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流云剑-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现在这里都是茅草,让黄妍莹没有办法借力,轻功就已经丧失了一大半。。

而且茅草还非常碍事,犀利的剑法也不能发挥出来,宝剑只能当成砍刀使用,根本不可能快速解决战斗。

黄妍莹被纠缠住了,亲兵队长也被三个敌人纠缠住了,剩下的一百多亲兵就只能各自为战,甚至还要以少打多,伤亡速度自然急剧上升。

进入战斗状态,上清心法终于发挥了作用,让黄妍莹的大脑慢慢冷静下来,终于能够观察现在的总体局面。

现在两座小山头都已经是杀声震天,骑兵营的后续大部队都已经放弃战马杀到了北山头,另外三百多人正在向南山头冲上来。

原来在这里伏击的敌人并不多,黄妍莹初步估算起来大概有六七百人,比自己的人少多了。

“大家不用惊慌,敌人比我们少多了。按照平时演练的阵法展开,对敌人进行彻底围剿,为战死的兄弟们报仇雪恨!”

黄妍莹提足内力下达命令的同时,手中丝毫不缓。

围攻她的五个家伙看见敌人的增援部队越来越多,顿时有些慌乱,机会中来了。

黄妍莹的竹摇影身法发挥到极致,首先把自己右侧的一个家伙次了一个透心凉,随即飞起一脚把尸体踢起来砸向自己正面的那个家伙。

黄妍莹的身体借势随即一个后跃,手中的宝剑一招回风拂柳,削断了左侧那个家伙的脖子。

一招两式杀了两人,剩下的三个家伙吓得转身就逃。

如果面对一般的将领,三个家伙分头逃走的想法固然很对,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对面的这个女将军是一位武林高手。

武林高手的意思,就是你不能给她留下活动的空间。

三个家伙分头逃走,怎么可能快得过黄妍莹的轻功,那还不是作死吗?

可是,敌人就是要做死,而且还要垂死挣扎,希望临死也拉一个垫背的。

黄妍莹身形连闪,已经又杀了两个人,浪费了一个呼吸的时间。

最后的这个家伙一看自己根本无法逃走,眼前的这个女人简直就是神仙,身形宛如鬼魅一般不可琢磨。

一个呼吸的时间并不长,和一个人的一生相比较,一个呼吸实在是太短暂了。

可就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面,却让最后一个敌人做了一件事情。

万忙之中,最后的一个家伙竟然丢掉右手的长刀,闪电般从腰带上摸出一个大拇指粗细的竹筒放到嘴巴里,然后一直憋着一口气。

就在黄妍莹飞身扑过来,而且宝剑已经刺入自己心口的时候,这个家伙不退反进,身体猛地往前一扑,直接撞进黄妍莹的怀中,然后用尽最后的力气使劲一吹!

呲溜——从竹筒里面射出一道寒光,扎进了黄妍莹的脖子之中!

0518、芳魂永存

“命令阿错日则承担我们南路军的指挥任务,统率全军立即拿下镇康城,按照既定方针夹击章凤镇的虎踞关。此后,西路军交给霍连山指挥,立即南下夺取汉龙关和天马关坚守。然后把我死亡的消息立即告诉军师万练,让他调整指挥员人。”

“如果有机会的话,请你们转告我师兄,黄妍莹跟随他十三年,真的非常用心去做了。可是我这一次犯了一个大错误,辜负了师兄的希望,真的很该死。我师妹方千寻没有什么心机,希望师兄好好看顾她。”

这是黄妍莹留在人间的最后一段话。

黄妍莹曾经听说过吹箭,但这一次是头一回遇到吹箭这种暗器,更没有想到那种毒针如此厉害。

她虽然很快就用内力把毒针逼了出来,而且吞服了师傅上清仙姑的万应丹,也封闭了膻中穴周围的所有穴道,可是毒气直冲头顶,让黄妍莹的意识都开始模糊。。

事已至此,黄妍莹知道自己扛不过去了。

所以她命令亲兵赶紧把重要将领召到自己身边,然后在自己失去自主意识之前,对接下来的行动做了一个最简单的安排。

黄妍莹死了。

她怀着无限的不舍和眷念,离开了自己相处数年,付出了无数心血的军队。

她是多么想在临死之前,能够在看心爱的人一眼,可是没有这个机会,因为熊储远在万里之外。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熊储最担心的事情,就是身边的人出现意外,没想到发生得如此之快。

