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时行-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人的视线。特别是朝阳门之战后。完颜宗望从开封城里的耳目口中,得到了最为详细的玉尹资料……对于这么一个从市井中崛起,没有走科举。更没有过从军经验的家伙,也生出忌惮之心。

这个小人物,一手创办了大宋时代周刊,成为大宋最有影响力的邸报。

而且,这个人也是最早预测到,宋金之间必有一战的人,同时更以文玉东之化名,在大宋时代周刊上详尽介绍了女真人的风俗习惯,以及详细的女真人兵制、官制。

这也许算不得什么大事。却让大宋百姓对女真人有了一个详细了解。

可惜,老赵官家一直没有把那《西行游记》当真,否则的话,必然会做出准备。

最让斡离不和郭药师感到吃惊的,还是玉尹以安禄山为鉴。三番五次影射郭药师的不臣之心。而在那几篇文章刊载的时候,郭药师也只是和女真人方有了接触。

这个人的观察力,让完颜宗望感到吃惊。

而他在郭桥镇朝阳门两场大战中所展现出来的勇力,同样让女真人感到畏惧……

便是蒲鲁虎对玉尹不服,但回到金兵大营之后也说:此人堪为南人之虎。

在女真人的口中。评述一个人有多么勇猛,大都是用‘虎’来表示。玉尹能被称作‘南人之虎’,也足见蒲鲁虎对他的忌惮,甚至说,对玉尹有那么一丝丝畏惧。

“高尚书,你怎么看?”

完颜宗望在经过了片刻惊慌之后,还是迅速稳下心神。

高尚书,名高庆裔,渤海人,更是女真兵部尚书,是完颜宗望身边的谋主。女真朝堂上,有两个甚得重用的谋士。一个是契丹人萧庆,而今初任宁昌军节度使之职;另一个便是高庆裔,有渤海之狐的名号,更是金国元帅右监军完颜谷神的心腹。

完颜宗望这一次把高庆裔带来,也是向完颜谷神哀求的结果。

事实证明,他的决定很正确……正是这高庆裔,先说降了易州韩民毅,旋即又以渤海人的身份,秘密潜入燕山,说降郭药师,也才有了女真人顺利南下的结果。

只是在渡黄河时,高庆裔因牵制中山府宋军,没有随军渡河。

待他抵达开封,完颜宗望已经和宋军交锋,并且偷袭朝阳门失败,还损失了戴小楼等一干在开封府的细作。高庆裔对此颇为不满,在他看来,偷袭朝阳门完全没有必要。只是事情已经过去,再抱怨也没有用,便着手准备安排撤兵的事宜。

没想到……

听闻完颜宗望唤他,高庆裔抬起头。

他年约四十,肤色发白,透着一股子文质彬彬的儒雅。

“郎君又意欲如何?”

“这个……”

“今我大军困于河南,西路军粘罕被阻太原。

河北一路,南人义军接连断我粮道,粮草已无力为继。咱也知道,郎君是担心斡里衍丧子之痛,迁怒郎君。可若久留河南之地,一俟京东平靖,郎君便想退也难。”

京畿东路,因刘豫欲南下而产生动荡。

此前,高庆裔已得到消息,说是老赵官家派出一个名叫宗泽的老家伙,前往济南府。

说实话,高庆裔一开始并没有把宗泽放在眼中。

一个老家伙,几乎没什么名气,此前一直窝在巴蜀之地,又能折腾出来什么风浪?

