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流云剑-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手下的第一大将,革里眼贺一龙虽然被李自成杀了,马守应并没有恼羞成怒,更没有丝毫懈怠,而是让剩下四营兵马组成一字长蛇阵沿江布防。

那真是旌旗招展,刁斗森严,荆州城、江陵城、监利城、沔阳城沿江北一线的防线极为严整,扼守住了江北的战略要点。

一叶扁舟在江心颠簸起伏,一个峨冠博带的老书生长袖飘飘站在船头,两个童子扛着一杆卦旗站在身后。

“诸葛亮推演阴阳八卦,彭铁嘴妙断前世今生。”

想当年,这一杆卦旗名震洛阳周边百余里,白马寺彭二先生之名不胫而走。

彭无影带着两个小童子从华容过江,目标就是监利城。他要面见江北守将马光义,进而拜访老回回马守应。

彭无影选择从马光义防区这里渡江,就是要避开一个人。

这个人叫做贺锦,江湖人称左金王,也是革左五营里面仅次于革里眼贺一龙的一员骁将。

贺锦是真心投靠李自成,在李自成处决贺一龙的过程中,贺锦坚定地站在李自成一边。

这样的人并不是彭无影喜欢的对象,也不是他过江的目的。。

马光义是马守应的侄儿,和革里眼贺一龙、孙昂是马守应手下的三驾马车。

现在革里眼贺一龙已经死了,前军左中右三座大营的主将,分别是马光义、贺锦和孙昂。其中,马光义扼守沔阳,孙昂屯兵江陵,贺锦坐镇荆州。

“铁嘴彭二先生,衡州巡抚大人,哪一个才是你的真实身份?”

老回回马守应竟然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农夫,尤其是满脸病容,丝毫没有统帅二十多万人马的那种气势,彭无影初一见面还真有些诧异。

马光义听说彭铁嘴彭二先生专程过江拜访,他也不敢做主如何处置。

毕竟彭二先生在江湖上很有些名气,一身轻功罕有敌手。似乎彭无影还和很多方面都有牵扯,当初的王嘉胤王和尚都经常提到这个人。

让马光义不敢随便处置的根本原因,还由于王嘉胤曾经和锁喉剑八郎是莫逆之交,而这个彭二先生正是锁喉剑八郎手下的重臣。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是最基本的礼仪。

况且现在也没有两军交战,说不定其中就还有些什么其它瓜葛,所以马光义亲自护送彭无影来到承天府拜见老回回马守应。

“马将军所虑甚是,所说都有道理。”彭无影靠在太师椅上,很随意地看着马守应:“铁嘴之名,那是江湖朋友抬爱,彭某实不敢当。衡州巡抚,那是王爷恩典,彭某当然不敢懈怠。”

马守应揉揉眼睛,然后使劲看着彭无影,给人的感觉仿佛要看透一切:“今日过江之人,究竟是江湖上的铁嘴朋友,还是官场上的巡抚大人?”

彭无影哈哈一笑:“江湖传言,马将军操守严谨,嫉恶如仇,和朝庭誓不两立。彭某才疏学浅,可不敢效法郦生做说客。衡阳巡抚乃是朝廷大员,自然是不敢过江的。”

“原来如此!既然是洛阳彭铁嘴大驾光临,必然有以教我,马某岂能怠慢?”马守应混浊的眸子突然闪过一丝光芒:“来人,酒宴侍候!”

霎那间,剑拔弩张的气氛为之一变,一阵人影晃动,早已经酒菜飘香,几员副将在马光义的带领下也进来打横相陪。

大家都是江湖豪杰之士,暂时放下一切江湖恩怨,也不想战阵之事,尽捡一些各自平生得意之处说来,倒也是酒兴大增,笑语喧天。。

酒过三巡,马守应终于放下杯箸:“彭先生号称铁嘴,马某闻名久矣。不过,江湖朋友口口相传,彭先生深得锁喉剑器重,今日此来却有何说?”

