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青云-第3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包飞扬脸色铁青地点了点头,他知道陈文斌为什么惊讶,因为霍迎才的举动与他平时所强调的工作方式完全不一样,这简直就不像一个国家干部,反而像一个土匪恶霸。



  当然,包飞扬也知道基层的工作不容易,单纯使用“文明”的办法不一定会有作用,但是像霍迎才如此粗暴的做法还是超越了他的底线,这简直就是故意激化矛盾。



  其实在这个时代,群众的工作还是比较容易做的,只要补偿到位,很少会出现钉子户。不像日后拆迁变得普遍以后,等着拆迁机会就想要捞一笔的大有人在。



  不知道是被霍迎才的话吓到了,还是看到他身边出现的那几个警察,人群明显静了一下,但很快有人站出来大声说道:“我们又没有犯法,凭什么抓我们?”



  “就是啊,拆迁费还没有给我们,这些土地就还是我们的,我们来自己家里看一看,还能不让啊!”



  “我们就是要让市长和省长知道,让他们知道你们这些当官的黑了我们的钱,要怕的也是你们……”



  “说什么呢,你们都说什么呢。谁黑你们的钱了?”霍迎才顿时有些气急败坏地大声叫道。



  “就是你们,报纸上都已经将拆迁补偿的标准登出来了,可是发到我们手上的钱只有一半,还有的钱肯定被你们这些当官的黑到自己腰包里面去了。”有人大声说道。



  为了确保补偿金发放的公开透明。杜绝一些不合理情况的发生,包飞扬特地要求宣传部门将拆迁补偿标准公开发布,并在报纸上刊登,这次应该就是有人在报纸上看到相关的消息,发现他们实际拿到手上的数字不对。消息传开以后,大家才会要求政府补发剩下来的那部分。



  “吆,你们还知道看报纸,那你们有没有看到过省里关于拆迁补偿的规定?省里规定,因为公共设施建设需要,政府可以提取补偿金用于公共设施建设,你们也不想一想,就你们那些破烂的房子,凭什么拿到那么高的拆迁补偿?因为补偿金当中还包括了其他的钱,只是为了方便计算。放在了一起而已。”霍迎才大声说道。



  “你们都摸着良心想一想,你们这次拿到的补偿金,是不是比以往多?不要说你们,就算是镇上的房子拆迁,也没有谁拿过这么高的拆迁征地补偿吧?”



  听到霍迎才这样说,村民们的气势顿时弱了很多,他们相互看了看,都有些犹豫。



  包飞扬脸色却沉了下来!



  这一次包飞扬对拆迁补偿和安置工作的要求比较严格,与以往相比,补偿标准确实有所提高。实际上市里的补偿标准是一样的。只不过在具体执行的时候,会出现各种克扣和拖延,包飞扬要求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一定要将补偿金都落实到每一个村民的头上。可是现在看来,有些他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霍迎才说的情况确实存在,基层这样做的理由也很充分,在省、市关于拆迁补偿费用的规定当中,确实存在地方政府和集体组织可以从中提取部分补偿金用于公共建设的条款。这种做法一般针对的是农村集体土地的征收补偿。房屋拆迁补偿一般按照房屋的价值和重置成本等计算,和土地的补偿标准也不一样。



  但是从村民们反映的情况来看,很可能连房屋的拆迁补偿也被克扣了,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极端恶劣。



  而且就算是要从集体土地的征用补偿中提取公共建设基金,其前提也是经过全体村民的讨论同意,提取不超过百分之二十的补偿金,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恐怕也没有经过这个程序,扣发的数字也远远超出百分之二十的底线。



