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流云剑-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彭无影手下本来就有二十万民夫专门筑堤,现在调上来五千步军“参加劳动”,一方面吸引江北李岩和红娘子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就是以防万一,防备李岩和红娘子破釜沉舟突然渡江南下。

李岩和红娘子所部最终没有选择过江,因为彭无影和关大头每天都在大堤上督促,让他们不敢冒险一击。

姜腾蛟并不知道上游的公安、石首一线发生的暗战,所以洞庭湖水师方面没有受到干扰。

他仍然按照苗三冠的命令采取行动,一定要让自己的小船和“渔夫”被左良玉发现,然后被征用。

对于这一次的任务,姜腾蛟非常慎重,因为这是他进入熊家军之后的第一战,而且使用的部队都是他原来带过来的一万人。

这些人都是黄河排帮的精英弟子,水上功夫出类拔萃,姜腾蛟指挥起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为了不引起左良玉的怀疑,姜腾蛟命令兄弟们全部都是渔民打扮,而且把洞庭湖周边的渔船全部租借过来,在把自己水师的小舢板、鹰嘴船掺杂其中,一次就进入长江九十多艘“渔船”。

这些渔船从洪湖江面顺流而下,在江面上认认真真打渔,不能漏出丝毫破绽。

左良玉行伍多年,时官时匪混迹多年,属于狡猾奸诈一类的人物。

根据苗三冠的命令,姜腾蛟主要防备的是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这是一个野心勃勃,却又志大才疏的家伙。

姜腾蛟化装成一个老渔夫,带着二十多条渔船打头阵探路。他的小船上是他的六个亲兵兄弟,算是他的晚辈。

一连三天,每次都会有江北过来的平底战船围绕渔船观察很久,但是并没有发生什么摩擦。

第四天,还是那一艘平底战船过来,终于有一个百夫长模样的家伙按刀问道:“你们是谁的船?”

姜腾蛟从船头缓缓站起身来,又把手中的旱烟袋磕干净别在腰带上,这才躬身说道:“军爷,我们就是上游不远湘阴王府的渔船。”

“胡说!”百夫长哐啷一声把腰刀拔了出来:“湘阴王一家在江陵都被闯贼给杀了,怎么可能还让你们出来打渔?”

姜腾蛟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军爷说的是啊,老王爷一家子都遭难了。这不是老家的小王爷要做水陆道场,开办流水席吗?据说要开七七四十九天,老王爷才能够脱离苦海,升天转世啊。”

“这四里八乡的人说起来都有十多万百姓,四十九天流水席开起来,每天就需要近万斤鱼虾。老汉我跟了王府一辈子,在这最后关头也只能出来尽点儿孝心了。这人呐真是说不好,老王爷眨眼之间就不见了,可惜了那么大的家业。唉——”

百夫长手搭凉棚往江面上看了看:“老汉,这江面上都是给湘阴王府打渔的?”

点点头,姜腾蛟很认真的说道:“是啊,这年成不好,江里的鱼也少多了。本来洞庭湖里面也有大鱼,可是现在里面要训练水师,据说要对付江陵那边的流寇,收复荆州啊,我们只能到江里来碰碰运气。”

百夫长眼睛一亮:“你是说洞庭湖里面有水师战船吗?有多少?”

“那可多了去了,黑压压的看不到边。”姜腾蛟张开双臂夸张地说道:“桅杆林立像一大片森林,我们只能远远看一眼,实在是太多了。听人说,里面有水师官军三千多人呢,了不得!”

百夫长没有继续废话,而是一挥手就回去了。没想到过了两个时辰,太阳开始落山的时候,江北一下子出来了二十多艘小战船。

领头的还是那个百夫长,而且直冲姜腾蛟过来了:“所有的渔船和里面的鱼都被左帅征用了,现在跟我们走!”