彭无影紧盯着马守应微微一笑:“江湖传闻真假难辨,不说也罢。据在下所知,锁喉剑和马将军在中都凤阳城闹得很不愉快,不知马将军如何看待此事?”

马守应点点头:“在凤阳各有所求,也不能一概而论,更无关乎对错。此一时被一时也,江湖豪杰倒也没有必要小肚鸡肠。反倒是彭二先生此来,对时局有何高论?”

听闻马守应此言,彭无影不由于暗暗点头:这一招以进为退,直指问题核心,而不显锋芒,果然不亏铁索横江之名。

“彭某行走江湖以来,接识豪杰之士不下百人。”彭无影严格按照熊储的指导思想斟酌词句:“能够放眼全局者并不多见。方今天下,天灾祸民,实非人力所能为也。然则番奴祸国,却是当世俊杰有所为之处。”

“锁喉剑不避刀斧,起兵于僻壤之地,战西洋于大海之上,灭仇寇之志,扬华夏之威,诚乃我辈楷模。革里眼当世豪杰,赛曹操智比陈平。可惜所遇非人,性命不保。一旦壮志难酬,让天下群雄扼腕,岂不痛哉?”

马守应沉吟不语,似乎没有听清彭无影说话的深意。

但是马光义把酒杯往桌上重重一顿,然后看了自己叔父马守应一眼,却没有说话。。

只有刚刚赶过来的中营总管孙昂不以为然:“彭先生所说固然有理,革里眼和赛曹**得不值,但是锁喉剑毕竟是朱家子孙,只怕他也是觉得自己门第高贵,视我辈如草芥也是有的。”

彭无影摇摇头:“孙将军此言差矣。据彭某所知,锁喉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奴隶身份,而且并不反对官逼民反。只不过他心底仁慈,不想家里人自相残杀,让黎民百姓妄死。但是对外敌却从不手软,江湖朋友有目共睹。”

“口舌之事,徒争无益。”马守应终于开口:“锁喉剑出道十多年,所作所为江湖朋友都看在眼里。但是如何认识当前局势,才是最重要的。不知道彭先生有何高见?”

彭无影的神情突然变得凝重起来:“诸位将军只要不健忘,就应该知道东北女真看奴前不久越城而入,深入中原千余里,连破河北山东八十八城,掳走我百姓五十余万,钱财宝贝数以千万计。毫无疑问,祸害之大,无出天真番奴之右者。”

“彭某此来,只为一件事:江南湖广之地,乃备外敌之基地,绝不允许外人劫掠。至于江湖豪杰有所取舍,则人各有志,非彭某所能置喙者。”

马守应终于抬起头来看着彭无影:“按照彭先生的推断,女真番奴竟敢再次深入长城以内,就不怕江湖豪杰群起而攻之?”

彭无影微微一笑:“临外敌而苟且,兄弟闾墙而自残。多少年都是如此,可悲可叹之外却无可奈何。有鉴于此,江湖豪杰是否会团结一致,彭某不敢判断。但是革里眼和赛曹操殷鉴不远,不能不小心在意。”

马守应的目光在马光义脸上停留片刻,然后缓缓从各位副将身上扫了一遍,这才冲着彭无影说到:“马某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自知时日不多。天生一人必有一路,马某对于未来的事情已经有心无力。至于这些人今后何去何从,只有看他们的造化。”

“大江为界,各安本分,彭先生放心就是。日前八大王亦曾派人前来,马某同样没有承诺什么,更不可能出兵协助。只希望你们双方手下有分寸,不要到最后不可收拾。都是自家兄弟,还是留下今后见面的余地才好。”

这番话已经把所有的事情都说到位,彭无影冒险渡江的目的全部达到,属于皆大欢喜的结局,一顿酒宴尽欢而散。

双方都是看淡生死的江湖豪杰,一旦话说开了,大家也开始变得随意。

马光义对着彭无影笑道:“大家一江之隔,也没有必要藏着掖着。彭先生部署在华容、石首、公安的部队,所筑的炮台竟然比朝廷王城大炮都多。”

