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路青云-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东船厂在六十年代成立初期,由于船厂最初选择的建立位置被都市区包围,发展缓慢,到一九九五年,其母公司韩国兴亚航运公司投资一亿美元在釜山开发区建设新船厂。建造了一座长320米、宽74米的大型船坞和相应的加工装配车间与配套设施,占地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目标是能够批量建造巴拿马型以下的散货船和油船。
大东船厂的新造船厂于一九九五年三月动工。建设期一年,到一九九六年七月向客户交付出第一艘大灵便型散货船和油船。紧接着在一九九六年大东船厂的总销售额就达到了两亿美元。
不过,大东船厂的主要股东,韩国兴亚海运公司一九九六年秋天因为经营失败而破产,在当年九月份就将大东船厂的六成股份出售给韩宝集团旗下的世洋船舶。…
韩宝集团是韩国大型工业集团,他们原本在规划中就打算大力拓展造船和修船业务,在收购大东船厂的同时。还准备投资十亿美元在菲律宾兴建一座大型造船厂,并且已经着手初期准备工作。不过在收购大东船厂以后,他们宣布取消了这个计划。
如果事情发展到这里就结束,那就显然也没有包飞扬什么事。谁知道韩宝集团旗下的世洋船舶在收购兼并大东船厂之后不久,韩宝集团旗下的另一家公司韩宝钢铁工业公司就因某些特殊原因于今年一月突然宣告破产。而韩宝钢铁的破产除了引发韩国本国的轩然大波外,也让原本实力雄厚规模巨大的韩宝集团,转眼之间财务状况和信用度急剧恶化。
到一九九七年一月底,大东船厂就由于新厂建设投资过大,为了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价格优势,迅速抢占市场,所承接的大量订单船价过低,也出现了财务危机。本来按照大东船厂良好的资产设备及近期以来业务运营的情况,他们还能够从银行方面拿到贷款。帮助自己渡过此次财务危机,但是受到大股东韩宝集团的拖累,他们连续两次被银行拒付票据。实际上现在也已经陷入破产境地。
“目前,韩国的山水集团、三鑫重工、韩进重工等闻风而动,纷纷出面,有意收购世洋船舶。”
徐若琳继续向正凝神聆听的包飞扬详细地介绍道:“其中山水集团是韩国一家大型的企业集团,旗下拥有山水重工、山水贸易、山水特装、山水精密、山水精工等多家子公司,涉及机械制造、计算机零配件、土木建筑、信息通讯和造修船等多个行业。他们去年刚刚在华夏大陆地区投资设立了山水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和山水时装有限公司。”
“目前,我们得到消息。韩国山水集团在谋划收购韩宝造船厂以后,计划在华夏大陆地区设立一家修造船厂,生产船体分段。舾装件和钢铁制品,通过向大东船厂提供这些中间产品,降低大东船厂的造船成本,并扩大造船产量和速度。”
包飞扬一边快速翻看手中的详细资料一边听徐若琳坐在对面讲述,很快就弄清楚了这次事情的来龙去脉,这让他对徐若琳的工作能力有了最为直观的认识,心中对其颇为欣赏。
简单来说,就是韩国的大东造船厂破产,目前有好几家公司想要收购本身问题并不大的大东造船厂,其中山水集团是几家有意收购方中实力最弱的一家,不过这家公司的目光深远,他们从去年开始就已经有计划地在华夏大陆地区进行投资,而且山水集团领导层针对大东造船厂目前订单销售价格过低的情况,提出了在华夏大陆地区设立造船厂,生产部分中间件,以降低成本,实现利润的计划。
山水集团在华夏大陆地区设立的两家公司都在沪城,其中山水时装有限公司的规模并不大,是山水集团老板朴朱铎的小儿子在经营,有些玩票的性质。而另外一家生产油压制动器和汽车吊装零部件的山水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则在沪城的汽车工业基地嘉安区。如果山水集团要在华夏大陆地区投资设立船舶制造厂的话,沪城或者周边地区的可能性更大,比如沪城北边的通城,南边的宁城希望都很大。
至少在徐若琳自己看来,就算山水集团真的能够在这次竞争中成功收购大东造船厂,并且要在华夏国投资船厂,配合大东船厂生产部分中间件,在地理位置上距离沪城比较远的海州市胜出的可能性也不大。…
“从地理条件上来看,海州地区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这个优势相比通城、沪城和宁城来说并不大,而海州最大的劣势就是没有修造船的产业基础,外商进来投资,是希望尽快实现投产,缺乏工业基础,就会拉长建设周期,也不容易找到熟练工人。”徐若琳非常客观地分析道,似乎并不忌讳自己对面坐的就是海州市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一把手。
包飞扬从资料堆中抬起头看着正侃侃而谈的徐若琳笑了笑,并没有对徐若琳的直言不讳生气,而是温和地一笑,问徐若琳道:“徐经理,如果我们海州市想要拿下韩国山水集团在大陆的造船厂项目,你有什么好的主意?希望你能帮我提个建议!”
