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时行-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下一篇文章,便叫做‘玉东讲史’,你看如何?”

“玉东讲史?”

陈东眼睛一亮,连连点头。

他笑道:“虽不知小乙你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想必这‘安禄山’必然有趣。”

玉尹笑而不语。

安禄山?郭药师!

却不知道这诺大开封城里,又有几人能看出端倪?

卷十

第260章 与你一个前程(一)

回到家,已近酉时。

黄昏将至,晚霞斜照。

燕奴坐在庭院里的石桌旁,手里拿着一支毛笔,似乎在计算着什么。

“九儿姐,在算什么?”

陈东走进庭院,见燕奴一脸沉思之状,不由得有些好奇,便开口询问。

燕奴抬起头,也不起身,“别扰奴算账……你看,差点少算了一笔。”

她面前摆放着一个账本,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一些数字。玉尹走过去,站在燕奴身后看了一眼,顿时笑了。那本子上写着今日送出了多少支牙刷,一共支付了几多工钱。

“小乙哥,今日送了一千二百支牙刷出去,便这工钱便将近一贯。

若再加上材料上的耗费,便接近两贯……这样子下去,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钱。”

今天不仅仅是大宋时代周刊的创刊日,也是牙刷正式投放市场的日子。

玉尹在报纸上,有一篇介绍牙刷的文章,还请了人捉刀,从卫生的角度进行讲解。

开封人习惯于用青盐漱口,有时候会用柳枝刷牙。

所以要把牙刷推广开来,便需要足够的介绍才成。一支牙刷的成本,也不过一文钱,可是这推广的费用,核算下来便要增加不少。好在玉尹手中有报纸这么个大杀器,虽然才刚开始,但是却能够给予燕奴不少帮助。早晨,玉尹在发放报纸的时候,还配送了一支牙刷。可有没有效果,他现在还不清楚,需要时间验证。

看着燕奴一脸苦恼的小模样,玉尹笑着摇摇头。

他拍了拍燕奴的肩膀,“九儿姐,别急……任何新生事物在最初,都需要一个极为艰苦的过程。这两贯钱虽说使出去,却也算不得亏。明日,还要继续赠送。且准备五千支出来,看坊巷中是个什么效果。对了,那牙具店铺,可找好了吗?”

牙刷要推广,便需要店铺进行销售。

早在之前,玉尹已通过关系,在潘楼大街上赁了一个门面。

地方不太大,除了贩卖牙具之外。还有洗漱的青盐以及相应物品。权作尝试。

反正那店铺每月不过十贯钱,玉尹还出的起。

最重要的是,九儿姐要开心……既然她想要把这牙具作为事业来做。便由她去吧。

“好了,莫再算账了!”

玉尹伸手,把账本抢过来。“且先吃些东西,过一会儿大郎要来,咱们去潘楼看戏。

今晚婆惜献艺《牡丹亭》,必然会非常热闹。

咱们早些过去,免得到时候连个位子都占不住……”

虽然高尧卿说了他有雅间,可玉尹却不想和他一起。毕竟,他要带不少人前去潘楼,怎可能大家挤在一处?所以午食过后,他便让人去了一趟潘楼。请封宜奴帮忙。

不想封宜奴说:“牡丹亭出自小乙之手,怎可能让小乙连个看戏的去处也没有?只管放心好了,这边已经准备妥当,三楼上备有一间大屋,小乙到时来便是了。”

封宜奴做事,果然是八面玲珑。

至少在玉尹心里面,就感觉着舒服许多。

燕奴一听有戏可以看。顿时高兴起来,也顾不得那账本,便大声道:“十娘,十娘……饭做好了吗?若做好了,便早早用饭。小郎和红奴。也随我一同前去,快些吃饭。休要耽搁了时辰。”

小郎,便是高泽民。

玉尹闻听,顿时愕然。

怎地高泽民和芮红奴也要前去?

