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青云-第3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包主任,说到这个,我倒是有一个人推荐,就要看你敢不敢用了。”江北省船舶工业总公司总经理陈文斌来海州考察,听到包飞扬说起这件事,不由笑着对他说道。



  包飞扬马上道:“陈总你说说看,只要他有能力,又愿意来,我有什么不敢用的?”



  “他是不是愿意来,我不敢说,但是他的能力我可以给你打包票。”陈文斌笑了笑道:“大江船舶设计院的张仪铭,剑桥大学船舶工程博士,曾经参与了沪城外侨船厂的建设,现在是大江船舶设计院资料档案处管材料,但是他的学术、能力和经验都足以胜任海州现在的工作要求。”



  包飞扬点了点头:“能够让陈总你认可的人物,在能力上肯定没有问题,只是这个张仪铭既然这么厉害,怎么就到档案处管材料去了?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隐情?”



  陈文斌微微叹了口气说道:“飞扬啊,说起来我挺羡慕你们的,虽然说海州以前在造船工业方面比较差,但也正因为如此,你们才可以自由挥洒,江北省船舶工业总公司虽然参与了合资项目以及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组建,但是省船总想要打破现在的框架,从海州出海依然有很多阻碍,就连我也不知道以后能够走到哪一步。”



  陈文斌感慨着说了几句题外话,摇了摇头继续把话题扯回来说道:“张仪铭在船舶工业界曾经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不过他也跳不出这个框架。就是在外桥船厂的建设期间,他得罪了华夏船舶总公司派出的专家组,那时候的华夏船舶总公司就是造船行业的主管部门,张仪铭回去以后,就被设计院闲置,院里扣着他的档案文件,他就是想要离开设计院,去合资或者私人的船厂都没有办法。”



  说到这里,陈文斌看着包飞扬,压低声音说道:“包主任,这事你知道就行了,不要往外传啊——我听说当时华夏船舶总公司的一位技术权威放出话来,他想让张仪铭看十年的资料,张仪铭就得看十年的资料!”(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田湾考察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田湾考察



  包飞扬对张仪铭这个人并没有什么印象,听陈文斌的意思,张仪铭的技术功底很强,但是张仪铭最强的地方还在于船舶建造工程管理。包飞扬对船舶工业领域的情况并不是非常了解,所以自己也不能够确定张仪铭是不是一直都没有能够走出这件事的阴影,也许正因为如此,自己才会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人的存在?又或者是说由于船舶工业与国防密切相关,张仪铭虽然后来还是摆脱了之前华夏船舶总公司技术权威的影响,但是因为某方面保密的需要,再加上包飞扬自己对这个行业欠缺了解等原因,所以才导致自己没有听说张仪铭这个名字?



  包飞扬自嘲地笑了笑。不管怎么样,从陈文斌叙述的情况中就可以看出,张仪铭的事情没有陈文斌表面上说的那么简单。



  华夏船舶工业总公司是一个巨无霸级别的存在,几乎垄断了国内船舶工业的大半壁江山,直到两年后,中央才对华夏船舶总公司进行改组,将其一分为二,大致是将南方省份的产业整合成为华夏船舶工业集团,北方省份的产业整合为华夏船舶重工集团,分别简称华船集团和华船重工,一起形成了华夏船舶行业的双寡头垄断。



  而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分拆的华夏船舶总公司就是华夏船舶工业领域唯一的巨无霸级存在,虽然在中央推进政企分开以后,现在的华夏船舶总公司已经不再承担行业管理职责,但实际上华夏船舶总公司依然可以在这个行业发号施令,这个行业之内还真没有谁能够明着违抗。



  以陈文斌的身份,自然不可能将这其中的隐秘都说给包飞扬听,他能够告诉包飞扬有张仪铭这样一个人,就已经冒了很大的风险。



  包飞扬自然知道其中的关窍,也没有追问,只要知道张仪铭这个名字。其他方面的事情总是可以想办法打听到的。



  陈文斌这一次是借江北省船舶工业总公司下面的工程公司参与大宙重工合资船厂建设前来海州,并与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商量双方的合作事宜。



