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流云剑-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跟随熊储这么些年,杨虎学到过到很多东西。

比如说,他就绝对不相信敌人是傻子。

如果是傻子的话,他们也不会造反,更不会想到自立为王。

敌人不仅不是傻子,而且还非常狡猾。

对付狡猾的敌人,只能比敌人更狡猾。

比敌人更狡猾,并不是说你的一举一动都要显得比敌人更加高明。

总是聪明外露的人,实际上属于比较高明的傻子,比傻子还傻子。

刚好相反,对付狡猾的敌人,你就必须表现得非常愚笨,简直就像一个傻子。

杨虎觉自己现在应该是一个傻子,而不是一个使用阴谋诡计暗算敌人的家伙。

既然是傻子,好多正常人应该做的事情,现在就不能做。

比如说敌人败退的时候,你就不能追赶,应该白白浪费一次机会。

比如说敌人不进攻的时候,你就不应该修整营寨,而是让自己驻扎的地方都没有。

比如说敌人就在眼前,你却命令自己的部下全部睡觉,完全是在找死。

杨虎什么都没做,简直就是一个十足的傻子。

带兵将领会是一个十足的傻子吗?只有傻子才会相信。

敌人肯定不是傻子,所以绝对不相信杨虎是个傻子。

敌人既然不相信杨虎是个傻子,对于杨虎一连做的几件傻事,就会产生极大的困惑。

首先想到的当然就是杨虎肯定是诱敌之计,故意露出一大堆破绽引敌上钩。

其次想到的就是对面的敌人肯定有其他的阴谋诡计,不然的话,也不会自己摆出一副要做死的样子。

一个人只要心里存在很到的困惑,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就会有犹豫不决。

现在敌人就犹豫不决,因为已经吃完饭了,也没有发起第二次进攻。

敌人远来,利在速战。现在举棋不定,那就犯了兵家大忌。

敌人举棋不定,老天爷才不管那么多,更不会举棋不定。

老天爷没有下命令,所以时间不会停下脚步,仿佛流水一般,说过去就过去了,你后悔都没用。

“将军,敌人竟然在砍伐树木搭建营寨,看样子他们没有准备继续进攻,反而要在这里和我们打持久战啊。”

亲兵拿过来一根已经劈开的竹筒,里面正是刚刚烧好的腊肉饭。一瞬间香气四溢,让人食指大动,杨虎也不由自主摸了一把嘴角。

这里的土族人吃饭不用筷子,全部都是用手抓。但是亲兵知道杨虎的习惯,所以还是递上一双刚刚削出来的竹筷子。

杨虎早就饿了,往口里塞了一大口饭,然后低声说道:“传我的命令,斥候兵不要暴露自己的行踪,在暗中严密监视敌人的一举一动,有什么发现立即报告。”

