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路青云-第3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领域并不一样,联合化工集团主要做化工材料,方夏陶瓷集团做的是陶瓷材料,但是对方夏陶瓷集团这个在新材料领域突然冒出来,并且好像彗星一般蹿升的大陆明星企业,于莉琼还是知道的。
执掌联合化工集团的台湖王家对于包飞扬的身份背景应该多少有些了解,不过作为职业经理人的于莉琼显然并没有知道多少这方面的信息。所以她听到包飞扬说他的姐姐与方夏陶瓷集团工作,不禁大感惊讶。以她的智慧,自然知道如果包飞扬的姐姐只是方夏陶瓷集团的一个普通职员,肯定没有必要说出来。又联想到方夏陶瓷集团的女董事长正好姓包,于莉琼就知道,包飞扬的姐姐即使不是方夏陶瓷集团的这位女董事长,也必定在方夏陶瓷集团中担任其他比较重要的职位。而方夏陶瓷集团一向以待遇丰厚而主城,在这一点上,即使是联合化工集团这个台湖老牌企业集团也比不上。不管包飞扬的姐姐是不是方夏陶瓷的董事长,既然她在方夏陶瓷集团担任重要职位。那么补贴一点给包飞扬也没有什么稀奇的。如此说来,自己刚才讽刺包飞扬有贪渎公款之嫌倒是有点小肚鸡肠了。
看着于莉琼木板一样的面孔终于露出一点惊讶的神色,包飞扬心中微微一乐,原来这位女部长也是人啊。木板脸上也会出现一点别的表情啊!这就好,只要是人,那就好办啊!
“对啊,方夏陶瓷集团。”包飞扬笑着回答道:“不光是我姐姐,我未婚妻也在方夏陶瓷集团工作。她们偶尔都会贴补我一些,所以请于部长几位在海州迎宾馆这里休息一个晚上我还是负担得起的。”
“包主任这说的是哪里话?”陈华东连忙说道:“于部长和范总既然到了这里,那就是我们海东区最尊贵的客人,今天晚上各位尽情地玩,费用的问题,也不需要各位考虑。”
于莉琼不置可否地看了陈华东一眼,没有理会他,而是把俏脸转向包飞扬,开口说道:“包主任,这几天我们在你们海州看了很多地方。从我个人来讲,必须承认这些年来你们内地的变化非常大。但是我个人也有一个笑问题,你们现在所做的事情,是不是对过去的一种背叛?抑或可以说,你们是不是在丢弃过去的一些美好传统?”
背叛这个词显然具有很大的贬义成份,陈华东也发现于莉琼这个女人似乎并不太好打交道,这时候也不该由他来搀和什么,于是非常明智地闭上了嘴巴,只是拿眼睛看着包飞扬,想要看他如何回应。
于莉琼提出来的问题很尖锐。也很敏感,陈华东不敢胡乱搀和,范文华却不同,他可不能看着于莉琼这样刁难包飞扬。毕竟以宏达集团董事长与包飞扬的关系,范文华不能任由于莉琼在这里给包飞扬难堪。
却不想范文华这边来得及要说话,包飞扬那边已经主动接下了于莉琼的这个刁钻的问题。他坦然地一笑,对于莉琼说道:“于部长,我并不这样认为我们对过去有什么背叛,也没有丢弃什么我们华夏美好的传统。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内地确实在改变,但是改变的只是一些事情具体的做法,但是华夏传统的根子从来没有改变过。而我们目前所做的改变,也是为了让内地老百姓都过上富裕美满的生活,而只有让老百姓的生活都富裕起来,才能更好的保持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
“原来是这样,包主任说的真的是很好听。”于莉琼表情淡淡地点了点头。
于莉琼的这句话,配合她的表情,简直就是将她的轻蔑赤裸裸地表现了歘来。
包飞扬知道这个问题争论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论,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于莉琼到海州来的时间有限,只要让她多走多看,她总会明白自己刚才说的绝对不是一番空话。
他伸手阻止想要替他说话的范文华,趁着上菜的功夫,扯了了几句闲话,将刚刚这个并不令人愉快的场面揭了过去。
不料酒宴开始后,刚刚吃了几杯酒,于莉琼那边又开口说道:“包主任,刚刚那个问题我还没有问完。我们假设一下,如果你们口中的那些先烈们都还在,看到今天你们内地的模样,会不会觉得这是对他们的一种背叛,与他们当初流血牺牲的革命宗旨并不一样呢?”
