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才子-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实说,就吴节的字而言,其实还很毛躁。可这种从未见过的字体是如此新奇,新鲜,如匕首一般,字字自插胸臆,疼得钻心,又让人醉得如同沁在剑南烧春里不愿醒来。



第七章方向

今天是周一,吴节将已经看完的《明史》还回了图书馆。他并不知道自己信手而写的那一笔瘦金体对古代的文化人究竟意味着什么,至少在那个时间段如此。

说起书法,吴节倒是苦练过二十几年。父亲的一个同学是省里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吴节六岁时就被父亲送到那里去学写毛笔字,写了二十年,字还算练得不错。单位里的标语横幅什么的,基本都被他给包圆了。

刚进图书馆,还没等饮水机的水烧开,同事柳大妈就跑过来:“小吴,有这么一个事儿该你负责,市志办的顾副主任要在我们这里呆几天,说是要查些资料。”

“市志办的副主任,他们那里什么资料没有,还找到我们图书馆来了?”吴节有些不解。

“也不是,市志办的资料虽然多,可却不全。你忘记了,特殊时期的时候,市志办移了不少档案过来,这一晃三十年过去,一直没有还回去。还有,金副主任这次是为私事而来的。”柳大妈一副消息灵通的模样,神秘地说:“金副主任可是我省有名的历史专家,出过几本专著的。这次来查资料,估计是要写一本新书。想看看以前的记录吧。”

“哦,原来是这样啊,他要看,自己去看就是了,关我们什么事。”吴节不紧不慢地打开茶叶盒,一边等着水烧热,一边想着心事。

他今天心情很好,漂亮地处理了唐家退婚一事,不但大大地驳了他们的面子,出了胸中一口恶气,还得了一大笔财物。

如此一来,唐家不但不敢在退婚一事上闹下去,还闹了个灰头土脸,这个哑巴亏是吃定了。

将来无论是退婚,还是迎娶唐家小姐,主动权都在他吴节手上,就看心情如何了。

当时,蛾子就惊得呆住了,喊了她好几声,才醒过来。

估计是我这个吴家大少爷的表现实在太出色把那小丫头给吓坏了吧。

蛾子一个下午都不敢说话,到晚上的时候,她才小声问:“少爷,你怎么突然清醒过来,像是变了一个人,会写字不说,还能说出那么一番大道理,让人有些害怕。”

吴节这才意识到以前的自己可是个傻子,这事还真要解释清楚才行。

于是,吴节就笑了笑说,自己以前心思糊涂。可在床上躺了十几天,天天高烧,不知道怎么的,就把心窍给烧通了,很多事都能弄明白了。至于会写字,本少爷当年不是读过几年私塾吗,弟子摆在那里的,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如此,才算把蛾子给糊弄过去。

反正她就是一个不懂事的小丫头片子,要想骗她还不容易?

……

“总算有个好的开始了!”一起床,吴节只觉得浑身通泰,又打开电脑查了查明朝的物价。

嘉靖年间,因为美洲的白银尚未大量输入中国,银价极贵,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于现代社会的一千块人民币。

唐家退聘退回来大约五十两银子,也就是说,他现在有五万块的身价。省着点花,对付个两三年不成问题。至于以后怎么办,我一个现代人,科班出身的211大学毕业生,还能比古人混得更差?

恩,得好好想想如何在明朝干出一番事业来。

也就是说,我吴节在那个时空里下一步该做什么?

一个上午吴节都在琢磨这个问题,想得有些头疼。客观地说,自己虽然有超越古人的见识,可却是学文科的,加上人又宅,动手能力不强,很多事干不了,也不想干。

那么,究竟什么才适合我?

正烦恼间,领导陪着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进来,看他一脸谄媚的样子,那个中年男人应该就是市志办的副主任了。

见吴节在旁边发呆,领导脸色很不好看,忍不住就批评了小吴几句。

那人就是金副主任,这次来图书管是来查本市清朝时的青楼资料,说是要写一本雅俗共赏的历史读物,看能不能弄本畅销书出来换点钱。

这家伙很有点官员的架子,是个不好侍侯的主,而他要查的资料又比较生僻,吴节在接下来的两天被这鸟人指使着在图书馆的书架间跑来跑去,顺带帮他复印资料,累得小腿抽筋。

偏偏这个金主任还不领情的样子,不住地埋怨:“你们图书馆的管理太混乱了,连个目录都没做好。看看别家的藏书,目录和资料都是录进电脑里,又装了个搜索引擎,需要查书的时候,输入关键字,也就是几秒钟的事情。”

吴节忍不住白了他一眼,暗骂:还搜索引擎呢,你干麻不去百度?