  目前大宙重工合资船厂的投资都已经到位,经过初步的勘测以后,临港经济开发区已经将一段大约一千米的岸线划给大宙重工合资船厂。作为合资船厂建厂使用。



  按照几方约定,韩国大宙重工将会排遣一个团队负责船厂的筹建与建设,而公司层面的主要决策管理人员则由大宙重工、唐盛集团等几个股东派遣,包括但不限于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等重要人选。



  基本的土建工程则通过招投标的形式确定,最后中标的还是海州本地几家建筑公司。周边只有望海县中了一个标段。不过一些涉及到船舶工业的专业性工程,海州本地并没有实力完成,合资船厂司虽然也向江北、江南、沪城等省市有实力的工程公司发出了要约,不过响应最热烈,条件最合适的还是江北省船舶工业总公司下属的专业工程队。



  江北省船舶工业总公司除了出资入股,还参与合资船厂的建设,同样的情况也会出现在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身上。不过海州船舶工业集团要完成整合,新厂区的筹建工作没有合资公司快,目前还在勘测设计阶段。



  包飞扬希望江北省船舶工业总公司能够与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合作,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可以提供人员设备。参与合资船厂的工程建设,让江北省船舶工业总公司帮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带一支工程队伍出来。



  陈文斌笑称包飞扬的算盘打得好,不过江北省船舶工业总公司要到海州地区施工,也确实存在很多困难,肯定要利用当地的劳动力,在这一方面来讲,省船舶工业总公司和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双方确实可以在这件事情上互利互惠,实现双赢。



  此外,双方还要就海州船舶造船二厂的建设进行协商,包飞扬希望江北省船舶工业总公司可以支持一些技术骨干。以帮助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完成第二造船厂厂区的建设。



  陈文斌道:“我听说你们在造船二厂要比照沪城大型合资船厂的标准给大家发工资?说实话,我很担心我们派人过来会成为肉包子打狗,有来无回。”



  包飞扬笑了笑说道:“陈总,你刚刚也说了。我们只是参照国内大型合资船厂的标准,也就是说还达不到国内大型合资船厂的标准。你要担心江北省船舶工业总公司的人来了以后不肯回去,怎么就不担心他们跳槽去合资船厂?那些老外在挖人方面一直都不怕花钱。”



  陈文斌苦笑着摇了摇头:“谁说我不担心?去年华远川崎合资船厂开始兴建的时候,江北省船舶工业总公司就有不少人蠢蠢欲动,最后还真的走掉了几个人;这一次省船舶总公司确定要参与海州合资造船厂项目的工程建设,为了谁来谁不来。我们公司内部也是吵翻了天。”



  “不过合资船厂毕竟和国有企业不一样,去了合资船厂也就等于丢掉现在的国有企业员工的身份,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陈文斌说道:“但是你们海州船舶工业集团不一样,海州船舶工业集团也是国企,却还能够开出可以媲美沪城大型合资船厂的待遇,我想肯定会有人选择留下来,不想回去。”



  包飞扬笑了笑说道:“海州船舶工业集团虽然也是国有控股的企业,但是在管理方式上,我们将完全放弃这种模式,所以聘用人员都将参照合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模式,尤其是中高级管理人员,都必须签订聘任合同,约定考核方式,如果考核不合格,那就必须能上能下,从队伍当中剔除。”



  陈文斌对与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合作还是持比较积极的态度,但是在人员派遣方面,他还是显得比较谨慎。双方进行了一些非常详细的约定,以防止江北省船舶工业总公司派过来的技术人员会在派遣任务结束以后,依然想要继续留在海州船舶工业集团。



  包飞扬对陈文斌的谨慎表示理解。并同意进行一系列的约定与限制,不过他最后还是笑着对陈文斌说道:“江北省船舶工业总公司要想不让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流失,唯一的方法就是江北省船舶工业总公司自己发展壮大,否则就算海州船舶工业集团不要人。他们也还是会流失去往其他地方。”



  包飞扬与陈文斌只需要就一些原则上的问题达成一致,并不会参与具体的谈判工作,在几个关键问题上基本谈妥以后,包飞扬邀请陈文斌去看一看规划中的海州船舶工业园区。



  从地图上看,齐鲁半岛像一只伸向海洋的巨大手臂。指向东北方向,从齐鲁半岛开始,海岸线自东北向西南绵延,在海州的青口见底,然后转而向东南延伸,到靖城市滨城县的吴荡口,再稍稍转向南方,但依然是向东南方绵延,一直到大江口。



