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青云-第3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玉诚刚要发飙,却被坐在旁边的包飞扬轻轻地拉了一把:“好了,将工作证给他们看。”



  包飞扬知道这跟王子鹏无关,当然跟眼前这两个得到某些人授意的保安更没有关系,这分明就是楼易成想要给自己一个下马威,故意安排人这样做来恶心自己给自己添堵的,要是他现在中了计沉不足气掉头就走,不但丢了面子,也算是双方正式决裂,很难再缓和,以后也就不要想再跟楼易成谈开发与与冠东县两地互利合作的事情了。包飞扬不知道楼易成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不过他还没有必要为了这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情跟对方置气。



  好在那两个保安虽然被安排过来故意刁难,但毕竟还知道把握住分寸,并没有一定要检查包飞扬的身份证件,在装模作样地看了看吴玉诚的工作证以后,就一边道歉,一边打开门让他们进去。



  “县、县长,您坐着,我去趟洗手间。”王子鹏有些心焦地抬头看了看墙上挂着的钟,心里暗暗祈祷包飞扬不会这么快就到。



  楼易成看了王子鹏一眼,心知肚明。淡淡地说道:“好了,你不说我也知道,你是想去迎接那个包飞扬对不对?我说子鹏啊,你就安心地坐在这里。再等一会儿。”



  王子鹏真是心急如焚却又被困在这里走脱不得,他也不能公然违背楼易成的意思,现在走开去迎接包飞扬就意味着得罪本地的县长,可呆在这里包飞扬说不定现在已经到船厂了门口了,自己身为船厂的厂长不去迎接同样也要得罪一个处级干部。真是夹在风箱里的老鼠两头为难啊,他抬起手抹了抹额头,不知何时,上面已经布满一层细密的汗珠,紧张无奈之下他只好劝告着对楼易成结结巴巴地说道,:“县、县长,包主任是带着诚意来的,可、可是他毕竟年轻,万、万一他走了,岂不是、岂不是坏了一桩好事?”



  “好事?我怎么不知道有什么好事?他包飞扬要是真的有诚意。这点小小的障碍,大概还拦不住他。”楼易成没好气地说道,看那副不耐烦的样子并不想接受王子鹏的劝告。



  王子鹏还要再说什么,这时候一斜眼透过三楼办公室的窗户,刚好看到开发区的那辆蓝鸟缓缓驶到门口,然后让门口的两个保安拦了下来。王子鹏的心顿时提到嗓子眼,生怕下面吵起来,又担心包飞扬一气之下掉头离开。



  不过他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在现实中发生,彷佛过了一瞬,又好像过了很长时间。两个保安在拦住小车略那辆蓝鸟在门口略做停留之后,就走到门边推开船厂的那扇沉重的大铁门给车辆放行,黑色的蓝鸟车缓缓驶进大门。



  “呵呵,看来这位包主任比你预料的更有‘诚意’。”楼易成笑了一声。然后霍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大步走出办公室简短利落地说道:“走,我去会一会。”王子鹏连忙跟在楼易成后面追了过去。



  包飞扬的车缓缓驶进船厂厂区刚刚停靠到船厂办公楼门口,楼易成等人也恰好走到楼下,看到走出车厢的包飞扬,楼易成连忙迈开大步迎了上去。远远地就伸出双手,非常热情地招呼到:“哎呀,包主任你好你好,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来了,你看我们正准备去接你呢,竟然没有赶上,真是失礼了、失礼了!”



  包飞扬伸出双手,立刻被楼易成紧紧握住,用力摇了摇。楼易成的手掌很大,掌心布满老茧,摸着还有些磨人,像个铁钳一样,牢牢钳住包飞扬修长的略显文气的双手。



  “楼县长客气了,我们也算是老熟人了,现在又是邻居,就不用那么见外了。说起来我这次拜访,也算是冒昧,还请楼县长不要见外。”包飞扬握住楼易成的手掌,感觉到对方手上的力量,虽然有力,却可以感觉到并没有恶意,不由轻轻笑了笑,看起来今天并不会像外面传的沸沸洋洋的那样难以有一个好的结果。



  两个人面对面,楼易成看上去一点也不像对包飞扬有意见的样子,显得非常热情,双方互相寒暄了几句,楼易成伸手请包飞扬上楼,包飞扬笑着说道:“前几天我们这儿的阎主任和玉诚同志来船厂参观,回去以后都说非常震撼,玉诚同志还说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也想震撼一下,学习学习,不知道是不是方便?”