  霍迎才依旧没有注意到站在人群后面的包飞扬,他见村民们露出畏缩的态度,显然是自己刚才那番话起了作用,一时间对自己的表现非常满意,他微微扬起下巴,挺了挺大肚腩,左手叉到腰间,伸手往众人身上点了点:“你们要知足,有句老话说得好,知足常乐。你们的房子拆了,政府给你们建,地征用了,政府给你们补偿,你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你们以前在海上打渔,一年到头日晒雨淋,能够挣多少钱,一次性得到这么多补偿,你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你们再看看这里,这里将建成全省最大的造船基地,现在才刚刚开工建设,就有不少人在工地上找到活干了,以后你们甚至还有机会进入船厂上班的机会,每个月领工资,就算年纪大了,上不了班那也没有关系,船厂那么大,那么多人,你们在门口摆个小摊,卖个茶叶蛋,一天的收入也比你们在海上漂一回强得多吧?”霍迎才眯起眼睛,看着眼前这些因为经常被日头照、海风吹得脸膛黝黑的村民,脸上的表情愈发从容:“你们在这里闹,要是真闹得工程停工,对你们有什么好处?不要说政府不会容许你们这么干,要是真的出了问题,第一个不答应的就是海州的人民,就是田湾的百姓,因为你们断了他们的财路。”



  “你们这位副主任,口才倒是蛮好的。”陈文斌笑了笑,对包飞扬说道,他已经弄清楚了霍迎才的身份。



  包飞扬摇了摇头,霍迎才的口才是很好,威逼利诱那一套手段也运用得很纯熟,在他的手段面前,这些村民几乎被玩于鼓掌之间。



  “现在你们都给我回去,过段时间,船厂就要招工,还要招商,今天我就将话撂在这里,你们以后也不要怨我没有提醒,但凡是那些不支持政府工作,甚至对项目带有敌意,存在破坏行为的人,船厂是不可能用的,连进入厂区做生意都不可以。”霍迎才大声说道。



  “不能吧,连做生意都不让啊!”听到霍迎才这样说,村民们顿时都慌了,其实能不能进船厂上班,他们倒是不在乎,毕竟他们的年纪都不小了,以前也没有上过班,都不一定能够习惯工厂按时上班和各种管理要求。但是他们不在乎,也要为他们的子女考虑,有不少人家的子女正是刚刚参加工作,或者即将要参加工作的年龄,甚至有人家的子女正在家里待业,能到合资船厂上班,这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事情,要是就为了争一点本来希望就不大的拆迁费,却丢掉了一只铁饭碗,显然并不划算。以后让家里的子女知道,恐怕也会闹翻天。



  当即就有人说道:“要不,咱还是先回去合计合计?”



  也有人并不甘心,但是很明显大部分人的想法已经动摇,霍迎才看到这个情况,决定趁热打铁,他大声说道:“好了,我现在开始计时,我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三分钟以后,还站在这里不走的人,就别怪政府不客气了……”



  霍迎才的话还没有说完,人群就开始骚动起来,有人生怕被记入政府的黑名单,转身招呼着同伴就要离开:“咱们还是先回去吧!”



  霍迎才的脸上露出胜利的笑容,可是还没有等他的说完,在他的视线当中,突然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包、包主任,你怎么会在这里?”霍迎才看到包飞扬,顿时愣在那里,脸色变得煞白!



  刚刚包飞扬被挡在人群后面,霍迎才并没有看到,人群松动以后,这才将包飞扬露了出来,并正好被霍迎才看到。



  包飞扬本来并没有打算在这里就介入事情的处理,毕竟他对这件事的具体情况还没有查清楚,不能够贸然表态,还想再观察观察情况再说。



  这时候,那些准备离去的的村民们听到霍迎才那句话,顺着霍迎才的目光向后面看过来,突然有人瞪大眼睛叫了起来:“包、包主任……”



  “包主任,你是开发区管委会的包主任对不对?”一个看着发须花白的村民显得非常激动,他推开挡在身前的人,大步走到包飞扬面前。



  包飞扬看着老人热切的目光,沉稳地点了点头道:“对,我就是包飞扬,老人家你好。”



  包飞扬伸出手,老人连忙伸出双手,激动地抓住包飞扬的手掌:“包、包主任你好,你好,上次在开发区种子公司,我看到过你。”(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主任的威力
  临港经济开发区并没有电视台,包飞扬也不喜欢开会,所以即便是在开发区,知道他长什么样子的人并不多。有时候他到下面,很多人跟他面对面也认不出来,毕竟包飞扬看起来非常年轻,很少会有人觉得这么年轻的一个人会是开发区管委会的一把手。