敌人突然一反常态,杨虎也没有吃惊,这当然是有道理的。

昨天晚上,杨虎和那力布赖秘密推敲一番之后,两个人决定分头行动。

所以今天一直是杨虎唱独角戏,副将那力布赖始终没有现身。

没有现身不代表没有做事,其实那力布赖昨天晚上就已经带着新编步军二营出去了。

用了一晚上的时间,在当地土族兵的指引下,沿着天马关西南的山脉插出去二十多里,然后兜了一个大圈子向北绕回来埋伏在密林之中。

那力布赖带领的步军二营,距离战场大概有十多里路程,因为处于半山腰,所以能够把下面的情况看明白。

敌人过来,然后发起第一次试探性进攻被打退,那力布赖看得一清二楚。

但是他没有丝毫动静,同样让下面的将士摸不着头脑。

现在的情况非常清楚,只要那力布赖带领步军二营从南面杀出去,杨虎带领步军一营从东面夹击过来,敌人的这两千人能够逃出去的绝对不多了。

当兵的喜欢什么?就是喜欢打胜仗。

现在一个巨大的胜仗就在眼前,作为指挥官的那力布赖竟然无动于衷,下面的人当然就很多想法。

没想到战场上敌我双方同时升火烧饭的时候,作为伏兵的那力布赖竟然一反常态,命令下面的人扛着旌旗在密林里面来回乱跑。

这还是伏兵吗?分明是告诉敌人这里有埋伏,随时都要打击你们的侧翼。

军令如山倒,统帅一旦下令了,下面的人根本没有反驳的余地,只能全力执行命令。

也就是这个时候,敌人开始砍伐树木搭建营寨。

毫无疑问,敌人哨兵已经发现东南方向的半山腰有问题。为了确保不被偷袭,所以才会放弃进攻,开始加固自己的营寨。

这是稳妥持重的态度,说明敌人的带兵将领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也是一个非常狡猾的家伙。

因为他采用的是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如果敌人要偷袭自己的侧翼,就应该悄悄过来,绝对不可能大张旗鼓打着旗号出来提醒自己。

既然打着旗号,那就不一定要攻击自己的侧翼,或许就是安排了几个人在那里搞什么疑兵之计而已。

即便如此,敌人的将领还是命令搭建营寨以防万一,就说明这个家伙带兵打仗非常稳健,堪称一个劲敌。

时间飞速流逝,太阳很快就回家了,大地上变得越来越暗。

就在将士们认为今天已经啥也不用干的时候,那力布赖却下达了行动命令:“把旌旗绑在树干上,其他的人跟我来。”

古怪见多了,大家对于那力布赖更加古怪的命令都不再觉得奇怪。

因为那力布赖并不是带领大家去偷袭敌营,而是直接向西插出去,距离敌人的军营越来越远。

然后用了大半夜的时间向北绕过去,将士们终于明白了: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终于绕到了敌人身后十里左右的地方。

所有将士都认为,这一次肯定要发起进攻了,而且是采用前后夹击。

之所以绕到敌人身后,就是要把敌人一个不剩全部杀干净,绝对不放跑一个人。

可是,那力布赖下达的命令是:“现在天还没亮,当地的军卒对这里熟悉,赶紧寻找洞穴生火烧饭,吃饱了好睡觉。”

果然就是睡大觉。

除了必要的哨位安排十几个人之外,那力布赖命令大家全部睡觉,并且说的很清楚,今天的战斗任务已经完成了。现在养足精力,准备明天的战斗。

今天的战斗任务完成了吗?好像跑了一大圈,除了两条腿遭罪之外,结果啥都没干吧?

这写话都只能放在心里,没有人胆敢在战场上质疑将军的命令。

该说的就说,不该问的绝对不能问。这就叫军令如山倒。

这一睡就是日上三竿,果然屁事没有。

“报告将军:吴波刚亲自增援上来了,打头阵的也是一百二十头战象,紧随其后的是一千多步军。不过,这一千多人好像全部都是弓箭手,而且抬着大型弩箭支架,看样子要发起强攻啊。”

那力布赖的精神一下子上来了:“传令下去,第二步军营一刻钟吃饭,然后全军开拔!亲兵队带上所有应用之物,赶紧随我出发。”

那力布赖的亲兵队,是两百四十人的骑兵队伍,其中一大半的马背上都驮着一个箱子,另外一半的战马驮着牛皮长条包。

亲兵出来打仗,竟然带着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谁也不知道他们的马背上究竟是些什么玩意儿。

那些刚刚整编进来的俘虏兵,还以为这位将军大人和自己原来的将军一样,随身带着抢来的金银珠宝。

军令一下,亲兵队随即窜出密林,朝驿道方向奔去。

地雷!

