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绝世武学-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省六部是一种比较健全的中央政制,不仅各部门职责有明确的规定,而由对员额也有严格限制,可谓分工明细、组织精密。”
听了李寒的详细解释,夏安先起身对李寒深深一鞠躬,拱手说道:“小寒,你所设计的这个政治制度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自啊,如果这一套行政体制真能成型的话,确实可以极大的提高中央权威,只是,人选如何确定呢?”
听了夏安的提问,李寒显然有点犹豫,在房中踱步了好一会儿,才下定决心说道:“我打算采取开科取士的方式来选官。
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还有武举。
科举制度开设科目、士人自由报考、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官员选拔制度。应考士子需通过县试、府试、院试,再到乡试、会试、殿试,由童生考上秀才、举人、进士,再到世人望尘莫及的探花、榜眼、状元,可谓层级分明,序列严密。
科举制度的主要优点在于:一、官员全由考试选拔,比较公平; 二、促进了社会上下层的流动,农家子弟一旦考中,就能改变家庭状况;
三、促进士绅集团的形成,现在贵族把控天下,必须要引入一个新生的集团来对抗贵族集团,促进社会稳定;四、促进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促进了社会道德修养。”
尽管李寒的解释比较含糊,夏安还是感觉出了这个科举制度,将会对贵族集团产生巨大的挑战,甚至是颠覆贵族的统治基础。
更可怕的时候,这个制度一旦实行,必然有着极大的惯性,而且这种惯性是不可逆的,夏安甚至可以预见,不用千年,神恩大陆所有的官吏将全部由科举产生,新生的士绅阶层取代贵族也将成为必然的一个趋势,想到科举对贵族的杀伤力,夏安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
夏安瑟瑟的问道:“小寒,你真的想要实行科举制度吗?你就不怕与全天下的贵族为敌,科举制度确实是不可逆的,但是,作为第一个实行它的政权,绝对会遭到贵族集体的疯狂报复。”
李寒苦笑了一下说道:“夏兄,其实这个后果我已经想到了,但是,我还是决定把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还有郡县制度一起组合在一起推出去,如果错过这个乱世,这三项制度都没有成功的可能性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五章 秘密谈判(四)
尽管听李寒说的非常有道理,夏安还是急切的劝阻道:“李副教主,你这是在玩火啊,你这不是想要拉着儒教一起陪葬吗?与天下人做对,对你和儒教来说有什么好处。
小寒,你这么睿智的人,你不会看不出来,真正主宰这个天下的其实是贵族势力!即使是七星帝国、耀日帝国这些皇室,也只是贵族的代表而已,皇帝也只是一个好听一点的称号。”
话还没说完,李寒就打断了夏安的话说道:“夏兄,我知道你关心我,确实,如果郡县制、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一起实行,会得罪天下的贵族,但是,我还是有盟友的,而且我的盟友力量不小,不见得没有一搏之力啊!”
“什么?”夏安大大吃了一惊,他不可思议的问道:“小寒,难道你跟哪个势力结盟了吗?是,是暗黑神教吗?但是,暗黑神教实力再强,他们也不敢跟天下人做对啊!
暗黑神教之所以能存在而不被剿灭,其实有很多的原因的,我所知道的,父亲大人就不希望暗黑神教被剿灭,因为暗黑神教的教义都是一些华而不实的教义,除了狂信徒之外,没人相信其教义会实现的。
即使是被暗黑神教控制的一些小国,也没有按照教义来打造政权。就是因为危害性不太大,贵族势力这才没有对暗黑神教赶尽杀绝,也才指望着暗黑神教的势力能给更大的贵族捣点乱。”
李寒点点头;真诚的说道:“夏兄所言不假啊!小弟在这里也谢过你的关心了,只是,呵呵,儒教的盟友不是别人,而是以七星帝国皇室为代表的四大帝国的皇室。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很多的枭雄,比如说东北的杨家和西北的李家,这些有意愿组建政权的势力。不都是我的天然盟友吗?”