可现在。他却不得不打起精神。

若那宗泽真是个有手段的,一旦稳住京畿东路局势,必然会挥兵西进,呈合围之势。那时候再想要撤退,便有难度。完颜活女是完颜娄室之子,可是在关乎东路军存亡的问题上,一切都不足以相比较。完颜宗望听罢,也是连连点头……

“如此说来。当尽快议和成功。”

“不但如此,还要派人进城,设法与那些南人官员联络。

戴小楼和冯筝虽被杀,可他们留下的资源,却足够咱们再操作一回。想来那些南人狗官,也不想眼睁睁看着李纲等人获胜。这便是机会,郎君若操作得当,未尝不是一场大胜。”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人说契丹人女真人皆为蛮夷。可实际上,契丹人在立国之后,一直在吸取汉人的文化。在辽国被灭亡之前。契丹人的文化程度,未必就真个输给宋人。女真灭了辽国,却在极大程度上,保存了契丹人遗留的文化,也就是如今朝堂上的金国官员。

完颜宗望听罢,连连点头,表示赞赏。

“如此,便要尽快定下一个章程,让吴孝民与宋狗再谈。”

他沉吟片刻。轻声道:“若不然,把条件降低一些,比如不再讨要太原三镇?”

“郎君不可!”

郭药师起身阻止,“此时不但不能降低条件,还要表现更加强硬。

此一战。虽说折了两位孛堇,可是总体而言,还是我女真大胜……郎君若是降低条件,只怕会令宋狗改变态度。倒不如更加强硬,与宋狗隔大河而治。则老赵官家必然惶恐。在此前提下,再适当降低条件,便可以顺理成章议和撤离……”

郭药师此时,已经完全站在了女真人的角度考虑。

完颜宗望向高庆裔看去,两人心里都有些犹豫……

“药师,如此强硬,会不会激怒老赵官家?”

郭药师闻听大笑,连连摇头,“虽说而今老赵官家换了人,可他老赵家的种却没变。

赵佶是个软骨头,这赵桓也强不过赵佶。

咱听人说,赵桓本不想留守开封,只是被李纲强力阻拦,才不得不留下来决战……由此看来,此人也是个胆小怕事之辈。如今在宋军援兵纷至沓来时,却主动议和,也能看出他并不想战。那些宋狗的想法,咱太清楚……李纲他打得越好,就越是会遭人嫉恨。而那赵桓,也未必希望看到如此一个强势臣子,必定打压。”

郭药师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不屑之色。

“其实也怪不得赵桓。

当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便注定了如此结果。咱还听人说,老赵官家的太庙里,有赵匡胤遗训:不得擅杀读书人。如此一来,也助长了那些个读书人的气焰,老赵官家这位子,也不好坐啊。”

郭药师对大宋朝堂,实在是太熟悉了!

这番话说完,高庆裔与完颜宗望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既然如此,便让吴孝民今日议和时,咬死隔河而治的条件,看那老赵官家如何。”

高庆裔道:“不但要如此,郎君还要做出死战的态势,以威慑赵桓。”

完颜宗望听罢,忙不迭的点头称赞……

※※※

说起来,郭药师分析的也不算错,而且是非常中肯。

只是,他却忽视了一件事情!

而今这开封城里,主持兵事的人已不再是李纲,而是种师道和张叔夜两人。

论资历,论名望,论出身,论家世……

这两个人比之李纲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谓是大宋中流砥柱。

姚平仲牟驼岗惨败的消息传来,种师道便下令,在第一时间把消息封锁起来。原本他只是想出兵救援,可谁料到,未等他兵马调动,便传来消息,西台山大捷……

太子亲军以六百人出击,斩杀虏贼过千。

玉尹等人,更临阵斩杀了大挞不野和完颜活女两员金军大将,令种师道无比振奋。

“嵇仲。你怎么看?”

就在完颜宗望等人在牟驼岗做出决议的时候,种师道也把张叔夜、李纲、朱桂纳、李若水唤来兵部大堂。

大堂外,种师道布下重兵,严加看守,不得任何人靠近。

张叔夜脸上露出一抹古怪笑容,“种公已有决议,又何必问我?”

“此事,却要谨慎。毕竟是欺君之罪。

况且……”

种师道露出愧疚之色,“若真个如此奏于官家,只怕会委屈了玉小乙,怎生是好?”

张叔夜沉默了!

这大堂上众人,都是大宋的人精,焉能不明白种师道话中之意?

