气啊,怎么碰上这么通情达理的婆婆啊,你这是要掉到了福窝里了啊。”



  一直都没有出声的梅耀祖的妻子冯氏说:“可不是掉到福窝里了?我们虽然在青州,但是也听过小陈家的名声。我们青州也开的有翠锦楼,也有庆和酒楼。你看看,我身上这身织金的小袄就是翠锦楼出的。他们家可真是有钱,这些钱根本不算什么,但是面子可是重大的。”



  梅英说:“其实,我对于这些面子,嫁妆之类的事情,并不在意。可是,陈夫人和我说了。陈族是大家族,妯娌总舵,亲戚多,要是我的嫁妆不像样,将来会被妯娌笑话。我倒是不怕笑话,可是,怕陈夫人因为我的原因被府里其他的夫人笑话,那我的罪孽可就大发了。所以,还请嫂嫂们和哥哥们多多留意,给我的嫁妆置办的好一些。”



  卓氏忙说:“族里让我们来京城就是为了这个事情。你的嫁妆不但关系到小陈家的面子,也关系到我们梅家的面子。我们梅家在京城虽然不算什么,可是在青州还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这个面子说什么也不能丢。你就放心吧。我们一定打点好十二分的精神,给你置办一份像样的嫁妆。”(未完待续)
第六十一章 发展家族
  梅英忙到了谢。卓氏想想,说:“只是这里面还有一件事情。我们这么匆忙的置办嫁妆,虽然有钱,可是,有些东西,能用钱置办好,有些东西却不是钱能办到的。比如说珍品的书画,古董,像样的家具,还有最重要的田宅,铺面。这宅子不用准备了。可是田地呢?听说京城附近的田地很贵的,而且,拿钱也买不到啊。还有京城的铺面更贵,也不是那么好买的。”



  梅英说:“这个嫂子们不用担心。这五万两银子,你们只要置办一般用的东西就行了,一定要上好的。因为到了成亲那天,晒嫁妆,陈家的妯娌们都要去看的。不能给陈夫人丢了面子。至于宅子,刚刚已经说了,不用置办了。已经有了一个了。田地也不用置办。因为小陈家在大楚都不买土地的。原本是有些,可是现在都变卖了。因为小陈家在海外土地不知道有多少呢,上百万亩都能有,哪里还用买京城旁边的土地,这一点就是没有也没有人说我们。相反,要是我们置办了土地才会被笑话呢。还有铺面也是一样。那个人,恩,就是天水城的城主,他还想法子要把天水城的铺面往大楚的商人里面卖呢,哪里还要京城的铺面?”



  大家一想也是,不过梅英一提到陈文麟,哪怕她是大方惯了的,也忍不住娇羞满面。卓氏笑着说:“可不是,我怎么忘记了,姑爷可不是一般人,姑爷可是一城之主,一个城市都是姑爷的,哪里还要在大楚置办土地。铺面啊。要是真的置办了,可不是等于打了姑爷的脸面?这样就好办了,就置办一些物事就行了。”



  梅英忍住羞涩说:“就是物事也好办。陈夫人私下里给我的东西里面有妹妹文蕙郡主给我添妆的一些物事,都是珍品,我前一段时间过去看了,都在我说的那个宅子里面存着,有了那些充场面也够了。还有。未来的大嫂也给了我许多的珍品。衣料之类的。都是外面不好买的。实在是还少呢,请哥哥们去京城的拍卖行去看看,那里经常有一些珍贵的古董字画拍卖的。另外黑家在京城开了几间铺面。里面家具,用品,衣料,首饰应有尽有。都是好东西,请哥哥和嫂子们去帮我置办就好了。剩下的就是普通的衣料。胭脂水粉等东西,那些我还真是不怎么懂,就劳烦嫂嫂们了。”