姜腾蛟双臂连摇,忙不迭的说道:“军爷,军爷,这可使不得啊,王府里面还等我们回去才能开席啊。”

百夫长怪眼圆睁:“现在前线吃紧,左帅三十万大军抗击闯贼,连粮草都没有,你们竟然开流水席暴殄天物,简直岂有此理。少帅有令:所有渔船一律征用,把我们的大军送进洞庭湖就没事了。”

九十艘渔船被征用,四百渔民也被征用作为船夫。

可是要想把二十万大军渡过长江,这些小船肯定是不够的。

还是姜腾蛟有办法,竟然给少帅左梦庚出了一个主意:“少帅,奓山上面的大树、大竹可以砍下来扎木排,然后一次就能够渡过去。如果动作快的话,明天天亮的时候就可以过江。”

李岩和红娘子的前锋部队就在沔阳,左良玉片刻都不能等。一听说扎木排也能够进入洞庭湖,顿时三军动手,当晚就把奓山上面砍伐一空,从此变成了光秃秃的一座大山。

需要等到天亮吗?当然不需要。

浩浩荡荡的木排、渔船满载着左良玉的官兵刚刚渡过江心,就已经有人来接了。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熊家军的护国将军沈惜月,还有洞庭湖里面的六千水师,三桅战船七十二艘。

饶你左良玉、左梦庚奸猾似鬼,但现在形势不由人。大军都在江面上等死,只能接受全军被俘的事实。

0567、风云突变

崇祯十六年正月,闯王李自成全力经营荆襄之地,兵锋直指武昌楚王朱华奎,进而窥视江夏,全国为之震动。

但是,就在朝廷敕令各地紧急增援武昌的时候,崇祯十六年三月初,闯王李自成突然放弃南下策略,转而全力经营河南。

李自成任命吴大雁为南阳防御使,刘苏为南阳府尹,黄阁为信阳防御史,金有章为汝宁防御使,邓琏为汝宁府尹,刘懋先为均平府尹。

似乎还嫌不够,李自成又命令汝宁卫威武将军韩华美,带兵八百加强信阳防御力量;命令原本驻扎均平的果毅将军周凤梧带领所部二千精兵进驻禹州、郑州。

对于李自成采取“南轻北重”的战略方针,所有的人都百思不得其解,当然不包括苗三冠和彭无影。

在这个节骨眼上,左良玉的二十万大军一夜之间突然失踪,竟然没有人询问下落。

本来左良玉应该授湖广巡抚节制,但是现在的湖广巡抚、总兵、副总兵刚刚从将领前线逃过江,都还没有回过神来,连自己在什么地方都还没有搞清楚,当然来不及过问。

不管怎么说,按照古人“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教诲,李自成重心北移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好事。至于河南那边是不是有人要倒霉,暂时也管不了。

首先就是楚王朱华奎松了一口气,副总兵尹先民、何一德等人彻底放心了,甚至苗三冠和彭无影得到消息以后也都松了一口气。

彭无影因为不担心李自成渡江南下,所以集中全力加强洞庭湖上游的长江南岸堤防建设,包括关大头驻守常德城、澧州城的一万步军,也调到大堤上参加修建大堤工程。。

长江以南的广大百姓看见“衡阳永胜王”如此体察民情,而且参加修建大堤的百姓,每人每天都可以得到三斤粮食作为工钱,所以每天都有好多人欢呼“永胜王千岁千千岁”。

三斤粮食一天,就表示自己每天可以给家里带回去一斤半甚至两斤粮食,在目前这种天灾不断的日子里,这些粮食就是可以救命的东西。

江南忙得热火朝天,而且广大军民团结一致,一定要在桃花汛到来之前,把将水彻底挡住,所以长江大堤的修建速度越来越快。

彭无影每天都吃住在大堤上,对外面的事情几乎到了漠不关心的程度。。

但是在崇祯十六年五月中旬,坐镇衡阳王府的苗三冠,却突然接到莫九娘传回来的暗线消息,衡阳境内的军队顿时高速秘密运转起来。

原来,闯王李自成的主力北移,湖广长江以北就出现了一瞬间的势力空隙。

这个空隙好多人都知道,所以彭无影才组织广大军**手抢修长江南岸大堤。

可还有一个人也抓住了这一瞬间的机会,然后开始了惊天动地的大行动。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过去两年一直盘踞在大别山的张献忠。