  狭义上的海州湾主要是指北起虎山岛,南至小阳山这一段海域。海州港就在小阳山北侧,小阳山北面的海上有一座云岛,横在大海中央,挡住波涛,于是与连岛相望的这一段海域就成为天然的避风港口,这也是海州港的主港区。



  临港经济工业园区就在小阳山的南侧,从这里开始,海岸线有个转折,从小阳山到大阳山,然后突然内凹折向西北。大约三四公里以后,再折向东南,形成了一个海岸线在十公里左右的小海湾。



  海州港因为有云山和西山的存在,发展腹地受到限制。老港区主要是沿海岸线,从云山北侧的平地向腹地延伸。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此前的发展重点也是在这一侧,市里是希望将海州老城区与港区之间的这一片过度地带发展起来,这里也确实拥有不错的腹地条件,但是这片平地本身就是冲积平原,在他们北侧的海岸旁也是泥沙冲积的陆地。包括大片盐田,并没有良好的深水岸线,所以这里只能依托海州港,发展食品、纺织、机械等产业,并不是发展重化工业的最优选择。



  按照包飞扬请专家做出来的规划,临港经济开发区的产业规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块,一块就是主港区向西,西至运盐河、北至大港路、南至马山路这一片,将重点发展出口加工产业,从马山路向东南,在云山与西山中间这一片狭长地带,将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出了这一片山谷,就是北起大小阳山的小海湾,当地人称作田湾,这里将重点发展临港重化产业。



  “从这里到墟沟,长达三十多公里的岸线条件都非常不错,条件最好的就是墟沟,还有田湾这一带。”包飞扬指着眼前的海湾对江北省船舶工业总公司的陈文斌说道:“大阳山这一片,就是船舶工业园区,整个园区岸线长约三公里,腹地一到两公里,规划占地面积五平方公里,也就是五百万平方米,可以容纳将近十个华远川崎。年造船能力达到六百万吨。”



  “当然,按照我们的规划,大阳山园区最多也就容纳三到四家华远川崎这种规模的船厂,大宙重工的合资船厂占了一个,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占了一个,还剩下一个,江北省船舶工业总公司现在就可以过来,但是时间长了,我也不能够保证这些岸线资源还能够一直留着。”包飞扬笑着说道。



  陈文斌和包飞扬现在正站在云山临海一面半山腰的五官亭上,从这里看过去,远处与天相接的海面是深蓝色的,愈近愈浅,其中有一道明显的分界线,线的那边是蓝色的,而在线的这边则是黄色的,阳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近岸则是浊浪排空,从海上呼啸而来的海风带着腥味,让人不由心旷神怡。



  陈文斌看着这壮观的海景,也不由生出一股豪情:“六百万吨,你的野心倒是不小。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去年我国大型商船的完工量总共也只有一百六十一万吨,”



  “我说的是这块地的价值。”包飞扬笑了笑说道:“我刚刚也说了,我们大概规划了三到四个华远川崎这样的船厂,实际上三个也就差不多了,总造船能力在一百万吨到两百万吨的样子,剩下来的地方,将发展船舶制造的配套产业,比如船机、仪表器械等等。形成自己的特色。”



  陈文斌点了点头说道:“一百多万吨,倒还算合适,如果海州能够实现这样的产能,差不多也能够达到通城地区造船产业的产能水平了。不过按照去年全国新船成交量两百万吨计算。海州真的形成一百多万吨的生产能量,加上通城的,还有沪城、金州、宁城、粤东等地,是不是在产能上会出现比较大的过剩?这也是我们江北省船舶工业总公司内部争议比较大的关键问题。”



  包飞扬道:“我的看法不同,我认为看船舶市场的容量。不能够只看国内船厂的成交量,世界船舶工业的重心早就转移到亚洲,去年全球商船完工量为两千四百二十万吨,日韩两国占了其中的百分之七十,其中日本船厂完工量超过了一千万吨。从新船成交量来看,去年全球新船成交量达到了两千三百四十万吨,日本达到九百万吨出头,韩国达到六百七十万吨,两国之间还有差距,但是差距正在缩小。韩国赶超日本造船业的势头非常明显。”



