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流云剑-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熊储最终决定登基称帝,并不是他已经想通了所有的问题,而是过去半年时间就没有一件事情让他顺心,已经到了国事糜烂的程度,属于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崇祯十七年六月,整个河北就李自成一支孤军与清兵奋战。虽然大顺政权采取了一些缓和矛盾的措施,努力稳定局势,但没有任何实际效果。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李自成进入京城以后杀人太少,牛金星大肆启用了明朝降官降将。大顺军独斗满清精锐骑兵连败九阵,那些降将纷纷倒戈反叛。因为满清入关,打的旗号是“诛灭叛逆,为崇祯帝复仇。”

李自成并非不能容人之人,对于当面忤逆自己的人,他很少追求责任,更不恼羞成怒的杀人。

负责京师城防的襄城伯李国桢,被抓捕后不肯下跪,而是背对着李自成站着。

李自成有些恼怒:“为何不跪?”

李国桢昂然回答:“我乃明朝大臣,没有向你流寇下跪的道理!”

李自成便威吓道:“不跪则把你凌迟处死!”

李国桢回嘴怒斥:“随你的便!”

李自成又威胁道:“不跪就把你全家凌迟处死!”答仍是随你的便。

当李自成说到不跪将把全城百姓凌迟处死时,李国桢这才跪下,不过仍是反面而跪,而且口中仍说道:“我是为全城百姓而跪,并不是向你下跪!”

对于这种反复顶撞自己的一个战俘,李自成也没有处死他,而是把他暂时关押。

正因为如此,京师文臣武将数千人,为大明朝殉国的不到三十人,反倒是重新当官的有一千多人。

第二个原因,前敌主将刘宗敏部下残余四万三千人,每个人都是腰缠金票,多则数千金,少则二三百金。流民就是流民,现在有钱了就想回家享福,根本不想继续战斗丢了小命。

七月,大顺军在河北一败再败,七十万大军已经不足四十万,被迫南渡黄河走归长安。

英亲王阿济格、平西王吴三桂和尚可喜三路大军十三万人紧追不舍,李自成在长安仍然不能立足。不久放弃长安,经蓝田、商州,走武关。

九月,李自成到达平阳后,重新集结长安附近的兵力三十五万余人,准备对清军展开全面反击。

多铎督促孔有德、耿仲明等明朝降将,统帅汉白旗、汉红旗十五万余人,根据多尔衮的命令,组成东路大军进攻山东,准备一举拿下刚刚建立的南明小朝廷。

十月中旬,阿济格、吴三桂、尚可喜统帅的清军西进受阻,迫使多尔衮改变原定计划:暂缓对南明王朝用兵,派多铎前往增援,并且要求先救怀庆、后取潼关,继而与阿济格部夹攻长安,从而对河南、陕西形成了两面夹击之势。

十月二十日,李自成的大顺军和多铎的部队,一共有六十余万人,在函谷关以西、潼关以东二十里外摆下战场。

二十九日,潼关战役开始。因为阿济格、多铎集中了四百多门大炮猛轰,李自成的主力部队十六万人在刘宗敏率领下,虽然悍不畏死地反复冲杀,但是损失极大,主力部队十不存三。

十一月,张献忠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以原明蜀王府为皇宫,登基称帝。

大西国正式成为与长安李自成已建立的大顺国、南京的南明弘光帝政权,以及业已入主北京的清朝鼎足而立的第四个国家政权。

张献忠称帝之后当然要拓展疆土,可是能够拓展的方向没有选择,向南、向东都不行,所以张献忠选择北进汉中攻打李自成的后方。

李自成也没有想到张献忠会在这个时候给自己捅刀子。

面对阿济格、多铎、张献忠的三路夹击,李自成被迫放弃关中南下。。

这是一个巨大的战略错误,也算是拼命的无奈之举。

大顺军成立以来,就是和大明卫军作战,对于满清骑兵的野战骑射能力,并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也没有找到更好的应对之策。