因为此前在庐州以西连续惨败,张献忠始终没有恢复元气。本来投靠了李自成,但是李自成要张献忠做自己的部将,张献忠当然不同意,所以又跑出来单干。

后来听说李自成在荆襄之地大发神威,一口气弄了好多王爷的财宝,让张献忠日夜嫉妒不已。

机会终于来了,李自成放弃渡江南下的大好时机,竟然南辕北辙去争抢荒无人烟的河南。

李自成一动,人们的目光随之移动,张献忠突然从深山里面杀了出来,连克黄梅、广济、蕲州,蕲州荆王朱慈炤全家被杀。蕲州境内的朱姓血脉、大地主、囤积居奇的不法奸商七百余人被杀。

这一仗大获全胜不说,张献忠缴获金银三百多万两,粮草不计其数。

开仓放粮三天,张献忠再一次聚集了二十万人马,声势复振。

与此同时,麻城流民哄抢囤积居奇的屯粮大户爆发民变民变,一举占领了县城,柄派人来邀张献忠。

张献忠大喜之下,急率精骑飞赴麻城,并于四月初六日占领了麻城。麻城一下子就有五六万人投奔了张献忠。

崇祯十六年四月十七日,张献忠挥师攻占东南重镇黄州城,黄州卫所水师全营三千官兵投降,于是“献忠据府称西王”。

张献忠攻下罗田时,罗田诸生李时荣给张献忠献上了一条绝好的计策:建议张献忠乘势渡江,直取武昌。

五月初五日,张献忠随即征调渔船,并以黄州卫所水师营为前锋,遣先头部队于团凤洲渡江,攻下武昌县(今鄂城、黄石)。

莫九娘传来的消息称:张献忠自称大西王,正在组建先头部队,准备西征楚王朱华奎。。

城中的官员眼看张献忠就即将前来,湖广巡按刘熙祚、参政王扬基、推官傅上瑞这才发现作为依靠的左良玉大军不翼而飞了。

发现军队不见了,这几个家伙竟然放弃自己的督战之责,全部带着自己的亲信逃往长沙。

现在已经是大难临头,而且群龙无首,湖广布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的官员们一齐来到楚王府,跪请楚王朱华奎拿出银两招募流民防守。

视财如命的楚王朱华奎根本没有丝毫犹豫,就拒绝了当地官员的要求。

早就告老还乡的大学士贺逢圣,认为自己的一张老脸应该值几两银子,所以也去晋见楚王,恳求楚王出饷。

让贺逢圣义愤填膺的是,楚王竟然拿出一张已经腐烂的椅子,据说是太祖皇帝赐下来的宝贝,还说家里半文钱都没有了。。

碰到这种宁愿把钱财带进棺材,也不愿意拯救自己、自己的儿孙、家人的守财奴,贺逢圣大哭一场掉头回家安排自己的后事。

苗三冠看着手中的信函,脸上的表情非常奇怪,似乎又惊又怒、又喜又悲,但是对着李定国说出的话来却极为让人吃惊:

“定国,从主公那边增援过来的赤格射声营、婉莹和婉青的女兵营,现在到什么地方了?”

李定国拱手而立:“按照将军的命令,他们夜行晓宿赶往汉阳对面,只要发现张献忠有渡江作战的征兆,就对王府采取动作。”

摇摇头,苗三冠轻声说道:“情况有变,张献忠很可能水陆并进。为了以防万一,你率领中护军的骑兵营立即昼夜兼程赶往楚王城,让楚王朱华奎拿出银两招募流民组建城防军。”

“将军,斥候营传来的消息不是说楚王朱华奎不拿钱啊,我去了他肯定还是不拿钱。”李定国才不过十六岁,对于苗三冠的命令很是不解。

苗三冠微微一笑:“真要拿出钱来就麻烦了,他不拿钱就对了。他不拿钱的当天晚上,你让赤格的射声营化装成流民义军攻城,而且声势要大。”