也是金主任的运气,在图书馆忙乎了两天,总算将所有资料都搜集齐全。并得意地扔给吴节:“小吴啊,你看看我找的这些资料,牛大发了,如果写成书,你有没有兴趣看?”

金主任最自己还没写的新书能否受到读者欢迎心中没底,这几日见吴节也算是个不错的人,忍不住出言咨询。

吴节笑笑:“金主任若真要把这些都写成书,肯定大卖。饮食男女,人之大欲,谁都喜欢看啊!”

心中却颇为鄙夷,这厮找的资料尽奔下三路。什么咸丰年间的无头裸尸,什么康熙二年本市某嫖客专喜舔人小脚啊,某大户人家爬灰啊……这还是受党教育多年的国家干部吗?

可人家是大人物,好话还是要说他几箩筐的。

吴节本就是文科出身,说起话来也颇有水平,只几句话就搔到了金主任的痒处。不觉将吴节引为平生知己,又问:“小吴啊,听你说话,也是个很有素养的人,什么大学毕业的?”

等到吴节将自己以前读的那所大学的名号一报,金主任突然一声大笑:“啊,原来是校友,我也是那所大学出来的。哈哈,我就说嘛,别的大学出来的也不可能有你这样的水平。”

吴节本就不怎么待见这个家伙,可既然人家要认自己这个学弟,只得无奈地喊了一声:“学长。”

“哈哈,事情已经办妥,又认识了你这个小老弟。没说的,今天我这个学长心中高兴,晚饭算我的,走走走,下班了,咱们去哈皮!”金主任虽然年纪坡大,却是满口新潮词汇,估计是不服老。

“这个……怎么好意思让你破费?”

“别这个那个的了,走走走,吃饭去,吃完饭再去KTV。反正是国家报销,又不要你我花钱,不吃白不吃。”

既然是吃,那就不用客气了。

于是,吴节很干脆地随金主任一道杀到一家有名的大酒店,满满地点了一桌子菜。等到酒足饭饱,金主任提议到楼上的包房去唱歌,再点两个天上人间。

吴节连连摇头:“还是别,学长,你我一见如故,今天出来,就为找个地方好好聊聊。去KTV做什么,吵得很。”

金主任点点头:“也是,老弟啊,咱们这两天合作得不错,可说是有很多共同语言。同你说话,乃是一大快事,去唱什么歌啊,干脆喝茶聊天好了。”

说着就叫服务员将酒席撤了,把茶具摆上。

二人喝了几杯茶,吴节同金主任混得熟了,说话也没以前那么多顾忌,忍不住道:“学长,你这日子过得真是滋润啊,今天的消费,怎么这也好几千吧,竟然可以报销,做公务员就是好。”

金主任摇了摇头:“不是做公务员好,是做官好!像我,也就是个市志办的副主任,清水衙门,两袖清风,可也比普通人好许多倍。若换成热门部委,那家伙,你做梦都想不到。我说老弟,你也是个有能耐的人,干脆去考个公务员好了。”

吴节一笑:“考不上的,竞争太激烈,我试过,没戏,也绝了那个念头。再说,就算考上了又怎么样,还得从基层干起熬资历。可你就算是熬下去,也未必能熬出头。我就一个小市民,又没有关系,就算进入官场,也没任何前途。”

“是啊,谁说不是呢,别人看公务员风光,其实普通工作人员惨得很,不挂职,你就是个屁。”金主任今天喝得有点多,颇多感慨:“我当年不也是志向高远,想干一番事业。可就是没关系,只能在单位里熬着,到今天才算挂了个副职。可这又能怎么样,我已经五十五岁,没几年就要退休。还是古代好,只要你考中进士,马上就是一县之长,正处级啊!依我看来,古代的科举虽然禁锢人的思想,却是这世上最最公平的。”

“科举,科举!”吴节身体一凛,眼前顿时透亮起来:“我找到了,找到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第八章不一样的历史

在此之前,吴节正为自己应该再明朝干些什么为头疼。

他手头也好五十来两银子,短期内还没有生存危机。可这场古怪的梦境什么时候结束,鬼才知道。

吴节有一种预感,这场梦既然如此真实,估计会这么一直做下去。而且,这种支线的时间段之所以突然与这个时空交错,你难保它不会在不久的将来抢占自己现在的生活,将现实时空彻底吞没。