结果大顺军向南撤退到河南平原地区,变成了满清的骑射部队的天下。两军先后大规模会战八次,大顺军在满清骑射部队的轮番冲击下均遭惨败。

但是,真正给大顺军致命一击的,并不是满清精锐骑兵,而是见风转舵的丞相牛金星逃跑。

牛金星是李自成后期最为倚重的军师,参与了所有军机大事的决策过程,掌握着全部兵力部署的方案。

宋献策被边沿化,牛金星又叛逃,是李自成用人不当的报应,也让他的所有部署大白于天下。。

军师叛逃打击士气的同时,兵力部署泄密的危害更大。大顺军顿时就变成了单方面被精锐骑兵追杀的溃败局面,只能拼命向南方湖广地区逃窜。

也就是在李自成丢掉襄阳城、南阳城,刘宗敏的前锋部队已经败退到礼山县(今大悟县)的时候,熊储知道不能继续观望了。

现在的情况是,李自成的大顺军虽然还有数十万之众,但却散落在陕西、河南、湖广的广大区域之内,已经无法形成合力正面抗击满清的两路大军。

熊储立即宣布登基称帝,目的是做到师出有名,同时尽快完成战略部署。

“现在时不我待,我们需要组建两座大营构成掎角之势,准备应付未来的残酷局面。”

熊储并没有什么皇帝的架子,更没有穿什么龙袍,仍然是一身白色短衫在英武殿召开最后一次战略会议。

“苗三冠为主将,彭无影和沈惜月为副将,组建长沙大营,立即收复广西全境,全力经营江北湖广地区,统一指挥湖广、广西、南越省境内的部队,尽快完成兵力展开。”

“万练为主将,张毓秀和侯铭德为副将,组建贵州大营,立即收复云南、贵州全境,昆明沐王府、丽江王府及其所有土司政权一律摧毁,统一指挥缅越王府西南地区的部队,尽快完成兵力展开。”

“我们没有时间浪费,鄱阳湖以西、夔州以东、大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就是我们大明的地盘,也是我们和满清鞑子决战的战场。 凡是和我们战略目标相违背的势力,一律铲除。”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南京朱由菘的弘光朝廷、李自成的大顺军、张献忠的大西军,大家都互不干涉内政。只要抗击满清鞑子,我们就可以合作。如果胆敢对我们大明不利,一律歼灭之。”

“在收复广西、云南、贵州的过程中,取缔所有的土司,消除所有的奴籍。对于当地原有的朝廷官员一律不杀。愿意留下来继续做事的人,经过审查没有劣迹的可以继续留任。对于想离开的人,一律出具通关文引放行。”

“接下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就在桂林府坐镇,苗三冠坐镇衡阳,万练坐镇贵阳府。我们的主要敌人就是满清鞑子和敌对势力,主要战略目标就是稳定大江战线。现在让工部孟大人谈谈情况。”

熊储简明扼要说清了未来的总体部署,接下来当然就是部队的装备问题。如果不能挡住满清骑兵,一切都是空话。

“陛下、各位大人:最近三年时间,我们的匠作营充分利用云南和西南沿海地区的资源,加上精研不列颠人、荷兰人、葡萄牙人的火器,对鸟铳、火炮的改进取得了巨大进展。”

孟凡摊开厚厚的账簿,摇头晃脑的说道:“经过无涯子道长和他的一百多师兄弟努力,火药的威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所以鸟铳有了进步,从燧发鸟铳过渡到了撞击鸟铳。”

“因为火药威力提升,现在的鸟虫分为两种:一种是喷射四十五粒铁砂,主要进行面打击。一种是射出一颗弹丸,主要是定点射杀重要目标。”

“孙传庭发明的火车,其实也有它的好处。只不过他们缺少畜力,所以运动不方便。我们匠作营在原来的炮车基础上,结合孙传庭的火车对于火炮进行了改进,大炮重量更轻巧,射程更远,专门对付敌人的骑兵。”

“现在的炮车加大了尺寸,统一装备一门四百八十斤的四寸口径大炮,采用了撞击发火方式,配备装药子铳十二个。利用战船上的绞架原理,在炮车上安装了绞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连开十二炮,打击距离五里。”