种师道不但是要欺君,更要冒领功劳。

不过,他倒不是为自己考虑,而是希望借此机会。保住姚平仲,同时也可以振奋君心,说不得可以改变赵桓的主意。毕竟。在种师道的心里,并不想与金人议和。

李纲一蹙眉,沉声道:“做大事不拘小节,玉尹食君之禄,自当明白这其中道理,种公何必挂怀?”

这话一出口,不仅是种师道张叔夜觉得不合适,便是素来以李纲铁杆著称的李若水,也微微摇头。

你李纲一心为国。大公无私不假,怎就一点人情世故也不明白?

没错,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的确是为国家考虑,但你也不能不考虑一下玉尹的感受吧。人家何尝不是为国效力。人家吃的同样是朝廷俸禄,并不是你所施舍。

拼死拼活,救下了姚平仲,更斩杀女真两个孛堇,可谓自宋金开战以来。未有过的辉煌战绩。你二话不说,便要冒领了人家的功劳,至少也要给玉尹一个交代。

若按照李纲的说法,玉尹便合该被咱们冒领功劳吗?

如此且不说会伤了将士们的心,便是玉尹身后那些人,也不会答应。

李纲这话音刚落,朱桂纳便面沉似水。

玉尹背后是谁?

那是当朝太子……

朱桂纳更是太子的外公,岂能眼睁睁看着咱们冒领了功劳?

“李公,此话差矣。”

李若水对玉尹,说起来也没什么矛盾。

只是因为出身的问题,读书人总会有些自傲清高。当初他们算计玉尹的大宋时代周刊,也并不是要针对玉尹,说穿了也是为国家考虑。当然了,那手段有些下作,最后也没能成功。自郭桥镇大捷之后,李若水对玉尹的感官,已发生改变。

而今之时,正需要玉尹这种人,只能拉拢,怎能打压?

更不要说玉尹背后,如今还有太子。

而在太子的背后,更站着如朱桂纳朱胜非这样的中间派……你真个把玉尹得罪死了,便等于是得罪了朱桂纳这些人。太子和圣人在官家身边吹个风,便能让大家倒霉。

所以,李若水不等朱桂纳开口,便抢先站出。

“小乙乃奉太子之命驰援,更斩杀大挞不野与完颜活女,怎可以便这样没有交代?

若真个如此,以后谁还愿意为官家效力,谁还愿意奋勇杀敌?

李公你是一心为公,性子耿直。可有时候也要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平白得罪了人不说,还会使情况变得复杂。依我看,种公说的不错,小乙那边,必须补偿。”

李纲听李若水说完,又看到朱桂纳阴沉的脸色,便意识到自己方才说错了话。

他连忙起身,拱手与朱桂纳道:“桂公还请恕罪,伯纪方才之语并无他意,也不是想要为难玉府率。只是伯纪素来心直口快,未考虑玉府率感受便妄加评论,还请桂公谅解则个……不过,太子那边,还要烦劳桂公说项,以免太子误会。”

李纲性子直,却不代表愚蠢。

而今玉尹已非当初可比,随着赵桓登基,赵谌贵为太子,玉尹便成了太子近臣……

方才他所言是真的没有针对玉尹的意思,只是随口那么一说。

见李纲道歉,朱桂纳的脸色才有些好转,于是点点头道:“诸公皆是为国家考虑,某亦相信,大家没有私心。只不过这件事,某还需入宫与圣人太子商议,做不得主。

同样,玉府率的事情,总要有个说法。

否则便是玉府率不同意,太子和圣人那边,也不好说话……”

种师道闻听,连连点头。

“桂公所言极是……不如这样,还请桂公即刻入宫与圣人太子说明情况。

自家会亲自与小乙解释。当然了,一应补偿绝不会少,其实以小乙郭桥镇和朝阳门两次战功,便做个兵部员外郎也不算高,不知桂公以为这样安排小乙,如何?”

兵部员外郎?