原来马背上的长条箱子里面塞满干草,其中安着两颗地雷。

“看什么看?赶紧在道路两侧挖坑把地雷埋下去,火药组铺设导火线,地雷组把引火线连接好。今天的成败在此一举,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

地雷,还是熊储离开镇南省之前,青城派的邪门道士孟凡弄出来的东西。

因为制造简单,所以熊储命令大量制造。而且把制造方法带到了永州大观堡,那边也是秘密开工制造。

那力布赖所说的引火线,就是已经打通竹节的细长竹竿,里面有捻成细线的火棉,并且加入火药制成的引火线。

根据埋伏的距离,确定使用细竹竿的数量,然后一根一根连接起来,埋进土里之后根本看不见。

这一次,为了完整夺取蛮莫(八莫)镇,作为骁骑营今后的一个最重要的战术立足点,杨虎和那力布赖经过密谋之后,决定把携带的地雷拿出四分之一,也就是两百颗地雷。

这是加厚陶罐地雷,也就是直径一尺的圆球。

一颗地雷三斤重,里面有三两黑火药制成的起爆筒,起爆筒四周塞满了两斤在蛇毒池侵泡过的铁沙子,所以叫做蛇毒地雷。

蛇毒地雷不能自己起爆,所以需要连接引火线。准备安装引火线的小孔,平时用防水蜡丸封着。

这是熊家军里面的秘密武器,所以全部是杨虎和那力布赖的亲兵掌握,一般人根本不知道这种东西的存在。

好钢用在刀刃上。

熊家军隐忍两年的秘密武器,也是见血封喉的大杀器,这一次终于到了横空出世,惩罚叛逆的时候。

0524、夺取蛮莫

布尔固德,二十五岁,当初在乌珠穆沁部参军的蒙古少年,现在是西路军后军杨虎的骑兵营骑尉统领。

骑兵营八百人马离开大部队单独行动,已经三天三夜,仿佛从人间消失了一样。

其实他们并没有消失,而是按照骁骑校尉杨虎的命令,在三天前由明转暗了。

布尔固德带领骑兵营并没有闲着,而是吃尽了苦头,比正面迎敌的步军营辛苦多了,也危险多了。

离开天马关之后昼伏夜出,向南穿插出去一百二十里,然后掉头沿着伊洛瓦底江北上,现在八百人就埋伏在蛮莫镇南面十里的一片密林之中。

只有一个五人小组摸出去靠近蛮莫镇,潜伏在蛮莫镇东门的三里之外。

这个五人小组,其中三个人是从俘虏兵里面转化过来的。

因为天马关俘虏的守备军八百多人,就是孟养偏将吴波刚的部队,他们当然对这一带非常熟悉。。

蛮莫镇第一次出去两千多人的时候,骑兵营的将士认为自己出去打个伏击的话,肯定不会吃亏。

“敌人不动,你就不能动,哪怕过一万年你也不能动。如果敌人全部出动,你就要依计行事。这涉及到我们全军的死活,而且成败在此一举,你可别给我出乱子。”

布尔固德带兵出发之前,杨虎在私底下就交待了这么两句话。

经过询问俘虏新兵,布尔固德知道蛮莫镇还有接近两千人的部队,而且主将吴波刚还没出来,布尔固德顿时放弃了主动出击的想法,命令部队继续隐蔽。

军令里面所说的“一万年”还早着呢,等吧。

没想到这么一等就是一天一夜,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吴波刚率领部队出城,布尔固德才开始紧张起来。

这种紧张并不是心里害怕,而是一种血脉膨胀而造成的强烈兴奋,所以他全身都绷紧了。

经过了三天时间的磨难,现在到了最后关头,也就到了成败在此一举的最后时刻。

依计行事,就是按照杨虎的既定方针行事,说明杨虎老早预计到事情会如此发展。

至于敌人为什么会按照杨虎的设计步骤行动,这不是布尔固德需要考虑的。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依计行事”。

“整理马鞍肚带,检查随身兵器,随时听命出击。”

大战一触即发,布尔固德压低嗓子吩咐了一声,同时也开始检查自己的一切。

布尔固德的兵器,是一杆镔铁长枪,四十八斤,这还是骁骑营统领刘国志当年传授的。

刘国志、甘长吉和七百多兄弟在剑阁误中埋伏身亡,但是骁骑营全部都是镔铁长枪的传统仍然保留下来。

一个时辰之后,吴波刚带领第二批敌人离开蛮莫镇的距离,应该有了十五里左右。

“全体肃静,贴着密林向东门移动,斥候兵负责赚开东门!”