一想到这些,吴节心中就有些慌乱,与其到时候手忙脚乱,还不如提前做好准备。

五十两银子的本钱其实还是可以做些事情的。

首先,可以买些水田当小地主,依靠每年的地租过活。可问题是,当时的明朝正处于最鼎盛时期,地价颇高。尤其是在成都平原这种农耕高度发达的地区,都是上好水田。每亩地价值十两白银。五十两银子只能买五亩,在没有农药和化肥的时代,五亩地的产量只够一家三口果腹。需要你亲自下地干活,若是请佃户,除了雇农的,也剩不了几粒粮食。

可怜吴节在那个时代是个弱不禁风的病夫,又没有种地的经验。做为一个现代人,让他肩挑背扛,还不如去死。

因此,这一条路子也走不通。

除非将来发达了,买他几百几千亩地放那里。可真当那个时候,买地只不过是一种保值手段,是一种投资而不是门路了。

要想富,只有一种法子----做生意。

新津县位于成都城南面三十公里处,是成都府水陆要冲。境内一马平川,有宽阔整齐的官道。又有闽江这条大江连接眉山、青神、嘉定等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城中豪富人家多从事货物转运生意,万贯富豪多如过江之鲫。

五十两银子的本钱看起来不多,可若用好了,利益现代人的经商手段,十年之内未必不挤进富裕阶层,做个圆团团富家翁。

不过,作为一个宅男,吴节对做生意兴趣大不。

更重要的是,明朝的商人地位不高。士、农、工、商,商人可是排在最后的,真等你发了财,一千双眼睛盯着,有的是人磨刀霍霍收割你。

因此,就明朝而言,单纯的商人并不多,大多是士大夫和地主乡绅兼职。人家有关系有地位,还有优惠政策,你拿什么去和他们竞争?

一个没身份没地位的普通老百姓去做生意,收税收不死你。各地的关卡随便朝你伸伸手,就地让你破产。

就算你天纵奇才,靠着机敏精变小心经营,混到富可敌国的地步。可你没身份啊,就算你遇到一个小小的八品官,也得规规矩钜地跪在地上,人家想打你扳子就打你扳子。那样的日子对古代商人来说,或许没什么,可对现代人而言,却是断断不可接受。

是的,做官,只有做官才是正途。

在现代社会这种公务员队伍急剧膨胀的年代,一个正处级的县官或许不算什么。但在古代,所谓抄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可不是说着玩的。就整个明朝来说,全中国也不过一千多个县,代天子牧民,掌管一县数十万生灵的福祸荣辱,权力大到惊人的地步。

而中国自来就是一个官本位的世界,至少在未来五百年内如此。

要想在那个时代过得自在,就只有做官。只要做了官,有了权力,钱并不是问题。

而这一切都建立在科举的基础之上,只要考中举人,就算是踏进了统治阶级的队伍。

听到金主任这一句话,吴节精神一振,眼前豁然开朗。

以那个时代的自己而言,或许只能科举这条路可走。就算自己没信心考个进士,被朝廷直接任命饿日一县之长,可只要考个秀才来,也算是有身份有地位,即便是见了县官也可以不跪,能够享受大明帝国的所有优惠政策,在地方上就没有人敢欺负你。

到那时候,如唐家退婚那种欺人太甚的事情也不可能发生。

不过,真要去参加考试,写八股文,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

喝了一口茶,吴节陷入沉思。

没错,单究学习能力来看,他这个重点大学的高才生比古人不知强到那里去了。不过,因为那个世界的自己以前就是个傻子,虽然进过私塾,识的几个字。可只停留在发蒙的程度,没学过写八股文章。

如今要从头学起,没十年工夫拿不下来,自己和蛾子只怕撑不到那个时候。

从脑海里傻子吴节的记忆得知,那个时空的明朝和历史上完全一样,八股文的做法和格式也没任何区别,出题范围一样局限在朱熹的《四书集注》里。

朱熹是宋朝人,那个世界可没宋朝啊。

历史有其本身的惯性,很多应该出现的历史人物,一样在那个时空里出现。只不过,有的人身份发生了变化,有的人却如真实历史上一样。

比如李白在唐朝时是大诗人,现在唐朝没有出现,这个诗仙摇身一变成为隋朝第一大将,由诗仙变成了剑仙;苏轼这个大词人,一代文宗则是大卫朝美食家,所著的《眉州食谱》中记载的红烧肉、水煮鱼乃是川菜中的招牌……