不过看燕奴那欢喜的样子,他也不好说什么。

带去便带去了,便让两个孩子去凑凑热闹也当不得紧,了不起便是增加两个座位。

陈东一旁笑嘻嘻也不言语。

不用说,这位已经做好了准备,权作玉尹家眷一同前去。

高世光夫妇也赶紧忙碌起来,就在饭菜上桌,玉尹和陈东正要入座的时候,忽听门外传来车马声响,紧跟着从外面走进一人,一进院便大声道:“那个是玉小乙?”

声音,带着几分尖亢。

玉尹一蹙眉,忙走上前去。

他看得出,来人似是一个宦官,一身衣着,也是颇为不俗。

“小底便是玉小乙。”

“你就是玉尹?”

“正是。”

“走吧,随咱家走一遭。”

“啊?”

玉尹一怔,刚要开口,眼角余光向门外一扫,却看到有一队黑衣男子在外面肃手而立。光线有些模糊,却看不太真切。不过,玉尹还是能感受到,那些黑衣人的不同凡俗。这些人,怕都是高手!而且他们手持刀剑,显然这来历也不一般。

“敢问,要去何处?”

“去了便知。”

“那……要见何人?”

“到时候,你自然知晓。”

宦官一问三不答,而且脸上也透出了不耐烦,“休要啰唆,便去了就是,我家主人并无恶意!若真个想要寻你麻烦,只需与开封府知,便能让你家破人亡,还比让我在走这一遭。

快点走吧,莫要让我家主人等的太久。”

“可否容我与家人说一下。”

“快点,我便在外面等你。”

那宦官说完,便走了出去。

陈东、燕奴等人立刻围过来,一个个脸上露出担忧之色。

“别担心,不会有事……九儿姐你们吃罢饭,只管去潘楼等我。

待我去见了对方之后,就去潘楼和你们会合。呵呵这里是开封,谁又能奈何得我?”

玉尹劝慰了燕奴一番,便转身离去。

出了院门,他在那宦官的带领下,还有十几个黑衣人的簇拥下,来到观音巷巷口。

巷口停着一辆马车,宦官登上车,然后朝玉尹一摆手,“上来吧。”

玉尹犹豫了一下,也跟着上了车仗,钻进车中。

车厢很大,但光线极差。

四周遮掩的严严实实。坐在车中,也看不清楚外面的状况。

那宦官便坐在车门口,伸手拍了拍厢壁。马车旋即吱呀吱呀的启动,晃晃悠悠行进。

玉尹坐在车中,并没有开口询问。

方才和这宦官交谈了几句,他知道眼前这个家伙,绝对是个嘴巴很严的人。他若是想说,自然会说;若不想说。便是问了也没有用处。倒不如保留些精神为好。

所以,上车之后玉尹便闭上了眼。

凭借着对周遭环境的熟悉,玉尹感觉得出来。马车使出甜水巷后,便拐到了汴河大街。街上的一些叫唱声音很熟悉,玉尹也能分辨出一个大概的位置。随后。应该是在州桥改道,走到了另外一条路上,而后马车停下,似乎是到了城门口。

按照马车行进的速度以及路线,应该是崇明门。

出内城了?

这一出内城,玉尹便有些懵了。

他对外城,特别是崇明门外的南二厢地区并不是特别熟悉。大多数时候,他是在东厢外城活动,因为便桥屠场便在东厢外城。可是南二厢外城。还真弄不清了。

马车吱呀的走着,大约又过了半个时辰,突然停下来。

这一路上,车上的宦官一直没有开口,玉尹更不曾与他有任何交谈。

马车停下之后,宦官挑起车帘从车厢里走出来,而后朝玉尹一摆手。“到了!”

玉尹忙跟着那宦官走出车厢来,却见眼前是一扇大门。大门两边,院墙高耸,约有三米多高的样子。用青灰色石粉刷的墙面,给人一种极为整洁的感受。

“随我来。”

宦官道了一句。迈步便上了门阶。

玉尹便跟在他身后,走进了高墙之后。

从外面看。这只是一座普通的宅邸。可是走进来,却是别有洞天。院墙后,亭台楼榭,错落有致,假山流水,更格外精巧……玉尹心里一怔,越发感到了疑惑。

这,究竟是什么地方?

