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行-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同年看着女儿看奏章入神的模样不禁笑着问道:“怎么样,我们家的小才女,爹的这份奏章没有什么大问题吧。”
奏章是高级官员给朝廷的“工作报告”、请示和建议,稍稍重要之事,臣属都要向朝廷“汇报请示”。然而,皇帝每日要披阅大量奏折,所以奏折不能太长,或者说要尽可能短。但所奏之事又多数都是国家、地方的政治、军事、经济大事,其中不少又与上折者个人利益甚至身家性命息息相关,如何以最少的文字陈明原委、说透道理,委实不易。可以说,奏折中的每一个字都十分珍贵,都不能“浪费”,端的是“一字千金”。如何写奏折、广而言之下级如何向上级“打报告”,确实是一个大学问。而魏蔓葶从小就帮父亲整理书房阅读治下送来的报告,对这些程序都非常熟悉了,故此魏同年方才由此一问。
从小就知书达理的魏蔓葶可不会和他老爹客气,仔细的看了一下奏章后微皱黛眉:“爹爹的这份奏章大致上是没有问题了,可女儿认为您现在吧这份奏章并呈皇上御览却没有什么用处。现今国库空虚,辽东、陕西、河南地皆需用兵,您现在提出要朝廷拨发赈灾款项别说皇上了,恐怕到了户部那就得给您打回来。”
魏同年长叹了口气,“这些为父又岂会不知,可是现在青州城里涌来的流民越来越多,今天差役来报,现在青州城里聚集的流民一定达到了两万多人,这么多饥民聚在一起稍有不慎就会酿成暴乱啊!到时候为父……”
魏同年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是话里的意思魏蔓葶已经听明白了,一旦青州发生流民暴动,朝廷的板子肯定是第一个打到青州知府的身上。
魏蔓葶沉吟了一会才说道:“爹,您能不能请宋指挥使下令周边的几个卫所收拢一部分流民,以安定人心呢?”
魏同年苦笑道:“哪有这么容易的,安置流民需要的银子那可是海里去了,各个卫所本来日子就清苦,往年还指望着府衙救济呢,哪有余财来收拢数万流民啊。”
魏蔓葶的樱桃小嘴轻轻的一泯,笑道:“您可是贵人多忘事啊,前些日子不是有人来报灵山卫不是还收拢了数千流民吗,怎么会没银子呢。”
魏同年没好气的瞪了自家的宝贝闺女一眼,“那是望海堡的人安置的,那天那位庞百户来跟为父借银子的事你也都看到了,那小小的望海堡能安置数千流民就不错了,你还能指望他把青州府的流民全都划拉到他那里去吗?”
魏蔓葶狡狯的一笑:“单独一个望海堡自然不行,可是要是真个灵山卫所呢?”
“整个灵山卫?”魏同年一怔后说到:“据为父所知灵山卫现在朝廷还没有指派新的千户吧,安置流民这样的大事没有一个千户领头可不成,再说了灵山卫哪来的这么银子粮食来安置流民啊?”
“以前是没有,可现在有了啊!”魏蔓葶轻笑道:“宋小姐今日来女儿这串门子,女儿也才知道,今天兵部的公文已经下来了,为灵山卫指定了一名新的千户,而且宋指挥使大人也得到朝廷的褒奖呢。”
“哦,竟会有这事?新千户是哪一位?”魏同年微微吃了一惊,由于他的知府衙门和指挥使衙门不属于同一个系统,双方的消息自然就不是那么通畅,指挥使衙门得到兵部的公文之事他没有在第一时间知晓也是正常的。
魏蔓葶笑得就像一只狡猾的小狐狸,“爹爹你猜?”
“爹爹年纪大了,可猜不出来。”魏同年无奈的摇着头道:“乖女儿你就别跟爹卖关子了。”
“他不是别人,就是那位那天来咱府上借银子的那位庞百户,您没想到吧?”
“什么……竟然是他!”