  楼易成笑了笑说道:“哈哈,包主任瞧你这高帽子戴的,别人说这话我相信,你包主任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区区一个墟沟船厂,不过是小打小闹,没得丢人现眼。”



  “楼县长真会开玩笑,大厂有大厂的优势,小厂也有小厂的生存之道和特长,咱们海州的造船工业规模不大,墟沟船厂能够做到现在的程度,也是难能可贵。”包飞扬笑着说道,知道楼易成表面上对自己非常热情,但是这不代表就好说话,刚刚楼易成看似随意应答包飞扬的这句话里面就暗藏杀机。海州地区的造船业普遍规模都不大,包飞扬要是应对不好的话,传到外面恐怕就变成了他包飞扬仗着自己见过大世面的人,根本不把海州地区这些没有上规模的造船厂放在眼里。如果真成那样的话,估计整个海州的造船人都会成为包飞扬的敌人。



  “小厂再好,那也是小厂,墟沟船厂是能造几条小船,可是在大的船厂眼里,那些小船恐怕就跟小舢板差不多,充其量也只能够给大船厂打打零工,做点钉子螺丝什么的,说不定还会觉得质量不过关。”楼易成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似乎有些无可奈何地说道。(未完待续。)
第九百七十八章 合作双赢
  楼易成为政一方也算是比较有抱负有能力的地方官员,心里也一直是想把冠东县的船厂规模做大做强,成为冠东县支柱性产业,并以此为契机带动整个冠东县经济的发展,只是宥于条件限制,目前船厂的发展也只能做到今天这一步了,表面上看似红火实际上却后继无力,造船业想要再往上发展,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谈何容易,和以前种种的假做热情的表演或者看似无意的挖坑行为相比,他这一声叹息倒是发自肺腑。



  “楼县长,你可千万不能妄自菲薄,古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很多大船厂都是从小船厂发展起来的。我是看过沪城、通城的船厂,开发区也在跟马来、韩国的造船厂谈投资,那我为什么还要来墟沟呢,就是因为我从墟沟的身上,看到了他们成长为大船厂的潜力。”包飞扬看了楼易成一眼,微微笑道:“前段时间在沪城,和沪城的一位船舶工程师吃饭,他说的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一个不想造大船的船舶工程师肯定不是好的工程师,一个不想造大船的造船厂,也永远没有发展前途。”



  “我并不认可他的话,我觉得小船也有小船的市场,如果你真的将小船的技术吃透了,造出来的小船质量比别人更好、性能比别人的船更优越、甚至成本更低,就有机会抢占更多的市场。这个市场的容量大概不比千吨以上的大船小,只是这个市场更分散罢了,在这个市场里,船厂依然可以活得更滋润。”



  “但是在参观了江海造船厂以后,我开始理解他的话,因为他说的是一种追求,一个真正造船人的追求。而我眼中只有市场,相对于真正的造船人,不免有些现实主义功利性的色彩!”



  包飞扬看着楼易成,对方满是风霜和坚毅的脸。刻画着岁月风凿斧痕的印记,既有一种刚果决然上位者的大气,又有在基层摸爬滚打养成的灵活多变和精明世故的狡狯,包飞扬不禁对楼易成这个人真正发生了兴趣。这是一个非常矛盾和复杂的人,经历很丰富也有能力和魄力,是一个想干实事的人。包飞扬脑子里飞速的判断着,脑子里已经将此人分析过滤了一遍,但在实际中时间只过了短短的几秒钟。



  他朝楼易成轻轻地笑了笑说道:“听说墟沟船厂当年就是在楼县长的带领下办起来的。并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有了今天墟沟船厂的发展,说起来楼县长也曾经是一个造船人,真正的造船人,对这句话的体会应该比我这个外行人更为深入。”



  楼易成原来轻松淡定的脸上表情不自觉地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包飞扬刚刚说的那句话对他来讲并不陌生,那确实是很多从事造船业的人们都会说的一句话,他当年在学校的时候,也听老师说过,年少热血的他也曾经为这句话壮怀激烈豪情万丈过。立志要在造船业做出一番伟大的成就。只是这么多年过去,这些遥远模糊的记忆都快在脑海中慢慢淡忘了,再加上他离开造船业也很多年了,在生活中已经很久没有再听到过这句话。