闻言,夏安吃了一惊,刚要出口反驳,想了一下,又感觉确实是这么回事,只要李寒的实验成功了,没有人不想成为至高无上的存在,特别对于皇室来说,他们面对这么多对自己统治构成挑战的势力,每时每刻都是战战兢兢的。
想到这里。夏安感觉自己的头脑已经很混乱了,两种价值观在脑海之中打架,见状,李寒在旁边小声的说道:“夏兄,你想一下,儒教在东南疆域壮大的这么快,而帝国皇室完全没有声响和阻挠,难道你没看出这中间有什么不对劲的吗?”
其实这个问题,夏家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儒教和皇室,虽然有盟约,但是,这两个势力是临时组合的。信任程度并不高,甚至还没有反皇联盟的信任程度大,而现在,皇室陷入了苦战之中。
可儒教却是发展迅速。皇室居然没有让儒教承担更多的义务,没有给儒教的发展制造太多的障碍。
经过李寒的这么一点拨,夏安算是反应过来了。他站起身子对李寒说道:“小寒,你这脑子怎么长的啊!确实,如果你的实验成功了,对于以七星帝国为首的帝国皇室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他们绝对会支持你的。”
说到这里,想到如果夏家还是全盛时期,如果还拥有割据的实力,肯定也会支持这份儒教的实验,这么一想,其实儒教的盟友的天然盟友也是不少,而且这些盟友的实力都在普通贵族之上。
知道儒教所推出的政策有可能成功之后,夏安对此兴趣大增,他激动的问道:“小寒,那你跟我好好说一下郡县制是怎么回事,我感觉相比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这个郡县制才是所有制度里面的核心吧!也是皇权控制地方的核心吧!”
李寒含笑点了点头,说道:“夏兄所言不错,我最得意的也是郡县制,其实叫郡县制,也不太贴切,总体意思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权力的来源,无非是四个,其一,财权。政权建立之后,财政权收归中央,由中央派出专门的部门,对地方收税,地方需要钱财进行运转或者震救灾的,由中央进行拨付。
当然,此举太过于影响地方效率,在初次上缴中央的税收中,先给地方预留三成,但是对于这三成具体用到什么地方,在年底的时候,地方也需要向中央上报。
权力的第二个来源那就是人事权,人事权必须牢牢掌控在中央,所有县令以上的官吏的任免权全部集中在皇帝一人身上,当然,皇帝也不是万能的,天下这么多的县,市,省,皇帝能认识的人不多。
所以才需要设立吏部,说穿了,吏部就是皇帝人事权的延伸,吏部对官吏做出的考评,将成为皇帝任免官吏的依据。
第三个权力来源就是监督权了,在中央朝廷,除了三省六部之外,还要设立监察部,专门负责检举和揭发官吏的不良行为,必要的时候,还需要辅于内卫等秘密情报组织。
第四个权力来源,就是以兵权为代表的权威震慑之权了,把地方财权收归中央,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养军,让所有的军人都知道是谁养活了他们。
只要这四大权力运用得当,一定能保证中央集权统治,削弱地方割据势力。”
听了李寒的诉说,夏安完全被震撼住了,他好容易回过神来,在脑海中构筑了一副模糊的画面,却听李寒继续说道:“这三大制度,科举制是基础。
如果没有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度和郡县制就会缺少官吏来实施,如果选用贵族子弟,呵呵,那还不如不实行。
郡县制是关键,只有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之后,才能实现中央集权,中央也才有权威实现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则是补充。
总之,这三种制度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如果缺少了其中一个,儒教的政权实验就失败。”
知道李寒心意已决,夏安激动的说道:“小寒,那为兄在这里先预祝你成功,开创一个全新的历史,成为流芳百世的英雄人物。”
激动过后,夏安才再次想起了自己夜访通州城的目的,不由得讪讪一笑,不好意思的跟李寒说道:“小寒,为兄这次过来找你,是为了讨论夏家投诚的条件的,不知儒教除了一个国公的虚爵之外,还能许诺什么呢?”