斥候兵,就是两个老兵带着三个俘虏转化而来的新兵。

原来,杨虎给布尔固德骑兵营的“依计行事”命令,并不是要参加歼敌战斗,而是要在敌人的主力部队离开之后夺取蛮莫镇,控制伊洛瓦底江的渡口。

对于整个战役来说,占领蛮莫镇仅仅是一个小环节,但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必须实现杨虎制定的三个目标。

拦腰切断伊洛瓦底江上下之间的联系,控制蛮莫镇渡口,这是第一个目的。

蛮莫镇北面是密支那孟养宣慰使司,南面是阿瓦宣慰使司,把他们一刀两段,从而丧失彼此策应的可能性,这是第二个目的。

骑兵营雀占鸠巢,让吴波刚的部队因为丢了老巢而变成“丧家之犬”,然后在旷野地带一举歼灭之,这是第三个目的。

杨虎当初所说的“成败在此一举”,就是要求布尔固德骑兵营必须夺取蛮莫镇,而且在大部队赶到之前,要像一根钉子钉在这里坚守住。

蛮莫镇里面只有三百守军,而且还是老弱病残。加上主将吴波刚前脚离开,整个蛮莫镇都没有想到会出现敌人。

自己的主力部队在外面打仗,家里突然出现敌人,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接受的残酷现实。。

三百守军也不能接受,所以就要反抗。

可是反抗也没用,因为将军刚出城,城门都还没有关闭。等到三百守军想起来关闭城门的时候,骑兵营的两个百人队就已经像一道狂飙冲到城里面。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布尔固德骑兵营说了算,其他的人要么听话,要么丢了脑袋。

蛮莫镇是一座小城,布尔固德觉得应该叫“四里城”更合适,因为城墙的边长都是一里。

“按照原定计划一分为二,四百人对全城进行大清洗,收集可以用于防御的物资。另外四百人关闭城门,然后上城墙准备防御作战!”