听到这消息后,饶是以魏同年的沉稳这一刻也不禁有些惊讶起来……
第七十九章 圣旨下
在青州指挥使衙门的大厅里,青州指挥使宋兴和带领手下众多的千户、百户等军官跪倒在一张香案前,香案上摆放着香烛。香案的后面站着一名穿着红色流纹服饰,头戴朱光帽(又称三山帽)年月三十许人,面白无须的太监,正用着他那独特的尖锐声音宣读着圣旨。在他的生后昂首站着四名穿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正虎视眈眈的看着众人。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青州指挥使宋兴和,为官清廉、政绩斐然,特赏赐纹银两千两、今年考评评议为优等,以示皇恩,钦此!”
“多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跪在地上的宋兴和脸上闪过一丝喜色,和众人一块领旨谢恩,等到众人谢完恩后,这名太监又拿起了一份圣旨尖声问道:“灵山卫所望海堡百户庞刚来了没有?”
原本跪在最后面的庞刚一听就知道那话儿来了,他抑制住心中的喜悦抱拳说道:“回公公话,下官正是望海堡百户庞刚,请公公示下!”
“你就是庞刚?”这名太监深深的看了庞刚一眼,眼里仿佛闪过了一丝微笑的神色后才缓缓说道:“你且上前来听杂家宣旨。”
还跪在地上的众人听了这名太监的话后除了宋兴和外眼里都露出了一丝意外的神色,这个庞刚何德何能,竟然能让皇上记住他,还为了他特地下一道圣旨。
这也是,别看民间的戏台上都在传唱什么皇帝一道圣旨下来就把某某谁给咔嚓了,一道圣旨就把某某知县给擢升为知府了,皇帝的圣旨简直就像街上的大白菜那么泛滥,其实那纯粹是无知愚民的谣传。古代的圣旨那可不是随便发的,即便是晋升某位知府或是某位武官那也是由吏部或者是兵部下文即可。就好比后世里提升某位县长或者市长,只要由市里或者是省里的组织部门下一道公文就可以了,从来就没有听说过由国家主席特地颁发主席令提升某某为某某县长之类的文件,那不合乎组织程序,也不科学。在古时虽然没有这么严格的程序,但圣旨也不是那么容易见到的。
刚才皇帝给宋兴和下圣旨那是因为人家级别够高,总管青州所有屯军,也算是高干了,能被皇帝记住那是情有可原。你庞刚一个小小的百户也能让皇帝记住那也太离谱了吧?
不过不管那些人怎么想,这名太监还是展开了圣旨用他那又尖又细的声音大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召曰,青州灵山卫所百户庞刚忠勇果敢,于扬州城外大破倭寇,斩首数百缴获无数,朕心甚慰。特晋升其为灵山卫千户,赏纹银一千两,绸缎二十匹,以示皇恩,钦此!”
“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庞刚怀着欣喜的心情从这名太监手中接过了圣旨,有了这皇帝颁发的圣旨,老子这个千户的位子那肯定是牢牢的,谁也抢不走了。
看着前面的太监郑重的把圣旨交到庞刚手里,周围的人心里都露出艳羡之色,这小子运气也太好了,一年的时间就爬到别人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到达的位子上,这让那些辛苦熬了数十年的老行伍们心里情以何堪。
比如那位曾和庞刚一起剿过匪的青州千户郝大用、和庞刚起过冲突的夜不收百户黑铁、以及原本灵山卫的诸位百户们等等……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圣旨已经下来了,庞刚已经成了灵山卫所名正言顺的千户,这一点连指挥使宋兴和也没办法改变。看着众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一一过来和自己打招呼,甭管他脸上的笑容是真诚还是虚伪,庞刚都得一一回礼打招呼。
不过庞刚也没有昏了头,他始终牢记在场的还有一位自己的顶头上司。他摆脱了同僚们的包围,来到面上明显带着兴奋之色的宋兴和面前恭敬的说道:“卑职恭祝大人前程似锦、步步高升!”