这番话有些意思,彭无影听得心里一格愣,但脸上没有表现出来。

双手捧起茶杯沉思片刻,他才慢条斯理地说道:“在边界上有所部署,这也是人之常情。至于火炮数量,只能说我们王爷比较重视而已,到也没有特别的针对性,诸位没有必要往心里去。”

孙昂长叹声:“我们义军人数虽多,可是装备基本上依靠从官军手中缴获,实在是寒碜。唉,也不知道我们有没有象你们一样阔气的一天。”

彭无影微微一笑:“我们王爷到没有什么亲疏之别,只要有严明的军纪,他对部下、对朋友都是一视同仁。”

整个过程中,彭无影都没有明说自己和熊储之间的关系,却也没有否认自己和熊储之间的关系。

大家都是明白人,当然知道其中的奥妙。

马守应、马光义、孙昂等人虽然不知道熊储究竟是如何插手湖广的事情,但是经过彭无影的一番解释,大家基本上已经认定:熊储在湖广已经属于一言九鼎。

彭无影最满意的地方,就是自己此次过江不仅得到了马守应不会过江的承诺,同时从马光义和孙昂的言辞之中也看出来这两个人有投靠熊储的意思。

马守应虽然明确表示自己不可能背弃李自成,但是对于自己手下的人却没有做任何约束。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马守应身染重病,而且时日不多,久走江湖的彭无影当然能够看出来。

从这三个人的态度来看,彭无影相信闯王李自成的阵营里面,其实还有很多文章可做,可惜现在时机未到。

0570、谋取武昌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这是崔颢的诗句,里面所说的晴川、鹦鹉洲这两个地名,却关乎武昌王城的命运。

从汉阳进攻武昌城西面的保安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跳板,那就是江心的鹦鹉洲。

屯兵晴川,然后占据鹦鹉洲,进而登岸抢夺保安门,这是进攻武昌王城最便捷的一条通道,只要稍懂军事的人都明白。

张献忠也很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他命令自己的两个干儿子刘文秀、艾能奇率兵三万,在黄州水师水军都督狄三品的配合下,昨天傍晚时分抢占了晴川。

鹦鹉洲很小,在发大洪水的季节就会被淹没大半,实际上也是一处江心险地。

好在还没有到洪水季节,鹦鹉洲仍然是“芳草萋萋”,一片葱茏。。

但是现在是四月初,四月中下旬的桃花汛说到就到,这个时间谁也耽误不起,刘文秀和艾能奇不敢浪费时间。

大军抵达汉阳晴川的当天晚上,刘文秀和艾能奇商量之后,决定让水师战船连夜送三千人到鹦鹉洲,明天凌晨之前在水军都督狄三品水师的火炮协助下对保安门发起进攻。

让刘文秀和艾能奇没有想到的是,三千大军还没有在鹦鹉洲登陆,江对面武昌王城的保安门突然发生大火,而且伴随着杀声震天。

有人在进攻武昌楚王城!

刘文秀和艾能奇看着映红半边天的滔天火光,商量了半天也没有一个所以然:父王的大军就算打过来了,也应该进攻武昌王城的大东门或者小东门,怎么可能绕到江边进攻西面的保安门?

突然发生的变故,让刘文秀和艾能奇看得百思不得其解:既然不是父王张献忠的大部队,最近也没有听说过其他人在这里有什么大的军事行动。现在进攻武昌王城的人究竟是谁?

不管是谁,既然有人捷足先登打头阵,自己也不能耽误浑水摸鱼的好机会。

刘文秀刚要命令亲兵升起进兵灯笼,让前锋部队不要在鹦鹉洲下船,而是直扑南岸。命令刚刚下达,另外的变故再一次发生。

嗵嗵嗵——江对面突然万炮齐鸣,鹦鹉洲上面顿时被轰得乌烟瘴气。还有很多铅球落到江里,溅起冲天水柱。

刘文秀和艾能奇一看如此猛烈的炮火,顿时就明白了:对面的人不仅进攻武昌的楚王城,还同时炮击江心鹦鹉洲,这是要阻止自己参加攻城。

接二连三的巨大变故,让刘文秀和艾能奇又急又怒:这是要吃独食啊,还有没有江湖规矩?