包飞扬放下筷子,表情有些严肃地看了看于莉琼,于莉琼在这样的场合、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提出这样尖锐的问题,非常的不合适。
包飞扬说道:“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就是希望华夏人民推翻压迫、翻身做主,成为国家的主人,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前面的几点,我们做到了,最后的这一点,我们正在努力做,正如太宗爷说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想就算先烈们还在,也一定会认同我们现在的做法。”
于莉琼冷冷地一笑,说道:“他们是不是认同,我不知道。不过我知道的是你们似乎已经将那些先烈都忘记、扔到历史的废纸篓里面了。”
包飞扬不由皱了皱眉头。于莉琼的话越来越难听,也有些不合常规。根据之前的接触,于莉琼虽然性情比较冷淡,但是处理工作的手段却很有力。她往往都是对事不对人,这一点与海州市政府一把手陈玉清有些相似。
现在于莉琼一反常态。不谈考察的情况,反而一再质疑华夏的政策问题,似乎显得非常愤懑,只是她的愤懑从何而来,让包飞扬也是一头雾水。
包飞扬看了于海兰一眼,后者也同样非常疑惑,之前虽然觉得于莉琼有些冷,但还好相处和接待,没想到她竟然会在眼前这样的场合发飙。
范文华也十分意外,联合化工集团让于莉琼担纲考察团的负责人。应该对她的能力十分肯定,可是现在看来,于莉琼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敏感问题,语气当中的质疑非常明显,范文华也想不通她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心里盘算着,是不是让董事长出面去和联合化工集团那边王董事长沟通一下?选于莉琼这么一个女部长到大陆来担任考察团负责人,是不是不太合适啊?
心中盘算着,范文华就打了个哈哈,想把这个话题岔过去。
“于部长,你来海州的时间不还不长。很多东西还来不及了解,我想你一定是误会什么了!”
包飞扬听了范文华的话,突然心中一动。他看了看于莉琼,问道:“于部长。你这两天是不是看到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了?要是你看到什么,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意见,都不妨提出来,哪怕是最严肃的批评也可以,不要憋在心里。只有说出来,我们才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
于莉琼轻轻哼了一声,把俏脸一板,端着茶杯低头喝茶,显然没有兴趣再说什么。
包飞扬绞尽脑汁,也想不通于莉琼为什么是这样的态度,这几天陪同联合化工集团一行人考察的司机和向导依然每天要汇报情况,可是从司机和向导汇报的信息来看,这些天的情况似乎都很正常。于莉琼今天为什么这个态度,包飞扬也找不到原因所在。
“包主任,前两天我们去了你们开发区的新滩,听说那里以前是一片海滩,是人工围海造田堆出来的?”于莉琼的助理孟茜在一旁开口说道。她的脸也冷冷地板着,和于莉琼的表情一模一样。
看来问题就出在新滩那个地方,包飞扬心中思忖道。前两天他还在奇怪,不明白于莉琼等人怎么会在新滩那边花费了一整天的时间,现在看来,果然是有原因的。不过,让他感到更加纳闷的是,司机和向导人员都没有说于莉琼等人在新滩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那么为什么于莉琼和她的这个女助理现在都板着脸,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做什么?
包飞扬到海州来时间也不短了,前两天还专门找了新滩的材料仔细研读过,自然对新滩的历史了若指掌,他点头回答道:“是的,孟小姐说的不错。新滩是五十年代后期,最早从一九五八年开始围海造田,大概只用了三年时间,就造出那一片陆地。”
孟茜冷冷一笑,又说道:“我听说那里曾经发生过一场非常猛烈的台风,几乎摧毁了整个新滩?”