“呵呵…朝栋你来了!”宋兴和的态度比起从前愈发的和蔼了,现在庞刚的身份可不是以前那名小小的百户了,千户这个官员已经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尤其是像灵山卫所那样管辖一千户以上的军户,五六千人口的大地方,更是让人无法忽视的对象。
宋兴和把庞刚叫了过来,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说道:“朝栋啊,我来给你引见一下这位宫里来的钱公公,钱公公可是宫里来的贵人,今天晚上你可要好好敬钱公公几杯哦!”
说到这里,宋兴和放在庞刚肩膀上的手用力的挤了挤,庞刚也立即给了宋兴和一个明白的眼神。
庞刚立刻上前跟这位钱公公攀谈起来,很快一张价值一千两银子的银票就在庞刚和这位钱公公的握手中悄然塞到了对方的手里,这位钱公公的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脸上的笑容却是更盛了。
他笑眯眯的随着庞刚说道:“庞千户的威名杂家可是久仰了,连皇上都提起过呢。”
“真的么?”庞刚不动声色的问,心中却是不以为意,“你这个死太监还真敢忽悠老子啊,皇上会注意我这个小小的千户你哄鬼都不信啊。”
“当然是真的,杂家骗你干嘛?”
太监是什么人啊,人家在宫里就是靠揣摩人心吃饭的,庞刚这点小心思哪瞒得过他啊。
钱公公一看庞刚的脸色就知道他不相信,他轻笑道:“你还别不信,杂家整天伺候在皇上身边,前些日子皇上就提起过您的名字呢。”
“哟,哥们这点小心思都被他看出来了。”
庞刚微微一愣,对这位尖声尖气的太监终于放下了轻视之心,看来能在皇宫里混的人没有一个是简单的,看来刚才哥们送的银子是不是少了点。
当庞刚放下心中的轻视和这位钱公公攀谈起来时才发现这位钱公公并不像自己以前在网络上看YY文时那种出了宫就鼻孔朝天,用下巴对着人讲话的得意忘形之辈。跟他们说话同样会让感到如沐春风,让人不知不觉就就对他心声好感。
“靠,是哪个龟儿子都把太监描绘成一个个像是脑壳都被门板夹过的蠢样的,你看哥们面前这位就很会做人嘛,说话很有条理分寸一点也不像是飞扬拓跋的人。”
其实这也庞刚受到了后世一些网络小说的误导,他们也不想想,皇帝身边的太监哪一个不是八面玲珑的人,要是他们都是些飞扬拓跋或者为人处世骄横拓跋的人能受到皇帝的重用和信任吗?
把心里负担放下的庞刚倒是很快就和这位钱公公熟络起来,不一会宋兴和过来说,醉乡楼上已经备好了酒菜,请钦差和诸位大人前去赴宴。
当天夜里,成为主角之一的庞刚被灌得叮咛大醉,最后是被四名亲兵抬回客栈的,即便是喝得醉醺醺的,但他的嘴里还是在不停的念叨,“老子升官了,哥们现在也是千户了……”
第八十章 知府有请
天色开始微微发亮,庞刚慢慢睁开了眼睛,感觉脑袋还是昏昏沉沉的,他使劲拍了拍前额,感觉还是有些头疼。
懒洋洋的躺在床上什么都不想动,过了良久庞刚才叹了口气快速跳了起来,正想伸手拿床边的官服,才发现原本熟悉的六品飞彪官服已经换成了物品的飞熊服,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升官了,成了灵山卫所的千户,也算是正儿八经的大明王朝的中级干部了。
穿上绣着飞熊补子的官服,穿上了厚底官靴,胡乱漱了漱口,洗了把脸,庞刚来到了客栈的大厅,发现灵山卫的各个百户们都坐在了大厅里头,一见到自己出来全都齐齐站了起来,同时弯腰作揖齐声叫道:“卑职等参见千户大人!”
庞刚一怔之下苦笑道:“诸位这是在干什么,莫非要折杀庞某不成?”