刘文秀和艾能奇看见的场景都是真的,武昌楚王城那边,现在的确是发生了巨大变故。

在城外四周拼命放火的部队,是叶赫那拉·婉莹、叶赫那拉·婉青的女兵营。

狂呼呐喊进攻楚王城保安门的部队,正是熊家军四大主力之一的赤格射声营。

万炮齐鸣轰击鹦鹉洲的部队,正是沈惜月、姜腾蛟的洞庭湖水师舰队。

这是苗三冠一箭三雕之计的连环动作,也是早有预谋的一次联合行动。

李定国率领中护军骑兵营昼夜兼程,从衡阳王城赶到武昌楚王城,一路上都是招摇过市,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可是,李定国虽然打着解救楚王城的旗号,他的部队却没有出现在楚王城里面。

原来,按照苗三冠的命令,李定国把骑兵营隐蔽在巡司河岸边,仅仅带着三百六十名亲兵卫队,利用后半夜隐蔽靠近楚王城。

李定国不是要进城,而是要见一个人:射声营统领、飞龙将军赤格。

“没想到十年没见,当年那个九岁不到的小家伙,现在已经独当一面的少将军。”

看见李定国的时候,赤格差点儿没认出来。

“赤格叔叔,你真会说笑话,我总不要长大的吗?”李定国也笑道:“我听说赤格叔叔才厉害,十四岁的时候就箭法无敌,连主公都不是对手。前不久在马六甲跨海一战,更是威风八面,在我们熊家军里面你可是独一份。”

“那是主公故意给我长脸,你可别相信这些话。”赤格赶紧摆手:“李兄弟今天过来,肯定有新情况了吧?”

李定国点点头:“张献忠的先头部队已经溯江而上,很可能就在这两天赶到这里。鹦鹉洲是一个很好的跳板,张献忠的水师不可能不知道。”

赤格低声问道:“苗三冠军师让我怎么做?”

“我会把主力放在镇楚门外面,仅仅带三百六十人进城。如果张献忠的水师过来了,你就分出一半的人打着流民张献忠的旗号,进攻西面的保安门。我会让人里应外合给你们打开城门,然后让两位婶婶直冲王城并占领就是了,其他的我来办。”

楚王府坐落在江夏古城(今阅马场一线)之内,位于高观山(蛇山)南麓,北依高观山,东西宽两里,南北长四里。

是所有藩王中最大的一座王城,相当于半个江夏古城(今武昌古城)。

楚王府内遍筑宫殿、楼阁及水榭庭院,宫殿、宫室、堂库、宗庙等八百余间,周围垒石为城,高二丈九尺,号称“王城”。

李定国向赤格传达了苗三冠的命令之后,天亮时分就出现在楚王城正南的镇楚门(今紫阳路王府口)。

李定国虽然是孤儿出身,但是从四川开始就在熊储、严二娘、岚儿、方千寻的直接关注之下,所以他成长很快,很有些飞扬跋扈,还有些少年老成的模样。

现在,李定国一身银盔银甲,胯下一匹乌龙骓,马鞍桥上挂着一杆镔铁长枪,驻马城门之外更显得威风凛凛。

身后一名身材魁梧的亲兵,单臂举着一杆红底金字大旗迎风招展:衡阳永胜王府卫军中护军统领李。

镇楚门上面丹漆铜钉,青绿色城墙高度超过两丈四尺,李定国发现楚王城比衡阳王府更加豪华壮观。

可惜的是,大概是听说八大王张献忠马上就要杀过来,从城门里面不断有逃难的人拖家带口涌出来。川流不息的人群当中呼爷叫娘,寻儿觅女喊成一片,把城门附近搞得乌烟瘴气。

看着眼前的乱象,李定国正在马背上直皱眉头,从城门洞里面冲出一匹马来,上面一个顶盔掼甲的家伙高声叫道:“在下楚王府卫军参将崔文荣,来的可是衡阳王府的援军李将军?”