  “我认为,世界船舶制造从欧洲向日本、再向韩国转移,以后也会向咱们华夏转移,虽然韩国的船厂还在实现赶超日本的过程当中,但是韩国船厂也已经开始面临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仅仅是去年一年,韩国船厂的综合成本就上升了百分之十左右,其中人工成本上升达到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这个势头并没有明显减缓的迹象。”



  包飞扬说道:“所以我们在进行规划的时候,眼睛不能仅仅盯着国内造船业实现的那两百万吨订单上面。而是要看到全球高达两千万吨的订单,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地区和世界范围内的外贸活动越来越频繁,国际商品流通规模越来越大,世界商船市场的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我想用不了多少年,我国造船业的订单也能达到每年一千万吨以上,考虑到造船的周期,市场空间还是很大的。”



  陈文斌回头看了看包飞扬:“虽然我国这些年在发展外向型的加工产业,以及通过市场换投资、换技术,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集中在轻工领域、劳动密集型产业。船舶制造属于重工业,虽然也拥有劳动密集的特点,但同时也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在这方面,西方国家,包括日韩在内对我们的防范都很紧密。”



  “日本的川崎船业、韩国的三星集团、大宙重工等公司之所以在华夏投资建厂,主要也出于成本导向和市场导向的需要,他们在管理、技术和资本等方面的优势明显,我们要跟日韩的企业争抢市场,恐怕还力有未逮啊!”陈文斌说道。



  包飞扬笑了笑道:“我们连两弹一星都能够造出来,难道船还造不出来?只要我们积极进取,总是能够赶上来的。”



  包飞扬看着远处的海天分界线,心情并不像他说的话那样轻松。陈文斌提到的两个问题,一个是产能过剩,还有一个是技术落后,这两个问题在十几年后,当国内造船业的产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时候,也依然没有解决。



  造船市场与世界经济形势联系紧密,当世界经济形势向好,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的时候,对海洋运输会产生比较大的需求,造船业的订单就会增加。而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订单就会减少,甚至一旦遇到经济危机,一些船东不惜损失定金也要撤掉已经签订了合同的船单。



  这就对造船厂的产能管理提出很高的要求,在市场比较好的时候,要能够合理安排船厂的产能,在约定的时间交付船只;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又要尽可能争取订单,提高船厂的产能。



  华夏的船舶产业始终面临大而不强、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到2012年底,国内船舶工业的产能达到八千万载重吨,当年的产能利用率达到百分之七十五,但是到了2013年,产能的利用率就只有百分之五十出头,下降了百分之二十。



  而在技术方面,华夏又始终没有能够赶上日韩的脚步,虽然我们在产量上超过了日韩,但是日韩的造船业在不断向高端挺进,不断拉开与华夏造船厂的距离。这其中的差距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生产效率相差比较大,十几年后,华夏船厂的人均造船能力还只有日韩船厂人均造船能力的三分之一。另一个则是关键技术领域的空白或者差距,有些关键配套部件必须要通过进口,而在行业发生新的需求变化的时候,比如对环保低能耗的追求,国内船厂因为技术方面的差距,总是没有办法及时跟进。



  …



  临时有急事,今天只能一更五千字,所欠的五千字明天补上。(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拆迁费
  陈文斌虽然不能够像包飞扬那样能够预知华夏船舶工业发展具体脉络,但是作为江北省船舶总公司的掌门人,他显然也能看清楚一些船舶产业未来的走势,所以他才会犹豫,还在考虑继续扩大江北省船舶工业总公司的制造规模是不是可取。



  包飞扬的想法却和陈文斌不一样,他反而认为,越是在国内造船产业产能可能会出现一个爆发性增长的情况下,越是应该锐意进取,否则的江北省船舶工业总公司只能够在国内快速增长的造船产能面前被淹没。他们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迎难而上,用自己的努力来破解这两个难题。



  在云山上看了看田湾的格局,包飞扬与陈文斌又下到海湾进行实地考察,云山山脚与海岸线之间,大约一到三四公里不等宽幅的土地就是发展临港工业的最佳所在。而田湾传统上是一个小渔港,在山上可以看到海面上一艘艘小船,而在山下则能看到一些渔民的房子和码头。