徐若琳笑着摇了摇头:“包主任,真的很抱歉,接到总部的指令后,我们也仔细研究过,不过请恕我直言,海州市胜出的机会真的不大,如果硬要说优势,海州地区也有,但是都微不足道,而劣势却很明显,如果我是山水集团的老总,理性决策的话,选择通城和宁城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包飞扬伸手在厚厚的资料上敲了敲,一时也没有说话,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徐若琳刚才所说的都对,所以他才会不顾副市韩起文的强烈反对急急忙忙从雅加达赶回来。
韩国的造船工业在世界上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一九九六年世界造船产量的前三位都是韩国的造船企业,分别是现代重工、大宇重工和三星重工,三家的总产量达到一千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二十八,接近三成。
山水集团在其中并不显眼,而大东造船厂的规模也不算非常大,但是对造船工业非常薄弱的海州来说,却是最好的目标。
包飞扬想了想说道:“我注意到,韩国山水集团在大陆地区建船厂的投资大约为三千万美元左右,这笔投资就算是对沪城来说,也绝不能算小,但是在造船工业当中,恐怕又绝对不能说大,年产值不会超过十个亿,不说沪城和宁城,就是通城去年船舶产业的产值也达到了八百亿,多一个山水船舶,自然是锦上添花,所以虽然沪城、宁城或者是通城对山水集团投资在大陆设立新造船厂也会很重视,但是他们对山水集团这个新造船厂的重视程度肯定没有海州市这么高,最起码没有我们海州地区这么志在必得!”
徐若琳点了点头对包飞扬所说的观点表示赞同,但仍然是言语犀利地直接说道:“包主任,你说的或许很有道理,但仅仅是海州地区高度重视山水集团的新造船厂还不够,还主要要看你们的重视到底能够给给山水集团新设立的造船厂带来什么直接的利益。”
包飞扬呵呵一笑,说道:“当然会给山水集团的新造船厂带来很多利益,比如我们可以给他们最好的土地和岸线,量身定制的区域规划,并且海州会将造船业当成未来的核心产业进行扶持,所以看起来我们海州现在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但是情况很快就会发生改变,山水公司三千万美金的投资,无论是在通城还是宁城,恐怕都得不到这样的待遇。”
“也对,听你这么说,我觉得希望倒是大了很多。”徐若琳笑了笑说道:“其实我们原来的分析也差不多,不过我们并没有看到海州市有这样的表述,并没有提到要将造船当成支柱产业来做。”(未完待续)
第九百二十一章 关键之处
“你说的没错,海州市原来并没有这样的提法,毕竟海州市原来并没有这方面的产业基础,如果贸然提出来,岂不是要贻笑大方?”包飞扬对徐若琳说道:“不过我们海州方面一直有这样的想法。”
“所以说,包主任,你必须要向山水集团证明你们有这样的规划,而不是临时起意,或者是专门针对这次招商行动而临时制订的一个什么方案。”徐若琳毫不客气地指出其中的关键点说道,其实她所说的这一点应该也会是韩国山水集团决定是否投资海州所关注的地方。
方圆天下信息咨询公司主要承接企业的信息与管理咨询服务,其中就有不少跨国企业或者国外投资商想要弄清楚项目和地方的投资前景,所以徐若琳对这样的事情并不陌生,经验丰富的她很快就换位思考,想到了对方考虑的关键点。
包飞扬从随身的公文包取出一叠文件,从中翻出一份,然后翻到相应的页面摊开后推到徐若琳的面前:“这一份文件是我们海州市去年年底党代会上就已经提出来的,上面提出要重点打造海州临港开发区,并振兴海州湾经济的发展蓝图。”
“这一份,是我来海州市履任前,在向海州市委一把手薛书记汇报时提出来的临港开发区未来的发展规划,其中就将船舶修理建造作为临港开发区的三大重点之一。”包飞扬又从那叠文件中拿出另外一份材料向坐在他对面的徐若琳递了过去:“造船业是我们海州市临港经济开发区的重点产业。而临港经济开发区又是海州市未来发展的重点,另外江北省也提出要将海州湾经济圈作为全省四大重点打造的经济核心来建设。”
徐若琳接过包飞扬给她递过来的资料,打开简单看看了。却略带戏谑地笑了笑对包飞扬说道:“四大重点打造的经济核心?照这么说,江北省还有其他不是重点打造的经济核心,不知道又有几个?”