黄妍莹并不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女孩子,也不是一个心眼非常小的女孩子。

她懂道理,明大义,也能为了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委曲求全。

以前还有几份高傲,还有几分等级观念。

但是经过熊储的熏陶,黄妍莹最近几年完全把军队里面的每个人,都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亲近和关心,赢得了大家的衷心爱戴。

作为一个江湖顶尖高手,黄妍莹没有死在一个对等的高手手里,反而死在她追杀的一个普通军卒暗算之下,让三军痛哭不已。

如果放在平时,她根本不会去追杀一个已经逃走的普通军卒,自然就不会遭到敌人的临死反噬。

可是,黄妍莹今天亲眼目睹数百骑兵惨死在自己面前,满腔的怒火、无限的悲愤一下子占据了她的整个大脑,顿时失去了方寸。

黄妍莹死了。

阿错日则、威史俄里、曹翠云一下近万将士痛哭过后,现在剩下的都是怒气填膺。

阿错日则一声令下,将士们立即上山,挑选最好紫檀木制作了一具棺材,隆重收敛了黄妍莹的遗体。

“三军兄弟们:黄将军并没有离开我们!她会像往常一样陪伴在我们身边,看着我们杀光前面的所有敌人,去争取属于我们的荣耀。现在我命令三军挂孝,让黄将军陪着我们夺取镇康城,杀光所有凶手替黄将军报仇雪恨,出发!”

阿错日则完全是怒吼着下达了继续进军的命令,近万人一声呐喊,以排山倒海之势杀向镇康城。

自古常言:骄兵必败,哀兵必胜。

一人发怒,千军披靡。万人齐怒,势不可挡。

在滔天的怒火之下,近万大军再也没有丝毫顾忌,向一切活物发泄自己胸中的怒火,所过之处寸草不留,完全没有过去数千年那种官军来了就安抚当地土族的模样。

岳凤,祖籍江西,担任陇川司署记室(秘书)。

后来莽瑞体起兵造反,建立了所谓的缅甸东吁王朝。

岳凤竟然四处活动,要联络各地土司一起叛国投奔东吁王朝,陇川宣抚使多士宁联络拥护大明的十多家土司坚决反对。

岳凤丧心病狂,竟然下毒害死了宣抚使多士宁,然后带领镇康、德宏、陇川周边土司,合计二十九万余人叛国投敌。此后大肆向北进攻,扩大地盘的同时,四处劫掠人口。

永昌卫军被逼无奈,只能联合九家土司出兵平叛。岳凤一战败北,只好把头人的位置让给自己的儿子岳鹰,并由儿子出面向大明朝投降。

朝廷所谓的“以夷制夷方略”,在自己的国土上搞什么一国两制,违背了“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基本公平原则,是注定要失败的。