方才这太监的口气,端地不小:若真想为难你,只需让开封府知晓,便可使你家破人亡。

这绝不是一般人能够说得的话语。

至少可以肯定,找玉尹的人,应该是个宗室子弟。

可是,玉尹又想不起来,会是什么人找他。皇室子弟中,他也认识那么一两个,但他可以肯定,如果是柔福帝姬来找他的话,绝不会弄的这般神神秘秘。那小丫头是个存不住事的人,肯定会自己摸上门来……可不是柔福帝姬,又是何人?

宗室之中,玉尹实在想不起来,有其他熟人。

心里面思忖着,却不想前面的宦官突然停下脚步。

“进去吧,我家主人马上便来。”

在玉尹的面前是一扇月亮门,玉尹走进去之后,却见一个面积大约有三五亩大的人工湖泊。湖面上,架着一座九曲木桥,直通湖上的水榭。站在湖边,可以看到水榭中灯火闪动……玉尹也不犹豫,迈步便上了九曲木桥,直奔那水榭而去。

走进水榭,里面空无一人。

正对着水榭门,摆放着一张琴桌,上面还有一张古琴。

那古琴的式样,颇有些眼熟……玉尹走上前仔细看,立刻辨认出,这正是他先前在北园迎来的那张梅花落古琴。这张琴,后来被茂德帝姬用枯木龙吟古琴以及价值两万贯的珠宝换走,玉尹便再未见过。既然梅花落在此,那么邀请玉尹的人,也就呼之欲出。

玉尹站在琴桌前,不由得苦笑摇头。

想了那么多,偏忘了茂德帝姬!

却不知,茂德帝姬唤我前来又有什么事情?

脑海中不自禁浮现出一个妩媚端庄的绝美面容,玉尹心里一荡,忙守住了心神……

这时候,水榭外木桥上,传来脚步声!

第261章 与你一个前程(二)

赵福金出现在水榭门口。

灯光下,她头戴时下东京最为流行的团冠,身着一件印花缎子罗摺裙,外罩一件红色团花蜀锦背子,于端庄之中,更透出妩媚之色。没有刻意的装饰,却别有一番朴素风韵。

一名宫女挑起竹帘,赵福金走进水榭。

她朝外面摆摆手,示意宫女们全都退下,而后移步来到琴桌旁坐下。

一切看上去是那么自然,没有丝毫做作之处。

玉尹拱手唱了个肥诺:“小底玉尹,见过茂德帝姬。”

赵福金,却没有出声。

玉尹心下奇怪,抬头向赵福金看去。

却不想,赵福金正打量他,两人目光相触,赵福金心里一慌,脸一红,忙低下头。

这厮,忒无礼!

我没有让他抬头,他怎这般胆大?

赵福金心里面嘀咕着,深呼吸几口气,恢复了平静。

“小乙,咱们这是第二次见面了。”

“正是。”

“你可知道,我找你来是什么事?”

玉尹一怔,便摇摇头,“却不知茂德帝姬唤小乙来有何指教。”

赵福金没有回答,出乎玉尹意料之外的沉默了。

一双妩媚的眸子紧盯着玉尹,好像要看穿玉尹的内心一样。玉尹也没有闪躲,便和茂德帝姬对视。刚开始的时候,赵福金尚能保持平静。可这么一直对视着,渐渐她这心里,小鹿乱蹦,有些慌乱起来。脸一扭,赵福金不敢继续这么对视下去。

玉尹的眼睛很有神,五官也非常漂亮。

不同于她所见过那些风流才子的文弱,却平添了一股子英武之气。

那种气质,风雅与阳刚糅合在一起的奇妙气质,让茂德帝姬也有点承受不住。

当下咳嗽了一声,赵福金轻声道:“我听说小乙你……前次辞了官家的敕命,可是觉着那太乐署博士太小,配不得你的才学,委屈了你吗?”

玉尹回道:“帝姬这话怎说来?