这时,宾世乾走了出来肃然说道:“大人,礼不可废,您现在已晋升为灵山卫千户,我等皆为您下属参拜上官自然乃是理所当然之事,何来折杀之说。”
庞刚心中一动,仔细看了看宾世乾的肃然的神色,心中仿佛明白了什么,是啊,自己现在已经是一个卫所的千户了。至少在名义上自己可是以前二百户军户,六七千人的主宰,在灵山卫方圆上百里也算是一个土霸王,手下光是百户就有十名,麾下总旗小旗更是不下数百,卫所再怎么说也是军队,自然不能像文人那样搞和光同尘那套,可不能像从前那般的随意了,这个宾世乾这是在隐隐的向自己暗示这个道理啊。
想到这里,庞刚望向宾世乾的眼神不禁和善了许多,这一丝眼神瞬间就被宾世乾捕捉到了,他立刻就知道庞刚理解了自己的用意,心中也是大定,知道自己的这番示好起到了效果,放心的退了下去。
想通了这番道理后庞刚立刻站直了身子犀利的眼神扫视了众人一眼沉声说道:“诸位不必多礼,都请起!”
“谢大人!”
众百户齐刷刷的站直了身形,望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千户,各人心中都涌起了百般滋味。这个年轻人窜起速度之快简直让人膛目结舌,枉自己这些百户们明争暗斗了这么些日子,可他只是往扬州跑了这么一趟杀了几个倭寇就立马当上了千户,这厮的运气也太好了。
不过众人当中还是有几名平日里和庞刚走得较近的百户心里也在暗自得意,比如齐武明,这个外表豪迈的粗胚性格可是粗中有细,早在庞刚还是一名百户的时候他和庞刚的交情就不错,现在庞刚升为了灵山卫的千户不用想就知道他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庞刚看着还在肃然站立的众人问道:“诸位在这里等本官所为何事?”
“在等大人一块回灵山卫所啊!”齐武明大大咧咧的说道:“大人晋升为千户自然要搬回灵山卫所,也好居中调遣各部嘛。”
庞刚听了后低头不语,自己在这几个月里刚把望海堡建设得有点眉目,突然就要到灵山卫所居住,心中自然有些舍不得。不过庞刚也明白自己升任千户之后确实只有搬到灵山卫所才能掌控好整个灵山卫,也只有在那里才能名正言顺的掌控灵山卫的一切。
沉吟了一会后庞刚才抬头说道:“本官是要到灵山卫所的,不过本官还是要先回望海堡把事情安排一下才行。”
众人也知道庞刚这几个月在望海堡搞得有声有色,自然也理解他的心情。齐武明也笑着说道:“那是自然,大伙一块跟着庞大人去一趟望海堡,看看能不能占点便宜,即便占不了便宜向大人蹭点酒喝也是好的啊。”
“哈哈哈……”听到齐武明拿庞刚打趣,众百户都笑了起来,同时也在羡慕这个粗豪的汉子竟然能在庞刚未发迹前就交好于他,日后他的日子可就好过了。
庞刚也笑着对众人说道:“那好,事不宜食,我们就赶紧出发吧!”
众人也纷纷抱拳笑道:“谨遵大人之命!”
正在众人正打算动身的时候,一名衙役匆匆跑了进来,大声说道:“请问哪位灵山卫所千户庞大人?”
“本官就是庞刚,你是哪个衙门的?找本官何事?”看到有衙役过来,庞刚立刻敛起了笑容问。
这名衙役转向庞刚,看到这位穿着飞熊服的五品武官后不再怀疑,赶紧单膝下跪道:“小人见过千户大人,小人是知府衙门的差役,奉知府大人之命前来请大人过府一叙。”
“哦?知府大人找本官。”
庞刚心里微微一惊,自己刚刚晋升千户不过一个晚上,这位魏知府就知道了,而且还派人请自己过去,这位知府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不过知府大人的邀请是不能不去的,自己以后可是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仰仗这位知府大人,更别说或对方的官衔可是比自己还大上两级呢。
用一丝抱歉的眼神看了众百户一眼,庞刚苦笑着道:“诸位,请大伙稍等本官片刻,本官去去见过知府大人后再与诸位一同回望海堡。”
“大人请!”