  不过这个老人正好看到过包飞扬,他在开发区种子公司看到过包飞扬,很可能就是那一次望港乡、五滩乡近万亩小麦绝收,很多农民到种子公司要说法的那一次。当时包飞扬接到消息赶到种子公司,当着现场农民的面做出保证,方才化解了当时紧张的局面。



  后来经过努力,小麦绝收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受灾农民均得到合理的补偿,补偿标准远超出他们的预想,大家对这个结果都非常满意。虽然包飞扬后来没有再直接过问这件事,但是很多村民还是将他们能够获得补偿都看成是包飞扬的功劳,就连包飞扬也不清楚,他现在在望港和五滩这两个乡的官声非常好。



  “包主任啊,你能不能告诉我们,刚刚那位霍主任的说的话到底是不是真的?政府扣我们的钱,真是为了建公共设施,不是被个别人贪污掉了?”老人抓着包飞扬的手掌,有些激动地说道:“要真是建公共设施,咱也认了。咱知道包主任您是真心为了咱老百姓,说话也算数,您说的咱就信。”



  看到老人拽着包飞扬这样说话,一些不认识包飞扬的村民顿时议论纷纷:“陈老伯这是怎么了,为什么要拉着这个年轻人?”



  还有人担心耽误了时间:“咱们是不是快点走啊,三分钟很快就到了。”



  “没关系的吧,你看这个姓霍的都不说话了呢!”



  听到老人这样说,包飞扬心情十分复杂,华夏的老百姓就是这样淳朴,你只要为他们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他们就会一直记着你。想到这里,他就更不能随意敷衍了。他想了想说道:“老人家,既然你知道我,那我的态度还是和上次一样,这件事的具体情况我还不清楚。但是我一定会查清楚,不管钱是不是被贪污掉了,我都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霍主任,这个补偿费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扣下这么多?”包飞扬出面。没有费什么口舌,村民们就非常配合地离开了施工工地,看到大家对自己这么信任,包飞扬更加决定要将这件事情查清楚,给大家一个交代。



  霍迎才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包飞扬的脸色,嘴上解释道:“主任,这一次征地补偿的标准比较高,按照市里有关拆迁的文件精神,以及主任您的指示,我们提出了几种补偿金发放方式。具体方案也曾经让您看过,您还在上面签字了。”



  包飞扬转过头看了霍迎才一眼:“是的,我看到过,不过我也特别强调了,不管是采取哪一种拆迁费的发放方式,都必须要尊重村民们自己的意见,如果村民们自己要求全部发放,那就必须全部发放,政府不是家长,这些村民们都是成年人;也都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需要、我们也不能够帮他们管着拆迁补偿款,就哪怕是一个赌鬼,拿到拆迁补偿款就会去赌掉,至少在开发区管委会这一层级上。我们没有权力以这个为借口阻止拆迁费的足额发放。”



  霍迎才提到的几种补偿金发放方式主要是指一次性发放和定期发放,这两种方式在征地补偿当中都比较常见,顾名思义,前者就是将补偿金一次性发放到老百姓的手中,这也是常规做法。



  但是在实践中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农民的土地被征用以后。失地农民实际上也就失去了赖以谋生的土地,有的人种了几十年地,让他干别的他也不会,就算政府想办法,有的人也会因为不适应而丢掉工作,更何况基层政府往往没有精力和能力帮助他们都找到合适的工作。很多人拿到钱以后,给自己买房、买大件,将钱都花掉了,然后又因为失去收入来源,陷入穷困。



  在农村,因为征地而陷入穷困的农民并不少。



  后来就出现了定期发放这种形式,也就是说补偿金不会一次性发放到被征地农民的手上,而是定期发放,比如按照田亩数,每亩每年发放一千块钱,然后发十年,这样农民不至于拿到钱就挥霍掉,至少在未来十年,每年都有钱拿,可以保证生计不受影响。



  采用这种长期发放的模式,发放总额将会被一次性发放要多,毕竟要考虑利息和通货膨胀。这种方式政府减少了一次性资金支出,可以将宝贵的资金用在其他方面,而农民也避免了拿到钱用掉以后生活陷入困顿的窘境,似乎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不过包飞扬对这种方式并不是非常认可,因为现在的地方政府大多不具备投资理财的能力,钱放在政府手上,很快就被花掉。如果是用在公共建设上,那还说得过去,问题是一些政府官员花钱得时候和那些拿到补偿金就开始挥霍的村民差不多,花钱的时候也会大手大脚,没有节制,毕竟这不是自己的钱。