“因为这里盛产牛角、牛筋,所以我们的弩箭车射程更远,一次发射十二支铜制弩箭,威力比以前更大,主要目的是打击敌人冲锋的集团步军。”

看了看孙学易和彭无影,熊储这才笑道:“孙大人和彭大人,孟大人已经解决了装备问题。你们手里的后备军现在情况如何?我知道你们处心积虑为的就是今天,现在已经到了图穷匕见的最后关头。”

“满清鞑子从努尔哈赤开始就想进入中原,现在多尔衮已经把大本营搬到了京师。一旦全面开战,肯定不可能短时间解决战斗。我们需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如果没有足够兵力补充的话,战争无法持续下去那就糟了。”

0578、弘光乱象

山河破碎之际,皇帝不堪受辱而自杀殉国,并不一定会让所有人同情,也不一定让所有人悲伤,反而会让很多人兴奋。

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上吊自杀,就有很多人高兴。

不仅仅是大顺王李自成高兴,也不仅仅是满清鞑子多尔衮高兴,其实还有很多人喜出望外。

明王朝宗室中的残余分子,就有不少人心中窃喜。

崇祯皇帝朱由检自杀殉国了,暗中兴奋的人真的很多。

他们并不关心大明王朝是不是山河破碎了,也不关心大明子民是否能够活下去。

他们不过是妄图乘乱谋取大位,梦想黄袍加身,登上九五至之尊,君临天下而已。

要说这些本该痛不欲生,而实际上还在喜不自禁的人,除了洛阳福王世子朱由崧、璐王朱常淓、唐王朱聿键、鲁王朱以海等人之外,朱亨嘉也是其中的一个。

朱亨嘉,广西桂林府第十二代靖江王朱履佑的庶长子,第十三代靖江王。大厦将倾之际,他也不甘寂寞,四下活动。

可惜朱亨嘉距离南京太遥远,而且他不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的嫡系血脉,也没有东林党做靠山,所以第一轮继承大统的人选就轮不到他。

虽然把崇祯皇帝整死了,大明朝也被整得奄奄一息,但是东林党人并没有罢休。

东林领袖钱谦益跋扈,东林党干将史可法乱政,朱家子弟的活路、死路,都掌握在他们手中。

在崇祯太子及定、永二王无法逃到南京继位的情况下,洛阳福王世子朱由崧本为第一顺位继承人,然而东林党人却持相反意见。

他们害怕朱由崧即位后旧事从提,全面追究东林党昔日制造的“三案”(天启年间的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反对老福王继统及攻讦郑贵妃(朱由崧祖母)干政之事。

以东林领袖钱谦益、干将史可法为首,以立贤为名,大张旗鼓地推出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继承人——潞王。

潞王朱常淓是神宗皇帝朱翊钧的侄儿子,血统偏远,和嫡亲血脉洛阳福王朱常洵、朱由菘根本没得比,完全没有继承大统的理由。

如果潞王可立,何人不可立?

如果任何人都可以继承大统,天下还不乱套?

钱谦益、史可法等东林党人为了一己私利,根本没有想过乱套不乱套,甚至觉得越乱越好。

史可法更是嚣张至极,公然大肆联络各地东林党人,一起上书污蔑福王世子朱由崧“在藩不忠不孝,恐难主天下。”

洛阳福王朱常洵数年前就在洛阳被李自成杀掉了,福王世子朱由崧一直在四处逃难,最后躲在中都凤阳城,根本就没有继承洛阳福王的基业,何来“在藩”?