在面目全非的历史中,还是有些人保持着他在真实历史上的本来面目。比如朱程理学,比如封建礼教。

仔细一想,估计是思想和意识形态这种东西不同于普通人那么容易受到历史事件的影响,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

因此,随着朱熹等一大批思想家的出现,历史在拐了一个弯之后进入明朝,又回到了他本来的轨迹。

“八股文,八股文,咳,还真没办法写啊!”在想到这一点之后,吴节的心情从天堂跌落到地狱,不觉大为郁闷。

滔滔不决地说了半天,金主任谈兴正浓,见吴节突然沉默下去,有些奇怪:“小吴,你想什么呢,一脸的苦大仇深,我刚才没说错话得罪你吧?”

他开着玩笑问。

“不是,学长你想那里去了,我是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心中有感而已。”



第九章热心的老金

“哦,说来听听。”金主任呵呵一笑:“难道你我之间还藏着掖着不成?”

吴节:“一点胡思乱想,说出来怕学长你笑话。”

“笑话什么呀,大家都是校友,咱们文科生都是文青,偶而有些古怪心思也可以理解。再说,我们这不是在聊天吗,想什么说什么好了。”

“恩,是这样,前一段时间我闲着无事看了不少架空历史小说,刚才听学长你提起古代的科举,突然有个想法。”吴节斟酌着语气,装出一副很随意的样子,说道:“那些小说里的主人公吧,一穿越到古代,一会儿剽窃后人诗词,一会儿抄袭他人著作,混得风生水起。最离谱的是,竟然有人将什么《西游记》、《水浒》这种长篇小说都给一字不漏地抄了出来,完全是胡编乱造嘛?人怎么可能有那么好的记忆力,又是突然穿越到古代,不可能提前做准备的。”

“哦,你说的是穿越小说啊,我也看过几本,比如《新宋》什么的,就看个乐子,不当真的。”

“还有,我刚才突然想,如果我穿越到古代,要想混个出人头地,就只能去参加科举考试。问题是,我可不会写八股文,现学现卖,也没办法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样的的考场中脱颖而出。因此,最后的结论是,如果我穿越到古代,又没有身世背景,肩不能挑背不能扛,估计只有饿死这条路。”

“哈哈,老弟,你也不能妄自菲薄啊!”听吴节说得有趣,金主任也来了兴致,笑道:“你这个假设的前提是建立在突然穿越的基础上,真到那个时候,换我也混不开。不过咱们现代人学习能力强啊,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就考试经验来看,不知道比古人强多少。不过是八股文而已,没那么复杂的,格式化写作,官样文章最好写了。”

“那可是古文啊,写着写着,就露出破绽来。”

金主任毕竟是历史学者,虽然人不正经,可学养却摆在那里。听吴节这话,点点头:“也是,古人的行文中有很多规矩和避讳,还有不少典故。如果弄错了,会有大麻烦。当然,如果提前知道自己会穿越,或者提前知道考题就好办了,提前找一篇范文背熟了还怕过不了关吗?”

“提前知道考题,然后背范文应付考试?”吴节猛地直起身体,手微微颤抖起来,口吃地问:“可以吗,这事容易办到吗?”

“废话,这事还不简单?”金主任指这吴节:“你啊你,在图书馆也是干了好几年的吧,业务素质实在太差,这一点我得批评你。八股文这种东西,从明至清,考了好几百年。出题范围又局限在四书五经上,到清朝末年,该出的题目都已出尽。可说每一个句子都有好几篇范文,你们图书馆的馆藏中就有一套八股文的集子,二百多卷,几万篇范文,从明朝洪武年到宣统时期的都有。打个比方,若你我提前知道自己能够穿越,又提前知道考题。嘿嘿,事情就简单了,随便找几篇范文背熟,就算是考个进士也是三个指头捏田螺----稳拿。”