  冯氏咋舌道:“大姑娘,你真是有福气的。不但未来的婆婆这么疼爱你。就是小姑子,大嫂都这么对你好啊。你还没有过门,居然就给你添妆。这小姑子。嫂子给弟媳妇添妆的,还真是第一次听见啊。不过。我之前就听说了,你这个大嫂啊,是江南万家的人,是商贾之家,论身份,还不及你呢。可是,自从她进了小陈家,婆婆,丈夫十分宠爱,后来,陈家老大陈文俊大人,成为了新光城的城主。这新光城的事情都交给万氏打理。万氏把她娘家的子弟,姻亲弄了一半去了新光城,现在新光城的大部分官员都和万家有关。现在万家也不是商贾家庭了,一下子成了一个名门望族,官宦之家了。真是让人羡慕啊。所以啊,你这大嫂啊,很有钱,给你一些东西,说不定也是为了讨好你婆婆。想来你婆婆对她这样的举动很满意了。你以后嫁过去要多像大嫂学习啊。”



  华氏说:“还有啊,这个文蕙郡主啊,是皇上亲封的。听说,皇上都说她是大楚最有钱的姑娘家。她一个女孩子就有自己的城市,还有自己的生意,这还不说,居然还是南洋总管,还管着我们姑爷呢。她这么有钱有权,本来犯不着巴结你,反而,作为嫂子你应该巴结她。可是她对你这么大方,就说明,她对你们的婚事很满意,对你也很满意。你以后一定要和她处好关系啊。”…



  卓氏说:“其实,也没有什么,关键还是要和婆婆处好关系。毕竟,姑爷常年在吕宋岛。大姑娘多半是在京城伺候婆婆,大嫂是在新光城,小姑子是在吕宋岛。常年不见面,处好关系也没有用啊。处不好,也没有关系。”



  梅英说:“本来我也是这样想的。可是陈夫人和我说,要我婚后跟着去吕宋岛,去帮帮,恩,帮,恩,帮那个人管理天水城。还说,要像大嫂学习,大嫂就把新光城打理的好好的。”



  这下子三个嫂子都惊讶万分,卓氏问:“你婆婆的意思是让你跟着在任上?不用伺候她?”



  梅英点点头。



  卓氏三人顿时羡慕的不行了。之前梅英婆婆给宅子,银票,她们虽然羡慕,可是也没有这个羡慕的很。作为一个女人,嫁人之后,哪个不要经过婆婆的管教。好的,只是辛苦一些,并不受气。还有很多,被婆婆折磨病的,死的都有。这个天下还是孝道第一。婆婆比天都大,想当年,她们也都是熬过来的,现在听说,梅英居然不用伺候婆婆,直接跟着去任上,这是多么好啊,真是羡慕死了人啊。



  梅英接着说:“除了这个,陈夫人还说,请我娘家的人一起去天水城,根据各自的才能分配官职,帮助我管理天水城。”



  这下子卓氏三个人坐不住了,没有想到来京城帮助族妹料理嫁妆,居然还能遇到这么好的事情。这真是天上掉馅饼了。



  卓氏的声音都颤抖了。她的丈夫作为一个族长家的次子,将来族长的位置肯定是没有份了。丈夫又读书不是很好,到了现在,只是一个秀才,在老家还算是有脸面,可是连个举人都没有考上,那怎么出仕当官啊。这家里将来往哪里发展啊。虽然梅家是大户人家,吃喝不愁,但是想要富贵是不行的了。现在听说,居然能跟着去吕宋岛,当官,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之前她们还羡慕梅英的大嫂把万家都弄过去新光城当官,没有想到,她们梅家也能跟着梅英沾光。卓氏颤抖的声音问:“我们梅家的人都去吕宋岛,你婆婆能高兴?那家的婆婆能高兴儿媳妇把娘家人都弄到自己的产业里面啊?”



  梅英说:“开始我也有这样的担心。可是父亲说,小陈夫人是个奇女子,胸襟不是一般女子能比的。她说的是实话。刚刚你们也说了,大嫂万氏不是就把万家的子弟们都弄去新光城了吗?万家还只是商贾之家,我们家可是正儿八经的诗书传家的人家呢。”



  华氏一拍手说:“是啊,可是不是,万氏能这么做,你婆婆还要你向她学习,可不就是让你把我们梅家的人也带出去吗?听说现在天水城已经建设的很好了。我们去了一来机会特别好,二来,也不用像开始的时候,那样风采露宿了。不行,我要跟你哥哥商议一下,我们也想去。”



  梅英说:“想来我父亲已经跟哥哥们说了这个事情。回去你们再商议一下。我不但希望三个嫂嫂,哥哥都一起去,还希望更多的族人过去。这样我在南洋也不孤单了。”