史可法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公然颠倒黑白,信口雌黄,大肆污蔑。为了争权夺利,竟然丧失了最基本的人格,连做人的底线都没有。

东林党人因为自己读了好多好多书,写文章进行人身攻击就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史可法等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丑恶嘴脸,由此可见一斑。

幸亏福王世子朱由崧不是傻子,竟然懂得“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基本道理,在原总督京营太监卢九德的帮助下,直接向雄踞江北的三镇总兵求助。

高杰、黄得功等人本来就是野心勃勃的流窜军阀,其本质就和李自成、张献忠差不多。眼见有“定策拥立”的大买卖可做,真是无本而有万利的好机会,自然一拍即合。

高杰、黄得功等人甩开他们的顶头上司——正与史可法密商的凤阳总督马士英,做起了定策元勋,于是有了“四镇拥立”的闹剧。

马士英老于官场,见利忘义是他的“本职工作”。看见自己部将高杰、黄得功等人窝里反,他赶紧跑到朱由崧的行宫指天发誓表白心迹。。

马士英“悬崖勒马”,把东林党人的得力干将史可法甩手卖出去,成为朱由菘身边“从龙文臣”第一人。

消息传到南京,所有参与拥立潞王朱常淓的人无不大惊失色。

跋扈嚣张的史可法被人卖了,但他自己还蒙在鼓里,仍然在四处指手画脚。

最关键的是,史可法在写给马士英的信中怒斥朱由崧“昏聩糊涂,不堪重任”,继续给福王世子朱由菘身上泼脏水,为拥立潞王朱常淓造势。

志大才疏的史可法万万没有想到,他在关键时候白纸黑字的连续三封秘信,成为落在马士英手中铁证如山的把柄。

三封秘信转手到了朱由菘手中,变成了马士英“甘冒奇险,打入东林党内部破解阴谋”的巨大功劳。

这个把柄可不得了,朱由菘已经把“贰臣史可法”打入另册,并且死死记在心里。只不过现在自己的实力不够,朱由菘没有表示出来而已。

不能怪朱由菘小气,也不是小心眼。在争夺九五之尊的道路上,从来都是你死我活的血腥之路。

史可法的所作所为,本来就是要把福王世子朱由菘置于死地。一旦璐王朱常淓被拥立成功,第一个拿来祭旗的就是福王世子朱由菘。

拿到了史可法的铁证,掐住了东林党人的咽喉,马士英随即带领大军六千,杀气腾腾的护送朱由崧来到南京浦口,争位闹剧尘埃落定。

忙了半天也没有捞到一个“从龙拥戴之功”,满心悔恨的史可法和东林党领袖钱谦益即便是怒气冲天,也只好暂时接受这个现实。。

朱由崧如愿以偿挫败了钱谦益、史可法等东林党人的阴谋,击败璐王朱常淓登上九五之尊,这就是南京弘光皇帝。

朱由崧如愿了,于是开始“大赏功臣”。

马士英等以拥戴有功,起用阉党余孽把持朝政,与史可法、高弘图等东林余党针锋相对,埋下了彼此倾轧,动荡不安的火种。

朱由崧如愿了,黄得功、高杰、马士英等人加官进爵自然也就如愿了,但是还有很多人就不满意。

东林党领袖钱谦益不满意,东林党干将史可法不满意,唐王朱聿键不满意,鲁王朱以海不满意,璐王朱常淓不满意,靖江王朱亨嘉也不满意。

大家都不满意,自然就会有好多小动作,靖江王朱亨嘉也有自己的小动作。

孙金鼎,早年犯罪充军到岭南,被靖江王朱亨嘉破格收留,而且累官至参赞军机大学士。

敢犯罪的家伙一般都不是傻瓜,孙金鼎也不是傻瓜,“吃一堑长一智、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的道理很明白。

有了靖江王朱亨嘉的赏识,孙金鼎开始谋划自己的势力圈,选定的目标就是刚刚来到柳州参将位置上,还没有站稳脚跟的陈邦传。

经过一番运作,孙金鼎和陈邦传结为了儿女亲家,终于有了军队的势力做后盾。

在王府当一个大学士,这都是虚衔,孙金鼎很不满意自己现在的高度。。

靖江王朱亨嘉蠢蠢欲动,这门心思当然不能瞒过孙金鼎的眼睛。

要想步步高升,那就只能借力行船,水涨才能船高。

南京那边弄出了一个皇帝,好多人都飞快的加官进爵,这个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当官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功名利禄,官阶地位吗?