  楼易成目光复杂地看了看包飞扬,他没有想到多年之后再次跟他说出这个话的人竟然会是一个比他年轻了二十多岁的外行人,而年少时期在心底刻下的烙印如今也随着包飞扬的话一下子清晰如昨起来。



  楼易成心里有些感慨,不过他很快想到包飞扬此行墟沟船厂真正的意图,他要来这里挖墙角,把在自己手中好不容易建立并在后辈手中发展起来的船厂给抢走的,现在却来跟他们打感情牌。不行,不能被这小子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他也看到包括王子鹏在内,好几个墟沟船厂的人在听了包飞扬的这句话之后脸上的神情都有些动容。包飞扬的这一番话,显然也说到他们心里去了,引发了他们心底深处的情绪,楼易成心中对包飞扬的戒意更甚了。



  楼易成收起被触动的心情脸上又恢复了原来娴熟的公式化热情神态,冲包飞扬笑了笑说道:“包主任刚刚这话说得慷慨激昂,倒是让我想起当初办厂时候的情形。不过。不管是造大船还是造小船,总要是自己造的,那才是自己的,要是只造几个螺丝钉,总不能也说自己造了大船,那是自欺欺人。”



  “我们墟沟要造大船,而且得是我们墟沟人自己来造。”楼易成目光转动,神情渐渐严肃起来,缓缓从王子鹏等人的身上扫过,碰到楼易成坚定自信的目光,王子鹏等人都不由自主地挺了挺腰,斗志更加高昂。



  楼易成这是担心船厂被整合后成为外资的附庸,从而丧失了墟沟人自己造大船的理想,这是他极不愿意看到的,如果是这样,相信性格刚烈有着强烈自尊心和地方荣誉感的楼易成宁愿选择自己缓慢而困难的发展,也不会不依靠包飞扬拉来的外力的支援去升级更新船厂设备,改造整合海州地区的造船业。



  包飞扬看了楼易成以及墟沟船厂等人的表现之后心里暗暗赞赏地点头,墟沟船厂的看起来心气还是比较高的,没有被岁月和现实所磨灭。很多国有企业的职工在那种缺乏竞争的环境中的时间太长,长久的没有压力和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的工作和生活使得曾经心中的梦想和追求都被消磨得干干净净,人也变得没有心气和斗志,这样从根子里缺乏活力和斗志的企业就算投入再多的资金,也是一潭死水无济于事,很难恢复活力。



  由此也可以看出,曾经担任过墟沟船厂第一任厂长的楼易成,在墟沟船厂的职工,尤其是管理层当中,还是有相当大影响力的。



  “楼县长,你要是真有这个决心,或许我能够帮你们实现。”包飞扬突然开口说道:“我们进去谈,如何?”



  楼易成微微一愣,包飞扬的反应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通过刚刚短短时间的交锋,他就已经意识到包飞扬心中的城府要远远超出他的年龄所代表的程度,他以为包飞扬会在这里继续跟自己斗上几个回合。试探试探自己,然后才进入正题,没想到包飞扬竟然没有这样做,而是主动附和了他的意思。短短几句交谈之后就要进入到正题。



  “包主任,我听说你要在开发区搞一个造船工业园,而我们墟沟也要发展造船业,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两地之间是竞争关系。我不知道你是怎么认为我们两地可以互利合作的呢?”到了楼上会议室。大家落座以后,楼易成也没有客气,非常直截了当地说道:“包主任你刚刚在楼下说要帮我们墟沟造船厂实现造大船的理想,这是真心话?”楼易成的脸上充满了怀疑的神色。



  “楼县长,你认为呢?”包飞扬反问了一句,看了看楼易成的神情,这才又继续说道:“楼县长啊,我们整个海州市,乃至海州湾地区的造船产业都很薄弱,要说竞争。也是大家力争上游,而不是相互打压和拆台。”



  他握紧拳头,做了一个有力的手势,冲楼易成说道:“造船产业是一个特别讲究产业链协同与配套的产业,不管是海州市经济开发区还是冠东县,都没有办法将产业配套做齐、做强,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联手,将这个产业共同做大、做强呢?”