布尔固德的战马停留在唯一的十字街上,他右手提着长枪放眼四望,口中冷冷的下达了命令。

三百守军因为顽抗而被杀光了,剩下的就是清除那些蠢蠢欲动的刁民。

现在是一记黑虎掏心打进了敌人的心脏部位,绝对不能留下半点隐患。

四面皆敌的情况下,进行全城大清洗是必然的动作,是不得已而为之。

战争,就是血腥的代名词,和仁慈没有半点瓜葛。

战争的目的就是攻城略地,火中取栗是最佳手段。

火中取栗的结果,就是自己身边全部都是敌人。

杀光敌人确保自身安全,这是唯一可以选择的,没有第二条路好走。

展现自己的仁慈,那是战争结束之后才会出现的。

毫无疑问,战争前期就是会出现大屠杀,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的现实。

布尔固德是奴隶出身,见识过太多的血腥大屠杀,他不想杀太多的人。

但是现在听说小小的蛮莫镇里面,竟然有一万九千多人,比自己骑兵营的二十倍还多,布尔固德后背上全是冷汗。

浑身都是冷汗,布尔古德下达的命令自然是冷冷的,不带丝毫热气。

其实热气还是有的,就是那些面对骑兵营将士,竟然唧唧歪歪的人。

当他们的脑袋掉到地上的时候,脖腔子里喷出的鲜血,就带着热气。

杀该杀的人,做该做的事,这就是军令。

布尔固德在这里整顿蛮莫镇,另外一边已经出现了更加残酷的戏剧性变化。

杨虎用一座没有修建完成的营寨迷惑敌人,就是想通过“聪明人办傻事”给敌人制造更大的困惑。

制造困惑不是目的,让敌人无法做出准确判断,才是杨虎的手段。

战争不是一个人的游戏。

时间过去了一个多月,此前在天马关以北发生的种种事情,现在应该已经传遍了。

三路大军南下的消息,肯定不再是秘密。

当秘密变成公开事件的时候,战役的突然性就已经没有了。

没有了战役的突然性,接下来只能是阴谋诡计大行其道,正面交锋反而退居次要地位。

熊储是一个杀手,杀手在最后刺出一剑之前,所有的动作都是阴谋诡计。

杨虎作为熊储的入室弟子,当然学会了师傅的很多东西。

现在,杨虎就接到了吴波刚率领大军来援,而且带着大型弩箭架子。

大型弩箭是作为攻城利器存在的,射程超过六百步,自己的孔明弩箭车就相形见拙了。

和大型弩箭正面对决,那属于活得不耐烦了自己找死。

作为一个杀手的徒弟,杨虎当然不会这么干,他的计划之中就没有想过要和敌人正面对决。

第二天正午时分,敌人两路大军会合的一瞬间,攻击就开始了。

敌人的进攻队形一展开,还没有发起冲锋,杨虎就已经一声令下,新编步兵营根本没有丝毫抵抗的意思,而是转身撒腿就跑。

敌我双方僵持了一天一夜,好不容易准备大战一场,结果对方不战而逃,放在任何人身上,都会产生“一拳打在棉花堆里无处着力”的感觉。

如果这一拳用力过度,很可能还把自己的腰闪了,落下一个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

刚刚赶过来的吴波刚非常生气,真的非常生气。

既然敌人如此胆小怕事,自己的增援就是画蛇添足,纯粹白费力气。

既然已经来了,而且也做好了攻城的准备,吴波刚当然不会这么算了。

压上去,直逼城下发起攻城作战,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五里路并不远,拐过一个山口就已经看见了天马关。

其实不用拐弯,吴波刚也知道前面就是天马关,因为三天前还在自己手里。

一报还一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吴波刚心里还算比较平衡。

想当初决定造反的时候,自己是趁虚而入拿下了天马关,把十几个汉人全部斩首了。

这一次汉人杀过来,同样是一鼓而下,自己的一个守备营全军覆没。

双方第一轮争夺天马关,都是采用突然袭击,大家一比一,现在终于到了正面较量的时候。

天马关建在山上,两座山头之间的驿道就从关下穿过。

正因为如此,从西面来看天马关,那才真是一座雄关,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的感觉。

吴波刚再一次看见天马关的时候,顿时产生了一种眩晕症。

不仅仅是头晕的感觉,而且有吐血的冲动。

仅仅半个月没见天马关,现在竟然完全不同了。

雁翎阵!

原来孤零零的天马关,现在已经沿着南北两翼出现了一道城墙,仿佛一个人张开双臂向前拥抱的模样。

吴波刚想吐血,并不仅仅是天马关突然多了一道城墙,最关键的是城墙上面全部都是弩箭车严阵以待。

自己虽然带了大型弩箭过来,但现在是仰攻。

如果要进攻天马关,就要逼近六百步以内。

可是,如果自己逼近六百步以内,距离两侧城墙就不到四百步,上面的孔明弩箭车刚好发挥作用。

吴波刚重新看见天马关的一瞬间就知道大势已去,所以他才有吐血的冲动。

既然敢造反,吴波刚当然不会轻易吐血。

真正让他想吐血的问题,是在孔明弩箭车旁边,突然发现了一百多门火炮!