闻言,李寒真诚的看着夏安,认真的说道:“夏兄,我实在不想你我二人因为谈判而讨价还价,影响兄弟感情,所以,我就把儒教所有的底线一次性跟你说清楚。
第一,儒教奏请皇帝,不仅赦免夏家的反叛之罪,还保留夏家的国公爵位。第二,儒教让出白砂糖的生意,把白砂糖的制作工艺免费教给夏家,并且保证,儒教永远也不会涉足白砂糖,把所有的市场份额让出来。”
刚说到这里,李寒就听到了夏安吞咽唾沫的声音,显然,白砂糖的生意利润夏家不可能完全不知道,单凭这一个生意,夏家就能繁荣几百年。
微笑的看了夏安一眼,李寒继续说道:“第三,夏家原有的封地儒教一亩都不会动,任归夏家所有,从这些田地里出产的所有利润,全部属于夏家。
第四,儒教每年为夏家提供八百万两纹银,作为供养费。
第五,每年给夏家参政名额,可以不通过科举直接举荐,视为荫庇,其政治待遇与殿试过后,赐同进士出生一样。当然,儒教也不排斥夏家的子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进士。”
看到李寒停止了叙述,夏安知道这就是儒教能给夏家提供的所有好处了,他想了一会儿,在脑海里把李寒的这些条件过滤了一遍,才说道:“小寒,那儒教归降之后,有什么义务吗?”
李寒点点头,拿起手中的茶杯,轻轻的抿了一口,望了夏安一会儿,才开口说道:“义务当然是有的,夏家投诚之后,必须放弃对军队的所有权,不只是夏家,所有被征服的势力,都不能再保有军队。
当然,为了让夏家有自保能力,儒教不会限定夏家习武,也不会强迫夏家把武学宝典交出,属于夏家的私有财产,新政权会给予确认。
其二,以前夏家所选出来的城主要慢慢的退出政坛,儒教所实行的政策,将打破城主制度,也打破贵族爵位与封地的联系,爵位只能作为虚勋,并且,贵族也不能超越法律,就这两条了。”
夏安听了倒抽了一口凉气,他看着李寒,久久才说出一句话来:“副教主,你这是动真格的啊,你真要削了天下贵族的特权吗?那你对宗派怎么做呢?尽管这与夏家关系不大,但我还是很好奇。”
贵族和宗派一直是神恩大陆最强大的两股势力,以前宗派的实力甚至还在贵族之上,当然,现在宗派有点没落了,但是,宗派的高手更多,一旦作乱,不是任何一个势力集团能受得了的。
听了夏安的话,李寒斩钉截铁的说道:“宗派自由授徒,新政权不会限制,但是,所有位于东南疆域的宗派,必须报备,并且要做到遵纪守法,但凡是违法乱纪之人,儒教将给予剿灭。”(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六章 部分妥协
看到李寒说的这么斩钉截铁,夏安猜到李寒是打算把宗派也纳入世俗政权的管理,忍不住开口反问道:“小寒,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想把宗派强行纳入世俗政权的管理制度之下,只是,这样不可行吧!
第一,宗派高手众多,还大多数不是良善之辈,也受不得约束,要是约束太大了,他们就可能造反,而世俗政权的力量要镇守地方,肯定不能专盯宗派和高手。
第二,宗派往往跟军队牵扯很深,各级军官和士兵,很有可能就是宗派培养的人,要让他们对自己的师门下手,很有可能会引起兵变。
第三,强大的宗派甚至还有至强者之上的高手,这一类高手想要靠人多来取胜,肯定做不到了,要是宗师,呵呵,谁要想管理宗师,那不是嫌命长了吗?
第四,一旦把宗派给得罪了,宗派搬出东南疆域,那本地的高手和武学的人才不是会外流了吗?长此以往,不就相当于自己在削弱自己的力量吗?甚至,迁出东南的宗派,要是敌视新政权,就有可能反过来攻击,力量此消彼长之下,这个?”
听到这里,李寒也叹了一口气,他也知道把宗派纳入世俗政权的管理难度太大了,只得无奈的说道:“不求神似,但求型似了吧!”
夏安今晚被李寒打击的够多了,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李寒也深感为难的问题,不由得开心的反问道:“小寒,只怕型似也非常难吧!”
看到夏安幸灾乐祸的表情,李寒撇了一眼,没好气的说道:“夏大哥,你就不要在这里幸灾乐祸了,其实要说起来,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真要把我逼急了,宗派,哼哼。”
感觉到李寒的表情不像是虚张声势,夏安吓了一大跳,他真的是被好奇心给勾起来了,不由得问道:“小寒,你跟我说说,你到底有什么办法呢?”