  楼易成警惕地看了看包飞扬,包飞扬的话表面上似乎是真的为整个海州地区的造船业打算,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不过精明世故的他并不相信包飞扬会这么好心。包飞扬他是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一把手,而不是冠东县的干部,如果他帮助冠东县发展造船产业,那么至少在三到五年时间里。对临港经济开发区不会有任何好处,反而会与在搞造船工业园的开发区形成竞争,俗话说的好同行是冤家,本是敌对的冤家怎么会帮冤家发展壮大,然后与自己来为难呢?至少楼易成想不出包飞扬为什么要这样做。



  包飞扬看楼易成对自己的话极度的怀疑和不信任,只好直接对楼易成亮出底牌说道:“楼县长。我跟你直接说吧,我准备向市领导提出的方案,是将海州这几家修造船厂的资源都整合起来,同时我们开发区划出一片岸线和土地出来,打造造船产业园。这个产业园会引进外部资本,产业园用土地和资金入股新的造船公司,造船公司会在园区建新的生产基地,以造万吨级以上的海轮为主,并与冠东县合作,将墟沟打造成为万吨以下轮船的修造基地。”



  “这样一来,开发区与冠东县就可以联合发展,形成良性的竞争。”



  楼易成仔细看了包飞扬两眼,包飞扬说的那个计划非常宏大和美好,但他还是有些不愿意相信:“要搞一个造船产业园,并不容易,重点就是在招商引资,就算包主任你能力强,可以找到几家十几家投资商,开发区也足以容纳,为什么要将其中的一些项目放到墟沟呢?”



  楼易成不相信还会有人在地方经济发展上学雷锋,帮着别人发展比自己发展还给力,这年头谁不是顾着自己手中的一亩三分地啊,你帮人家那里发展的再好,也不会是你的成绩,那不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了吗,这在正常人眼里看来就是犯傻,以他过去听到的关于包飞扬的一些事情,非常肯定这个包飞扬绝对不会是傻子,事情肯定不会像他说的那么简单,不知道背后是不是给自己下套呢?



  楼易成表情严肃地盯着包飞扬:“我对造船这个行业很了解,能够造万吨轮的船厂,国内大概就那么几家,他们早已有自己成熟的上规模的生产基地,各方面的条件更好,很难来海州投资,国际上的造船企业虽然不少,但是真正能来国内投资建厂的也不多,反倒是能够造万吨以下货轮的船厂有很多,说不定愿意来投资的大多是这样的企业,你就甘心让他们都来墟沟?”



  楼易成心中打满了一百个问号,毫不客气地直指疑点所在,天底下还没有哪位领导会嫌自己管理的地方发展的太好太大了,要故意分出一些发展机会给其他地方呢。



  包飞扬也很理解楼易成的心情,换作任何一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把到手拉来的投资拱手让人有些不可置信,他朝楼易成真诚地笑了笑说道:“产业的发展需要规划,临港经济开发区的海岸线虽然很长,但是优良岸线的资源从来都是紧缺的。好钢当然要用在刀刃上。如果这么好的深水岸线都用来造小船,那么后期的大型造船厂、钢铁、炼化、能源等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岸线要怎么才能得到保证?所以我宁愿现在就放弃一些项目,也不愿因为岸线资源的欠缺让开发区失去更为重要的机会。”



  楼易成半晌没有说话,反复咀嚼和领会着包飞扬说的话。包飞扬说的话很有道理,但是也太有道理了,听起来就像大道理,给人一种堂而皇之却不真切的感觉。大家都知道产业发展要规划,但是事到临头的时候。急功近利的人们却总是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忘记长远规划,有谁又能真正做到严格按照长远规划来发展本地经济这一点呢。



  楼易成也不得不承认,包飞扬提出来的这个方案对墟沟造船厂来说确实非常具有诱惑力,实际上万吨吨位以下的造船产业的空间体量其实非常大,整个江北省内造船业最发达的通城市就是以造江轮为主,吨位大部分都在万吨以下。墟沟目前的现状还在努力向一千吨级的目标攀登,连突破千纯级吨位都这么费劲,要突破万吨这条线,单凭自身的能力和积累,没有任何外力的支援。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包主任,我还有一个问题,海州现有的这些修造船厂都只能造万吨以下的船舶,造船能力最强的海州造船厂也就能够造千吨级的船舶,海州的造船资源整合以后,新的海州造船集团,是放在临港经济开发区呢,还是放在墟沟?”楼易成盯着包飞扬问道。