李纲闻听脸色一变,便要开口。

李若水就坐在他边上,见此情况狠狠踢了他一脚,才让李纲闭上了嘴巴。

这员外郎,简称员外,通称副郞。

神宗时期设立兵部尚书,侍郎各一人,职方、驾部、库部和本部四司郎中,以及员外郎各一人。

其职权,大体上分为民兵、弓手、厢军、藩兵、剩员和武士校试武艺等方方面面。

朱桂纳听了这个安排之后,倒也觉得不算太差。

毕竟是个实权的从六品官员,足以表示出种师道等人的诚意。

而张叔夜也点头道:“便做个本部员外郎吧。”

兵部归于枢密院,一个领枢密院事,一个签枢密院事两人都同意,便是剩下那个知枢密院事李梲不同意,也没有关系。本部,负责剩员和武士校试武艺等事宜,一般来说,都是由本部郎中负责。所以,玉尹便兼了员外郎的职务,主要精力还是在诸率府上。唯一不同的,便是玉尹的品秩获得提升,地位也水涨船高。

“伯纪,舍一员外郎而保一姚平仲,你又何必劝阻?”

朱桂纳告辞离去后,种师道看着闷闷不乐的李纲,也不禁劝说一句,而后轻轻摇头。

李纲为人刚直,确是忠臣。

可不晓刚柔之道,终究当不得用!

第358章 转折点

西台山大捷!

大宋时代周刊在第一时间,发布了消息。

不过,在朱桂纳的调解之下,西台山大捷的指挥者不是玉尹,变成了姚平仲。

历史上,这位秦凤军节度使在偷袭牟驼岗失败之后,便逃往巴蜀,藏身于深山里,做起了隐士。可如今,却因为一场所谓大胜,引得开封上下齐声为他喝彩助威。

反倒是玉尹,如同局外人一般,根本无人问津。

“哥哥这般辛苦,为何落得个如此下场,兄弟们不服。”

诸率府大堂里,杨再兴气得一脚踹翻了桌子,“我等拼死拼活,却平白便宜旁人?”

玉尹却端坐帅椅上,一言不发。

杨再兴见玉尹不说话,越发急了,“如此欺人,我不服。

哥哥,这开封城住得憋屈,索性甩了这官身,杀去河北占山为王,也好过这般委屈。”

“大郎,住嘴!”

坐在杨再兴一旁的老人,突然厉声喝道。

杨再兴见这位老将军发言,顿时闭上嘴巴,可那脸上犹自流露出一抹不服之色……

“老将军,如何看待此事?”

玉尹抬起头,向这位老将军看来。

“玉府率,既然你问到自家,便也不藏私。

大郎与你亲如兄弟,昨夜你又救下自家,说起来便不是外人。自家虽出身将门,在这宦海之中也算是沉浮多年。当过兵,做过反贼,最后还受过招安,蹉跎一世,也见过许多古怪事情。但这件事若说是姚平仲冒功,恐怕也不是那么简单。”

这员老将,便是呼延灼。

西台山,玉尹救下呼延灼,一同返回开封。

只是呼延灼的手下,在牟驼岗几乎伤亡殆尽。故而也无颜回兵部交令,便和玉尹来到这诸率府休息。反正兵部那边,注意力都集中于姚平仲身上。呼延灼虽说是将门之后,却也是许多年前的事情。加之他曾经参加过京东三十六盗,更不为朝廷所接纳。

便是种师道,也对他不甚关注。

与其这般,倒不如来诸率府休息一回,好过回去看人脸色。

呼延灼一番话。令玉尹连连点头。

“这件事,我也觉得有些古怪。”他站起身,在大堂上踱步,片刻后沉声道:“且不说姚平仲将军是否会抢功,单大宋时代周刊如此报导,便显然有些怪异……老将军当知道,这大宋时代周刊是我一手操办。虽说我后来让给了太子,但在报馆中,依旧有些影响力。连大宋时代周刊也这么报导。便说明是得了太子准许。”

话音未落,便听到大堂外传来一个雄浑的声音,“小乙。说得不错!”