  更何况公款吃喝、大吃大喝这样的风气也越来越严重,钱放在这样的官员手上,还不如让老百姓自己得到实惠。



  另外就是通货膨胀,华夏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经济高速增长,其实物价也会不可避免地上涨,造成货币的贬值。人们最直观的一个感受就是十年前一个月生活费大概几十块钱就够了,现在一个月起码要两百块,再过十年,可能就要六七百块钱,从这个角度来说,村民选择长期领取补偿金就未必划算。



  为此,包飞扬提出来第三种方式,那就是村民可以将他们的补偿金拿出来投资,投资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村集体和乡政府可以在得到村民同意的情况下,利用补偿金创办集体企业,这种集体企业和过去那种村办和乡镇集体企业不同,以前那种村办和乡镇企业的产权是虚置的。八九十年代我国集体经济的发展很快。但是真正因为集体经济而实现普通集体成员致富的很少,因为这些集体经济大多可以归结为村办、乡镇办企业,产权是虚置的,普通的集体成员并不能够获得企业发展的红利。



  当然。也有如华西、旗忠等村集体因为集体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全体成员共同致富的目标。但是更多的集体企业发展起来以后,并没有给集体成员发放红利,并且后来大多都私有化了,还留下很多历史遗留问题。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所谓的村办企业虽然是以集体名义办的,但是普通的村民作为集体成员并没有参与到当中去,没有参与投资,没有参与决策,也没有参与管理,就算是在企业里工作,和普通的工人也并没有什么区别。这些集体企业能够发展起来,与企业的经营者有很大的关系。



  而包飞扬提出来的这种新的集体企业模式,前提就是产权很明确,就是属于这些拿钱出来的村民的。企业发展起来以后,必须要同村民们一起分享红利。



  当时在会上包飞扬还提出来,采用这种方式截留村民的补偿金,必须首先得到大部分村民的同意,并且最后形成具体方案还要报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审核,一定要杜绝那种拿了老百姓的钱,却造成挥霍浪费的情况。



  现在霍迎才拿这两件事出来作为挡箭牌,包飞扬暂时还没有掌握具体的情况,只是点了点头对他说道:“这样吧,这件事你让大家都准备一下。明天我还有事,后天大家碰头开个会,管委会、乡里、村里,和这件事有关的人都要来。我们详细讨论一下这个事,我的原则是,不能够让群众有任何反对的意见。”



  ***********************************



  “基层的工作不好做啊!”刚刚包飞扬在和霍迎才对话的时候,并没有回避陈文斌,两人回到车上以后,陈文斌颇为感慨地说道。



  包飞扬示意司机开车。他笑了笑说道:“其实也没有那么难做,机关和企业区别最大的一点就是地方太大了,对很多事情的控制不如企业那么直接,而且责权利的结合也没有企业那么紧密,所以大家都是在做别人的事情,如果每个人都认真负责,都按照规矩来,那事情就好办多了。最怕的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陈文斌点了点头,他虽然没有基层政府的工作经验,但是作为江北省船舶工业总公司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管理者,陈文斌并不缺少这方面的眼界,他也看出霍迎才确实有些拿政策当挡箭牌的意思,至少他们是曲解了政策的最初目的。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可谓是深得华夏官场的精髓,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都不免要受到影响,就算是包飞扬,也不能够例外。



  比如田湾的开发,要将田湾打造成为海州的重化工业基地,按照政策是必须要报省里批复的,如果按照海州规划中的那个规模,那必须得到国家计委的批复,但是海州显然也没有这样做,他们将整个田湾划出船舶工业园区、炼化工业园区等几个板块,一个一个拿到省里批,自然就更容易通过。



  就算是这样,在省里对田湾船舶工业园区还没有批复的时候,田湾的拆迁征地工作都已经完成,并且开始前期的土地平整和三通一平工程。这当然也不能责怪临港经济开发区故意违规,实在是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效率不高,要是真的什么都按照规定来,等到所有的审批手续都办好了,大概黄花菜真的凉了。