“赤格的射声营和婉莹的女兵营进城以后,立即查封楚王的府库,谁也不准乱动。但是要把粮仓打开赈济灾民,他们今后就驻守武昌。”

“你的任务是有两个:首先是抓捕建议开城投降的人,同时把楚王和他的家人强制带走,就说是永胜王让他避难。”

“朱华奎这样的王爷,今后见一个杀一个,寸草不留。所以你要在半路上找一个秘密的地方,把所有人秘密处理掉,今后也不能让主公听到风声。”

“这件事情办好之后,立即赶往长沙抓捕湖广巡按刘熙祚、参政王扬基、推官傅上瑞,然后当众历数他们不战而逃的罪状,公开斩首。”

李定国这才明白苗三冠是什么意思,因此欢天喜地而去。

苗三冠随即草书一封命令:“来人,立即快马送到洞庭湖水师军营,命令沈惜月、姜腾蛟的水师立即出动,一旦发现张献忠的水师抵达汉阳江面,就赶到黄鹤楼下面把战船一线展开。”

“他们的目的不是要和对方开战,而是要阻止张献忠进攻武昌,同时把对方吓退。。当然,如果张献忠一定要打,那就要下狠手,一开战就把对方彻底打退。”

两路人马都派出去了,苗三冠这才把自己的老婆张如莲、侯老六、平阳四猛叫过来,开始吩咐衡阳王城的防御问题。

“平阳四猛每个人负责一座城门,侯老六负责城头的大炮,张如莲居中协调。接下来这里就交给你们了,我明天就要带领中军大营赶往长沙城主持大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的局势会越来越复杂。我们虽然采用疑兵之计逼退了李自成,这一次也应该能够打退张献忠,但是未来的情况可能更艰难,希望你们要引起重视。”

张如莲突然问了一个题外话:“相公,主公为什么把四大主力之一的射声营派过来呀,不是听说赤格刚娶了婉莹、萨胡尔刚娶了婉青吗?人家小两口都没有满月就派出来,主公是不是太过分了?”

“恰恰相反!”苗三冠摇摇头:“好多事情主公都放在心里,这一次同样如此。上一次女真鞑子能够突然打进山东,难保就没有下一次。”

“万练曾经说过,主公组建射声营就是专门要对付女真鞑子的。赤格他们突然过来,其实代表着主公的无声命令:今后只要听说女真鞑子打进内地,就是赤格他们出击的时候,不用等待命令,以免贻误战机。”

张如莲摆摆手:“我真搞不懂你们这些男人,什么话都不说明白,还让别人去猜谜。”

苗三冠呵呵一笑,随即很严肃地说道:“你们都要记住:主公是朱家子孙,但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对于主公来说,有的事只能做不能说,有的事只能说不能做。”

“就像上一次平定南方叛乱恢复朝廷秩序、打击西洋人收复国土,那就只能做不能说。对于国内流民义军、北方的女真鞑子,以前就只能说不能做。”

“这一次主公把赤格的射声营派出来,那就表示今后尽管去做,不用请示了。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说明主公对未来的局势忧心如焚,但又不好明说啊。”

张如莲的神情也凝重起来:“原来赤格的射声营突然过来,竟然包含了这么层含义,也不知道主公平时把这些事情压在心底,受了多少折磨呢。”

苗三冠可以说是熊储真正的师傅,从问月山庄开始,到后来的黑龙庙,再到九道山庄,苗三冠和熊储每天都要研究学问,所以熊储才会快速成长起来。

正因为如此,苗三冠对于熊储的一些细微之处领悟得很准确,出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苗三冠得心应手了,肯定就有人遇到了麻烦,比如说张献忠,比如说楚王朱华奎,他们面临的麻烦就非同一般,直接涉及到自己的性命安全问题。