“是的,那是六十年代末、新滩刚刚全部围田成形后不久。”
包飞扬一边回答,一边若有所思。他看了看孟茜,又看了看于莉琼,没有想到她们竟然也知道新滩三十年前的那场台风灾害。心下就盘算着孟茜这个时候为什么会提起多年之前的一场台风灾害?这个问题和背离华夏优良传统有什么关系吗?(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新滩事件
在望港,甚至在海州的历史上,一九六九年那一次台风都是非常出名的。一九六九年也是华夏遭到台风最多的一年,全年有大大小小十九个台风轮番袭击,多数台风的中心范围在华南,但是江北省沿海有遭受了几次。
其中,风暴最大的那一次袭击前,江北沿海已经有过一轮台风和强降雨,降雨导致江北大地的土壤含水量比较高,导致最大的台风袭击时,土壤吸水的能力下降,很多地方被淹。
而那一次台风来袭,也是海州地区在解放后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共计有数百人身亡,其中损失最大的就是新滩地区。
新滩由于是新围海造地形成的,防台风设施还不够完善,那一次台风几乎是吞没了整个新滩,也就是围海造出来的那一片土地,并带走了几百条生命。
包飞扬知道这一段历史,但是也没有详细了解,毕竟那是过去很久的事情,他也没有时间特别去关注几十年前的一场台风。
他相信于莉琼说他们在背叛过去,肯定是有原因的。包飞扬此前已经在沪城与台湖王家的人接触过,受到宏达集团张家的影响,王家对到海州地区投资的意愿还是比较明显的。虽然王家在公司内部已经开始推行职业经理人的管理,但是在王家具有投资意愿的情况下,于莉琼也不应该毫无理由地想要破坏这样一桩事情。
于莉琼认为他们是在背叛过去、她的助理孟茜又提到新滩的那一次灾难,两者之间应该有一些关联。
不过在这样的场合中,包飞扬当然也不好问得太清楚,而且如果真的有关系,听于莉琼的意思,恐怕还有些敏感,他也只好先将这件事情按下来,孟茜也没有继续往下说,至于于莉琼,依然是一副冷冷淡淡的样子。但是也可以看出她的神情比以前更冷。
陈华东和范文华都努力想要让气氛活跃起来,但是效果一般,包飞扬提到考察的事情,于莉琼也只是淡淡地回应考察很顺利。具体评价要等回去以后讨论决定。
包飞扬知道想要从于莉琼这里打听到情况很困难,也就没有多问。孟茜和另外那名工程师后面的表现倒还算正常,才让桌上的气氛不至于很尴尬。
晚宴结束以后,于莉琼拒绝了在迎宾馆休息一个晚上的邀请,径自带着孟茜和张有光离开。
看着于莉琼等人离开。包飞扬回过头对范文华说道:“范总今天就留在这里休息吧,等会我再介绍几个人给你认识?”
范文华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好啊,不过我先打个电话回去。”
一边说着,范文华一边拿出了手机,到包厢的隔间打起了电话。过了不久,范文华拿着手机走了出来,附在包飞扬耳边低语了了几句话。
包飞扬不由得大吃一惊,本来以为于莉琼只是台湖联合化工集团聘请的职业经理人,没有想到范文华经过一个隐秘的内线打听。才弄明白于莉琼还是联合化工集团董事长王家诚秘而不宣的孙媳妇,对联合化工集团的投资事务有着举足轻重的决定权。
“那我先去泡泡温泉。”范文华把这个刚打听出来的非常重要的消息告诉包飞扬之后,知趣地留出了空间,让包飞扬用来商量对策。
陈华东安排人领范文华和他的助理到后面泡温泉,又将包飞扬等人请到一间茶室里坐下,陈华东本来也想就此提出告辞,不过被包飞扬拦了下来:“陈区长,你是老海州了,不如也帮我参详参详。”
“是为了新滩的事情?”陈华东回头看了看包飞扬,也就留了下来。“于主任和颜主任对当年的新滩发生的事情大概也不是很清楚吧?”
于海兰和颜宝笙都摇了摇头,虽然他们在临港经济开发区工作的时间比较长,但是望港乡划入临港经济开发区的时间也只有两三年,他们对望港乡的了解并不多。
“听说吴秘书是望港人。应该会比较清楚吧?”陈华东的目光又移向吴超,因为要和包飞扬打好关系,陈华东对包飞扬身边的人都下过很大功夫,自然明白包飞扬秘书吴超的底细。
包飞扬也笑了起来,自己真的是关心则乱,怎么就忘记了。秘书吴超就是望港乡人呢?