  临港经济开发区既然是这样做的,那么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下发的政策和决定到了下面,也面临这样的情况,所以就连太祖老人家当年也会说他的指令只在燕京城的范围内有效。归根到底,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个老传统在作祟。



  地方上是这样,其实企业的情况也差不多,江北省船舶工业总公司的情况就好不到哪里去,总公司的政策到了下面,真正能够贯彻到位的,微乎其微。



  陈文斌心想,包飞扬面对这种情况,大概也会感到无能为力,不要说包飞扬,就算是海州市委书记薛绍华在这里,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毕竟下面总是能够找到一些看似合理的说辞,而很多工作都需要基层的配合。



  “吴超,这件事的真实情况,你了解多少?”包飞扬突然开口问道。



  吴超有些羞愧地挠了挠头:“主任,这段时间我一直跟着您到处跑,确实没有听到多少关于这方面的情况,我只听说望港乡是成立了几家公司,大家的热情挺高的。”



  “光有热情能够办成什么事?”包飞扬不满地说了一句,虽然他还没有了解更具体的情况,可是听说望港乡这就成立好几家公司了,就知道很不靠谱,完全就是一窝蜂地乱上,根本没有经过认真的调研与分析,办企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经常会出现亏损。望港乡竟然如此轻率,简直就是不拿老百姓的钱当钱,胡闹。



  包飞扬转过头对陈文斌说道:“陈总,看来这件事我必须要马上处理,恐怕就不能够陪你继续考察了。要不这样,我给于主任打个电话,让她陪你?”



  陈文斌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不用了,这边我也看得差不多了,要是包主任你不反对,我倒是想临时客串一下你的跟班,学习一下你们地方上是怎么解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种情况。”



  “陈总你这是要考我啊!”包飞扬笑了笑:“既然陈总你想看,那就跟我们一起吧,不过这毕竟是家丑,陈总可不能帮我们到处宣扬。”(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陈文斌的算盘
  通常来说,陈文斌提出来的这个要求有些过份,陈文斌也只是随口一说,试探一下,没想到包飞扬真的会答应,他也不明白包飞扬为什么会答应,或许这也算包飞扬想要说服他和江北省船舶工业总公司的一种方法?



  包飞扬既然答应,陈文斌自然不会这个时候再退却,他笑了笑道:“这个你可以放心,我陈文斌好歹也是个副厅级干部,不会像长舌妇一样,乱嚼舌根。”



  包飞扬答应让陈文斌一起去,当然也不会在意陈文斌会不会将他看到的事情都说出去,当即就让司机驱车前往五滩乡街镇。



  田湾这一带原来属于五滩乡,也是后来才划入开发区的,开发区原本的发展重心在云山、西山一线以北、连接海州老城与主港区之间的那片平地上,薛绍华上任以后,一心想要打造海州的重化工业,才将山南一带岸线资源更好的五滩和望港划入了开发区。这两个乡原本也属于冠东县,划出来以后,冠东县的县域就已经全部压缩到墟沟河以南。



  五滩乡之所以叫作五滩乡,就是因为海岸线上分布着一连串的海滩,其中有五处比较大的海滩,田湾海滩也是其中之一。



  由于开发区管委会设在老开发区,距离五滩乡比较远,包飞扬也有意加快五滩这边的发展,所以将船舶工业园区的筹备机构,以及后勤调度、支持等都放在五滩乡街镇上,这里距离田湾的距离近,也有一定的商业和服务业基础。



  快要到镇上的时候,吴超接了一个电话,刚刚听了两句,他的脸色立刻就变了,连忙捂着话筒,转过头对和陈文斌一起坐在后排的包飞扬说道:“主任,是刚才那些村民打过来的电话,好像说他们有人让派出所给抓起来了。”



  包飞扬不由皱起眉头。伸手接过电话,电话那边的人正在焦急地说着什么,包飞扬果断地道:“我是管委会主任包飞扬,你不要着急。慢慢说,现在你告诉我,你们在哪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真的是包主任吗?”听到包飞扬的声音,对方显然愣了一下,有些犹豫地问道。