李定国凝目一看,飞马而来的那个家伙双眼通红,看起来三十多岁年纪,三寸多长的胡须乱糟糟的。

“在下李定国,奉王爷之命前来看看楚王爷预备如何迎敌。”李定国在马背上略一拱手,不冷不热的说到:“我们王爷外出就藩不足十年,一向根基浅薄,自顾不暇,援军肯定没有。”

“楚王府乃是太祖皇帝所建,一向树大根深,枝繁叶茂。现在流寇转眼即到,楚王爷家资亿万,难道还不能召集流民组建一支护城卫军吗?”

崔文荣飞身下马,冲着李定国抱拳说道:“李将军所言甚是,在下也曾恳求王爷拿出钱财,招募流民组建一支忠义军。可是王爷指天发誓没有半文钱,在下也是无能为力,就指望长沙德化王、衡阳永胜王增援了。”

李定国发现这个崔文荣并非奸诈之辈,因此也翻身下马指着逃难的人群说道:“在下来到此地不到半个时辰,从城门里面出来的人已经不下三千。其中至少有八百青壮可用,楚王爷为什么不想自救?”

仔细看了看四周,崔文荣才走到李定国身边说道:“不怕李将军笑话,致仕大学士贺逢圣、原广西布政使吴思温两位老大人前不久还进王府哭求,可是楚王爷就是一只铁公鸡,绝对一毛不拔的。”

“昨晚快马来报,流寇的水师已经过了阳逻,东路大军已到九峰山一线。水师最迟明晚就可以赶到西边江面,东路大军明日中午时分就可以赶到大东门外。”

“楚王府里面只有巡逻兵丁六百余人,而且没有丝毫城防准备。一旦流寇发起进攻,此城必破无疑。到时候玉石俱焚,在下也只能徒唤奈何。”

李定国心中暗喜,但脸上不露声色:“据在下所知,江夏王朱华蠹和楚王爷是手足之情,他手下有精兵三千,为什么没有过来增援?”

崔文荣神情黯然:“大家都是来历不明的王爷,哪里是什么手族兄弟呢?现在什么都指望不上了。现在长史徐学颜大人还在城内劝说百姓守城,但是王爷不出一文钱,不拿一粒粮食,根本不能把百姓留下。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到时候有死而已。”

“既然是来历不明的王爷,崔将军又何必为他陪葬?”李定国眼珠子一转:“这样吧,我进去拜访一下王爷看看有没有转机。”

“我们做一个约定,如果流寇攻破王城,我保护王爷先走,崔将军就带领百姓向南突围,没有必要死守一地。只要活下去,还能够徐图后举。”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要想楚王朱华奎拿出钱来组建城防部队,直接和要他的命差不多,你还不如杀了他更加干脆。

李定国看见楚王爷的时候,才知道五十来岁的楚王朱华奎,长得就像一个大肉球,连脖子和下巴都分不清。

看在“衡阳永胜王”的名头上,朱华奎勉强接见了李定国一次,但是语气根本没有丝毫转圜余地:“本王的确没有钱,李将军能不能让百姓先帮忙守城,到时候再说钱的事情?”

李定国心中冷笑,但是口中却说道:“王爷在上,老百姓要不要钱都没什么大问题,但是他们守城要吃饭啊。王爷拿出十来万两银子,也就是购买粮食。如果没有现钱,王爷也可以把粮食拿出来应付一段时间。”

“本王身体不适,而且头痛欲裂,此事改日再议。”扔下一句话,朱华奎已经在四名宫女的搀扶下进入内堂,根本不和李定国啰嗦。

看着朱华奎的背影消失,李定国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随即来到王府外对亲兵说道:“两个百人队接管王城后宫所有防御,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能出入。另外一个百人队更换衣服潜入到西门附近,然后按照预定计划行事!”