小乙不过市井中一介屠户,本就没什么追求。官家敕命,天恩浩荡,只可惜小乙生的贱命,当不得如此厚恩。再说了,小乙一无功名在身,二未立下寸尺功劳,更无德行窃据此位。;所以思来想去,只能辜负官家好意,在这市井中逍遥快活。”

玉尹可不会说什么那太乐署博士委屈了自己的话。

若真个这样说,只怕立刻便会冠以狂妄之名。

他而今在开封府勉强立足,也不想招惹不必要的麻烦……更何况,茂德帝姬突然把他找来,究竟是什么用意?在没有弄清楚赵福金的心思之前,玉尹必须要保持冷静。

赵福金却笑了。

“小乙才华,我心里清楚。

李娘子何等高傲之人,对小乙琴艺也是推崇不已。

说实话,一个小小的太乐署博士,的确是委屈了小乙,便做个乐正,也算不得事。

不如,我赠小乙一个前程,如何?”

“啊?”

玉尹大吃一惊,有些惊讶的看着赵福金。

见他如此表情,赵福金这心里面,总算是有些平衡了。

这厮从见到我之后,就一脸平静之色,好像什么都不在乎一样。这一下,总算是让你失了仪容。

赵福金眼中闪过一抹狡佶,然后从旁边的案子上,端起一杯茶水。

“小乙可听说过苏杭应奉局?”

苏杭应奉局?

玉尹又怎可能没听说过。

便是他不知道苏杭应奉局,也听说过‘花石纲’。那是北宋末年六贼之一朱勔一手设立,专门为讨好徽宗皇帝,搜集这种奇花异石。而那朱勔,更因为这‘花石纲’而甚得徽宗皇帝所喜,一路青云直上,而今官拜宁远军节度使,可谓风光无限。

只是这苏杭应奉局,却把个东南折腾的民不聊生。

当初方腊起事,便以‘诛杀朱勔’为口号,令东南为之振荡。

只是玉尹不明白,赵福金突然提起苏杭应奉局是什么意思。便疑惑看着赵福金,等待她的说辞。

可是,赵福金脸上却露出一抹无奈之色。

“小乙既然知道苏杭应奉局,想来也清楚这苏杭应奉局的名声。

此前方贼谋逆,朱勔逃离杭州,苏杭应奉局也因此而关闭。然则年初时,官家又起意,重启苏杭应奉局。只是朱勔而今官拜宁远军节度使,便不好再前往苏州。

加之方逆谋乱时,苏州也遭受了牵累,而今元气未复。

所以官家决意,在杭州设立应奉局,重启花石纲……如今,那杭州应奉局里尚缺少一个都监,是个正八品武官的职衔。若小乙愿意,我可以设法为小乙举个承务郎,差遣应奉局都监,如何?”

玉尹本一脸轻松,可是听完了茂德帝姬的这番话,却着实吃了一惊。

承务郎,实即员外郎,秩从八品。

这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职官,便是放在其他朝代,对一个普通白身百姓而言,也极具诱惑。更不要说那应奉局都监,还是个正八品的实缺,无疑更具诱惑力。

有宋以来,入仕途径无非三种。

科举,包括太学登第等方式,考取功名入仕;荫补,凭借父辈所立下的功劳入仕,也就是俗称的衙内;除此之外,北宋入仕还有一个途径,便是特举制度。通过一些极有权势的士大夫推荐,从而入仕获取官职,但走这条路的人,并不算多。

盖因那些但凡有名望的士大夫,多爱惜羽毛。

他们不会轻易推荐,也是保存自身的一种态度。茂德帝姬说的,便是‘特举’途径。

对于其他人,可能有些麻烦,对于茂德帝姬来说,却并不算太难。

如果茂德帝姬出面,便是白时中也不会出面阻止。不仅仅是因为赵福金是徽宗的女儿,更因她还是蔡京的儿媳妇。白时中便是出自蔡京门下,哪怕蔡京而今不得意,他也要给茂德帝姬几分薄面。所以说,赵福金说出这番话,倒也不突兀。

杭州应奉局都监?