永昌卫军退走之后,仅仅过了七年时间,岳鹰在十年前再次叛国投敌。。

恶人自有恶人磨。

阿错日则的血腥大屠杀,终于吓坏了当地的所有土司。大军过处基本上都是望风而逃,再也不敢升起丝毫顽抗的心思。结果八十多里山路,阿错日则他们仅仅大半天就跑到了。

骑炮营的兄弟们根本不用吩咐,一百五十门虎蹲跑分成三重摆开,对镇康城发起了毁灭性轰炸。

太阳落山之前,镇康城的城墙就已经被轰塌,近万大军呼啸一声杀进城中见人就砍。一时间是横遍野,血流成河。

阿错日则本来就是一介莽夫,现在三军都在怒火中烧之下,做事根本就没有丝毫分寸。

看见城池已经被攻破,阿错日则终于下达了屠城的命令。。

可怜岳凤虽然诡计多端,可是他一念之差,竟然去伏击黄妍莹的主力部队,不仅给敌人造成了巨大损失,也把自己全城六万余人送进了地狱。

一天一夜杀光了全城,阿错日则命令大军休整三天。

大军休整三天还是次要的,阿错日则要做一件大事。

蛮夷之地,有不朽秘法。

这种秘法是那些大头人遗传下来的,就是等到自己死了之后才用。

阿错日则利用这三天时间,命令两千多人进山采集草药,然后连夜熬制出来。

让曹翠云的女兵营把黄妍莹脱光了,然后放在特制的檀木蒸笼里面盘膝而坐。

用药汽蒸透之后,黄妍莹就变成了不朽之身。。

熏蒸的过程需要一天一夜,而且火候有讲究。

那就是女兵把手伸进蒸笼,确保不烫手就行。

然后香花沐浴,重新穿戴整齐以后,奇迹出现了。

黄妍莹根本不像一个死人,完全就像睡熟了一样,静静地躺在锦帐之中。

原来,经过药气熏蒸,已经把黄妍莹体内的毒气全部给逼出来了。

现在的黄妍莹不仅没有满脸黑气,反而是白里透红,皮肤有极大的弹性。

从这天开始,大军只要停下来,阿错日则就命令曹翠云的女兵营,按照原来的样子搭建中军帐,把黄妍莹从棺材里面抱出来安放在原来属于她的床上。

“黄将军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中军帐永远都属于黄将军。中军护卫女兵营,今后的唯一任务就是保护黄将军。”

阿错日则的命令不容任何人反对,当然也没有人想反对,这本来就是大家的共同心愿。

此后二十天连续作战,岳凤联络的三个部族全部被扫荡一空,终于按照预定时间赶到了章凤镇虎踞关东面。

北路军的霍连山、杨虎、那力布赖这三员大将接到消息,根本不相信黄妍莹竟然死了。即便是看见了棺材,他们也不相信。

曹翠云亲自把黄妍莹抱到床上安顿下来,霍连山上前仔细检查之后,面对铁的事实,他还是不能相信,也不愿意相信。

黄妍莹,霍连山从来都是心甘情愿叫师姑的,也是他在这个世上的第二个亲人。

第一个亲人就是救命恩人,也是师傅熊储,第二个就是黄妍莹。

熊储把霍连山扔在问月山庄之后出去那么长时间,霍连山修炼上清心法,就是黄妍莹亲自指导的。

真要说起来,黄妍莹才是霍连山实质上的师傅。

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才是最深的,因为霍连山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死了。

虽然黄妍莹的年纪并不大,但是处事方式沉稳大度,容易让别人忘记她的真实年龄,所以霍连山对黄妍莹就有一份对待自己母亲的感情在内。

霍连山接手大军指挥权之后,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就让三军为之一震:

“我师姑从小就在江湖上奔波,十余年如一日,从来就没有休息一天。她现在不过是累了,想要好好睡觉而已。你们他妈的谁再敢说我师姑死了,老子一律军法从事,定斩不赦!”

“既然我师姑说要连下三关,现在我命令:曹翠云立即带领我师姑后退十里,免得攻城的炮声打扰我师姑休息。骑炮营立即投入战斗,炸开城门为止。”

“阿错日则、威史俄里,城门炸开以后,你们荡寇营立即穿城而过,直接南下突袭汉龙关。杨虎和那力布赖的骁骑营同样穿城而过,直奔天马关。”

“从这边过去,都是进攻汉龙关和天马关的后门,并没有什么难度。但是拿下关隘之后立即坚守,等待我的下一步作战命令。”

霍连山的这一番命令,已经否定了黄妍莹临死之前的命令,也就是不向万练军师通报黄妍莹已经阵亡的消息。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霍连山才首先强调“谁敢说我师姑死了,就要执行军法。”

虎踞关、汉龙关、天马关都是防御南边,并没有准备防御自己身后。

所以一百五十门虎蹲跑三轮过后,虎踞关的后门就已经被打开。

原来,虎踞关虽然被岳鹰占据了,但是这里面根本没有几个人。

因为虎踞关的东北方、西北方,手底下有十余万人挡住大路,岳鹰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会失败得如此之快,连带自己的部族都给杀光了。