李寒别过脸去,假装严肃的说道:“夏大哥,我们现在在讨论的是夏家投诚的大事。不知你对于儒教的开价同意吗?夏大哥,丑话说在前头啊,这已经是我们最后的底线了,不可能再更改了。”
闻言,夏安也沉默了一下,然后才认真的回答道:“小寒,我还真不能给你答复,说实话,你这次给的条件也不能算是不优厚。只是,让夏家退出政坛,这我不能做主,需要得到父亲的同意。”
李寒也知道。原本他设计的这些条件,都是在击败夏家已经毫无悬念的基础上所设计的,但是,现在夏家虽然处于劣势。但也不能说毫无希望反败为胜,就此被吞并,夏家族人的阻力肯定是不小的。
所以。李寒也点了点头,说道:“夏大哥,我理解,唉,我原本以为与夏家还有一场恶战要打,这样也好,你回去跟夏国公商量一下吧!一旦夏家同意儒教的条件,那夏国公依然还是东南疆域地位最尊崇之人。”
谈完了正事,天色也已经慢慢放亮了,由于今晚与夏安相谈甚欢,李寒也不觉得疲惫,他笑呵呵的说道:“夏兄,那就有劳你把今晚我们的谈判成果禀报给夏国公了。”
夏安也站起身子,他微笑着说道:“我晓得的,无论父亲的意思如何,我都不希望我们两兄弟再在沙场相见,我就先告辞了。”
李寒点点头,也不无感慨的说道:“是啊,一世人,两兄弟。夏大哥,保重!”
夏安正要出门,听了李寒的话,转过身子,跟李寒拱了拱手,抬腿走了两步,感觉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完,又跟李寒问道:“小寒,我还是很好奇,你刚才说逼急了,你打算怎么对付宗派呢?”
李寒看着夏安脸上流落出来的疑惑表情,知道要是自己不说的话,夏安肯定会苦思冥想,叹了一口气说道:“夏兄,那只是小弟的一时气话,既然夏兄很想知道,那小弟就不藏着掖着了。
其实说开了,也很简单,现在宗派之所以这么强势,是因为神恩大陆之人对于武学的极度渴望,而神恩大陆的武学大部分都握在宗派手中,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宗派自然是成为稀缺资源,使得人人向往。
如果,新政权把宗派的武学公开了,使得只要想习武之人都有功法可练,那宗派的作用就大大降低了,而且人人习武,也能让新政权的兵源优化许多。”
夏安一想,也是这个道理,忍不住说道:“小寒,既然这样,那你为何不公开武学宝典呢?而是要负气而说?”
李寒看到夏安脸上确实闪过的是疑惑的表情,忍不住哑然而笑,边笑边说:“夏大哥,你想过公开武学宝典的后果吗?后果就是,每个人都会成为东南疆域不稳定的因素,管理成本太高了。
最关键的是,一旦公开,现在社会金字塔型的稳定结构将会遭到巨大的破坏,你以为就我想到了啊,其实很多势力都想到了公开武学,但是他们都想到了后果,我敢肯定,要是有哪个势力作死,全大陆的顶级势力都会联合起来,把这个地方的人杀光。”
夏安略一思考,也想明白了,他对李寒说道:“要是所有人都有武功了,那就谁也不甘心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了,那整个诗会就乱了套了,唉!让你见笑了,我先走了!”
说完话,夏安施展夏家的迎风步伐,向着临江城快步的赶了过去。望着夏安离去时候的背影,李寒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迫降夏家的计划比自己预料的还要顺利。
夏安回到临江城之后,就偷偷的来到了夏传隆的房间里,早就在房中等候的夏传隆看到夏安到来,急切的问道:“安儿,怎么样啊?儒教提出什么条件了吗?”