广西总兵杨国威、桂林府推官顾奕等人也想以拥立为功,然后位极人臣。

大家都想一步登天,孙金鼎感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开始大肆串联。然后带着“文武百官”三章劝进,推波助澜。

朱亨嘉根本不管别人是不是做了皇帝,他居然身穿黄袍南面而坐自称监国,纪年用洪武二百八十七年,改广西省会桂林为西京,和南京分庭抗礼。

杨国威被委任为大将军,封兴业伯;陈邦传封为柳庆(柳州和庆阳)总兵;孙金鼎为东阁大学士;顾奕为吏科给事中;广西布政使关守箴、提学道余朝相等在桂林的官僚都参与拥戴。

为了扩大影响,争取多方支持,朱亨嘉还派使者前往湖南、贵州等地颁诏授官,檄调柳州、庆远、左江、右江四十五洞“土狼标勇”,以增加自身兵力。

此时,刚刚从南京赶过来赴任的广西巡抚瞿式耜、巡按郑封,正在梧州商议接下来如何处理广西事务,结果得到了靖江王朱亨嘉僭位的消息。

这是要造反啊,简直岂有此理。

瞿式耜立即檄令柳州参将陈邦傅保持戒备,又以巡抚印文通知土司“狼兵”不得听从靖江王朱亨嘉的调令。

殊不知陈邦传已经“拥戴新君”有功,早就加官进爵当了柳州、庆阳的总兵,瞿式耜的命令根本就没用。

朱亨嘉深知广西巡抚的态度直接关系到自己“事业”的成败,企图加以笼络,所以不想把事情做绝了。

他先派顾奕为使者,携带诏令任命瞿式耜为刑部尚书,遭到瞿式耜的严词拒绝。

竟然没有人把自己这个“奉天承运的皇上”当回事,这还得了吗?

朱亨嘉一怒之下亲自统兵来到梧州,把瞿式耜、郑封给抓了起来,准备押回“西京桂林”软禁于靖江王府,彻底控制整个广西。

广西境内发生的一切自然不能瞒过别人,况且朱亨嘉并没有想过隐瞒这件事情,而是派出使者四处封官许愿,生怕别人不知道。

如此一来,朱亨嘉登基当皇帝的消息当然传得飞快,然后就惊动了好多人。

惊动了好多人,就会生出好多故事,可惜朱亨嘉并不明白这个道理。

抓住了瞿式耜之后,朱亨嘉利用巡抚大印暂时稳住了广西的局势,却感到广西“地方狭小,兵马钱粮件件有限,难以为守,立志要下广东,先到肇庆会同两广商议而行,以观天下形势,以为保守之资。”

朱亨嘉命令“大将军”杨国威留守“西京桂林”,自己带领兵马由水路出平乐、梧州,以参赞严天凤、范友贤为将军,充当左、右前锋。

不料,肇庆府的两广总督丁魁楚早就采取动作,已经命令参将赵千驷、严遵诰、都司马吉翔等统领精兵数千向梧州、桂林进发。并且派出密探赶到柳州,给陈邦傅许下了“征蛮将军”的“高位”。

朱亨嘉和丁魁楚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一路上都是志得意满。一个做梦都是“威加四海”,另一个幻想着“建功立业”,飞黄腾达。

0579、微服亲征

广西布政使司梧州府,下辖九县一州,分别是苍梧、藤县、容县、岑溪、怀集、北流、博白、兴业、陆川九县,郁林一州。

朝廷原来比较固定的四大总督府,分别是蓟辽保定、宣大山西、陕西三边、两广总督。其中,两广总督府的治所就在梧州府。

朝廷设置两广总督府主要目的,就是应付此起彼伏的瑶族、苗族叛乱,扼制交趾、南越势力的扩张。

一直到嘉靖四十三年,两广总督府才迁往肇庆府。

梧州城,最早是秦始皇征南大将赵佗修筑的,他平定百越之后在此自立为南越王。

南越王城就在桂江和浔江交汇之处的东北岸,历经汉、唐、宋各朝代多次扩建,就是现在的梧州城。

桂江,发源于北面的桂林;浔江,发源于十万大山北麓。。两江交汇形成西江,流经广州直通澳门进入南海,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地之一。