等到岳鹰带领亲兵赶到城头,刚好碰到猛烈炮火突袭。

岳鹰一看大事不好,再想弃关而逃就实在是太晚了,结果当场被炸得粉身碎骨。

阿错日则的荡寇营、杨虎的骁骑营冲入关内之后,才知道总共只有两百来人把守,难怪霍连山命令他们穿城而过,因为这里实在没有必要停下来战斗。

霍连山今年不过二十三四岁的年纪,而且从小就要学霍去病。

现在师姑“累了,要睡觉了”,霍连山认为自己应该拿出当年霍去病的本事,不让师姑和师傅失望才对。

0519、黑夜夺城

霍连山是洛阳小叫花出身,阴谋诡计是他的专长。

尤其是最开始的那几年在问月山庄,老夫子苗三冠亲自担任教书先生,当然也不是白给的,对于行军作战的一些基本常识了解不少。

霍连山命令阿错日则的荡寇营和杨虎的骁骑营兵分两路,分别攻打两座关隘,他自己把大军停在后面,当然有另外的考虑。

第一个,就是把中军里面的骑兵营调出来,一律轻装前进。一定要尽快越过前面的两路大军,连夜奔袭麓川宣慰使司,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麓川宣慰使司就在虎踞关南面三十里,跨河就到了。

这么近的距离绝对不能白天进攻,只有晚上连夜突袭,才能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把敌人全部按在被窝里,免得他们跑散了。

三路大军都出去以后,霍连山还不放心,又抽出六百孔明弩箭车兵,带着一百五十两弩箭车紧急出发,目的地就是麓川宣慰使司。

增援弩箭车,霍连山并不是要他们去打仗,而是要承担接下来的防御任务。

霍连山很清楚,冲出三关之后,那就是一片陌生的地区。

正因为如此,完整拿下麓川宣慰使司,然后建设成为自己的一个后方基地,才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麓川宣慰使司管辖的德宏地区,属于果占壁王国的后裔。

历史上的南诏国,就是果占壁的血统,他们数千年来就在南卯江(今瑞丽江)流域生息繁衍。

洪武十五年(一三八二年)设置平缅宣慰使司,万历二十四年(一五九六年)建平麓城(今瑞丽县),万历三十二年(一六零四年)设勐卯安抚司。

万历四十八年,也就是神宗皇帝朱翊钧驾崩的那一年,这里的土族利用朝廷大乱的有利时机,杀掉了勐卯安抚司的汉人官员起兵造反。

一时间南天变色,反叛成风。

木邦宣慰使司、孟养宣慰使司、车里宣慰使司、老挝宣慰使司相继叛乱,缅甸东吁王朝趁势而起,转眼就是三十年大动乱。

在此期间,黔国公沐王府三次假南征,没有一次真正打到陇川、镇康城一线,全部都是杀良冒功糊弄朝廷,导致叛乱分子越来越猖獗。

面对这种可以乱中取利的大好形势,缅甸阿拉干人明耶娑基不甘寂寞,出重金招募了一批弗朗机(葡萄牙)雇佣兵引狼入室,建立一个什么阿拉干王朝,和东吁王朝开始了血腥战争,人口开始锐减。

好好的一块大明西南番夷之地,被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结果荷兰、英国殖民者抓住机会趁虚而入,强占沙康一线建立了英荷东印度公司。

东吁王朝现在的所谓国王,名字叫他隆,暂时盘踞在阿瓦宣慰使司(今曼德勒以南)一线苟延残喘。

霍连山命令骑兵营一定要后发先至,就是要出其不意连夜夺取平麓城,抢占南卯江渡口,为后续部队打开南下通道。

霍连山的目的非常明确,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当年的骠骑将军霍去病,能够孤军深入横扫匈奴王庭,建立了丰功伟业。

这一次熊家军南下,霍连山就是要继承祖宗的荣耀,一口气打到阿瓦宣慰使司境内,活捉东吁国王他隆,并且亲自押送到师傅熊储面前。

难道霍连山心中真的有什么国家、民族的巨大抱负吗?没有!