众百户都不敢怠慢,赶紧拱手恭送庞刚出去。
庞刚出了客栈上了马,带着数名亲兵就向知府衙门飞奔而去,马蹄铁击打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发出了一阵疙瘩疙瘩的声音。
在知府衙门的的内院中,依旧是那栋五角亭,依旧摆着两幅碗筷和几碟小菜以及一个小火炉,亭子旁边坐着的还是魏同年父女。
俩人并没有说话,只是在默默的看着院外,魏同年的脸色依旧是那么不缓不急,但只有熟悉他的人才能从他的眼里窥探出一丝焦急之色。反倒是他身边那位豆蔻年华如花似玉的女儿脸上反倒是一副镇定自若的神情。
不一会外面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显然是有人从外面走来。父女俩相互对视一眼,今天邀请的主角终于来了……
第八十一章 帮个忙好吗
沉稳的脚步声不断传来,渐渐的近了,很快一个高大的身影就出现在内院的小门口,看着正迈着沉稳的脚步走来的人魏同年并没有走出亭子,还是有些矜持的站了起来表示迎接。
远远的庞刚就看到魏同年端坐在亭子里,在他的旁边还坐着一位上次见过的知府大人的千金魏小姐,走到亭子前面拱手说道:“下官灵山卫千户庞刚见过知府大人!”
魏同年这次并没有和上次一般摆架子,而是温和的笑道:“庞千户不必多礼,本官已经恭候你多时了,快请坐。”
庞刚道了声谢,看着一旁的魏小姐眼中闪过一丝迷惑之色,不过还是对着正端坐在一旁的魏小姐抱拳道:“庞刚见过魏小姐!”
魏蔓葶站了起来落落大方的微笑着把手放在左腰上弯了弯腰以示还礼,仿佛看出了庞刚心中所想似的笑吟吟的说道:“庞大人见谅,小女子今日在次只是个端茶倒水的角色,还望庞大人别嫌弃小女子笨手笨脚才好。”
“不敢当,魏小姐秀外慧中,庞某怎么造次?”
庞刚可不敢小看眼前这位艳光逼人而又娇滴滴的女子,今天魏同年找他来肯定是要谈正事,而在谈这种正事里魏同年能把她带在身边旁听显然不会只是为了好玩而已。
“庞千户请坐!小女泡茶的手艺还不错,请庞千户一起品鉴。”一旁的魏同年微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
庞刚也不客气,一屁股就做了下来,魏蔓葶见状抿嘴一笑,挽起衣袖端起提起紫砂茶壶开始冲泡起茶来。
对于茶道庞刚并没有什么研究,他只是觉得魏蔓葶素手芊芊的摆弄得十分好看,一个小小的紫砂壶在她的手中上下翻飞煞是好看。
很快一杯冒着腾腾热气香气扑鼻呈现出一股淡青色的香茗就被一双芊芊玉手端到了庞刚的面前,庞刚端起茶杯一饮而尽后朝魏蔓葶点了点头以示谢意。
魏同年笑着问道:“庞千户,你觉得此茶滋味如何?”
庞刚老实的说道:“大人,下官对茶道一无所知,只是觉得茶嘛,能解渴就好!”
“呵呵呵……”魏同年大笑起来,“庞千户你倒是实诚!”
庞刚也没有感到什么难为情的,以前他在现代社会即便是喝茶也是喝茶梗子,要不就是买十多块钱一包便宜到不能再便宜的最低等的茶叶,能有什么品位啊,不过他也不觉得有不好意思的,如果硬要不懂装懂才真的是丢人呢。
低头把手中的茶水一饮而尽,庞刚心中急着想回望海堡,于是决定不跟面前这位魏知府玩捉迷藏了,他抬头望着魏同年直言问道:“大人,您今天把下官叫来不知有何要事,若有事但请示下,但凡庞刚力所能及者必然从命。”
魏同年听后怔了怔,随即也正色道:“也好,那本官就直言了。”
顿了顿魏同年道:“入冬以来,青州境内出现了大量流民,他们纷纷涌入青州城内,给青州的治安和管理造成极大的不便,近来已经发生好数十起奸淫掳掠、杀人掳财之事,使得青州府的差役们疲于奔命。纵然本官已然请青州府的各个士绅富户开设施粥铺,但也只是杯水车薪,远不能解决青州流民越来越密集的事实。”
庞刚沉吟了一下问道:“那大人有否打听过这些流民都是从哪里过来的呢?”