  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包飞扬说将万吨以下的船舶制造都放在墟沟,那么被整合过的新的海州造船集团的生产能力都在万吨以下。按照包飞扬的说话,新的海州造船集团就应该放到墟沟,那么包飞扬提出来的海州修造船产业的整合计划几乎就是为冠东县做了嫁衣。



  如果说新的海州造船集团还是要放到临港经济开发区,那么包飞扬提出的将万吨以下船舶制造放在墟沟的计划就是空中楼阁。是虚的,说明包飞扬根本就没有打算让它实现,刚才说的只不过是好听话,是为了让自己入套,如果听他的话去进行所谓的两地合作,实际上不过是为开发区的造船工业园发展铺平通路。



  包飞扬说道:“新的海州造船集团成立以后。集中全市造船产业的技术力量与多年积累,当然要努力向上走。我想可以通过引进外部资本和技术的方式,在临港经济开发区上新的生产基地,制造万吨以上船舶。”



  “至于原有的生产基地和生产能力,原则上是产能要逐步向墟沟转移,但也要考虑原来所在地方的发展,逐步进行消化和转移,这一点我想楼县长应该特别能理解。”



  楼易成笑了笑,包飞扬这是将他给轻轻讽刺了一下,说明墟沟原本的造船业发展水平太低,一下子还不能消化掉那么多产能,所以必须慢慢来。不过他并不在意,因为包飞扬这句话确实很有诚意,如果将海州现在的造船能力都向墟沟转移的话,墟沟的造船能力必定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而本地造船业的发展也将会对冠东县的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现在这几家修造船厂,虽然没有一家是属于开发区的,但是包括海州造船厂在内,其生产基地都在港区和开发区的范围内,如果包飞扬同意,这些产能的转移并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就怕包飞扬现在说的漂亮,但是到时候却拖着不办,你也拿他没有办法。



  “包主任,你说的逐步,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节点?”楼易成问道。



  包飞扬道:“这个要看相关工作的进度,我的计划是,只要整合计划开始,在一年内,应该完成初步调整,三年内应该全部调整到位,这是比较保守,也应该是比较周全的方案。”



  楼易成挑了挑眉毛,这个承诺应该说相当到位,比楼易成预想中的还要好很多,三年调整到位,也就是说三年以后海州万吨以下的船舶制造产能都会集中到墟沟,就算这个产能并没有扩大,就是现在的这些产能,也足够冠东县消化一段时间了,那无疑会给墟沟的造船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未完待续。)
第九百七十九章 一园两区
  “包主任,你的意思是,要将墟沟船厂也并入整合后的海州造船?这是不是算两地联合打造造船产业园的前提条件?”楼易成问道,虽然是质疑,但是语气变得客气了许多,与之前相比已经有天壤之别。



  包飞扬沉吟了一下说道:“原先我的计划当中,将海州主要几家造船厂全部进行整合,集中优势资源成为一家是最优先的选择。不过通过这段时间的了解,我觉得情况可能没有那么简单,整合是必需的,当然在整合之外,保留一两家有特色、有能力的企业也是可以的。”



  说到这里,包飞扬顿了顿,又接着说道:“楼县长也应该很清楚,在造船这个产业里面,规模非常重要,大企业的优势也非常明显。”



  楼易成点了点头,他当然明白造船工业的规模重要性,否则的话他也不会坐下来跟包飞扬谈。



  包飞扬在与楼易成的交谈当中,显得非常有诚意,给出的条件之优厚,让楼易成都有些不敢相信。



  包飞扬提出,临港经济开发区与冠东县可以联手,规划中的造船产业园可以分为两个区,一个区以墟沟船厂所在地为中心,利用墟沟的岸线与资源发展万吨以下的船舶制造。而在临港经济开发区则划出另外一块工业用地当做造船产业园的另一个区,用于发展万吨以上的远洋货轮、集装箱货轮等大型船舶制造。



  包飞扬表示,一园两区可以整体运作、分别管理,除了吨位差异,两个园区在配套产业上也可以实现差异化的发展方向,墟沟方面主要向电气、装饰等专业化方向发展,而临港经济开发区主要向铸造、锅炉等重型化方向发展,形成各自特色,并相互协同。



  这对冠东县与墟沟乡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对于楼易成关心的招商与投资问题,包飞扬也做出保证。只要是适合墟沟造船基地的项目,一定优先安排给墟沟造船基地。而投资问题包飞扬也让楼易成不用担心,临港造船产业园区开发公司将会引入外部资本,墟沟造船基地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接受临港造船产业园区开发公司的资金,曲线引入资本。