霍连山根本没有自己的思想,师傅说打谁就打谁,师傅说杀谁就杀谁。

他就是想亲手抓一个反叛的国王,然后在方千寻、熊开山这些人面前显摆一番,让自己的虚荣心满足一下。

因为被这两个人压制的太久了,这一次有了一个天大的露脸机会,所以霍连山绝对不会放过。仅此而已。

中军骑兵营统领,是原来烈火银刀独狼手下幸存的一个兄弟,名字叫冯保三。

冯保三是霍连山当初横扫河西走廊救出来的,属于熊储的嫡系人物之一,所以才会统帅中军骑兵营。

对于冯保三来说,霍连山虽然比自己还小三岁,但他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此前没有保护好西路军主将黄妍莹,冯保三在战斗一结束就要拔刀自刎,还是被曹翠云给拦下来了。

“你他妈的的确该死,但也不应该死在自己手里,而是应该死在战场上,死在敌人手里。老子现在给你一个送死的机会,那就是带上你的骑兵营连夜奔袭三十里,明天天亮之前把平麓城给老子拿下来。”

霍连山接过大军指挥权之后,从曹翠云口中知道冯保三想自杀,然后就说了上面两句话。

冯保三接到命令之后二话没说,命令骑兵营剩下的九百余人,把多余的东西全部放下,仅仅保留一把斩马刀、一张四石弓、两壶箭,然后仿佛一道狂飙卷向南面三十里的平麓城。

霍连山命令冯保三打这一仗,就是要避免阿错日则、杨虎出现损伤,因为荡寇营、骁骑营从平麓城渡江之后,一个要夺取汉龙关,然后直接突袭木邦宣慰使司。一个要夺取天马关,然后突袭孟养宣慰使司。

几路人马都不轻松,所以必须做到兵贵神速。因此冯保三临危受命,承担开路先锋的任务。

“全体下马保持肃静!”黑魆魆的平麓城出现在眼前,冯保三一声低喝:“亲兵带上飞虎爪跟我来,爬进城去打开北门。”

冯保三的个人武功并不高强,他最大的本事就是使用飞虎爪爬墙。当年跟随烈火银刀独狼闯荡河西走廊,翻越长城那都是家常便饭。

霍连山命令骑兵攻城,放在别人身上肯定是一个笑话,但是放在冯保三身上就刚好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冯保三的亲兵三十六人,全部都是当初明月堡的幸存者,都是翻墙入室的好手。

他们这些人靠近城墙根儿的时候,身上的装备只有两件:一把牛耳尖刀,一根连着飞虎爪的细长绳。

爬城携带长兵器不方便,一尺五寸长的牛耳尖刀,那就是行刺暗杀的最好装备。

冯保三左手向身后一压,三十六名亲兵已经全部蹲在城墙根儿下面。

冯保三右手捏着飞虎爪后面一尺左右的细绳子,慢悠悠的甩动三圈,然后右臂向上一扬,飞虎爪已经嗖的一声飞上城头。

咯吱一声,飞虎爪已经扣在城头上。

冯保三和亲兵都没有继续动作,一直等了差不多半刻钟的样子,确定城墙上没有人,冯保三这才抓住细绳使劲拽了一下,然后又等了差不多半刻钟。

一切正常,冯保三这才把牛耳尖刀咬在嘴里,然后双手抓住细绳开始往上攀登。

整个过程没有发出一丝声息,仿佛一只狸猫“游”了上去。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冯保三这一手绝活绝对堪称状元。