“哈哈!”包飞扬打了个哈哈,无奈地笑着摇了摇头,徐若琳这句话可谓一针见血相当犀利,却也道出了华夏国目前在地方经济发展当中一个很无奈的现实,那就是政府拿出来的当地经济发展规划。其实往往并不是最合理的,而是各方面力量平衡之后最终得到的结果。
“好吧。不管怎么样,海州也是省级的经济核心,这一点有省里下达的红头文件,作不得假。对了。山水集团公司如果要调研项目可行性,他们也会找本地的咨询公司?”
徐若琳笑着说道:“应该会,不过韩国的企业和日本人一样,都更信任过去曾经和本国有过合作的信息咨询机构,或者世界知名的那几家咨询公司。山水机械当初进入华夏投资的时候,找的就是日本的野村资信,他们从野村买过一份行业分析报告。如果他们以后真的要着手在中国投资造船厂,正常情况下也会再找与他们曾经有过合作基础的,也更为知名的野村资信。”
“包先生不会是想让我们方圆天下信息咨询公司去争取山水集团的这份业务单吧?”
包飞扬叹了口气。朝徐若琳摇了摇头:“我有这个想法,不过我也知道这不符合咨询行业的规矩,虽然我们还没有正式的业务关系。不过你们也算是为我们临港开发区提供咨询服务,如果再为相关方服务,那就违规了,如果暴露,对方圆天下信息咨询公司的商誉将会有致命的损害。”…
徐若琳不由深深地看了坐在她对面的包飞扬一眼,实际上她刚才在话里主动提到这一点。就是担心包飞扬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包飞扬正的对自己提出了这个要求。到时候她就很难拒绝,毕竟包飞扬是由方夏集团总部介绍过来的,并且被告之要好好关照的贵宾,与其这样不如自己先把话说出来,将对方可能会说出来的话堵死,免得自己为难。而且方圆信息咨询公司作为信息和管理咨询机构,尤其注重信息搜集,所以她也知道包飞扬和方夏陶瓷集团老总包文颖的关系很特殊,虽然并不清楚他们具体是什么样的关系。
包飞扬不但知道咨询业的行规,而且还知道为对方考虑,尊重这个行业规则,不让她为难,而不是像很多其他委托的客户那样仅仅从他自身的利益出发,这一点很让徐若琳感到意外,不禁又增加了对包飞扬的好感。
徐若琳朝包飞扬点了点头,非常诚挚地说道:“好的,感谢包先生的理解,这件事韩国那边也是刚刚有消息传过来,正好我们有一个小组在那边有工作,公司会让他们继续关注这件事。”
“由于时间比较紧,所以我们搜集的资料相对比较有限,希望包先生尽可能多提供一些有关海州市和临港经济开发区的情况给我们,然后我们会尽快整理一份分析报告。”徐若琳说道,如果说她原本对这样一个非常规的项目还有些抵触的话,现在她就显得更加主动了。
“至于山水集团甚至野村资信那边,我们也会主动进行一些接触,当然,我们会告诉对方,我们与临港开发区有服务关系,这种接触在我们咨询行业中是很常见的,当然更重要的接触还是必须你们海州市亲自出面。”徐若琳一边收拾桌上的材料,一边说道。
“谢谢!”包飞扬站起身,伸出手,礼貌性地跟徐若琳握了握:“徐小姐,如果有空的话,今天晚上我请你吃个饭,另外还会有几位朋友过来。”
徐若琳眨了眨眼睛,仰起头看着包飞扬,有些好奇地问道:“什么样的朋友。与这件事有没有关系?”