0571、进退维谷

世界上不怕死的人肯定有,但是不想活下去的人绝对不多。

楚王朱华奎其实也很想好好活着,最好能够长命百岁甚至永生才好。

只不过他实在是太喜欢金银财宝,不到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无法确定倒底生命重要,还是应该花钱买命。

可惜的是,世界上的事情总是这样: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保安门被流寇攻破”、“文昌门即将不保”的消息传到王府后宫,楚王朱华奎终于想通生命比钱财更重要的道理,破天荒的派人召见李定国。

“李将军,请你一定要想办法挡住流寇。本王愿意拿出一万两银子,不,本王愿意拿出三万两银子!”

李定国的确是为楚王朱华奎而来,但是目的却不足为外人道,所以朱华奎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提出条件根本没意义。

李定国接到的命令是:一旦发现朱华奎舍命不舍财的苗头,就按照原定计划采取断然措施予以处置,彻底接管整个楚王城。

得到一座完整的楚王城,而且不引火烧身,这才是李定国的任务。至于楚王朱华奎究竟是个什么心态,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

亲兵三百六十人早就控制了王府内廷的重要通道,内外消息都已经被隔断。所谓城门被攻破的消息,不过是李定国亲兵转述的内容。

李定国的主要注意力就放在朱华奎、朱华蠹这两个冒牌货身上,确定他们不会离开自己的视线。

为了确保一些“重要人物”不漏网,李定国打着“衡阳永胜王”的招牌,在楚王府前朝五殿和内廷六宫之间横冲直撞,根本没有人敢干涉。。

李定国首先控制了内廷总管蔡志舒,然后让他带着自己四处巡查,一些重点人物被请到勤政殿“面谈”,已经有两百多人被集中“保护安全”。

一直等到“流寇攻破保安门”的消息传来,朱华奎才下定决心拿钱,而且是咬紧牙关拿出三万两银子来买命。

身价亿万的楚王爷,到了最后保命的关头仍然不舍得花钱。李定国认为这种要钱不要命的家伙果然是该死的命,神仙也救不了。

对于楚王朱华奎的条件和要求,李定国并没有接茬,但是脸上故意显得很紧张:“王爷,您就算拿出一百万两银子也没用,因为城内的百姓早就跑光了。。末将现在没有办法召集流民守城,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最后关头保护王爷和家人逃出去。”

李定国在王城里面忙得脚不踮地,赤格严格按照约定时间“攻破保安门”,射声营四千八百人一涌入城,却并没有冲进王城内廷,而是奔向另外五座城门。

然后打着〃大西军〃的旗帜满城喊打喊杀,把滞留在城内的卫军、官员像赶鸭子轰出城去,正式宣告楚王城被大西王张献忠攻陷。

婉莹、婉青两姐妹打着“大西军健妇营”的军旗,带着三千六百娘子军直奔王城内廷。

李定国当着众人的面,匹马单枪和婉莹、婉青双姝假战三合,自然大败亏输,拨马就跑,然后拥着朱华奎、朱华蠹等两百多人杀向大东门。

楚王城参将崔文荣手下只有卫军六百多人,而且实现已经和李定国说好。现在楚王朱华奎已经“脱离险境”,崔文荣也没有犹豫就作为殿后部队,一路跟随李定国从大东门杀出去了。

射声营副统领萨胡尔仿佛这个时候才发现大人物逃走了,所以带领五百多人狂呼乱叫,在身后喊杀一阵了事。

数百人冲出大东门和骑兵营大部队会合,李定国一声令下,四千余人顺着巡司河直奔江夏王城。

江夏王有三千精兵;还有一座四门王城;而且距离长沙王更近;这是目前唯一可以找到的落脚之地。

偏将崔文荣对楚王朱华奎本来就去以为厌恶;同时认为李定国决策正确;自然没有什么反对意见。。

只有楚王朱华奎非常生气:〃李将军;你为什么把主力部队放在城外;而不是带进城进行防御?如果有这三个精兵;流寇怎么可能两个时辰攻破王城?〃

李定国现在已经没有好脸色;看待一个死人也不需要好脸色了:〃王爷,末将严格执行我们永胜王爷的命令;那就是在危急的时候把您救出来。现在末将已经完成任务了;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再说了,流寇大西王手下大军二十多万。如果末将把所有人都放在城内;一旦被流寇包围了,大家就只有等死。这是军旅之事;王爷还是少问为妙。〃