城头的墙垛就在头上,冯保三的左手已经放到了城墙顶上,但是他并没有翻身而上,而是这么稳住身体一动不动。

现在,冯保三已经放弃了细绳,整个身体的重量都在左臂上,因为他的右手中已经握着牛耳尖刀。

冯保三来到了城墙顶部停下来,这当然是有道理的。

距离成功越近的时候,也是危险最大的时刻。

在没有确定城垛后面究竟有没有敌人暗哨之前,绝对不能轻举妄动。

如果城垛后面有敌人的暗哨潜伏,现在就是比耐性。

一个人的行动可以没有丝毫声息,但是即便是最轻微的呼吸,也会有一丝波动。

冯保三现在就是摒住呼吸一动不动,仿佛整个人已经和城墙融为一体了。

如果城垛后面有敌人潜伏,冯保三就是赌一个结果:敌人没有自己憋住气息的时间长,只要敌人喘气就行了。

嗖——咻——

自古小心无大错,冯保三千锤百炼的经验终于救了他一命。

城垛后面果然蹲着一个敌人的暗哨,不过这个暗哨竟然睡着了。

冯保三听到一种极为细微而平稳的呼吸声,刚开始还以为是一个武林高手。

等到他左臂一用力,身体突然飞越城垛的时候,这才发现城垛后面有一个家伙抱着长刀蹲在地上。

冯保三腾空而起,身上的衣服自然就会产生气流声,那个暗哨非常灵醒地睁开了眼睛。

可惜他也就只有睁开眼睛的机会,根本没有时间再发挥其他的作用。

因为暗哨看见天空一团黑影飞舞的时候,冯保三已经右手一甩,牛耳尖刀凌空射向那家伙的咽喉。

冯保三一动,三十六名亲兵在无顾忌,纷纷抛出飞虎爪爬了上来。这都是过去多少年配合出来的默契,根本不需要命令。

第一名亲兵登上城头的瞬间,冯保三不需要继续留在原地守卫飞虎爪,所以身形一闪,直接扑向东面的城楼。

岳鹰在虎踞关被炸成粉碎,这个消息根本就没有传过来,所以城楼上一共只有三个军卒例行公事。而且全部都是抱着长刀,坐在地上背靠城垛“闭眼防守”。

冯保三隔断了另外两个哨兵的喉咙之后,城楼上再也没有找到一个鬼。

轻敌到这种程度,虽然让他大惑不解,但是不需要进行艰苦的战斗就可以夺取一座城池,这才是最好的结局。

冯保三一挥手,三十六名亲兵赶紧下楼把城门打开,九百多骑兵组成的虎狼之师随即纵马进城,实际上就已经宣告落入叛军之手将近十年的平麓城换了主人。

月黑风高夜,放火杀人天。

至于平麓城今天晚上有多少人在睡梦中丢了脑袋,全城最后还能剩下多少人,冯保三半点都不关心。

因为他留下七百人在城内全面扫荡,自己亲自带着两百多骑赶到南卯江边。

根据霍连山的命令,为马上就要赶过来的两支后续部队,寻找合适的渡江地点才是最关键的战斗目标。

来到江边之后,冯保三才发现所谓的南卯江,根本就不是想象中的那么一回事。

虽然有一个“江”字,但是南卯江的宽度仅仅只有三、四十丈宽。而且河流平缓,使用五囊方舟随时就可以渡江。

当然,现在并不需要浪费手脚拼装五囊方舟,因为江边上有很多竹排,用竹篾索拴在岸边。

“立即下水架设导引绳,把所有的竹排串联起来用毛竹加固,然后铺上门板,准备后续大军过江!”

0520、血腥手段

南畹(今南坎)古城,是荡寇营和骁骑营度过南卯江之后夺取的第一座城池,也是两个营今后分开行动的前进基地。

南畹历史悠久,是“蜀道身毒”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

北宋仁宗庆历四年,蒲甘王朝的反王阿奴律陀王率军抵达这里,在曼坎安营扎寨,建立进犯大宋朝的前进基地。然后开始向北进犯,一直打到永昌府(今大理)。

南宋绍兴十年,阿龙锡督卫队赴掸邦巡察,他为了颂扬先帝的丰功伟业,建筑了曼坎佛塔。

军师万练、苗三冠确定南征计划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在南畹建立永久基地的计划。

当然,推到曼坎佛塔,建立军事瞭望塔,重修南畹古城,就不是阿错日则和杨虎的任务。

霍连山的主力部队已经跟上来了,荡寇营、骁骑营先期抓捕的四万多俘虏,就是修建城池的主力军。。

最着急的就是骁骑营统领,定边校尉杨虎、护军校尉那力布赖,霍连山还在渡江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带领骁骑营离开南畹向西狂卷而去。