玉尹一怔,便向外看去,就见一位须发灰白的老人,带着一个壮年武将迈步走来。

在这老人身边,还有开封府尹朱桂纳以及太子赵谌。

四人走上大堂,便听赵谌笑嘻嘻道:“我就说小乙一定能想明白,绝不可能闹事。”

“小哥,这是怎么回事?”

赵谌道:“小乙,我来为你介绍。

这位便是老种相公。这一位……呵呵,你想必也见过了,秦凤军节度使姚平仲。”

种师道,姚平仲?

玉尹顿时愕然。

而呼延灼和杨再兴两人,也忙站起身来。向四人行礼。

种师道一摆手,“诶,这里并非大营,更不是兵部,诸位便不要多礼。都坐下吧。”

他说着话,一拉身边的那个壮年男子。

“平仲,还不谢过小乙?”

那壮年男子正是姚平仲,上前插手行礼道:“小乙,姚某多谢你昨夜救命之恩,更要感谢你这次忍让。以前姚平仲不晓得小乙,或许言语中有得罪,还请恕罪。”

“姚将军,你这是何必,当不得,当不得!”

玉尹连忙要还礼,却被种师道拦住。

这位老将军,已经年过七旬,但看上去却显得精神矍铄。

“小乙,这一礼,你必须要受!

不但你要受他这一礼,更要受我一礼……今日之事,乃我要求,总算是保住了秦凤军的颜面。可是,却委屈了小乙,老夫也颇感不安,故而才厚颜前来道谢。”

“这……”

朱桂纳沉声道:“小乙你刚才说的没错,大宋时代周刊之所以做今日报导,是得了太子的叮嘱,你也不要怪罪二十六郎。实不相瞒,昨夜偷袭牟驼岗惨败,与我士气颇有不利。更不要说官家正在与那虏贼议和,也受不得这般沉重打击……

你斩杀了大挞不野和完颜活女,便是输也保住了秦凤军的颜面。

只可惜,这次不能为你请功……不过我与种公商议过,由枢密院上奏官家,除你兵部本部员外郎之职,算作是一个补偿。你还有什么要求,不妨说出来。若种公能够答应,绝不会推辞。”

这是一个交易!

玉尹听朱桂纳说完之后,便明白了其中奥妙。

没错,大挞不野和完颜活女是死了,但死在他玉尹手里,和死在姚平仲手里完全是两个概念。

对赵桓而言,玉尹微不足道,便立下战功,也难有太大的恩赐。

但若是死于姚平仲之手,情况便不一样了。

姚平仲乃西陲大将,得赵桓所重。若是姚平仲杀了大挞不野和完颜活女,这一战便不算败。于赵桓而言,也说明了他的眼光不差,正是他支持姚平仲偷袭牟驼岗,才换来了如此战果。这不管是对赵桓来说,还是对姚平仲而言,都很重要。

大挞不野是谁?

完颜活女,又是哪个?

对玉尹而言,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能够借此机会,与军方的代表人物交好,便等于在朝堂上多了臂助。

玉尹看了太子赵谌一眼,见赵谌脸上露出期盼之色。

当下晒然一笑,“我当什么事,不过两个虏贼罢了,本就是姚将军之战功。自家也是得了姚将军吩咐,才侥幸获胜。老种相公,姚将军,切勿为此事而挂怀……”

种师道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

“说起来,我知小乙早矣。”

“哦?”

“鲁达那厮去年初跑回环州,便在我面前提过小乙的名字。

我还听说,小乙准备重启西域商路?若如此。倒也不难……自家虽已不在关中,但西北各镇倒也卖自家几分薄面。小乙若有什么麻烦,犬子定国而今知长安,说不得可以帮衬些许。除此之外,小乙若有其他要求,也大可以与自家说来……”

种师道,可谓是给足了玉尹面子。

其实以他的身份地位,若真个要抢功,玉尹也没有办法。

可他没有这样做。反而亲自登门道歉,并提出了许多交换条件。

这让玉尹不由得想起了后世的一句话:政治从来都是妥协和交换,没有什么绝对。

眼前这一幕。不正是活生生说明了这一点。

从这一方面来说,种师道的政治品德,并不算太差……

怪不得他死后,徽宗皇帝被掳往金国的路上曾哭道:“悔不听当初种公的劝说。”

这个人很聪明,也很明白事理。

既然种师道如此诚意,玉尹也就不会再有什么芥蒂。

“若说要求,倒是有一些。”

“哦?”