  早在几个月前,田湾这一带已经开始进行征地和拆迁,随着投资的到位,拆迁费已经发下去,这一片地块已经全部拆光,那些打渔为生的渔民已经分别迁往其他渔港。在靠近大阳山的地方,韩国大宙集团与美国唐盛集团投资的合资项目已经开始工程建设,而在相距不远的地方,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厂区也在进行土地整理工作。



  包飞扬这次来,和陈文斌轻车简从,总共只带了三个随行人员,随着临港工业区建设大幕的徐徐拉开,这段时间来海州考察的投资商络绎不绝,工地上的人已经习惯这种三五个人走过来指指点点的情况,习以为常,根本不会过问。当然在韩国大宙集团和美国唐盛集团的合资船厂项目正式开始建设的工地上,主要工地都砌着隔离墙,并拒绝人靠近。



  合资船厂项目由大宙重工主导建设,现场就有大宙重工的工程技术人员,不但对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非常严格,在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要求也非常高,刚开始的时候,承接了工程施工的海州一建还抱怨过按照韩国人的要求,安全施工与文明施工的措施费肯定要大大增加,而且建筑公司的工人三天两头被处罚,也很不满,最后还是市里出面协调,合资方提高了措施费的标准,建筑公司也加强了对员工的教育和说服。



  包飞扬说道:“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海州一建的变化很明显,一建的老总杜广学现在也学乖了,决定将自己手底下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轮番送到合资船厂项目的工地上做事,一建内部称之为轮训。”



  “哈哈,这位杜总的脑筋挺灵活嘛,韩国人那边就没有意见?”陈文斌问道。



  包飞扬笑了笑说道:“韩国人管理还是挺严格的,尤其是一些核心工程,要对施工人员的身份和资格进行审查,甚至最最核心的部分,还会动用他们自己的工程队进行施工,杜广学进行轮换的人员也只能够在外围一些工程上使用,当然就算这些外围工程,韩国人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还是能够得到锻炼。不过如果你想要进去偷师的话,还是尽早打消吧,有些东西啊,咱们还是得自力更生去克服。”



  陈文斌回头看了包飞扬一眼:“我就不信你们没有安排人进去?”



  “嘿嘿。”虽然韩国人的审核很严格,不过这里毕竟是海州,大宙重工方面的人人生地不熟,就算是审核也做不到面面俱到,尤其是在初期,还是存在不少漏洞,让海州船舶工业集团搞到不少资料。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本来就是我们引进外资的重要目的。”



  包飞扬陪陈文斌在合资船厂项目工地的外围看了看,仅仅是从工地的整洁程度上,就可以看出外方要求的严格,陈文斌很是感慨了一番,两个向前走了一段距离,看了看工地上的总体情况以后,就准备离开。



  这时候,包飞扬看到前面工地上聚集了一群人,还有些喧哗,不由感到非常奇怪,韩国人对工地的管理十分严格,应该不会允许工地上出现这种情况才对。



  包飞扬跟陈文斌打了个招呼,准备过去看一下,陈文斌也很好奇,于是两个人一起走了过去。



  包飞扬陪着陈文斌走到近前,发现情况确实不正常,那群人中大概有十几个人是海州当地人的装束,大多数人不怎么说话,只是有时候议论两句,喊两声,而前面几个人正在和几个戴着安全帽的工地上的人在交涉。



  “老伯,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们在干什么?”包飞扬走过去,对以为站在人群后面抽着自卷烟的五十多岁的老人说道。



  老人回头看了包飞扬一眼,颇有些怨气地说道:“干什么?要钱呗!”