魏同年轻哼了一声:“本府岂有不问之理,那些流民大多是莱州府、济南府等地过来的,不过本官也知晓这分明是当地的官府有意而为之。”
庞刚的眉头开始皱了起来,他这才知道今天魏同年叫他过来所为何事,摸了摸鼻子才问道:“既然如此魏大人为何不把那些流民都赶出去,怎会任由他们涌入青州府呢?”
魏同年神色一暗,“现今天寒地冻的,这些流民此时一旦出了青州就只有死路一条,本官身为一地父母总不能眼看着他们活活饿死冻死吧?但是现如今这些流民越聚越多,一旦在有心人的挑唆下激起民变那后果将会不堪设想。而本官也听闻前些日子望海堡在招收流民,此举善莫大焉,此番你又做了千户,若是能将大部流民都招去那剩下的流民也就不足为患了。”
听到这里庞刚这才明白,由于流民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这个魏知府终于着了急了,找自己帮忙来了。
庞刚沉吟了好长一段时间并不言语,看的旁边的魏同年有些着急起来,他正要说话,却看到旁边的魏蔓葶对他使了个眼色,这才忍了下来静静的看着庞刚思索问题。
过了一会,庞刚才抬起头来问道:“大人,目前这些流民的具体数目到底是多少,下官想听真话。”
魏同年苦涩的笑了笑:“大约有四至五万吧!”
“四五万流民?”庞刚不禁被吓了一跳。
这么多的流民在青州城里那可是一个大大的火药桶啊,一旦被某颗火星点燃整个青州就会被炸上天,难怪这个魏老头这么着急的找自己呢。
庞刚想了想很快就有了决定:“这样吧,魏大人能否给卑职一些种子、耕牛、农具以及一部分粮食,卑职可以尽力把他们引入灵山卫,即便不能全部吸引住他们,能引到一半人能为青州府减轻压力那也是好的。”
“这个……”魏同年听了庞刚的话却是有些迟疑起来。这个情形看在庞刚不免有些生气了,怎么哥们好心帮你安置流民你竟然一毛不拔?
一旁的魏蔓葶看到庞刚不悦的神情,知道这位新晋的千户想歪了,急忙解释道:“庞大人您别误会,家父并没有说不给,只是现今青州府库房内并无多少物资,是以才……”
说到这里,连魏蔓葶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是啊,又想让对方帮自己安置流民,却又想一毛不拔,这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
“那青州府能拨给灵山卫多少东西?”庞刚也不和他们客气,直接就发问了。
魏蔓葶的俏脸上闪过了一丝红晕,原本落落大方的声音也变细了许多:“现在府衙能拨给青州府的就只有农居三千余具、耕牛一百五十多头、种子二十担、粮食一千二百石。”
说完后魏蔓葶悄悄看了庞刚一眼,这是很可惜她并没有看出庞刚脸上有什么异色。
也难怪魏蔓葶心里在打鼓,一千二百石那可是快二十万斤的粮食,乍一听起来是不少,但是青州城里可是有近五万的流民,要是均分到他们手里即便是天天喝粥也只够流民吃半个月的。也难怪魏蔓葶会不好意思了,这点粮食对于这么庞大的流民来说那简直是杯水车薪。
庞刚坐在那里沉默不语,魏同年父女看着面前的庞刚心里也是有些忐忑,毕竟这么多流民要是都压在他的身上换了他们也挠头。
突然,庞刚说话了:“魏大人,魏小姐,这么多流民若想要一下子就安置妥当卑职也是无能为力的。”
听到这里,魏同年的心中不由得一沉……
第八十二章 献策
看到魏同年脸上的神情微微变色,庞刚知道对方有些误会了,接着解释道:“魏大人不要误会,下官的意思是下官可以先收拢一部分流民,开始可能不会太多,估摸着应该能收拢数千到一万人左右。而且下官也要向宋指挥使大人禀报一下,看能否得到指挥使衙门的一些支持,若能得到指挥使大人的支持下官可以视情况多收拢一些人,若能收拢两万流民的话青州府的情况应该可以得到进一步的缓解。”