  而在墟沟船厂的问题上,包飞扬给出的条件也很优厚, 允许墟沟船厂保持独立,不合并进入海州造船集团。但是墟沟船厂需要接受海州造船集团、临港造船产业园区开发公司的投资,并在限定范围内进行人才的交流和支持。



  通过这样的运作,看起来临港经济开发区并没有直接介入海州的造船产业,无论是海船集团还是墟沟造船,都不属于临港临港经济开发区,海船集团肯定是市属企业,墟沟造船依然是冠东的企业。不过临港经济开发区通过园区开发公司参股,也将拥有对两家船厂的影响力。



  “这个包飞扬,格局真的很大。”楼易成最后和王子鹏一直将包飞扬送到墟沟造船厂的大门口。看着包飞扬乘坐的蓝鸟车驶远,楼易成不由感慨了一声。



  王子鹏表情有些复杂。对楼易成说道:“包主任现在提出来的这一套方案,应该跟他预先计划的不一样吧?我这边得到的消息,刚开始包主任是想将几家造船厂整合成一家,并参与韩国山水集团的投资项目,现在看来,不但墟沟船厂可以保持独立,其他几家船厂,也未必会全部合并呢!”



  楼易成看了王子鹏一眼,说道:“所以我才说包主任的格局大,理想的计划每个人都有。很容易就能形成,但是切合实际,能够最大程度利用现有资源将事情做成,才最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格局和手腕。”



  楼易成伸手摸出了烟盒。主动给王子鹏让了一根,“子鹏啊,看起来,这个包飞扬虽然年轻,可是在这两个方面,让我这个官场老油条都不得不佩服啊!”



  *********************



  市里召开修造船产业改革整合协调会第二次会议。



  之前的第一次会议因为会上的分歧比较大。并且出现了修造船企业抱团不合作的情况,草草结束。会后的情况又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各方的意思还是没有达成一致的迹象,因此分管工作的常务副市长冼超闻便召集了造船产业修改整合协调会的第二次会议,时间就在包飞扬与楼易成会面以后的第二天。



  “王子鹏还没有过来?听说包飞扬昨天去墟沟船厂,差点被挡在门外进不去,老俞你知不知道后来情况怎么样了?”今天开会,海州船厂的郑映泰等人都来得比较早,坐在会议室里说说笑笑,很是热烈。内河船厂的俞华刚刚走进会议室,就被陈星华揪着问道,显然大家都很关心昨天包、楼会的结果。



  不过当天包飞扬在和楼易成进行会谈的时候,考虑到有些消息暂时不宜公开,只有吴玉诚、王子鹏等人能够参与,会后并没有会谈时的详细情况传出来。



  海州这几家船厂从侧面得到的消息是只知道楼易成在和包飞扬会面之后的情绪似乎很不错,郑映泰等人习惯性将这一点解读成为楼易成在会谈中占据了上风,包飞扬在墟沟铩羽而归。



  俞华连忙摆了摆手:“别问我,这事我还真不清楚。上次老王抢先‘叛变’,这段时间我也没有跟他联系。”



  陈星华白了俞华一眼:“老俞啊,你这话里有问题,什么叫抢先‘叛变’,是不是你也想着要投靠包飞扬,却让王子鹏抢先了,所以这心里还不服气,不服气王子鹏抢了先?”



  “陈星华,你抠字眼做什么?”俞华略显尴尬地打了个哈哈,其实包飞扬上次撂下狠话,不少人都动了靠过去的想法,俞华不经意间就暴露了自己的想法,还让陈星华当场给揭穿了。尤其他是和海东区分管副区长吴永量一起来的,这简直就是当着吴永量的面打他的脸。



  俞华看了看吴永量,又看了看脸上有些不满的郑映泰,说道:“郑总,咱海州造船业的老大还是你们海州船厂。这事要怎么办,还是听你的。”



  郑映泰倨傲地笑了笑:“哈哈,俞总说笑了,咱们都是做船舶的。有什么事,相互交流帮忙,那是有的,要说谁听谁的,那就过了。咱们都得听政府的,对不对?更何况吴区长今天也在这里,海东区也一定有自己的计划对不对?”



  吴永量毕竟又顾忌,不像郑映泰等人可以乱说话,他笑了笑说道:“冼市长说了,这次是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