玉尹一直在寻找一个入仕的途径,却不想这门路居然到了跟前。

不得不说,承务郎,差遣应奉局都监,的确是极具吸引力。可玉尹却没有因此而利令智昏。相反,当赵福金说出这一番话后,他反而冷静下来,便直勾勾看着茂德帝姬。

那目光清澈,恍若能看穿赵福金的内心。

赵福金本来说得颇为得意,可是在玉尹这目光的注视下,竟不由得心里一阵慌乱。

她忙借着吃茶,低下了头。

可是心里面,依旧砰砰直跳。

“我,要付出什么?”

“啊?”

这一回,轮到赵福金愣了神。

玉尹语气平静,但却带着一丝冷意,“帝姬有如此好事与小乙,想来必有要求……

小乙虽不才,却也听说过一句老话:这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我才不信天上会平白掉下馅饼,帝姬既然这么说,想必小乙也要有所付出才是。”

“没有……你别误会,我只是……”

不知为何,听着玉尹那冷冰冰的话,茂德帝姬心里一痛。

她连忙摆手道:“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只是,只是觉得小乙有才学,自当有所作为。先前小乙辞了官家敕命,再想留在东京,怕难度很大。这杭州应奉局……我真的没有别的意思。”

赵福金有些失了方寸,忙不迭的解释。

她当然有想法:柔福帝姬莫名其妙的喜欢上了玉尹,若玉尹继续留在开封,弄不好便要闹出什么事情出来。正好前两日,听宣和殿大学士节度使,领枢密院事蔡攸偶尔说起杭州应奉局缺一个都监,赵福金便立刻上了心。如果,玉尹得了这个职事,便可以离开东京。这样一来,柔福帝姬见不到他,时间长了便冷了心。

小女孩儿嘛,总是思想多变。

只要她见不到玉尹,便不会闹出什么是非出来。

同样,玉尹得了这么一个实缺,也不算委屈,便权作自己给玉尹的一个补偿……

毕竟,玉尹家业都在开封。

让他背井离乡,远离这繁华之地,终归有些说不过去。

那苏杭应奉局都监是个什么缺?茂德帝姬心里自然是非常清楚。

更何况,杭州虽比不得开封繁华,也算是东南有数的富庶之地,也不算委屈玉尹。

赵福金这是一番好心,若换个人,说不定会欣然前往。

可玉尹那是个什么性子?

即便是重生之后变得圆滑不少,但骨子里的傲气,让他不愿意轻易接受一个女子的馈赠。

若真个为了荣华富贵,便留在可敦城就好。

玉尹看着赵福金那慌张的样子,顿时笑了……

“也许帝姬一番好意,可是小乙有自知之明,恐怕难当重任。”

如果是个知县知府,能独当一面,说不得玉尹会考虑一二。可是这劳什子应奉局都监,说穿了就是一个皇家买办的保镖。上面有领应奉局事管着,下面也没有多少可用之人。便是在杭州,恐怕也施展不得拳脚,毕竟这领应奉局事的,不是朱勔。

各种束手束脚,倒不如不去。

玉尹站起身来,冲赵福金一笑,“若帝姬无他事情,小乙这边告辞。”

说完,他便要离开水榭。

可不等他走到门口,却听得赵福金身后一声娇喝:“小乙,我是为你好,怎恁不知事?”

第262章 好意心领

赵福金话出口,顿觉不妥。

这话听上去,好像有那么一点暧昧的成分在里面。可既然已经说出了口,再想收回,却不好办。赵福金脸通红,银牙一咬,顿足道:“你若留在东京,早晚必有祸事。”

“啊?”

玉尹停下脚步来,看着赵福金。

可赵福金却又沉默了!

她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解释。难道说,嬛嬛喜欢你,我爹不会同意,一定会找你麻烦?