夏安点点头,对夏传隆恭敬的磕头之后,这才开口说道:“父亲大人,我已经见过李寒了,也跟他谈判了三个时辰,只是。”
“只是什么?”夏传隆紧张的问道,他现在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跟李寒在战场上相遇,而且,他也感觉的到夏家以现在的精气神,完全不会是儒教的对手了。
夏安看着夏传隆恭敬的回答道:“今晚孩儿去见过李寒之后,感觉的出来,李寒也有意迫降夏家,所以,他在见到孩儿之后,还会流落出那样的欣喜之意,甚至连迫降条件,也是脱口而出。”
知道儒教并不是想对夏家赶尽杀绝之后,夏传隆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他不好意思的看了眼夏安,尴尬的拿起手上的杯子,掩饰性的喝了一口香茶,把自己的情绪完全稳定了下去之后,才又问道:“安儿,那儒教有什么条件吗?”
夏安偷偷的看了一眼夏传隆,看他神色不错,这才在脑海里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说道:“儒教开出的条件非常丰厚,但是也极其过分,所以,所以孩儿不敢随意答应。”
夏传隆拿着茶杯的右手微微一抖,从杯子中低落了几滴的茶水,夏传隆也没有察觉,沉思片刻,对夏安说道:“安儿,我有心理准备,你说吧!”
闻言,夏安恭敬且小声的说道:“第一,儒教奏请皇帝,不仅赦免夏家的叛逆之罪,就连国公爵位也给父亲保留着。”
听到这里,夏传隆跟夏安在李寒面前的表现一样,他大大的吃了一惊,不过,他的定力比夏安好,没有当场惊呼,只是故作平静的点了点头,微微闭上眼睛,对夏安说道:“继续。”
夏安恭敬的回答道:“是,父亲。第二,儒教把白砂糖的制作工艺跟生意全部交给夏家,并保证夏家对于白砂糖市场的独占。”
说到这里,夏安又顿了一下,看了一眼夏传隆,却见夏传隆的左手小指轻轻的擦着桌面,熟悉夏传隆的夏安知道,这表示夏传隆的心里已经非常的激动了。
见夏传隆没有什么表示,夏安又说道:“第三,儒教保证夏家私有财产的安全,不会动夏家一分一毫的钱财,也不会强行摊牌,夏家的领地还原封不动的反给夏家。”
听了夏安叙述的这三点,夏传隆不得不点着头说道:“儒教既然给出了这么优厚的条件,确实是出乎我的意料,只是,你刚才说儒教的过分之处,也说说吧!”
既然已经开口了,夏安也没打算藏着掖着,他大着胆子说道:“儒教要求夏家不能保有军队,以后东南疆域只有唯一的军事力量,要掌握在儒教的手中。
第二,儒教不打算跟任何势力分享行政权,李寒设计出了一套有别于分封制的行政体系。”
说到这里,夏安把李寒所描述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和郡县制跟夏传隆详细的解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夏传隆也被震撼的不轻,他转过头疑惑的看着夏安问道:“安儿,你感觉这一套行政体系能成功吗?”
夏安摇了摇头,很不确定的说道:“启禀父亲,孩儿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这是一套最行之有效的行政体系。”
夏传隆点了点头,默默的说道:“是啊,这比分封制要好的多了,唉,可惜啊,东南以后就不是夏家的了,我们也不必操这份心。”
又沉思了一会儿,夏传隆说道:“安儿,你再去一趟通州城,就跟李寒说,说他的条件我部分认同。”(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七章 璞玉
“部分认同?”夏安抬起头,疑惑的看着夏传隆问道:“父亲,您这是什么意思呢?”
夏传隆无奈的苦笑一下说道:“其实儒教所提的条件,我心里是认同的,但是,我担心族人肯定会有不同的意见,特别是我们现在的力量并不弱,唉,为父也不能完全不理会族人的意见啊!”
夏安点点头,表示认同,他用带着点疑问的语气说道:“父亲,那您让我这么回复李寒,是拖延之计吗?”