“啊,我们图书馆有范文,我怎么就忘记了。”吴节猛地一拍额头,暗骂自己一声:猪,吴节啊吴节,你真是一头猪啊。

没错,图书馆里的确有这么一套八股文集子二百多卷三十几本册子。

只不过,这二十几本书中收集的八股文除了张居正、苏东坡等人的几篇文章外,都是又长又长,毫无价值,扔在藏书室最偏僻的角落里乏人问津。

如今,这一堆废纸对吴节来说,却是一座闪烁着金光的宝藏。

的确,正如金主任所说,有了这些范文,就算是考个进士,也是寻常之事。

强行遏制住内心的兴奋,吴节突然想到最关键的一点,心中像是被人泼了一盆凉水一样冷透了心。

几万篇范文,以每篇文章两千字计算,那可是上亿个字,我吴节又不是人形电脑,接通电源查上U盘,就能一字不漏地下载进脑子里。

若真要背,以自己从小学到大学毕业锻炼出来的记忆力,背他几万个字或者十万字可以,再多,还不如去死。

当然,如果能够提前知道考题,然后提前做准备,事情就要好办许多。

问题是,明朝的科举考试中,乡试以上的考场,三年一届,因为事关读书人的个人前途和人生命运,或许能够从史料里查出来。乡试以下的童子试每年一次,具体到哪一年,哪一个县、府、省……根本就查不到呀!

只一瞬间,吴节甚至还产生了破罐子破摔地心思,想就此放弃。

可他表面上看起来虽然随和,性子里却是一个极要强的人,一遇到难题,习惯一咬牙硬扛,字典里就没有颓丧这两个字。

想了想,还得请教请教眼前这个历史学者金主任。

于是,吴节用开玩笑的语气把自己这个顾虑同他说了。

“小吴啊,你这就是笨了,此事还不简单。”金主任指了指自己,得意一笑:“你忘记我是谁了,我是市志办的主任,手头的资料多得很。别的不说,就本市从古到今的科举考试而言,从明朝洪武一年的恩科到清朝最后一届考试。考题、头三名的范文都有详细档案。我以前也想过写一篇关于科举考试的书,收集整理了不少资料。后来一想,这书写出来也没人买,就放弃了。你若有兴趣,我用电子邮件发给你好了。”

“那好,如此就多谢你了。”

金主任说了声没关系,又说自己研究历史多年,难得碰到吴老弟这种同道,正好交流交流。一边说话,一边从包里拿出一台IPAD,问了吴节的QQ号,将资料尽数传到QQ硬盘里去。

其实,金主任传的资料对吴节也没什么用处。他在另外一个世界的身份是四川省新津县的死老百姓,户籍在那里,就算要考试,也得就地报名,本市的考题对他来说也没有任何价值。

真要想在科举考场上有一番作为,嘉靖三十九年以后历届进士科的考题都能查到,甚至四川省历届乡试的题目也不是什么难事。可要想弄到下面三级童子试的试题,只怕不是那么容易。

那么,该怎么办呢?

对了,金主任刚才不是说了,市志办公有本地历史所所有科举考试的题目,那么,新津县的县志办肯定也有类似的存档。

只不过,新津县志办公那边自己可不认识人。

也不知道金主任有没有门路,管他呢,问问也好,碰碰运气好了。



第十章我要做官

也是吴节人品爆棚,当吴节问起这事时,金主任回答说这事容易,不就是新津县历届科举考试的题目吗,他们县志办在主任前一阵子带队来我们这里,说是学习考察,其实就是来公费旅游。

作为对口兄弟单位,当时还是他金主任接待的。大不了打个电话问问,看有没有。

吴节大喜:“如此就麻烦学长了。”

“没关系,一件小事而已。”金主任也不废话,掏出手机拨了个电话去四川,估计就是新津县志办主任。

在电话上聊了半天,说明来意,挂断之后,金主任才笑着对吴节说:“运气不错,正好有。如果是从前,也没办法给你。前一阵子,四川的挡案系统正好弄了个电子数字系统,把所有的历史资料都扫描进了电脑。那个主任说了,明天上班就用电子邮件发给我,我到时候再传给你好了。”

他半开玩笑地问吴节:“吴老弟,你今天晚上怎么想起要这些资料了,是不是要穿越了?”

吴节背心微微出汗,道,学长你说笑了。又解释说自己最近恰好打算写一本与古代科举相关的书,背景恰好是四川,想用一年时间把相关史料都通读一遍。

“原来是这样啊,年轻人当中像你这种专心做学问的人不多了。”金主任恍然大悟,有些感慨,说了不少鼓励吴节的话。

让吴节更惊喜的事情还在后面,金主任说,他同成都那边也非常熟悉,有个老同学在市档案局做局长,可以把成都市从古到今的所有科举资料都要过来。

聊了一个晚上,看时间已经不早,金主任起身道:“我也该回家了,老弟,结识了你这么个同道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以后我们在学术上可要多交流啊!”