  卓氏三人喜不自胜。



  梅英突然想到一个事情说:“三位嫂嫂,今天我们说的话,请不要在母亲面前说,关于这个宅子,还有银票的事情,我和父亲都没有在母亲面前提起。就是怕母亲万一做了不好的事情。还有,过上一段时间,可能陈家就要来下聘。母亲早就打算好了的。陈家的聘礼,她会全部留下的。到时候,嫂子们也不要和她争了。这些陈夫人都想到了。她说,母亲养了我这么长时间,留下聘礼给母亲当个念想也是应该的。反正我的嫁妆有了那五万两银子,也能置办的很好,不用吧聘礼放进去了。”…



  卓氏和华氏等人立刻气愤起来:“这婶娘也太放肆了,叔叔就这么由着她?怎么能把继女的聘礼也贪了去呢?这样的不贤惠的妇人,要是在族里早就被休了。”



  梅英虽然对继母不耻,可是她还是向着父亲的,听到几个嫂嫂说父亲的不是,还要为父亲说话:“其实,父亲也对夫人这样做很是生气,可是,怎么能休她呢?当年我的祖父母去世,都是继母料理的,还用了继母的嫁妆,这几年家里的家用也都是用的是继母的嫁妆。继母符合三不去啊。还有,继母生养了几个嫡出的儿子,女儿,这些都是父亲的骨血,都是我们梅家的人,父亲眼看着我们姐弟几个失去生母已经很可怜了,怎么忍心让继母所出的弟妹们再失去生母啊。所以这几年,管家的权力都在我手里,继母也没有法子磋磨我们。也就相安无事了。父亲对她也就忍耐了下去。”



  卓氏听了之后,忍不住握住梅英说手说:“好妹妹啊,你真是苦了。不过,老天有眼,你幼年丧母,过的辛苦些,还好碰上了好婆家,将来是要享大富贵的。“



  梅英不好意思的笑了。(未完待续)
第六十二章 喜欢人多
  小陈府里面,去给梅英送东西的嬷嬷正在低眉顺眼的向白氏汇报去梅家的见闻。



  白氏一边喝茶,一边问:“你是说,你去的时候,正好听到梅夫人不想招待梅家的族人在家里居住?”



  那个嬷嬷立刻说:“奴婢是无意中听到的。并不是想听墙角。只是,梅家实在是太局促了,内院里就那么大,站在正房前,正房的声音能听的一清二楚。梅夫人说,家里实在是住的窄,不能招待族里的人住在家里。”



  白氏冷笑一声说:“还真是做的出来。这族里来了人,就算是家里窄,难道不能请族里的人住客栈?不过是废几个钱而已。京城里多少人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偏偏她的眼空小,一点亏都不肯吃。主要还是气族里的人是为了给继女照料嫁妆的吧?这要是她自己生养的女儿出嫁,指不定她怎么感谢人家呢。”



  那个嬷嬷陪;; 。+。着笑笑。



  白氏问:“你后来送了东西之后,见到了那几个梅家族里的人了?都是女眷吧?”



  那个嬷嬷说:“我之前就问了,梅家来了三房人家,都是夫妻带着孩子过来的。准备在京城一直住到梅姑娘的喜事办完的。这三家都是梅姑娘的堂兄,一个名字叫梅继祖,是族长的次子,妻子是卓氏。一个是梅承祖,是梅家族里,三房家的长子,妻子是华氏。一个是梅耀祖,是梅家族里二房家的次子,妻子是冯氏。这梅家在京城不怎么样。但是在青州可是大户人家,族人多,诗书传家,家里的女眷们也都是出身青州大族,比如说卓氏,华氏都是青州望族出身。只是家里当官的不多,官位也不大而已。我去的时候,几位少爷正在梅大人的书房和梅大人说话。几位少奶奶正和梅夫人说话,听说,孩子们。仆妇们都安排在客栈里面了。等到过两天,缓过劲来了,再去让孩子们拜见。”



  白氏问:“你看梅家的下人怎么样?梅家的几个少奶奶怎么样?”