0568、义军内乱

苗三冠认为楚王朱华奎一家不用活着,并且对处理楚王一事给李定国下达绝密命令,当然有深层次的原因。

现如今的楚王朱华奎,根本就不是朱家血脉,而是冒名顶替的。

大明朝的王爷采用冒名顶替来继承,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历史上发生过多次了。

成化年间,韩王府汉阴王曾经有养育异姓、冒充己子的先例,后来败露。已故的汉阴王朱征鍉被追削为庶人,王母妃平氏、王妃周氏、以及冒封的郡王、县主全都赐死,王妃之父周恂凌迟,其妻妾子女皆斩首。

晋王府方山王朱钟铤之弟、镇国将军朱钟鏕的接班人,也是夫人之弟媳所生的儿子。朱钟鏕死后事情败露,被追削封号。夫人张氏和冒充为子的朱奇漺赐自尽,张氏父母皆斩。方山王朱钟铤知情而为其扶同,革爵。

楚王朱华奎与他的弟弟朱华壁,都不是楚恭王的儿子。

朱华奎是楚恭王妃子兄长王如言的侍妾尤金梅的儿子,朱华壁乃妃族人王如綍家人王玉的儿子,都是出生数月而后抱养于楚王府的。

此事也曾惊动朝廷,但是崇祯皇帝此时面临内忧外患的糟糕局面,根本没有心情过问这件事情。

加上朱华奎用重贿买通内阁首辅、文官浙党领袖沈一贯,令通政使沈子木不要上疏。沈一贯的心腹、通政使沈子木见事情复杂,就按照内阁首辅沈一贯的指示,暂时把奏疏压下,此事不了了之。

这些事情的内幕,彭无影原来的飞鼠门就有所了解,后来决定在湖广之地建立基地,彭无形专门把这件事情重新调查一遍,而且向熊储提交了报告。

对于各地藩王家族里面乱七八糟的龌龊事,熊储并不关心。如果冒名顶替的王爷们能够顾惜百姓,熊储也不会有什么其他想法。

但是这些家伙冒充朱家血脉,对百姓敲骨吸髓,熊储绝对不会放过这种败类,因此很早就下达了“找准时机,一劳永逸”的命令。

现在时机已经来了,至少苗三冠认为现在整个湖广乱成一团,就是处决楚王冒牌货的最佳时机,然后往流寇身上一推就万事大吉。

苗三冠、彭无影之所以对湖广之地的冒牌楚王一脉深恶痛绝,就是为熊储抱不平。

熊储是建文帝嫡系血脉,结果惨遭灭门杀戮。被逼得当奴隶、当杀手,几无容身之地。

反而是那些冒牌王爷传宗接代,在整个湖广地区开枝散叶,现在已经有四个人被封王,拥有四座王城,整个江夏、武昌的财富一大半都在四座王府里面。

熊储吃了多少苦,但是这些人渣却享尽了人世间的福禄。如果不把这些人斩尽杀绝,就不能告慰建文帝一系历来被杀的数千人。

苗三冠给李定国列举的第一批必杀名单,包括东安王朱英燧、武冈王朱华增、江夏王朱华蠹、武昌楚王朱华奎这四家。

为什么那么多的朱姓王爷,几乎没有一家为朝廷操心,为黎民百姓操心?

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朱家子孙,绝大部分都是冒牌货,朱家天下是死是活和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李定国带领中护军的骑兵三千六百人,一路上扛着“衡阳永胜王”卫军的大旗,基本上属于招摇过市,没有人敢说半个不字。

崇祯皇帝虽然暂时没有处置朱华奎这个冒牌王爷,但并不是没有防范措施。。

这个防范措施,就是倚重衡阳桂王朱常瀛。朱常瀛皇叔死了之后,崇祯皇帝又非常看重衡阳王府的这个小堂弟,并且赐封永胜王。

方今天下大乱,流寇此来彼往,有军队就有保障。衡阳永胜王的财富可能不是最多的,但是军队数量绝对是最多的。

崇祯皇帝的意思很清楚:不管湖广之地的那些王爷是不是冒牌货,衡阳桂王都有权利、有能力进行制约。

所以“永胜王”大旗到处,谁也不敢正眼瞧一眼,活的不耐烦了吗?