徐若琳边说话还边扬了扬刚才正在整理的手上的材料。
包飞扬点了点头,笑道:“当然,海州市那边也有人过来。他们应该带了你需要的材料。”心中暗道,这个徐若琳还真是敬业,看来如果是和这件事情没有关系的话,她肯定是不会来的。
“那好,晚上我过去,包先生你有事的话就先去忙,我在这里先看一看这些材料。”徐若琳说着又坐了下去。将包飞扬刚才递给她的资料打开仔细地看了起来。
包飞扬看着徐若琳重新坐下来,不禁有些错愕地耸了耸肩。原本以为刚才谈到那个程度,之后应该就是两个人一起离开机场了,至于这此材料按道理当然是等到回去后再慢慢看。徐若琳到机场来,不单是要跟他会面。谈一下这个咨询业务的事情,同时也负责接待,还有接他去市区的任务,不过照现在的情况看来,女强人性格的她显然没有执行后一个任务的想法,而是立即投入了高速的工作状态。
包飞扬抬起手腕看了看表上的时间,想了想反正现在也没有什么很紧急的事情,索性也坐下来,拿出包里的笔记本。然后招手让侍者过来,拿过菜单点了两杯蓝山咖啡,并询问这家咖啡厅里面有没有网络。…
沪城机场的咖啡厅条件在华夏国内首屈一指。虽然互联网在国内还是新鲜事物,但是处于时代前沿的机场咖啡厅也为前来的客户提供网络服务,只不过那个时候并不是每台咖啡厅座位上都装有网络接口,只有极少数桌子才有,包飞扬不得不换一个地方,而且得另外付上网费用。
徐若琳也站起身来。手里抱着一叠材料跟着包飞扬来到新地方,她看了一眼包飞扬手里正在摆弄一款时尚新颖的笔记本电脑。不禁被吸引住了目光,仔细打量着,有些羡慕地说道:“包主任,ibm的,得好几万吧?”
包飞扬在咖啡厅侍者的帮助下将手中的笔记本电脑连上网络,然后打开电子邮件,将新收到的邮件下载到本地。
一九九六、一九九七年,电脑在国内已经逐渐开始进入到个人家庭的生活当中,计算机教学已经比较普遍进入城市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像学习机这种廉价和另类的电脑已经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而像方圆天下信息咨询公司等公司都已经为必要的岗位配备台式电脑,不过这时候的台式电脑价格并不便宜,一台486电脑就要好几千元。
不过与便携式电脑,也就是笔记本电脑相比,台式电脑又显得非常“物廉价美”,一台普通的笔记本电脑大概销售价格在四千美元左右,也就是要三万多人民币,而配置稍微好一点的电脑,销售价格都要在六七千美金以上,比如包飞扬手上这一台ibm公司一九九六年的产品thinkpad760d当时就要八千美金,国内售价超过七万元,就算是身为高级白领的徐若琳的现在收入在国内平均水平来讲已经不低,但是她想要购买这样一台笔记本电脑,也力有未逮。
包飞扬道:“是的,不过我觉得这玩意很快就会不值钱了。”
徐若琳一听到这句话,顿时来了兴趣,她放下手上正准备仔细看的材料向包飞扬问道:“为什么,你是觉得技术的进步会让便携式电脑的价格快速下降?就像摩尔定律?”
哪怕是沪城最好的咖啡厅,这个时候的网络速度也非常慢,包飞扬一边等着邮件下载成功一边回答徐若琳说道:“是的,你可以这样理解,我觉得在两三年内,笔记本的价格会有一个明显的下降,会下降到让普通人购买也不会觉得很吃力的程度,就像现在的台式机,然后再过两三年,它们又会变得更便宜,最后主流的配置会稳定在三四千元这个水平,当然,我指的是商务机。”
徐若琳眨了眨眼睛,仔细聆听,这个可是她大感兴趣的话题,作为信息咨询机构的人士,电脑可是不可或缺的办公配置,平常工作中她用的也比较多,所以对这方面她也有一定的了解。
她对包飞扬说道:“当然,便携式计算机本来就是商务性的。另外你描述的这个前景非常诱人,那也意味着,也许两三年过后,你现在手上拿的这种机器就成了没有任何用处的铁疙瘩?”