  那个嬷嬷笑着说:“我虽然匆匆一见,。但是我看梅家族里来的下人们都很规矩。虽然穿衣打扮上和京城的大户人家差了一点。但是在地方上应该算是不错的。那几位少奶奶不但贤淑温柔,大方,端庄。还都是美人儿,只是和梅大姑娘没的比,比梅夫人可是强上不少,说起话来也是斯斯文文的,应该是都读过书的。”



  白氏满意的点点头说:“看来,不但梅英是个好的,这梅家也是好的。这样的大家族好啊,人口多,人才多,将来就能多给文麟做臂膀。梅家人多,这些姻亲也是望族,自然人口也多,比如说卓家,比如说华家,我可不怕人口多,我就是喜欢人多,越多越好,我们小陈家还是人口太少,底蕴薄,没有姻亲的帮助,怎么撑得起来?不行,我得给这些梅英得族人们赏赐点什么,这样才能拉拢他们的心,将来好顺利的跟着麟儿去天水城。”



  正想着,白氏突然又问:“对了,你后来离开的时候,听到梅夫人对我送的那些赤金珍珠的手镯,还有宫花的分配了?”



  说到这个,那个嬷嬷忍不住在心里鄙视梅夫人的短见。忙说:“当时,我虽然下来了,但是因为要等梅夫人的下人给我拿赏封,所以,就在外面院子里候着。听到了一些。梅夫人想要把这些东西都分给她所出的女儿。当然,她不敢要梅大姑娘的那一份。可是,梅大姑娘,里都并没有理她,径直吩咐丫鬟,把五对手镯分给每个姑娘一份,她自己也只是一对。庶出的两个姑娘也是每人一对。还有,那十二朵宫花,她都分给三个嫂子,还有三个嫂子跟前的女儿,还有就是她继母出的两个女儿,庶出的两个女儿每人一朵。她自己则没有要。”…



  白氏听了,又是高兴,又是心疼说:“不愧是我看好的好姑娘。就是有主见。而且,继母虽然对她不好,还是惦记着继母所出的妹妹,后院的姨娘们闹的凶,还是对那些庶出的妹妹一样的关心,是个有情有义的好孩子。看到嫂子们在跟前,也知道把东西分给嫂子们,自己宁愿不要。真是规矩也好,礼仪也好的好姑娘啊。这都是我的不是,我怎么能只给十二朵呢?太少了,这宫花外人看着稀罕,我们家还不多的很,就是我跟前的红鲤她们,每人都是成夹子的放着。都不爱戴了。恩,今天太晚了,又刚送完东西,还是明天吧。明天你再去梅家,给梅英送两夹子宫花,每夹子十二朵。告诉她,就说我说的,自己戴着玩也行,送人也行,赏赐人也行。恩,不能单送花,会让梅英不好意思的。明天让厨房做几样我们家拿手的点心,弄出四样来给送去,分量要多些,一半送给梅夫人,一半送给梅英,分成两个夹子装着。还有,再送给梅英我刚刚新的的四匹织金的段子去,都是颜色鲜艳,适合年轻人穿的。对了,梅夫人给了你封红多少啊?”



  那个嬷嬷忙答应了,笑着说:“夫人真是疼爱梅大姑娘啊,这还没有进门呢,就隔三差五的送东西给梅大姑娘,将来梅大姑娘一定孝顺夫人的。至于那个封红,说起来真是好笑。先前,梅夫人就说要赏赐给我一个上等的封红。其实,我奉夫人的命去送东西,哪里会贪图什么封红,不过这碍着梅大姑娘的面子,所以,我就等着丫鬟去拿。哪里知道,这一去就是好长时间,等到封红拿来,我到了谢就回来了。路上才想起来看看,居然是六个大钱,真是笑死人了。”