正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梧州府舟楫便利,运兵快捷,从来都是一座军事重镇。

不能控制梧州,就不能扼制广东,也就无法保证广西的安全,所以梧州城是历朝历代都不敢掉以轻心的地方。

听到广西发生的事情,就有一个人非常气愤,已经把客栈的茶杯摔碎了三只。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微服亲征”的“大明皇帝”朱胜鑫,也就是熊储熊大杀手。

“大顺军彻底崩溃了,整个江北都没有成建制的抵抗,全部都成了阿济格、多铎的天下。。这帮混蛋不想着驱逐鞑奴光复河山,竟然还在窝里斗,是人是鬼都在做梦当皇帝!”

熊储气得直喘粗气:“互相争权夺利,已经搞得外敌入侵,国土沦丧,片瓦难存,他们还不肯罢手。竟然还有自相残杀的兴趣,都是一帮不肖子孙,简直不可救药!”

丽妃曼黛莉赶紧摆手:“嘘——公子噤声,这可不是在我们自己的皇宫里面,小心别人听见!”

熊储急得团团转:“现在已经火烧眉毛,周昶和周曦的内卫营有消息过来没有,他们到什么地方了?”

“朱亨嘉行动迟缓,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公子不要着急。”曼黛莉低声说道:“周昶率领两千精骑已经插向封川县(今封开县),周曦率领两千八百精骑已经绕到白云山东南。 两面夹击之下,朱亨嘉肯定一网成擒。”