包飞扬跟徐若琳聊了一会儿计算机的未来发展,徐若琳对此显得非常感兴趣。她赞同包飞扬的观点,也认为计算机行业在未来的发展空间大有可为,不过包飞扬的话居然比她的想法更加大胆,也总能让她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我觉得计算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首先它是将数字电子化,所以电脑最初就叫计算机,主要就是用来计算数字的;然后逐渐发展,计算机开始能够处理更多事情,比如帮助我们处理文档,我觉得这一阶段它是将文字信息开始数字化、电子化,让我们可以在上面写报告、存储文字信息,这就是商务电脑……”
“接着呢,我们又开始将图片、声音,乃至动态的图像变成了电子信息,可以在电脑上输入输出,这就是多媒体电脑。”
“我觉得未来技术的发展就是这个路线,将一切信息都电子化、数字化,而技术的发展就是让这个过程变得越来越简单,质量越来越高。”
包飞扬说的有些抽象,不过徐若琳却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以前她总觉得计算机的商务属性比较大,但是包飞扬的话却直指计算机的本质,那就是将一切信息都数字化,文字可以数字化,图片当然也可以。如果认真分析一下,计算机已经改变写报告的方式,改变绘图纸的方式、改变图片处理的方式,也改变了声音、图像的处理方式,随着技术越来越普及,与这些有关的行业与行为都将发生变化,那样的变化将会是翻天覆地的。
“我突然觉得,如果我现在不加入到这场变化当中去,未来我一定会后悔。”徐若琳突然说道。(未完待续)
第九百二十二章 沪城相聚
一直到涂小明出现在咖啡厅里,徐若琳还在兴致勃勃地与包飞扬探讨电子产业的问题,对于徐若琳突然迸发出的,想要转行投身电子产业的想法,包飞扬甚至也给予了鼓励,因为这确实是一个正在改变世界的行业,在未来的二十年里,也没有一个行业能够像电子产品一样,波澜壮阔,*迭起。
涂小明刚刚从暹罗国飞回来,他笑嘻嘻地跟徐若琳打了个招呼,坐下以后就开始抱怨:“飞扬啊,我这刚刚说要在国外蛰伏一段时间,这才几天,又让你给叫回来了?”
包飞扬笑着拍了拍涂小明的手臂,说道:“明哥,这次情况实在是太过于特殊,否则也不会把你大老远从国外请回来。而且和很可能还是要麻烦你到国外去跑一趟,不过不是去东南亚,而是东北亚。”
涂小明已经在电话里简单听包飞扬说了原委,不过对具体情况还不是很清楚,包飞扬向涂小明解释了一遍,最后说道说道:“简单来说,就是韩国有一家造船企业有可能要在国内投资新设一家造船厂,而我和向打算将他们这家新造船厂拉到海州临港经济开发区去,商业上的事情方圆天下信息咨询公司天下信息咨询公司的徐经理会做,韩国那边就要麻烦你跑一趟去和韩国山水集团做一下初步沟通,等事情有一些眉目了,我再找机会到韩国和山水集团那边直接联系。”
顿了一顿。包飞扬又对涂晓明说道:“另外呢,我也是想要趁这次机会打开临港经济开发区招商工作的局面,因此可能这次到韩国去也不仅仅是局限在韩国山水集团这一个造船厂项目上。如果有其他合适的投资机会,我也准备尽量争取过来。”
到了晚上,吴玉诚带着相关材料从海州市赶到沪城,目前也就是方圆天下信息咨询公司天下信息咨询公司从独有的渠道得知韩国山水集团有到大陆地区投资一家新造船厂的意向,所以包飞扬也不想动作太大,一些基础工作都要依赖方圆天下信息咨询公司天下信息咨询公司这边做,而韩国那边就只能让涂小明再辛苦一趟。
晚饭也不是包飞扬请。而是方圆天下信息咨询公司天下信息咨询公司的总经理刘钰,刘钰曾经是方夏陶瓷集团集团信息中心的主管。信息中心独立出来成立方圆天下信息咨询公司天下信息咨询公司以后,刘钰就成了方圆天下信息咨询公司天下信息咨询公司的总经理。
方夏陶瓷集团的信息中心成立初期的运作方向基本上都是由包飞扬划定的,和方夏陶瓷集团的技术中心一样,看似都出了不少成绩。但其实这些成绩的关键功劳都属于包飞扬,比如对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分析判断,方夏陶瓷集团信息中心提前发布的预警报告被公认为是与现实最接近的,不过当时的方夏陶瓷集团信息中心还不出名,也是通过这一份报告,才为外界所知。