魏同年皱着眉头道:“可是即便如此青州城里还是有近三万流民无法妥善安排,这样一来还是有很大隐患啊。”
庞刚微微一笑道:“大人不要着急,且听下官说完。”顿了顿后庞刚又接着说道:“接下来您就应该联系济南府和莱州府的知府了,这些流民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从他们那里流窜到咱们青州来的,他们也别想着置身事外。您可以明着跟他们说,如果他们不调拨五千千石粮食过来,咱们就重新给流民们每人发上一两斤粮食,然后明着告诉那些流民,官府已经没粮了让他们各自回归原籍。”
庞刚虽然是微笑着说出这番话,但是旁边的魏同年父女却听出了一身细汗,庞刚的这个计策也忒缺德了点。一旦那些流民回归原籍后就该轮到济南府和莱州府的人头疼了。
魏蔓葶不由有些担心的问:“可是那些流民会回去吗?”
“他们不回也得回!”庞刚神色很是凝重,“现在的青州城挤进了这么多的流民,那些流民在没有吃穿的情况下可是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的。而且下官估计现在青州城里肯定还混进了闯贼的探子和奸细,一旦闯贼要在青州造反,到时候整个青州城数十万百姓全得遭殃!”
魏同年父女一听,脸上齐齐变色,庞刚的这个担忧可不是空穴来风,现在以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流寇在陕西、河南、河北等地闹得非常凶,许多地方已经是十室九空。如果他们借着流民之事趁机发动动乱,青州城必将不保。
女人家到底心软,魏蔓葶听了庞刚的话后迟疑了一下后问道:“难道非要如此吗?”
庞刚肯定的点头道:“对!现在河南已经乱套了,那些流寇必然会把主意打到山东来,前些日子不是传来有小股流寇在济南府活动的消息吗,下官估计济南府这么心急火燎的把流民赶到青州这边来未尝不是打着祸水东移的主意。”
魏同年闭上了眼睛回想起前些日子传来的济南各地有些异动的消息,再结合这番说辞心里愈发相信了庞刚的话,他猛的站了起来肃然说道:“庞千户的话很有道理,本官立刻就向巡抚大人求援。”
庞刚摇摇头:“大人,巡抚大人就在济南府呆着,他难道不知道这件事的原委么?您以为向巡抚大人求援有用么?卑职认为现今我们要分三步走,一是向济南府和莱州府伸手要粮,这二嘛就是要青州城的各家富户拿出粮食来赈灾施粥,这样才能迅速安定人心。至于最后一条嘛就是大人您也要和宋指挥使大人商议,请他调集各卫所屯军前来青州城,只要青州城内屯有五千人马那些流寇就闹不起来!这样三管齐下青州城方能保住。”
魏同年听后神色复杂的看了看庞刚一眼,长长叹了口气。
五角小亭子陷入了沉默,过了一会魏同年突然问道:“庞千户,听说你此番能晋升千户是因为你在扬州歼灭数百名倭寇,保住了扬州城是这样吗?”
庞刚微微一怔,但还是点了点头,“正是!”
魏同年微微捋了捋胡须道:“如若老夫向宋指挥使大人调你们灵山卫屯军入青州守卫一段时日你可愿意?”
庞刚肃然道:“下官身为大明军人,自然会遵从山峰调遣。”
“嗯!”魏同年点点头,眼里露出一丝满意之色说道:“庞千户,原本匆匆唤你前来是应该为你接风的,但本官知道你现今诸事缠身,这顿酒本官权且记下,待日后把流民安置妥当后本官一定为你补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