  “我就是包飞扬!有什么事情;尽管说!”包飞扬声音不高。但是非常坚定。



  刚刚在田湾,包飞扬让吴超将电话号码留给那些村民,让村民们有事情拨打这个号码就可以找到他。村民们本来也没有想到会真的打这个电话,可是没有想到他们刚刚回到村里,派出所就过来抓了几个村民,他们在六神无主之下,试着拨打了包飞扬留下的这个号码,却没想到真的有人接电话,而且真的找到了包飞扬。



  其实包飞扬也没有想到村民们这么快就会有事情打电话找自己,所以更加想要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打电话的村民旁边显然还有其他人。包飞扬听到一阵乱糟糟的议论声,接着刚刚说话的那个声音稳定了一下情绪,接着说道:“包、包主任,我们本来也不想打扰你的……”



  “没关系,我们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党的干部就是人民公仆,这是我的工作,我应该做的。”包飞扬安抚了一下村民的情绪,然后说道:“你别着急,有什么事情慢慢说。你先告诉我你们在哪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听到包飞扬的声音,对方显然又镇定了许多:“包主任,我们在乡里。我们好几个村民都让他们给抓起来了。”



  这些村民本来在田湾,包飞扬做了工作以后,他们就离开了,包飞扬又在现场向霍迎才了解了一些情况,耽误了一点时间,但是这中间相差的时间并不长。村民们大多是骑自行车,包飞扬他们有车,不过路况比较糟糕,车速不快,所以并没有追上这些村民,但估摸他们也是刚刚到乡里。



  “你们不要着急,我已经到五滩乡政府驻地。”包飞扬说道:“你是说,你们刚刚在海滩上的那些村民,有人被抓起来?”



  “是啊!”对方听说包飞扬已经快到了,顿时惊呼了一声,然后飞快地说道:“今天除了我们十几个人去工地那边,还有一批人来乡里要说法,还有人去开发区,我们就是想要让上面知道这件事,幸亏遇到了包主任您,我们回来的路上,就碰到村里的人,说去乡里的人被打了,还有几个人被抓起来了,我们就赶过来救人,结果那些联防队员还有好些个街上的流氓见到我们就打,还说我们袭警,又抓了我们几个人,连刘老伯都被他们抓进去了……”



  这个村民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着急,话说得有些语无伦次,而且说到后面越说越着急。不过包飞扬还是听出了事情的大概轮廓。



  他原本以为是五滩乡专门针对这些人进行的抓捕,原来并不是,五滩乡应该还不知道田湾发生的事情。村民们为了讨要被截留的补偿款,分成了几批,一批去乡里要说法,田湾拆迁办就在五滩乡街道上,另外截留款项的主要就是五滩乡政府,村民们希望将钱要回来,当然要找拆迁办和乡政府。



  其实村民们此前已经找过拆迁办和乡政府很多次,但是都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所以这次村民们又分了两批人,一批人去开发区管委会,一批人到田湾的工地上,一来是想要给乡政府施加压力,管委会是乡政府的上级主管部门,合资项目又涉及到外资,上面肯定很重视,村民们想让乡政府迫于压力,将截留的补偿款发给他们。这些村民也在多次的斗争当中总结出经验教训,找到自认为有用的办法。



  现在还不知道去开发区管委会的那一批人的遭遇,去田湾工地上的这些人几乎就让霍迎才几句威逼利诱的话彻底缴械,要不是霍迎才无意中暴露了包飞扬的身份,村民当中又有人认出包飞扬,他们今天只会无功而返。



  来乡政府这边要钱的那一批村民们遭遇显然要更加惨烈,按照打电话村民的说法,他们应该是遭到了殴打,甚至有人被抓起来了。而且当其余村民们赶来的时候,也让人打了。



  包飞扬让这些人马上到乡政府门口找自己,然后将手机递给吴超:“你马上给审计局的陈家义打个电话。让他马上派人查封涉及到田湾项目征地补偿的账目,对相关账目进行严格审计。”



  看到车已开到五滩乡乡政府门口,包飞扬让司机将车停了一下:“你们和吴超先留在外面,吴超你再给纪工委李书记打个电话。告诉他补偿款被截留的情况,就说我希望他亲自核查一下这方面的问题,回头我再给他打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