刘钰作为信息中心的主管,自信息中心成立以后就在里面工作,对于这段往事自然是心知肚明,哪怕他现在已经成为方圆天下信息咨询公司天下信息咨询公司的总经理。对包飞扬也是充满尊敬。这次是方夏陶瓷集团那边先得到的消息,然后再让他们配合跟进,刘钰的心里其实很不是滋味。他觉得这种信息本来应该是方圆天下信息咨询公司天下信息咨询公司先拿到才对。…
刘钰早早就来到饭店,一直坐在大堂里的沙发上等候,看到包飞扬,立刻就走上前躬了躬身,态度恭敬地说:“包主任,终于又见到你了。”
刘钰恭敬之极的态度。让一旁的徐若琳有些疑惑,刘钰作为方圆天下信息咨询公司天下信息咨询公司的总经理。就算是方夏陶瓷集团的董事长包文颖来的时候,似乎也没有这么热情谦恭。怎么见了包飞扬之后态度就如此恭敬呢?按照道理来说,他对包文颖态度也就那样,那就更不应该因为包飞扬和包文颖的关系而假以辞色。
刘钰并没有叫其他人,晚上吃饭的除了包飞扬、涂小明、吴玉诚之外,也就是方圆天下信息咨询公司的刘钰和徐若琳两人了。
“包主任,徐经理对韩国的情况比较熟悉,同时也是公司专研工业投资的高级咨询师,公司让她负责山水集团投资造船厂的这个项目,另外又给她配备了其他几位这方面的研究员,等下次我让徐经理将他们都叫出来,包主任你指点他们两句。”入席以后,刘钰笑着对包飞扬说道。
徐若琳不禁又撇了撇嘴,今天刘总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在包飞扬面前,竟然一而再、再而三地“献媚”,真是奇怪。
刘钰看了徐若琳一眼,似乎看穿了她的想法,他也不避讳包飞扬在场,直接把徐若琳叫道身边说道:“小徐,你是不是觉得我让包主任指点你们,这话说得有些奇怪?”
“哪里,哪里,刘总,我刚刚在机场与包主任谈了很多,获益匪浅,我想有机会的话,让包主任跟大家说一说,肯定也能开阔大家的思路。”徐若琳心中不以为然,嘴上却连忙说道。
徐若琳这话听起来也很客气,她确实觉得包飞扬的眼界很开阔,眼光也很敏锐,但是要说让包飞扬在市场调研和分析这个他们的专业特长上给予一些指点,徐若琳还是觉得刘钰的话有些言过其实。
刘钰彷佛看穿了徐若琳的想法,他笑呵呵地说道:“小徐你大概不清楚,当初在咱们方圆天下信息咨询公司还是方夏陶瓷集团的信息中心的时候,整个信息中心甚至包括我本人。其实就是在包主任的指点下成长起来的,那份让我们信息中心一炮打响的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分析报告,很多东西。都是在包主任的启发下形成的,我知道,其实那些都是包主任自己的观点,其实不过是借着我们信息中心之手表达出来而已。”
“好了,刘总,你说这些干什么?我也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再者说。好汉不提当年勇。要说专业素养,还是刘总。还有徐经理你们更加在行。”包飞扬摆了摆手,十分客气地说道。
徐若琳看了看包飞扬,她脑袋里实在是有些转不过弯来。刘钰说当初方夏陶瓷集团的信息中心就是在包飞扬的指点下成长起来,虽然追溯方夏陶瓷集团信息中心的历史也并不长。大概就是一九九三、一九九四年前后的事情,距离现在最多也就是三四年,可是包飞扬本来就很年轻,看起来也就是二十五六岁的模样,三四年前,他不过才二十一二岁,那时候岂不是刚刚上大学?如果说包飞扬现在分析出这些还不算太令人惊奇的话,放在三四年前刚刚上大学的时候就能够准确地预测出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的时间,那就太令人震惊了!…
而坐在一旁的吴玉诚也越听越震惊。越看越惊奇。
自从到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以后,吴玉诚也逐渐开始了解到更多自己这位新老板包飞扬包主任的情况,心中也隐约知道包飞扬的来头应该不小。
吴玉诚之前在海州市司法局工作的时候。大小也是个干部,面对一般的小老板、总经理还有一点心理优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