  “要钱?要什么钱?”包飞扬问道。



  这时候,旁边一个中年妇女听到声音凑过来说道:“拆迁费,他们来这里建工厂,拆了我们的房子,我们就是来要拆迁费的。”



  包飞扬不由微微皱了皱眉头,田湾大阳山这一带的拆迁工作早就结束了,拆迁费也足额发了下去。为了确保拆迁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拆迁征地补偿到位,是包飞扬也责成纪检部门对拆迁费的发放进行严格监督,根据下面反馈上来的情况,过程应该也很顺利,毕竟现在像开发区这样足额发放拆迁费的并不多,而且大家对自己的家乡能够得到开发,还是很支持的,这个时候也没有那么多的钉子户。



  “大姐,你们怎么过来要拆迁费呢?我听说这一带的拆迁费可以都发过了呢!难道说你们拆迁以后并没有拿到拆迁费?”包飞扬按捺住内心的疑问,问中年妇女道。



  中年妇女摇了摇头道:“拆迁费倒是拿到一些,不过没拿到全部,有一部分钱上面扣下来了,我们是来要被扣下来的那部分钱的,他们凭什么扣我们的钱?”



  听说已经发过拆迁费,包飞扬这才轻轻松了一口气,前段时间他先是为了帮海州船舶工业集团拿到低息贷款,后来又为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筹组到处挖人,在外面的时间比较多,很多工作都安排其他人在负责,包括大阳山这边的拆迁安置,他也没有能够到现场考察,只能通过一些文字材料了解情况。要是拆迁费根本没有发,那问题就严重了。



  当然,现在看来那些汇报材料上的水份还是很大,眼前这些渔民的拆迁补偿问题显然没有安排妥当,听中年妇女的意思,应该是下面并没有将补偿费足额发到他们手上,而是扣下了一部分。



  “乡亲们,这里是外商投资的造船厂的工地,外商已经支付了土地使用费,你们有什么问题,应该去找政府,不要来这里影响施工。”拦着人群的一个戴着安全帽的工地上的人大声说道。



  “这个我们不管,钱没有给我们,这块土地就还是我们的,我们就可以来,大家说对不对?”有人喊道,十几个村民顿时一起响应,虽然在这海天之间这些人显得微不足道,声音稀稀拉拉的也没有什么气势,但是他们出现在这里,问题还是十分严重。



  包飞扬也向刚刚跟他说话的中年妇女问道:“他说的也有道理啊,你们怎么不去找政府?”



  “找了,怎么没有找,村里、乡里、还有开发区我们都去找了,就是没有人理会,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再说钱就是被那些黑心肠的家伙们黑了,他们当然不肯吐出来了。”中年妇女说话的语速非常快,像机关枪一样:“我们知道这个项目是和外国人合资的,有外国人,政府很重视,所以我们才来这里,不让外国人施工,上面才会紧张,才会给我们解决问题。”



  “你们这样做,就不怕给国家,给我们海州人抹黑吗?”吴超这段时间表现出非常不错的工作态度和意识,能力也基本得到包飞扬的认可,他最欠缺的就是经验和视野,所以这段时间包飞扬一直带着吴超,希望他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成长。或许是感到到包飞扬的不满,又或者是觉得中年妇女的话没有道理,吴超开口责问道。



  “哎吆,小伙子,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什么叫给海州人抹黑啊,要说抹黑那也是那些政府里当官的在给咱们海州抹黑。你没听到他们说吗,人家外国人早就将拆迁费给政府了,那些当官的却要在里面扣下来一部分,有他们这么黑,这么缺德的吗?”中年妇女马上瞪了吴超一眼,非常不满地说道。



  吴超还想要说话,被包飞扬伸手拦住,不远处一辆黑色的捷达带着一辆警车缓缓驶过来,停靠在路边。一个领导的模样从黑色捷达车钻出来,包飞扬看得非常清楚,正是管委会负责拆迁的副主任霍迎才。(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二十章 包主任怎么会在这里
  霍迎才并没有发现隐藏在人群后面的包飞扬,他刚刚钻出车门,就大声呼喊道:“你们干什么?你们这是干扰合资项目的正常生产秩序,破坏华韩两国的友谊与经济合作,你们知道不知道?”



  在几个警察的簇拥下,霍迎才威风凛凛地走到众人面前,伸手点了点距离他最近的几个人:“合资船厂是市委薛书记亲自挂帅的重点工程,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你们再这么闹,影响工程进度,信不信我将你们都抓起来?”



  站在人群后面的陈文斌看了包飞扬一眼,有些惊讶地问道:“这个人是你们管委会的干部?”



  包飞扬脸色铁青地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