这若是说出口来,不说别的,恐怕赵多福就会不高兴。

更不要说这还关系到赵多福的名誉问题。

赵福金和玉尹接触不过一次,对玉尹的印象,主要还是源自他那一曲《三弄梅花》。梅花的高洁、孤傲,衬托出玉尹的性情。除此之外,便是那从坊巷间得来的消息。

什么浪子回头啊,什么有情有义啊,什么武艺高强啊……

总体而言,赵福金听到的,多属于正面,可即便如此,她也不敢肯定,玉尹知道赵多福喜欢他的消息之后,会是怎样的一种反应。万一……万一他心生歹念,和嬛嬛接触以图前程,岂不是坏了嬛嬛一生幸福?赵福金,却不敢作此赌博。

见赵福金不说话,玉尹有些疑惑。

若我留在东京,早晚必有祸事?这又是什么意思!

难道说,茂德帝姬听到了一些风声,有人要对我不利吗?可也不该啊,我的确是有些仇家。比如李宝,比如唐吉……但这些人,似乎也奈何不得我!玉尹而今,已不逊色李宝。这个不逊色,不仅仅是从个人武力而言,更包括了诸如威望、名声还有人脉、财力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比较。从这一点来说,李宝奈何不得玉尹。

而且李宝最近一段时间也很低调,基本上不和玉尹照面。

不仅仅是李宝,甚至包括李宝的那些徒弟,诸如吕之士、吉普、田雨生之流,大都在尽量减少和玉尹的冲突。再加上陈希真在教授燕奴习武,所以御拳馆也不可能为李宝撑腰。

除了李宝之外,坊巷中和玉尹有可能产生威胁的,便只有唐吉。

这是个五龙寺三等内等子,从个人武力而言,玉尹要差唐吉一筹……

况且五龙寺为皇室效命,唐吉倒也算是一个大敌。不过,唐吉而今在窥探周侗传下的真法,短时间内也不会对玉尹造成威胁。再说了,唐吉现在就不在东京,据说他奉命前往真定府勾当,大概要在年底才能返回,又如何对玉尹造成威胁?

除这二人之外,能对玉尹造成威胁的,也屈指可数。

李邦彦、赵构……

但这些人在暗地里使些手段可以,明面上却不会真个和玉尹为难。

原因?

倒也简单!

玉尹还不入他们的法眼。

特别是李邦彦,甚至有可能已经忘记了当年他和唐吉联手毒杀玉飞的事情。如今的李邦彦贵为浪子宰相,玉尹一介市井小民,李邦彦又怎会放在心里?倒是赵构,此前曾害过玉尹一次。但也就是那一次,之后赵构似乎再也没有针对玉尹动作。

他陷害玉尹,是因为当初玉尹害他失了面子。

而今玉尹被绝了仕途,赵构又怎可能再和玉尹斤斤计较?那样,便有失他皇子气度。

更不要说,玉尹而今也认识一些人。

便比如高俅……

所以从这一点上,赵构也不可能找玉尹麻烦。

不是这些人,还会有谁?

白世明……玉尹从没有把他放在心上。

“帝姬方才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赵福金心头小鹿乱跳,她也不知道,自己怎地就鬼使神差般说出那样的话语来。

“……反正,你必须要走。”

“为什么。”

“不为什么,便是我要你走……”

赵福金说话有些失去了方寸,语气变得有些蛮横起来。

不过,玉尹倒不觉得什么,这赵福金蛮横时的模样,倒是颇有些味道。

沉吟片刻,玉尹笑道:“若是自己有得罪帝姬之处,还请恕罪则个……不过,我暂时不准备离开东京。虽然那杭州应奉局都监的确是个肥缺,但小乙确有自知之明。

不瞒帝姬,小乙正要入观桥书院求学,大概下个月便要开始。

这个时候若离开了东京,便要放弃学业,实非小乙所想,还请帝姬莫怪小乙不识好歹。再说了,小乙家眷亲朋,包括家业都在东京,也实在是不能离开……所以帝姬好意,小乙心领。只是这杭州应奉局都监一职,小乙确是无心前往,还望见谅。”

“我怎……”

“帝姬若无其他吩咐,小乙便告辞了。”

玉尹说罢,拱手一揖,转身便走出了水榭。

把个茂德帝姬一句话憋到了嘴边,却半天也说不出口,望着玉尹的背影痴痴不语。

“我怎个会怪你,你又未曾得罪我。

便真个是得罪了……我又怎会见怪?”