“那是那是。”

“对了,历史专著这种书卖得可不好,我个人却是不支持的,若你想靠这个挣稿费的话。”

吴节也不说话,嘴角带着一丝微笑:对你金主任也许没有任何意思,可对我吴节来说,却是未来的希望。

金副主任是个非常热心的人,第二天,吴节刚打开单位的电脑,挂上QQ,那边,金主任头像就开始闪烁:“老弟,哥哥我不辱使命,所有资料都拿到了,你该如何感谢我?”

吴节回过去一个微笑的表情:“好说,找个时间我请客,吃饭的地点随你定。”

“吃毛饭啊,要去就去夜总会,我要双飞。”金主任就是这么一个老不正经的人。

又聊了两句,等吴节把资料都接收完毕,那老家伙才又发过来一行字:“算了,你多少钱一个月,让你破费没意思。有时间找个地方吃火锅,国家报销,老哥我就爱这一口。”

“盖上!”第二日,因为身体还是虚弱,吴节依旧在屋里呆了一上午,被冻得够戗。可若出门,外面何风正烈,更家经受不住。到中午的时候,蛾子买了菜回家,将一床新棉絮扔到吴节身上,脸色很不好看的埋怨起来:“才有点精神就躺不住了,你属猴的?再若病倒,还不是我服侍你,拜托,你能不能给我省点心?”

蛾子说话就是这样没大没小,可吴节却知道这小妮子对自己可是实心实意的。加上他本就是一个现代人,也没有古人那种上尊下卑的观念,笑了笑,只拧了一张热毛巾递过去,示意蛾子擦把脸。

又问:“中午吃什么,是不是改善一下伙食。”

蛾子还是一脸气愤,顺手接过毛巾扔脸盆里,喝叱道:“郎中说了,你如今是虚不受补,不能吃油腻的东西,我买了白米,中午熬锅粥吧。怎么,虐待你了?”

“不是,不是,喝粥也好?”昨天同金主任吃了火锅,满嘴牛油,撑得厉害,吃稀饭清理肠胃也好。

他心中记挂科举考试一事,问:“蛾子,现在几月几号?”

“二月三号,怎么了?对了,你不问我还忘记了。少爷,唐家那门婚事看来是没指望的了,你写了休书也不过是出了一口恶气。可人家财雄势大,我们终归是斗不过的。”蛾子将吴节扶上床,又给他盖上新买的被子,说:“咱们虽然新得了一些钱财,可每天眼睛一睁,张嘴就是吃,终归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好在你如今身子也好些了,心窍已通,是不是给想想将来做何营生?”

蛾子难得地没有发火,一脸郑重地看着吴节,眼睛里带着一丝忧色。

二月三号,时间上还来得及,再过几天就可以参加县试了。

古代科举分为童子试、乡试和会试三级。

过了童子试就能拿到秀才头衔,可以享受免除一切赋税的优惠政策,初步挤进了大明朝的主流社会。一旦乡试过关,则摇身变成为举人,算是获得了做官的资格。至于会试,一旦考中,就是进士,实授正七品知县官职。

其中,童子试分为县、府、院三级。

县试由当地知县主考,三年两考,日期多在当年二月上旬。

也就是说,若想走上科举这条道路,这几天就得去县衙门报名。

心中一个激灵,吴节突然有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对蛾子刚才话也没放在心上。

“这事啊,我倒是想过。”吴节还没说完,蛾子就接嘴道:“其实,这五十两银子只要运用得好,糊口是没问题的。本来,买两亩地是最好的。可惜你身子弱,干不了这种粗活。没办法,只能做点小生意。我以前在娘家的时候学过酿酒,要不,咱们在这里蒸几瓮米酒,在弄写各色果子,在门口弄个小摊。牛婶那里我已经同她说了,应该没问题。”

吴节呵呵一笑:“你都安排好了还问我做什么?”

蛾子点点头:“少爷,你就是个没本事的,这事还得靠我操持,放心吧,将来有我吃的,就少不了你一口。”

吴节见这个小姑娘说得郑重,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声来。

“你笑什么?”

“没笑什么,没笑什么。”吴节的声音大起来。

“不许笑?”蛾子照例将一双黑白分明的杏眼瞪得溜圆。

“小妞,看你一本正经的样子,真是可爱。”吴节忍不住伸手在她小脑袋上摸了一下。

“你!”蛾子刚想发怒,可一张脸却涨得通红,竟说不出话来。

吴节摆了摆头:“做生意,我不同意,这东西不适合我干。”

“那你适合什么?”蛾子依旧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