李定国带领骑兵营一路上跨州越县,急如星火,终于抵达武昌城东南十五里的南湖边上,北面一条山脉已经隐约可见。

苗三冠命令赤格的射声营潜伏进来,又让李定国招摇过市赶到武昌,其实他在谋划对付张献忠的同时,还在策应华容、石首、公安一线。

李岩和红娘子虽然移师北上,但是江北的事情并没有彻底解决。这个没有彻底解决的麻烦,就是老回回马守应。

李自成自称“奉天倡议大元帅”,给赛曹操罗汝才封了一个“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的名号,其实心里对于罗汝才层出不穷的计谋非常忌惮。

最关键的是,新来的军师牛金星小肚鸡肠,认为罗汝才一日不除,他这个军师就名不副实。因为“赛曹操”这个名头威震群雄,也是智谋的化身。

李自成心中也觉得自己慢慢有了“真龙天子”的征兆,清除身边的不安定因素刻不容缓。。

革里眼贺一龙勇猛无俦,手下四万八千人如狼似虎,十余年来所向披靡,号称革左五营第一营,是老回回马守应集团的第一主力。

赛曹操罗汝才,一贯智计百出,算无遗策,手下四员副将都是智勇双全之辈,是一百零八营里面的佼佼者。

过去十余年时间,高迎祥地煞七十二营、张献忠天罡三十六营几起几落,核心人物并不是闯王高迎祥、八大王张献忠、老回回马守应,而是赛曹操罗汝才。

流民义军一百零八营每一次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都是赛曹操罗汝才拿出办法,然后才能走出困境。

毫不夸张地说,流民义军的定海神针就是罗汝才。

罗汝才一贯以德服人,讲究江湖道义,是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个人的救命恩人。

想当年,李自成潼关遇伏,罗汝才鼓动各部与他一起前去搭救李自成,是为了大局。李自成兵败之后投奔张献忠险些丧命,是罗汝才再一次救了李自成。

罗汝才的人缘始终挺好,在流民义军里很有号召力。

没有罗汝才,张献忠也不敢二反谷城;没有罗汝才,李自成无法顺利掌握高迎祥的部队,并且很快聚起百万大军。

正因为如此,野心极大的张献忠、李自成这两个人,都对罗汝才又忌又恨又怕。

闯将李自成,他不过是依靠女婿的身份继承了高迎祥的闯王旗号,江湖地位和罗汝才、张献忠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心比天高,出道时间最短,年龄最小(三十七岁),并没有多少人死心塌地相信自己,这成为李自成最大的心病。

革里眼贺一龙、赛曹操罗汝才是两面旗子,是朝廷重点打击对象,更是李自成的眼中钉。一想到贺一龙和罗汝才,李自成就觉得自己不能为所欲为,如芒在背。

贺一龙,并不是孤立的一个营,他是老回回马守应的部下。

干掉贺一龙,就可以极大地削弱老回回马守应的实力,让他再也无法威胁自己的江湖地位,所以李自成率先动手的对象就是贺一龙。

让李自成嫉恨罗汝才的另外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两年前张献忠安徽大败之后来投。

听说张献忠的天罡三十六营遭到了重大挫折,李自成根本没有丝毫犹豫就决定落井下石干掉张献忠,除掉自己争夺天下的一个最大对手。

可是罗汝才心里很清楚,现在天下大势未定,李自成就迫不及待地对一百零八营下毒手,这是野心极度膨胀,而且要唯我独尊的具体表现。。

这对任何人都不是好消息。所以在李自成即将动手的紧要关头,罗汝才私下送给张献忠五百人马,将他放了出去。

因为罗汝才从中作梗,不仅没有实现兼并张献忠天罡三十六营的目的,还和张献忠结下了死仇,李自成一想起这件事就气得想吐血。

为了实现自己争夺天下的既定目标,李自成作为一代枭雄,很快就编造了一个“暗中通敌”的由头,毫不犹豫干掉了贺一龙和罗汝才,把两支部队的大部分都给收编了。

老回回马守应这个人没有什么政治野心,在各大营之间属于老好人,而且对李自成有救命之恩,这是天下群雄都知道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李自成什么人都敢杀,却不敢杀马守应。