  白氏笑了说:“这个梅夫人还真是吝啬到了极点。六个大钱,还是上等封红,真是拿得出啊。我们府里的上等封红可是十两银子的。当然,这京城里面能和我们府里比的也不多,可是梅家好歹是官宦人家,怎么这个梅夫人一点脸面都不要的吗?算了,不管她了。你再问问,梅家族里来的人是住在什么地方,我想,应该是住在我先前送给梅英的小院子里面。你打听清楚了梅家来了多少人?几位少爷,几位少奶奶,带来几位子女,都是多大的。然后告诉了红鲤,明天让红鲤准备几分礼物,我们府里的新鲜蔬菜给两篓子,还有茯苓霜给四篓子,还有我们府里做的点心给四样。还有每位少爷给一份上好的砚台,笔墨。几位少奶奶,每人一夹子宫花。一对赤金翡翠簪子,一对赤金手镯。孩子们男孩子每人一块金锁,一对四面扣的荷包,里面放四个金裸子,女孩子每人一对赤金小手镯,一对四面扣荷包,里面也是四个金裸子。”



  红鲤忙记下来。



  第二天,梅英得到白氏送的东西,不胜感激,她对入画说:“知道陈夫人昨天刚送了东西来,怎么今天又送了东西来吗?”。



  入画问:“肯定是喜欢姑娘呗。”



  梅英笑着说:“是因为喜欢我,爱护我。一定是昨天那个送东西的嬷嬷把我们家的事情说给陈夫人听了,陈夫人看我把宫花都给了嫂子,妹妹,侄女们,自己反而没有,所以,特意送我这些宫花过来。”



  入画想想还真是,又问:“那单独送宫花就好了,怎么还送那么多东西?”…



  梅英说:“要是单独送宫花,不就等于告诉我们,她派来的嬷嬷听了我们的说话了吗?那多么没有规矩。所以,为了给我送这些宫花,她又给了继母送了这些点心,还特意分成两份,就是怕我的那一份被继母贪了去,我反而没有吃到。还有,陈夫人一定是欣赏我把宫花都送出去,自己没有留,特意赏赐给我这些布料,作为嘉奖的。”



  入画想想说:“姑娘这么一说还真是的。陈夫人太好了。姑娘,你以后一定要多孝顺陈夫人。”



  梅英说:“恩,我一定会好好孝敬陈夫人的。我自幼失去母亲,本来以为今生再也没有母亲了,现在陈夫人对我这么好,就像是我的母亲一样,我终于有了母亲了。我一定像孝敬母亲一样的孝敬她的。”



  梅英的小宅子里面,自从昨天卓氏等人带着家人,儿女都从客栈里面搬过来之后,还在收拾箱笼,突然嬷嬷过来禀告说,昨天去梅府的那个嬷嬷过来了,送来了陈夫人的礼物。



  卓氏三人忙换了衣服,请那个嬷嬷去厅里坐。那个嬷嬷把来意说一遍,又把东西呈了上来。就告辞了。卓氏等人忙谢了,说,这么贵重的东西本来不好意思收,但是因为是长辈的赏赐,不敢不收,改日一定去小陈府邸看望陈夫人。还给了那个嬷嬷一个上等的封红。



  那个嬷嬷回去的路上打开封红一看,居然是五百个大钱。这出手和梅夫人一比,梅夫人真是丢人丢大了。



  等这个嬷嬷一走,卓氏就禀告了梅继祖他们。卓氏说:“这个陈夫人真是个出手大方的。这陈家也是个好客的。不过也能看出来,陈夫人是真心喜欢我们大姑娘,这也是我们大姑娘的福分到了。”



  梅继祖沉吟一下说:“昨天,叔叔和我们说了将来去南洋的事情,我们本来还有些犹豫,现在看来,这小陈家是个待人真诚的,我们一面要尽心把大妹妹的婚事料理好,一面,也要准备一下,多些人手亲戚一起去南洋,说不定我们的前途都在南洋呢。”



  卓氏等人听了大喜,自然用心办理起来。(未完待续……)



  第六十二章   喜欢人多。



  第六十二章   喜欢人多 ,:



  
第六十三章 下聘
  时间转瞬即逝,一晃眼,就过去两个月了。京城已经是一片春暖花开的时节,梅英的嫁妆也已经准备了大半了。这一天,是陈家下聘的日子,京城很多人家又和梅家交好的书香门第,也有看在小陈家的面子上,来给梅家道贺的,都来梅家观礼。



  这些官员,世家子弟等等男客都是梅翰林带着两个嫡出的儿子,还有三个族里的侄子们接待。女眷们都是卓氏三人帮着准备,梅夫人不小心得了风寒,病了,梅英因为是她自己的喜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