吴波刚也是一代枭雄,他亲自带兵过来当然是有准备的。

这里是他自己的地盘,即便是天上飞过的一只鸟也是他的,所以暗中传递消息的大有人在。

根据探子传回去的消息,天马关的敌人原本没有火炮。

今天突然出现这么多火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0525、熊储来了

黄妍莹突然遇伏身亡,南征战役还没有全面开打就损失一员主将,这对于整个熊家军来说,都属于天塌地陷的消息。

黄妍莹在熊家军里面的地位,在熊储心目中的分量,熊家军的成员谁都明白。

黄妍莹出了问题,那就是天大的问题,谁也不敢隐瞒下去。

熊储不会轻易发怒,但是一旦发怒了,那种怒火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能够让熊储怒火中烧的事情并不多,但是身边人受到伤害刚好就是一件。

现在不是一般的受到伤害,而是黄妍莹直接阵亡了。

刘志国、甘长吉在剑阁阵亡,熊储差点儿吐血而亡。

更加重要的黄妍莹竟然也阵亡了,谁也不知道熊储得到消息以后会是什么结果。

霍连山虽然对外不准谈论黄妍莹阵亡的事情,一方面是因为心中悲痛,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另一方面是为了稳定军心,不允许随便扩散出去。

但是他心里就算是再悲痛,也不敢隐瞒这个消息,所以暗中已经发出八百里加急,直接把消息传到衡阳王城去了。

把大部队驻扎在南畹(南坎)之后,霍连山做了两件事。

四万俘虏全力扩建南坎城,并且命名为“黄将军城”,这是霍连山所做的第一件事。

扩建“黄将军城”分两个步骤:完善城墙、城郭是一个步骤,雕塑黄妍莹全身像是第二个步骤。

与此同时,霍连山还做了一件事情。

这件事情是偶然发生的。

推倒曼坎佛塔,霍连山是准备把黄妍莹的全身塑像安放上去。

没想到推倒曼坎佛塔之后,竟然发现了一座地穴,也就是储存舍利子的地宫,深度超过九丈,双螺旋台阶上下沟通。

霍连山亲自进入地宫之后,发现里面寒气逼人,所以他灵机一动,命令俘虏里面开采过玉石的四百多人,立即选料雕刻一座翡翠玉棺安放在地宫之中。

另外把九座佛寺给拆了,大雄宝殿里面的金丝檀木主梁全部给拆出来,然后精心制作了一具金丝檀木棺材放进玉棺之中,把黄妍莹安放在里面。

奇怪的是,经过了这么长时间,黄妍莹还是栩栩如生,皮肤柔软,白里透红,和生前睡着了一模一样。

正因为如此,霍连山不准把金丝檀木棺材和玉棺封死,随时都可以打开。

地宫之上的须弥座上面,就耸立着一尊和黄妍莹一模一样的全身塑像。

这里变成了一级重地,霍连山命令曹翠云的女兵营专门驻守在这里。

四万多俘虏日夜劳作,所有的事情很快就告于段落。

霍连山刚刚松了一口气,随即又把心提到了嗓子上。

熊储来了。

熊储是乔装改扮过来的,曼黛莉带着十二名白凤队员随行保护,但都是男人装扮。

霍连山没有推测出师傅究竟是生气,还是不生气。更看不出悲痛,还是不悲痛。

“带我去看看莹儿,不要惊动其他人。”

熊储脸上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声音非常低沉。

来到地宫门口,熊储抬头凝视着黄妍莹的塑像久久不说一句话。

但从雕塑来说,这绝对是一件艺术珍品,把黄妍莹身上的各种细节都表现得极为完美,简直有一种飘飘欲仙的神韵。

熊储的感觉没错,这里的工匠们平时雕刻最多的,就是各种佛像。

工匠们看见过“站在”纱帐后面的黄妍莹,所以他们的雕刻刀之下,其实出来了一尊观音像。

极品水头的白色翡翠玉石纤尘不染,所以把黄妍莹的精气神都全部展现出来了。

“连山,忙自己的去吧。第一个就是把骑炮营立即增援上去,命令杨虎立即拿下八莫镇。至于地宫,我一个人进去就行了,黛莉守住门外。”