他们必须在天亮之前拿下天马关,打开通往八莫的通道。

天马关在那仑寨之东四十里,汪公瓦、盏戛二寨之北三十里。要想完全控制天马关,首先就要拿下三座屯兵寨。

现在已经三更天了,骁骑营需要狂奔四十里,然后兵分两路拿下汪公瓦寨、盏嘎寨、那伦寨,然后在天亮之前突袭天马关。

所谓缅甸,就是指伊洛瓦底江流域,从北至南的主要部落聚居地分别有密支那(孟养)、八莫、杰沙、曼德勒(阿瓦)、敏建、稍埠、仁安羌、敏巫、马圭、德耶谬、卑谬(底兀拉)、兴实达与央冬。。

天马关是一个咽喉要道,是南畹和八莫之间的重要关口,也是从东面进入大金沙江流域(伊洛瓦底江)的最后一个隘口,自古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如果不能彻底控制天马关,大部队就无法快速进入伊洛瓦底江流域,下一步作战计划搞得不好就崩溃了。

宋、元、明三朝多次南征缅甸叛军,每一次都是损失惨重,最终一无所获,被迫赐封当地头人代管的惨痛历史教训,万练、苗三冠这两个军师一清二楚。

在敌人清醒过来拿下天马关,就是整个战役的关键之处。

只要拿下了天马关,进而扫荡孟养宣慰使司、阿瓦宣慰使司、底兀拉宣慰使司,然后顺流而下平定整个缅甸就易如反掌。否则的话,那就只能用人命去填了。

熊家军战斗力强悍,但是总人数并不多。如果把战争打成了用人命去填,就已经彻底失败了。

这一次,杨虎和那力布赖没有莽撞,涉及到整个战役成败的战斗,带兵将领谁都不敢莽撞。

阿错日则此前的一番血腥大屠杀,除了占领了广大的地盘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抓捕了一大批死心塌地俘虏。

杨虎和那力布赖分别挑选了二十个精明的俘虏,让他们在前面带路的同时,向沿路的寨子发出求援信号。

正因为如此,杨虎和那力布赖兵不血刃连破三寨,把里面的人全部俘虏,然后快刀斩乱麻。

不对,是快刀砍人头。

不管是什么兵,只要当着他们的面,把所有的将官拉出来砍了狗头,剩下的都会突然变得非常听话。

汪公瓦寨、盏嘎寨、那伦寨不过是一群乌和之众的叛军,三百多颗人头砍下来垒成一座肉塔,顿时解决了所有问题。即便还有问题,现在都变得没有问题了。

把三个山寨里面的所有将领全部抓起来砍了狗头,剩下的两千多俘虏临时编组,装扮成被打败的溃兵向天马关冲过去。

当然,在溃兵之中还有骁骑营的一千二百步军惨杂其中。

拂晓时分,第一缕晨曦光临天马关的时候,“溃兵们”就已经嚎叫一声冲进了天马关。

“我的个娘也,幸亏老子灵机一动,想到利用败兵诈城,不然的话就需要把虎蹲炮营调上来才行。”

不怪杨虎倒吸一口凉气,如果霸王硬上弓的话,天马关实在是不好整。

天马关在西邦欠山上横跨两座赤褐色的山峰,台周二十六丈,高二丈三尺,楼高四丈四尺,有公署一所,控制勐广、勐密、勐曲等要路,是“蜀道身毒”第一关。

先别说关城难整,仅仅是关城侧面的一块石碑,就需要四个人才能合抱过来。

天马关下面有一条通向山巅的静谧幽深的青石古道,古道蜿蜒如随手抛起的丝绸飘带,这正是途经红岩的“博南古道”。

这条青石古道,就是著名的南洋丝绸之路,也是蜀道通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