“种公也知道,这太子诸率府而今刚成立,我身边也没什么可用之人。

便斗胆向种公求助。若能与我些帮手来,便感激不尽。其他要求,倒也想不起来。”

说实话,种师道已经做好了玉尹狮子大开口的准备。

不想玉尹却提出了这么一个要求,令他感到错愕不已。

赵谌脸上的笑意更浓。“阿翁,我早就说过,小乙不是那不明事理的人,你偏不信。”

话语中,带着几分得意。

朱桂纳的脸上。也露出了些许笑意,轻轻点头。

太子亲军,那是赵谌的部曲。增添人手,那也是赵谌的人手……玉尹这家伙,对太子倒是忠心耿耿,说不得日后,便是太子的得力助手,可以好生的培养一番才是。

想到这里,朱桂纳突然觉得,那区区兵部员外郎,似乎有些轻了。

早知道玉尹是这般,当初就该与种师道再讨要一些好处,总好过这般轻易放过他。

种师道眼睛一眯,对玉尹顿时又高看了几分。

这是个聪明人,知晓进退!

可惜,他是太子的人,否则定要讨要过来才是。

不过也无妨,彦崇、彦崧也都到成人,便让他二人过来帮衬一把,也算是自己的人情。再者说了,这大宋江山,早晚是太子的天下,彦崇彦崧跟随太子,也是个出路。

种师道两个孙子,长孙种彦崇,次孙种彦崧,都已过了弱冠年纪,在种定国身边做事。种师道也是个喜欢未雨绸缪的人,对于自家子孙的未来,当然要有些安排。

可不管怎么安排,如何比得上做太子近臣?

君不见那王黼高俅等人,便是因从龙之功位极人臣。

让两个孙子来,也算是提早安排……

种师道笑道:“小乙想要和人?”

玉尹眼珠子一转,用手一指呼延灼:“呼延将军乃名将之后,可掌诸率府。

若呼延将军能来,小乙愿为副手,协助呼延将军,组建太子亲军,不知可否?”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玉尹觉着自己终究是年轻了些,所以便想让呼延灼过来。

只是,呼延灼乃侍卫亲军马军司指挥使,论品级,可是比诸率府率要高出许多……

种师道愣住了,呼延灼也愣住了!

赵谌刚要开口反对,却见玉尹朝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不要开口。

种师道看了一眼呼延灼,半晌后叹了口气。

说起来,种家和呼延家也算是有些交情。若非呼延灼后来从了京东三十六巨盗,两家的关系应该也不算太差。想想看,呼延灼也只比种师道小不到十岁,可他种师道已位极人臣,可呼延灼……看着呼延灼那一脸沧桑,种师道的怨气。倒少了许多。

“也罢,既然小乙看重了呼延,却不知呼延意下如何?”

别看呼延灼是劳什子马军指挥使,可是却要受到诸般打压,一直过的不甚快活。

若是到了诸率府,至少不必受那许多腌臜气。

呼延灼想了想,“既然小乙抬举,呼延又岂敢推辞?

只是。让呼延做这府率,却万万不可……府率乃太子亲卫,必须要太子心腹方可担任。小乙抬举呼延,那呼延便做个副手,帮衬玉府率一二,便是心满意足了……”

朱桂纳突然道:“呼延老将军乃正五品武官,做府率便屈才了。

倒不如做个舍人,一来不必太过操劳,二来也能为小乙出谋划策。倒也不算屈就。”

太子舍人吗?

呼延灼顿时激动了!