熊储进入地宫之后就再也没有出来,一连九天都没出来。

没有人知道他在里面干什么,饭菜都是曼黛莉送进去的。

熊储在地宫里面没有出来,南坎新城却来了很多人,一千二百多人浩浩荡荡过来当然引起了关注。

“公子说了,命令你立即从俘虏里面、当地的居民里面,物色造船的人。不需要他们有多高的水准,只要是合格的木匠就全部集中起来待命。另外,把那些开矿的人也集中起来,我们需要煤矿、铜铁矿、硫磺矿。”

曼黛莉亲自接到新来的那一批人,然后给霍连山传达了熊储的命令。

原来,熊储街道黄妍莹出事的消息,他也不相信,没有人会相信一个江湖顶尖高手,竟然就这么憋屈的死了。

老夫子苗三冠听说霍连山的大部队即将占领南坎,杨虎的骁骑营马上就要占领八莫镇,因此同意熊储过来一趟。

熊储过来的目的有很多,第一个就是弄清楚黄妍莹究竟是怎么回事,第二个就是把一批工匠带过来,而且这才是最主要的任务。

这是从洞庭湖抽调过来的工匠,里面有三百六十人都是国宝级的人物。

这些人还是沈惜月过去六七年,根据苗三冠的命令从赣州、杭州、南京那边秘密弄回来的。

这些人之所以叫做宝贝,就是因为他们都能够制造三千六百料以上的大船。

因为过去两百年,朝廷都执行“片帆不得下海”的国策,所以能够制造海船的家族,就成为朝廷的必杀对象。

这些能够造出大船的人,都是被朝廷盯死的对象,一个不小心就会掉脑袋。

料,是朝廷衡量船只承载量的单位。一料,就是一千斤。

当年郑和下西洋的宝船,“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就是五千料的世界上唯一一艘超级大海船,能够承载五百万斤。

三千六百料的大船,就能够承载三百六十万斤(现在叫排水量)。

最关键的是,沈惜月发动所有暗线寻找造船世家的时候,竟然在江西奉新县宋埠镇,找到了一个叫做宋应星宋长庚的学究。。

要说这个宋应星,那也是一个不明事理、不识时务的家伙。和无赖军师万练、老夫子苗三冠属于同一类的人。

他放着好好的八股文不学,偏偏要研究什么谷物桑麻种植、砖头瓦块陶瓷烧制、车船建造,金属铸锻,甚至连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这样低贱的行当都要研究。

仅仅是研究研究还行,这个不知死活的宋应星,竟然还亲自下去和那些更加低贱的工匠坐在一起讨论,简直有辱斯文,高贵的东林党人自然是非常厌恶、耻以为伍的。

苗三冠基本上和宋应星是一丘之貉,只不过苗三冠偏向于军事和民生。。

听说宋应星急缺资金做实验,苗三冠一声令下,沈惜月带着五千量银子登门拜访,然后谈了一大笔生意。

这笔生意,就是用五千量银子作为代价,把车船建造,金属铸锻,包括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等低贱行当的图纸资料抄一份回来。

沈惜月能够找到一大批造船的家族,就是从宋应星这里顺藤摸瓜,然后一网打尽了。

洞庭湖里面没有官方凭证,民间只能建造五十料(五万斤)之下的平底河船,而且主要用于朝廷的漕运,极限运输承载量四千斤。否则就会惊动朝廷。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只要拿下八莫镇,然后在伊洛瓦底江边上开挖船坞,别说三千料、四千料,就算是你想建造三万料的大船都没事。

根本原因,就是万练军师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通过景东军民府的关系,了解了很多缅甸、老挝这边的风土人情,然后就掌握了一条至关重要的信息。

柚木,造船第一木。

缅甸境内竟然有成片的柚木,这真是天将神材。

上一次万练军师赶到衡阳王府,就专门说过柚木和造船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这一次熊储亲自出马,顺便就把船匠带过来了,而且是湖广、江西、杭州、南京的造船家族。

作为有历史的造船家族,在自己有限的时间里能够造出宝船巨舰,恢复祖上曾经的荣耀,那就是最高追求。

听说过来之后造船的大小不受限制,而且专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