原来,熊储决定组建长沙大营、贵州大营之后,他自己承担了平定广西南部的责任,配合苗三冠、彭无影搞定靖江王府,拿下桂林府、靖江王府作为行在。

兴汉元年(一六四五年)五月初八日,熊储命令苗三冠、万练同时开始采取动作,他本人也率部北上。

熊储是一个杀手,虽然对外宣称当了“大明皇帝”,但是杀手的思维方式并没有什么变化。

别的皇帝亲自出马打仗,都是叫做“御驾亲征”,一定要伞帐林立,声势浩大,才能显出皇家气象,生怕别人不知道。

但是到了熊储这个“大明皇帝”这里,就变成了“微服亲征”。堂堂一个皇帝摇身一变成为隐形杀手,自然是生怕被人发现了。

既然是“御驾亲征”,车马伞盖自然是有的,韩冰茹统帅的内卫女兵营四千八百人,专门护送车驾,里面就是皇后、妃子、侍女们,总人数超过六千。

担任平定广西全境重任的主力部队,就是安南省行军大都督樊涛、副都督亚斯布鲁,两员副将分别是陈捷超、侯笃,统帅兵马两万四千人。

两支部队加起来,就是浩浩荡荡的车驾队伍三万多人。只不过现在并没有进入广西境内,还在升龙城、镇南关那边一天走十里,一路上观风景慢慢晃悠着。

熊储决定“御驾亲征”之前,周昶、周曦的内卫营四千八百人为前锋,早就已经悄悄北上。。

根据熊储的命令,周昶、周曦这一对双胞胎兄弟带领内卫营四千八百余人,秘密翻越十万大山之后顺着浔江东下,按照杀手的套路开始执行熊储的计划。

熊储自己身边除了丽妃曼黛莉之外,就只有“白凤卫队”的原班人马,二十四名女兵。

熊储他们二十六人乔装改扮,兴汉元年(一六四五年)六月十七日悄悄潜入梧州府的一处联络站,六年前开办的“浔江客栈”,准备浑水摸鱼。

靖江王朱亨嘉的基本情况,十年前就已经是彭无影、苗三冠的重点盯防对象。如果不是熊储一再压制,桂林府、靖江王府早就换了主人。

两百多年繁衍下来,现如今的靖江王一脉,仅仅宗室成员就有两千四百余人,加上各种乱七八糟的伺候者,属于靖江王府的总人数接近三万人。

朝廷祖制规定:靖江王府岁银五千两、粮米两千石。

这么一点钱粮要想养活那么多人当然是不行的,于是就要在地方上进行盘剥,然后就是天怒人怨,苗族、瑶族、彝族连年造反。

朱棣一脉的朱家子弟,过去两百多年出了无以计数的藩王,但都有一个相同的传统:敛财成癖,视财如命。

朱亨嘉作为第十三代靖江王,当然把祖宗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积累两百多年的金银财宝,都存放在王城独秀峰九十七座“内库”里面。

彭无影当年是飞鼠门的门主,专门窃取各大势力的隐秘之事。

靖江王府作为永州府大观堡的邻居,彭无影对于里面的一切当然了如指掌。同时已经把王府里面的金银财宝看作是熊家军的财富,当然不允许别人染指。

熊储本来对于靖江王一脉并不想采取严酷的措施,他命令自己的两个徒弟周昶和周曦先行,主要目的不过是探路,为自己尽快赶到桂林府做准备。

但是,扈媚娘带领三个人化妆之后在前面开路探听消息,很快就掌握了靖江王朱亨嘉的最新动态。

山河破碎之际还在图谋个人的荣华富贵,这帮人纯粹是自己作死。

熊储认为这些人留着就是祸害,那就没有必要继续留着,所以对于承担穿插任务的周昶、周曦兄弟要求就更加急迫。

“公子,你着急也没有用。朱亨嘉的这次行动对我们有好处,可以说是帮了我们的大忙才对。”扈媚娘一边给熊储揉肩,一边轻声说道:“朱亨嘉之所以迫不及待,好像满清鞑子已经发起进攻,南京那边出大问题了。”

“那边的小朝廷派出来广西巡抚瞿式耜、兵部寺郎张同敞、锦衣卫指挥使于元烨,结果刚刚赶到梧州就被朱亨嘉一网打尽。据说朱亨嘉想让瞿式耜投靠自己,结果被臭骂一顿。这些人都被关在龙母庙,广西已经没有父母官。”

这是最新的消息,熊储只能临时调整计划:“朱亨嘉的大军出发没有?”

“准备明天凌晨出发赶往肇庆府。”扈媚娘摇摇头:“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柳州参将陈邦传没有赶到梧州。柳州府的三千人没有及时赶到,朱亨嘉手里只有八百骑兵和两千步军。”

熊储眉头紧锁:“瞿式耜、张同敞、于元烨不是还有六百卫队,怎么会一下子就全部被抓了?”

扈媚娘点点头:“那些人全部被关在龙母庙,朱亨嘉留下三百步军在梧州城负责看押被关押的那些人。”

熊储点点头:“龙母庙在什么地方?”

扈媚娘笑道:“龙母庙并不大,前后两进八间房,就在北门外六里的桂江边上,紧贴着东面的白云山,和桂江西岸的白鹤观隔江相望。 ”

“黛莉,让姐妹们做好准备,看样子我们又要干回老本行。”熊储眉头一掀:“好久没当杀手,明天要试试看。如果能够把那些被关押的人救出来,就可以搞清楚南京发生了什么事情。”

曼黛莉有些疑惑:“公子,我们不过是要拿下朱亨嘉,然后搞定桂林靖江王府,管那些人干什么?这不是无事生非吗?岚儿皇后再三强调,公子现在可是大明皇帝,绝对不能轻易涉险,我不答应。”

“我涉险?”熊储微微一笑:“你这个丫头倒是说说看,放眼天下现在有谁能够杀得了我?”

曼黛莉撇撇嘴:“有没有人能够战胜公子,奴婢不知道。但是皇后、文妃、明妃专门和奴婢说过,好像叫做什么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你现在是皇上,就要有皇上的样子,怎么可以亲自动手?”

“什么皇上不皇上啊?”熊储听见皇上两个字就头痛:“你又不是不知道,那都是为了糊弄外人的,我还是我。再说了,我们对外面的事情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