赵福金喃喃自语,却不禁霞飞双颊,粉靥羞红。

※※※

玉尹出了这座私邸,站在大门口处。

八月十五,本应月圆。

却不想此刻乌云遮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冰冷的秋雨,打在身上令人很不舒服。可站在这私邸门口,也不是个长久之事,玉尹认清楚了方向,便冒着雨冲下门阶。才跑出去十几步,就听到有人在叫他。

“小乙哥!”

顺着声音看去,却见在长街角落处,一棵杨树下,燕奴手持油纸伞,正面露焦急之色。

“九儿姐,你怎地来了?”

玉尹看到燕奴,吃了一惊。

却见燕奴举着伞,飞快跑到了玉尹身边,把油纸伞举起,为玉尹遮雨。

“方才那人带小乙哥走,奴不放心,便让高世光跟在后面。

见小乙哥进了那宅子,他便回去通报,奴这才过来……小乙哥,那是个什么人家?”

“呵呵,一个大户人家,找我说些事情,九儿姐莫担心。”

玉尹这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意,便轻声回答了燕奴,从她手中接过油纸伞道:“走吧,咱们回去。”

“嗯!”

燕奴便依偎在玉尹身边,两人躲在油纸伞下,沿着凹凸不平的长街,缓缓朝内城行去。

“九儿姐,你来这边,没去潘楼吗?”

“有甚可去,若没了小乙哥,潘楼去不去都是一样。

反正婆惜的唱腔奴也听过好多次,没甚稀奇之处。倒是大郎,听说小乙哥被人带走,急得不得了……若不是安叔父拦住他,说不得他便要与奴一起,前来等候。”

“大郎也没去潘楼?”

燕奴白了玉尹一眼,“小乙哥当大郎甚人?

你被人带走,也不知是个甚情况,大郎又如何有心情去潘楼看戏?他这会儿还在家里呢,咱们早些回去吧,若回去的晚了,怕是安叔父也拦不住他,惹出祸事来。”

玉尹闻听,忙点了点头。

行走在东京的长街上,细雨靡靡。

虽有油纸伞,可是玉尹身子大,所以占了一大半。燕奴的肩头,也被雨水打湿了。

玉尹伸出手,搂住了燕奴的肩膀,把她揽在怀中。

“小乙哥,这在街上……”

“反正也没什么人!再说了,老夫老妻,还怕什么?”

玉尹轻笑一声,臂膀又使了些力气,让燕奴无法挣脱。

两人沿着长街而行,很快便转过了弯儿,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

回到家,已经快子时。

雨也停了,午夜的空气更无比清新。

杨再兴、张择端还有陈东,都等在家里。

眼见玉尹和燕奴走进院门,杨再兴立刻便迎上来,“小乙,发生了什么事?是何人找你?”

看着他脸上流露出毫不作为的关切之色,玉尹心中又是一暖。

“没事儿,不过是个大户人家找我商议事情……倒是大郎,因我耽搁了大事,也不知婆惜那边开唱,究竟是怎生一个情况。”

玉尹离开那私邸时,已经过了亥时。

徐婆惜今日的开唱也结束了,所以便没有再去。

听了玉尹的话,杨再兴倒是露出尴尬之色,“方才张先生回来说,婆惜开唱得极好……不过小乙作得曲词更好,据说是得了个满堂彩,婆惜这回算创出了名号。”

张择端晚上因为和书画院的朋友吃饭,直接去了潘楼看戏。

回来时才知道玉尹被人带走,所以便等在堂上。

“小乙曲词,端地绝妙。

想必明日开始,这东京坊巷之中,再也不会无人不知小乙之名……呵呵,真个是绝妙至极。那徐婆惜的口音,一直是一个麻烦,虽然此前名声不俗,可却始终登不得台。不想小乙这么一编排,竟把她那口音如此巧妙遮掩,另成一派,别有风味。”

张择端拍着手,连声赞叹。

玉尹则只是一笑,对此却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