种师道看着这个曾经的小兄弟,心里叹息一声,“桂公说的不差。让呼延做府率总不太适合,不若明日朝会,你我便联名保奏,请呼延做个舍人……奔波一世,也该享享清福。呼延,今看在小乙的面子,你我以前的矛盾,便一笔勾销如何?”

呼延灼,老泪纵横。

“小乙还想要谁?”

“侍卫亲军马军司兵马使。杨再兴。

殿前司将虞侯封况、侍卫亲军步军司将虞侯凌威,殿前司兵马副使高尧卿……暂时便想到这几人,不知老种相公可否帮忙?”

种师道不由得哑然失笑,朱桂纳更连连摇头。

“小乙,你道种公是什么人?哪有功夫来为这些人费心……

这样吧。你便列个名单,回头交与兵部。对了,反正你也是兵部员外郎,便直接与司马文季便可。”

是啊,玉尹要的这些人都是些小人物。让种师道出面,才是真个杀鸡牛刀。

不过种师道对玉尹的感官,又高出不少。

他朝玉尹点点头,便带着姚平仲和朱桂纳走了。

赵谌也跟着离去,但在出门的时候,他却朝着玉尹招手道:“小乙,待会儿记得去东寝阁寻我。”

玉尹,目送众人离去,这才长出一口气。

杨再兴仍旧一脸的不满之色,哼哼唧唧道:“哥哥受了这般委屈,怎地才是个员外郎?”

玉尹呵呵一笑,拍了拍杨再兴的肩膀:“大郎,你不懂啊!”

是啊,杨再兴当然不明白玉尹的心思。

凭借这一次的交换,玉尹在朝堂之上,便不再是孤家寡人……至少,有种师道等人的认可,他便等于得到了大宋军方的承认。哪怕老赵官家再重文轻武,可这军方始终是朝堂上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更不要说,种师道、张叔夜都是世家子弟,同样也是士大夫阶层中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有了他们,想来以后的路,便能够走得轻松一些吧。

至于杨再兴?

玉尹是别有安排。

说实话,杨再兴留在侍卫亲军马军司,做到兵马使也算是到头了……

高俅已不再管事,而杨再兴的后台呼延灼,也难有出头机会。倒不如把他讨要过来,再设法予以安排。比如说,让杨再兴去宗泽那边效力,都好过留在三衙禁军。

之所以现在不让他去,是宗泽还未站稳脚跟。

玉尹对宗泽,极为信任,他也相信,待宗泽站稳脚跟后,必然会需要大批人手……如此一来,杨再兴就有了出头之日。有宗泽照拂和调教,玉尹不信,杨再兴就真比岳飞来的差?历史上,岳飞不也正是得了宗泽调教,才成就了后来的功业。

现在,玉尹就是要用杨再兴取代岳飞!

或许杨再兴做不到岳飞那么出色,可肥水不流外人田,更不要说,他对岳飞始终存着些许芥蒂。

想到这里,玉尹突然笑了。

他发现,他似乎已经学会了一些,这朝堂之上的生存之道!

三省六部就不想了,但这枢密院……早晚要有他玉尹一席之地。唯有这样,他才能施展他的抱负。不过先决条件,便是避免靖康之耻。可这靖康之耻,又该如何避免?

一想到这个问题,玉尹忍不住又是一阵头疼。

之前的得意,一下子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却是莫名的无奈……

※※※

李梲,自然不会揭穿真相。

不仅是李梲,便是唐恪耿南仲汪伯彦张邦昌这些议和派,也不会冒着触怒军方的危险,把事情拆穿。

所以,满朝文武都知道这所谓的西台山大捷不过是个谎言,偏偏没有人站出来说明。毕竟,军方和主战派的联手,足以让其他人感到畏惧。只要军方不反对议和,便不会有人站出来说事。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第一个改变主意的,竟是赵桓。

事情的起因,源自于吴孝民的强硬态度和过分要求。

傍晚时分,种师道正在兵部处理公事,忽然接到敕令,言赵桓召他立刻入宫觐见。

种师道吓了一跳,甚至有些忐忑不安。

他领旨后,便随着内侍一同入宫,直奔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