“包主任,”吴超把自己脑海里关于当年新滩台风灾害的情况整理了一下,对包飞扬说道:“我听家里的老人说过一点情况,一九六九年那场最大的台风要来的时候,新滩的防潮防洪设施刚刚落成,据说是按照五十年一遇标准建设的,但是那次的台风达到了百年一遇的级别,最后新建的海堤没有守住,当时在灾难中牺牲的军人和百姓高达两三百人,在海州乃至江北省的历史上,都非常罕见。”
包飞扬点了点头说道:“这个情况我倒是知道,刚刚于部长提到我们忘记了先烈,她的助理孟茜又提到了新滩,是不是和多年前新滩这场台风灾害事件中牺牲的军人和百姓有关?关于这点,你还了解什么情况?”
吴超跟随包飞扬这段时间,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官场新丁,他看了看陈华东,犹豫着说道:“我家在望港西部,跟新滩不在一起,后来在镇上工作,去过新滩很多次,不过也确实没有听说新滩有这个事件的纪念馆或者纪念碑,大家在提到当年那场台风天灾害的时候,也只是感到悲怆和遗憾。有关当年新滩围垦的传说很多,对于当年抗击台风的事情倒是谈得很少,似乎也很少听说有谁谁曾经经历过当年新滩的事情。”
吴超今年二十多岁,是七十二年出生的,比包飞扬只大一岁,从他开始懂事,大陆已经推行改革开放,他们这一代人对六十年代的事情并不是非常的关切,吴超并没有特别关注过新滩那场台风灾害,这时候包飞扬问起来,他能回答出来的东西也确实有限。
陈华东看到吴超知道的并不多,便转身坐了下来。从身上掏出香烟,给包飞扬发了一根:“那场灾害发生的时间距离现在太久,吴秘书不知道也应该正常,我恰好知道一点。大概也能猜到刚刚联合化工集团的于部长为什么那样说。”
“哦?”包飞扬一脸征询地望着陈华东。
“我的想法跟包主任刚刚提到的差不多,于部长既然去过新滩,刚才又跟我们说什么忘了过去,背叛先烈什么的,会不会和新滩8。19事件当中牺牲的人员有关?”陈华东点燃香烟。深深地吸了一口:“那是将近三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我还在市里读小学,我爷爷是老红军,经常跟我提到新滩的事情。”
包飞扬点了点头,他的家庭出身让他对那个时代的历史拥有比常人更多的了解。当然由于一些特殊情况,也就是比常人多,却不敢说真的了解那个时候的真实情况。听到陈华东讲述当年的情况,他也不由感到一股浓浓的历史沧桑感。
陈华东继续说道:“当时新滩精神提的很多,有种说法叫东北有北大荒,咱们江北有新滩。而且新滩是在大海中硬生生堆一块土地出来,是真真切切的移山填海,与天斗与地斗,我记得当时还有一首歌。”
“尤其是当新滩种的地收获以后,收获的稻米还曾经直接送到了京城,本来填海的土地咸性大,不适合种庄稼。通常要三五年时间,通过养鱼、种植耐咸的咸草,将咸性吸收以后,才能够种水稻。不过当时据说是采用了引淡水冲咸。还有浅插避咸的做法,当年就插上了秧,而且亩产达到九百多斤,将近一千斤。这个成绩随着收获的稻米送到京城以后。新滩很快就被竖为典型,有人将新滩与北大荒相比,还有人将新滩比作当年红军开垦南泥湾。”
陈华东说的很简单,当年很多事情都是禁忌,一不小心就可能触及敏感的问题。包飞扬等人也都沉默地认真听着,没有轻易发表任何看法。
陈华东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新滩最初是军队农场,一九六八年的时候,上面指示高校毕业生到农场锻炼,一九六八年下半年到一九六九年上半年,陆陆续续有来自海州、徐城、凤湖,甚至沪城的大学毕业生来到新滩,最多的时候有将近五百名毕业生。”
“一九六九年是我国台风最多的一年,前后十几个台风轮番来袭,当时新滩已经初步构建起防台风的海堤,前几次台风来袭也没有给新滩造成太大的损失。不过当年八二一台风是紧跟着前一次台风而来,台风的烈度也远比预想中的更大,结果就造成了溃堤,负责守堤的军队和大学生牺牲一百多人,整个海州地区因台风造成死亡也不过近两百人,新滩占了大多数。”
陈华东表情凝重帝摇了摇头,在和平年代,一下子死这么多人,确实是非常罕见的。而且这只是公开的数据,实际死亡人数也许会更多。
“我记得当时有一些慰问和表彰活动,但是对牺牲人数和损失提到的很少,我也是后来听我爷爷说的。以后也没有听说过对新滩八二一事件有什么纪念活动,直到我参加工作以后,才了解到一些情况,据说当年有人认为新滩八二一事件之所以死那么多人,与当时有关领导对灾害估计不足,忽视了强台风、暴风雨和大海潮长时间袭击的后果,不适当地提出了人在大堤在的口号,不但没有使灾害减少到最少限度,反而因为没有及时进行财产人员的转移,使国家遭受了巨大损失。”