从李定国进城,到赤格的射声营占据六座城门,并且控制所有炮台,整个过程两个时辰。。

在此期间,保安门外的鹦鹉州争夺战,却是一番真刀真枪的近身肉搏。

洞庭水师总管沈惜月,亲自指挥了这一场鹦鹉洲江面的驱逐战,一共出动大小战船七十余艘。

大西军刘文秀和艾能奇的先头部队三千余人、黄州水师两千余人,在近距离的炮战中一触即溃。

此战旨在驱逐,并不以杀戮为目的。

如果不是沈惜月手下留情,大西军的先头部队肯定全军覆没。

这一战沈惜月亲自指挥,使用的是洞庭水师后备军。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副将姜腾蛟另有重任。

大西王张献忠的主力部队十五万余人,两天前从武昌县城(今鄂城)出来,前锋已经抵达九峰山。。

如果处理这边的问题;才是目前的首要问题;其它的事情都是细枝末节。

根据苗三冠的命令,姜腾蛟率领洞庭水师主力三十余艘战船,经过鹦鹉州的时候给黄州水师一个下马威之后,随即顺流而下直奔樊口,摆出一副截断大西王张献忠主力后路的架势。

第二天上午,姜腾蛟的船队已经赶到了武昌县(今鄂城)北面的江面上,战船侧弦火炮全部瞄准城楼,大战一触即发。

面对危局,张献忠命令义子、大西中军都督张四虎率领主力三万人南下,准备突袭江夏王城,打开进入衡州、永州、桂林的通道。

没有想到被李定国率领骑兵营迎头拦截,结果张四虎一招之间就被挑于马下。

李定国苦练熊储传授的迎面三枪九年,第一次正面对敌作战就斩杀敌人主将张四虎,敌人三万主力落荒而逃。

大西军左丞相兼刑部尚书徐以显率领三万人紧急撤退,结果在梁子湖这个水网地带慌不择路,最后马失前蹄落水被淹死。

李定国一战收获了自信,从而踏上了一条通往名将之路的康庄大道,他心里当然高兴。

但是南下通道无法打开,而且折损了自己的干儿子张四虎,还有徐以显这员大将,张献忠这才知道麻烦大了。

前有坚城,南无通道,北有大江,后无退路,大西军顿时进退维谷。

庐州惨败的阴影瞬间出现在脑海之中,张献忠的赌徒心理又占了上风。

可惜现在时辰不对;碰到的敌人也不对。

张献忠全力进攻楚王城和岳州城的命令还没有下达;另外一个坏消息又到了:

〃一支五千余人的部队突然从赣州城北上;正在全速逼近武昌县方向。毫无疑问;朝廷官军要依靠大江天堑,然后三面合围大西军!〃

这支部队不是别人;正是按照苗三冠的命令待命出击的张承宗部。

张献忠从黄州渡江南下攻破武昌县城;九江城的卫军不仅没有向西增援;竟然放弃自己的城池望风而逃。

张承宗等待多时的战机终于出现;趁机夺取整个赣州的控制权;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也是张承宗最主要的作战目标。

现在;张承宗已经占据瑞昌;距离武昌县城只有三日路程。不仅切断了大西军向东进犯庐州的通道;同时对大西军形成了东南西三面夹击之势。

张献忠读过些书;也听过不少书;当然知道当年曹操的赤壁大败。

现在大西军所处的位置;比当年的曹操更加凶险。如果现在去进攻西面的楚王城;万一不能很快解决战斗;一旦朝廷官军纷纷赶到;那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局势危如垒卵;现在何去何从?

张献忠把所有的高级将领召集起来;一连开了两天会;最后也没有拿出一个很安全的行动方案。

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

就在张献忠徬徨无计的紧要关头;前军都督张其在突然派人快马来报:〃老回回马守应的沔阳大营总管马光义、衡阳永胜王府总管太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