夏传隆摇着头,叹了口气说道:“不是,经过这段时间的交战,为父已经深深的知道,夏家肯定不是以李寒为首的儒教的对手,为父并不 希望玉石俱焚,更何况,儒教开出的条件非常有吸引力。
这样,你回复李寒的时候,你直接把我们的处境和想法跟他说,并告诉他,只要王家承认了儒教的地位,我再宣布投降,阻力会小很多,所以,我希望在夏家投降之前,儒教能先降服王家。”
看着夏传隆脸上不时闪现的颓废神情,夏安知道,夏传隆已经没有斗志了,所以刚才所说的话,绝对是真的,想到这里,夏安感觉自己的鼻子酸酸的,他努力把眼泪憋了回去,跟夏传隆说道:“父亲,您放心,我一定把您的话带到。我相信李寒也肯定会信守承诺的。”
说完这话,夏安就打算退出房门,夏传隆又开口说道:“安儿,等一下,为了保密,你晚上再去,还有,你跟李寒说,夏家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儒教必须在新政权中给你留一个高位。夏家的崛起就靠你了。”
边说着话,夏传隆边拍着夏安的肩膀,脸上的痛苦神色一闪而过,他知道,只要夏家投降了,拥有国公爵位的他,更要远离政坛。
李寒在送走夏安之后,看到天色大亮,他也没有心思睡觉了,练武之人。几个晚上没有睡觉是常有的事情,稍微一打坐,李寒就恢复了精神,在吃过早饭之后,他坐在院子里,想着夏安来访的事情。
不一会儿,顾谷雪就来了,看到李寒坐在院子里发呆,顾谷雪就想捉弄一下李寒。她来到李寒的身后,突然伸出双手,一把捂住李寒的眼睛,笑着变声问道:“猜猜我是谁?”
李寒知道。能跟自己开这个玩笑的人,除了顾谷雪就没有别人了,而且从顾谷雪身上的香味和她虽然经过可以捏着嗓子,基本音质却是改不了的。
李寒故意假装思考状。随后说道:“是芊芊吗?”顾谷雪硬着声音回答道:“不对,不对,你再猜。”
李寒在嘴里低估了一句:“我明明听着是芊芊的声音啊?怎么不对呢?哦。我知道了,是小红姐姐吧!”
闻言,顾谷雪气愤的回答道:“错了,你,你再猜,要是再猜错了,我饶不了你。”听出了顾谷雪的怒意,李寒一点也不慌张,他笑嘻嘻的说道:“不是芊芊,也不是小红,那就奇怪了,难道是,难道是最最善良,最最漂亮的谷雪吗?”
听了李寒的回答,顾谷雪也反应过来了,原来李寒从一开始就知道是自己,是故意逗自己的。
顾谷雪一点也不生气,她反倒是感觉到了一丝暖意,于是松开双手,嬉笑的看着李寒说道:“你一开始就知道是我了吧!哼哼,下次再这样就饶不了你了。”说完这话,她自己也笑了起来。
正好这个时候,李芊芊端着一碗莲子羹走了过来,她来到李寒身边,声如莺啼的说道:“公子,您的莲子羹。”说着话,还吃力的把莲子羹端到李寒的手上,等到李寒接过之后,轻轻的松了一口气。
李芊芊自从被王冼买来送给李寒之后,就没有跟李寒待过,当时帝都的情况危急,李寒把李芊芊直接送到顾诗蓝那里,只是吩咐她好好照顾李芊芊。
之后,李寒就率领大军南征了,一路上,也没有带家眷,把李芊芊留在了帝都,击败夏家之后,李芊芊及顾小红才跟随顾诗蓝南下,准备在东南疆域安家。
只是,等到顾诗蓝等人到达通州城的时候,李寒跟蓝慧云已经离开去迎战郑家东征军,直到昨晚,李芊芊及顾小红才再次见到李寒。
李芊芊现在心里非常的矛盾,一方面,她怕李寒会向别的小孩子一样欺负她,另一方面,在帝都的时候,顾小红跟她说过,李寒是最好的主人。
接过莲子羹,李寒低下头对李芊芊说道:“芊芊,辛苦你了。”闻言,李芊芊慌张的挫了一下双手,结巴的说道:“不,不,不辛苦。”
感受到李芊芊心中的紧张和害怕,李寒伸出手轻轻的拍了她一下,微笑且和善的说道:“芊芊,你吃过了吗?”
李芊芊犹豫了一下,呐呐的说道:“没有,这是给小红姐姐专门给公子做的。”说完之后,看了旁边的顾谷雪一眼,更加小声的说道:“小红姐姐就做了一碗。”
想起顾小红对自己的照顾,李寒脸上马上就浮现了温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