陈华东说道:“虽然当时并没有因此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但是对有关人员的嘉奖、对牺牲人员的追认等工作似乎也因此停顿下来,至少从后来的文件当中,并没有看到对八二一牺牲人员的公开追认,甚至有人因此而不断上访。”
陈华东非常简明扼要地将他知道的情况娓娓道来,有些话他并没有明说,不过对于对那个时代的情况多少都有些了解的包飞扬等人来说,他们大概也能够想到其中的曲折。
那个年代斗争比较激烈,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有争议和斗争是很正常的事情。而那些死难者的家属,同样成份各异,种种原因纠缠在一起,就造成了对八二一事件当中牺牲人员的烈士追认工作出现变故。
于莉琼应该就是知道这件事,所以才会说出他们淡忘历史、背叛传统的话,只是内情的复杂,远非淡忘和背叛能够解释。
当年的事情,其中的是是非非也不是包飞扬等人能够轻言,于海兰想了想说道:“我就是感觉很奇怪,联合化工集团的于部长为什么对这件事特别在意呢?要知道,她可是台湖人啊!”
“于部长应该三十岁左右,差不多就是一九六九年前后出生的。”包飞扬沉吟了一下,说出自己一个猜测。于莉琼的态度确实有些奇怪,以她台湖人的身份和立场来说,没有理由特地关注这样一件事,更没有理由公开展现她的态度,除非她和这件事情有关。
包飞扬并没有将话说透,但是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于海兰点了点头说道:“我再想办法跟孟助理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了解到更具体的情况。”
“嗯,向导那边你也问一下。”包飞扬说道。
于海兰连忙点了点头:“好的,我马上就去问。”
包飞扬又对陈华东说道:“陈区长,这件事可能还要麻烦你,我想详细了解一下新滩当年的事情,海州应该还有对这件事比较了解的人吧?”
“嗯,当年的亲历者,军人和学生大多来自四面八方,但也有人在海州定居下来,海州棋院的副院长戴晋荣就是当年的幸存者之一,他曾经做过海州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他应该知道不少情况。”陈华东想了想,说道。
包飞扬点了点头,将戴晋荣的名字记了下来,戴晋荣如果确实是当年那批大学毕业生,今年应该五十二三岁的样子,他既然做过海州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应该已经做到正处级,按理说不至于这么早就退居二线,其中想来又有什么故事。(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高档社区计划
包飞扬没有多问,站起来邀请陈华东一起到后面去见范文华。
“宏达集团集团将会在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投资,虽然前期只有一个外设装配车间,但是很快就会扩大规模。电子行业对人才的要求非常高,宏达集团也希望招募更多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加盟。”包飞扬一边走,一边对陈华东说道:“海州几所高校能够为宏达集团提供部分符合要求的技术人员,但是按照宏达集团的规划,这肯定是不够的,宏达集团想要吸引更多的人才加盟,除了薪酬,也要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包飞扬笑了笑,说道:“一味提高薪酬的成本太高,海州的地理位置和城市发展并不能够提供足够的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就成为最为重要的一点。”
“你的意思是说,宏达集团有可能在海东、或者说黄金海岸这里投资建一处高档社区?”陈华东闻弦歌而知雅意,马上有些振奋地问道。
包飞扬摇了摇头说道:“当前东南亚金融风暴来袭,台湖虽然暂时还没有受到影响,宏达集团在东南亚的一些产业却也遭到了损失。而且在这样的金融形势下,宏达集团不太可能在物业方面作大规模的投资,这毕竟不是他们的主业。”
“不过随着进驻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外商越来越多,这样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如果有宏达集团出面的话,我想肯定会有更多三资企业提出这方面的需求。”包飞扬笑了笑,对陈华东说道:“就是还要麻烦海东区这边规划一下要怎么开发,并且推进这方面的开发进度。”
“哈哈,包主任你客气了。”陈华东连忙笑着说道:“你这是在帮我们的忙,我们现在正愁黄金海岸这边开发不起来呢!”