不仅没杀马守应,李自成还给马守应封了一个“永辅营英武将军”的头衔。

李自成全军主力北上的时候,专门把承天府、荆州府、澧州府一线的所有军事,全部委托给马守应负责。

难道李自成就这么相信马守应,能够放心把自己的湖广基业交给马守应看守?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想当初,熊储在中都凤阳城大战张献忠和马守应,别人没有注意,但是红娘子手下的“小红旗”娘子军却知道这件事情。

而且在金寨镇的时候,熊储一念之差,被自称“杨李氏”的李灵儿耍了一把。

李岩和红娘子渡江侦察发现了彭无影和关大头,当然不敢怠慢,很快就向李自成汇报了这个新情况:熊储很可能已经插手湖广的事情,必须慎之又慎。

李自成作为一代枭雄,很快就看明白了事情的利害关系:如果自己在湖广之地和熊储纠缠不休,这可能不是什么好主意。

熊储能够收复西南各地,还能够打败西洋人,只怕不是那么好弄的。与其面对一个巨大的未知数,还不如挥师北上对付自己更有把握的朝廷官军。

也就是说,李岩和红娘子虽然走了,但是马守应现在坐镇承天府(钟祥),仍然控制着洪湖、沔阳、江陵一线。

马守应手下还有二十余万人,这支大军谁也不敢忽视,苗三冠和彭无影也不敢忽视。

彭无影是什么人?他就是一个地道的江湖骗子。

想当年,彭无影在白马寺门口摆摊算卦,号称“诸葛亮推演阴阳八卦,彭铁嘴妙断前世今生”,一张臭嘴都能够把死人给说活了。

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要利用张献忠西进的有利时机,搞定武昌楚王朱华奎、武冈王朱华增、江夏王朱华蠹,甚至连长沙王朱常汶一起给收拾了。

本来彭无影刚开始并没有这么大的底气,但是诱捕了左良玉的二十万大军之后,情况发生了逆转。

左良玉得知自己被熊储的人给算计了,一气之下吐血而亡。

彭无影处决了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和副将马仕秀等高层将领之后,手里突然多了二十万人,而且还有了一个正当名誉:左家军。

经过半个月的整编,左良玉手下的二十万人里面,彭无影挑选出五万精兵,另外十几万人全部赶到大堤上担任苦力。

目前局势诡异,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情。

彭无影经过和苗三冠书信往来之后,已经达成一致意见:和江北的关系最好能够平稳处理,能够不发生武装冲突就是最好的结局。

要想避免一次战争,那就只能凭借嘴巴解决问题。

0569、单刀赴会

江湖上对待自己救命恩人的方式只有两种:要么涌泉相报,要么直接给杀了。

李自成选择了第二种方式:把两次救自己性命的罗汝才给杀了,眼不见为净。

贺一龙、罗汝才先后被杀,作为李自成来说,除掉了罗汝才和马守应争夺天下的可能性,当然是好事。

可是李自成对自己的救命恩人下毒手,在江湖上埋下了互不信任的仇恨种子,各部之间的裂痕永远无法弥合。

现在,李自成除掉了身边的两个巨大隐患之后,听从李岩、宋献策、牛金星的建议,制定了“回避百年第一杀手暂时放弃湖广,吃掉孙传庭占据河洛,逐鹿中原问鼎天下”的战略方针。

李自成也是一个有担待的人,战略方针一旦决定,大军顿时分批北移。看守湖广之地这个后门的任务,就交给了“永辅营英武将军”马守应所部十余万人。

老回回马守应为了顾全大局,一向能屈能伸,也可以忍辱负重。属于能够“转圜乾坤”的老手,和各方面都能够说上话。

自己手下的第一大将,革里眼贺一龙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