海东区一直想要开发黄金海岸,但是在海州这样一个省内二线城市想要搞高端景区与社区开发,招商引资的难度非常大。要不是包飞扬引荐。海东区在海滨浴场和星级酒店的项目上都很难取得突破,更不用说难度更大的黄金海岸整体开发。
这一次包飞扬虽然没有给海东带来投资商,但是正如包飞扬所说的那样,如果真有需求的话。再去找投资的难度并不大,尤其是在物业开发领域,在项目启动推进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开始卖楼花,筹集后续的建设资金。在特殊时期。甚至出现过还没有立项就开始收订金的情况。只要有足够的需求,海东区甚至可以以区政府背书,筹划黄金海岸的开发。
包飞扬这么尽力帮助海东区筹划,除了从大局考虑,临港经济开发区的投资商也确实有这方面的需要,如果黄金海岸的高档社区能够成形,对于临港经济开发区以后的招商引资工作来说,也是一个有利条件。
范文华听说包飞扬和陈华东来了,便离开了温泉,披着宽松的衣服邀请他们一起喝茶。
“包主任啊。你们来得有点快,我还没有泡尽兴呢!这里的温泉太好了,一点都不属于台湖的高档温泉啊。”范文华笑着说道。
包飞扬笑了笑:“没关系,范总以后可以常来。”
“对!以后范总就是海州迎宾馆的钻石VIP至尊客户了!”陈华东立刻把早已经准备好的海州迎宾馆钻石VIP卡双手捧出。他本来准备了两张钻石vip卡,没有想到于莉琼会如此不给面子提前离去。
“那就多谢陈区长了!”范文华也不客气,大大方方的把钻石vip卡收了起来,冲包飞扬耸了耸肩,说道:“包主任啊,我们之间有什么事情就不用藏着掖着了,刚刚在车上你的话还没有说完。现在总可以告诉我你的目的了吧?”
包飞扬抿了一口茶,这里的茶不知道是不是陈华东特意准备的,茶香怡人、入口甘甜,显然是上品。
“呵呵。”他笑了笑,对范文华说道:“范总,那我就直说了。”
“快说快说!和我还有什么好客气的!”范文华不耐烦地挥手道。
“你们张董事长他们信任我,所以决定来海州投资,临港经济开发区那边,经过仔细严密的工作。初步的规划稿已经出来,我们也一定会尽力为大家创造生产经营的良好条件。”包飞扬说道:“不过,海州的一些劣势还是很明显的,比如产业基础薄弱,造成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资源的欠缺,如何招揽人才,那是你们企业的事情,但是如何让人才愿意到海州来,并且能够安心地留在海州,则是我们地方政府需要努力的。”
说到这里,包飞扬停顿了一下,用手指了指窗外,“海州不是沪城、燕京,商业气氛没有那么浓,繁华程度远远不及。即使黄金海岸这么好的风景和设施,人气如何,相信范总也一路上也看到了。不过我觉得,商业可以发展,三五年内,我们至少可以做到日常在沪城能够买到的,在我们海州也能够买到。而且我们海州也有自身的优势,人口密度没有那么大,环境会更加宜居,我们应该将这一点发扬光大。”
“所以呢?”范文华抿了一口茶水,饶有兴趣地看着包飞扬,等待他揭开谜底。
包飞扬说道:“所以我们计划在海东区打造一个真正的黄金海岸,为广大投资商,为那些到海州工作的中高级人才服务。”
“有点意思,说说你们具体的计划。”范文华问道,他现在已经明白包飞扬的大致想法。要说繁华,海州确实没有办法跟沪城、燕京相比,但是所谓的繁华无非就是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海州可以重点打造这样一个集休闲娱乐和居住为一体的高档综合性社区,以最大程度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